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当初看这部晨间剧,首先想到的就是笃姬,女性自强、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什么的实在励志。
但是后来,看下去以后,我个人看到的是日本人民(非政府、非主战派),那些普通的民众在面对战争时的无奈。
就算有很大一部分,或者说绝大多数的军人在战场上犯下的罪行是决不可原谅的,但是他们背后的家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看着他们走上战场的呢?
每死去一个人,其实死去的都是某个人的儿子,某个人的父亲,某个人的心中挚爱,光是想到这样就让我更加体会到生命的可贵。
杏出演了一位失去儿子的母亲,时刻担心着丈夫的妻子,为身边流离失所的人们赶到揪心的人,她努力用自己所有的力量帮助自己也帮助别人。
光是这样,已经足够深刻了。
这部剧就是讲述了战争对于所有人的残酷,以及在夹缝中生存下来所需要的坚强和坎坷经历。
这是我2014年4月在博客上写的一篇小文章,当时也是因为被一部日本美食剧《多谢款待》所感动,再看看当时我们自己国家的电视剧伤心不已,一气之下写下的一段话。
现在看来不免有点幼稚可笑。
转眼一看三年有余,我们国家的电视剧也还是老样子。
不过可喜的是好的美剧近年来也在减少,还在持续追的几部剧剩下的也不多了(《纸牌屋》、《傲骨贤妻》、《生活大爆炸》、《无耻家庭》都不好看了)。
老有人说中国的剧不好看是因为审查制度,当然我也觉得有必要要建立电影分级制度。
但是就拿日本的晨间剧来说,1961年出现以来,已经几十年过去了,日本还在拍这样老少皆宜,温暖励志的剧集。
这样的题材我想哪个国家也不会审核不通过吧?
还有人说是资金的问题,为了剧集能活下去,必须商业化,好吧!
我们国家现在富裕了,可是还是没有艺术和人文关怀的剧集出现。
现在的我也已经习惯。
昨晚看完日本晨间剧《多谢款待》的第22周“战争之殇”,我感动的几乎热泪盈眶,今天清晨喝了咖啡,激动不已,忍不住想说几句。
《多谢款待》是我看的第一部日本晨间剧,共有150集,每集15分钟,之前完全没接触过这种类型的剧集,看的大多是11集左右的日剧。
起先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不好看就弃,因为每天一集的关系,这部剧已经从2013年10月断断续续追到现在,看了差不多几个月的时间。
本剧讲述一位日本普通女性用美食守护家庭的故事。
女主芽衣子甚至一生都没有工作过,只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只是她的目标是:“每天都能吃到好吃的事物,让所爱的人也能每天吃到好吃的食物”。
简单说就是一个吃货的一生。
就是这么一部剧集为什么能吸引我呢?
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故事背景 。
故事的开端在日本的大正年间(1910左右),日本明治维新早已开始,从剧集的侧面也能发觉当时日本西化的程度。
女主芽衣子的父亲在东京的普通街区经营者一家叫“开明轩”的西餐馆,父亲就是餐厅的主厨。
最先剧中经常会出现父亲做的美食,每集短短的15分钟必然会出现几道让我流口水的美食场景。
接着随着女主的长大,就是女主与东京大学学建筑的丈夫相遇到结婚的纯爱部分,女主渐渐从了一个单纯的吃货变为成了为爱的人做美食的吃货。
然后就是女主从东京嫁到大阪,讲述女主怎么处理婚后和婆家的家庭关系,用美食,把原本一盘散沙的家庭凝聚在一起。
(除了美食,同时也能欣赏到那个时代东京和大阪的风土人情。
)看过剧之后才发现记住的都是些操作简单的家常美食。
煎蛋、腌菜、炖菜。
再后,就到了我现在看的部分—战争这个部分(1930-1945),本来我是不打算继续看下去啦,因为日本侵华战争的关系,我有点抵触心理。
其中有一段是女主每天参加妇女组织,参与战争的后援工作,我很是反感,中间停看了几个月。
后来想想,了解一下日本老百姓对战争的态度,就硬着头皮看下去。
渐渐发现,战争把原本幸福的生活都毁掉啦,女主一家和剧中的普通百姓,也是对战争充满了反思,特别是女主的儿子和丈夫都被送上战场、东京和大阪因为空袭变成废墟,物资贫乏,百姓实行食物配给制度 。
女主的儿子最后明显有反战情绪,立志要改变这个国家......(这让我联想起《萤火虫之墓》,这里就不讲啦)。
撇开政治不说,只是从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来看,女主也不喜欢战争,当从广播里听到日本天皇宣布战败,战争结束。
女主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开始在一片废墟的土地上开始重建......(这部分我还没看完,就从日本战后的迅速崛起也不难猜测,女主势必会继续励志下去)。
尽管这是一部励志剧,但是完全没有让人反感的大道理。
讲述的都是日常生活的小点滴,我参与到女主的生活中与她同悲苦同快乐。
这部剧也有爱情,婆媳家庭问题,小三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但是每种主题都不是单一的,是饱满的,立体的。
女主面对生活的态度温暖着我鼓励着我,让我也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目标和生活态度。
我在娱乐了解异国文化的同时又思考了许多问题,并运用到我的生活中去,我觉得看观看电视剧不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
我也是打小就爱看电视剧,经历过小时候的《西游记》《小龙人》,各种武侠剧,琼瑶类的言情剧,港台剧,一直到日韩的偶像剧。
然后又想聊几句美剧,尽管小时候就看过美剧,记得当时是因为正大综的关系看过几集《霹雳游侠》和《侠胆雄狮》,当时年龄小,美剧引进翻译的也少。
真正大面积开始看美剧是从上大学开始。
一开始是抱着学习外语,了解西方文化的初衷开始看美剧和少量的英剧,然后就顾不上学习和周围的同学一起陷入痴迷的状态。
看美剧的类型和剧集也越来越多,直到现在毕业参加工作,近10年间,我从未中断过美剧。
从陷入到现在渐渐走出,开始有分辨和思考能力。
很多美剧伴随我成长,陪伴我度过人生的孤独期低谷期。
至今还在“永不删除”的硬盘部分里还保留着几部剧集。
只要随便打开一集都能带给我曾经的回忆。
除了家人朋友,还有这些剧集曾陪伴我、鼓励我、温暖我、治愈我......然后就是我们自己国家的电视剧,请问您是肿么啦?
电视剧应该有各种各样的类型,因为观众也有各种各样的人群,我们在成长在长大,为什么电视剧的类型和内容就没有长大,原创能力越来越差,还有退步之嫌?
(不花任何心思的完全照搬越来越多......)电视剧除了娱乐的部分,同时也是一国社会和文化的反映和再现的载体啊!
电视剧离不开剧本、小说和文学,娱乐之余还是有很好的文化传播功能呀!
我国的优良的文化传统,悠久的历史,为什么就没有几部又好看,又能传递正能量,又兼具文化传播的电视剧呢?
除了现有的类型,为什么就不能有新的类型呢?
精品的剧集还是有很多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像读书一样,看电视剧是一件非常私人自我的行为,也许是因为我碰到的时间点不一样,我喜欢的剧集不一定适合你。
所以不是推荐只是分享我看过的几部剧集,不过一定要配上自己的心境......当我只身一人在异乡打拼,带给我温暖的友情,陪伴我孤独的剧集有:《老友记》(Friends)、《欲望都市》(sex and the city)、《老爸老妈的浪漫史》(How I met your mother);当我处在人生的低谷期,觉得生活一团糟,又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傲骨贤妻》(The good wife)、《豪斯医生》(HOUSE)、《绝命毒师》(Breaking bad)在我就是单纯的不快乐和疲惫不堪想要开心一笑的时候:《摩登家庭》 (Modern family)、《家有喜旺》(Raising Hope)和《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这两部的后几季笑点比较困难,编剧也挺不容易,而且喜旺被砍)在我有些迷茫,想要寻找生活的目标,端正人生的态度时,我开始喜欢看日本的晨间剧《多谢款待》、《海女》、还有正在更新的《花子与安妮》。
这些剧集基本比较长,陪伴了我至少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每天有空闲的时候会看上几集,有时还会重新回看。
现在还在寻找更多新的剧集,国家也有所拓展,法国、德国、瑞典、西班牙、巴西 ......open mind ,抱着尝试的态度,来者不拒,当然也有很多看不下去的剧集。
希望小伙伴们也能open mind ,欢迎多沟通,多交流 ,有好的剧集分享给我!
最后就是寄希望于我们国家的电视剧,希望也能越来越好。
不要再重复拍摄宫廷剧、穿越剧、小三剧和抗日神剧......多发掘新的类型和新的内涵。
PS:简单分享一下日本晨间剧这种类型,觉得非常好,特别适合学生,在家的主妇或者暂时没事做的人,每天15分钟,很励志很温暖。
晨间剧即晨间小说联系剧,是NHK电视台于1961年开始的日本电视剧系列,即每星期一到星期六的同一时间段连续播出一集的电视小说。
每集为15分钟。
一般在早上8点15分清晨时段播出,主题大多数为逆境中奋斗女性的故事。
晨间剧即晨间小说连续剧。
嘻嘻,最后附上昨天那篇里忘了放上去的电影《小森林》里的菜单
烤乳猪和巧克力都极具象征意义。
文学化的给西门安排了抓猪的桥段,相拥在一起猪却不见了,终究是没有吃上西门做的烤乳猪。
西门说去博多抓猪,博多是与亚洲大陆来往的重要港口,这里的猪是日本征服亚洲的野心,猪的消失说明野心没有带来任何结果。
西门真的是一个人吗?
西门是日本社会最喜欢的工具人,家中是丈夫,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因为全职太太的扶持,在社会上他是给日本建地铁的工程师,是原始社会分工的打猎者,西门存在的自我价值甚至都是是为了家,为了日本。
芽以子也是一个人吗?
芽以子是日本社会最理想人妻,学上到一半就甘愿跑去给人洗衣做饭,还乐在其中,成为家族打理者,食物供应者,她的自我存在是为了听别人对她说多谢款待,继续家庭和国家的运转。
女性在家扶持,男性在外征战,如此原始却如此有效的运作机制。
也非常体现日本的家庭核心是高效运作的内涵。
剧中每个人用餐的位置也非常有趣,精确的根据每人的分工,家族甚至社会的角色来安排,非常的细节。
最后夫妻相聚,芽以子道:“宁可让家人担心也要去拿猪?
” 答:“你不是说要吃我亲手做的料理吗?
” 是用晨间剧这种轻松的调调去写历史,三言两语把因为野心发动的战争变成变成家族成长的期待这点也非常的日本人,不论在外征战的士兵还是在家扶持的妇女一个都逃不掉,把爱家和爱国巧妙的混淆,用家庭成长的体面来合理化发动战争的动机来最大限度的减少痛苦和愧疚,甚至没有任何愧疚而言,所谓的痛苦也不过是战争带来的生活质变,但是本心确是,家庭合睦,相安无事,人人都是齿轮,继续维持日本作为国家大机器的运转。
家庭的温暖也始终无法逆转国家大机器的运作力量,生活还在继续,沉浸在做齿轮的生活无法自拔。
最后围坐在一起吃巧克力,隐喻日本接受美国的协助,生活从此是甜的,亲美形成定局。
“爱是什么?
”朋友木耳菌问一小朋友。
“爱就是当小狗舔你的脸”小朋友回答道。
木耳菌笑了。
但小朋友接着说,“即使你一天都没有理他。
”小朋友对爱的理解不见得比我们浅。
爱是小时候写作文恶俗的比喻——“X爱如山,如海”,它的范围太广了。
是最近火爆的外星人都教授放弃400年风平浪静地球生活暴露自己,只为守候一个二千。
是观众拍胸脯大腿向编剧要求的男女主角之间的甜蜜。
但那只是爱的一角,隐藏在甜蜜之下是不可控的人性、命运,是未知的汹涌海洋。
也因此,《多谢款待》成为了至今为止我坚持看的最长电视剧。
它不是罗曼蒂克爱情电影里的冰山一角,150集的长剧集,没放过幼女芽子成长为欧巴桑“多谢款待太太”每一个重要的节点,以及她的信条: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一部普通励志剧,多少带了晨间剧贯有的煽情,还是《legal high》里雅人叔吐槽的“积极向上的万年圣母型女主角”。
作为看客的我都一度感到厌烦——高富帅男一曾精神出轨,一句“还是你做的咖喱好吃”就成功力挽狂澜。
芽子某时期对国家政策麻木推崇,逢人便宣传“做任何事都是为了国家……”,再美丽的容颜也有看腻的一天。
当曾经的渴求变得习以为常,两人为职责分配暗暗较劲,为小事摩擦斗嘴冷战。
厌烦又和好。
是多少次大大小小的循环,相爱相需仍没能成为一个整体。
无需再去检验生而为人的不完满,爱情也一样。
永恒的爱需要主动。
人无法违背喜新厌旧的自然规律,但不努力袖手旁观的爱情堪比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悲剧。
科学家分析那些正在走向成功的爱情发现,这些成功的伴侣不见得比寻常夫妻少碰撞,争论频率相差毫厘。
当问题产生,他们努力告诉自己“这都是正常的”,琢磨消化接受,继而商议寻求解决之道。
螺旋式升华是两颗有差异的心因同一个目标靠近,无数次斡旋后总算有了打不死蟑螂的免疫力,跌宕起伏的情感曲线,主旋律始终积极。
芽子的爱是通过吃赋予的。
从小吃货时期开始,她的世界里就只有自己吃与给他吃。
她爱吃,在外婆的影响下还爱与食物对话,每一个食材都是有生命的,不被做成好吃的食物是一种浪费。
爱人,就是给他吃——“请让我一生给你做好吃的料理!
”实在是芽子式的求婚。
芽子希望能让她爱的人们吃上美味的食物。
真是简单的世界。
有美食,有爱,她就简单的知足了。
能从每日的一饭一蔬中感受到快乐的人大抵都是些幸福的人,谁让他们早早的占领了通向幸福的捷径呢!
文/夏丽柠正在热播的NHK晨间剧的第89部《多谢款待》,是关于一个了不起的吃货的故事。
令人不禁好奇,吃货是怎么炼成了?
都说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可与食物相关的爱应该是无疆大爱,与自然万物呵成一气的爱。
会吃的人才会爱,有爱意才有美食。
NHK晨间剧从1961(昭和36年)开始播放。
一般来说,周一至周六,早八点播出一集,每集15分钟。
主要的收视人群是中老年人、家庭妇女以及放假在家的学生。
因为剧集长达几百集,所以一般时事话题性不强,无法像《半泽直树》那样创造一个全民话题。
反而以家庭关系,个人成长等内容吸引观众眼球,当年风靡的《阿信》就是晨间剧之一。
如果说《深夜食堂》、《孤独的美食家》和《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算是美食日剧里的治愈篇的话,那么,这部便是励志和治愈双丰收的佳作。
一个女孩的成长史,一个美食与爱的长镜头,尽管150集,我只看了30集。
但还是迫不急待地想要提笔。
分享,正符合本剧的主旨,它是爱的一部分。
故事始于大正年间,东京姑娘芽以子家里经营一间西餐厅“开明轩”,父亲是主厨。
她从小就是个超级爱吃的姑娘,经常吃到抿嘴品味后,开口大叫:好吃!
脸上的表情享受到极致。
小演员的表现极好,眼睛鼻子星星月亮般地挤在一块。
任凭多难吃的东西,在她嘴里都是王母娘娘的蟠桃,仙味实足啊!
由于她过于好吃护食,经常偷偷摸摸地把好吃的一扫光,从不分给小朋友们。
闹得小朋友们都对她有意见。
有一次因为抢食稀罕的草莓,还与同学打了起来。
因为吃的东西与人打架,算不算是吃货里的极品?
后来,为了让人熟悉西餐,她请小朋友们到家里品尝各类西餐。
吃过后,与她打过架的男同学走到她面前郑重地说: 多谢款待。
小芽以子被惊呆了。
她飞奔着向奶奶房间,边跑边喊:奶奶,我明白啦!
食物少了,可是“多谢款待”多了。
分享的快乐超越了独享美食的快乐。
“多谢款待”变得比食物更美味。
爱,在芽以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种子。
人生仅有美食是不完美的。
芽以子十七岁时,帝国大学的学生西门悠太郎来家里寄宿。
因为饭团和纳豆,俩人产生了爱情,芽以子从一个只会吃的姑娘,变成了一个会爱的姑娘。
爱,当然要靠亲手做出美味的料理来表达。
扮演芽以子的女演员杏,难得名字也是一种吃食。
杏身材高大,面容娇好,演起憨憨厚厚的吃货来还挺可爱。
没人能想到她是时髦的女模特吧?
芽以子要随悠太郎回老家了,在徐徐开动的火车上,她冲着送行的亲人大喊:多谢你们十八年来的款待。
哇,我第一次听到对亲人说“多谢款待”,这是人生里多么动听的感谢词,那绵长的十八年,是一场爱尤深的款待。
当我们成人离家后,在心里对亲人有没有存留一句:多谢款待?
那些丰盈的食物,是否教会了我们感恩与爱?
接下来的剧集,我心仍有期待。
已发《北青报》2013/11/13
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只在乎吃的杏好不容易接到一封下课单独见的邀请函,但居然对象是对她朋友感兴趣。
长久以来的情绪终于爆发了,刚好又被家人取笑身高,于是理所当然身高成为不满的集中点。
杏问学霸西门,“西门先生没有什么不愉快的经历么?
你看,你个子也很高。
”于是乎,学霸的思想工作开始展开。
“只是走在路上,就会被人当做珍稀动物一般看待,也会有人暗地里叫我“通天阁”。
只是很平常地说话,也会有人说“你真傲慢”。
但是我不是女人,应该没有你受伤的次数多。
因为还是有很多人认为,女人就应该仰视男人,所以让你气愤的事情应该不少。
”“但是,我觉得也没有那么多人会像你这样把身高作为借口,善加利用。
你不是把自己不被异性喜欢的原因归咎于身高么。
”杏“那是因为,只因为我长得太高就被敬而远之了。
”西门“我并没有否定这一事实。
可是,我的意思是,你不应该认为原因只在身高上。
重点是,你毫无魅力。
”杏:“为什么你非得把我贬成这样不可?
话说你又对我了解多少?
”西门:“我确实不了解,但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找到你一丝优点。
世界上有那么多想学习却学习不了的人,你明明能够去上学却说,到头来还是要嫁人,学习什么的无所谓。
明明说是要嫁人,却连去除污渍这点常识都不知道,想要被人视为女性,却没有一点女性该有的细心,完全不顾自己给周围添了多大麻烦,在那里大声嚷嚷,就连把奶油弹到别人身上都意识不到。
完全不去努力,明明自己谁都不喜欢,却老希望别人喜欢上你。
我只看到这样一个毫无魅力的人!
举个例子,假设有人给我100日元让我给你写封情书,我也不会写的。
当然了,也可能是我比较没有文采。
”鞭辟入里入木三分,以同情入手,却毫不留情直指症结。
当然最重要的是有用美食教物理的本事作为后盾才行。
这是一个关于吃的故事,吃货的故事,喜欢吃,也喜欢与别人分享吃的。
一莓一会ep1.对付吃货只要抓住她的软肋就行了,如果她喜欢懒床不起只要喊一声早饭好了就能让她立马清醒,回头看其实吃货的美梦中也尽是美食。
小姑娘真是好萌啊!
最开始小芽衣子也是不愿与别人分享的,所以说成长与改变需要某个契机,是一个慢慢的过程。
家里的标配严厉的妈妈,宽和的老爸,以及童心未泯的奶奶,略过了自闭小弟了,一家子其乐融融。
看着她为吃到新鲜鸡蛋进鸡笼偷鸡蛋甘愿被母鸡啄也要把鸡蛋高高举起不放下最后竟然被老师教育的时候还想着要拿走鸡蛋,真是忍俊不禁,想想我小时候也有这样韧劲十足的时刻么?
大概小时候在我们还没明白自己为啥会这么做的时候,就已经不管后果的去做了,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只不过越长大反而就考虑越多。
奶奶说越会吃的人,说明生命力越强,这是老天爷赐予的礼物。
我真的很喜欢这个奶奶啊,温柔慈祥又有趣,与小孙女的对话都是把自己也变成小朋友,还有即使是严厉的妈妈尽管嘴上说着不让吃晚饭做惩罚也会怕女儿饿着偷偷拿吃的来,长辈对晚辈的爱和关怀都是润物细无声呢ep2.教育小孩的方式有温和有严厉,一开始奶奶用故事教育(吓唬)芽衣子不该吃偷拿来的东西,显然这招对吃货不管用,所以再犯的时候严厉的妈妈就出场了,受些许皮肉之痛,小孩得到的教训才会更深刻。
其实很有必要,这种时候如果一味纵容不让吃点苦头才不是好家长,做错了事就该得到责罚,受过棍棒伺候的童年也是宝贵的课程与回忆。
关于开店,是满足顾客的需求还是秉持店主的初衷,物质的现实与清高的理想的碰撞与摩擦。
哎呀,奶奶与芽衣子拉钩那段也好萌,拉钩的小儿歌每个地方都有啊,哈哈。
看到奶奶腌酱菜那里,想起来爷爷奶奶腌的咸菜,菜头了,都是夏天凉菜的回忆啊,真想每年都能吃到!
ep3.你的料理就是太过强加于人了。
整天说什么【怎么样啊 很好吃吧 我做的料理地道吧】,客人又不是来膜拜你的手艺的,只是想要在愉快的心情下吃点好吃的东西而已。
吃肉就是想配米饭吃啊,如果用刀叉的话,那么难得的料理也品尝不出什么滋味来了啊。
就是因为你在这点上不能理解顾客的心,所以才会被人家写成那样子的不是吗?
时隔半年我又重新开始看啦,不过剧快结束了。
希望也能坚持下去写写自己的观感。
ep4.虽然果酱变少了,但是“多谢款待”变多了。
芽衣子终于明白了分享,但是奶奶却病了,酱缸奶奶也好萌的。
法式高大上料理在朴素市井中的生存,爸爸的理想与现实的融合,妈妈对爸爸事业的支持,芽衣子的爸爸的料理是世界第一!
果然是以美食来打动吃货的电视剧,重点都是芽以子和他的美食故事,剧中的他和悠太郎的感情故事都是淡写,这大概也和那个时候的日本文化有关系,感情都没有很外露而是粗线条的细腻,不过在当时大胆的芽以子,都还是一个另类。
大家都说这是一个学霸和吃货的爱情故事,其实它就是一个吃货的一生(虽然主角都没有变老)。
本人觉得日本的美食很多时候都很简单而又有美感,不是说它的味道一般,而是说它很注重食物的搭配和实食物最本源的味道,不会添加很多杂乱的味道。
这个也可以从《深夜食堂》看出来,也是一部很不错的剧,喜欢的朋友也可以翻来看看。
就像宫本老师说的,世界上的我们都那么不同,唯有一点我们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靠吃饭而活下去,唯有美食与生命不可放弃啊。
芽以子也一直在坚持着这句话,用食物唤起梦想,唤起生的希望,唤起对价值观的认识,虽然他也会因为小小的名誉而沾沾自喜,虽然也会因为家人和自身的生存大计而忘记食物带给别人的能量,但是她内心潜在的声音最后都会激发起食物带给大家的快乐。
最初是被小芽以子吸引,好可爱的妞妞!
但是看到后面,就完全投入到角色中,就像看所有家庭剧一样,把自己已经当成家庭成员了。
但是和那种老韩剧不同的是,剧情不管怎么变化,基调都是光明开朗的,镜头中的画面颜色都是阳光、原木的暖色,内心也跟着暖暖。
喜欢芽以子一家的每个角色,大姐、希子、红子小姐……根本不会去纠结剧情鸡汤太矫情不合理,只要让我吃早餐的时候充满好心情就够了。
也因为这个剧,手帐一直充满和风美食的气息,把里面好多元素放进了手帐。
芽以子做过的各种美食
芽以子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做的新年小点心一整部看完了,全程觉得自己特别有参与感,跟着b站的弹幕一起为杏疯狂
1补习和苏格兰蛋少女心被唤醒学霸给补习什么的好苏男主这种学霸宜室宜家,不管干自己专业,还是业余帮女主爸改进料理,都是干啥都事半功倍。
料理里面也蕴含着科学苏格兰蛋椭圆形炸的内心鸡蛋才会流黄,加了醋的紫苏叶水变得红艳而且养生,掰开来的蜂蜜蛋糕因为和舌头接触面积变大而味道更好。
男主心里担心女主的补考成绩,早早的从实验室回家,假装淡定的等待,女主拿成绩单进来的时候书还拿倒了,不过女主考了56分是不是太低了。
男主还耐心的帮女主分析了试卷,找出了错误点,女主这个时候就开始动心了,啊,我也和她一样感觉有点呼吸不顺畅然后女主表现动心激动紧张情绪时那个脸略颜艺好喜欢料理课老师,娴静温婉的感觉,就算磨菜刀感觉都好文雅2剑道比赛男主白色剑道服还是蛮帅的啊pang一下就赢了帮好朋友追自己也喜欢的男生,唉,这种蠢事女主居然做了,内心惆怅是因为你也喜欢他啊,还没意识到么傻妹子。
啊男主估计比赛后有庆功宴什么的就喝醉了,然后回家就变身小话唠了,这段演的好可爱啊,脸红红的,也没有平时那么一本正经,和女主炫耀自己学校拿了剑道比赛的最好成绩,萌萌萌啊说好的高冷淡定都去哪了酒啊是个好东西呢3我的梦想朋友互相闲聊,谈到梦想,好友A梦想是当教师,好友B梦想是当作家,女主意识到自己都没想过梦想是什么。
在思考了多天后,她才意识到自己的梦想是什么。
作为曾经的学霸 真心不喜欢渣太郎的傲娇 出轨什么的更是绝对不能原谅 介怀的初恋当初就该努力 反正红玫瑰都会变成白米饭 放过吃货 另外跟学霸除了吃的就剩下教导了 教授那句你丫的还真警醒 不过芽衣子真是个笨菩萨呀 “一碗米养个恩人 一斗米养个仇人“ 人性本如此罢了
一部剧叫人明白生离死别。之前一直觉得通天塔配不上芽衣子,直到他抱着那只猪出现。岁月也因为这样的人变得生动起来。
这玩意可真是毫不下饭啊
可以看到日本人对侵华战争没有半点负罪感
东京篇看完就没看下去了
受了现实里丑闻的影响就会觉得这部剧里的关系好假了,第三部晨间剧终于忍受不了长度决定弃了
日剧狗血起来也确实够狗血的啊,虽说年代设定久远,但该有的元素是一个没少啊,有些还挺感动的
为什么都只看了一集就放弃了啊。。。明明很好看的说啊!!!!(战后弃.......
这部剧最大的错误就是要搞时间的跨度,而其中最为致命的就是演员根本不敬业,一个看起来二十左右的女孩,换个发型就说大妈了,和比自己差不了几岁的孩子饰演母子太出戏了。这剧最大的问题就是女主嫁人后,从美食温情剧,变成家庭伦理剧,追完了结局2星改1星,美化美国,哪怕被扔过原子弹,毕竟是他们的主人。感觉最讨厌的就是女主,选的角色成功将她的愚蠢放大数百倍,都当奶奶的人了,这为人处世还是不懂变通,作为一个有三个孩子的母亲她相当失败,这种女人要是你妈估计早饿死了。
渣男去死
男主这么糟心的晨间剧,看完还能有好心情出门么?还好两人在现实中修成正果了。★★★☆
26周啊 终于看完了
啊霓虹国每拍美食剧必出精品,很有深夜食堂缓缓慢慢细细道来的感觉。。。我竟然把150集都看完le !!
东出帅帅帅,然而受不了婆媳之争的缓慢进展。。。
13年晨间剧
反战败的日本人恶心🤢
太长了。
实在受不了剧情一路skip至结尾。森下佳子的剧本整体“昂扬向上”,客观来说晨间剧正常发挥,细节却处处体现日本社会深层次的糟粕。我很肯定这人绝对是个右,《多谢款待》和“御厨”两部尤为明显,隔夜饭一样反胃。顺便本作压根就没多少健康正常的女性关系,芽以子周围的姑娘要么无条件支持女主、要么竞争意识强烈嘴硬到底。同样大阪NHK,和前几年的康乃馨对比不要太“惨烈”。
看到第42集坚持不下去了,不爱看婚后被小姑虐这种戏份,以及弹幕剧透说后面还有出轨?婚礼到90多集?靠也是够。其实拍到两人决定结婚就可以见好就收了,后面真的完全没必要。拍婚姻就非要拍婆家虐媳妇老公冷漠出轨这种嘛,太没意思。仅凭吃货对食物的热爱也看不下去了,弃。
杏长得不太适合美食剧啊!她看起来就是不太喜欢吃东西的样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