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看过电影改编的来源电视剧,只是从电影本身谈谈自己一些拙见。
这是一部非常典型的讲述古典庄园内家族人员互动的剧情片,或许故事线本该更多更复杂,其实已经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做到了极致。
不用多说电影的服装设计场景布置光是其斩获的大奖足够就足够证明它的魅力,一些如庄园阅兵等场面镜头也是十分巧妙的摄影艺术。
故事的主线既然是王室造访庄园,一切的一切便离不开大家如何面对这一突然而令人兴奋的问题。
电影中的主角过多此处就不一一分(ju)析(tou)了,值得一提的是家族中数名成员的感情线或许略显勉强但处理的合情合理,还有庄园里仆人们狡黠而执着的决定可谓不成功便成..好在他们冷静自信不失风度地挽回了庄园的尊严,以及“麦格教授”与“乌姆里奇”的对戏夸张而不失水准。
在人人看似各自沉静在匆忙筹备着服侍王室人员的工作中时,每个人都同时思索着自己的挫折和困难,也许比起国王王后的舒适的一天,他们自己的问题更为重要而且无以诉说。
正如电影一句台词描述的一样:“天鹅在水面上平静优雅,在水下其实疯狂踢蹬。
”每个人都要表现出自己最积极的一面内心却充斥着苦闷和难言之隐。
当然人们看见的还是平静与优雅,在尽管毫无跌宕起伏波澜四起的剧情发展下相信观众都沉醉其中,在最后对唐顿庄园的大远景镜头下会心一笑,这部电影带给人们美好的感觉便是这般细水长流时不时触动你的某处心结。
平淡的剧情也注定了它无奇的评分,不是每个人都乐意欣赏这样慢节奏缺乏亮点的电影的,但不论从何角度你也难以挑剔它的毛病,就像每个人都不会反感在湖面游动的天鹅一样。
这部电影主线是国王“省亲”唐顿庄园。
在我看来可以分割为两部分来看,一边是仆役,一边是贵族。
仆役这边对于国王的随从夺权非常不满,他们用一种revolution的方式从国王的人手中夺回了自己的权力,在我看来是倒皇的一种意思表达;而另一边大小姐明明对自己的庄园事业充满怀疑,却在奶奶和安娜的动之以情下要继续扛起重担(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公主婚姻极度不幸,却安排了一个曾经的共和派来充当说客说服了她继续婚姻维护王权。
管家说,唐顿庄园和这个家族一百年后也还是会在这里,女管家说“we’ll see...”,我觉得这也是在说英国王室,谁知道呢?
这部电影里的价值观我还是理解不了,Daisy的奇特脑回路,二小姐放弃事业选择婚姻,三小姐的鳏夫从共和派转变成了保皇派,还指望着吃绝户,公主听了一席话就开开心心劝丈夫回心转意,反正整个观影过程我都满脑袋???
剧本实在太好了!!!
十几个人物,5678条线,有条不紊,一个不落,完美交织,看看这是什么惊人的功力。
玛丽公主想离婚,大小姐要管家,仆人们跟皇家适从抢夺自主权,男仆跟厨娘求婚未遂一直在吃醋,奶奶打算抢继承权,私生女仆的身世与爱情,政见不同者策划刺杀国王,二小姐怀孕了,但老公要出国… gay管家出去嗨被抓,王后的女裁缝偷东西—— 唯一反思贵族的一点。
处处有冲突,但无需争吵。
所有只能吵得脸红脖子粗的戏都是垃圾。
华丽的外衣之下,其实家族主旋律。
价值观没有任何进步。
但毕竟年代所限,无法苛求。
这应该是天朝最想看到的贺岁片,一大家子鸡零狗碎,但是到最后得到了完美的解决,回归了和谐与温馨。
感觉像省亲大观园,又像一个公司的运作。
………… 迷人的台词 说明上帝是支持君主制的有的人很正派,但是我说过我想帮忙的谢谢你终于把她堵住了假装哈利爵士打电话把首席男官支开丢了三样东西尽力是远远不够的王后的服装师是个贼还是老样子,一有反对理念,你就拔剑相向我没对她真的拔剑已经是她的幸运了把女仆当成血亲,完全颠覆了英国人的传统和男人一起跳探戈舞我该怎么跟伯爵交代呢?
巴罗先生是他的管家国王没意识到男人也要在女人生孩子的时候出力爸爸想陪在家人身边露西知道你是她的生母吗?
每个人至少要经历一次全心全意的爱,杰克就是我的挚爱在他去世前,我们一起生活了6年,但没有勇气跟他结婚你告诉她真相,就不会再纠缠你仆人们都很开心,皆大欢喜,但我实在承受不了了还没结束呢,还要参加哈伍德的舞会但搞砸了不会有人怪我们是不是该停止挣扎了,很多人都放弃了买个小点的庄园,过正常人的生活不想为任何事烦心了,仆人会留下来吗?
农场会赚钱吗?
要怎么修缮屋顶?
我究竟在做什么?
为这个庄园为这个村子建设一个中心 唐顿庄园像是一个心脏 是您让他一直在跳动你承受得起这样的好运吗?
你能理解我的感受你愿意跟我通信吗?
我会一直支持你的冒着被解雇的危险 妨碍国王到访这意味着我们是一类人 对重要的事充满激情 而不是容易满足的人—— 不是很愚蠢吗???
这里每张桌子上,都有一整年的薪水也买不到的摆件,你不会因此感到困扰吗?
那你的回答呢?
既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那就谁也别拥有?
不,我的回答是:为什么我不能拥有?
哪怕只是一部分但他们不是你的,永远也不是我要是你的话,会就此收手,王后所到之处总是丢东西把你的建议留给感兴趣的人吧没有人去找我,那些男仆被骗去伦敦到了哈伍德之后去调查一下换了是我会谨慎一些,免得被人奚落我可以帮什么忙吗?
照昨晚的状况来看,你帮不上只想按自己的意愿生活 跟无趣的人闲聊 参加委员会 失去了曾经的工作 生孩子的时候 自己丈夫不能陪在身边 昨晚王室侍从怎么了?
很难解释,但他们突然掉链子了感谢你们救场,虽然我希望没有那个尴尬的场面别以为我同意了,因为我不同意,但我理解我不喜欢?
我会亲自替他贴邮票这么多年了,你依然能给我惊喜那就好,我很庆幸我不是等闲之辈那个女仆会继承庄园你不希望汤姆拥有一座豪宅吗?
去伦敦做了检查别这样,把你的眼泪留给悲伤的事 我这一生衣食无忧你才是唐顿的未来我们的祖先过着不同的生活,我们的子孙也过着不同的生活,但唐顿永远存在其中你会成功的,你遗传了我的优点你会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在每张照片中看着我们听上去我会很累,可我还是想好好安息是你吗妈妈?
你是怎么做到的?
很简单,博迪去找了国王,我去找了王后
晨曦只懂得普照 谁人会较谁重要?
从当初宣布电影版启动开始,微博影视号上每一条关于唐顿电影版的消息下面,总能看到几个人,甩下一句「大表哥走了后就再没看了」,然后挥一挥衣袖,洒脱地走了。
没错,从豆瓣的数据看到,第三季mark了「看过」的人有7.2万,到第四季3.8万,再到最后两季的2万多……诚然,第三季是彻底改变庄园里面每一个人命运的一年。
第三季每一个角色离开的时候都感觉天崩地塌。
但现在坐在戏院,望着大荧幕一张张历尽世态的面孔,继续或笑或哭,或怒或忧地精彩生活着,顿时觉得,当初的一切,都不那么重要了。
其实整个故事本来就是由一个令人惊慌失措的离去展开的。
当初庄园由于铁达尼号的沉没失去了继承人,各人对房产和财产何去何从手足无措,后来证明新的继承人令故事更加精彩美满;土耳其公使死在闺房里,被丑闻压得走投无路的玛丽最后保住了名声,优雅地迎接着一位又一位追求者,虽然经历了剜心透骨的丧夫之痛,但最后仍然携着另一段美满的婚姻,作为唐顿的女主人,继续维持着庄园成为整条村子的中心;披上婚纱踏上教堂才被悔婚,珠胎暗结身怀六甲才发现情郎客死异乡,心早已碎成质子的伊迪丝最后得到了全剧最浓墨重彩刻画的一个婚礼,当上侯爵夫人,还将再迎接另一个小生命;思想激进,行事冲动,令到自己再也不能踏足故乡,妻子又在临盘之夜死于并发症的汤姆,从最初鄙视整个家庭,也被整个家庭鄙视,到最后对着英国王室的公主述说自己如何跟这家意见不合,又彼此相爱的一家人求同存异,在室外跟另一个平民与贵族夹缝中的女子深情起舞;从第一季一直被虐到最后一季的贝茲夫妇,曾多少次以为到了世界末日,最后抱着自己的孩子,耍着各种小聪明;得了柏金逊,觉得自己成了废人的卡森退休后,在王室到访的重要场合依然可以穿着一尘不染的制服,挺着笔直的腰板,为英王张罗了Granthem一族最高规格的招待;曾经到处应聘无果,绝望得割腕自杀的托马斯,最后成为唐顿的管家巴罗先生,哪怕在同性秘密聚会上被警察以有伤风化罪拘捕,以为人生到此为止,最后也被真爱救出,得到了一个真正同类的「朋友」……电影的最后以即将到来的另一个离开作结。
其实Maggie本人早已多次向媒体抱怨说自己的角色太老了,早该死了,这次大概是接电影前跟制作人非常强硬地提的要求吧。
其实也是,剧里老夫人也90高龄了,在最后以这样一个留白退场,也算能贯彻整部剧的优雅。
以后再到访唐顿,克劳利夫人会少了一个斗嘴的好伙伴,玛丽会少了一个人生导师,我们也会少了一个重要的搞笑担当。
然而,唐顿用了六季加一部电影告诉我们,任何人的离去都是一个非常可惜的事情,然而,太阳照常会升起,明天照样会到来,可能深秋会变成寒冬,但春天总会再来。
剩下的人,还有新来的人,都会继续着唐顿精彩的生活。
电影里,汤姆向露西说到「(西波走后七年了)心已经不痛了,但有些东西缺少了,永远填不回去」。
没错,但填不回去空洞的心,既然不痛了,总能展开另一段征程。
七年来楼上楼下人们来来去去,当初要塌下来的天,回过头来,发现原来一直好好地在头顶,俯视着这座庄园一直站下去。
下次若能再次到唐顿,尽管人物怎样变化,我们也能继续细味这里面的一个一个小情节吧。
人客要走不到你不送 再苦的歌听多也轻松 最初怎相信?
PS,整部电影最喜欢的场面,除了最后老太太和玛丽的谈心,就是汤姆和露西中Harewood大宅露台跳舞的一幕了。
一个是贵族的平民女婿,一个是当着贴身女仆的贵族私生女,两人都是平民和贵族之间夹缝里的人,救下了英王的汤姆完全可以继续呆在室内与那群达官贵人歌舞升平,但他选择了到宫外的露台—一个既不是平民,但严格来说又不是贵族世界的夹缝。
我觉得这个选址精妙死了。
最后,汤姆也并没有强迫自己融进室内富丽堂皇的世界里,但他懂得了在一步之遥的距离内,与他的亲人求同存异,这又怎会是当初咬牙切齿骂他软饭愤青的我们能想得到的呢?
即使你没看过英剧《唐顿庄园》,也应该听过这部剧的大名吧。
《唐顿庄园》自2010年开播,一直到2015年总共播了6季。
期间获得3个金球奖,15座艾美奖,以及全球超过270项大奖及提名。
该剧不但成为史上获最多艾美奖提名的非美国电视节目,更以“全球最受好评的电视剧集”在2011年入选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作为一个对欧洲近现代史颇有兴趣的剧迷,当我坐在漆黑的放映厅内,听到那熟悉的背景音乐时,心情已不能平静。
此次电影版《唐顿庄园》的制作非常考究,服道化细节经得起考据党的检视。
在华丽的视觉效果之下,不论是为国家、为儿女操碎了心的国王乔治五世,还是家里自主意识觉醒的年轻厨娘黛西,就连杂货铺老板,都是真实丰满的。
这种群像戏要拍好难度颇高,但是本片并没让我失望。
本次电影版的故事主线,是迎接国王一家到访,有点类似于《红楼梦》里的“元妃省亲”。
在烈火烹油一般的繁盛表象之下,克劳利家族,乃至整个大英帝国,都已暗流涌动,危机重重。
一部好的时代剧,光有莫兰迪灰和大猪蹄子是不够的,对人性的思考,对历史洪流中个体选择和抗争的描写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我一直喜欢《唐顿庄园》的原因。
电影故事的年代是1927年,这是大英帝国走向衰落瓦解的重要一年。
片中国王乔治五世提到的大罢工,让英国本就羸弱的经济再遭重创,他为爱尔兰问题能和平解决殚精竭虑,但却成为激进分子暗杀的目标。
不过,比起国事,更让他头疼的是儿女。
和天下所有父亲一样,他揪心于太子的放浪(后来的爱德华八世,即著名的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温莎公爵),女儿女婿的紧张关系也让他心烦意乱。
可是,他得撑下去。
为了帝国,为了家庭,他的种种努力,为英国的稳定过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他在逝后仍备受英国人民的怀念和敬仰。
国王有国王的忧愁,平民也有自己的烦恼。
我们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甚至某种取向都是天生的,在这部电影里,作为配角的厨娘黛西和男仆安迪,以及管家巴罗,并不只是陪衬主角的人像布景,而是在支线剧情中,用他们细腻的情感变化,丰满了整个故事。
这样的成长和改变几乎发生在每一个有台词的角色身上,每一个人都是鲜活立体的。
作为观众,从视觉上可以欣赏英国上流社会的珠光宝气,在听觉上也可以享受英国贵族的优雅用词和语调,但是,这绝不是一部单纯展现豪奢生活的电影。
事实上,剧中人物不论高低贵贱,身上都散发着一种勇敢的气质,或许,这才是所谓贵族精神的真正价值吧。
一部群像电影,能在短短两个小时里,用有限的情节,交代清楚故事脉络和人物关系,又能让观众被细节打动,感受到人物的魅力,从这个角度说,电影版《唐顿庄园》不负众望。
最后舞会那场戏里,维奥蕾特老太太告诉大孙女玛丽自己时日无多,希望她挑起重担时说:“我们的祖先和我们过着不一样的生活,我们后代的生活也会不同,但庄园总会是其中的一部分。
”庄园不止是庄园,它是内心的炉火,是故乡的土地,是无论去往何方,都温暖着、安慰着你的心灵居所。
华丽而不做作,深刻而不说教,还时不时玩儿点英式小幽默,让你会心一笑。
片中埋伏的各种线索,一句不经意的台词,在之后的某一个场景下都有印证,草蛇灰线,伏笔千里。
我已经二刷,也真诚地推荐给你。
一提起《唐顿庄园》,很多英剧迷们都说,这是必看的经典。
不像《神探夏洛克》那样短小精致,《唐顿庄园》更像是英国版的红楼梦。
在20世纪初,随着英国社会的变革,中产逐渐强盛,贵族逐渐没落,而还存在着的,大多勉强维持一个体面的气派。
唐顿所展现的,便是在这变革中的格蕾瑟姆伯爵一家的生活。
唐顿的故事从庄园里收到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噩耗开始。
伯爵膝下无子,不巧的是,他认定的继承人及候补继承人都上了船,随着泰坦尼克一同沉没了。
眼看着唐顿就要后继无人了,结果,庄园的继承权传递到了远方亲戚托马斯的手中。
托马斯是位律师,拥有工作的他一开始并不被养尊处优的伯爵一家接受,因为只有中产才会工作,体面的贵族承担的是社会的责任。
为了不让唐顿的资产外流,伯爵的母亲,也就是老伯爵妇人,撮合起了伯爵的大女儿玛丽和马修,这样,唐顿的未来的继承人,最终还是克劳利家族(也就是伯爵一家)。
观众随着唐顿继承的问题,逐渐了解了伯爵一家的生活,能够领略到英国贵族那既古板又优雅的一面。
但这只是楼上的生活。
影片一开始就展示了楼下仆人们的忙碌与辛苦。
清扫灰尘、擦亮银器、生火、烧水、做饭、服侍更衣、用餐,走廊里都是来来去去的忙碌身影。
这一点,与《红楼梦》相比,更为细腻。
社会的变革有时候先从器物开始。
通电了,老伯爵夫人觉得刺眼。
电话接通了,总管家卡特还像个孩子似地练习怎么打电话。
烫发器,面包机,留声机,众多那个时代的发明,渐渐找到了自己在唐顿庄园的位置。
但像城堡一样的唐顿,百年来依然未曾变过。
那些传承下来的家具、银餐具、名画、书籍,才是体现出贵族身份的符号。
如果说,在楼上的主人们的身上能看到贵族的传承和危机,那在楼下,更能体会到社会变革带给人们的思想冲击。
现在还有人愿意成为仆人吗?
秘书、助理倒是一大堆。
但社会的变革,大多是一点点累积的。
唐顿的仆人们也有各自的梦想。
总是充满野心的托马斯,总是在觊觎更高的职位,最终,他接替卡特成为了唐顿的大管家。
一位女仆自学打字,虽然一开始遭到了楼下阶层的不解,但思想前卫的三小姐却帮助她找到了工作,最终还以老板娘的身份,回到唐顿做客。
有位男仆立志成为大厨,去法国学习,最终成功了。
失业后消沉的前管家莫斯利也凭借对教导他人的热情,成为了学校的老师。
原来只是司机的汤姆,最终冲破阶级的隔阂,娶了三小姐,即使政见不一,但还是渐渐融入了唐顿这个大家庭。
在众多角色里面,最喜欢的是老伯爵夫人。
她是最终珍视传统的,基本上就是传统的捍卫者,用她那机智、锋利的言辞鞭策着众人,但往往是刀子嘴、豆腐心。
本以为她只是守旧,后来发现她捍卫的是这个家族的完整,她再怎么瞧不上身为律师的马修,但也尽力撮合他和玛丽的婚姻。
再怎么不喜欢伯爵的三女儿和司机结婚,但还是偷偷寄给他们路费,让远在爱尔兰的夫妻二人回唐顿过圣诞节。
二小姐未婚先孕,老太太知道后,也是尽力帮她隐瞒。
儿子和夫人因为三女儿产后身亡,两人关系出现了裂痕,也是她想法设法来调和的。
这种对家庭的珍重,可谓是贵族生活的核心。
最终,我们看到,即使是非贵族出生的汤姆,也在前往美国后,主动回到了唐顿。
老夫人自己卫道士的衣钵,也在本电影中,正式传递给了玛丽。
玛丽因为庄园的经营压力一度想放弃,但女仆说是她维持了唐顿,这个小镇生活的中心,众多在这里工作的人们的中心。
老夫人对她说,生活方式一定会变,但唐顿永远会是生活的一部分,这一点,即使到了她们的后代也是不会变的。
电影中,因为国王和王后的到来,我们得以窥视英国最高级的贵族的生活。
即使是出行,管家、裁缝、贴身仆人、主厨,居然都有两班人马,无缝衔接。
而这样生活的花费,却是由纳税人来承担的。
女裁缝偷盗自认为正义,因为她不认为这些东西只有贵族才能拥有,而且是生来就能够拥有。
电影给了汤姆一个近乎完满的结局。
当真正的贵族们在室内和国王夫妇跳舞的时候,他和身为仆人的贵族私生女在室外偏偏起舞。
他们并不是贵族,但都要融入这贵族的生活。
他们并不完全认同贵族的生活,但都能求同存异。
作为跨阶级的闯入者,他们有着更多的共通感受。
麦格教授和乌姆里奇夫人再次对决了。
这次,老夫人输了,但她嘴上说的是理解了。
她身患绝症,命不久矣,一个时代就要远去了。
唐顿的主人们,会越来越多的接触社会问题,如医院、房地产开发、民主选举等,变革总是难免的。
就像伯爵一家将会怀念老夫人一样,我们也会缅怀那个贵族能够维持体面、高尚的时代,能够让家庭得到珍视的时代。
老夫人的画像会挂在庄园里,她的教导会回响在众人的心中,正如我们的过去塑造了我们的现在一样,没有传承也就没有进步。
唐顿庄园,这个被大家赞叹其贵族优雅服务和生活为特色的电影,是服务界的精英的说可是本片已经是给最高级的客人——国王提供服务了却没有我想象的那样个性化特色服务他们个别因为是共和党,嘴上说不喜欢国王,行动却是不自觉地自豪和庆幸自己是唐顿庄园服务团队的一份子然而,却没有人去打听国王和随从人员的喜好,甚至连餐具器皿都不愿意清洁擦拭,说是不知道国王的餐桌有什么要求还有那些“楼下”的人们为自己的私利,争风吃醋不满国王带来厨师、管家和服务人员并详尽办法让这些人难堪用他们的理念是,我们的地盘,就应该我们来提供服务他们通过欺骗、上锁等下作的手段,阻止国王的后勤人员上台并成功地全部替换完毕当国王赞叹佳肴很棒时,老服务员兴奋地说,那是他们唐顿庄园的厨师烹饪的,提供服务的,全部是唐顿庄园的人一句话,让唐顿庄园形象高大起来,却把国王的骄傲给当众粉碎了这是哪门子的贵族的奴仆?
国王的“胡子”是那么轻易得以触摸的吗?
察言观色、 八面玲珑.......这不是他们这些人该有的品质吗?
这个国王太好说话了,要是换一个,估计这唐顿庄园死无葬身之地了巴罗管家的同性恋事件是什么梗?
公主的“幡然悔悟”是两个人好好过?
两个人一起改变?
这“驸马爷”是那么容易听她话的人,她还有那些难堪的下场?
汤姆和露西这个爱情,是一见钟情?
还是觊觎露西即将到来的继承权?
怎么三两句话,就是真爱啦?
“乌姆里奇教授”将继承权送给女仆露西,原本以为,这是贵族人对衷心服务自己、关心自己的仆人一个阶级的打破,没想到原来是因为露西是自己的私生女........国王的缝纫师是个小偷?
这又是什么梗?
什么叫做,没见过那么多珍贵的东西?
王宫的东西不应该是全国最好的嘛?
她不是应该见怪不怪了嘛?
反倒跑来地绅家偷东西?
简直是不可理喻有人也许要说,因为王宫的东西太多,而且还会更多,所以国王他们记不住,由此给了宫里的奴仆偷窃倒卖的机会,偷习惯了,所以到哪都要顺一把了呗........好像也有这么点道理哈那么唐顿庄园那个小厨娘黛丝,处处看汤马斯不顺眼,不想跟他结婚水管工阳光帅气、负责人、会说笑以为她会看上水管工谁知道,汤马斯居然气急败坏,在国王入住期间把刚修好的热水管道,就这么砸啦?
这简直是自私自利到何种程度?
这是个可以让自己性格随意发挥的地方吗?
这是可以随便发脾气的时刻吗?
这个团队也叫做优秀?
笑死人了而小厨娘居然因为这件事,对他刮目相看居然同意把婚期提上日程?
这什么梗?
一个不顾场合时机发脾气,不顾大众性命安危的人,今天能因为你而毁掉供应给国王的热水管道明天就可能杀人!!!
这部戏真是太让人失望了,没有高逼格的场面,高逼格的故事....
故事情节虽然乏善可陈,但是胜在人物刻画,各具特色,绝大多数都有槽点值得一吐,虽然因为没看过剧版导致个别小角色有点迷茫,但是不影响整体观感。
吐槽1:主要群体,庄园仆人。
这群人在面对身份远高于自己的人是极尽卑微,甚至以服务过国王为一生最大荣耀,可面对随行的顶级同行时又表现出了非常强烈的自尊,甚至不惜惹出大麻烦也得表现自己一次。
你说他们到底有没有自尊,还是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虚荣??
唐顿庄园 (2019)8.02019 / 英国 美国 / 剧情 / 迈克尔·恩格勒 / 米歇尔·道克瑞 休·博纳维尔吐槽2:次要群体,国王仆人。
这群人也很有意思,或者说他们很像人类的好朋友。
我可以理解因为主家身份很高,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不放心让别人插手自己的工作。
但是真的有必要这么傲慢吗,虽说宰相门前三品官,可你们是下人啊,伺候人的,有必要产生这种变态的荣誉感吗?
吐槽3:主要人物,庄园老太太。
作为伯爵他妈,这老太太压根就不知道啥叫缺钱花。
可那句话说的太对了,谁和钱有仇呢,为了夫家那从老太爷那辈儿就分家了的远房亲戚的财产,跟人家吵吵闹闹,毫无所谓的风度和修养。
想要霸占人家的财产,还说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我儿子是你最近的血亲。
我去,那脸能不当屁股用吗,人家的财产需要你来指导安排??
得知详情之后又双手赞成孙女婿勾搭人家私生女,脸都不要了,说白了还是惦记人家兜里那点钱。
虽是贵族仍是财奴。
吐槽4:恶心人物,三孙女婿。
这货是真的让人讨厌,他很聪明,有能力,可他就是一门心思的硬吃软饭,外表呢又是一度自立自强的光辉形象。
一个司机,勾搭上了伯爵家的小女儿,老婆死了之后借着女儿的名头在伯爵家里蹭吃蹭喝,时不常的应该还有别的好处,美其名曰呢,为了女儿好。
事实归事实,但你心安理得且只字不提你的软饭问题就属实是有点太贱了。
大姨子也是完全不知人心为何物,就这货,他能去刺杀国王??
国王有的是继任者,国王死了AI尔兰也不可能独立,独立了他一个小瘪三能捞到什么好处?
而且如果逮到他了,他必死无疑,如果没逮到伯爵一家也得吃瓜落,他还有没有软饭吃有没有便宜占可就不一定了。
一笔左右都吃亏的买卖这个鸡贼能干??
之后又和公主搭话,他很清楚这个时候来庄园的陌生女性只要没穿制服(女仆)都是非富即贵。
随便说了几句莫名其妙的话让公主自己阅读理解之后,见公主冷淡也就适可而止没再纠缠。
最有意思的是当他从女儿身边经过时竟然连个招呼都没和孩子打。
你说他能是为了女儿留在伯爵府邸的吗??
再然后呢,又开始勾搭那位私生女,打的也是一样的算盘,当伯爵的三女婿(鳏夫),只能捞点小好处,傍上那位私生女可是能独掌一大笔不逊于唐顿的遗产,孰轻孰重,这贱人可是分的清的。
这个角色虽然非常让人看不起可又有点小羡慕。
这里面唯一值得刮目相看的就是那位御用女裁缝。
她很清楚自己是什么人、是干什么的,闲事不管,闲人不理。
有自己的想法还有胆子,唯一欠缺的就是手法糙了点。
这是唯一一位让我有认同感的角色。
其他角色也有点特色,比如无所事事的伯爵两口子,不食人间烟火的二小姐,迷之自信的老管家,私下是个死变态的小管家,毫无风度的侯爵,向往自由的公主。
总而言之角色塑造的都很有意思,可惜正反角色的比例配置有失偏颇,所以五星降为四星。
唐顿庄园电影版。
当熟悉的音乐,熟悉的景色,熟悉的人物呈现银幕之上,如故人重逢般亲切。
电影有一个happy ending,每个人都找到了他合适的位置/归宿。
但这一次也许真的是要说再见了。
Granny知道自己命不久已,和Mary告别的一句:It's time to go... 瞬间令人泪目。
Granny就是这样,犀利的话语总让人心照不宣地笑出来,却也在最后让人猝不及防地掉眼泪。
悲伤没有持续。
Mary说:Granny,你会一直跟我们在一起。
你会在每幅画里看着我们,在每本书中教导我们,你永远和我们同在。
而Granny回答:哦!
那我岂不是太累了?
就让我安静地永眠吧。
与其担忧,还不如抓住每一个小确幸。
Granny在舞会上看着Mary和一家子的眼神,实在太温柔。
Granny是剧中我最喜欢的人物。
人生终有一散。
Granny是唐顿的灵魂,而Mary是唐顿的未来。
无论时代变迁,Downton will still be standing.总有一些信念,值得一生坚守。
刚刚从影院走出来,穿过镇上的广场,正好听到不知哪里传来的Sarah Brightman和Andrea Brocelli的合唱——Time to say goodbye.如果没记错,这也是ITV《唐顿庄园》最终季里预告片的主题曲,一晃,那是四年以前。
说是最终季,对每个唐粉来说,的确有些许意犹未尽。
2015年的电视剧里给了每个人一个小圆满,Lady Mary终于放下了大表哥,迎来了马修古迪饰演的放荡不羁爱飙车的贵族男子亨利;二小姐走出了从小笼罩在姐姐光环下的自卑,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幸福;让人又爱又恨的捣鬼小能手男仆汤马斯,在嫉妒中迷失,又重新回到唐顿,对“爱”有了新的解读;贴心女仆安娜终于等到了沉冤得雪的贝茨先生,一起开启了新的人生——家庭;老cp男管家和女管家在多年后心照不宣,牵手成了相互陪伴的人生佳侣。
厨房里依旧吵闹,可是第一季里那个傻傻的小厨娘黛西,已经悄悄地抹去了“傻傻”,成了一个懂得爱和珍惜的手艺人。
当然,最可爱的唐家墩扛把子——祖奶奶Maggie Smith,拥有永远战斗力十足的刀子嘴却同样有着世界上最柔软、最先锋、最善解人意的心,在她的帮助下,她的最佳损友,大表哥妈妈也找到了爱情。
小圆满的遗憾,往往是让人觉得一切来的太突然,我们惦记的唐家屯里的每个人,他们的确deserve这样的幸福,但是这种幸福能否长久?
这种幸福会不会福泽这栋古宅的每个角落?
这样的小圆满,往往隐藏着忧患,毕竟,来得快,也去得快。
盼啊盼,等着《唐顿庄园》大电影,但作为一个天天守着电视剧看的中年阿姨,一部剧一个现男友,深深明白,在当下这么快节奏的世界里,把一部古早剧改编成电影,有多难——再忠实的观众也抵不过时间的遗忘效力,再好看的电视剧,放到银幕里,就要一分钟当一小时来演,要在2个小时里,把观众带回到四年前的故事里,还不能让人出戏,高潮、喜感、感动都要有,这绝对不是容易的事,而且有大大大概率翻船,毁了电影不说,还让长久以来的好电视剧,有了让人抱怨烂尾的把柄。
我要是这个项目的投资人,一看到提案,就一定会摇头说No,no,no.然而,看完电影以后,我可以痛痛快快地扇自己几个嘴巴子,证明自己的投资眼光差到了谷子地去。
电影《唐顿庄园》给了大家小圆满后的一个大团圆,也借着老太太之口,告诉我们,聚散终有时,但一代代人长大,变老,好感觉能因为人而延续下去,无论我们是谁,身在何方,和谁在一起。
Time to say goodbye这首歌4年前想起时,令我泪奔,因为我不想和唐家屯告别,我想知道大小姐有没有真正意义地让爱情拥抱自己,我想从二小姐Edith身上获取更多的力量,从非典型的underdog变成super woman,她有太多的可圈可点;我也特别不舍得老太太那张毒的不能再毒的嘴,她一开口,仿佛世界尽在掌握。
四年后,电影没有令Time to say goodbye再次响起,但对于走出电影院的我,已经足够可以用来释怀,稳稳说再见了。
不想过多剧透,只能说大家爱的每个人物,编剧都在电影里,基于原有的性格特点,加了更深的刻画。
大小姐看似娇贵,但她在电视剧里能去自己佃户的猪圈里救小猪仔,能承担起唐顿的管理运营,电影里也通过一个细节把这位女职业经理人的气质进一步放大。
二小姐嘛,只能说,因为圆润了些,变美变性感了。
电影里对三小姐的老公,司机变公司合伙人的Tom Branson特别偏爱,给足了他戏份和一个华丽的结局,引发了我关于“跨越阶层”的一些小想法。
Tom在第一季的时候,还是充满政治热血、出身“无产阶级”的司机哥,因为和三小姐对上了眼,成了唐家屯的上门女婿,从此进入了上流阶级,和英国王室公爵们共襄盛举,虽然大多时候大家共喝一瓶香槟,但谈得话题嘛,还是鸡同鸭讲。
佣人们对这位实现“阶级跨越”的司机开始是完全的反感和不尊重,但Tom逐渐帮助大小姐承担了起了管理唐顿庄园的重任,由于他的背景,显然他更能了解底层人民的疾苦,慢慢获得了老爷和大家的理解与尊重。
Tom从穿衣打扮到言谈举止,也不知不觉无限靠近着上流阶级,特别从他的袖钉和领巾的精美别针都能略见一二。
但是,Tom非常聪明,他没有因为进入了凤凰窝就把自个当凤凰(这点对于跨越阶级的人,非常重要),而是不断换位观察思考,去研究上流阶级(主要是自己的老丈人)如何做事和做人,始终让自己保持清醒,懂得求同存异。
作为一个颜控,我真的不太喜欢Tom这个演员,太过魁梧的形象,实在让我有点接受无能,但Tom这个角色又是《唐顿庄园》因为演员离开而意外形成了一个亮点——让我思考,跨越阶级就真的好吗?
跨越阶级,从古至今,似乎都充满了诱惑力,阶级是一座金字塔,在塔尖的人似乎拥有召唤“太阳能”的能力,他们稀少而珍贵,因为能够获得丰厚的资源与权力而令人垂涎。
但在阶级逐渐固化的今天,上升通道变得十分的狭窄。
婚姻是其中一条捷径,但也是最招人白眼和诟病的一条路,选择这条路的,无论你们的爱情有多么伟大,都会被外围的人看做“攀高枝”;即便你能力如何出挑,还是会被嘲讽搭上了配偶的顺风车,可以不劳而获的恣意挥霍资源。
尊敬和理解,成了上升最快的这群人心里,最想念却不得的白月光。
电影里给了Tom一个近似于童话的完美结局,老太太也用自己的“狠毒”给予了特殊的祝福:肥水不流外人田。
但是生活里,就像我没办法相信灰姑娘和王子能够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一样,Tom这种穷女婿,还是该去美国开创一片新天地比较痛快,毕竟英国的阶级,无论在维多利亚时代还是天天演脱欧变脸术的今天,已经是近乎封闭的存在。
《唐顿庄园》是从另外一部古早英剧《楼上楼下》获得了灵感,主子们住在楼上,佣人们住在楼下,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却也因为主仆关系,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成为无法分割的一大家子。
在共产主义阳光下沐浴长大的我,曾多次纳闷,为啥楼下的人就那么心甘情愿地的服侍着楼上那群毫无血缘的人呢?
难道他们不羡慕嫉妒恨,不想拥有楼上人们的生活?
和我一起看电影的英国同事倒是给我了点启发——你想多了,楼下的人没你戏这么多,他们就是在做一份工作,工作而已,有工作才有饭吃,有饭吃,才能不饿肚子,美美做个梦。
生活有很多的不公平,但是你如果每天都在比较,这种不公平就会被扭曲放大,最后的结果是你丢了工作,新的人来替代你。
是啊,你看唐家屯电影里,资深男仆Molesley先生,得知能够给国王上菜,他笑得多甜。
欢笑,难过,感动,十年老粉一本满足啊。不过这么多出场人物加上复杂的人物关系,没看过剧的人想要在两小时搞清楚,难度恐怕不次于高斯福德庄园,况且还多了很多原剧中没有的人物。看起来是happy ending,但爱尔兰独立、同志解放、王室改革、以及各种社会运动都已经在逐渐酝酿中。最难得的是,电影用一种温和而非激进的方式来处理这些话题,在传统与变革之间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这也是我们真实社会中所最为缺失的,就像玛吉·史密斯那句台词:我不太赞同,但是我理解你。这也是编辑和导演想要由电影传递的一种态度吧。
一看这部电影的情节就让我想起了红楼梦里元春省亲那段。这是一部宫廷剧,一部仆人的斗争剧,一个家族的和睦剧,一个时代的留影剧。
剧确实是在大表哥走后没有再看了,但这部大电影始终还想看一下,对这个大庄园里的人们好好道个别。它或许是俗套的贵族家长里短,但依然会在一些剧情点上触动心灵。最喜欢看老太太和大表哥妈妈之间斗嘴,越斗嘴越了解对方,真好啊。Maggie Smith的老太太真是这部剧的华彩。
健康和谐友爱
上层阶级永远在享受,而下层人民永远在忙碌,贵族的privilege尽数体现
我只看过两季剧版,看影版时人物关系都已经忘光了,但不妨碍快速入戏。太喜欢了!太好看了!乍一看全是日常,那么多条分支故事线,那么多人物,琐碎繁杂却不乱,真是精彩!我觉得非要在唐顿庄园前扯什么主仆地位抨击贵族生活封建落后是有点抬杠的,唐顿庄园表达出来的远远超出这些,而是一种普世的荣誉、正直、归属感,和传承。大小姐和奶奶最后的那段对话,太升华主题了!一下子从一个家族的琐碎日常,看到了历史和国家的厚重。很多人拿唐顿庄园跟红楼梦比,我冒死说一句,个人觉得红楼从某些角度看不如它。因为红楼是当下的人写同时代的故事,唐顿庄园的编剧是站在现在回望过去,这就给故事赋予了更多隐喻。每一个人都会死去,我们都知道后来世界格局变了,生活方式变了,但有些精神是值得延续下去的。
编剧憋了五季,终于舍得让托马斯找到了真爱。看到地下gay bar简直笑翻了。老夫人看上去比几年前电视剧里还年轻,真不敢相信玛吉史密斯已经85岁了,真是活到老演到老的老戏骨。遗产继承人纠纷、私生女秘辛,布兰森梅开二度,绕了一大圈还是肥水不落外人田,老夫人满意极了。大表哥没出镜有些失望,明明片场照有他的啊!
没有看过原版,且还错过了开场前20分钟本应预告片时间的片前人物关系介绍….因此片中无法在简略的人物关系中得到更多,更像是粉丝电影,旁观者只能就庄园一日而言,看贵族与仆人不同身份但同样关乎礼仪平行线的时代群画像;
Tom Branson 这个死凤凰男也太会勾搭有钱女贵族了,吸干三小姐的血后天天一副“我一点不想过这种住着城堡的贵族生活,我是为了女儿才留在这里的哦”,这一部连公主都要去碰瓷了!然后一夜之间就搞定了另一位女继承人,马上就要拥有自己的庄园了哦!真正空手套白狼,佩服佩服
没有仔细看,周末加班的BGM
这也能拍一个连续剧加电影???英国版大宅门咯? 真的非常无聊… 换掉女王的仆人也就这样?ok fine。君主制万岁,这衣服和帽子是真的好看啊!建议没看过的别去踩坑
不如改名叫我们曾经侍候过英国国王,完全粉丝向,不值得一看。
19148#两个小时内强行塞了几次糖真的有点腻了,大概是要带着情怀才会看得投入。可惜这东东我还真的没有,剧我当初就没看到最后一季,而且这么久剧情都不太记得了(dbp)。MatthewGoode有这么忙吗,这点戏份还不如不出场,换成日本就是特别出演(名正言顺打酱油)。
伯爵府仆人起义事件。让汤姆把东西再拿回来,这老太太太狠了。
两集电视剧的节奏和体量,说白了其实是个粉丝电影……当然对白的机巧和美服化道的水准还都在,不过强行给每个人都配对这件事实在是呵呵,Tom的戏写得那叫一个仓促(小声说,就不能搞点闪回和时间线穿插来cue一下大表哥吗……)。听说上映版删了托马斯两场戏,sigh。
故事情节是:因为王室来省亲,林之孝能力不足,所以敏Mary快刀除宿弊,去请赖大重新出山。接着尴尬人难免尴尬事,勇Tom速破刺杀局,懦伊迪不问夫君事,老太太异兆发悲音……(我编不出来了)
唐家屯全屯热恋中,托马斯总能钓到最帅的,三妹夫总能钓到最有钱的…这两位是最敢于挑战已经固化的阶级分层的,当然也吃了一点苦头,奶奶还是那么犀利,大小姐还是那么优雅,安娜还是有勇有谋,卡森管家胖了老了,岁月不饶人,都给我活着,谁都不要走不要死,预感到下一集要炸唐家屯了(二战??PS同性吻戏删了
BGM听的我一声鸡皮疙瘩,但整个电影院全是英国老太老头……
麦格教授老得眼珠子都不聚焦了 强行安排二小姐露沟 父权制大耳刮子扇得中年妇女及其酸爽 猛拿胳膊肘子怼邻座老公 “DVD版出来了你可得给我买嗷 二刷这装修这珠宝 夺美啊” 几年之后大萧条来临 全赔光
还行。君主国民众的奴颜婢膝入骨,和共和国真是完全不一样啊。我们曾经比他们奴化百倍,幸好有了一次次打碎王冠和枷锁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