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慌妈妈
საშიში დედა,慌心女作家(港),在手臂上写作的女人(台),Sashishi deda,Scary Mother
导演:安娜·乌鲁沙泽
主演:娜塔·墨文耐兹,拉马兹·约塞利亚尼,迪米特里·塔提什维利,阿福坦迪尔·马哈拉泽,阿纳斯塔西娅·尚图拉雅
类型:电影地区:格鲁吉亚,爱沙尼亚语言:格鲁吉亚语年份:2017
简介:玛娜娜,一个50岁的家庭主妇,挣扎于一个两难困境中——她不得不在她的家庭生活和多年来难以自抑的写作热情之间作出选择。最终她决定跟随自己的热情,投入到写作中去,为此在精神与肉体上都做出了牺牲。详细 >
元虚构佳作,随时可能却从未滑入恐怖片的池沼,从取景、构图、表演到极为难得的正弦波配乐,处处是拿捏到位并一以贯之的微妙雅致,深得我心。完全的自我表达是一个绝对概念,因此也是不可能的存在。陷入这种追求意味着绝对自由的反噬。很想去那座贯通两幢大楼的天桥上行走,感受那真切的超现实。
8.5分。压抑的家庭生活,狂热的写作冲动。女人在有限的家庭空间里通过想象延伸界限。她需要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她抄袭现实、跟随想象与梦境。丈夫以所谓爱囚禁她,她的任性间接害死爱慕者,父亲对她的缺席延伸到其后代。结尾戛然而止。母、妻和女的多重身份像枷锁让亦是作家身份的她幻化成魔。03/23
这部电影也许讲述了有关创作的许多真相。它需要逆反、背叛、纵容、创伤和天分,以及与之相应的种种代价。但同时它会暴露这一切,哪些疯狂是必要的,又有哪些是过度或含混不清的。也可以用它展示的这个框架来看待这部电影本身,有过誉之嫌。
额神神叨叨,欣赏不来…
飞机上看文艺片,居然饶有兴致
北京电影节上得了好多奖,把女导演高兴坏了
平遥最后一部,一天连着看了五场实在太累了。以后有机会再看最后20分钟吧。
浅浅
创作者的自反,其实挺恐怖,有的地方表达过度。
其实主题和《玩偶之家》的娜拉出走一样,一个女性逃离家庭选择自我生活的过程,中途却总是被家庭所羁绊以及斗争。与此类似的还有现实里那位自驾出游的苏敏阿姨,都代表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抗争……3.5
2021-06-13@资料馆 第一次看格鲁吉亚电影
惊艳的处女作杰作。剧本,摄影,配乐都是见够功力。小细胞滋养长成巨兽到撑破空间。配乐、摄影机运动由简进展到极简。艺术的仙人掌,总是刺痛生活。
高级感溢出屏幕配上熟悉的第比利斯街景太精彩了
可能是看之前期待过高,觉得还好。想说的很多,女性独立,艺术的疯狂,自我觉醒,有点乱。那段书摘真的不错,导演的妹妹写的。艺术就是要吞噬人的,心里住着怪兽,肆意驰骋吧。非常喜欢母亲这个角色,太怪,太美
非常喜欢。A woman has to write. 不管她有没有写作天分,也不管她写的是不是廉价色情小说,无非是女性在自我挣扎的一点努力罢了。女主凝视镜头的时候,非常像拉布拉莫维奇,有种东欧女性坚毅的脸。构图和摄影非常考究,特别是声音设计很有亮点,作为处女作来说很强了。
2019亞洲電影展。多重敘述的結構(現實/文本/隱藏的過去家庭)和強烈的虛幻背景(建築、電子短路聲、環境顏色的切換)都有對於「女性困境」的暗示,點到為止和意猶未盡的藝術營造上令人印象深刻。
是丈夫脑中离经叛道的妻子,是子女眼中荒诞不经的母亲,是书商口中下流低俗的写手,是父亲心中缺乏想象的作家。她是天才不是疯子,是主妇不是野兽,母亲上吊只是杜撰,背上白毛纯属虚构。瓷砖上有她看到的场景,手臂上有她迸发的文字,传说中有她追寻的怪物,房间里有她创作的故事,只有她不属于现实。
interesting。表演 摄影 打光 构图 色彩一流 精神分析。原本以为是一个梵高式的故事。缺点是对于父母童年的前史交代不够 monster的形成没有说服力 猜想:为什么一本在写的新书需要翻译?女主一开始的目标就是父亲?店主的自杀是想象吧
典型的表达过度吧,剧情支撑不起表达欲,影片所表达的关键点都在故事之下,得怎样的情感巧合才能够足以揣摩创作者的意图。#2018BJIFF#
太煎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