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监狱犬计划》,这是国内少见的动物题材类电影,拍的非常成功确实非常好看。
作为一个从小和狗狗长大的女孩子,看到这样的电影真的是打翻了心中的五味瓶。
流浪狗生存本就不易,如果我们能给它一个活下去的机会,请不要拒绝,它们比宠物狗更懂事,更懂得感恩。
在此呼吁,以领养代替购买!
《监狱犬计划》观影有感作者:陈明清创作于2018年6月19日三个监狱服刑犯与三只收容流浪犬在铁窗下人与狗的故事是狗改变了人还是人改变了狗银幕上发生的一切时刻扣动着我的心弦让我在思绪中写下以下的诗行…情到深处我听到座位旁一个90后小伙子的抽泣声我转过头去看到他的手指透过镜片在拭着眼角的泪在这个久违了感动的时代他也被感动了失去自由的人与完全不自由的收容流浪犬在一起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情感的纠结人性的反思和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在这个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社会在利益为主体的魔力推动下每一个人活着都不容易更可悲的是当提起中国人权西方哲学家讨论更多的则是动物福利我们每一个人都应静下心来好好观看这部影片找回内心的触动与本善善待狗是让中国人在世界面前活得:更有尊严……[玫瑰][玫瑰][玫瑰]
《监狱犬计划》的片名,很容易让人看成“监狱大计划”,但这个理解也没错,毕竟在影片中,为我们呈现的这个由监狱中的服刑人员来训练流浪犬的计划,不仅脑洞开得够大,而且意义也相当深远,也算是一个空前的“大计划”了。
故事的设定看似荒诞不经,其实有着很深的内蕴,监狱中的狗舍,服刑人员绳下的流浪狗,在相互呼应中,带出了嘲笑,带出了温暖,也带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治愈。
首先,《监狱犬计划》的阵容就很值得一提,演技实力女神郝蕾,在片中饰演了专业训犬师李翘,这是一个看似雷厉风行,其实眼神中的温柔可以将冰山融化的角色。
而在这个“监狱犬计划”中,作为主角的三位服刑人员,则分别由刘帅良、裴魁山、韩彦博担纲,这是《驴得水》的原班演员阵容。
同时,三位接受训练的流浪犬——浩南、金莲、道格,在片中的表现,完全不输这些专业的演员们,也使得影片将成为众多撸猫吸狗的铲屎官们的心头所好。
然后,影片的故事,也非常值得一赞。
正如前面所说,让服刑人员来照顾、训练流浪狗,这本身,就容易激发彼此间的共情。
因为大家都是失去了美好生活的族群,无论是服刑期间失去自由,还是流浪之途被追赶被虐待,让这一人一犬,于生命之中相遇,本身就是莫大的缘分。
当然,片中的三位服刑大佬,在执行“监狱犬计划”的时候,也并非一帆风顺,无论是训练难度颇大,还是对自我的怀疑,时刻左右着他们的情绪。
我们常说“不抛弃、不放弃”,这一句用之四海而皆准,在影片中更是处处可见其意义所在,同样也是实施“监狱犬计划”的目的所在。
《监狱犬计划》的故事看似温和,很多时候,都会让人忘记,影片的大部分故事都发生在高墙之内,但这确实是一部题材相当尖锐的话题之作,无论是聚焦于服刑人员,还是投射于流浪动物,都是既往的影视作品中,很少会关注到的群体。
一方面因为元素的边缘化,很难打造出更具商业价值的故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很多创作者会有顾虑,不愿意触碰太过偏颇的题材。
因此,在这里,一定要为导演郭大雷打Call,能把这部影片拍出来,不仅保持了娱乐性与价值深度的平衡,而且也担当了更多的社会义务与时代责任,相当不容易。
总的来说,对于《监狱犬计划》这样一部有深意的影片,一定是“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影片虽然是以监狱内的训犬计划为故事主题,但在表面的欢乐与感动背后,其实洋溢着主创人员,对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关爱,毕竟无论是因为失足而失去自由的服刑人员,还是因无法选择的命运在时间流浪的小动物们,都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如何给到他们最适宜的现在,如何给到他们更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寄予更多的理解,寄予更多的关爱。
毕竟,在爱中成长,与在仇恨中成长,所得到的结果,也一定是截然不同的,学会了爱与付出,才能拯救自我,继而改变整个社会生态。
2020才看,还是说几句,这样的题材别拍了,我不知道小白会不会信,至少二十年内都不可能,为什么,因为监狱要劳动,制服的奖金就指望着你们这些廉价劳动力多干,猛干,还让你们喂宠物?
就平时那点学习时间都是迫不得已,巴不得睡觉时间都用来做活路,更别说改造人心,只需要你刑期这段时间,老老实实就行,再说难听点,本国的比狗都老实,培养个毛。
每天劳动那么久,没那个精神养狗,不现实的想法,还有那个假释,普通人,三年以下正常情况几乎都是不会给你批的,别以为你该享受,你进去就明白了,什么都可以给你断了,除非你有背景,得罪不起你背后。
我以前看过一个新闻,欧美有个监狱就是让罪犯喂流浪猫狗,以此来培养罪犯的爱心,让他们学会照顾别人,目的不是训练,是相互陪伴,帮助。
效果不错,但从各种条件,大环境对比,我们怎么可能照搬?
所以,这个立题就虚伪,太不现实,当然内容就更飘,忽悠忽悠小孩子,不动脑的人,还能看看,真想拍好,不如真找几只流浪狗,送进去,选几个自愿改犯参加拍摄,除了一些悲惨镜头必要干预,比如其余罪犯会想打了吃了,让它们自由发挥,不一定非要开心完美的结局。
现实残酷的还少吗?
电影里虐了心不怕,还能挽救,现实中没有机会。
监狱三人组,还是有点意思的,演技在线,笑点够搞笑(演过驴得水里的韩彦博和刘帅良在影片里的形象有点反差萌啊)。
狗狗表现十分惊喜太吸睛啦(人性化得不错)。
正片结束后出现 领养代替购买 字幕了,还有人在给这个画面拍照!
是触动人的!
少有片子为流浪狗呐喊!!
为此点赞。
《监狱犬计划》在叫人关注流浪狗的目的下,也能满足搞笑快感,所以还是值得一看!
《监狱犬计划》讲述的是一群在押的服刑人员通过训练流浪狗,帮助它们学习生存技能,并在训犬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救赎的故事。
人们往往对无人管理、浑身脏兮兮的流浪犬有着心底里的排斥,抑或是对于“服刑人员”有着偏见,与“品种优良”的家庭宠物和社会上的大多数人相比,“流浪犬”和“服刑人员”在一定程度上都算社会的边缘群体,《监狱犬计划》通过三名服刑人员的视角展开了妙趣横生的温暖“大计划”,全片以插科打诨的方式意图改变大众对于“偶尔犯规人”的不良印象。
影片中的三名“服刑人员”并非十恶不赦,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活生生的经历,他们能闹、能笑、有感情、也偶尔耍坏,他们就像我们身边的朋友或亲人,无论是流落街头无人救助的流浪犬还是处于社会边缘的“服刑人员”,生命一样平等,应该获得社会的尊重和关怀。
借鉴网络 侵私信删
《监狱犬计划》,顾名思义,主要内容是“监狱”与“犬”,这两点随便拿出一个都可以写出无数剧本,前者有《监狱风云》的江湖义气,也有《肖申克的救赎》的坚强隐忍;后者则多是感人至深的《忠犬八公》,十分触碰泪点。
《监狱犬计划》独辟蹊径,讲述了一个“让犯人训练流浪狗”的救赎故事,我们可以从这个题材中看出影片创作者的用心,“犯人”与“流浪狗”,无一不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创作者才会触碰的题材,在国产电影商业化浪潮的洪流中,这个题材值得点赞。
●我们彼此需要影片的故事核来自于真实事件,2000年,意大利米兰的博拉泰监狱开始实行每星期一次的动物治疗试验计划,透过训练狗狗,让犯人释放压力和感受爱。
实验结果非常令人振奋——该地区的犯人出狱再犯率只有20%,远远低于全国平均率78%。
于是,在海外,这一项目被陆续实施,更多的犯人在训狗的过程中,实现了转变,完成了救赎。
这个故事虽然没有发生在中国,但故事所传达的爱与责任则是没有国界限制的永恒话题,《监狱犬计划》以此为灵感,同时,考虑到流浪犬的问题,对故事进行了丰富与升华,提出了一个更美好、更具有深远意义的设想——让服刑人员训练流浪犬,使其成为工作犬,并最终让更多的残障人士得到犬只的帮助。
一方面,犯人在训练犬只的过程中体会到爱与责任,勾起了内心深处的爱与阳光,重拾起生活的信心;一方面,被遗弃、被虐待,甚至即将面临人道毁灭的流浪犬得到了工作机会,不再是社会的负担;另一方面,流浪犬通过训练可以帮助残障人士,为残疾人的生活带去了希望。
这是一个“三赢”的温暖计划,我们彼此需要,便可逃离心灵的孤岛,正如电影海报上写的,“你教会我生存,我教会你做人”。
流浪狗需要犯人的帮助,犯人又何尝不需要狗狗的救赎?
他们彼此需要,才能成为治愈彼此的解药。
●一起逃离孤岛《监狱犬计划》选取了三个性格各异的犯人:漫画家邱少东、“算命师”侯德坤、爱狗人士马杰,三个主人公都是典型的小人物,有自身的缺点和局限性,或年轻气盛,或投机取巧,或愣头愣脑。
监狱犬计划的实行并不顺利,侯德坤与马杰不靠谱、洋相百出,邱少东直接以“这狗太笨了,我训不出来”为由,拒绝参加该项计划。
但三人最终在监狱长李海鹏和专业训犬师李萍的帮助下,与狗狗建立起情感的纽带。
三名犯人带着狗狗经历了训练的困难与挫折,打败了外界的质疑与阻挠,收获了对爱与责任的感悟。
影片中的三位犯人不是大奸大恶,但都触碰了法律的红线,牢狱之灾是对一个人的惩罚,但在牢狱中如何对他们进行改造,令他们在回归社会时能够磨去伤人的尖锐与不合时宜的执念,才是惩罚的意义。
通过可爱的狗狗对犯人进行教化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有人说“永远不用怕背叛的爱,只有狗狗才能给予”,我们也看过了太多忠犬的实例。
在冰冷、枯燥的监狱,与狗狗进行温情、友爱的互动,表面上,犯人可以通过训练,让狗狗免于人道毁灭的悲剧结局,而实际上,狗狗的纯真可爱、勇敢坚韧对犯人产生的积极影响则更有意义。
这是一场双向的救赎,他们都是迷途的流浪者,是爱,让他们带领彼此逃离了心灵的孤岛。
●一部好电影,要有电影以外的情怀与诗意近几年,主旋律、正能量电影逐步获得观众的认可,从《战狼》的票房奇迹,到《红海行动》的黑马突围,都一次次证明了人们对正能量电影的接受度和喜爱度并不低于其他类型电影。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
因此,一部电影的价值,除了本身的艺术性,电影以外的意义也值得考量。
《监狱犬计划》无疑是极具社会意义的。
影片将目光聚焦于“服刑人员”这个特殊群体。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预防犯罪和罪犯矫正工作,服刑人员的改造工作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如何对服刑人员进行有效改造,影片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可以考虑的思路。
北岛曾写“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我们来到世间,要做勇敢的人,敢于去反抗卑劣与庸俗;要拥有一颗包容的心,愿意去接纳偶尔犯规的善良,为生命留下一丝诗意。
同时,社会上流浪狗问题层出不穷,一方面,许多可爱的狗狗被人们弃养,甚至遭到虐待,令人心疼不已;另一方面,流浪狗的存在伴随着许多安全隐患,恶犬伤人的事例也时有发生。
网络论坛上,不时会有人提议将所有流浪狗人道毁灭,但这真的人道么?
影片也将此问题纳入创作考虑,为流浪狗的去向提供了一种可能。
当然,这只是一个可能性,通过影片,创作者们更想传达的是“领养代替购买,给流浪狗一个家”,呼吁大家关注流浪狗问题。
《监狱犬计划》的演员没有选择“流量艺人”、“天价明星”,而是邀请了“文艺片女神”郝蕾和有着不俗口碑的电影《驴得水》的原班演员;三只参演的狗狗在现实中也是经过训练的流浪犬,片方的诚意可见一斑。
看惯了“大场面”,《监狱犬计划》让我们适时回归到“小情感”上,片方将一个“双赢”的海外题材进行整合、修改,最终呈现出了这个“三赢”的故事,抛开票房,也许电影的社会意义才是片方更想得到的吧。
电影《熔炉》曾促成了韩国法律的完善,相信《监狱犬计划》也能够令观众有所启发,甚至变故事为现实。
这个时代,不光需要娱乐与消遣,更需要情怀与正能量,愿中国能有更多的电影人去关注社会问题,关注电影以外的情怀与诗意。
这个片子显然是看到宠物题材在内地市场的红火而炮制出来抢钱的,出品人一大堆,都是爱犬人士还是偷鸡(对唔住系“投机”)分子?
可惜无聊又无聊的故事让爱狗爱宠物如命的人也会敬而远之。
剧情太胡扯了,原本“监狱犬计划”应该是一个感人励志的题材,编剧却偏偏要强行喜剧化而且又要强调主旋律,问题是一点不好笑,而所谓主旋律正能量又让电影陷入赤裸裸红果果的说教。
故事太套路了,一点反转意外都没有。
郝蕾的扮相太难看了!!!
她为什么接这样一部辣鸡片呢?
难道仅仅因为对狗狗的爱心?
想起前些天重看《颐和园》,那时候她才22吧?
多好的肉体。
可惜邓超他不懂得好好珍惜啊,孙俪真的是更适合他吗?
导演郭大雷有点来头,但他拍的片子投资性质更大,水平都比较次。
《破马张飞》能去到一亿票房,这里面有多少的因素存在?
很容易让人想到另一位投机导演周文贝武。
都说狗是人类的朋友,没有错,因为最初是先有了人,才有了狗。
狗最初是狼,因为与人的亲近而成为了狗。
因为狗从来都是把人类当朋友,但人类把它们当朋友吗?
近几年,6月21日玉林狗肉节就引起了极大争议,受到了很多人的口诛笔伐。
而就在这一天,便有一部呼吸保护狗,收养狗的电影《监狱犬计划》就将上映。
表面上看,这是一部训练狗的电影,实际上也是表现人自身的成长,这种双向的改变与救赎是影片想要表达的深层次意义。
如果你喜欢狗,家里有狗,那一定要来看这部电影,因为它确实会让你人感同身受。
《监狱犬计划》故事是以监狱中的三个犯人展开,其中有侯德坤与马杰两位大叔,以及一位邱少东这样的青年人。
他们三个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但在岁月的磨砺下侯德坤与马杰显然更加的沉稳与成熟,而邱少东则非常叛逆。
客观地说,影片中虽然是在监狱为背景,但它却没有监狱中的黑暗与残酷,相反让人感觉这里面很温暖,带给人了一种希望的正能量,这是让我没有想到的。
接下来,随着一项“监狱犬计划”的推行,三只可爱的狗走进了这三位狱友的生活,他们需要把这三小只训练成陪伴狗,这样它们就能免受于杀戮,赢得新的人生。
这样的故事很有意思,脑洞大开的鬼点子,奇峰迭起的笑料百出,囚徒与流浪狗的神经组合,郝蕾与《驴得水》的奇妙重组,关起来、管起来、观起来,原来大家都是需要重新认识自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人类和狗狗的始终是什么,当然要回归最初的缘分。
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来展现最真实的人性,来表现最温暖的动物性。
在这三个人物中,影片着重刻画的是邱少东这个人物,因为他在小时候有过一只爱犬,但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离开它,这让他留下了心理阴影,于是对狗格外的排斥。
如何让邱少东训练这只名叫道格的狗,这只狗又如何改变邱少东,是影片的一条重要主线。
最终,邱少东被它感化,决定陪同它一起去完成目标,参加比赛。
这样的励志性与温暖力量,让人不由得也想领养一只爱犬了,好电影总是能够让人与剧情有完美的情感共鸣。
作为一部以狗为题材的电影,影片中三只狗的表现自然不可不说。
要知道,狗虽然通人性但它毕竟不是演员,不能对它们要求太高,但这三只狗的表现真是很出人意料。
比如,邱少东那只道格,由于犬种是一只秋田,所以难免会让人想起日本那部经典的《忠犬八公》。
相较于那只狗,这只道格并没有太多的戏分,但它却能随着剧情的进展,表现出不同的内心情绪变化,从开始拒不配合邱少东的训练,到后来慢慢亲近自己的这位主人,每段戏都很打人,它的表现就像是真的读懂了剧本,进入了角色一样,必须为它点个赞。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是由《驴得水》原班演员呈现,其中有曾饰演周铁男的刘帅良,有饰演裴魁山的裴魁山,有饰演校长的大力,还有特派员和铜匠在其中,仿佛让人有种看《狗得水》的错觉。
这部电影将会在6月21日上映,相信这样的演技派阵容,一定会为这部电影带来《驴得水》般的好运气与好口碑。
一直以来,我以为流浪狗和流浪人一样。
流浪的人,可以打个地铺睡在火车站、地铁、银行的自助取款机旁边,再不济容身之所还有天桥底下,大树下面等地带。
但是没想到,狗远远并没有人的待遇。
在社会,如果有发现流浪狗的人,把它们送到收容所,七天没有人领养就会被安乐死,所以狗比人惨多了。
他们的一切只能依赖人类的给予,没有双手创造价值之说。
狗的投胎确实是个力气活。
比流浪狗更惨的是被贩卖到玉林一类的流浪狗。
据说那里每年都有狗肉节,这个狗肉节是民间组织,每年6月21日发起。
很多爱狗人士,包括热心网友在网上谴责也好、在电视里面辩论也好,都改变不了这些狗贩的从商之路。
我个人认为,在这天同期上映的《监狱犬计划》,应该拿到玉林门的各个高速公路口给狗贩子们和司机都播放一遍,感化他们,让他们知道浪狗除了被吃狗肉,还有别的价值。
电影《监狱犬计划》讲的是服刑人员被狱长安排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帮助流浪狗拥有陪伴技能,重新回归社会。
从电影的主线情节来看,这样题材充满现实主义的想,它是首次拍摄,却给人真实的感觉。
“帮助流浪犬”是一个有点乌托邦的计划,但是看完电影却觉得这个计划大有可为,有一定的操作空间。
在帮助狗的过程中,被施者也能促使人唤醒救赎精神,从而使生命充满更好的价值。
《监狱犬计划》的演员阵容也是来自于《驴得水》原班演员。
整片风格保留了充满搞笑的基本风格,还融入了很多新式的表演方式。
尤其是图书策划公司老板的饰演者阿如那,他一口流利的方言瞬间把观众带入戏感。
女主角赦蕾在片中饰演专业训犬师李翘,为这个角色很拼,素颜出镜,塑造了一个真正的爱狗训犬师。
作为宠物类题材的电影,《监狱犬计划》的主要观众群不仅局限于爱狗人士,它为流浪狗提供了更多生存价值和潜在可挖价值,因此有着社会意义。
在人与动物的相处上,这样的思路无疑是助推正能量社会的。
其次,它通过电影情节的处理,让人知道了怎么和狗相处、如果去训狗、以及狗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需求。
比如一开始的三条丑萌丑萌的狗,爱莲、浩南和道格,就在为被三个训狗者通过抽狗毛分配了各自的主人,它们的命运截然不同。
同在一个屋子里,爱莲不仅拥有个温柔的名字,也被温柔的对待,马杰教它认字,互相聊语言的信号,在训狗成果上也很显著。
而道格被分到了少东手里,不仅不好好吃饭,晚餐被倒掉,稍不听话还会被骂,它被冷暴力对待的结果就是:爱莲和浩南都通过了3—4阶段的课程,道格连1阶都没有通过。
这里就提示了观众,你对狗注入多少感情,它都是有感觉,有回应的。
狗就像一个幼童一样,他们的思维简单,主人悉心照料,必然会有发展。
说来也起来,《监狱犬计划》里的狗初看上去,每一个狗都缺陷的,有的狗有疤,有的狗腿不好,都丑丑的。
但是整片看下来,通过了电影情节的串联,居然会让人萌生心喜欢它们的心态 ,这正是电影情感传递的成功之作。
通过角色的塑造,观众对角色产生情感,并投入情感,融入到情感,说明这个电影是成功的。
另外,这个电影的题材性特别适合亲子、儿童、爱狗人士,温暖又搞笑,是欢乐度夏的节奏。
是一部真正围绕流浪犬现状,宣传领养代替购买的一部电影,自然,真实,复苏人性,没有一点挂羊头卖狗肉的地方。
非常期待我们大中国能推行监狱犬计划,让更多的大黄、浩南、金莲免遭杀戮。
其实每一个流浪的TA,都是曾经有过家的宝贝,只是遇到不负责的主人,导致悲惨的命运,说来说去,都是人做孽。
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这部电影,唤起心灵深处的那点真,不管这个世界如何变化,多么物欲横流,我们还是需要保持初心,为这个社会保持住一股清流吧!
BGM插的很恰当,让我产生了错觉:说好的喜剧怎么还有戳泪点的地方?驴得水的演员还是演的挺用力的,狗演员很棒,可以说是很可爱了。孙红雷的友情客串让人很意外!
《监狱犬计划(2018)》 (2021.8.27) 3
感觉还不错,温情。
看完想起某狗节,狗儿真可怜,狗贩子虐狗得都是天杀的!
浪费生命
三人也将在“监狱犬计划”中通过萌犬们的陪伴与帮助,学会爱与付出,拯救自我重返社会
吐了吐了
换台时候在精彩影视频道翻台看到的,看了后面三分之一,真的体会到“如坐针毡如履薄冰如鲠在喉”~以前看影视作品被我忽视掉的剪辑、台词、音乐……在这部电影上让我看到了它们的重要性~
&L
领养了五只流浪dog,已经无力再负担第六只了,朋友们加把油呀!
中途有一些笑点,但是整体偏尴尬,剧情有些不现实,包括音乐,人物关系以及发展,都有些不自然,三星是为狗狗打的,真的,狗狗演的不错。人物的话笑点有,但是一点都不能深究。可惜了这样好的题材。希望国内能够把这种片子拍好吧。加油。另外,还是希望所有流浪犬都能有新的开始,所有家养犬都不会被抛弃。
两星给狗狗,其实吧,这个故事并不差,但是看下来就觉得特别尴尬和煽情,人的部分没弄好,拍电影和拍电影也有很大的壁垒。
这就是所谓的“影像诗人”导演拍出来的电影。呵呵,真给自己脸上贴金啊!除了尴尬还能说什么……郝蕾这公益做的真失败!
两颗星都给郝蕾,剧情太尴尬了
乱七八糟
从08年开始一直在收养流浪狗,现在收总共也有30多只了,又自己去世的狗狗,也有被朋友相中带走领养的,家里快成了一个流浪狗收容站。。
这1星是给郝蕾的
按道理讲,郝蕾+驴得水是应该支持的,只是画面怎么看着这么奇怪。
妈的……到底把郝蕾逼成什么样了…求多给郝蕾点好电影啊哭!!
剧情一般,为了狗狗看完,但是最大的收获就是有感于流浪狗的处境,请以领养代替购买,而且希望多一些救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