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勇士

12 Strong,12猛汉(台),12壮士(港),骑兵团,马背上的战士,Horse Soldiers

主演:克里斯·海姆斯沃斯,迈克尔·珊农,迈克尔·佩纳,纳维德·内加班,崔凡特·罗兹,杰夫·斯塔尔茨,萨德·拉金比尔,奥斯汀·赫伯特,奥斯汀·斯托维尔,本·奥图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俄语,西班牙语,乌兹别克语年份:2018

《12勇士》剧照

12勇士 剧照 NO.112勇士 剧照 NO.212勇士 剧照 NO.312勇士 剧照 NO.412勇士 剧照 NO.512勇士 剧照 NO.612勇士 剧照 NO.1312勇士 剧照 NO.1412勇士 剧照 NO.1512勇士 剧照 NO.1612勇士 剧照 NO.1712勇士 剧照 NO.1812勇士 剧照 NO.1912勇士 剧照 NO.20

《12勇士》剧情介绍

12勇士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2001年911事件后一支美国特种兵小分队被派往阿富汗山区执行任务。锤哥扮演“绿色贝雷帽小队”队长,他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妻子Elsa去执 行任务,带着12人的小分队踏上了阿富汗征程,并说服了北方联盟将军来共同对付塔利班及基地组织。为配合阿富汗地形和攻敌战略,特种部队们驾着马匹化身骑兵队,在险恶的山区追击敌军,一连串生死交锋的激烈战争一触即发。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日本沉没两句话恐怖故事第一季北京·夜民国大劫案2盗贼先锋马格利会告诉你沼泽的沉默我想更懂你一生合租屋的恋人抉择强尼凯克似是而非的我们罪恶黑名单第六季爱将我们分开三个月亮头号公敌2那狗那猫为什么来我家春之插曲悠长下课后未成年五日战争异兽之捕龙令致命的一击追梦高中昨昔那女孩真帅湿婆的超级英雄2绅士特工神探任恩

《12勇士》长篇影评

 1 ) 真实故事和锤哥,为了看个热闹还不错的电影

为了纪念那些勇敢的骑士,这也是本片的亮点,一部英雄战争的电影,一个伟大的真实故事,我们可以了解这些英雄,因为他们是历史功勋者。

故事很简单,他们是2001年在阿富汗追随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后的一支力量小队,随着事态的发展,从飞机空掷炸弹,血腥枪战到坦克与骑士们对决,战斗越来越激烈,战马和枪声全力以赴,最后迎来一场非常好莱坞风格的盛大场面的结局。

演员阵容锤哥作为绝对主角,影片并没有湮灭了人物本身,所以主人公和兄弟们是可以令人信服的。

这部电影的故事传达了一个伟大和振奋的精神,但现实中骑士们在回国后没有获得公开,更没有鲜花和喝彩,这样的一部影片献给他们是他们本应有的。

但故事在情感的铺垫和交流过程中的剧情,显得过于单薄,没有加深战争对家人和整个家庭的情感变化的积累,这也许是篇幅的限制,更觉得是因为这是呼应了最后的结尾,因为是凯旋那就不需要太多的悲痛的煽情了。

从电影本身来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这样真实的题材显得比人们想要的更重要了很多。

我们如果意识到它是基于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最后的场面,骑在马背上冲向坦克以及一路血战到终点,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就显得过于夸张,甚至有些不切实际。

影片战争场面中规中矩,血腥暴力,空中视角的轰炸场面,背景音乐强大支撑情绪的推进。

锤哥真夫妻档饰演影片中人物的夫妻角色。

电影的好莱坞式的商业片,我觉得未来有可能会被引进吧,至少凭借锤哥的魅力还是可以吸引很多粉丝的,这一次是锤哥不脱衣服不搞怪,很认真的在演电影了。

 2 ) 骑马的汉子——看12 Strong之前应该了解的事

12 Strong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2001年911事件后一支美国特种兵小分队被派往阿富汗山区执行任务,一群骑马的汉子突突突了塔利班的故事。

锤哥扮演骑马汉子小队队长。

OK,四舍五入划重点之后,我们发现这片子的两个要点:真人真事改编战争片(大)+锤哥(小)。

实际上,就目前外网已有的影评来看,也重点都集中在这两个部分。

总体来说,12 Strong是部蛮严肃、节奏也OK的影片,开场20分钟左右就把主角小队丢到任务中了,然后一路布局打怪直到完成任务回家。

影片关于911的历史背景不难理解,但其它部分,由于本人不是军事迷,有些地方看的有点迷惑,补做功课之后,特来做名词解释及阅读理解如下:1.关于男主角电影12 Strong基于美国记者、剧作家、著名畅销书作家Doug Stanto的小说Horse Soldiers: The Extraordinary Story of a Band of US Soldiers Who Rode to Victory in Afghanistan改编。

锤哥/海总Chris Hemsworth(个人还是更喜欢海总这个昵称)扮演特种兵小队领导Captain Mitch Nelson,而这个角色是依据美军陆军特种兵军官Mark Nutsch创作的,这里是原型在12 Strong上映时的照片。

Mark Nutsch原著中对Captain Mitch Nelson的介绍:32岁,一个堪萨斯州牧场主的孩子,通晓俄语,在乌兹别克斯坦完成过外派任务,热爱自己的队友们,讨厌办公室工作,但是他在战斗小队的两年任期已满,因为升迁必要而不得不去坐办公室。

911事件之前,他正因为这事痛苦不堪(was miserable in his new staff position)。

原型Mark Nutsch和他的战友们对自己的故事能搬上荧幕表示非常开心。

Chris Hemsworth的角色在全片中占了最重的戏份,是绝对男主,作为海总的粉丝,我对他的造型颜值还是满意的,不脱衣服不搞笑的糙汉子状态看起来蛮舒服。

最不满意的地方在于编剧和导演所塑造的人物没有太多成长变化(大概因为他们把重点放在了战争的拍摄上,这个容后说),男主一出场就是个爱国爱家有战斗力的好男人,说真的,除了脾气偶尔有一点点暴躁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再成长了,因为所选历史阶段的限定,他甚至都没怎么经历反战和不同信仰价值体系冲突的煎熬,小队作战技术太强所以他也不需要跟伙伴们生死离别……一言以蔽之,这种高大全的角色导演你就不怕会无趣吗?

个人最爱的一幕,果然对铁汉柔情没有抵御力就演技来说,我觉得Hemsworth在这里的表现不及Rush和In the Heart of the Sea,尤其前者,观影时我基本上全程忽略了他是Thor这件事,当然,在本部里的演技比《猎神》系列还是要好的。

原著小说因为有更细节的展开,看起来要生动的多,我尤其喜欢小队坐直升机前往阿富汗的一段,Nelson在越升越高的直升机里想到了自己再也不会活着回来的可能——【如果你死了,被杀、被俘虏、被审讯折磨,甚至都没人知道你曾经存在这世上,除了那些在暮光里在堪萨斯的某处围栏观看牛仔竞技的人们,他们不经意的念叨,”还记得那个Nelson家的男孩吗?

”“嗯,他咋了?

”“死了吧,我想。

”如此这般,直到没有人再记得你曾经在此时此刻的异国他乡,曾经存在于这架直升飞机上。

】(if you died, if you got killed, captured, tortured, no one would ever know you had been here except the people back in Kansas standing around the rodeo ring in the twilight, saying between their teeth, “Remember that Nelson kid? Huh, what happened to him? Got killed, I guess.” And so on, until no one remembered that you had been living aboard this very helicopter at this very minute.)最英勇的战士不是不怕死,而是明知可能会死还是敢于奔赴战场。

2.绿色贝雷帽Green BeretsThe United States Army Special Forces,俗称绿色贝雷帽,是美国陆军的特种部队,因为在组建之初就佩戴绿色贝雷帽(绿帽子)而获得此昵称。

关于这支部队,知乎上有句答案非常搞笑,引用之就是“绿帽子喜好打游击、和当地人搞基等等,总之呢就是渗透造反小能手,所以成员也是会学习外语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262727)3.为什么是12勇士片子中的作战小分队正是美军绿帽子的一个A类特种作战分队(SF Operational Detachment-Alpha, ODA)的构成,通常一个ODA包括12名官兵,每名官兵都有不同的职责,由一名18A[18代表特种部队,A代表指挥官](分队长)——通常是上尉,和一名180A(副队长)——通常是一级或二级准尉指挥。

另外包括一名18Z(作战中士)——通常为军士长,一名18F(助理作战和情报中士)——通常为上士,此外18B(枪械中士),18C(工程兵), 18D(医务兵)及18E(通讯兵)各两名,均为中士。

这种结构通常还划分出两个相同的“分组”,由额外的专业士官和资深幕僚负责指导和训练。

(此处来自绿帽子的百科和维基)4.影片中的主要战役概况关键城市:Mazar-e-Sharif 马扎里沙里夫位于阿富汗斯坦北部邻近乌兹别克斯坦边境,是阿富汗斯坦北部最大城市与交通枢纽和商业、文化中心。

原著小说配图2001年“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美国认定此事主谋是“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在战争之初派出特种部队联合阿富汗北方联盟,共同对付塔利班,他们合作实施的首次作战行动就是夺取阿富汗北部重镇马扎里沙里夫。

美军本在2001年9月底就已经在阿富汗邻国乌兹别克斯坦的哈纳巴德机场建立了秘密军事基地,但12人小分队到达之后,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拒绝向美军开放陆地边界,小队只能搭乘MH-47直升机,跨越K2基地与阿富汗目标地域之间的崇山峻岭,飞往海拔5000余米的北方联盟大本营。

小队需要面见的阿富汗北方联盟负责人是杜斯塔姆(电影里保留了原型的原名,不过这个演员叔叔演过《国土安全》,我就一直串戏……)。

杜斯塔姆原本是苏联在阿富汗扶植的地方武装首领,在20世纪90年代塔利班掌权后,他领导的武装被赶进达尔萨夫山谷,如今,主角小队希望把杜斯塔姆的部队重新送上反塔利班的前线,发扬山姆大叔传统优势,在当地搞事情,以阿富汗人打阿富汗人。

但是,杜斯塔姆武装已经被基地组织打的很衰了,只剩下1500余人,手里也只是些老旧装备,部队军心涣散,小队帮助杜斯塔姆整顿了队伍,向士兵们传授了一些简单的战术技能。

然后就一路开挂在这一群孱弱病旅的配合下,上通过信息手段与在战区上空巡弋的美国AC-130炮艇机乃至停泊于阿拉伯海的美国军舰取得联系,呼叫它们发射制导武器,下骑上战马抄起机枪突突突突突,就这样一路干翻了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在马扎里沙里夫集结的5000多人、30余辆T-55、T-62坦克和70余门火炮…… 更关键的是,美军主角小队无一人伤亡,北方联盟的损失也不到百人,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却有超过700人丧生,外加2000多人成了俘虏。

此战役开创的以小股特种部队充当联络员,引导战机轰炸,再由北方联盟出兵占领,成为阿富汗反恐战争的重要模式。

5.其它碎碎念(1)电影本身算不上扑街,但同类电影,激烈有《黑鹰坠落》、反思有《拆弹部队》,就连主旋律都已经有了《美国狙击手》,所以12 strong完全称不上惊艳,文戏太一般,战争场面中规中矩,最大的燃点还是真人真事这条了。

不过,原著小说Horse Soldiers还算好看,书的评价整体比电影高出一个层级。

(偷偷贡献小说资源)(2)美貌的锤嫂在电影里真的演了锤嫂,倒不是说Elsa大美女演技有什么bug,这种真夫妻搭档吧,他们同框的每一刻都会让我意识到这只是一部电影而已,极大的消解了电影剧情营造的危机和感伤。

这一点上,如果不是Chris Hemsworth的粉丝观感反而会好很多。

(3)再次吐槽编剧和导演,你们戏份安排是什么鬼啊,你们没有意识到这个片子配角卡司其实好到炸裂吗?!!!

这么多有演技的叔叔哥哥们给那几个镜头完全不够啊。

Michael Shannon就不用说了吧,这两年在《夜行动物》《水形物语》里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

Michael Peña虽然主要以喜剧和嘴炮著称,但在《蚁人》、《火星救援》里都很出彩。

必须吐槽的是,漫威宇宙的扩张实在太恐怖了,看到他和Chris同框的每一场戏我脑海里都不自觉要飘过Thor和蚁人基友促膝长谈的画面,我有罪。

Trevante Rhodes戏份也好少啊!

《月光男孩》的大男孩,所以……大概导演安排他和小男孩搭戏负责本片的温情线……?

这个电影的配角里居然还有 Taylor Sheridan,反正我是没找到在哪儿。

Taylor Sheridan是最近这些年新晋导演里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他的《边境杀手》《赴汤蹈火》《猎凶风河谷》每一部都十分惊艳,(搞笑的是《边境杀手》女主是和海总合作了《猎神2》的Emily Blunt女神,《赴汤蹈火》男主角是海总在《星际迷航》里的“儿子”派派Chris Pine,《猎凶风河谷》就更别说了,男女主就是我们MCU的鹰眼Jeremy Renner和绯红女巫Elizabeth Olsen,Again,漫威宇宙真的好恐怖!

)我真诚希望12 Strong是Taylor Sheridan导演的。

参考资料: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262727https://en.wikipedia.org/wiki/Special_Forces_(United_States_Army)#Historyhttp://www.imdb.com/title/tt1413492/mediaindex?ref_=tt_mv_close http://news.cnnb.com.cn/system/2015/01/29/008255064.shtml https://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7524364 CNKI的:《如何评价“阿富汗模式”——美军关于特种部队任务职能的讨论》《反恐怖战争的“杀手锏”——美军四支著名的特种部队》《地狱使者的绿色贝雷帽-美国陆军空降特种部队》

 3 ) 因地制宜的战争

天天有仗要打的美帝从来就不缺少主旋律电影的题材。

这回讲的是911之后第一批进入阿富汗领土作战的绿色贝雷帽的故事。

作为沙场尖兵,大兵们配合着阿富汗地方武装上演了一场美式与阿富汗式风格混搭的战法:地面指引,激光制导,老美让塔利班政权领教了信息化的军队来自于恒温层的精确打击。

而手持AK的地方民兵则向早已机械化的美国大兵们证明,即使是21世纪,马和骡子作为传统的运输工具依旧在战场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片最大的看点(同时也是史实),便是大兵们临时学艺,成为了一群马背上的牛仔。

美军也再次启用牲畜作为战场的运输工具——但也仅此而已。

至于影片中主角团们一骑当千式的冲锋,冒着敌方火箭炮的袭击,上演了一轮骑兵大战皮卡车队的热血大戏那就纯粹是导演的YY了。

很精彩,但千万别当真(^_^)

 4 ) 关于为何而去?为何而打?

看了短评第一条,为啥这么简单的问题会收到这么多的赞?

影片设定在911之后,早出发前就有所交代。

之后,在营地,平头长官威廉给锤哥一个钉子,说的是from the tower,很明确了吧这就。

在阿富汗,队员们也不只一次的说过,如果我们不能成功,那么惨剧将会再次发生在美国本土。

由此可见,这次行动的动机不仅仅是爱国主义那么简单,而是美国在911之后对基地组织首次报复行动,完全可以解释队长对将军说的“你带我找到基地组织我会告诉你什么叫杀人”(记不清原台词了)以及队员在接到任务时候的兴奋。

这就好比我们在提起侵华战争时的愤怒,不是爱国主义就能概括的,还有同胞被杀害的悲痛与后怕。

至于阿富汗战争的原因,涉及到国家的利益层面,当然要立牌坊了,证明自己的正义。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报复这个理由在电影里士兵的立场上完全是一个合情合理的动机。

 5 ) 真实事件

9·11恐怖袭击后,为了捉捕本·拉登,推翻庇护这位“基地”组织领导人的塔利班政权,美国在2001年10月7日开始轰炸阿富汗塔利班基地组织基地,“持久自由行动”空袭同时已有部分ClA特工化妆潜入阿富汗为陆特前期侦察活动做准备空袭两周后塔利班防空体系遭到毁灭性破坏陆特乘坐160团支奴干直升机进入接应CIA迅速与北方联盟首领取得联系…

 6 ) 【12勇士】

当代美式个人小集体英雄主义,911事件后激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之一,进驻阿富汗打击塔利班,美国人的视角无可厚非,以保卫国家安全为名出战,以圣诞节前家人相聚的人本主义小目标结尾,595分队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场面激烈过瘾,愿世界和平,再无纷争。

女子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现世安好,祈佑。

 7 ) 山姆你不能老拿别人当傻子

之前有部电影,叫孤独的幸存者,也就是红翼行动,把那几个战士拍的英勇无比,死的那个壮烈,据称五个人对战500个塔利班打死30个。

幸好,事后塔利班也上传了战场视频,无一人死亡不说,人家其实也就十来人。

倒是那几个大兵,有两个一枪没开直接被击毙,其中还有一个,就是那个孤独的幸存者,事后被军事法庭因为战场懦弱行为及抛弃战友被审判,最后莫名其妙的不了了之了。

 8 ) 呵呵

除了改编自真实的历史这一事实让人震撼,电影本身拍的平平。

抛开它是否正义抑或洗白的嫌疑不论,就电影本身来说,12勇士你能记住几个?

勇在哪里?

典型的文不对题。

如果战争都如电影这般简单,那还有什么好畏惧。

空战投弹就好了!

主角光环太强,对手就是百弹不中。

因为你不是主角,纵然有迫击炮、坦克、流弹,又有何用!

 9 ) 12勇士

2021-3-18 12勇士 小米盒子911 美国准备反击 从没有参加过实战的上尉本来申请文职工作 主动找到长官要求参加行动 长官告诉上尉他的小队已经被解散 最终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 队员们分别与家人告别上尉与指挥官交谈 指挥官要求六周 上尉说三周就可以搞定 并会带队员们安全回家 上尉在6支部队中脱颖而出 任务是联合北方联盟军阀阿卜杜尔杜斯塔姆将军 协助他对抗塔塔利班 夺回马扎里沙里夫直升机在恶劣环境抵达沙漠 小队与来接应的护送队差点儿起冲突 小队赠与杜斯塔姆将军伏特加 将军只有六匹马 所以小队分为两组 上尉带一组与将军去杀塔利班 斯宾塞一组留守营地将军说自己人每折损五百人 才能有一个美国人受皮肉伤 要是有一个美国人死 美国政府会离开 自己就会输掉战争将军带队来到山区一敌军拉赞营地 将军需要美国人空袭 可是又不让距离太近侦查 第一次空投失败 上尉靠近重新告知坐标 空袭后将军拒绝进攻说是第二天在进攻 美军空投装备被当地人捡走很多专卖 美军要装备 当地人说是在地上捡来的 女人过了八岁以后就不可以看书上学将军掌管时 女人不用戴面纱 孩子可以上学 甚至还可以放电影营地都是山洞 斯宾塞小队前来汇合 空袭后进攻 墙后还有敌军 一场激战 小队与阿富汗人继续前进 继续空袭美国把另一支小队派遣给将军的敌对阿塔将军 因为美国要尽快到达马扎里沙里夫 北方联盟有三支部队 但是都不合 互相攻击 将军要求不许阿塔先到马扎里 将军的目的只是想抢地盘 将军不参战了带领大部分人离开峡谷 将近一万多塔利班部队集结 美军空袭 美军分为几个小组 斯宾塞小组遇到敌军投降 领头人自爆 斯宾塞被炸伤 小男孩被炸晕 峡谷里有火箭炮 一次发射四十枚 两分钟装填 将军带队来了 上尉命令骑兵冲入敌军 在装填时消灭火箭炮 骑兵们一路扫射 清理战场 拉赞开车逃跑被骑马的将军追上开枪打死 直升机前来接走斯宾塞 将军去找阿塔 上尉要去拦住将军 看到将军与阿塔握手 将军说今天就把马扎里给阿塔了 剩下的明天再说 这里是阿富汗 许许多多帝国的坟场 今天是朋友明天就是敌人 美国将成为这里的另一个族群 如果你们离开就是懦夫 留下来就是我们的敌人小队回到乌兹别克美军基地 各自平安回家 因为是秘密任务没有任何表彰 世贸中心骑马雕塑就是民间团体纪念此事 将军成为副总统与上尉仍是好友

 10 ) 《12勇士》

讲的是2001年美国遭到基地组织的恐怖袭击,让美国人大吃一惊,本来号称世界上最强大最富有最安全的国度,却被打了一闷棍。

一时间,美国国内的爱国主义情绪陡增。

在这种形势下,美国入侵阿富汗。

首先派出了绿色贝雷帽部队的纳尔逊上尉率12人,利用各类当地军阀与塔利班组织的矛盾,共同对付塔利班,用三周时间,打了一场漂亮仗。

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这一仗的过程。

可以作为一个战例来看。

这无疑是一部美国的主旋律电影。

从十二勇士的爱国热情和好战情绪,到指挥官拿出911的弹片送给纳尔逊,都是意在把士气提高到意识形态的层次,使得士兵们不光要当炮灰,还要知道为什么去当炮灰,最终要主动乐意的去当炮灰。

整个影片拍的中规中矩,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也没有很烂的场景。

以我的看法,影片最可看的就是真实。

在阿富汗那地方,群山叠嶂,大漠无边。

这可苦了美国的勇士们,他们不得不抛弃那些现代化的汽车和坦克,骑上了战马。

21世纪的装备和19世纪的战场交织在一起,给影片平添了许多色彩。

衣衫褴褛的贫民,透风的茅屋,夜间的篝火,也使得爱看西部片的朋友似曾相识。

战场上,一边是接受了现代化教育现代化训练的绿色贝雷帽,一边是拿着毛瑟枪的阿富汗农民,一边是盼着打完仗赶快回家的美国大兵,一边是勇气十足漫无边际的乌合之众,战争的不对称性立马显现。

其实12勇士所担任的任务主要的并非是冲锋陷阵,而是前进观察所的角色。

根据近距离观察战场,指挥B-52轰炸机投弹。

在美军通常构想中的现代战争,B-52做为战略轰炸机,一是携带导弹或核弹远程攻击,二是对目标实施地毯式轰炸,大面积的杀伤敌人。

而在阿富汗的山地地形上,地毯式轰炸起不到什么作用,杀伤效果并不大,主要是震撼作用。

看资料,炸弹自身的杀伤力只有爆炸范围的3%。

但是它的地震效应和爆雷似的声响会使对方士兵发疯。

即使你没有被B-52投下的炸弹击中,但是只要听到声音就能使人毛骨悚然。

轰炸结束之后,地面部队再进入战场收拾残局。

影片中所描述的12勇士不顾死活冲入敌阵的场景,貌似有些夸大了。

再看装备。

美国士兵在阿富汗单兵负重53公斤,除了防护设备外,要携带420发子弹。

整个一套行头价值3.6万美元。

而给特种部队装备的一套夜视仪就价值6万美元。

这样的装备,很适合防御战和阵地战。

如果发动进攻,诸位想想,那些当兵的就像背着个一百多斤的银行保险柜去冲锋,没跑几步就只剩下喘气了。

所以地面部队的进攻速度和有效性都令人怀疑。

在影片中,与美军合作的军阀杜斯塔姆对纳尔逊这样说:“你上面有很多人,我上面只有神。

”真是一语中的。

他说出了伊斯兰世界中穆斯林们的精神状态。

在不同的宗教信仰中,人们对偶像的崇拜程度有很大区别。

耶稣基督没有教人去怎样杀人,释迦牟尼劝人行善,咱们的儒教更是温良恭俭让,只有伊斯兰教比较极端,具有攻击性。

如影片中所表现的,说女人不能受教育,要消灭异教徒等等都出自《古兰经》。

同《论语》是孔子的言论集一样,《古兰经》其实是穆罕穆德的言论集。

这其中的区别在于,《论语》的受众多是知识群体,他们把孔子至多看成是“至圣先师”,在接受孔子的观念的同时,也理性的扬弃了其中的不合理部分,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吾不如老圃”等等。

而《古兰经》的读者多数是没受过多少教育的普通民众,他们信奉的是“安拉是最高的主宰,穆罕穆德是他的使者”。

《古兰经》就是他们的精神源泉。

《古兰经》上的一句话,就是一言九鼎。

什么合理不合理法律不法律,照做就是了。

所以从罗马时代,到抵御十字军,到今天,他们对世界上的大多数族群一直是不停的反抗。

这其中,有弱者对强者的抗争,也有盲目的杀戮。

几千年來看不到任何进步。

仔细想起来,美国也一样。

911之后,美国社会上掀起了爱国主义狂潮。

美国人民中那种不畏强暴,高度的荣誉感,爱国主义和英勇的牺牲精神确实令人钦佩!

然而很少有人想过:为什么这样大规模的恐怖袭击首先是针对美国的?

是谁赋予你们美国充当“世界警察”的资格?

我不否认,在美国国内人们还是比较充分的享受着民主带来的安定自由和快乐。

然而在国际上,美国欺负人惯了,凡是不合自己口味的,便施以大棒,搞颜色革命,搞经济制裁,搞政权颠覆。

说到底,是在用欺凌他人的手段去谋取自己的利益。

这和那些伊斯兰极端主义者的行为有什么区别?

即便当了警察也没有胡乱执法的权力,当然也要做好准备由此承担的代价。

实际上,那些极端主义者所反对的,并非是美国和西方世界的现行制度,而是用邪恶的办法去惩办邪恶。

如果人们对这一点没有反思的话,那么这个世界永远也不会有安宁。

影片最后,纳尔逊用老大的口吻对杜斯塔姆说:“你做了正确的选择”。

好在杜斯塔姆除了是个军阀,还是个少有的头脑清醒的人。

他毫不犹豫的对纳尔逊说:“正确的选择?

这里没那回事。

这里是阿富汗,许许多多帝国的坟场。

今天是朋友,明天就是敌人,就算你们也一样。

美国将成为这里的另一个族群。

如果你们离开就是懦夫,留下来就是我们的敌人”。

最后的事实证明,美国选择了“懦夫”这条路。

影片拍摄的风光很出色,即便是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也拍出了“大漠风尘日色昏”的诗意。

战斗场面也拍的很好,刀光剑影枪林弹雨,都很真实惨烈。

本人评分:7.0。

《12勇士》短评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结果就剩编了……编的也不好……

9分钟前
  • 张小北
  • 较差

3.75/5 最多。一股「超英」味道。

10分钟前
  • Die Katze
  • 推荐

记一次中途离场。离场的时候还在想,这个导演是不是没拍过电影,在IMDb上一查,这人还真没拍过电影。

13分钟前
  • NarvikAustin
  • 很差

雷神哥放下锤子 拿着机枪骑马杀敌也是帅炸了

17分钟前
  • 飞飞飞飞啊~
  • 推荐

3.5吧,最后看的很燃,要说美国人主旋律拍的就是太带劲,12个人的壮举,强大!还有锤哥你憋再抡大锤了,多演些大兵戏吧

18分钟前
  • Marvin的表妹
  • 推荐

美军在阿富汗最重要的胜利

21分钟前
  • 李若水
  • 力荐

真实事件改编,中规中矩,没有超人、没有神奇女侠,对付恐怖分子用猪油子弹最好。

25分钟前
  • 夏季的天空
  • 推荐

看到最后也没记住12个人都长什么样,群像塑造得不够好。如果不是片尾真人原型照片很难相信居然是真人真事改编。阿富汗副总统或成最大赢家。比起亮点有限的片子本身,一边是白左为了PC对恐怖极端等词避而不谈,一边是在帝国坟场这种正面战场上把个真事也拍得像YY,这种精分反差更有意思。

28分钟前
  • 飞翔的茶壶
  • 还行

真人真事改编这就厉害了 为了不失去美国政府的支持 阿富汗军阀宁可损失500人也不能让美国大兵受一点伤 国家的强大可以使人与人不平等!

31分钟前
  • 暴殄天物
  • 推荐

笑死了,骑马打坦克,还行吧!看得入迷。阿富汗这块地真凄惨

32分钟前
  • 下辈子再努力吧
  • 推荐

我们是来自美利坚的12匹狼。。。。以及为了政治正确加了一匹黑狼

35分钟前
  • 泥巴
  • 还行

锤哥骑马老帅了 这片子还蛮有意思 一个是角度有意思 一个是场面有意思 现代战争还能看到骑兵打坦克 但是调度还是没调度得好 不然的话这片子怎么也得scicario一下子呢

40分钟前
  • 糖仙贝
  • 推荐

就像当年八国联军的枪炮与大清的大刀开战,有B52,10000塔利班也会被打败啊。

41分钟前
  • 发条橙
  • 还行

#跑步需要肾上腺素# 讲真动作片真的不要搞一些自我感动,就是打好嘛,咔咔就是干,俺得找点好的肾上腺素康康,嗯。

45分钟前
  • 烂梗
  • 很差

锤哥和佐德将军主演的主旋律影片,真实而严肃,最后骑马射杀恐怖分子有些燃。

46分钟前
  • rainbow
  • 推荐

How does anyone never rode a horse learn to ride, climb mountain, charge into battlefield with guns and none injured on a horse back?!

50分钟前
  • Ginkgo
  • 推荐

普到只剩下突突突。

52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还行

骑砍系列最新mod:骑马与射击之阿富汗反恐…美版蘸郎类型爱国主义主旋律片子,不用带脑子看个热闹就得了,千万别走心……(不过端着M4对着T72骑马冲锋也是挺燃的……)

53分钟前
  • dunefox
  • 较差

锤哥眼睛都瞎了一个了当然不会有杀手的眼神咯

57分钟前
  • 熊仔面
  • 较差

看名字以为会展现多个人,主要就突出了三个吧,或者说一个主角。12个人和当地一个将军接头,一起打塔利班的事情。联想使命召唤,这个算主旋律,另一部其他主题的,也在阿富汗 叫做前哨,比较推荐。

60分钟前
  • 他人之言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