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FF48@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 4.4 17:00 港译《超时空爱杀》两个半小时的片子,看到最后半小时才豁然开朗。
故事讲述的是女主嘉柏丽尔和男主路易斯在1910,2014和2044年的三次相遇。
在这三生三世中,嘉柏丽尔一直被一种灾难的念头所困扰,惶惶不可终日。
而使嘉柏丽尔害怕的源头是她和路易斯之间的情感纠葛。
1910年发生的背景是巴黎大洪水,嘉柏丽尔和路易斯被困在手工作坊,在寻找出路的过程中溺毙。
2014年的事情基于美国伊斯拉维斯塔枪击事件改编,该事件中凶手在UCSB附近的社区杀死了6人,最后在与警方交火中自杀。
电影里,路易斯因为没有女孩子喜欢他而盯上了嘉柏丽尔,最后将其枪杀于泳池中。
第三世里,嘉柏丽尔为了得到更好的工作而尝试净化情感(这里的黑水和沙丘里好像),在此过程中不得不回顾了前两世和路易斯的羁绊。
了解了一直以来困扰自己的事情,嘉柏丽尔决定和路易斯坦白。
二人相聚酒吧,在得知路易斯一直知道双方的前世今生,并且已经净化了情感得到了国防部的工作时,嘉柏丽尔痛声倒地,哭喊着“NO!
”结束了整部电影。
片中有一些意向非常有意思,灵媒、鸽子、娃娃。
无论是1910还是2014的嘉柏丽尔,在遭遇无法言说的事情时,都选择了求助灵媒。
而灵媒往往神乎其神,并不知道她们是真的看到了什么,还是随口一说,瞎猫碰上了死耗子。
1910年的灵媒说鸽子是圣灵的象征,但鸽子飞进家里就表示有人要死。
2014年的灵媒说我只想你独自一人的时候告诉你,尽管在此时刻路易斯还未进入房子。
1910年的嘉柏丽尔和丈夫做了中性表情娃娃,因为他们可以please everyone。
2044年的真人娃娃可以陪伴你做任何事而永远不会有情感波动。
蕾雅演绎的不同时期的嘉柏丽尔都非常传神,1910年忧心忡忡的钢琴家,2014年有抱负的模特,2044年不愿放弃情感的普通工人。
无论是古典还是现代,这张脸在大荧幕上都很美丽。
乔治麦凯的角色相比嘉柏丽尔较少有情绪变化,服化道上来讲最适合1910的油头西装造型,后面的现代造型略有一些傻大个的感觉,可能因为麦凯的瞳仁实在太大了导致眼神有些呆滞。
片子剪辑有一点乱,三个时间段交叉还得花时间辨别一下当下片段属于哪个时间,从观影角度来说需要费点脑筋。
2044有一些片段不知道用意何在,比如出门时脸上戴的面具,有一幕嘉柏丽尔和后面走过的一个人穿着同样风衣裤子的搭配。
是威尼斯就一直想看的片,终于在北影节了却心愿,但北影节的字幕是真的差,光留意到的就翻错了三次,后面直接放弃了开做听力题。
不过蕾雅赛杜潜水的时候全场都跟着屏住呼吸,很好玩哈哈哈。
开头时场里有个男的暴喊一声“别拍照”,有被爽到,respect剧透预警主人公生活在2044年被ai控制的社会体系中,失业率67%,ai就业率20%,想要得到更好的工作就需要进行“净化”,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清洗淡化掉由DNA传递的“缺陷”,主人公的“缺陷”在于她一直有一种感觉,在未来会有一个毁灭性的事件降临于她,而她无法避开。
在净化中,主人公经历了不同时期的两段人生,而在这两段经历中她遇见了同一个男人。
三个世界中有种种细节不断重复互文,最终主人公与他在现实世界确认了心意,却紧接着因得知男主的净化完成而崩溃。
都说是法版三生三世爱情故事,但我还是觉得爱情只是一个切入点,是电影真正想表达的内容的呈现介质。
电影中doll的意象贯穿始终,开始在空房间里和ai对话时,女主就表达过担心在净化后会失去自己的humanity;在威尼斯版巴黎,男主说娃娃眼睛和女主的一模一样,女主也模仿过娃娃平淡到能让所有人喜欢的表情;在2014看房模特世界,女主和一群穿着同样睡衣的人参加试镜,拍摄交通安全广告时工作人员还以为她是另一个人,似乎在表达你是谁不重要,你的个性不重要,只要能完成工作,你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在现实世界,她也对babysitter说过我不想变成和你一样的doll。
女主最后的崩溃是因为她终于发现没有人真的在与她同行,两个世界里的夜店三姐妹拒绝她的加入,现实世界和她语音的朋友嘴上说着猫咪病了,实际上却在掐猫的脖子,是女主无法接受的失去了humanity的样子,无论是真实人类群体还是已被ai改造过的人类群体都无法成为女主的归宿,而女主对男主的爱也建立在以为他们是同类人的虚假期待上,所以当得知男主净化完成得到了司法部的工作时她的精神寄托破碎了,这就是那个她无法避开的毁灭性事件,这就是那个野兽,男主在两个净化世界里都说自己是个孤独的人,但真正孤独的是女主。
Ps.开个脑洞,巴黎世界女主就表示过她不记得和任何一个人讲述过自己的恐惧,所以她真的跟男主讲过吗?
还是说男主的行为从始至终就是ai的授意试图去影响净化女主呢?
我爱上你,这是几百年来不断重复的惯性,在我的前世,一次又一次,我无可救药的爱上你。
我疯狂的沉沦的爱,变成无法抹去的记忆,我要保留我的情感、我的爱,即使这是痛苦、恐惧和灾难。
我不在乎巴黎被塞纳河淹没,如果巴黎变成威尼斯,我也很愿意和你一起溺死在这里。
我知道爱上你是一场命中注定的 美丽的 活生生的灾难,即使我会死去你出现在我的面前,可怕的事情就会“降临”,我知道它会把我彻底毁掉,像是潜伏在内心的野兽我害怕自己再也感觉不到——那些被称作“人性”的、不理智的情感。
我不想变成没有情感的娃娃。
他们“宗教、巫师、人工智能”都不断的在提醒我,摆脱那些不切实际的强烈的感情,他们说我会变的平静 我会得到净化,我的潜意识已经被几百年的创伤所污染,我的DNA需要被“净化”。
他们想把我的记忆像绿幕一样扣除、抹去。
你说情感是幻觉,情感是自我满足的幻觉,你说情感已经不再重要了,它以更原始的方式出现。
原来你就是我心里的野兽,你引诱我,预知未来,走出剧院,我就预见到自己成为了蝴蝶夫人——我爱你,我也恐惧自己对你的爱最终会摧毁一切,但我无能为力,我无法选择,这是命中注定的蚕食我坚信我们的爱就像常春藤,当我决定再次走到你面前,我愿意为你冒险,原来你已经选择了遗忘原来你一直有退路,当我第一次对你说出那些预言,你什么都没说就跑开了,你说被我吓坏了。
现在的你也选择了遗忘,你对我的爱,或者说我们的爱已经消亡,我失去了我记忆里的爱人。
你真的存在吗,你只在我的梦里做爱。
你是我甜蜜的幻想,疯狂的爱,伟大的小说,心底的野兽
#电影《野兽》 因为在死亡搁浅里面很爱蕾雅所以还是看了这部电影。
它的剧情有些老套,有一部分特别像是在中国已经拍烂了的三生三世,三生缘分纠缠的爱情纠缠虐恋大戏。
还有一部分在于其中参杂了人类情感如同野兽,强烈的情感和无情的情感都是炸裂的。
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在未来世界回到过去消除内心未知的恐惧(尽管我觉得这未知的恐惧并非只有灾难和基因的缺陷还有很多一部分是来自于男性占据在社会优先位置上面的对女性情感的无知)。
但可以看出来女性回到过去依旧是沉迷于各种情感之中,而且因为消灭情感会让她失去活着的意义,消灭情感也会让她觉得自己像赛璐璐木偶人,像那个最畅销的中性表情的赛璐璐。
她依然是挣扎且痛苦的,并且是舍不得放弃的。
而男主就不一样了,在古典时代刚开始他们俩还能讨论着内心的恐惧是什么,后来当灾难真的来临,我总觉得突然降智。
在现代时代的时候,这男主变成了一个普信男,一个反社会人格,把他还是处男的问题都归结到女性身上。
同样也是悲剧收场,第三次在未来世界相遇的时候,女主还在讨论着情感,而男主早就变成了“无情”的情况。
开头和结尾都是女性的尖叫,混合着混乱疯癫,不禁想到了无数个在亲密关系中付出自己情感的女性,她们都因为男性遍体鳞伤。
何尝不也是一种情感暴力的遭遇呢?
另外,跟上次看金发梦露时一样,发现他们现在更喜欢利用多种荧幕尺寸的变化,多种视觉风格的,多种场景风格的蒙太奇。
这部电影有的地方很重口味啊,不是我很能接受的地方,黑人木偶亲女主的点目的是表现什么其实我没有看懂,有点心理不适,或许影片是想达到某种对人的心理刺激?
不得而知。
三生三世的爱情,与同一个男人相遇,忘不掉的感情纠葛,需要用现代科技来进行DNA净化,可始终也没能净化掉女主内心深处的一些情感和恐惧,也许是爱的太深刻。
感情在不同时代的变迁,可真正相爱过的爱情是痴迷疯狂又带有恐惧的,(怕失去、怕结果、怕对方对自己爱意百分比)。
让我想起一段话《赤足》中:我不是喜欢他 是爱他 “你以前恋爱过吗”“没有”“那你怎么知道爱他”“一旦爱上了他 就知道不是别人了”。
影片会想我联想到这段话 很像。
可是影片貌似也在表达感情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达,让人越来越无法静下心来好好爱一个人,没有了情感的记忆,造成了情感的缺失,很多人失去了爱人的能力。
而我始终相信我可以成长的更好去爱别人,爱自己,爱满则溢,去爱我爱且值得我爱并爱我的人,期待
没看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只看了法国版的《野兽》。
男主一世比一世让女主伤心失望。
第一世,虽说女主已婚,但是男主就是那种若即若离,不离开也不主动越雷池一步,逃跑的时候也一先一后,生怕死一起。
当然最后还是死在一起了。
两个人一起下去,齐心协力,未必不能举起那个门栓。
第二世, 男主说着用尽了一切办法泡妹子,却一言不发举枪就射,把妹子给崩了。
第三世, 妹子带着前两世爱情的记忆主动找到了男主。
男主却早已把自己的情感抹去得一干二净 或者其实,之前也并没有任何感情, 嘴上说着我爱你,不过是没有感情的我爱你。
和说早上好一样稀松平常。
归根结底,爱情不过是我们内心的投射,而,投射的对象不过是一只野兽。
很难期待这个野兽也会有相同的感情,用看待、对待爱人的目光和方式看向、对待自己。
近期最爱新片,要展开夸一下。
感觉和之前很爱的奇美拉有微妙的互通,都是将深刻爱情、恐惧、灵诡元素揉在一起,置于恰当的场景中且处理得十分惊艳。
观影体验就是沉浸式极致浪漫和惊悚,多巴胺和肾上腺素分泌同时被刺激让人脑袋晕乎乎的。
主旨很简单也就是波尼洛说的讨论爱与恐惧两种强烈又相互伴随的情感,但完成度一流,效果就是极致惊悚的同时极致浪漫。
虽然是三个时空并行但通过娃娃、灵媒和一些场面的复现(但又不完全相同)串联得恰到好处,看到有人说太碎还有说不理解导演脑回路的,但我感觉过渡剪辑都还挺自然甚至很爽。
佩服波尼洛的想象力和审美设计,给cliche上了一层uncanny,一切就变得恰到好处地迷人。
三个时空都有一些非常cinematic的记忆烙印场景,感觉以后没事就会在脑子里拿出来细品。
比如belle epoque巴黎的娃娃工厂戏,个个都是性张力名场面我真的要疯,只看HKIFF trailer剪进去的那一幕就能感觉到。
还有LA的蕾老师clubbing和跟车sequence。
选角感觉挺成功,蕾老师不用说,真的不能错过在大银幕上看她的机会,太美了无处不美怎样都美,MacKay侧脸还ok,两人挺有chemistry的。
soundtrack也很好,悬念音乐、勋伯格、new wave、Roy Orbison Evergreen,每一个放出来的时机都很诡异,而且原声居然还是波尼洛自己写的,敬意+1。
让我看下你的手——《野兽》
今天聊聊法国 / 加拿大电影《野兽》。
片名La bête / The Beast (2023),别名爱如困兽/ 超时空爱杀(港)。
《野兽》是法国导演贝特朗·波尼洛打造的科幻爱情片。
这部影片穿插了三个不同时代——1910年的巴黎、2014年的洛杉矶,以及2044年的未来世界,呈现了一段跨越时空的浪漫故事。
影片通过多重时间线的叙述,展现主角之间关系的微妙演变。
每个时间段都有其独特的环境和情感背景,让人感叹情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这种叙事结构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深度,也让观众在不同的历史与未来场景中感受到角色们的挣扎与渴望。
1910年的巴黎,上流社会表象一片繁华,而洪水的降临却暗示着灾难的迫近。
加布里埃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钢琴家,心中被对未来的恐惧所困扰而无法全心投入爱情。
她的丈夫经营着一家玩偶工厂。
一次派对上,加布里埃尔邂逅了来自英国的年轻绅士路易斯。
他对她一见倾心。
两人之间似乎有种难以言喻的联系,但加布里埃尔的预感让她无法回应路易斯的情感。
时光转到2014年的洛杉矶,加布里埃尔是一名模特和演员,孤独地追寻自己的演艺梦。
易斯则是一个有着厌女症的incel(非自愿独身者),他对女性的不满使他变得危险。
在这个孤独与绝望交织的城市中,两人再次相遇。
路易斯开始跟踪加布里埃尔,并对她进行骚扰。
再往前推到2044年的巴黎,人工智能已全面统治了世界。
这个反乌托邦的时代,情感被视为累赘,生活完全被AI掌控。
为了追求更好的职业机会,加布里埃尔选择接受“DNA净化”手术,这意味着她将失去自己的情感与记忆。
意外的是,在净化过程中,她再次遇见了路易斯,前世的爱情在此刻重新涌现,唤起了她深藏心底的情感。
影片中的“野兽”象征着人类内心深处的恐惧与不安。
它既不可见,又难以捕捉,却始终潜伏在我们生活中,影响着我们的选择和行为。
加布里埃尔对这只“野兽”的恐惧,其实反映了她对死亡和未知的深切担忧。
人类在这个星球上,孤独地面对自己的命运和有限性,这种感受是终极的。
影片通过加布里埃尔在不同历史时期对“野兽”的恐惧与抗争,表达了人类在面对未知时的勇气与坚韧。
每一次挣扎,都是对自我内心深处阴影的挑战。
这部影片的灵感来源于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903年的中篇小说《丛林中的野兽》(The Beast in the Jungle)。
开头部分与原作几乎一模一样,但之后很快就分道扬镳。
主要的变化在于,两个主角的性别发生了互换,给故事注入了新鲜的视角。
实际上,这是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在2023年的两部法国改编作品之一,另一部由帕特里克·奇哈执导的《丛林野兽》(La Bête Dans La Jungle)。
两部影片都在2023年上映,加斯帕德·尤利尔在这两部作品中都被邀请出演。
此外,还有一部2019年出品的荷兰版电影《林中野兽》(The Beast in the Jungle)。
《野兽》是一部野心勃勃且充满争议的电影,宛如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人工智能、情感、命运与爱情等主题,融汇了惊悚、悬疑和超现实主义元素。
故事跨越三个不同时代,主角加布里埃尔和路易斯在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身份,但他们之间的感情始终如一。
这种跨时空的设定让人联想到《云图》,然而贝特朗·波尼洛的版本更专注于内心探索与描绘情感。
影片的叙事结构既复杂又精致,融合了科幻、惊悚和历史剧的元素,反映了对未来世界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描绘。
导演以精湛的影像语言和独特的象征手法,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压抑的氛围。
1910年的巴黎宛如一幅华丽的油画,诗意盎然;而2044年的未来世界则显得冷漠无情,科技的冰冷感令人不寒而栗。
影片中的玩偶娃娃、鸽子、预感、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那首耳熟能详的“常青树”歌曲,反复闪现,深化了主题与情感层次。
这些元素不仅反映了加布里埃尔的内心状态,也象征了人类存在的本质。
影片的核心在于情感,它深刻探讨了情感对生命的重要性。
加布里埃尔与路易斯之间的爱情跨越了时空,超越了时间、空间和身份的界限。
这种爱情让人相信,情感是人类生命的灵魂,它赋予我们存在的意义,使我们能够与他人建立深厚的联系。
在这个被人工智能统治的未来社会,情感被视为一种危险。
为了抹去自己的情感记忆,加布里埃尔不得不接受DNA净化。
“净化”这一过程象征着对人类情感的抛弃。
经过多次情感的洗礼,加布里埃尔却发现自己愈加孤独。
她的内心依然渴望爱与被爱,但在这个冷酷的世界里,这种渴望显得无比奢侈。
加布里埃尔选择保留自己的情感,这是她对生命的热爱,也强调了情感本身的无价之宝。
穿越时空的科幻爱情,孤独复杂的存在主义。
一个完全包裹在三生三世爱情故事里的关于人性的讨论,是温柔的,同样是残酷的。
当我们的时代进步到拥有情绪尤其是一些负面情绪,包括焦虑恐惧担忧,是会让一个人成为无用的人的,从而被ai淘汰的时刻,你是否会选择用机器“净化”你的人生,从而让自己平静并积极?
也许很多人会这样选择,但女主却因为在这个过程里意识到了命运中不断重复的爱情和遗憾,而没能摆脱这些情绪。
她无法也拒绝成为玩偶一样的人类,也因此当她被孤零零的留在情绪里,她崩溃,她落泪,她绝望,她无助。
影片极大的满足了我的美学体验。
我的女神蕾雅赛杜和我我偏爱的荞麦,英语和法语的碰撞,每一个眼神都在拉丝,而她们反反复复的爱上彼此,却又无疾而终。
从不符合道德的爱情最终葬送在大火的工厂的水里,到素未谋面的想象爱情却无法阻碍命定的绝望带来的悲剧,再到最后时间差导致的一切无法回头,确实是三生三世,但也确确实实让我感受到并不是爱情的遗憾,而是这其中对于生活的焦虑和内耗所带来的悲剧的开始。
每一次都是犹豫,不够洒脱,想来想去,陷入情绪,无法摆脱也无法控制,仓皇的看着世界流泪和悲伤,最后只会换来真正的痛苦,我有时候在想,这或许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而影片跨越三个时代的设计里,摄影和美术及令人紧张的悬疑配乐也贡献了极好的视听效果。
我最爱维多利亚时期的妆造,和未来世界的置景,实在是美不胜收,让我的眼神始终无法移开。
不断变化的画幅也帮助我更好的理解了剧情,尤其是区分了现代时期和未来时期。
未来时期的一些设定虽然不够有科技感,但灯光和装置的使用已经足以让我接受这个设定并且为美丽感叹,确实是足够的美,人美景美画面美。
很多重复出现的意向也让我理解到命运的纠缠和重复,鸽子,娃娃,水,灵媒,幻想中的爱等等,不断的出现暗示着人无法改变时,命运也并不会出现真正的变化。
我常常觉得命运神奇,当在不同的转折点做出不同的决定时,才会出现新的转机,而如果只是想依靠摆脱情绪解决自身问题,终究是不会有结果的。
对未来的担忧也许正来自于某种对自己的了解,知道自己并不会拥有真正解决问题或者直面生活的勇气,才会害怕某个决定或者选择带来的后果,犹豫不决最终爱成为了悲伤的源头。
故事的设定有些像著名的游戏《信条》, 人类过往几世的经历都印刻在DNA 里, 影响着今生的所思所想。
两者不同的是, 信条是要回到过去 寻找过往的人与事; 本作恰恰相反, 为避免感情用事、追求更高的工作效率, 需要舍弃人类情感、擦除DNA 中前世爱恨情仇(*^ー^) 有点断情决意。。。。
本作讲述女主所谓三段爱而不得 无疾而终的情事。
第一、第二段基本连续、顺序进行, 头尾相接,相对独立完整。
而第三段未来的故事,感觉主要是起到说明故事设定、承上启下。。。
推动故事情感层层推进的作用。。。
当然的, 最后女主终于鼓足勇气,主动向男主示爱。。
结果却啼笑皆非, 最后女主绝望的哀嚎Σ(っ °Д °;)っPS, 故事里的标志多多, 既代表圣灵又代表死亡的鸽子, 神神叨叨 多少有些解释作用的神婆, 多重寓意的玩偶。。。。
不一而足。
有趣的片头女主在第二世面试拿刀无实物表演和最后结局渣男闯空门的设定几乎相同(•̥́ˍ•̀ू)还有就是网络安全还是最重要!
不开网络防护,随便开网页, 暴露安全隐患引来杀身之祸(メ`[]´)/
低配林奇,难看……三生三世的外壳包裹着的人类寓言,现代意义的影像技术吞噬灵魂,各种技术花哨手段显得笨拙而无力。
虽然是三段时空,但是可以看作一对恋人分分合合的一生,因各种原因的爱而不得是痛苦的,有些人选择认命,有些人选择苦苦支撑,氛围感特别好,音效惊悚堪比恐怖片,片尾字幕很有新意,彩蛋令人唏嘘啊
上帝啊求求你降下一道天雷劈死这些装神弄鬼的白男导演吧让你学大卫林奇不是让你搞视听大乱炖啊 //@ GFF24
看时尚可,看完很疲。可能最近对文艺科幻片有点免疫,再加上2个多小时观影太长了。其实就是给三生三世的故事,但通过切换营造离奇感。可惜对三个故事均无触动,唯一是娃娃工厂火灾有点意思。感觉三个故事切割太过,没啥联系,看完就完了
去年在马伦巴,前年在那不勒斯。
不好意思,果断一星。请各位不要怀疑自己,跟随自己的感受打分即可。
三生三世屎里桃花劫。(蕾雅·赛杜是碟醋;这盘饺子,我吃不消)有媒体把片尾二维码解读成揶揄讽刺,反正在场观众最切实的体会是——“方便”。
看的时候一直在想如果Gaspard没有意外去世,他跟Lea演对手戏,第一幕和第三幕估计完全能撑起来,男主跟Lea几乎没有任何化学反应,反倒是第二幕里偷窥猥琐男倒是很贴合人物。蕾老师的表演几乎是全片看点吧,忽略了剧情也似乎不影响。但整片优势是依旧保持了一贯的拼贴和分屏的玩味,缺点是前一小时,由于男女主毫无化学反应,熬也一小时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就突然爱了,突然那样放不下。观众的云里雾里不知所以与角色达成了共识。
不明觉厉,但看得很沉浸。我觉得导演在讲未来的人类现代性危机是一种自恋危机,自我意识的过剩,导致无法接纳任何一种生活形态,自恋变成了无解的野兽,毁灭完整的生活,逼迫人们封心锁爱。
概念挺不错的,加一星,但进不去。整体是路易马勒+阿伦雷乃+卡拉克斯😂
真是太讨厌这种无病呻吟故作深邃的电影了
最喜欢前世第一个故事, 还有姬圈天菜永远是K不是赛杜大众不要自认为。
还是科南好。
爱是刻在DNA最深处、无法被净化的洪水猛兽。过去现在未来三个世界的不断互文,最终净化成功了也失败了。可惜轻浮的表现形式破坏了原本深刻的内核。结尾“致Gaspard”打出来我心尖一颤...
#TIFF2023#3.5.看来很多人都相信威尼斯场刊,行业媒体场满座的盛况再次出现,而大家都可能没想到这才是“噩梦”的开始。要承认的是,本片的观影过程是颠簸的psychotic journey,却是没有太多joy却有更多折磨的那种。某种程度上来说Bertrand Bonello在本片想做更后现代女权的David Lynch,然而总在崩盘的危险边缘疯狂试探却只会让人疲惫。从艺术沙龙到现代豪宅,从不同时代的club到近未来的科幻场所,Gabriella的“穿梭”更像一场没有意义的“寻爱之旅”,而原来空虚的真实面貌是一只鸽子。我们依然可以Léa Seydoux的close-up中感受她的魅力与表演能量,个人却觉得Guslagie Malanda很惊艳,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新演员之一。另外,任何试图理解/拯救INCEL的叙事都应该被abolish.
爱是永恒的话题,我们对它恐惧又期望,三生三世也要找寻你,可是你已经不复前世。
虐女精神喜迎出海,中国仙侠勇闯金狮。
很有意思《法兰西》和《野兽》都是关于Léa Seydoux脸的电影,摄影机放大了蕾老师的脸,对情绪的表达近乎严苛,虽然我认为蕾老师是一个很好很好的演员,但她绝非是可以这样用脸来讲故事的演员。我理解杜蒙对蕾老师脸的使用,一张可以代表法兰西的脸,一张就是要刻意可以看出表演痕迹的脸,一张很难表达出精准情绪的脸,这很符合杜蒙讽刺的幽默基调。但是《野兽》里,他好像毫无意义的在模仿着、消费着蕾老师的脸,在蕾老师的脸上我们看不到三生三世的沧桑,也看不到对爱追寻的执着,反而在娃娃和仿生人之中有着伪装的人性,这样做的意义是为何呢?这真是一部很不讨喜的电影,太多模仿的痕迹和毫无意义的刻意,虽然我们还能触摸作者性的那一部分,以及野兽的含义,但整体混沌且过于神神叨叨的来回拉扯完全破坏了宿命论题下爱和人性进化的那一部分,很糟糕
#Venezia 805+一场跨越数世轮回的奇情虐恋,但本质上是一场发生于近未来的AI完全体成果演示。历史观悄然浸入梦境,在外力的强干扰下,男女之间,人类与AI之间,开启共同进化的进程。野兽汹涌,潜伏在各个时代社会氛围的情绪洪水中;但AI不是野兽,除非人类放它们入侵私密空间。在深入骨髓的潜意识惊悚感里,冲动引发的生存成功结局被强行扭转,野兽被驯服,劣等的DNA被剔除。人类真的学会了爱吗?空旷的巴黎街道上,佩戴面罩的人类与机器人并行,谁又是谁被驯服的野兽。最好的AI电影
影片真的挺没趣的,全靠蕾老师硬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