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纳·盖茨比告别秀:娜娜

Hannah Gadsby: Nanette,汉纳·加斯比:娜娜,汉纳·加斯比:娜奈特

主演:汉纳·盖茨比

类型:电影地区:澳大利亚语言:英语年份:2018

《汉纳·盖茨比告别秀:娜娜》剧照

《汉纳·盖茨比告别秀:娜娜》长篇影评

 1 ) 我不为Hannah感到抱歉,Hannah希望我们为还深陷困境的她们而痛心

今天花了2个小时,连续刷了2遍《Nanette 2018》我从没感激过这30年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中的一员是如此平稳安全的度过了,我甚至已经不记得距离最近一次感觉自己是特殊群体有多久了,换言之,我在安详中甚至已经忘记有这样一个被人们统称为的特殊群体,也忘记在这群人中还有很多没我幸运的人,她们正经历在炼狱中用沉默嘶吼,在冰冷与冷漠中遭受暴力,在虚拟的爱与保护中放弃自我。

我自己出柜很早,父母不能说是支持,但他们表示理解。

但这种理解实则有2层寓意,1是孩子还小,还不懂爱与冲动,生活与责任,或许未来她自己就变了;2是一对已婚男女自然懂得这种异性婚姻的利与弊,也可能他们自己也拎不清,既然拎不清那就不能下定义给建议,简单的一句随心吧,你快乐就好。

无论是哪一层的含义,他们给的信任与支持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给了我一个信号,我的性取向都称不上是个问题,就像是猫爱老鼠一样的简单。

所以这一路以来,我从来不对同性话题躲躲藏藏,无论是在校园生活还是工作环境,如果有人询问,我习惯用一种不主动不回避的态度回答“是的”就像回答1+1=2一样的肯定。

现如今我和女朋友已经在一起6年了。

但我不是来撒糖的,我只是先说了结果而已,一切结果后面的条件才至关重要。

我和Hannah的出生背景大不相同,但我也并不想对标Hannah。

如今能有这样的结果,我不觉得全是因为我的努力或者我的运气,是因为很多实实在在的客观因素的集合。

大的背景是我出生在21世纪的法治社会下的中国一线城市。

这是我无压出柜的先决因素,21世纪,在无数前人的努力下,法案被调整,拒绝恐同活动被高歌,互联网传播像是放大镜一样快速集合了这个群体,所谓真理掌握大多数人手中,如今这个群体在某些环境下已经绝不能用少数形容。

我提到一线城市重点不是分级制度,更不是治安水平,我相信那怕是皇城根下同样存在法海之边。

我真正想说的是社会居民的生活节奏,在这个充斥着板砖人的城市,无论你是在外企、国企、私企,你身边的人都被生活忙碌的团团转,即使是有人问你是不是同性恋,驱动这个问题背后的只不过是茶余饭后的八卦、一个好奇、一个证明自己猜对了的成就感等等,我们彼此之间谁又有闲暇去在意别人的生活呢,那只是别人的生活罢了。

剩下的便是自己的努力和运气,看你有没有运气遇到一个开明的父母,看你有没有运气遇到爱你的和你爱的女孩。

真正梳理到努力的时候,我才真正理解Hannah想讲的故事。

回想这些年的努力,我心里根深蒂固了几个执念。

1)我需要过的很好,我必须有很幸福的生活,这样我才能证明两个女孩的生活就是很好,让不看好这种关系的人闭嘴。

但我从来没意识到这也是社会遗留下的待解决问题,为什么男女关系的结合就不需要这样极力去证明什么;2)我需要赚很多钱,这样女朋友的父母也会安心地觉得我们的结合是稳固可靠的。

归根到底我跟Hannah是一样的,内心有着羞愧,觉得一个姑娘跟我像是放弃了什么,然后我需要极力的去弥补一些以此交换。

但对这些执念我没什么好抱怨的,也没感觉到愤怒。

在没看Hannah的告别演出之前我可能会说再给世界一些时间,但现在的我会想说再给自己一些时间,再给我们自己一些时间。

我们在传播,在影响,在改变,在普化,在赋权。

我很抱歉现在还在一个不良成长环境的朋友,我很抱歉那些绝望、难过、愤怒过的朋友。

我没有立场劝你坚持,没有立场建议你做你自己。

但我依旧想给正处于放弃边缘的朋友鼓鼓气,在真正解放之前保护好自己暗度陈仓,有这样的一个大部队,里面有许许多多的Hannah这样的人正在为解放而努力。

最后让Hannah的力量来结尾。

⭐️“你知道梵高为什么画出了向日葵吗?

不是因为梵高经历了痛苦,而是因为他有一个全心全意爱着他的弟弟。

在他经历的所有折磨之外,他还有爱作为和世界的连结。

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故事。

谢谢。

Do you know why we have the sunflowers? It’s not because Vincent van Gogh suffered. It’s because Vincent van Gogh had a brother who loved him. Through all the pain, he had a tether, a connection to the world. And that… is the focus of the story we need. Connection. Thank you. ”🌟“我没打算用笑声或者愤怒连结你们,我只希望把我的故事讲出来,让大众听到。

因为,无论你相不相信,我的故事就是你的故事。

我没有力气再美化我的故事了,我也不愿意用愤怒来定义我的故事。

我只希望你,可以和我站在一起,理解我的故事。

I don’t want to unite you with laughter or anger. I just needed my story heard, my story felt and understood by individuals with minds of their own. Because, like it or not, your story… is my story. And my story… is your story. I just don’t have the strength to take care of my story anymore. I don’t want my story defined by anger. All I can ask is just please help me take care of my story. ”🌟“我不想说这些,是因为我不希望你们把我当成一个受害者。

我不是受害者,因为我的故事有它的价值。

我今天把这些故事说出来是因为我希望你们知道,失去了权力不意味着失去人性。

你的韧性才是人性。

只有那些认为他们有权力欺凌权力下端的人才丧失了人性——他们才是软弱的人!

I don’t tell you this… so you think of me as a victim. I am not a victim. I tell you this because my story has value. My story has value. I tell you this ’cause I want you to know, I need you to know, what I know. To be rendered powerless does not destroy your humanity. Your resilience is your humanity. The only people who lose their humanity are those who believe they have the right to render another human being powerless. They are the weak. ”🌟“我视我的言论自由为一种责任。

仅仅因为我可以把自己当成受害者,并不使我的愤怒更有意义。

愤怒永远没有意义。

笑话不是我们的解药,笑话只是把苦涩的现实裹上了糖衣,故事本身才是最终答案。

Because I take my freedom of speech as a responsibility, and just because I can position myself as a victim, does not make my anger constructive. It never is constructive. Laughter is not our medicine. Stories hold our cure. Laughter is just the honey that sweetens the bitter medicine. ”🌟“我不讨厌男人,但我惧怕他们。

如果我是一整屋男性里唯一的女性,我感到害怕。

如果你觉得我这种害怕只是少数,那么你从来没为女性发声。

I’m not a man-hater. But I’m afraid of men. If I’m the only woman in a room full of men, I am afraid. And if you think that’s unusual, you’re not speaking to the women in your life.”

 2 ) 你的故事就是我的故事

就像脱口秀的前半部分汉纳一直给观众抛出的都是笑梗,她把自己所遭受的伤害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说出来。

每每讲起她作为女同所遭遇的故事,她都得在内心经历一遍又一遍的痛苦。

梵高画向日葵是因为他遭遇了精神的痛苦,你能讲笑话是因为你遭受了被性别歧视的痛苦。

去他妈的,难道快乐就是建立在别人遭遇的痛苦之上吗?

“贱男毕加索”在听到这个称呼的时候我的世界观又一次被颠覆了,在我们先前的印象里我们都觉得这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开创了艺术发展的新道路,通过不同视角在二维空间里来绘画。

但他同时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四十岁已有妻室的他伤害了17岁的少女,还标榜这是两个人纯洁爱情的火花。

他的那句名言“每当我离开一个女人,心里就想烧毁她和有关她的一切故事。

”这是极度扭曲和病态的心理,从女人身上获取创作的灵感,然后再将她们抛弃。

这就是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也是为什么汉纳如此痛恨他的原因。

大家会说但他创作了伟大的作品,他的作品不应该和作者本人混为一谈。

是啊那咱们换过来思考,如果将他的名字从画作上抹去,大家还会歌颂作品的伟大吗,都只不过是对名利的向往。

在脱口秀接近尾声时,汉纳说出了曾经所遭受的一系列隐藏在笑话背后的真相。

这一次他没有用笑话来作为调和剂,而是把所有压抑在她内心深处几十年的痛苦传递给了观众,她压抑了几十年,但作为观众的我们也仅仅是感受了一个小时的痛苦。

我们每个人都作为独立的个体,应给予彼此基本的尊重,不应该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这个世界需要不同的声音,男人可以发声,女人也可以发声。

我们能看到梵高的向日葵,就是因为他弟弟对他的爱,而不是因为精神病的缘故,这个世界的美好也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尊重,平等和爱。

 3 ) 说出你的问题,用最温柔有力的方式

整个秀的片段被反反复复截过很多次出现在我的首页,于是我重复去搜索看过很多次但每次撑不到30分钟,实在太无聊了,不明所以的压力喜剧风格,过多的保守派政治观点,有这个时间不如看看崔娃。

但是今晚上耐住脾气完整的看完之后,压力喜剧风格一如既往,政治观点还是贯穿始终,涉及的话题似乎也有些陈词滥调,但是确实我看过的最好之一的Ted talk。

(standup还是要去看崔娃和老钱)在女权,精神病污名化,权力与人性,艺术史的牺牲品之后,对愤怒,娱乐,恐惧的边界的划分那段的讨论振聋发聩!

话说,加入公司和业界的女权和亚洲人权组织,已经整整三个月了,也参加了无数次论坛和networking,微博上对女权运动的污名化,让越来越多的人现实生活中更加沉默。

我们被警告少讨论政治,少讨论观点,但是每一次被点名代表亚洲人或者亚洲女性或者跨文化工作人都感觉自己实在是隔靴搔痒,反反复复重复着“海蒂或霍华德”当作自己的观点遮羞布。

想到了亚洲人权会议上澳大利亚ED的话1. 坐到桌子前,把这群白的黑的人拉着领带拽过来,听你讲话,听你告诉他们你们需要什么,权力(权利)这个东西你不说别人不会主动过来问。

不要总想黄色人在海洋另一端,美国总部永远不可能主动来听你的声音。

2. 你们不是觉得白人老头坐满了会议室的老板椅吗,那么,利用他,利用他们,利用他们达到你的目的,让他们为你所用,然后知道你坐上来的那一天,帮助更多的亚洲人做上来。

 4 ) 喜剧的反刍

"I built a career out of self-deprecation, and I don't want to do that anymore, because you do understand what self-deprecation means from somebody who already exists in the margins? It's not humility. It's humiliation."看完Hannah Gadsby的告别秀Nanette。

算是比较震撼的作品,因为它迫使着人在观赏一出喜剧的时候,要去反思“喜剧”的悲剧性。

Nanette更像是对“喜剧”本身的评论——关于它隐藏了什么,以及它如何令那些被边缘化的人们去分担对他们自己的羞辱。

单口喜剧的形式问题在于,它笑点的核心有两个部分,一个设题(set-up)和一个点睛之笔(punchline);而单口喜剧的故事也要经历起因、中段和结尾。

结尾本来是可以扩大理解和吸取教训的地方,也是宣泄的地方,用点睛之笔妙语连珠地截断故事,意味着把事情抛在一边——省去复杂性、背景和道德风险。

为了让人们发笑而切除这些部分,是一种巨大的牺牲。

许多人为了追求字字珠玑的效果,为了不打破现状,或者为了听众的舒适,把故事中最艰难的部分省略掉。

喜剧演员讨论痛苦的经历来获得笑声。

所有的艺术都需要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与艺术家联系起来,但艺术家却很难主动地告诉消费者,从中得到快悦的东西其实来源于创伤。

Hannah Gadsby强迫着观众在笑过之后去感受另一个人的痛苦的强度,然后再去质疑自身的立场。

想要有创造性,你必须忍受。

喜剧需要制造紧张才能让笑点发挥作用,但Hannah Gadsby厌倦了紧张。

在作为一个孩子的时候,她的存在本身就造成了紧张,所以她学会了用幽默来转移注意力。

我看完Nanette以后怔了一会儿才缓过神来,或许是因为感染到我的也正是这一点,而未必是因为同性恋或女权主义什么的。

 5 ) 震撼人心的告别秀

汉娜·盖茨比的思考让我突然意识到“幽默”“开自己的玩笑”确乎不是一个对待自己伤口的好办法,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上。

她让我看到“拿自己开玩笑”也许可以缓解一时痛苦,却也让自己停滞不前。

一个故事要有三个部分——开头,过程和结尾,但是脱口秀只有两个——开头和笑的过程。

创伤并没有在这个过程中画上句号,反而在心中压抑。

感受自己的感情比起在一个第三者的视角去笑,也许是更好的解决方法。

作为同/xl,她也将讽刺用在恐t人身上。

位于澳大利亚宗教保守的小岛上,70%居民认为同/xl是罪行,汉娜至今没有跟姥姥出/柜。

她同时运用了卓越的智慧彻头彻尾地讽刺了社会普遍的yan//女现象,不仅是最zz/zq的“bai直男”,女性自身也会感染着种病症。

当你的家人亲戚朋友都染此恶疾,你也渐渐受其影响。

然而血缘难断,乡情难斩,唯有自己也厌恶自己的身份起来才能让自己不那么被这矛盾伤害。

这些舆论社会的影响使她在面对b力的时候产生出“咎由自取”的念头,认为自己才是错的,在明明是对方的无知被揭露,恼羞成怒仗势欺人的时候却把错误归结在自己的身上。

对于人们把艺术与艺术家分离的事实,她也犀利地指出。

毕加索在已婚四十多岁的时候跟年仅17岁的未成年少女发生x//关/系,为自己开脱罪行称“缘分来得刚刚好”,并称“我们都处在高峰期”。

一个少女的17岁被认为是高峰期完全将女性的价值等同于其外貌和纯洁无知,丝毫没有考虑到她作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的思想,成就,性格,美德。

她的身体就被蝻/人物化。

毕加索以及所有的在他以前的蝻/人,都在“Painting fl/esh vases for your d‘’k flowers.”(再次被她的精妙的讽刺比喻惊艳到)所谓“别把人和作品混为一谈”是荒诞的笑话。

毕加索推崇多个视角看待事物,然而没有一个视角是女人的视角。

其yan女之深,止增笑耳。

bai直男对名誉的追求早已使他们远离了人/性(各界明星均属于这一类别:政界,演艺界,乐坛),罔顾女人儿童的感受和想法,而我们却对他们视而不见。

是时候发声,夺回那些本该就属于我们的权利。

最后以一句汉娜·盖茨比震耳发聩的金句结束这篇观后感: 女人和男人都容易被quan力吞噬,假如你无法接受批评,经不起被人开玩笑,或者不能用不流//血的方式释放压力,那么你得自省能否胜任这份quan力。

 6 ) 幽默解决不了问题,故事需要被看见

看了一场非常痛苦的脱口秀。

两个小时后仍在心悸。

这是一位经历过太多创伤的演员,前半段觉得,能把创伤说成笑话,是一种升华。

但越看越无力,幽默解决不了问题,重要的还是被理解,被共情,故事需要被看见。

这是我工作中一直努力的事,但如果我碰到的是这位来访者,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帮跟她工作。

她遇到的创伤,有很多是大部分女性,或多或少遇到。

女性连生存都随时受威胁,甚至出生前已经被威胁。

需求层次来说,对女性的根本就停留在危机干预,远未到心理咨询。

 7 ) 截屏

看完这场,大概很长时间都不会再看脱口秀了。。。。。。。。。。。。。。。。。。。。。。。。。。。。。。。。。。。。。。。。。。。。。。。。。。。。。。。。。。。。。。。。。。。。。。。。。。。。。。。。。。。。。。。。。。。。。。。。。。。。。。。。。。。。。。。。。。。。。。。。。。。。。。。。。。。。。。。。。。。。。。。。。。。。。。。。。。。。。。。。。。。。。。。。。。。。。。。。。。。。。。。。。。。。。。。。。。

、。。

、。。。。。。。。。。。。。。。。。。。。

 8 ) 汉娜盖茨比告别秀:娜娜

你知道什么叫奇怪吗,在宝宝的光头上套上粉色发箍。

我当然知道父母为什么要这么做,显然是因为他们漂亮的女宝宝一直被误认为是男宝宝,令他们感到厌烦。

宝宝没有头发,我明白这点。

但重点是,我并不认为,所有光头宝宝都是男生。

我只是把她们视为女性主义的愤青,我给予她们尊重。

讽刺的是,我认为毕加索说得对,假如我们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就能创造出更美好的世界。

多元就是力量,差异是我们的老师,害怕差异的人无法进步。

毕加索错在他自恃清高,他以为自己代表各种不同的视角。

我们则错在忽视一个17岁少女的视角,因为我们相信她的能力永远无法超越毕加索。

后知后觉是一种恩赐。

一个17岁少女并不是处在高峰期,从来不是。

我现在才是处在人生高峰期,你敢不敢挑战我的能耐?

我相信没有人敢,毕竟一个受伤后振作起来的女人是最坚强的人。

各位在场的男人,假如你们觉得我今晚是在折磨你们,你对了。

我多少有这个意思。

可是各位,这里是个歌剧院,我为你们带来一个小时的体验,而我经历了一生。

 9 ) 羞愧

42分钟:我已经恐同了,我无法随时关闭这种恐惧,我只会将恐同症内化,接着恨自己,恨自己到骨子里,我沉浸在羞愧中,躲在衣柜十年,毕竟藏在衣柜里不会被人看见,但免不了羞愧,如果我们让小孩在羞愧中成长,他们就无法发展出自尊自爱的神经回路,外界给他们种下了只有痛恨自己的种子。

孩子不懂得分辨是非,于是痛恨自己变得跟地心引力一样自然。

我必须好好说自己的故事,毕竟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学会没人愿意学习的事,这件事比同性恋合法化更重要。

也就是我们该如何公开辩论敏感话题。

痛恨自己是有害不成熟和毁灭性的行为。

我们以为争个对错比为自己不认同的群体争取人道待遇来得更重要。

无知不会消失,毕竟我们永远不知带全情。

我必须说出我的事故,毕竟我们都是从故事的重点学起。

59分:知道我为什么没去医院接受治疗?

因为我认为那是我自找的,我们给孩子灌输羞愧,也等于给其他人权利去讨厌他们。

这不叫恐同,这是实实在在的性别歧视。

羞愧感的两个极端,一个是汉纳这样的,还有一种是颠覆了,认为世界错了的小丑那种

 10 ) 改变父权规则?

我深深感到羞愧,当我利用“女性特权”获得一些特殊对待的时候。

我甚至曾享受它,享受这份默认的歧视下的特殊对待。

我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标准会讨男性的喜欢,我是指,成年直男,而且我总会在需要的时候,成为他们想看到样子,以获取我想得到的东西。

而在青春期刚开始的一段时期,我有很严重的厌女症。

我厌恶一切女性化的事物,认为它们十分恶心。

我讨厌裙子,讨厌梳妆打扮,讨厌粉色,这个被社会标记为女性化的颜色。

我痴迷于粗鲁的男性气质,努力变得"man",与其他男性一起,站在上方,对女性表示不屑。

而后才意识到,我这么做不正是以男性自居。

正如Hannah Gadsby所说,毕加索倡导多个角度看待事物,却始终少了一个17岁少女的角度。

我很喜欢她的特辑里的一句话,“怪异的不是男人穿裙子,而是在宝宝的光头上套上粉色发箍。

”父母以这样的行为告诉他人,这是个女宝宝。

因为这些跳脱父权社会规则的“不正常”,让规则的受益者感到不安。

受益者会对这些被认为“不正常”的个体施以惩罚。

而新生一代的孩子们,拓宽视野的孩子们,其中的某一些,是不是有机会看到了那位17岁少女的视角,是否会唤起良知,为弱势群体,为社会边缘的人们,做出一些改变?

去改变这个根深蒂固的丛林法则,去改写父权的规则,去看到,一些美?

《汉纳·盖茨比告别秀:娜娜》短评

我不希望通过笑或愤怒来团结民众。愤怒没有建设性,笑也不是良药,故事才是解药。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能看见那些向日葵吗?不是因为梵高饱受精神病折磨,而是因为梵高有一个爱他的弟弟,这才是我们应该讲的故事。

6分钟前
  • water
  • 力荐

高级

11分钟前
  • 小夫
  • 还行

她说要真实,我也要真实:我不喜欢这种不纯粹的喜剧

14分钟前
  • 压力男孩
  • 较差

“笑不是良药,愤怒也不是好的,只是想让大家体验我的故事,学到里面最重要的是坚韧和理解。”

19分钟前
  • ElegyL
  • 还行

段子/节奏/表演完全不及格,靠女权/同性恋演讲做单口,类似靠送礼物做脱口秀的ellen,差劲

20分钟前
  • 以心电信
  • 较差

好吧,这是打着standing comedy的旗号做政论节目?

22分钟前
  • 猪的乱世浮生
  • 还行

各种性别主义都是矫枉过正

24分钟前
  • comradeant
  • 还行

我觉得她有理有据地否认了SNL存在的意义。

27分钟前
  • 良疱
  • 还行

澳洲口音真的受不了,一个月之前看的吧讲了什么基本记不清楚了,highlight不错,其他的好像都一般般

29分钟前
  • 花椰菜好吃
  • 还行

怎么说呢,并不很喜欢,没看完。她的一些观点我是不太认同的。虽然作为一个Bi和Female,这种女权,LGBTQ话题Talk也是我不会去看的。只是感觉,现在变成了她告诉我,作为其中被压迫的一员,我该从什么角度看事情,该怎样抵抗。怎么说呢,把一切都当作战争,就失去了很多乐趣。我想我是一个feminist,但我也想要一些趣味。我并不想女权运动导致每个人说话都畏畏缩缩的。与其说是standup,更像是TED视频,和预期的还是很不一样的。(并没有说她不好,只是不大合我的胃口罢了

33分钟前
  • 马人
  • 还行

震撼人心。这场脱口秀中的情绪和力量宏大而强壮,是无差别摧毁人又重建人的强壮。但是,stand-up comedy还是comedy,她说的很棒,但是并不好笑。并不是说要她以喜剧(天呐)来讲述这个故事,而是comedy这个genre本身并不兼容这种形态,就像以跳水的标准给水中芭蕾评分一样。

37分钟前
  • 恶隐息烙
  • 较差

A comedian who made me cry.

39分钟前
  • 豆咪
  • 力荐

有很多不同的视角,笑中带泪泪泪

42分钟前
  • 北野不爱跳武
  • 还行

Would rather call it a statement...

47分钟前
  • L étoile
  • 还行

这tm不是喜剧脱口秀 只为发声又何必挂羊头卖票

50分钟前
  • mkk
  • 较差

太多愤怒了 最后一段不错

52分钟前
  • supersheep
  • 还行

To be rendered powerless does not destroy your humanity. Your resilience is your humanity.

56分钟前
  • 花花
  • 力荐

男朋友拉着我看,他看得津津有味,我看睡着了😂

58分钟前
  • [已注销]
  • 还行

全程没笑过

1小时前
  • 暗光
  • 很差

感觉像是看了一场愤怒的ted talk,虽然是告别演出,但是作为comedian实在是很不professional。最近讨论杨笠的时候有人提到Nanette,但是我觉得杨笠比她强了不知多少。杨笠仍然是以一个comedian的身份讲段子,但是这位大姐心态早就彻底崩了,放弃讲笑话了。

1小时前
  • 阿姨青春期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