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兽:灰色部队

기생수: 더 그레이,寄生兽:The Gray,Parasyte: The Grey

主演:全素妮,具教焕,李贞贤,权海骁,金仁权,菅田将晖

类型:电视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24

《寄生兽:灰色部队》剧照

寄生兽:灰色部队 剧照 NO.1寄生兽:灰色部队 剧照 NO.2寄生兽:灰色部队 剧照 NO.3寄生兽:灰色部队 剧照 NO.4寄生兽:灰色部队 剧照 NO.5寄生兽:灰色部队 剧照 NO.6寄生兽:灰色部队 剧照 NO.13寄生兽:灰色部队 剧照 NO.14寄生兽:灰色部队 剧照 NO.15寄生兽:灰色部队 剧照 NO.16寄生兽:灰色部队 剧照 NO.17寄生兽:灰色部队 剧照 NO.18寄生兽:灰色部队 剧照 NO.19寄生兽:灰色部队 剧照 NO.20

《寄生兽:灰色部队》长篇影评

 1 ) 一个失败的套壳

《寄生兽》在日本漫画史上应该是有一席之地的,之前日本版的影视版其实很得精髓,剧情和精神内涵都吻合原著,至于这次韩国flank,就非常一言难尽。

原著《寄生兽》是用一种“他者”视角来审视人类社会,寄生兽们从最初单纯的生存欲望,逐渐的开始对人类的社会属性感知和模仿。

寄生兽在平时保有人类外表,但是行事却如同动物,仿佛是人类社会拖出了进化的残像,在这种语境下,我们能用另一种视角思考我们一度觉得应该亘古不变且理所应当的存在,亲情,爱情,社会关系。

漫画从一开始略带轻松的都市冒险最终行进到了悲情的对决,吸引人的并不是动作场面,而是对于情感和社会关系思考的层层推进。

而这次韩国版的改编,成了一部很韩国的怪物片,人设和剧情推进都非常脸谱化,等于是把原著最不在乎的部分专门做了一次全面扩容,虽然也在模仿原著,让主角做不完全寄生,但根本是东施效颦嘛,原著米奇和新一的关系,是一种临界面的存在,米奇是寄生兽兽性的翻译器和喇叭,二者之间经常有妙趣横生的对话。

而韩国这个,寄生兽团体都已经高度社会化了,换言之 ,没必要有人兽交融的存在,大家不存在什么鸡同鸭讲,寄生兽连栽赃嫁祸都学溜了。

寄生兽海蒂更像一个分裂人格,动不动跟女主主人格对话,敲打她的惨绿童年。

其它还有各种套路化的设定,俗气到像AI写的本子。

但平心而论,这部剧,如果抛开原著漫画,算得上一部合格的爽剧,各方面都马马虎虎,其实他们完全没必要硬蹭岩明均,现在蹭是蹭了,又蹭不到该蹭的地方,何必呢。

 2 ) 第三集开始降智

前面的崔队长表现的有勇有谋,自己本身还是教授,结果把最重要的猎犬单独留下,安保人员都没安排一个,导致猎犬直接被人类叛徒警察杀了。

之后女主告诉她警局两个警察都是寄生兽,她却说已经做过检查了,表示不相信他俩是寄生兽,excuse me?

这是什么逻辑?

难道检查过一次后就表示警察不会被寄生了?

你也不是24小时跟着每个警察吧,你怎么知道他们是否被寄生?

而且一直紧追女主不放,非要把她变成猎犬?

再次excuse me,你随便抓一个寄生兽弄成猎犬不就行了,你自己都杀了这么多就没想过吗,服了。

还有寄生兽牧师突然后面就醒悟了,要寄生人类高层,那你之前都在干嘛啊,第六集牧师寄生体跟男主姐姐单挑,竟然还杀掉了姐姐(第三次excuse me?

)这么说不寄生比寄生还强?

那你还寄生个毛啊服了,整体来说不符合逻辑的地方太多,但是还是值得一看的,节奏很快

 3 ) 纯吐槽贴

没看过动漫和电影版的寄生兽,这次韩国拍了剧想着先打开看看是怎么个事。

第一集,整体节奏还挺快的。

感觉还不错,就是看寄生兽打架真的很像长颈鹿打架,都是用脖子用力,再甩。

第二集,也还可以。

就是为什么强祐的小电驴烧油的商务小车都没追上,就算是烧油的小电驴也不至于这么拉吧。

他是真惨,一家人都被寄生兽干掉了。

但是怎么没有表现出对寄生兽的仇恨呢,至少在看到女主是寄生兽的时候只是害怕。

越看到后面就感觉越来越乱了!

女主在教会撞的时候掉了钥匙,太刻意了,果然就被警察大叔在现象发现。

牧师说女主模仿人类很像,就想跟她谈谈。

然后带回了教会,然后也没说这个事情。

女主在全是寄生兽的教会里还那么高调,就不怕发现他是新品种而干掉她吗?

甚至大家都去抓入侵者了还站在人群里看牧师看了半天,哦哦是为了让钥匙掉了好让大叔捡到。

新来的女警一出场就是那种疯疯癫癫又很强的存在,一打架也没有那么强。

说对寄生兽不太了解,那为什么对警局里面的人做一次检测就可以再也不做了。

难道就不会存在回去的路上被寄生了?

大叔的同事是间谍,但是又没说为啥背叛成为间谍,就因为辛辛苦苦赚的钱还不够养育女儿或者是对现状不满?

太突兀了,就大概提了一下子就没了。

女主被抓,寄生兽说女主醒来可能会奔溃就把女主锁在意识深处不让她醒过来。

不是,前面好像也没说什么吧,就只是被抓了。

怎么就突然会奔溃了呢,又开始回忆过往,点明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关心里的。

前面的铺垫也没怎么做呀,这里显得也很莫名其妙的。

女主被运送到总部,大叔想救同时又得知同事有可能是寄生兽。

运送的路上,寄生兽就来了。

嗯?

没啥铺垫就又开始救人了。

大叔明明知道同事有问题,还是由着同事开车送自己到了寄生兽牧师面前去,在去的路上你不是可能跳车的嘛。

为啥同事不接你的话你就默默等他送你走啊,好嘛直接被转生了。

唯一对女主好的人没在了,女主这个时候都没奔溃。

搞不懂之前为啥就可能奔溃了。

女主又和强祐逃到了一个朋友家,很不巧又被寄生了的姐姐电脑登录给截取了信息。

不是,不是说吃掉大脑可以得到原主人的记忆这些嘛。

怎么一会记得一会不记得的,寄生的姐姐记得账号密码,被寄生的大叔被女警问之前的事情他就一脸懵了。

这个朋友也很强,一直在健身甚至有腹肌。

这也不是你面对寄生兽的时候不跑直接冲过去打的理由吧,平常人第一次见到怪物肯定是跑的啊。

朋友走得很安详。。。

高层也因为这些事情不打算继续隐瞒寄生兽的存在,不再封锁信息。

老百姓看了新闻也无所谓,啊?

这段也可以不拍的嘛,要不要这么粗糙啊。

强祐也是,一直强调的是为侄女报仇。

你姐也被寄生拉,你姐也没拉。

你怎么就不心痛你姐了啊,剧情需要的时候你就想起要报仇了,不需要的时候你就跟没事人一样面对寄生兽。

女警也很神奇,女主一直说大叔和同事是寄生兽了。

女警开始去求证,偷摸的去剪同事的头发,结果同事是间谍自然没有异样。

然后就说女主你错了,都不去检查一下大叔。

甚至没想到再只做一次X光不能保证警局没有入侵。

大叔成功转身后就开始扫荡自己的据点,为了转生成为最有权势人身上。

不是为啥要亲手把自己同类都干掉啊,你们开会难道起了争执嘛?

有人支援不好吗?

同类都不相信就全身心相信作为人类的间谍。

好巧哟,被寄生姐姐看到了。

寄生姐姐生气了,什么?

你竟然背叛了同类,那我要杀了你。

甚至跟主角团联手都行,你都不想知道为啥嘛?

寄生兽牧师为了成为市长,混在安保队伍里面,甚至和同事演了场很拙劣的戏来单独接近市长。

女警也得到了信息,到了地方。

第一时间去追杀女主,是的,不去保护市长而是自己去干掉女主。

女主就让寄生姐姐去干掉牧师寄生兽,自己对付女警。

寄生姐姐打到最后竟然开窍了,末了还真情流露说对不起强祐。???

寄生兽不是连人的表情都无法模仿的嘛,这个时候怎么突然来了感情。

甚至上演了“经典”的你们先走,我断后壮烈牺牲的戏码。

不是,你但凡不对着弟弟们一直说话一直笑,把背后留给敌人,我觉得你还是可以赢的。

结果就是干掉了敌人,甚至在干掉的途中,看到了寄生兽善良的一面。

说主角俩人都是人类,不用再追杀他们俩了。

于是女主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强祐甚至加入了女警的队伍。

嗯。。。。

总的来说,打斗场面还是可以看。

但是剧情方面太粗糙了,很多剧情连贯的不是很好。

该 有的铺垫一笔代过,或者是根本就没有。

看起来很割裂,为了推动剧情而不在意前后关联,整体观感就很不好。

剧情也很赶,像是为了赶进度一样。

 4 ) 韩版相比日版,拍出了哪些新意?

对于日版《寄生兽》的意涵探讨,我在另一篇影评文章《寄生兽系列作品探讨的内核究竟是什么?

》详细写过。

韩版虽然整体深度不及日版,但还是探索出了一些新东西,不乏可圈可点的地方。

先说一下不足之处:日版《寄生兽》更多体现一种双向的融合,泉新一变得更像寄生兽,小右变得更有人味,并非一方去感化另一方;韩版《寄生兽》中,虽然设定上是寄生兽吃掉了女主一半的大脑,但剧情演出中并无法看出女主的性格、思维方式出现了任何的融合,女主的人类部分还是她自己,自始至终没有变过,而海蒂更多被感化,逐渐向人类靠拢(尤其是最后一战赢了之后看见薛强祐奔向自己露出的一抹浅笑,很有魅力)。

当然我也理解,日版里讲过的一套叙事没有必要重复一遍,所以韩版中海蒂对女主的影响在于,帮助她发现自己其实被很多人在乎,坚定了她生存下去的勇气。

下面具体说下韩版中令人眼前一亮的剧情:一、对人类来说,生存不是简单的“活着”这个探讨出自薛强祐与海蒂在车中的对话。

对于秀仁几次三番将自己置于险境之举,海蒂表达出非常的不理解。

因为海蒂此时仍遵循着保全自己性命、生存至上的简单原则,这个生存指的仅仅是生物学上的生命存续。

而薛强祐却懂得在人类社会,生存所需要的远远更多。

一方面,人类的生存不能仅仅依靠温饱呼吸,更重要的是一种“被承认”(sense of recognition),不论是被家人关心、被组织起重、被爱人需要、被社会认可,都是一种“被承认”的价值,这种价值虽不似空气和水那样性命攸关,但如果没有,人就会心智失调、茫然无措,甚至怨怼一切。

另一方面,人类社会已经如此发达地将所有人包裹在一层一层的体系之中,如果不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也很难在一个社会化的世界中遗世独立地生存下去。

就像故事开头行凶杀女主的中年男人,由于被外界认为毫无价值,加诸否定和嘲讽,竟然病态到要通过杀人来赢得别人对自己“能耐”的承认,挥刀向更弱者,可以看出承认的缺乏可以让人扭曲到何种程度。

PS: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剧情延伸思考一下,如果一个社会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削弱civil society,剥夺许多种获取承认的机制,只留下赚钱造富一类的少数通路,片面强调“living权”、“development权”,那么首先会使人们变成拜物质主义动物,其次会造就一批物质财富竞争的失败者,且这批失败者难以通过其他路径获得承认,最终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按照日版《寄生兽》的设定,寄生兽一旦被识破、敌对或身体损坏,只需要换一具身体,就像换一辆汽车驾驶那样。

但是海蒂不行,因此海蒂正如秀仁一样,是skin in the game的,只有一次机会,不能重来,因此一定要学会共生,学会融入人类社会存活。

这也许也是海蒂比其他寄生兽更加强大的原因之一。

二、信任与怀疑,这是一个问题信任与背叛,是《灰色部队》中反复出现的议题。

金警官是否信任秀仁仍然是人?

崔组长是否信任秀仁和海蒂说的是真相?

海蒂是否信任崔组长在最后生死关头会做出明智的决定?

这些都是重要的抉择。

这部剧为人物之间的互相信任设置了种种困难。

崔组长有着对寄生兽的刻骨仇恨,对海蒂的敌意根深蒂固。

海蒂难以理解人类的思考方式,这也使她对于秀仁对崔组长的信任产生疑虑,这也使得最后信任的达成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这部剧向我们展现了,盲目信任和盲目怀疑都会带来巨大的危害。

前者例如教团的寄生兽们因为对牧师过于信任,最终成为牧师实现自己野心的陪葬品;后者例如崔组长拒绝相信秀仁冒着生命危险传达的警告,屡次错过避免危险发生的机会。

说实话,信任比怀疑要远远难得多,毕竟在囚徒困境的博弈中,选择怀疑的那一方比较不容易遭遇最坏的结局,但这也导致博弈双方都达不到最优解。

选择信任,无疑需要更大的勇气,这也是女主秀仁在本剧中展现的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尤其是考虑到她曾屡次被身边的人伤害的前提下。

同时,选择信任确实是能带来价值的。

学习过博弈论的人应该明白,尽管在单次博弈中,选择怀疑/背叛总是能帮你避免最坏结局,但是一旦从单次博弈转向反复博弈,选择相信并释放善意的博弈者才能走得长远。

韩版寄生兽最后给我们的答案,可以总结为一种wise trust。

选择信任与不信任,首要的并不是对方对自己好不好,也不是对方此刻相不相信自己,而是看明白ta的处世准则。

当你认准了值得信任的人,就去相信,去首先释放善意,赢得对方的信任。

也许在初次试探中你会吃亏,会面临危险,但在本剧中,正是秀仁和海蒂一次一次的相信,赢得了崔组长最后一刻多一秒的观察,做出了击杀姜元石的正确抉择。

虽然崔组长对秀仁有着极大的敌意,但在发现警局已被寄生兽渗透之时,秀仁却依着对崔组长“嫉恶如仇”的准确洞察,选择与她合作并贯彻到底,无疑是做了难而正确的选择。

三、文化与组织的进化同样可以构成生命进化的一部分为什么寄生兽身体机能如此强大,但面对人类仍如此不堪一击?

这个问题在各个版本的《寄生兽》中都有探讨。

因为传统的生物演化只能通过基因的突变和自然选择,而人类通过组织和文化(或曰尤瓦尔赫拉利所言的讲故事的能力),获得了远非自然演化所能比拟的进化速度。

同时也使得人类的基因不仅仅是生物基因,亦包含文化基因。

同时,韩版寄生兽又向我们展现了组织文化对生物本能的扭曲和异化。

牧师作为最典型的案例,逐渐熟悉人类社会后,竟然也懂得了掌握权力的美妙,从一个遵循杀戮本能的生物,变成了一个想方设法往权力阶梯上爬的别样生存形态,甚至不惜残杀自己的同胞作为代价。

其他寄生兽满脸问号,“这是我们寄生兽能干出的事?

”面对秀仁保持人类理智,牧师称海蒂为一个寄生兽的“变种”,但实际上,海蒂即使是变种,也仅仅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变种,而牧师自己,已经被人类的组织架构转化为一个生存意义上的扭曲变种了,这当然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5 ) 没想起日版寄生兽,倒想起甩头一子定乾坤的胜三爷

别的不说,就是两个寄生兽对打的时候,多看一会都头晕啊,好像评书三侠剑里的胜三爷的绝招甩头一子定乾坤,又好像神鞭里的神鞭大侠。

唉,真是一言难尽。

4月5日网飞如期放出科幻片《寄生兽:灰色部队》全部6集。

故事在原著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调整。

主演是全昭霓和具教焕,女二是李贞贤,男二是权海骁,这四个人里我最熟悉的竟然是权海骁大叔,虽然今天才是4月5号,但是这位大叔以及在今年播出的三部韩剧里助演过了。

第一部是《财阀X刑警》,他在里面扮演女主的爸爸,含冤的警察局长。

第二部是《不可能的婚礼》男主的财阀姥爷。

第三部就是本剧中的警长。

可惜在第四集的时候被寄生兽杀死,就在我还很惋惜大叔就要就此下线的时候,没想到大叔被寄生兽附身了,从此黑化,不过那也好过下线。

然而好景不长,第六集大叔还是下线了。

本作只放出六集,每集实际长度也就36分钟左右,虽然讲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但是对于寄生兽这个IP来说也只能算是开了个头,这很像21年的那部《地狱公使》,时隔三年才要放出第二部,一点热度也没有了。

结尾彩蛋是日版主角来串门,出演者是菅田将晖,不知道是致敬一下还是第二部要联动日本。

总的来说这一部基本上无功无过,现在看完了也是看了个寂寞,第二部开头花个五分钟就能把这一部剧情介绍完。

 6 ) 表面是科幻惊悚片,内核却是治愈孤独的童话故事。

《寄生兽:灰色部队》非常推荐。

这不比现在的日本特摄片更热血沸腾?

这不比迪士尼公主故事更治愈大多数人的存在危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孤独的个体,要有信心和勇气面对充满不信任和攻击性的现代世界。

)在大反派寄生兽和“海蒂”最后的对话中,还有击败反派的情节,也能明显感觉到反对卐的观点,赞成人们必须互相信任才能摆脱孤独/死亡(就像“海蒂”写了一封信,对女主说:“无论你喜欢不喜欢,你都不是一个人”),反对荒诞的理想主义(牺牲集体满足个人私欲/法西斯主义)。

孤独的人

 7 ) 节奏有点儿问题,但挺好看的

哪怕是完全商业的作品,创作者还在试图表达「人类寄生在组织上,组织控制着你的大脑」这样一个议题,「人只有在人群里生存才有意义」「单独一个人力量微小,但形成组织就会创造出极大能量」,就是一个打怪物的商业片🚬也在试图表达些什么、讽刺些什么、警惕些什么。

本土落地做的很好。

只是借了日本漫画的一个皮,做的却是完全韩国味儿的全新故事,比如逃不开的邪教话题,这是个好方法,可以延展开一个IP宇宙,韩国人还挺聪明!

视觉特效、镜头设计都看得出用心讲究,但还是有韩国人拍电视剧会经常出现的问题,剧本节奏拖沓……角色有盲点,观众有上帝视角,这是pov手法里几乎不可避免的,但不能把观众知道、角色不知道的事重复演一遍。

警察姐姐怀疑女主,甚至因丈夫被杀迁怒女主,这个动机本身是没问题的,但是!

观众知道女主是好的的啊!

你还在这不停因这个事扯皮!

就会让看得人非常着急且不耐烦……同一个剧情点,尤其是关键剧情点持续感受不到推进感,整体节奏就会被拖累。

这种情节处理起来要么从开始就连带观众一起骗,要么快速掠过,集中解决怀疑种子,两人快速联手,拖了三集到最后才解除,以至于期间警察姐姐一出来观感就好焦急想快进……总的来说其实算一部中上乘的可看作品。

但还是得吐槽。

不是,你们都知道满世界都是吃人的外星怪物了,还有心情开民谣音乐节??

还有心情在音乐节上让孩子快乐玩耍??

你们hgr心得多大???

姐姐病病的样子很迷人~可以演富江的程度!

具教焕就是那种演技好的一出来就很安心的程度~会在无形之中被他迷住。

最后菅田将晖出来,就,这种东西还是日语对味儿哈啊哈哈哈哈哈!

期待第二季跟日区联动~

 8 ) 强弱结合于一体的剧情比较有意思

没看过原著漫画,感觉还挺有意思的。

女主本来是个很柔弱的超市收银员女孩,被混混差点捅死,恰好又遇到了一个比较有思想的寄生兽叫海蒂,因为女主受伤濒死,所以没有占据女主的大脑反而还帮她治伤,双反成了相互依存的共生体,寄生兽海蒂总是在关键时刻能切换出来帮助女主化险为夷。

相比于其他寄生兽,寄生在女主身体里的海蒂有更强的求生欲而且在智商和能力上似乎也更强一些。

灰色部队女队长的性格设定有点过于浮夸,无论是格斗还是给别人讲解,都表现的有点像躁郁症的样子,估计是因为老公被寄生以后还割了她的耳朵,导致性情大变了,也只能这么解释了。

牧师身上领头的寄生兽比其他一般的寄生兽更有思想,而且似乎还可以分身攻击,后来寄生到叛变警察身体里以后,差点就靠这一招又赢了,只不过女队长和海蒂最后都智商在线,合力才击败他。

按照单打独斗能力算,他当领导也是合理的。

6集剧情很紧凑,看有评论说特效差的,也有说达不到漫画水准的,但觉得目前也就能从韩剧里看点奇奇怪怪又刺激又有期待的东西,否则,难道还能指望内娱?

 9 ) 从“他者”看人类

以葛兆光为首的历史学者主张,通过周边看中国。

也就是通过朝鲜、越南、日本、琉球等周边小国的记述,借一副眼睛来自我认识。

因为我们对于中国的认识,是站在内部观察。

通过“他者”角度,可以看到更多新东西。

《寄生兽:灰色部队》里的“寄生兽”群体,何尝不是一种“他者”。

比起日、韩这些与我们有历史恩怨的民族,“寄生兽”使我们跟随它们视角观察人类时更为客观。

一个人为了权力,可以出卖什么?

如果将姜警察这个“人奸”代入到满清入关时的汉臣,很多东西就不能说了。

姜警察的背叛是彻底的,他早已忘记自己是人类了,长期跟在牧师身边为牧师做事,他已经将自己视作“寄生兽”了。

因而连自己是人类的事实都暂时忘记了,竟然会说出“一个头也没有怎么办”的蠢话来,确实经典。

人类为了生存结为组织,有哪些牺牲是无谓的比起丧尸潮一波下来人类组织全面崩溃,寄生兽中人类政府能够和寄生兽群体你来我往,双法不断斗法,花样频出;

 10 ) 网飞化+韩国化的正面典型

韩国版的《寄生兽》是一次非常大幅度的改编,甚至连原作的内核都进行了打破重来的工作,它的内核相当“韩国”。

或许是由于韩国的社会环境所致,韩国电影人普遍倾向于在作品里抒发自己对社会的批判思想。

这样的倾向不止存在于普遍认为的“文艺片”中,即使在类型作品的范围里,我们也能看到相应的隐喻与象征。

在韩国导演的操作之下,类型化的故事从基础的类型模板出发,以丰富的手法将其中的各种流程式要素赋予主题性的表意作用。

倾向是共同存在的,决定作品质量的则是完成这一表达的水平:基础功能与升级作用是否吻合,主题表达是否造成了基础功能的不顺畅与违和感,以及非常重要的-主题表达是否过火了?

大部分作品无法跨越的恰恰就是这一点,而网飞版本的《寄生兽》则取得了成功。

在日本版中,泉新一与寄生兽的互动构成了内容主体,他们在战斗中逐渐产生了同伴意识,从一开始因为“保命”而别无选择的生理共融与心理携手,逐渐变成了更加积极主动的互相保护。

在这种交互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生活化的场景,而人物则在其中产生存在主义的焦虑和怀疑,从“我究竟是什么”的疑问中走出来,以内心中对友情的感知而明确自我存在,抛开对“是什么”的纠结,以心去认知自我、伙伴、敌人。

它是高度内化的作品,聚焦于人物看待自己的方式,其迷茫非常有日本人的特点。

而在韩国版中,对“我是什么”的疑问依然存在,基于心灵的情感体验而引导出明确意志的走向也得到了保留,却与外部社会产生了更多的关联性。

它想要表达的是集体对个体情感的磨灭,以自己的阵营属性划分个体归属,抹杀了个体以心灵为标准的独有存在性,只有最基本的生物归类的区别,是“生理上的物种”而非“有心有感情的生命”,由此指向了对社会集体的批判。

这也是韩国文艺作品的惯常题材,反映了韩国人对政府的愤怒。

因此,在处理寄生兽的时候,韩国版采取了“象征意义化”的改动,寄生兽不再是日本版中的“角色”,而变成了一种单纯的“生物”。

最明显的便是女主角的寄生兽,它虽然有着“海蒂”的角色名字,却没有太多的刻画表现,甚至独立出场的部分都以动作戏居多。

由此一来,女主角和寄生兽无法达成日常性的情感交流,日本版中双方各自逐渐推进的心灵感受与自我认知,对“物种归属”意识的抛弃,也就以更加“社会性”的形式进行表现了:强调寄生兽与其对应象征的人类在阵营集体上的“抹杀个体”,而非直接展示寄生兽的个体存在。

作为寄生兽一派主角的海蒂都如此,其他配角就更谈不上“塑造”。

究其原因,在相当大的篇幅中,韩国版都将寄生兽群体当成了绝对的集体主义存在,以强化自己的社会性主题倾向。

它们是集体的完成形态,几乎没有个体感情可言,与女主角等人的对抗就成为了集体对个体的具象。

他们的行动以宗教团体作为幌子,这已经暗示了其成员的“邪教感”,所有人仿佛被剥夺了个人意识,对宗教集体存在盲目的信任与归属感,最忠诚而狂热的信仰成为了集体意识的程度体现。

而在另一方面,韩国版的社会批判性主题让它必然聚焦于人类内部,展现人类角色在集体化社会中的个体性受压,个体意识与集体归训的纠结,以及相应的结果。

这让寄生兽阵营的戏份资源减少,概念化的改动显然非常合理。

在人类一方,作品围绕着“背叛、个体情感、物种阵营”,展开了阶段式的叙事。

作为集体阵营而存在的人类是警察与政府组织,它对个体的抹杀得到了非常概念化的符号表现:组织给寄生兽附身者带上的头盔,女领导用它来控制自己被附身的亲人,遮挡人类容貌而屏蔽了自己的亲情感受,这也象征了集体对附身者“人类与寄生兽混合”之个体真容的抹杀,在随后带上头盔的女主角身上得以展开,需要男主角等人去主动“脱下头盔”,战胜集体压制。

而在叙事层面,首先是个人情感对阵营归属的背叛,男主角的妹妹因寄生兽而死,他对女主角必然产生对“寄生兽阵营”的复仇心理。

这让他从恐惧之中激发亲情,变得敢于直面寄生兽,体现了个人情感的力量,同时又强调“个体感受”并作用到其对女主角的判断上,因为与女主角其人的接触而逐渐意识到其情感,感受到人类化内心的存在,进而在纠结之后放弃简单阵营划分的复仇,不是对“寄生兽”复仇,而是对“杀死妹妹的个体”复仇。

这似乎是对亲情的背叛,实际上却是对“阵营”的背叛,以及对真切情感的“忠诚”。

而在人类阵营的更微观形态--警察组织之中,作品展开了更丰富的内容。

叔叔要在警察代表的人类阵营与女主角代表的个体情感归属之中选择,而个体情感又带有逐渐确凿的过程,与前者的纠缠非常细致。

对后辈的长辈之情提供了一种更“便捷”的满足路线,既不需要背叛警察人类阵营,也能拥有个体之情,而选择女主角则需要背叛人类,叔叔一度不愿意放弃前者,即使愈发感觉到后辈的背叛也回避着事实。

然而,这实际上只是一种阵营潜意识之于个体情感的混淆,他需要认清这种牵绊的存在,真正厘清自己的内心。

他的选择并没有背叛阵营,后辈才是背叛者,同时也遵从了自己与女主角的亲情心灵,这说明了“听从内心,尊重个体”的绝对意义。

女主角的“阵营背叛与个体情感”与人类世界内部的关联性很强,绝不仅仅是作为人类与寄生兽的结合体,而是针对两方,这也是对“人类内部”之主题倾向性的加强。

在她的幼年时期,遵从内心感受,举报了殴打自己的父亲,这是对已然对自己没有爱意输出的对方的个体反抗,却因此被打上了“背叛家庭集体”的标签,进而遭到了社会这一更大集体的排斥,且被母亲将自己与父亲划分在一起,作为“伤痛过往”而一并排斥,个人之于先天阵营的挣脱无能、阵营与个人情感的必然互斥,得到了延展的表现。

女主角与寄生兽海蒂的结合,事实上是她在人类世界中受创的对应表现:为了保命的个体本能而无法与人类阵营和谐共处并被攻击,又由于人类的不可消属性而无法融入寄生兽阵营,从一开始就不被接纳,在作品的前半部中始终对双方阵营保持着迷茫和失措,被物种阵营排斥的同时也引出了与叔叔的关系危机,影响到个体情感。

以心灵的情感体验为标准,摆脱对物种阵营的归依,“背叛”阵营而不背叛“心灵”,从前者的“集体一员”成为后者的“绝对个体”,而集体在统一向心力的虚假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重视个体心灵的正确性。

男主角在最开始时也要归属于某一集体,与女主角相遇后逐渐走出,而灰色部队的女领导更是如此。

她抹杀了自己对被附身亲人的感情,纠结地导向了人类阵营而作为集体的一员。

这正是社会对个体的正面抹杀,而叔叔的后辈选择背叛,则是抹杀个体之社会的恶果展示,它并不能带来真正的齐心统一,创造的只是极度的扭曲而已。

在最后的部分,导演将人类与寄生兽进行了多重的同步对比,强调了最为社会性的主题;真正的“集体主义”其实是不存在的,所谓的“为了集体而牺牲个体”不过是上层统治者的说辞,以下层平民的牺牲来福利上层的利益,所有物种其实都是对绝对集体的背叛者与对个体自我的忠诚者,区别在于其听从的心灵是正向的情感还是负面的私欲。

由此一来,人类与寄生兽就形成了复杂的内在关系,既存在阵营之间的表面对立,其对立背后又是上层者引领的集体本质之私欲的一致,而下层者则以个体情感为指引,构成彼此之间的跨阵营合作,达到正向的一致。

从阵营角度出发,它揭示了人类与寄生兽在统治者层面的极度自私。

人类政府出于政治目的,不顾平民的安全而强行举办音乐节,这是对此前“淡然牺牲警察”的表意延伸。

而在寄生兽一方,作品则引出了非常大的变化,首领牧师为了自己在人类社会里的上位,牺牲了所有部下以获取人类的信任。

这推翻了寄生兽阵营此前的绝对集体主义作风,本应作为个体信仰集合存在而最为无我的“牧师”形象逆转,证伪的象征意义极大,从而强化了“任何集体都是掩盖个体私欲的虚假存在”这一事实。

而从个体出发,作品也带来了人物组合的对照,人类警察与寄生兽牧师构成了私欲的“跨阵营”关系,人类男主角与女主角则以“情感”的跨阵营组合而与之对应。

阵营的本质分界被完全打破,对立的表面是阵营,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战斗。

所有角色都在遵从自己的个体内心,需要明确的只剩下了内心中真正强大的部分,是私欲还是正面情感,通过双方的对战胜负来展示结果。

在此前,叔叔和男主角进行了自己对女主角的选择,已经形成了基于真切亲情与友情感受的选择,让“真情”成为了唯一确凿可信的“个体组成阵营”。

“背叛”虚伪的“牺牲个体之物种集体”,“忠诚”扎实的“个体真情之集体”。

男警察和牧师杀死了叔叔,构成了对立面的“个体私欲之集体”。

而在人物内心的直观选择上,最重要的是女领导。

她承载了主题的全阶段表意:自己是被集体主义抹杀个体亲情的存在,停留在对物种阵营的忠诚之上,随后意识到人类阵营的问题,在与男女主角的接触中感受并相信他们的真诚,完成选择的个体化转向,“背叛”物种阵营。

作品详细地推进着女领导与男女主角的交互,从完全的对立不信,到中间试图合作却难以彻底放开的犹豫,在男警察和牧师这一“私欲跨阵营组合”谋划之下,己方在真情信任上的暂时弱势,并最终坚定地互相信任。

以女领导为中心,作品也暗中增强了社会批判性的主题。

人类警察中有好人与坏人,被社会欺压的底层也有开篇中的消极杀人犯与积极的男主角,对社会的“反映方式”截然不同,决定其人格正邪的是个体而非某种集体化归类的“属性”。

这也体现在了寄生兽的阵营之中,女主角身上的海蒂最终拥有了更情感化的状态,而男主角姐姐身上的寄生兽也在被背叛的体验中激发了人性的一面,它们都不再是寄生兽物种属性中“只要呼吸就算生存”的绝对理性存在,从而与男女主角完成了跨物种阵营的个体真情关系。

然而,在双方阵营的高阶层之中,统治者却是彻底的“全员私欲化”,没有积极正面的对应角色,只是作为绝对的恶者而被下层的积极者对抗。

由此一来,“阵营”本身就完成了切换,从物种变成了“个体真情的积极下层”对“个体私欲的黑暗上层”的对抗,激发社会中存在希望的部分,洗刷彻底绝望的部分,成为了围绕阶层的现实社会性内容。

它们都是比“物种”更加真切的忠实本心之阵营,底层以真情信任为纽带,对抹杀信任而冠以”集体”之名的上层者发起反击,而上层则以利益私欲为连接,因阶层而掌握了“集体领导者”的位置,将集体权力而行私欲,抹杀底层个体性的具体形式正是对其利益的牺牲,甚至眼中全无底层者的存在。

男警察被牧师背叛的结局与女领导和男女主角的互信形成了对比,揭示了后者之于“个体心灵阵营”的确凿性,而男主角与姐姐寄生兽的结局更是有力的表现。

姐姐寄生兽激活了内心的个体情感,首次认知到自己对男主角的亏欠,随即以自我牺牲的方式完成了赎罪,而男主角对她最后的哭泣也带来了双重的意味,同时包含了对姐姐和该个体寄生兽之死的正面感情,完全基于对方的两层个体性身份,而不再是“无自主意识的物种阵营一员”。

牧师与男警察的互相背叛出于心灵私欲,又以“借助市长身体”的形式打通了寄生兽与人类在高层的物种区别,暗示着双方之私欲集体的不可持续,是内里本质的浅显表现形式。

主角们的平民阶层集体则与之对抗,完成了主题表意上的胜利,正面情感的个体形成了真正具有持续性意义的阵营,这也是理想中的积极“集体”,以此推翻由个体私欲组成--现行政府与高阶层主控的--虚伪集体。

真正的集体是要尊重所有的弱小个人,而非出于一己私利的利用和抹杀。

决战时镜头特意给到了牧师寄生兽的后脑,一方面表明了武器组织外放,制造战斗的紧张感,更是为了展示其大脑的不存在,用来强调双方高层的“抹杀个体意识”。

双方从个体出发,形成正反倾向的真正集体,其分化与对抗程度甚至大于“物种”之别,主题的社会批判性由此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基于上层以集体之名而行的个体抹杀,下层遵从本心,发起反击,阶层的冲突无比剧烈,而这种阶层角度的对抗也正是社会革命,高度对接了韩国的财阀统治与两极化的社会现实。

为了强化这一点,导演最大程度地淡化了寄生兽阵营的作用,即使最后两集中有了寄生兽对抹杀个体之集体的认知建立,展现篇幅却不多,且停留在台词宣讲的程度上。

它的重点依然是人类社会,将决战舞台放在了人类的战争英雄纪念馆,镜头反复带到民族英雄的雕像。

战斗英雄正是人类社会中的“被抹杀者”,统治者的命令让他们义无反顾地去战斗和死亡,生命被抹杀,而表面上的国家集体大义不过是对统治者私欲的掩盖,战争的本质动机是为了财阀、工业巨头、政治资本等少数高层者的牟利。

而始终将人物定在人类的形态之中,更是对人类社会表意的坚定指向。

作品中处于正面的平民人物,所有人都是“战斗英雄”,在自己理应归属并效忠物种集体阵营的错觉之中,为了高层个体的利益而不同形式地“牺牲”,或肉体死亡,或亲人关系与家庭生活破裂,或以片中形式化的“个体意识被抹杀”。

事实上,序幕中被寄生路人的“高阶级之奢靡堕落”,底层男罪犯暴力杀戮所体现的“社会扭曲”,带来了韩国社会在高低两极的同时不堪,而男主角与女主角作为社会边缘人的背景设定也显然带有一种对主流集体的揭示之意。

它当然不够深入与具体,在一部以类型化为基础的作品中,却与“类型元素作为主题表达的概念形式”思路相匹配,没有多到干扰,也不至于少到轻飘。

当然,这种侧重服务于主题,也必然地导致了寄生兽部分的塑造弱化。

并且,或许是出于篇幅体量与类型化的考虑,导演对人类内部其实也没有做到完全深入。

他让男女主角分别面对亲人的寄生兽,这里原本大有可为,最终却只是为了实现“个体情感阵营的打破物种、合而为一”,让“姐姐与寄生兽”对主角完成亲情与愧疚混杂的自我救赎,也让主角对二者同时完成回馈。

事实上,选择情感一方的正面角色们在此前打破了物种阵营集体的虚假性,随之理应面对情感体验本身的真假考验,打破这个维度的虚假性,进一步强调情感对接中“真切把握心灵感受,而非停滞于情感假象”的重要性。

男女主角均面对着被附身的亲人,正提供了这层发展的前提。

如上所述,主角之于“物种与个体之迷惑”的开解通过个体情感的确立。

而在上述可能性的展开中,这会关联到人物之于“阵营、情感、背叛”的第二阶段表现。

男主角和寄生兽化的姐姐正面相对,他已经背叛了人类阵营,此刻又要背叛自己的虚假亲情,因为对方已经不再是姐姐,这意味着他对真正心灵情感的体验,而不是停留在一种自欺欺人“我姐姐还活着”的迷雾。

这个升级带来了心灵表现的再延伸,用“不愿相信与面对的逃避”作为一种消极的内心反应,看上去是在面对情感,实则是对“亲人已死”的悲痛情感之真相的回避,是对此前叔叔对“后辈背叛而友情不存,自己需要背叛阵营”回避的再现,且更加集中于对情感本身的回避。

在女主角身上,我们也能看到同样的发展可能性。

叔叔的选择引出了阵营与个体的背叛和情感选择之结局,这是成片中给到的部分。

接下来,作品又能以其被附身而引出下一阶段。

第一阶段的结局并非真正完美的“面对情感与个体确立”,做到“对真正心灵感受的不背叛”才是。

女主角面对着寄生兽化的叔叔,完成上述过程,与海蒂的完美合一也同步地得到实现,落于彻底的非物种之自我生命,海蒂作为“角色”的独立塑造也到了该阶段才必要地出现。

作为此可能性的落点,人物会走出对消极情感的回避。

这意味着对女主角的确切而积极情感的消磨,直面消极本身便是拥抱积极,同时引导出对积极情感对象的保护。

这是对“真正个体心灵与情感”的忠实,而回避则是对它的背叛,由此将背叛从“阵营”上升到“内心”。

如果达到这个程度,作品应该会更具有思考深度与情感力度,但其基调无疑也会陷入低沉乃至于晦涩的地步,与动作、娱乐为基底的商业化风格并不匹配。

出于本土化的主体表达,将寄生兽与人类的并重塑造改为人类为主,再出于商业类型的项目诉求,将主题表达程度和形式拿捏得当。

对于网飞的商业片与电视剧作品来说,这种拿捏是最重要的能力,而本作完成得相当好。

这种拿捏甚至体现在了本作的结尾处理之上,作为一部大概率获得成功的IP改编作品,本作在商业上承担着系列化的任务,同时也需要更广泛的受容,因此主题也不能过于“尖锐”,以免导致官方的针对与相当数量民众的难以接受。

因此,本作最终让男女主角加入灰色部队,这是女领导转变之后的新生统治集体,对应着男主角此前对“堕落”市长的救出,强调了官方组织与明面社会的改良希望,思想上相对光明,又能制造出泉新一与男女主角产生日韩两国程度的互动前提,引出第二部作品的世界观升级。

而在主题层面上看,更好的社会形态也可以作为“底层人的社会改良之革命”的正面结果,由女领导和男女主角的携手来完成,并没有强行扭转对现行社会的批判口吻。

从成片而言,韩国版给出了非常细致的文本主题系统,落实到执行环节,却吻合了高度商业化的类型片元素。

两个阵营的对立承载了背叛与个体情感的表现,同时也引出了大量的战斗场景,外在的对立不同于日版中人物对寄生兽--看着寄生的手交流,其画面非常强调“自我纠结”--的内部矛盾与厘清,没有那么缓慢与晦涩,主题给战斗场面赋予更多的表意,却不会与之割裂,导致战斗或表意的让步。

两个阵营之间的战斗呈现出“对命令的高度服从,对牺牲的绝对漠视”。

最典型的是第四集里的大桥一战,长镜头连接起了双方战士的机械向前与轻易死亡,而人类一方的领导则对此漠然以对,只顾着追杀阵营敌人。

而男女主角则夹在其中,成为唯一有个体情感与纠结表现的存在。

而在战斗之外,背叛的设计还带来了谍战的元素,而“人类与寄生兽的阵营夹缝与无从选择”,“阵营与情感的无从选择”,以激烈战斗的形式进行呈现,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突出了纠结的极端程度。

这是韩国作品最拿手的人塑造模式,让其内心在极端情境下的极致扭曲,由此产生极强的戏剧效果,甚至有点“狗血”地刺激观感,未免粗暴,却绝对有效。

此外,这样的思路其实也顾及到了预算与内容体量的限制。

在漫画原作中,寄生兽的战斗会随着生物的升级而愈发扩大,如果加大寄生兽的戏份,展现女主角与寄生兽的战斗为主,那么就必须逐渐升级场面,否则很难满足内容高潮的需要。

这需要更长的铺垫、发展,远超六集的规划体量,同时也显而易见地烧钱。

如果转到人类阵营,那么寄生兽技能无需过多升级,也有情绪和谍战等元素提供观感体验,是更加妥帖的选择。

本作导演的代表电影是《釜山行》,其主题走向与表现形式都高度吻合本作,甚至就是《寄生兽》的“同质化作品”。

如同很多韩国电影一样,《釜山行》并非只是走血腥与惊吓路线的恐怖片,而是试图创造出引导观众反思的后怕效果,对自身的人性之软弱产生不信任感,并对接到对社会运行状态---非情感,一切付诸于地位压制与暴力反抗---之乱象的主题表现。

随着影片的发展,人性不断地产生新的阶段性希望,并不断地被迅速打破。

在这个过程中,导演强调了一个信息:即使人性本身迸发出了积极的一面,面对更加强大的外力,也根本不足以改变什么。

男主角无法抵挡僵尸的啃咬而被同化,其他人也都难逃一死,个人的能动性并不能改变结果。

在表面上,这种外力是汹涌的僵尸浪潮,而由于政府和军方的出场,僵尸便带有了对当权者的隐喻,让全片变成了对韩国政府治下民众之无力的表现。

由此,韩国的个体在强力统治之下的弱小与悲惨,在本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你可以发挥你的人性光明,人性本身也绝非彻底的黑暗,但在绝对统治面前,这一切都是无意义的徒劳挣扎而已。

社会乱象固然是由从上到下的全体人的“非情感化”之压制与暴力带来的,但最初的根源,造成底层人被乱像同化,不得不以暴力反抗的,终究还是政府。

具体而言,导演将僵尸浪潮与社会乱象相对应,人们被社会乱象的“同化”,便是活人被僵尸的“撕咬”。

而对社会乱象,则给予了”人性的阴暗属性“这一较为熟悉的内在原因。

韩国社会的种种问题,阶层严格固化的话语权高下,重男轻女的话语权高下,集合成了基于地位高下的压制与被压制,而人与人之间更加趋向于平等的情感交流部分,则是在地位高下之”话语权力量“面前处于弱势。

进一步地,话语权高的一方压制劣势者,而劣势者身处于这样一个”力量为尊“的残酷环境之中,自身被上层的力量碾压,也同样在被迫的情况下适应其残酷,变得疯狂,发起暴力的反击,从而带来了全面的混乱状态,任何一方都失去了情感化的内心。

在韩国近代的社会发展史上,这样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

而人性能够展现出的积极一面,也会在整体的大环境下,迅速地被吞噬殆尽,变得毫无意义。

由《釜山行》导演主控的《寄生兽》,作品深度或许略逊,商业与表达的平衡却堪称完美。

这一次的网飞无疑选择了最合适的导演,再次展示了自己对韩国市场与创作圈的准确把握。

它在韩国的成功当然有“夸大极端化的审美倾向”这一客观层面的契合,也与主观努力和积累密不可分。

《寄生兽:灰色部队》短评

女主颈椎真好,天天给我甩脸子。

8分钟前
  • David
  • 还行

好恶心…但是我喜欢…

13分钟前
  • 小侠来了
  • 推荐

非常好看。用《寄生兽》原著的设定,讲了一个全新的故事。女主有点性转版泉新一的感觉,但故事的节奏和整体感觉还是很接近原著表达的思想。

14分钟前
  • 龙叔
  • 力荐

李贞贤的演技,让我如芒在背、如鲠在喉,表情极度浮夸,眼神迷离恍惚。

15分钟前
  • 穆石(AI水工)
  • 较差

网飞出品必属精品。

16分钟前
  • 饿霸地煮
  • 较差

寄生獸造型單一了點吧,看著像八爪魚打架

18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后面的我没看 只看前两集 而且我提前预设不带脑子去看的 非常套路化 太傻13了 看的我想笑 这种剧都能8.0分 太离谱了 隔壁辐射美剧才多0.6分 这公平吗

20分钟前
  • 曹建宇
  • 很差

很喜欢秀仁,从小就活得很清醒,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而秀仁与海蒂结合,某种程度上其实对她们彼此而言都是某种人生豁然开朗的阶段,海蒂开始理解人类生存的意义,也提醒秀仁可以看看身边关心她的人,帮助秀仁一起融入人群中。共生的关系,有如伙伴也有如家人。另外,疯批组长&坚韧变种人,对不起我开始磕了😭

22分钟前
  • 苏锦鲤
  • 推荐

除了特效之外,一无是处的剧。剧本逻辑漏洞百出,很多可以含蓄表达的大道理非要嚼烂了再索然无味地呈现给观众。不必要的对话场景太过拖沓,有种国产都市肥皂剧的既视感。男女主角的选择很令人诧异,角色塑造也很单薄,原作动画里寄生兽和泉新一在不断地交流探索中,逐步成长蜕变成一个“特立独行的寄生兽”的过程,在这个剧集中毫无体现,甚至寄生兽本身无法与女主直接交流。那请问最终女主身上寄生兽的变化不就显得很突兀吗?本剧的特效,大体参照了动画外形设定以及《怪奇物语》的视觉效果,只能说是无功无过。但 2024 年了仅凭特效作为噱头撑起的 6 集短剧,真的值得花费 6 个小时去看吗?

23分钟前
  • BobZhang294
  • 较差

故事改的没有人性刨析,没意思,还是日版好看。

25分钟前
  • 半糖主义
  • 较差

哈哈哈哈菅田将晖ᯅ̈.ᐟ求倍速拉到第二季!!!!

29分钟前
  • เมย์
  • 推荐

一集就弃的剧。

31分钟前
  • 0905
  • 很差

废厂霰弹追捕,封桥扔车劫人,飞天头战力不佳,大姐头颇会煽情。在战争英雄纪念馆探讨人类组织之功利虚伪,其创作勇气其实比批判政府更大。有人类参与混战的动作设计普遍好于寄生兽CG触须斗。延尚昊自己的《釜山行》系列没玩好,扩展人家的《寄生兽》倒整挺溜,respect

35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有种网飞流水线拍出来的感觉,打发时间看看也不是不能看。

36分钟前
  • Hi Friday
  • 还行

依旧回不去《釜山行》那种全方位酣畅顺滑的感觉,寄生兽甩脸子打斗有点绷不住,感觉动作这部分设计得没有日版电影好。而且一到动作戏,就开始超级摇晃手持长镜头(幸好我不容易晕),并且看画面感觉也不是用特别好的机器拍的,反倒有种独立电影的味道,也是说不上来的怪味儿美学。我本来正要吐槽韩国的兽子们怎么都没有寄生肢体的,结果最后的彩蛋居然是肢体寄生的泉新一来访,还有点激动是怎么回事。

38分钟前
  • 王写写
  • 还行

像女版毒液的故事,观感上是好看的,整部剧的节奏和单集节奏都还合理,头几集打斗场面设计和调度看得出下了功夫的精致。只是只有六集,其实没怎么展开故事就结束了。男女主演技都很不错,自然又松弛。李贞贤演技大灾难,和模范出租车里的李絮同款演技,对人物错误的理解,把好人演成了大反派。

40分钟前
  • 七宝
  • 推荐

我真觉得蛮好看的,别管了,至少里面没有一个角色是傻缺,而且还兼顾了主角的心理成长线,结尾几分钟一波大联动算是彻底赢麻了

45分钟前
  • 坂本枏一
  • 力荐

为了苏打最后那一个镜头看完了整部剧…btw女主的颜我好喜欢

50分钟前
  • 有橘
  • 还行

女主都变怪物了还想着上班,打工人实惨

52分钟前
  • 成为朋友吧
  • 力荐

把分裂的人体拍得如此平、且几乎没找到什么特别的意义。等season2…

56分钟前
  • 夏日白书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