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之国

Le tableau,画画,The Painting,画画小人国(台)

主演:让-弗朗索瓦·拉吉奥,JB·布兰科,史蒂夫·布卢姆,让·巴尔内,杰森·格里菲斯,玛丽·伊丽莎白·麦格林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1

《画之国》剧照

画之国 剧照 NO.1画之国 剧照 NO.2画之国 剧照 NO.3画之国 剧照 NO.4画之国 剧照 NO.5画之国 剧照 NO.6画之国 剧照 NO.13画之国 剧照 NO.14画之国 剧照 NO.15画之国 剧照 NO.16画之国 剧照 NO.17画之国 剧照 NO.18画之国 剧照 NO.19画之国 剧照 NO.20

《画之国》剧情介绍

画之国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一副未完成的画中,画中的人搞起了等级社会,画全人歧视没画完人,更不把线稿人放在眼里。画之国的城堡被画全人蜡烛大帝所掌控,他把没画完人和线稿人驱逐到森林中。画全人拉莫和没画完人克莱尔相爱,遭到了蜡烛大帝的追逐围捕。机缘巧合拉莫遇上了克莱尔的朋友罗拉和线稿人布吕姆,三人被追到了食人森林里。他们决定去寻找消失的画家,让其完成这幅未完成的画,为没画完人和线稿人涂上色彩。在寻找的路上,三人跌出画中,来到了画家的画室。邂逅了闲卧窗边迷人的夫人、脾气不太好的画家自画像、语速很快的蓝色小丑。他们穿梭在画与画中,在威尼斯的狂欢节里奔跑,遇到死神的追逐,最终回到了画室,虽未找到画家,但得到了画画的技巧。 而另一边,克莱尔被捕,没画完人和线稿人被拉去做劳工,蜡烛大帝在着手一场仪式,得到颜料和技巧的拉莫一行人回来的道路险境丛生,最终他能否赋予没画完人和线稿人色彩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通灵:一个新的开始绿色风暴公主与侠客铁猴子传奇之娇龙媚影死二月安娜三次为定驱使杀戮死神来了6:血脉诅咒在我弥留之际三块广告牌苏莱曼的故事MH370:消失的航班千万别眨眼法庭游戏东方的承诺微暗之火大楼里只有谋杀第三季娜希德产后趣事巡航爱的成人式危险的恋情亚特兰大第三季龙虎山张天师·麒麟镀金时代第三季我的哈士奇男友通话惊魂欲爱金婚战俘的逃亡日记

《画之国》长篇影评

 1 ) 画之国

动画中最令人感动的一幕,我以为要数结尾处萝拉对老画家说的话。

画家问萝拉现在想干什么。

萝拉边走边回过头来,向画家大声说道:“我很想知道是谁画的您!”我创造了谁,谁又创造了我?动画在萝拉的这句疑问中戛然而止,令人拍案叫绝。

看到这里,想必你也已经感受到画之国强大的魅力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动画。

 2 ) 无题

打个四星吧,刚看完的时候感觉是可以4.5左右,过了半小时现在回想一下也没有特别惊艳其实。

最惊艳的部分我感觉是音乐,设计很巧妙,特别是最开头的那个浑厚的低音那个片段在电影中出现了好几遍,非常能衬托氛围。

女主角很勇敢,他们几个不同“阶层”的一起探险,性格不同,穿梭在不同的画作中还是挺有趣的。

最让我不适的可能是后面一群人带着颜料回来,没画完人们看到颜料后,不由分说的开始争抢,互相推搡结果其实谁都没完成目标的事情。

以及最后受到的处罚是浑身涂满黑色颜料,我突然就在想,是否画完人他们自己(又或者那个头头)手上也有颜料的,只是为了权利所以就关在了谁都不知道的地方呢?

一群人为了拥有稳固的上层阶层地位,所以不尽一切办法打压下面的所有人;又一群人本身和睦共处,但在看到能改变阶级地位的物品后就反目成仇只为自己考虑,还是非常体现了人性的多面的。

 3 ) 由内而外;由外而内

不同的画框、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标准。

每个社会都在由一些外在的标准来维持着秩序,标准源自何方?

亦或无人知晓。

每个社会都会有人碰巧符合其标准。

人,在这标准下会被分成三六九等。

每个人都在通过是否符合标准来判断问题,每个人也在努力的成为标准中的“上层”。

但这是否真的就能高人一等?

每个社会都会有其内在的快乐和不幸,“上层”也会有同样的问题。

因为他们之间的区别只来自外在的标准。

如果哪天标准突然发生变化,整个社会的三六九等又会重新归类。

在这由外而内的世界,也许我们需要的是由内而外的自我评价。

不同的社会会有一个共同的东西,也就是作为人的共同点:人性。

自己内心的强大应该是外在标准之上的追求。

以此勉励自己。

 4 ) 畫中國 (HKFFF 2012) (寫於2012年12月1日)

Jean-François Laguionie 花五年時間精心打造的【畫中國】(Le Tableau/The Painting),堪稱年度傑作。

喜歡透過電影感悟人生的朋友,這齣萬勿錯過。

話說某位畫家在畫室遺下一張未完的畫,內裡的人物分成三派:Toupin (已上色)、Pafini (部分未上色) 和 Reuf (草圖)。

Toupin 以為自己得天獨厚,看不起 Pafini,更殘害 Reuf。

其中一位 Toupin 人 Ramo 想糾正這種錯誤的階級觀念,於是聯同女主人翁 Lola (Pafini 人),還有 Reuf 人 Plume,一起尋找畫家,希望他完成畫作,藉此消除歧視。

別以為這是一齣普通的歷險動畫,其故事之豐富、寓意之深長、餘韻之無窮,實在遠超栗的想像。

不說美術風格 (懂油畫的人一定會喜歡!

),單是影片在短短 76 分鐘內所發放的訊息 (友情、愛情、成長、自我反省、種族主義、死亡......),已經教觀眾目不暇給,回味無窮。

簡單來說,【畫中國】是一幅藝術品,雖然不同人會看到不同的寓意,但所有人都一定會有共鳴的。

還有兩場,希望大家能趕得上:12月2日下午三時 (大會堂)12月8日下午六時十五分 (AMC Pacific Place)FCP介紹:http://www.frenchcinepanorama.com/#!the-painting/c1j4h豆瓣: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6877520/-感想:很為 Lola 一角著迷,但願自己可以像她那樣聰慧勇敢,不隨波逐流。

 5 ) 美术是万物的缩影

《画之国》的开篇利落而程式化,通过几派势力的对白和冲突,勾勒出一个等级森严、矛盾尖锐的油画世界。

着色丰富完整的上等人住在城堡里,锦衣玉食,莺歌燕舞,而未被画师完善的半成品遭驱逐在外,即使只是裙子边上少了几笔,也要受到讥笑和侮辱,而那些压根没被上色的线稿人群地位最为地下,连半成品也不愿与他们为伍。

故事的建置部分,一个上等人小伙与一个半成品姑娘展开炽热而禁忌的恋情,遭到来自两个族群的阻挠,一个线稿孩子偷偷混进上等人聚居的城堡,被发现后遭到惨无人道的凌虐,一切冒险由此展开。

我看了太多国外动画,受思维定势所限,起先误解了影片,以为是下等居民争取自由平等的老套寓言。

因为在常规观念看来,朴素简洁的素描也和浓墨重彩的油画成品一样,是高下不分的艺术作品;至于半成品,我不久前参观张大千临摹的敦煌壁画,其中就有不少半成品,展览馆并没有将它们与其他作品区别对待。

但影片最终化解矛盾,并非设想中的“思想教育方式”,那太老土了,而色彩的寓意也与种族无关。

容易引起误导的是处罚犯禁者的“黑色刑罚”,丧失色彩即丧失了生存权利,难免叫人产生种族主义的联想,但换个角度看,纯白色的素描人尚不及有色人种地位高,又开脱了种族歧视的罪名。

我想了想,比较恰当的现实类比是,有一部分人生来具有身体缺陷,被人瞧不起,但他们发现了改造身体的技术(原本只有造物主才拥有),从而进化成了更好的族群,“正常人”反而羡慕并效仿起他们来。

影片最别致的设定是,画中人可以进入画外的世界,并且层层突破,但他们不能逆向进入自己世界的画中。

这种高低纬度大乱跳的法则,不难联想到《盗梦空间》,该片中人可以一层层深入梦境,而守卫者不能跳出梦境钻进现实。

但《盗梦空间》每层的区别只在地貌,而《画之国》用多种画面风格来区分维度,从油画,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到真人场景,并在最后一幕暗示了真人之外仍有洞天。

女主角初次坠入三维世界的慢镜头十分惊艳,有《攻壳机动队》范儿,三维动画呈现的画室,细节一丝不苟,但镜头调度比较机械呆板,也许是为了节省制作费用。

画室中“群像乱舞”的一场戏,触及了美术艺术中的规则和真谛。

美妇人是爱的产物,被画师视为爱恋甚至是性幻想的对象。

画家的自画像和本人一样具有艺术天赋,但他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因为他是特定情绪下的产物,正如威尼斯的嘉年华派对,日复一日,周而复始。

战争画中的两派士兵征战不休,却无人知晓为何而战,直到主角用恶作剧把他们变成同一颜色,这才面面相觑,此处挺有现实意义,交战双方同为大地子女,唯一兵戈相见的原因差不多就是“军服不同”,直陈战争之荒谬。

影片的大部分旅程可以归结为“寻找画家”,画家一直是个造物主式的存在,神龙见首不见尾,学得他的一招半式,就能改变世界。

影片最后安排主角与画家相遇,暗示画家也是更高层艺术家的创造品。

类似的情节在《13层凶间》里演出来,有叫人倒吸一口冷气的惊悚,本片却是童话故事美好辽阔的意境,相同的幻想,经过不同的演绎手法,可以有截然不同的感染力。

(文/方聿南)

 6 ) 滋养心灵的艺术

很偶然地买了这部碟片,从封底的内容简介里似乎可以想象出全部的内容:画家未完成的画作里,那些未被完成的人物从画里跑出来,想要找到画家来完成自己。

如果只是这样的简单的内容,配上令人愉快的画面,我也完全可以接受了——但如果是那样,这个故事就难以成为一部“动画长片”,也不需要制作团队花费五年的时间来完成,也不会让远在中国的我们听说并寻找它。

我不知道这部片子在法国的是定位在成人市场还是儿童市场,但是就我个人而言,这是很长时间以来我看过的真正让我觉得心灵受到滋养的一部电影,美的滋养。

对于已经习惯迪斯尼式动画片的我,这部来自法国的动画在视觉上是一种refreshment,原来不需要3D, 不需要特技,动画片也可以这么好看。

(当然,从“制作花絮”当中我们知道,这部动画在技术上实际也是3D的)。

然而更令我惊讶的是这个故事,那么新奇的想法,那么丰富的层次和纹理。

我忍不住又要赞叹道:只有法国人能想出这样的故事!

在一个画的王国里,所有的人物竟然根据他们被完成的程度被分为图全人、梅花菀人(没画完人)和勒浮人(草图人)三个不同的阶级,竟然也有所有阶级社会的等级规范、歧视和敌对。

尤其是勒浮人的造型,令人想到那些残疾人、那些贫穷和丑陋的人——他们岂非正是造物主未完成的”勒浮人“。

如果因为造物主的疏忽,或者资源的不能均等分配,有些人不幸生来就是残缺的、丑陋的或者贫穷的,难道他们就不能够享有和造物的幸运儿一样的权利?

而梅花菀人和勒浮人寻找画家的历险,更加像一个寓言:经过重重困难后,他们发现(或者误解地认为)原来他们的造物主——画家,对他们的命运本来就抱有恶意,或者根本就是无动于衷——在现实世界中,这可真是致命的打击呢,但是在故事中,梅花菀人和勒浮人很快就战胜了这个打击,转而决定自己来完成自己——这个人类对于命运的探索的寓言的意义,在我看来,不输于《浮士德》或者《奥德赛》呢。

必须承认,在此之前,我完全没听说过这个导演。

看完故事,好奇地转到”制作花絮“,通过导演和制作团队的解释,让我了解到为什么这部动画片会令我如此出乎意料了:1、导演和编剧都是花白头发的一代了,难怪他们对艺术、对人生的理解已经是达到这种炉火纯青、陈年老酿的层次了;2、导演和制作团队用了五年才完成这部动画——我们不知道法国人对动画片的概念,但就我而言,用五年时间来做一部动画,那真是用做艺术的态度来做了。

人的一生能够有几个五年?

作为一个普通观众(还是盗版的,汗颜),我感谢让-弗朗索瓦-拉吉奥用他生命中的五年来完成这部作品,感谢他给我的美的感受和滋养。

我想,这是一部将在时光中流传下去的作品。

 7 ) 画中人为何知晓自己是画中人

动画架构了一个非常新颖的世界观——一幅画中的世界。

随着剧情的深入,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生活着三种人,分别是最高等的画全人、低微的没画完人和最卑贱的线稿人。

这里巧妙地讽喻了人类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人种歧视。

于是为了改变现状,守护爱情,主角三人开启了一场奇幻的冒险之旅。

在误入了黑暗森林后,他们又出乎想象地超越了这幅画,进入到另一幅画中!

最终,他们带着“战利品”颜料回到了原来的世界,瓦解了严苛的等级制度。

但是否能就此打造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我持保留意见。

作品还带给我一个迷思:这幅画中生活的人为何知道自己身处画中?

并且知道自己出自一位画家之手?

画家对他们来说,应该是类似造物主的存在,为何他们却能客观地了解自身的起源?

除非他们也曾走出过画中,不然人的认识怎能超出自己的空间维度呢?

动画的最后,揭晓了画家的世界原来也是一幅画,好家伙,俄罗斯套“画”啊。

 8 ) 光与影交织的绮丽孤独

十九世纪下半期,法国奇幻印象派以莫奈一幅惊艳人心的日出图横空出世,同样出身于法国,《画之国》貌似也染上了些许极具质感的颜色。

不同于惯常的动画电影,《画之国》的画风并注重人物的精致,而是惯于用无数颜色的混合和光影的交织来营造出人物的流动感,从而使本不算貌美的人物显得意外的鲜活动人,在我看来这是很新鲜的,每个角落都显得非常灵活。

光影绮丽,衬得孤独也显得美艳而梦幻是的,画里的每个人都显得如此的寂寞而又孤独,每一框画里塞满的都是画中诸人无比的孤独。

有一个很小很小的细节,威尼斯狂欢节寥落的一角,一个拙劣的画师晾着一幅画,劳拉走上前去摸了一下,画作里人物胸口的那点很丑很丑的紫色很不负责任地花了,标准画师打扮的画师立刻“怒气冲冲”地跑出来“教训”罗拉,“你不是画家,画是死画,真正的画要比这个好看多了”我似乎能听到画家内心被撕破的感觉,他只是被放置在街角的一个固定的NPC,他说“你知道什么,这里的每个人都戴着面具”“那你的面具是什么”画家呵呵一笑,自作聪明地取下面具露出一张和面具别无二致的脸,继而笑得很蠢,劳拉似乎看到了傻子一样毫不犹豫地离开了,而那个画师是在后面追着呼喊着,无力着说着“别走”在一个每个人只是在无意义狂欢的地方,每个人都不以真面目示人,一个画师怎么能画出真正好看的画,那点无意被罗拉破坏的紫色或许是画家稍有心机的点缀出来的一颗心?

画家想画出好的画,想要给别人看自己真正的脸,所以戴了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具,可是,依旧只是面具。

作为一个无人搭理的NPC,劳拉的到来就好像一道彩虹,这个姑娘让他喜欢,让他有了交谈的权利,但终究要走开。

而他想要追上去,他却只是个愚笨的画中人。

故事完了吗?

并没有。

拉莫心急如焚地去寻找劳拉,也邂逅了这个画师他的画布上已经换了一个景象,尚未完成的小姑娘是劳拉。

“怎么这年头你们每个人都喜欢对我的画找茬”“她真的很漂亮可惜没办法稳住她”对于劳拉来说这个画师不过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画中人,但对于画师来说,劳拉是梦魅,她是他得意的作品。

画师画得真的很漂亮,每个细节都是劳拉,当我以为他终于有一幅美好的画时,他画完了劳拉的脸:三笔带过,像是画笔一不小心蘸出来的墨点一样难看。

他渴望有人来买他的画,最终是“算我倒霉”。

或许已经习惯每个人都带着面具,或许每个人脸上只有面具,然而这个画师已经画不出眼睛,鼻子,嘴巴,已经画不出一个人的脸了。

白天到黑夜,光的变化映衬着他逐渐黯淡的心。

而这个画师也许只是自画像画得一幅画。

何等的寂寞。

三百个画师每天来到广场画落日,无数的画师在桥拱里画星星月亮,画指示牌,永远没有结束的一天。

而那个拿着镰刀的骷髅死神,总在影子和灰暗的光里出没,他那么执着于布包里蜷成一团的勒浮人,是不是因为自己只是一块布包起来的虚无,才想要来陪自己,填充自己?

是不是画里每个人都只是用皮包裹而不真实的怪物?

画师的自画像厌恶着画师,厌恶着自己,气愤着无奈着,而无法画出好的东西“完成他的作品就无法令我不开心了”他也爱画画,可也不能画,他也爱画师,可他了解他以至于厌恶他。

那个裸着身子的美丽夫人呢?

她是如此深切地爱着画家,她是画家以自己的爱人为原型的作品,她安静优雅地躺在床上,香体半露,小红窗外金色的光淡淡地泄在她身上,她温柔地说着,等着画家一件一件地为她披上衣服,等了不知道多少年,“男人爱梦想,更胜于爱女人”。

玛让达的画就简单粗暴得多了,大家甚至不知道自己只是画,每天无比敬业地打仗,军士精神闪闪发光,画里是灰暗的天空和浮浮沉沉的雾气,所有人都没想过为什么打仗,玛让达厌倦了,也许不止他一个厌倦了。

画室另一角,大幅大幅被丢弃的画作,草稿撒的满地都是,那个时刻音乐和光影所晕染出的,是地狱之火的气氛,换一种角度理解,是被抛弃的画在多年后重见天日时候一齐发出的哭泣声,他们也渴望光明。

我以一个一个局外人的视角,看的梅花莞人“住在花园也挺好的”心底里却“确确实实地想去跳舞”的感情,看得两个勒浮人相互守护的感情 看得自以为是的图全人在看见新鲜色彩时候那种欢欣与雀跃,“本以为时间就此停止,然而完全不是,每个人按部就班地呼吸”油画给予画中人思考并且活动的权利,然而不给他们以自由。

最后大家找到了颜料画笔,欢喜大结局,许许多多绚丽的色块还有清澈的光,大家都在笑,不分彼此。

画里的人被画外的人安排着,没有人关心他们是否孤独。

兴许每幅画里都住着些许“不谙世事”的“智者”,诸如劳拉,诸如玛让达,诸如没有勇气去追求的画师,他们想过不一样的生活,想要改变,但画师终究没有追上去,玛让达也留在了另外一幅画里,只有劳拉还在走着。

这里不得不提另一件事情,玛让达曾安逸地躺在画布上,对着身旁的劳拉说“我的梦想是去看海,听海的声音”,然而最后,是劳拉一个人跟着黄蝶,穿越着草地,去寻找大海。

人都是在变的,玛让达使命感地改变了自己的“故乡”时,没有选择看海,而拉莫给克莱尔画上颜色时,克莱尔的脸上不是蓝色的杏仁眼睛和红色的胭脂花,而是淡淡的橘粉是眼影以及薄荷绿的唇。

“当两个人相爱时便不再孤独,有他,有我,还有我们的爱”“可是对我来说,我要到别的地方去寻找我们的爱”也许在某个时刻,劳拉喜欢上了玛让达这个勇敢可爱的小伙儿,但是最后,她依旧选择了穿着留白的裙子,一个人去看海。

也许这个聪明的姑娘已然预见了自己的故乡在短暂的欢愉后,依旧会回归原有的步调,毕竟自己的家人觉得没有画全的自己不行。

其实所有的人不过是为了不再孤独。

原谅我用了如此之多的“也许”,我永远也无法知道这些画里的小家伙到底在想什么,但我能用自己的心思去揣测。

但有一点很高兴的是,画家说的那句话,他说一幅简单的图画,往往比工笔画还要美丽,这是我一开始的想法,每个人都可以是主角,你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

有两点,不要妄自菲薄,不要轻视孤独劳拉在被画家问道到底想要什么时的回答真的特别好“我想知道你是谁画的”终究要有人敢于面对自己的孤独并有勇气去改变孤独,而我们每个人都在画里。

但愿每个人,被死亡之花,温柔以待。

 9 ) 人生如画,寻找真理

特别的动画片,与其他水彩画风的动画片不同,她采用的是油画的画法。

法国的浪漫抒情配上关于人生,世界观的哲学。

表面主题看似是爱情,影片深层的主题却是一种哲学观念——世界是否是如我们看到一般是真实?

我们是谁或者是谁创造的?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

影片根据画中人物寻找画家的过程一一带我们引导答案,然而答案却不明确,只有我们自己寻找自己的价值,心中的答案。

影片的特点,画中人物突破障碍走出自己所在的画作,还可以走进其他的画作环境,于是几种画风交叉混合,色彩斑斓,颜色运用我好喜欢。

影片结尾揭露,以画套画的形式(找到的画家只是另外一幅画中的人物),就像斯宾诺莎的用宇宙的观念看自己的生命,是那么渺小,于是会猜测是否有个超凡的“上帝”在控制一切,世界真的是我们感官经历的那样?

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吗(就像画中人物一直希望要找到最终的“画家”)?

这种行为更像是一个哲学家了。

爱情与追求真理比起来,就显得肤浅了。

人生如画,想必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表示法语叙述好好听。

 10 ) 画面很有质感

个人非常喜欢这部法国动画作品,画风是油画风格,原作想表达的内涵隐喻很多,但不影响你从表面上看他是一部冒险和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

故事由远及近,由主人公告诉你她在一幅画中,这是画中的故事。

一开始便很吸引人,这幅画里因为画家没有画完,形成了画完人,未完人和线稿人三个阶级,主角为了打破这些,逃出画中寻找他们们的造物主-画家。

他们会在不同的画作世界冒险,可以看到很多精彩的画面,还有些哲理。

结局把作品再次升华,我很喜欢这个结局,也很喜欢主人公,推荐大家观看!

《画之国》短评

颜料是人物的命脉,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并且改变命运,才是影片想要传达的主题

7分钟前
  • lm入睡困难者
  • 推荐

一般般

9分钟前
  • 发呆的DODO
  • 还行

我想知道是谁画的你。

10分钟前
  • kakakarl
  • 推荐

明月装点了你的窗,你装点了谁的梦。

12分钟前
  • 力荐

人画合一,人与画、画家与画、现实与画的自由穿梭,画风有点印象派的意思,比较独特。

16分钟前
  • 倒带
  • 还行

画面很有新意

21分钟前
  • 冰疙瘩
  • 还行

我们又活在谁的画里呢

23分钟前
  • 猥琐少女X酱
  • 还行

结尾有深意了

26分钟前
  • sTill-Life
  • 推荐

esthétique, poétique, ironique. 期待能拿昂西长片水晶奖。

30分钟前
  • 龟去来西
  • 力荐

很喜欢这剧!!最后画家终于出现了!201506

35分钟前
  • 玥玲大可爱
  • 力荐

很有创意,喜欢结尾

38分钟前
  • vicent
  • 推荐

非常推荐的片子,感觉有股忧伤贯穿全片

42分钟前
  • 透明的凉茶
  • 力荐

这画面不挺丑的吗?设定挺好,但是仅此而已了。

45分钟前
  • SweetRiver
  • 较差

浪漫的法国电影,找回你的想象力

47分钟前
  • daisy箜
  • 推荐

只要人与人之间有差别与不同,就会产生阶级与歧视,油画中的世界里亦是如此。为了反抗压迫与追求爱情,3个不同阶级的人结成小队,进行了一场历险与远征,他们要找到画家补齐所有人的形象,让大家变的平等,最后却发现画笔可以握在自己手中。这是现实生活的隐喻与暗示,革命的基因流淌在法国人的血液,绚烂的色彩又凸显着他们的浪漫。即使探讨阶级与革命,也不愿如《少数人的晚餐》那样阴郁黑暗。

48分钟前
  • 腹有诗书肚子大
  • 推荐

so so

49分钟前
  • Likethis
  • 还行

5/10 尽管比后来的皮克斯诸作品更早,但我已经受够了这种无法完备的半成品点子动画了…

54分钟前
  • _Esperanza__
  • 较差

除了画风实在没什么特别的,法国动画里画风特别同时能说好故事的并不少见,不要以为一句"气质好文艺"就可以掩盖故事枯燥的事实.

55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还行

学习绘画的人值得看一下

58分钟前
  • 小p
  • 还行

创意一流,叙事三流,情节比较散,最后一句惊艳了: Je voudrais bien savoir qui vous a peint! 最后3.5

1小时前
  • Conficlown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