《痛击》印度爱国版《狙击电话亭》,故事结构基本相同,但本片的核心落脚点是反腐,普世和爱国精神,比原版的内涵更深刻,对一些细节和逻辑的解释更加合理,个人认为这个翻拍已经超越了原作。
印度电影十分擅长翻拍,据说只要是出名的好莱坞电影都有一个印度版,就是本国出名的电影也会以另一种语言出现翻拍,甚至多个翻拍,这也算是印度电影的一个特色吧,但是能翻拍的比原版还好,这就真的太让人佩服了,看来孰能生巧是真的。。。
回到电影本身,前半段的情节和原版基本一模一样,陌生电话揭开心中隐秘,罪恶往事浮上心头,狙击枪的威胁,瘾君子的穿插,只是换了演员和场地罢了。
后半段开始添加新的情节和故事内涵,贵在情节推进十分自然顺畅,逼格上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狙击手的真正身份,并托出反腐和爱国的终极主题,塑造了又一个反腐爱国斗士的光辉形象,虽是主旋律,依然狂霸酷,很过瘾又很暖心。
印度对于现实题材的作品表达真的让我佩服到五体投地,这么多商业元素的穿插还能有这么高大上的内涵,而且融合的如此完美,在世界电影范围内也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吧!
小舞舞四星诚意推荐!
和我们有点像不是么 有一点对媒体、娱乐的反思。
当这成为申张正义的方式,是不是就同梁山是一个概念了?
不同者,盖人与科技之异。
印度就敢播这样的电影,直面丑恶,媒体真的起着监督的作用,这不也在进步发展么。
中国拍出来的电影,也是记录社会,内地上映和海外上映就会有不同结局...关于到底是否应该归还人们的对真实消息的知晓权..靠心思考而非脑子。
不过最近的微博反腐倒是有值得肯定之处。
结局欢乐,是否还是想说本片纯属虚构,是电影而非真实有的结局..
2010印度惊悚片《痛击》,改编自2002美国电影《狙击电话亭》,豆瓣评分7.9。
一部超级大胆的改编之作,印度电影的脑洞之作,将美版的小格局框架拓展成了一个超大格局,美版80分钟扩展到了印度版的近两个小时。
美版更像是印度版中的一个桥段。
印度版堪称影史对原版改编最大的改编电影了。
印度版和美版的差别太大了,美版是一个惊悚悬疑故事,而印度版则是庞大到无边无际的主旋律反腐故事。
美版的男主是绝对主角,几乎是独角戏,而印度版则杀手是主角,戏份和亮点大于男主。
美版是独角戏,印度版是双主角戏。
美版除了狙击开枪以外没有动作戏,而印度版则扩充了动作戏,又是街头枪战,又是近身搏击。
不过动作戏拍得非常水,很难看,演员缺乏动作戏功夫,全靠快速剪辑来制造速度感。
美版中的男主只是个没啥能量的婚外情出轨渣男,而印度版的男主不仅婚外情,还沾花惹草,而且是个给政府高层洗钱的角色。
美版是救赎的主题,而印度版则是反腐主题,故事触到了政治高层的天花板,很佩服印度电影取材的大胆和广泛。
美版突出了男主从崩溃到忏悔到救赎的全过程,而印度版在男主忏悔上诠释得不好,男主的转变和过渡缺乏可信度,男主最后竟然成为救世主更是非常狗血的设定。
美版在演员上的表演全在男主上,男主将压迫感和崩溃感演得很好,但印度版的男主演得一般,流于表面,没演绎出来如此困境中的崩溃感。
印度版增加了电视台主持人这个新角色,并且给予了足够的戏份,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角色。
这个角色在美版中是完全没有的。
美版中的杀手是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隐含角色,直到最后才模糊闪现,并没给予明确交代,杀手角色增强了影片的悬疑感。
而印度版则杀手一开始就以真面目出现,并且是贯穿始终的第一主角,印度版的悬疑感主要体现在杀手的真实身份和真实目的是什么。
由于印度版的脑洞实在太大,所以剧情上的硬伤无法避免,特别是结尾男主竟然能独自一个人将成千上百亿卢比的巨款随便转账,这完全不符合金融逻辑,如此巨额转账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网银可以只输入密码就可以完成。
还有,政府高层拍的杀手在高楼大厦顶上竟然拿着手枪向地面射击,这是把观众当傻子吗,弄几把狙击枪的道具来演不行吗?
剧情设定上还有一个槽点,公用电话亭的下部分竟然是防弹玻璃,试问全世界有这么奢侈的公用电话亭吗,下部分是防弹玻璃的设计目的究竟何在?
剧情如此设定的唯一目的就是让男主在重重追杀中还能够躲在电话亭中安然无恙,为了这个设定竟然构思出公用电话亭的下部分是用防弹玻璃打造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完全没有印度电影必不可少的歌舞,连插曲都没有,是印度电影中非常罕见的完全无音乐无歌舞电影。
虽然本片的豆瓣评分和美版都是7.9,但观感明显不如美版,脑洞过大的剧情降低了真实感,过于主旋律的主题将影片变得假大空,杀手的台词上纲上线,简直一副拯救印度的救世主的模样,角色脸谱化,角色刻画毫无鲜活丰满可言。
相信每个中国人都会带着感动看完这部电影,就像童话故事一样,虽然我们知道美好结局的虚假,知道制度之丑恶永远不是一人之力可以改变,可是我们还是会怀着憧憬的心情眺望未来。
腐败滋生在黑暗的制度和贪婪的人性之上。
做一个正直的人,但愿我们也有苏醒的那一天。
《Knock Out》不知是翻拍还是抄袭自2003年Colin Farrell主演的经典名片《Phone Booth》。
原作太过有名,人人都看过,其狙击手最后是某一个独立的人物这点令这部悬疑片长期饱受诟病,《Knock Out》采用了同样的电话亭与狙击手的故事母本,则干脆放弃了这个悬念,一开始就亮明了狙击手本尊。
这意味着《Knock Out》与抄袭《Memento》的《Ghajini》一样,一开始就走上了与原作完全不一样的道路。
如果说《Phone Booth》完全focus on Colin Farrell的话,《Knock Out》则更多的展现了在这个电话亭劫持事件中的众生相。
《Knock Out》把更多的镜头和戏份留给了新闻媒体、警察、大人物、公众。
影片写实地展现了在劫持事件的2个多小时内,各方面人物对于事件的反应,以及最关键的这背后暗潮汹涌的腐败。
如果说《Phone Booth》是一部悬念为重点的犯罪动作片,那么《Knock Out》几乎是一部社会现实题材的反腐电影。
尤为值得深思的是,这部电影所反应的社会情形,与天朝相似,尤其是主旋律的结尾,只是那最后群众的欢呼显得那么陌生。
中国也有反腐题材的电影,但内心却没有希望。
最后,作为一部印度电影,它依然有一次简单的歌舞。
幸好,融于剧情。
阿三从认识走向了改变的道路 而我们还在掩盖事实 我们比阿三烂的还厉害 阿三不在是以前的阿三超过中国指日可待
这部电影在网上的评价似乎都不错。
但是这尾部的爱国情实在太扯淡。
巴赫在那个瘾君子死了之后,是凭借什么阻挡那些警察逮捕他的?
他当时还没有亮出炸弹,为什么那些警察没有本事上前逮捕他,既然都已认定巴赫便是那凶手?
FBI会在海外办案吗?
从来没听说过。
如果是CIA的或者还情有可原,CIA负责海外事务,而FBI是典型的负责国内事务的机构。
杀手胸部中枪了吧,为什么后面居然能够安然无恙?
打不死的小强?
几万亿的转账很爽是吧?
YY到了极点!
部长派出来的杀手也太嚣张了吧,当着那么多媒体的面,竟然敢杀巴赫?
杀了巴赫就能解决问题?
那几个追踪巴赫妻女的杀手也太蠢了吧,眼皮底下都能让两个弱小女子溜掉?
把钱从瑞士账户转到印度财政部账户就算是爱国了?
难道财政部账户的钱官员就拿不掉了?
就属于印度全体国民了?
这些官员是怎么拿走这些钱的?
难道在财政部账户当中他们反倒没有能力取走?
那个被杀的警官,也太蠢了吧,就这么乖乖的把枪交出去?
难道那么聪明的他竟然不能从他们对待巴赫的态度上判断出,他其实也可以被杀呢?
在此之前他已经交代过,那些人在杀巴赫的同时,已经要杀他了。
所幸匿名杀手把那些人杀了,才保住他的命。
……我怎么也无法把这部片子列为“好看”,或者“优秀”之类的标签,比起那部“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片子只剩下扯淡的爱国情。
逻辑混乱不堪!
之前无意看到豆瓣评分8.0就加入影单了、看到18分18秒就看不下去了、为什么、败了饭点的兴致、到18分18秒、剧情和2002年的美国片《狙击电话亭》吻合度百分九十九、街头的电话亭、一个触霉头的递送员、一个不忠的丈夫、一个在高楼里的上帝视角、YY着道德审判的狙击者……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由于实在进行不下去了解后续剧情、为了以泄“私愤”来喷上几句、对、是喷!
为了喷而喷!
就为了这十几分种的不走心剧情以及我凉掉的饭菜……前者豆瓣分7.9,该片8.0?
难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最后、我只是喷着十八分十八秒的剧情!
所以不接受反驳批评!
后续如何出色我都没兴趣了解!
(批评反驳喷之前请先去看下《狙击电话亭)~~
整个一个中国和印度社会的真实写照,贪污腐败,骄奢淫逸,正义感十足,拯救国家和社会,虚幻的英雄在真实中是不会存在的。
和《狙击电话亭》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同的是,这部电影将重点放在贪腐问题上,一个辅助领导贪污的小人物在逼迫下觉醒,然而幕后的真英雄是国家为数不多的正义领导幕后操作,但是这位大叔也太NB了吧,武艺超群不说还是十足的科技达人,简直一个救世主嘛,无所不能,而且预谋缜密,所有细节面面俱到,有他这些超能本事,还何必利用他人呢!
在这样一个歌颂英雄拯救国家的电影里,我们暂且就不去计较这些了,电影蛮好看,紧张刺激!
動不動就用“中國能不能拍出這樣的電影”來說事,本身就已經違背了欣賞影片的初衷。
這部電影的刻意、做作、YY已經到了影響影片本身質量的程度了,因此算不上什麼優秀的電影。
最根本的問題是,制度問題不解決,就算轉了那麼多錢到國家銀庫,so what?
那些歡呼雀躍的吃瓜群眾臉上麻木的喜悅,才是更加令人髮指的愚昧吧?
最後神秘大爺亮明身份說是聯邦調查局?
局長?
這不明擺著是期待一個明君橫空出世降臨人間的奴才思想嗎?
與其羡慕人家能拍出這樣大膽的影片,還不如想想,為什麼第三世界國家之所以成為第三世界國家的實在。
阿三的电影终于开始冲击精神领域了~
最后的一段让影片升华:民生的力量!
总之想方设法染让观众开心就是...
印度版狙击电话亭,反派现身少了太多神秘感,比不上原作,但也很棒了。
有点像狙击电话亭,不过比那个内容丰富,毕竟场景也多多了,最后的转账有点坑爹,瑞士银行你咋不学我们天朝用个U盾呢。。这么几千亿输个密码。。就全给转出去了。。
把原版对人性的刻画上升到政治与国家的高度,不得不佩服印度人的改编和脑洞,虽然一如既往的有逻辑上的瑕疵,但瑕不掩瑜;原来不仅西方记者跑得快,印度记者跑得也很快;看到男主被逼跳舞,果然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印度片有种能力无论拍什么题材最后都能搞得很正能量加祖国好。
有点天真
印度爱国主义版狙击电话亭!
开始以为阿三山寨《狙击电话亭》,看到后面,才发现,这山寨得还是有点创意,CCTV能播这样的片子,难道也是得益18da的春风?
给力
完全抄袭狙击电话亭,虽然有改进,但是抄袭就是不可容忍
加长复杂版狙击电话亭?前半段一模一样,演完原版的部分,又原创了剧情。bug好多,警察没注意到的事情全被记者看到了,渣男的事情没个结果又让他摇身一变成了国家英雄,转账搞互动那里我也是无语了。还有一点就是,这电影里的人未免也太爱看热闹了吧!都大规模枪枪战了,还一堆人围观叫好,我又想起前几天围观结果被子弹擦伤的路人,胆子是真的大,热闹也是真的爱凑。
美式英雄
比不上狙击电话亭,但是算是有印度特色了
又一部神片,全称惊险、动作也拍的很好,非常燃。政治腐败,民众财产外流,这个圈子混饭吃的小恶人在威胁下良心未泯。非主旋律的正能量电影。和美国《狙击电话亭》类似,但是提高了政治反腐的深度
反腐片,立意太高,靠臆想获得了高潮。
看到开头以为是一部蹩脚的动作片,喜欢这样的意外
评论里都是水军?吹j8啥呢?印度片也就那几个人那几部片可以罢了!其他的一塌糊涂,毕竟悬疑犯罪片都能给你整点歌舞啥都!
为什么有人会说比狙击电话亭好呢,难道反贪题材天生优越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