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烦闷低落时,找一些无脑剧看,主角一路有惊无险的上升,过家家一般的剧情,可以不费脑子不费感情的冷眼观看。
大脑做机械运动一样,可以带走一些内心的阴霾😣我觉得它这样的剧是温暖的。
它用自己的幼稚简单抚慰着我黑灰色的心。
想发布这条评论,发现字数太少,自己平时思考太少了,点评只能蜻蜓点水。
当年太子妃火,跟风去看了阿麦从军小说,感叹于女主角的角色魅力久久不能释怀。
小麦是一个穿二代,本来也没什么大抱负,为了填饱肚子,为了报仇,当过混混,骗过钱,从小兵当起终成一代名将。
所以这部剧注定就不是一部传统的古偶剧,有趣的是前几天520,其他剧的剧照都是男女主角你侬我侬,反观麦帅持剑站在死男人堆上满身是血,这不是家国大义一下子就出来了!
我从未见过如此ex的改编,一直原创垃圾剧情,把一本大女主小说硬生生编成大男主剧本,拍什么《阿麦从军》,直接叫《商易之传》不好吗?
当然现在的改编后的剧情已经和书没什么关系了,我看了书也不知道之后会演什么离谱的东西,所以也不知道下面的内容会不会有剧透。
首先,整部小说就是阿麦的成长史,一切从阿麦的视角出发,阿麦的行为动机和性格变化都塑造得极为饱满,她尚在年幼之时家逢巨变:父亲带回来的养子陪伴她长大,却在她成年之时杀害了她的父母,她失去了父母的爱护和无忧无虑的生活,被迫开始逃亡流浪,为了生存扮上男装。
小说开篇就是阿麦在流浪途中路过汉堡城(剧里为银堡城),然后机缘巧合之下卷入战争,从亲临战事到城破出逃,整个过程险象环生,阿麦此时的性格特征也生动地塑造出来,她机智聪慧,顽强坚韧,能屈能伸,在困境常常急中生智化险为夷。
电视剧一开篇阿麦却出现在了盛都,以贩卖胭脂水粉为营生,同时想询问“万事通”自己哥哥的下落。
这样的改编也是符合人物心理的,可是这样简单的剧情却拍了好几集,因为这中间全部穿插的是塑造商易之的剧情,大量的篇幅详细地塑造了商易之的生存环境、政治前途、家庭背景,甚至连他祭奠死去的师父都要拍,与之对比,阿麦过往的惨痛经历仅仅只闪回了几个镜头,剩下阿麦的戏份全部变成了和商易之之间发生的感情纠葛(全部原创非常智熄):比如“万事通”让阿麦护送商易之回府、阿麦毫无戒备心地泡澡被商发现真实性别、阿麦安慰伤心的商。
前几集的一切剧情,毫不夸张地说,完全是围绕着商易之展开的,为了商易之,改变了阿麦在原著中的行动轨迹,抹去了她闪光的性格特点,把她变成了一个工具人。
那么原著中有没有描写商易之的这些背景呢,是有的,但也只是几笔略过,因为阿麦在书中从始至终是主角,书里大篇幅描写的内容只会和她的经历相关,描写商的背景在书的后半部分,商作为阿麦的上级,他的政治身份的变化和阿麦在军队中职位的升降有关系,所以简单描写了一下,绝不会像电视剧里这样颠倒主次地塑造人物。
从第四集开始剧情终于和小说里沾了点边,但改编得也不好,把精彩的小说剧情改编得食之无味,我怀疑是因为小说里阿麦的父母是穿越的这个设定可能没法过审,所以编出来一个李二牛,让他把本因由阿麦父母留给阿麦的武器图纸,交给阿麦。
然后因为这个李二牛的出现,常钰青的作战的动机也相应改变了,书中攻打银堡城只为攻城,战后便离,阿麦一行人轻松便混出了城。
而剧中因为常钰青要抓到李二牛死守城门,为了出城,阿麦突然变得足智多谋,人设与前几集比变得非常割裂,同时唐绍义这个重要角色却在整个过程中像个路人,这并不是我吹毛求疵,因为在阅读小说里阿麦和唐的逃亡过程时,能清楚地看到唐的性格特点:仁、义、勇,并且能感受到他和阿麦共患难结下的生死交情,电视剧里什么也看不到。
鬼手这个角色也下线得十分潦草,因为这种拥有bug级别能力的角色原著里根本不存在,原著后半部分有女主假扮常钰青出城的剧情,那她是偷了常的行头,没有什么鬼手。
还有我想说陈起的出场。
在小说中,阿麦被招为商易之亲卫之后,因为曾经从战场上死里逃生,一心只想离开军队过安稳日子,于是阿麦向商易之请离,恰巧那天传来了战败的消息:三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于北漠元帅陈起之手,震怒的商发誓要杀了陈起,并赶走了阿麦。
这是阿麦第一次知道她下落不明的哥哥的去向,也是她人生经历的重要转折点,在这之后,她迫切地想要进入军队,杀敌建功,在战场上亲自问陈起“为什么”。
对于读者来说,这也是剧情的一次小高潮,前面铺设的悬念第一次在这里得到解答,感受到的震撼和阿麦差不多。
而电视剧里呢,一个ppt转场就把陈起的身份晃出来了,搞笑呢吧啊?
我已经知道你完全不塑造女主,连悬念也直给,我真是。
又看完了七八集,又是原创剧情,我已经确定商易之是真正的主角了,按照电视剧逻辑,女主知道了自己哥哥在北漠会赶紧着急去找。
她居然还在商易之旁边给他当跟班,帮他出谋划策,丝毫看不出来父母的死对她有什么影响。
这两集又详细地拍了商易之是怎么和他爹留下来的旧部斗智斗勇的,阿麦含量约等于零,谁敢相信电视剧已经快演了四分之一了,跟小说有关的内容只占了差不多一章,明明小说珠玉在前,非要自创糟粕,好好好。
你们是懂的,怎么把电视剧拍得让没看过小说的人感觉无聊,让看过小说的人生气不谈小说的话,改编后的剧情这部电视剧里,已经不是商易之加戏的问题了,是整部电视剧的叙述视角全部围绕商易之了,阿麦这个人物变成了一个有小聪明的男主挂件,已经快“消失”了,直接原创剧本拍得了呗,别伤原著粉的心了,我真的要气死了😭崩溃了😭这不是阿麦从军这不是这不是😭这明明是商易之传2月7日更新:看到很多uu 的评价之后,很庆幸弃剧弃得早,从前几集就看出来编剧想塞坨大的,实在没想到这么大。。
把所有人都快臭晕了。
还有劝我多看几集的,这些人都把饭变成💩了,继续看是等着欣赏他们在💩上雕出来的花吗?
我是饭没吃饱还是气没受够,有这时间吃点好的不好吗??
没看过书但是喜欢剧里女主独自戏份的uu们,可以试试原著,应该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说实话,我是先看剧再追书的,剧我看着故事内容还不错,就追书的,但是追完书,这剧我是一点都看不下去了,没看书之前,感觉故事还可以,就是有点不符合逻辑,认为女主很傻,随时报上自己姓名也不怕被人惦记上或者报复啥,虽然疑惑,但是忍忍也就过去了……看完书我才发现,难怪电视剧剧情不错,因为它完全就是按照书里大致内容拍的,但是书里面的内容顺序,人物主次全乱套了,怎么来形容呢?
就好比你自己买了个蛋糕,回家之后自己弄碎了,然后自己后面拼拼凑凑还加点不该加的调料、食材,再重新弄了个形状,现在看,我是真忍不了,原材料还是还是那些就是给你大锅炖了,还加了一些其他东西,反正看着难受。
书里妥妥的大女主,女性独立的形象,从女主开始到女主结束,剧里本来内容不多的商易之,内容多了不说,还是男主,很难理解。
因为书里对于女主暧昧对象写的最多的是常钰青,其次才是唐绍仪,后面是商易之,最后才是陈起。
说里剧情一顿大乱烩,完全没逻辑可以。
就说前面女主抢常钰青的通关文牒,这本身就不符合女主性格和谨慎的生存标准。
差不多是影视剧为了让女主和常钰青联系起来,强行凑的,还有就是后面女主和男主没有暧昧戏码,有的也只是男主的痴心妄想和女主的害怕惴惴不安。
还有军师徐静看好的人是女主阿麦,不是商易之,最初遇见他的也是女主,剧里徐静开始对女主有敌意出处防备和书里完全不一样。
还有剧里为了突显女主的军事才能,军营里士兵心里的重要性,很多东西不是她的也要强加在她身上,而且有时候直接越俎代庖,甚至不顾身份的和上司对着干,这个是书里的完全是两极严重分化,明明是个小小士兵,开始布局布阵商易之一直说是阿麦弄的他也不清楚啥的话,真是服了。
一个小小的士兵帮主帅排兵布阵,主帅一概不知,这啥东西,不看书有脑子的一看就知道有问题,好不好。
后面,我只想吐槽:垃圾电视剧、垃圾演技、垃圾剧情、垃圾导演、垃圾演员。
内娱没救了,你们乱拍吧,无所谓了!
还有就是其中有很多包袱和搞笑剧情和《一念关山》里面的内容很像,我想说没问题,你可以用,但是前提是你作品足够好呀,再加些花边乱坠的东西,没人有意见
非常简单,就是在男二到盛都刺杀男主的时候布一点高端局,把男主打个半死给崔衍报仇,女主救援晚到或者和男二交手100回合难解难分最后求男二放过才放他,事后男二被穆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都会合理很多,其实我感觉细节剧情都因为男主加戏改过了。
男主被打半死以后直接黑化过渡后面要权利的剧情。
现在,我同意还是应该按照小说剧情,线掉下河以后男二救女主,女主放过男二确实不太合理,可以在水下拍互搏,暴露女装也更合理,发展一下感情线,男二为女主报仇做局杀陈起,我真的不太理解女主团队,觉得恋爱戏太多以及男二叛国影响自己的形象?
你跟男二发展感情线,为本国人民保家卫国事业线更清晰,现在像是被男主这个sb背叛才去出家。
保证小说感情线一是可以让男二荒唐做派看起来正常点,男二可以怜香惜玉,可以自大但是也不能一头热,毕竟他围攻陈起做的是叛国的勾当,后期更是在敌国轻松落网,要知道女主是跟男二双强他看起来弱女主的厉害显示不出来,二是让女主显得没那么被男主拿捏。
两条线都被反向操作了。
我一直在想,商易之和阿麦是什么时候分开的?
是林相挑拨离间导致二人最终决裂吗?
还是宫城森严容不下自由的阿麦?
亦或是一开始他们就身份有别?
剧情的主线是阿麦从军,是为查找灭门真相的孤女韩麦穗女扮男装进入军营,在查询真相的过程中展露出非凡的统帅才能和用兵计谋,一路成长为以一当千的将才元帅。
却在揭露真相时也揭开皇权背后的阴冷无情。
她曾以为父亲韩国公的死是敌军的暗杀,不料却是皇权的猜忌。
甚至到最后,至交惨死,死于她一直信任之人的谋划。
连她也被挚爱怀疑设防,曾经的情人高坐明堂,和她们最初的信念背道而驰。
暗线是商易之的成长线。
少年纨绔,京城中放荡不羁的小侯爷,从银鞍白马、日日醉春风的轻狂小子,为躲避皇帝的忌惮,远赴青州抗击北漠,后来也成长为工于心计、谋略有方的天子,少年好友阵营对立,心中挚爱势如水火。
阿麦与商易之,是突然不爱了吗?
我还记得,在银堡城外,商易之再遇阿麦的惊喜,那是在危急时刻偶遇心爱女子的雀跃;在青州城,阿麦帮商易之于重重关卡中脱困,在可以袖手旁观的情况下,她愿意为他孤身犯险;还有在军营里无数个日夜,他们曾经对着月聊天,商易之可以好不要脸的说情话,阿麦也会一本正经的回应他或玩笑或真心的情意;在无数次鏖战中,他们互为对方的羽翼和臂膀,将生命托付。
是谁先放手的呢?
那个在军营里会折木马哄阿麦开心的小侯爷,后来也试图折断阿麦的羽翼将她困在自己身边;那时在母亲面前满怀期待地介绍自己心爱女子的少年,彼时也选择隐瞒阿麦一直苦寻的真相;从前在战场上生死与共,以命相互的人,后来却设局把她当成夺权的棋子。
前期的爱意自然是真的,那么多危险的时刻,艰难的瞬间,他们都携手共进。
后期的遗憾也是有的,他们之间,隔着家仇,隔着对立的立场,隔着自由。
我始终认为他们没有在一起是最好的结局。
少年时期的感情总是笃定而又真挚,即使过程充满着冒险与浮夸,但情意总归是深刻的。
后来经历岁月磋磨,再显出的爱恋却是反复无常,诡计多端。
阿麦的人生,可以有很多种选择,不一定非要和爱情挂钩。
见过无边风景的阿麦不会选择一个不坦诚的人,成为皇帝的商易之也不会永远单纯,阿麦的世界里是无限的自由,是万万里云天,而商易之此后会成为傲睨万物的君王。
振翅长空的飞雁不会困在宫闱里,宫闱也困不住她。
明月就该高高空悬于天空,而不是掩去光辉,被藏入深宫禁院。
商易之和阿麦隔着宛江南北,常钰清与阿麦有着国界对立,都是无法跨越的鸿沟。
所以我认为编剧在这一点上处理的很好,没有强行建立感情线,非得让她和谁在一起,最后的阿麦单枪匹马游走江湖,远离朝堂纷争,就是最好的结局。
最后,单纯评价一下这部剧,首先,女主很潇洒,男主很搞笑,剧情前期属于大女主成长剧,后期就陷入了古偶言情套路。
(抛开在宣传的时候,用大女主的形象宣传,却在后期陷入了大男主思维,这是剧方的欺骗。
)其次,我还是很喜欢里面的一些设定,男二好好看,男二男三都可以和女主搭CP,不过男二隔着国恨,男三被男主害死了。
男主可恶!!!
这可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常钰青!
年少成名,驰 骋沙 场,战 功显 赫的常钰青,为人高 傲 自 视 甚高,却在探 查城门口被阿麦拿走 通行证,连 累他只能去拿 别人的,将军 转小 偷 想来真是好笑,进城寻找李二牛要兵 器 书,又被阿麦成功试探,拿捏住 命 运的后脖 颈,他玩心一起,故意把阿麦说成同伴引人误会,调皮少年模样初现一二,虽然下令攻 城是他,但不准伤害百姓也是他,常钰青终是一个善良的年轻人呀!
阿麦和常钰青相爱 相 杀 的人物关系看点十足,阿麦的市井手段,机灵敏捷是他从未接触过的,结果就是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教训,高 岭之花和市井小 贼,身份天差地别又 羁绊 颇深,非常期待他们俩之后的剧情。
昌子多拍古装剧,骑 马 戏,打戏多多益善,他太适合演这种杀 伐 决断,叱 咤风云的事业 批,既 演出角色的狠 辣与冷漠,又会让观众理解他的立场,细腻的情感表达给角色丰富立体化,没有非黑即白的好人坏人,只有身在乱 世 之中的 不得不 罢了!
就目前为止,整体来说叙事还算流畅。
就是悬念不足,谜底直给,光看到男主的身份和皇帝的作为,我就知道这个男主大结局大概率是要当皇帝…另外就是这个仇人,也直接把谜底给掀了…这部剧的摄影也有问题,两人对话时经常是谁说台词怼谁的脸,对于整体画面的构建思维过于平庸。
女主人设尚可, 就是故意把脸弄脏,实在是不妥当,这样的扮男妆造是有问题的,演员可以把自己晒黑,但不应该用这种化妆品涂抹不匀的方法做脏,脸脏是要分场合的。
没有看过原著,总体男主演的太奇怪了,唧唧歪歪的看着头疼…他爹死了,他不去奋发图强,一天到晚跟着女主屁股后面跟发情的狗一样,简直是不知所谓。
要是女将星也拍成这样,不如找块砖撞死。
男二演的马马虎虎,有些地方显得用力过猛。
豫州军的收编也实在儿戏。
军权的收编岂是不经过皇帝就能搞定的…看着又不是东汉末年。
连军粮的调拨都推说要让京城下令,结果军权联合这么大的事两个平级的军事长官就自己定了…剧情总体来说,打磨的不太好,尤其是男主部分,实在是让人恨不得上去踹两脚。
看到16集武戏几乎没有,文戏唧唧歪歪。
都不太想看了。
剧情高开低走。
女主韩麦穗父母被义兄陈起杀死,女主为查明事情真相,一直在寻找义兄。
为在江湖上方便行事,女扮男装,误打误撞参军。
与唐绍义结拜兄弟,与男主商易之定情,与敌国将军常钰青交手,最终与义兄相见。
男主顺应大势被推上皇位,与林相之女成亲,说是不喜欢她却还是与其圆了房。
剧情从这里开始就越发难看了起来。
男主登上皇位终于明白前皇帝的所谓难处,质疑他,理解他,最后成为他。
与敌国交易,导致唐绍义战死,我的眼泪真的不值钱。
陈起故意死在了女主手里,至此他杀死女主父母的原因也终于明了:是前皇帝为保国家十年安稳与敌国做的交易,陈起为了保下疼爱的义妹,不得不亲手杀死收养自己的义父义母,至此,陈起洗白,我也泪目,他们本应青梅竹马有媒妁之约的。
常钰青虽年少轻狂,但言而有信,从不滥杀无辜百姓,得知女主女子身份后,倾心于她却尊重她的选择。
唯独男主真的让我讨厌。
一个纨绔子弟,从小被养父母和师父保护,之后被老师徐静和女主保护,最后坐上皇位,人设却崩了,搞什么强制爱,搞什么一将功成万骨枯,之前的重情重义是假的吧。
还好我女主很清醒,没和他在一起。
电视剧《阿麦从军》中,大将军商维和长公主的养子商易之,其实是前太子遗孤齐涣。
作为阿麦的官配、古装大女主剧的男一号,商易之这个角色的人设不走寻常路,演员张昊唯生动诠释了一个生动饱满、具有自由人格的“有趣灵魂”。
但是,令观众意难平的是,阿麦和他,终究没有走到一起,最终,商易之遥望城门上可望不可及的阿麦,露出了谜之微笑。
这个微笑,究竟该作何解?
这个结局,是BE还是HE?
商易之的人设是本剧最大惊喜电视剧观众中女性观众占比为六成左右。
女性比男性更重感情,更喜欢幻想,所以女性对虚幻的电视剧代入感更强,追剧持续时间也更久,忠诚度更高。
因此,大女主剧在市场上经久不衰,几男追一女的剧情设定,令女观众着迷。
但是,在男权社会的现实环境下,女观众往往喜欢比自己强的男子,而《阿麦从军》男主刚开始明显是较弱的一方。
女主幼承庭训,在军事奇才父亲的教导下,熟读兵书,善出奇谋。
女主性格刚强但易冲动,男主幽默而善以柔克刚,尽管在军事谋略上,一直似乎男弱女强,但两人拥有一个势均力敌的有趣灵魂。
同时,作为上位者,男主坚决不肯随意牺牲他人性命来成全所谓大局的立场也令人心有戚戚。
毋庸讳言,整个36集剧情有不少逻辑上的硬伤,甚至有些人物完全是工具人,但重点在于男女主刻画非常成功。
尤其是男主,相比原书,编剧几乎是重新创作了一个人物。
但我认为,这是必要的,也是成功的,毕竟作为大女主阿麦的官配,太弱鸡的人物,会减少两人相爱的可信度。
正如剧中阿麦对男主的精准评价:“善良柔软、机智有趣,到了关键时刻有魄力,说干就干”,再加上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观众才会和阿麦一样,渐渐入戏并开始磕这对官配。
长公主之死让轻喜剧秒变悲剧可是,所有这些相知和默契,都在养母长公主死后戛然而止。
为了让商易之也即齐涣登上帝位(这就意味着齐涣必须立林相的女儿为后),为之奔走、奋斗了一生的长公主,苦口婆心。
先晓之以情:“你现在能跟我谈这个‘情’字,你知道是多少人舍去毕生心力甚至性命换来的吗?
”再动之以利害关系:你不去争,就能自保吗?
康王(二皇子)是什么样的人?
他日他登大宝,必定血洗定南侯府!
最后,长公主还搬出天下苍生来说事儿:现在的皇帝沉溺权术、不顾百姓兴亡,朝野上下都需要你这样的明君。
难道天下的苍生,都抵不过这阿麦一个人?
但齐涣的回答至情至性:母亲,儿子无心天下。
只要能跟阿麦在一起,哪怕只有片瓦遮身,不管吃再多的苦,遭再多的罪,儿子在所不惜!
然而这一切都在长公主遭到争夺帝位的二皇子齐泯一剑穿身而亡之后改变了。
商易之大痛之下,热泪盈眶连声呼唤“娘”。
他一直称长公主为母亲,这一声娘,彻底断了自己的后路,从此走上帝王心性养成的不归路。
商易之城楼下“谜之微笑”,如何解读?
皇帝齐景传位给齐涣,但实际上朝臣均受制于林相。
齐涣想悔婚迎娶阿麦,林相以阿麦的性命相威胁,齐涣最终屈服于现实,与皇后圆房。
此时的他,身边均是林相的人,只能徐徐图之。
新帝大婚阿麦大醉,一段感情终是错付。
爱情需要排他性的忠诚,在阿麦,它已告一段落。
第二日阿麦入宫请求齐涣归赐父亲盛国公的府邸。
她微笑着,截住商易之解释昨夜之事的话头,她已决意抛下这段情,选择自由。
旧宅中,忆起父母和陈起哥哥的温暖往事,阿麦倒在地上,因自伤而全身蜷缩、泪流满面。
接着她回到军营,在这里找回尊严和自由。
为了阻阿麦只身去北漠寻陈起报仇,齐涣首次将心机用在阿麦身上:他在朝堂上宣布阿麦的身世,并纳她为妃。
阿麦听召之后怒不可抑,因为齐涣剪断了她最为珍视的羽翼。
入宫一月,皇后宣称有孕,阿麦随即来向齐涣辞行。
她向齐涣展示了自己作为战士的满身伤痕:“我生在这里,但命中注定我不属于这里……我是韩麦穗,我应该去我应该去的地方”。
这是阿麦的自由宣言。
在宫外,阿麦成功指挥镇北军破除林相的谋反阴谋,齐涣恢复阿麦镇北军元帅之职。
阿麦跟唐绍义的兄弟情分,再有常钰青对阿麦不死心的追求,终于惹得君威日重的齐涣出手了。
陈起率军再次兵临靖阳城下,阿麦受骗回城解决细作,战场上只剩下唐绍义战死,原来说好的援军未至。
面对唐绍义的尸体,阿麦终于明白,临死前林相的警告是真的。
深宫中的齐涣,已经变得跟先帝齐景一样多疑,夜夜难以安枕。
阿麦在枪林中闯入宫中,两人当面对质。
齐涣承认自己与陈起共谋,就像当年的皇帝齐景杀阿麦父亲一样,以南夏军的大败,换取国家十年安定。
事实上,齐涣此举一箭三雕:除去对自己的权威不甚了了、臆想中的情敌唐绍义,帮陈起除去常钰青,激得阿麦坚守靖阳关。
剧末,马车上齐涣的眼睛搜寻着靖阳城楼上的阿麦,微微一笑,似乎欣慰,又似乎惆怅。
阿麦终于呆在了他能看得见的地方,不会跟别的人走掉。
代价是,她终生也不愿再见他。
所有悲剧的罪魁祸首:至高无上的皇权专制皇权是中国数千年独特的传统。
皇帝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合三为一,又以行政权为主导,故一切以行政安全为优先。
皇帝是孤家寡人,一旦丢了宝座就意味着丢掉性命,所以臣子一旦能力太强功劳太大,威胁到皇位安全,皇帝就会除之而后快。
主角阿麦的两段爱情、毕生幸福,都毁于极致皇权之下。
初恋陈起哥哥,原为北漠人,在战场上为阿麦父亲所收养。
与阿麦青梅竹马,即将议亲,然而皇帝授意林相,要陈起带兵假扮北漠人灭功高震主的养父满门,否则陈起自己要死,阿麦也要死。
所以陈起杀阿麦父母,事出无奈,不仅为自己父母报仇,不仅可以回北漠,也是为了救阿麦的命。
官配齐涣,坐上帝位后,为了巩固此位,与陈起结盟,背叛阿麦,杀阿麦义兄唐绍仪,暗害常钰青,为阿麦所不齿,终于情断。
就算是皇族,因为靠近极端的权力太近,往往也会被其锋芒所伤。
长公主、太子、二皇子均为此丧命。
……看满屏弹幕,都希望阿麦赶紧抛开一切,仗剑走天涯。
也许在阿麦和所有观众心中,这,才是真正的happy ending。
大女主改大男主是会遭天谴的,而且改的还是个傻不拉几的大男主,男的还没一个能看,服了
节奏好快,张天爱版的“花木兰”,她真的挺适合这个角色的。而且像这样脏兮兮的剧,没有什么滤镜,正常很难让观众觉得好看,但是我却一口气停不下来了!
一部我等了几年的作品,感觉非常失望:张天爱韩式粗平眉的妆造,让指甲缝里的黑泥仿佛一场笑话;她本人独创的晃膀子摇脖子仿男式步态,浮夸而拙劣;张昊唯“凤可追”滤镜尽碎,只剩下让人纠结3集的“他是真傻还是假傻”;看着王瑞昌大方分享给观众的侧脸,就有一种“人身攻击虽不礼貌,可我受的伤害如何偿还!” 的感觉。
影视还是没寒冬,女主还能有配音,不贴脸的配音配上浮夸的表情,浪费了 我并不宝贵的 10 分钟•ᴗ•💧
和剧情完全共鸣不起来、情绪也出不来 战场的都好假,但是就也不讨厌,也凑合能看下去,男女主也不讨厌。
嗯,阿麦跟她老婆在一起就够了!
我得赶紧去读原著洗洗眼。男配一,加戏咖恶心人一辈子,不出意外的话庆余年2还得忍受他吧。不是戏份多就能让观众记住的,陈起那么丁点的戏份都更有记忆点宿命感,同理常将军唐大哥
还不错,保持
高开狂走,前几集特别好看,好看的都不需要快进。后面简直放飞。
真情实感看完了,最后两集几个重要人物去世的时候阿麦苦的时候还是感觉蛮泪目的。我对中间商易之戏份太多很不满,一度觉得像商易之传……大结局的阿麦终于四海为家丈剑天涯,我爱她的勇敢也爱她不愿属于谁,只愿自己属于自己。抛弃不必要的感情,敢爱敢恨,谁也不服,抛弃不必要的束缚,而且从不回心转意,真的很棒。阿麦是一个有自我主体性的角色,但还是那个问题,男主的戏份太多,扣分扣分扣分。
女主的扮相和配音都相当适合,其他演员也还行。感觉差了点儿啥,可能是配乐、转场、美术之类的细节太平了
逻辑…拍片逻辑很重要…
整个剧在插科打诨和血海深仇中来回摇摆,不知道到底要走哪种风格,而且依然是一女N男的老戏
看完十八集终于可以确信,这是个烂剧了
(3.8)复仇纠葛有些简单 皇族争斗体量略小 朝堂制衡很单一 大国兵峰略潦草 故事结构在线 厚度不足(氛围细节把控很到位 老一辈的输出依然可以信赖)
2,剧情节奏很快。
这是阿麦从军还是商易之传😅我请问???原著里的剧情都去哪了???那么好看的小说改成什么东西了???????????
看过女扮男装最男的,要是最后能跟常钰青隐退就完美了
什么垃圾男主!恶心死我了!商易之太恶心了,又是恋爱脑,又爱说荤话,又很愚蠢,又没有战斗力,这么百无一用的男主是怎么写出来的?!这个垃圾编剧我要一辈子拉黑他。真的难以想象,商易之后面不仅仅是蠢了,还很坏,视人命如草芥。一颗星给阿麦、小常将军、唐大哥、秀儿,他们都是演技好也善良的人。
开头两集特别降智,主要降智的是男主,我因为看过小说开头,所以知道男主那个官宦之子其实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至少在书里是这么设定的。剧里前两集他提前出场,剧情也全是围绕他身份展开的,我第一次感觉这个男主像个傻子。好在第三集开始进入小说正经内容,从银堡城开始,女主的智慧正式展现出来了。但还是别扭,男主跟女主感觉就是地主家傻儿子跟女主逗咳嗽,反倒是男二常将军这个反派,跟女主的智斗武斗都有点意思。我之前一直以为这小说的男二是那个陈起呢。。没想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