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看完了《悬崖》,个人觉得比《潜伏》好,《潜伏》里对手显得太弱,余则成完全将对方玩弄于股掌,一边倒的比赛很难精彩。
《悬崖》里面有很多剧情设计的很不错,比如枪杀任长春那一段。
一个对你敬重而你对他也有好感的人,一个可能良心觉悟的人,一个可能只是为了讨生活而为满洲国政府卖命的人,一个有可能能争取过来的人,因为战争的残酷,你要理智的放弃所有的可能,利用他对自己的信任毫不犹豫的杀死他。
从中我看到战争的丑陋和无情,战争不止冲锋陷阵的英勇和攻城略地的荣耀,也有不折手段的人性扭曲,相信真实的情况,比我们经过审查之后看到的文艺作品中描述的场景还要残忍许多倍,但是外敌入侵时,我们别无选择。
也有个人觉得不满意的剧情,比如最后的结局,我的不满意不是网络普遍的那种,认为顾秋妍的愚蠢将周乙害死,太让人不能接受。
而是觉得结局中部分情节逻辑性不强,比如周这么谨慎的人,怎么会在打发刘妈走的当天,让鲁明来接自己去办边境通行证?
导致两件事情全被鲁明察觉到异常。
还有顾秋妍的假投降太容易得到高彬的认可,试想高彬那样老奸巨猾的人,顾秋妍发出的假情报如果不能收获一定数量的抗联战士的性命,他怎么会相信,如果真的做出这么大的牺牲,保全顾秋妍母女的成本岂不是太高?
最后这样的结局安排还是非常不错的,不仅使周乙的形象得到升华而且赚人热泪,但给人感觉是为了结局而刻意安排了剧情,斧凿痕迹过重。
网上有很多对于本剧的评论,主流有两种,一是顾秋妍太愚蠢,根本没有资格做一个特工,这样的剧情太不合理;二是因为如今的社会太让人失望,那个时代的先烈们白死了。
两种评论本人都不赞同,理由如下:当时共产党的主力军是工人农民小知识分子,对于发报这种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人选,当地党组织的选择极其有限,否则不会派一个孕妇执行如此危险的任务,选择顾秋妍是不得已而为之。
当时周乙身边急需一个发报员把获得情报发出去,顾秋妍首先是一个发报员,然后才是特工。
所以这样的剧情是合理的。
如今的社会是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这并不意味着为国捐躯的先辈们的血就白流了。
当时的满洲国就是东三省,日本找来溥仪做傀儡皇帝,事实上东北已经完全在日本人的统治之下,所以剧中的满洲国小学要学习日语,主要目的就是去中国化,把东北完全变成日本的领土。
而且淞沪会战之后,当时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也被攻陷,大家应该清楚一个国家首都的陷落意味着什么,当时的侵华日军在我们的国土横行肆虐,中国用岌岌可危来形容丝毫不过分。
这个时候没有像周乙、顾秋妍、老魏、孙悦剑、陈景瑜这些人的舍生忘死,中华儿女怕是早就做了亡国奴,风声里有句话说的好:“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秋妍身”。
所以,随便质疑先辈的牺牲是无知和不负责任的表现,对于无数的投身于抗日救国的中国人,我们应当心怀感激和崇敬。
况且,周乙所说的一百年我想并不是指数字上的概念,而是他相信这个信仰在将来一定会变成现实,将来如何谁又知道,谁又有权断言周乙的信仰是错的?
《悬崖》总体不错,值得一看。
悬崖还不错,剧情不算是特别烧脑,节奏没有太快,反派没有太吸引人。
当然,也有可能是我没有太认真地看。
我是习惯性的一心二用,不是特别想要看的,都是写作业之类的时候在一边放点什么,当然最好的选择就是国产剧,不用怎么抬眼过脑,听声音大概能知道讲什么。
有时候评分高点的,就多刷一遍。
看悬崖是为了张嘉译和小宋佳,两个演员都挺喜欢的。
写影评是为了小宋佳,完全是仙颜,真美。
悬崖不是她最美的戏,可是已经足够惊艳了。
我特别认真地看了两遍的一段戏就是他们一起去发报,被敌人发现了。
小宋佳一个人爬下了悬崖,躲在夹缝间,抽一根烟瑟瑟发抖的片段。
听到动静,她将自己的证件磨去,抽出了手榴弹,拉出引线,一脸决然地瑟缩着。
这个片段真美,美到极致。
其实本身狼狈,衣着破败,可是小宋佳那一脸同归于尽地凶狠配合着身体的瑟缩搭配出一种绝世的美感,实在是太美丽了剧情怎么样我已经管不了了,就凭借这一段表演,五分送上。
爱美人就是爱得这么肤浅。
明明是谍战剧,而我更多的都是在看那些儿女情长。
但偏偏是那样的背景,那样的时代,那样的剧情,造就了那样的感情。
用周乙的话说,这样的夫妻,可能历史上都不曾有过,以后也不会有。
剧集的开头就交代了顾秋研有丈夫,还有了身孕,而周乙也有妻子,和他就是同事。
这样的设计,真的让我难以接受,明明是良辰美景却是虚设,明明花好月圆偏偏云深雾重。
明明知道我们的革命英雄是不可以太多的儿女情长,更不能够违反公序良俗搞移情别恋,特别是在我看的那么多谍战片中什么《风筝》《暗算》《潜伏》《和平饭店》,没有一个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
但还是心中默默期许能够来个“天公作美”,先来个生死别离,再来个另生欢喜。
只可惜终不随人愿,最后以周乙的慷慨就义结束了这段纠结的爱情。
本来就是故事,我似乎又是入戏太深。
顾秋研不认为这是爱情。
她在见了张平汝以后,被张平汝的一席话深深刺伤:“秋研,在这样的环境下你做什么事情我都理解,只要你开心就好。
”在他的心中,自己和秋研的婚姻早就已经名存实亡,而秋研也早已经假戏真做成了周乙的女人。
但秋研却和老魏说自己和周乙的感情不被别人所理解,但只有她能懂那并不是爱情,而是超越爱情的存在。
女人一向是主观的,她们在下判断的时候更多的是依靠自我的感觉而不是逻辑,从逻辑上来讲,连爱情是什么定义都不好下,又怎么判断她和周乙之间复杂的情感是不是爱情呢?
顾秋研对周乙,这个长达六年时间中依靠的男人,自然有那一份爱慕,一次次的考验中周乙的男性魅力一次次展现在她的面前,无疑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宋佳把顾秋研从之前的抗拒,到后来的接受,再到后来的仰慕表现得淋漓尽致。
顾在和张平汝见面后,又遇到周乙和孙悦剑的相会,以及在防空洞中遇到孙悦剑时候的那种感觉,充分演绎出了那种内心小心思,心中感觉占据了别人的男人,但这种占据说是名正言顺自然说不过去,却偏偏又是组织上的安排,而且还从之前的充满抗拒演变成了安之若素。
就是这种心思,才在最后周乙要带走莎莎时,彻底奔溃彻底爆发,因为最终要面对别离时,她不敢肯定自己将来能如何面对周乙夫妇还有自己的丈夫,自己似乎注定已经不可能和周乙在一起,而她不管是不是还爱着张平汝,但今后张平汝还能不能接受她也未可知。
此时再失去莎莎,她真的便就一无所有。
而周乙,一边是自己的发妻,是为了和自己一样的理想忍受着生活的磨难和分离的煎熬,同时还为自己抚养着儿子,另一边是自己朝夕相处,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女人。
周乙几次在谈话的时候提及自己对莎莎的感觉,说自己现在对莎莎的感情,已经完全是把她当成亲生的女儿看待,对她的感情甚至胜过了他对自己亲生儿子家乔。
但这样的说法,我觉得也是从另一个层面,或许是周乙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层面,反映出了周乙对顾秋研和孙悦剑感情同样的变化。
他张不开口说自己和秋研的感情,或者是从潜意识里面就承认,甚至是否定这样的感情变化,所以他一直在说自己和孩子的感情。
而和一个孩子感情的变化尚且如此,更何况对于一个那么美丽,后来又变得善解人意的女人。
回想那次孙悦剑和顾秋研在家里共住一晚的情形,孙悦剑和顾秋研交代周乙的种种习惯,真有点交接的意味,现在细细品来,难说孙悦剑心中没有和张平汝一样的想法。
尽管他知道周乙不是那种渔色之人,但同样她也知道周乙心中也有柔软的地方。
最后,她逃出生天,周乙却没有跟过来,她悲痛的或许不只是周乙人身的危险,还有自己终于还是失去这个丈夫。
看着周乙和顾秋研最后在家中相聚的那个晚上,他们开着音乐喝着就,相顾无言泪千行,却可怜那泪不是为了相聚而喜,却是为了即将面临的生离死别。
这部电视剧,与之前看的柳云龙的那两部谍战片比较,人文的意味明显要强了许多,可能真正的是受了时代的影响。
但可惜的是,这部片子之中也存在诸多的漏洞,特别是最后结尾的部分,感觉有许多多余的部分,也有许多没有说清楚的地方,这些就不赘述了。
但这部片子,可能是因为太喜欢宋佳了的关系吧,觉得这部片子里面在国仇家恨的背景下,一缕悠长绵延偏偏又如丝如絮若隐若现的感情线,如同那股子悬念一样,牵动着我的心。
最近追了好几部谍战剧,悬崖在豆瓣也是8分以上,而且朋友也推荐了,于是连着几天抽时间追完。
整体来说比较失望!
优点一是演员演技爆棚,张嘉译、程煜、咏梅、宋佳、孙浩对角色刻画的非常有深度有张力。
优点二整部剧以感情为一个重要链条也还不错,毕竟人都是感情动物,不是机器。
但是感情线描写的时候比较干巴,缺乏细节和事件的支撑。
优点三是对白很精彩,很有文化,这是比较难得的,听着很舒服还能涨知识。
感觉那时候的人怎么就这么有文化呢!
优点四是很多实景拍摄,镜头也不错,大雪看着赏心悦目,但是场景毕竟是次要因素。
缺点一是拖沓节奏慢,在很多人走路、开车、翻东西的过程中时间就过去了很多,这部剧压缩到30集绝对没问题。
缺点二是特工的侦查与反侦察细节还是不够丰富和完善,漏洞不少,比如孙悦剑被监视的时候,竟然没有派人去监视她儿子,她儿子第二天走了之后竟然轻松就被老魏接走了,她逃走很有可能是有人告密但事后没有派人对监视的大楼进行排查,那样轻松就能发现是周乙打了电话。
缺点三就是剧情,整体剧情不够完美,最大的败笔就在最后两集,顾秋妍特别坚定要留下来的时候,以为她会对周乙有什么帮助,或者后面完成什么任务,结果除了拖累害死周乙害的哈尔滨地下党组织转移外什么正面作用都没有!
本来最后她带莎莎去乡下了,可是不但不让周乙把孩子带到更加安全的地方,而且会神奇地、大摇大摆地出现在哈尔滨火车站,完了还能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把孩子一个人丢在候车室!
这个时候周乙都已经基本暴露了,并且还在故意留下一些蛛丝马迹给高斌,这是什么样的神操作?
缺点四是人物性格能力刻画事实少、吹捧多,除了周乙能耐超群外,被描述的多么可怕的高斌漏洞挺多的,老魏一方面是猪队友一方面跟神仙一样到处乱窜也很安全。
缺点五是整体逻辑有些乱,刘妈是个烟雾弹,开始看着像敌特结果啥情节也没有,任长春出身贫苦有正义感抱怨挺多但是凭着蛛丝马迹就准备告周乙的黑状,周乙后期计划搞爆炸并故意留一些蛛丝马迹迷惑高斌都只是随便说说没有下文,这样不了了之前后不呼应的情节人物不少。
缺点六是场景太高端大气上档次了,街道干净整洁,路上的行人都是貂衣裘帽,每个家里都很豪华,大办公室看着特别舒服,吃饭必是高档西餐,人人西装革履,感觉家家有电话,这是刻意美化伪满洲国和小日本吗?
那可是三四十年代的东北啊!
我分析几个主要人物来进进一步分享观后感。
男主周乙,英明神武演技爆棚欺骗坏人十几年,很多事情都是他的主意、他付诸行动,形象很高大完美。
女主顾秋妍,工作方面的作用很小,救了斯大林有点扯淡,后面两集说的很清楚,她在共产国际是个要被清洗的对象,为什么还能取信于苏联谍报人员?
整部剧就以惹事为主,坑死了自己的小叔子和女友也没多难过,生孩子非要去大医院留下把柄,还要接着坑死周乙,害了亲生女儿。
比潜伏中的翠萍差了好几个周乙。
女二孙悦剑,这个角色挺完美的,隐忍、坚韧、端庄优雅,始终信任丈夫,支持周乙的工作,完成自己的工作也是很机敏成功,大爱!
高斌,表演出了老谋深算,冷酷残忍,死追日本人,杀害自己的同胞如草芥,是个彻头彻尾的大汉奸。
如果在一些案件中对细节抓的更细的话那就更加完美了,比如他对周乙的怀疑大部分停留在心里,没有跟踪没有监听,放任周乙开着车总是跟老魏见面。
老魏,正面作用较少,就是为了衬托周乙而存在的,关键还动不动就说出干掉别人的计划。
竟然连周乙的线人春三也一句话就要干掉,春三可是正在提供帮助的人,而且也没有体现出犯了什么大罪行,这合适吗?
这个哈尔滨地下党的负责人这么重要的职位,敌人很宽松嘛,整天到处跑,总是跟周乙在公开场合见面,神仙啊!
任长春、鲁明、刘魁,都没有什么特殊的,没有给他们特殊的表现,也没有后续角色延展,就是警察厅的打手。
本来以为任或者刘魁这样的有可能后面被争取过来,或者至少能帮点忙,结果任吐槽了好多结果最后关头还是要怀疑周乙,刘魁也就在周乙临死前递了个打火机。
鲁明在1945年日本人快要战败的时候还能死忠效命去抓共党也是穷凶极恶!
我能给6分也是冲着演员、摄像,编剧导演真是表现的差了点!
自己的观后感,一点浅见与各位共勉。
虽然情节上bug略多,尤其是最后几集,但瑕不掩瑜,《悬崖》仍不失为一部优秀的谍战剧,张嘉译、小宋佳、程煜、咏梅的演绎都很精彩,包括一些配角像刘魁、小董、春三,老邱也都有闪光之处,更重要的是,此剧更多地挖掘了敌我双方人员的人性,像顾秋妍也有偏执甚至愚蠢之处,地下工作者小董在刑场上也会尿裤子但仍然没有叛变,反角高彬,刘魅,任长春包括国军陈景瑜也有人性复杂之处而不是简单的脸谱化表现。
情节主线是周乙和顾秋妍这对分别有家庭而为了工作不得不长期共同生活的地工的情感变化,从一开始互相瞧不上眼到逐渐磨合再到相濡以沫直至共同经历生死,但双方的感情由于各自家庭的存在又不得不含蓄压抑,虽然最后顾秋妍已经把周乙视作“精神上的丈夫“,虽然周乙为了名义上的妻子女儿毅然赴死,两人最终还是没有逾越道德上的底线,这种扭曲又真挚的情感(剧中顾秋妍向老魏吐露心声时一直用"情感"而不是“感情“这个更加主观的词)在周乙与顾秋妍的四次拥抱中得以含蓄又明确的体现: 两人的第一次拥抱发生在周乙的汽车被炸弹引爆之时,此前两人也有感情接近迸发的时候,但也只是相视无语而已,但周乙面对燃烧的汽车误以为顾秋妍已葬身火海时,其伤心欲绝已溢于言表,而看到顾秋妍侥幸躲过一劫时,周乙发自内心不再掩饰地拥抱了顾秋妍,此时两人更多的是亲人的感觉。
第二次拥抱是顾秋妍准备撒离时,周乙伸出手准备握手道别,而顾秋妍却拥抱了他,此时,顾秋妍对周乙的感情已经是爱情了吧(虽然她声称这是种超越爱情和血缘的情感)。
当周乙准备带莎莎一起离开时,顾秋妍眼看精神上的丈夫一家团聚并且要带走自己的女儿,失落甚至妒忌使她情绪崩溃了,面对哭得浑身颤抖的一起生活了六年的女人,周乙自然而然地拥抱了她,如同所有的男人对自己的女人那样。
顾秋妍丢了女儿并被软禁在家中时,她精神已经彻底崩溃了,而听到有人进来而进来的却难以置信的是周乙时,她紧紧地抱住了周乙,带着委屈愧疚还有无助的妻子终于等到丈夫回来的欣慰,此时,两人的感情已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既不完全是战友之情,也不完全是爱情,而是一种可以一同经历生死的与道德无关的感情~~ 当然,真正的妻子咏梅在得知丈夫要为了名义上的妻女慷慨赴死时,那撕心裂肺的哭喊也令人动容,因为她知道,从身体和精神上,他都失去了这个深爱的男人了~~ 在临刑之前,周乙把玩着顾秋妍送他的火机,他尽力了,挽救了深爱的妻子,也挽救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妻女”,他尽力了,他终于解脱了,背对着日本人的枪口,仰望着高墙外的天空,他的心是平静的,还是带着遗憾?
《悬崖》的续集据说叫《深渊》。
在《悬崖》的结尾部分,已经略露端倪。
周乙中弹之前刘魁神情诡异,中弹之后并没有流血。
据说是放空枪然后被救,之后隐姓埋名。
但是顾秋妍和女儿一起在47年遇害,周乙知道后展开报复云云。
《悬崖》当年大热,但是续集迟迟未出,据说是全勇先跟导演以及制作方有方方面面的矛盾。
回到本剧,大部分的评论都是前期节奏紧凑,后期漏洞百出,但是总体来说8分总有。
但是这对我来说都不重要。
我对倒数第二集他们两个在生离死别前一夜在被监听的情况下用笔谈来眉目传情的浪漫桥段印象深刻。
周乙唯一的爱真的是原来的妻子吗?
当然不是。
最近几年的电视剧真的是非要这样虐心的情节让观众扼腕叹息才罢休吗?
共同生活六年,又互相欣赏,怎么可能不动情不动心?
什么是超越爱情的感情?
真是笑话。
爱就是爱,就是为了她可以不顾一切,就是放不下,爱有很多属性,但也只有一种表现。
我倒真希望他们两个不管不顾,在离别之夜可以互诉衷肠倾心厮守。
难道不可能吗?
这样的电视剧,信仰啊,主义啊,春秋笔法啊,其心可诛啊,都是Nonsense。
归根结底编剧导演还是在探讨人性。
张嘉译凭此剧拿了视帝,还是实至名归的。
今天开车,忽然听到许茹芸的《美梦成真》,纠结了几天的感觉终于有了一个出口,为顾秋妍掉眼泪了。
许如芸:美梦成真作词:许常德 作曲:潘协庆 编曲:屠颖我能感觉我像只麋鹿奔驰思念的深夜停在你心岸啜饮失眠的湖水苦苦想你习惯不睡为躲开寂寞的狩猎我的感觉像小说忽然写到结局那一页我不愿承认缘份已肠思枯竭逼迫自己时光倒回要美梦永远远离心碎我抱着你 我吻着你 我笑着流泪我不懂回忆能如此真切你又在我的眼眶决堤淹水爱不是离别可以抹灭我除了你 我除了疯 我没有后悔我一哭全世界为我落泪在冷得没有你的孤绝我闭上双眼 用泪去感觉 你的包围
高彬:这是为什么?
周乙:信仰。
高彬:信仰?
你连你的同事都杀害,净干那些令人发指的事情。
马克思所有的承诺,你们共C党根本就做不到,看看斯大林就知道了。
周乙:一定能做到,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个新政府,没有皇帝,没有权贵,没有剥削和压迫,不会丧权辱国,让人民,能够有尊严的生活,新政府,不会奴役人民。
高彬:幼稚。
周乙:没有理想的人,都会认为别人幼稚。
我们做到这些,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也许一百年。
高彬:一万年你们也做不到。
周乙:你是看不到那一天的。
高斌;你能看到吗?
你更看不到······
男主女主竟然没有相爱,男主最后竟然死了...作为谍战剧,真得很难得。
一开始,以为会是一部类似潜伏的剧,也是假夫妻,也是谨慎内敛的男主,冲动感性的女主。
但是,这是一部压抑的连戏剧,一直在匿藏,不仅是身份的匿藏,也是情感的匿藏。
一直到最后,情感升华爆发的一刻,便再也藏匿不住了。
周乙,为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而暴露,然后,为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而牺牲。
他站在悬崖上,总是步步为营,如履薄冰,但不代表,他没有一跃而下的勇气。
大无畏,此为典范。
很多网友都因为顾秋研在最后时刻的失误,导致周乙的遇难而愤愤不平,从而顾秋研在很多人心里已经背上了“千古骂名”,而我认为顾秋研恰恰是编剧将人性剖析到极致后的精华崭新,手法可谓炉火纯青。
时长40集的剧情里,我认为编剧作了对顾人物性格的全面展现,与递进式变化,也为最后顾的失误从一开始便埋下了伏笔,实现了逻辑闭环。
第一,顾是一个感性的且需要呵护的人,其实每个女人都感性,都需要别人的呵护。
从剧集一开始,她在家中和周乙的争执及和老魏不断的抱怨可以看出,她并不是我们脑海中训练有素的地工一样,冷静、理性。
假如编剧将她设计成一个和周乙一样,冷面女地工,那我认为整个剧情都会相当无聊,彻底沦为“抗日神剧”。
编剧从第一幕对人物的定位就相当准确,她就是一个和我们每个人身边的女人一样,感性且向往美好,需要呵护。
她和瓦西里耶夫相互认识、熟知的桥段,以及她对瓦西里耶夫本人的评价,可以看出她是多么小女人。
第二,顾是一个固执,相对自负的人。
从第一次发报,她不顾周乙的告诫,执意要发两次可看出其性格中的固执,且对自己能力的自负。
第三,顾是一个有较强环境适应能力,聪明,有主见的女人。
当张平钧和其女友被捕后,她深刻的了解了周围环境的险恶,并快速的适应了环境,和周乙的配合也越发默契。
在马蒂二故意给周乙带“绿帽子”,体现了她的聪明。
第四,顾是一个责任感很强的人,冒着时刻都会暴露,都会丧命的危险,给苏联方面发报,通告“乌苏里虎”行动,可见其责任感。
第五,顾和所有女人一样,都有其最为脆弱的一面,并且在其内心最低落的阶段,很容易出现不够理性、不够冷静的行为。
剧集最后阶段,周乙要把孩子带走,她发了疯一样和周乙争吵。
周乙走后,她在门口默默目送、流泪,这一切都可以看出她对周乙的情义。
这个画面中人物性格中的感性、固执、需要呵护均被激活。
而且,你想,她心中的丈夫要和妻儿团聚并远走高飞了,她心中的孤独、失望、低落一定到了极致。
且之前还有一个桥段,她为了能多陪伴周乙几天,不惜顶撞老魏的撤退命令,而此时,周乙要走,她心中很可能会不平衡。
种种遭遇证明了她的心情糟透了,此时她的性格中的固执和对自己聪明的自负便跳出来,为她做了一个很不理智的决定,单独带莎莎去火车站。
因为,我认为这个决定很可能是在她没有征得老魏同意的情况下做出的,因为如果老魏安排,他一定会在火车站先安排人,一旦发现特务,立即停止行动。
可以看到顾鲜明的性格特点在最后阶段实现了整个布局的闭环。
最后想说,编剧非常直观、且深入的将我们带入了那个动荡的年代。
在那个时期,一个女人人性中的脆弱,和无助鲜活的展现在你我面前。
人性就是如此,我们无法逃避,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这也是大多中国人最真实的内心写照。
这也是我欣赏顾这个人物的重要原因,因为她真实。
只此一个人物,便可把千千万万“抗日神剧”摔在身后一光年。
2021年5月8日更新——————————因为看了电影《悬崖之上》,听人说电影是剧版的改编,所以把剧版翻出来看了,居然上星的时候没看过。
不过庆幸自己没错过这部剧(即使剧本有BUG)。
强烈推荐大家去看,不然你将错过一部全员演技在线的好剧。
(心理承受能力有限的不推荐看,因为整个剧从头到尾都非常压抑,看完缓不过来的那种压抑。
喜欢相对轻松点的建议看《潜伏》)被小宋佳和张嘉译的演技折服,两个人演技十分了得,这里主要分析下小宋佳。
顾秋妍的人设不太好,但是小宋佳的表演是绝对没问题的,高光场面非常多。
小宋佳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全部通过细微的面部表情和不经意的小动作展现了出来,令人惊叹。
下面主要分析下对小宋佳印象深刻的四场戏。
一、雪地逃亡。
(这段她的表现可以说是十分出彩)
演技牛批,强烈推荐去看剧版
这一段对得起白玉兰视后雪地逃亡这场戏,宋佳将一个外表柔弱女子骨子里的坚韧表现得淋漓尽致。
悬崖下,抽着烟她颤抖着,你很难分清她是因恐惧而颤抖,还是因寒冷而颤抖。
她手里拽着手榴弹,随时准备牺牲,然而你又能从她的眼神和行为中看到强烈的求生欲望。
我相信她准备玉石俱焚,但又看到了她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
这种复杂的内心活动,宋佳表现得非常棒,无需旁白,观众代入感非常强,观剧时紧张感和压迫感扑面而来。
二、哄小莎莎入睡(我认为这场戏算是女主感情由暗转明的关键)。
这个场景指的是某个夜晚小婴儿一直哭闹,男主接过小婴儿哄睡,小婴儿到男主的怀里之后慢慢安静下来。
此刻男主怀抱婴儿,穿着睡衣,慢慢的走向自己睡觉的躺椅,小宋佳坐在床上注视着男主(女主面部表情超级复杂,有好几次起承转合),而男主却没有察觉。
这段小宋对面部表情的控制十分精准,让观众瞬间get到人物的心理活动。
男主怀抱婴儿,温馨感人
对名义上的丈夫心生爱慕,产生错觉
反应过来,哦,他不是自己的丈夫
内疚,觉得自己不该这样
但他是那么优秀,忍不住再抬头看一眼这个让自己产生错觉的人
告诉自己不能这样下去,低头,陷入沉思三、堤坝谈话。
这一段是秋妍和老魏的谈话,是女主第一次应该也是唯一一次言语上对这段“感情”进行定义。
这场戏是一个几分钟的长镜头。
长镜头十分考验演员的功力,特别是怼脸拍。
这场戏,镜头几乎一直怼着女主的脸,皱眉,落泪,甚至嘴角弧度的变化,都非常清晰的展现在荧幕上。
宋佳在这场戏里的情绪层层递进,情感充沛饱满,台词真挚动人,令人潸然泪下。
陷入痛苦的倾诉
被怀疑的委屈,不被理解的痛苦四、最后一次拥抱这段戏我觉得我是没办法用文字来记录和描述的,恳请大家去观看《悬崖》第39集!!!
(划重点)这段戏这两位演员真的是演技炸裂。
男女主的复杂关系,都在这段戏中体现出来。
男女主拥抱的镜头里,女主身体蜷缩颤抖,她脸上的每一寸皮肤都在说话,她的眼睛,睫毛,嘴唇,眼泪……当然还有鼻涕(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眼泪鼻涕横流)。
小宋佳将女主的恐惧,悔恨,痛苦,喜悦,释然,对男主深深地依恋和不舍,居然都表现了出来。
这段表演中,小宋佳对其面部表情的精准控制达到了巅峰。
她的表情随着男主诉说和叮嘱的内容变化而变化,因为此刻男主对她说的每一句话都重重地砸在了她的心上,所以她都给出了对应的心理反应。
举个例子(请仔细留意),在男主说出“你要好好的活下去,为了莎莎,为了我”一句话之后,小宋佳面部表情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
她有诧异,有欢喜,有释然。
在这个时候,这句话对她来说是多么珍贵和重要啊。
这个男人在和自己生活的6年时间里,几乎从未表达。
“为了我”这三个字,可能她已经等了很多年了。
不会截动图,请去看剧39集五、我对男女主关系的定义概括:剧里男女主的感情若隐若现,朦胧而又迷离,有一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感觉,让观众看得抓心挠肝,甚至困惑多年。
这也是这部剧的特别之处——虽然剧中男女主的对手戏非常多,然而创作者却没有明确说明男女主的关系,而是将这个问题抛给了观众,导致很多观众对他俩感情的定义都有所不同。
这种男女主没有“爱情线”的剧真的配得上两个字——稀有。
我的定义是:女主对男主可以肯定是百分之百的爱情(剧里有很多细节可作为证据),男主对女主似乎混杂着亲情,爱情,革命友谊(剧里也有很多证据,但至于各种感情的比例感觉无法判断,PS:这得益于张嘉译老师对情感关系分寸感的拿捏,演绎得如此混淆视听,太高明了。
)要知道人这一辈子,是有可能不止爱一个人的。
游乐场的牵手
男主转过身的面对面
男主逃避女主眼神对于秋妍:6年时间,张平汝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角色属于缺失状态,而这些角色都由男主替代了,他不仅仅是替代,甚至还十分称职。
事实是人的感情是会变化的,会变浓,会变淡,当然也会消失。
感情产生本质就是陪伴,陪伴的缺失也就意味着感情的消逝。
张平汝作为女主的丈夫,他的感觉是最为敏锐的,他感觉到了女主情感上的变化,他也暗示的和女主说过:秋妍,你只要是快乐的,你的一切行为都是可以被理解的,周乙是个好人。
我觉得张平汝是聪明的,且深明大义,他明白女主年龄比男主小,男女主共同生活六年,共同抚养一个孩子,男主的人格魅力也是曾征服过无数同志的(他的同志们对其评价非常高),在极度险恶的斗争环境中,女主对男主产生了精神上的依赖不足为奇。
而且张平汝已经知道,革命胜利后他和秋妍也大概率走不到一起了,他们已经错过了很多本该共同走过的时光(不得不再次向革命先烈致敬,感激他们为了理想而对自己精神进行了残忍的阉割)。
剧中有很多描述女主对男主感情变化的细节,感兴趣的自己去剧里挖一挖。
对于周乙:男主对女主的感情要复杂得多,我感觉张嘉译老师把男主的感情处理得很模糊,欲言又止。
爱情,亲情,革命友谊好像都有。
他爱自己的妻子(为妻子的安危提心吊胆),但好像对秋妍也有类似的感情(游乐场的牵手,逃离女主注视他的眼神)。
他关心自己的儿子,但却也将莎莎视为掌上明珠。
正是因为他的感情太迷离了,所以男主才必须牺牲吧。
倘若他不牺牲,将来处理感情上的问题也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莎莎他已经无法割舍,秋妍深陷其中,妻子的殷殷期盼,儿子本不知他的存在)他们的感情,在很多人看来是“精神出轨”,但是我绝不会用这样的污秽的词语去形容他们。
剧中人物之间感情的扭曲,难道不是乱世造就的吗?
所谓的“精神出轨”,难道不是革命者的自我牺牲和自我阉割吗?
对男女主来说,他们的内心如此纯净,思想和行为又怎会污秽?
在那样残酷的斗争环境中,唯有他俩的卧室是一个真正可以让心灵休憩的地方,走出卧室的大门,外面都是悬崖。
总之:男女主的行为无可指摘。
为张嘉译,小宋佳的演技点赞。
对你们的演技说一个字——服!!
有遗憾,仍能看出编剧笔力。刺杀斯大林这条支线应该是私货。想去哈尔滨。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尼玛这个女人真奇葩= =。
平静的。冷静的。不矫揉造作的。质感的。
导演及编剧的趣味无处不在:女性低能化,冲动化,只有服从男性才能得到解放,而又虚伪地借其他角色宽容地为女性辩解,女人嘛,怀着孕,为了丈夫或是其他。从各人物对话上也低估观众智商,能一句话说完的必须用三句话反复、解释与强行填入情绪。与人接头时时间宝贵,却仍让接头人像毫无训练毫无经验一样愤慨冲动。这一切的弱智化,都在彰显本剧男性角色周乙的儒雅冷静与睿智。可惜这恰恰是笔力太弱的表现。这八点多的高分实在有趣。
节奏太慢,缺乏新意。和潜伏不是一个层面了。
要牺牲要当烈士很容易,问题是不是值得。满洲国的监狱里没有英雄。拍得细节丰富,细腻感人,扎实的剧本台词,已经达到优秀电影水平。
高彬:幼稚。周乙:没有理想的人,都会认为别人幼稚。我们做到这些,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也许一百年。高彬:一万年你们也做不到。周乙:你是看不到那一天的。高斌;你能看到吗?你更看不到······这都能过审?!牛逼🐮克拉斯!!
优秀地下党员为智障女特工擦屁股的故事
细节决定成败,败在做作不合理。大陆电视剧果然都得折在剧情上,13亿人民就出不来一个好编剧吗?!
没想到结局是这样
张嘉译到哪都是那种走路姿势啊……
完全靠张嘉译和宋佳还有程昱的演技支撑,节奏慢故事后面崩得一塌糊涂。补充:后来看了编剧给剧组的一封信,才知道原来有续集,编剧最后用了一大堆伏笔为续集铺垫,结果被导演乱改,成了残缺的结局,怒降一星,可惜了张嘉译这么好的演技,残缺的故事不能成为好故事。
残酷虐心,剧情人物都不错,金句还挺多,只是有时节奏过慢,结局不免仓促。
宋佳为什么可以把每个角色都演得那么烦人
演员演的还不错,但是剧本的问题无法掩盖。
结尾太草率了,摔
有些情节让我紧张到不敢看的地步,又不时大段大段的对白宛如话剧。这样的一张一弛营造出高度的真实感,人物形象无论正反都相当丰满。结尾有点遗憾但比《黎明之前》符合情理,堪称国产谍战剧巅峰之作。
太喜欢张嘉译了,把人物诠释得近乎完美。觉得最后悲剧的结尾更加升华了地工精神,没必要为了续集改结尾,不过其他人物确实交代得不够。周乙他没有仇恨,他的信仰来自于爱和善良。他浑身散发着含而不露的贵族气质,他把爱和情感深藏在内心,表面是冷静和波澜不惊。他受人敬仰,无论朋友还是敌人。
本片无疑是成功的(除去实在不合人物设定的结局),周乙与高彬的对手戏更是十分精彩,秘密斗争你来我往,互相试探,让我真是体会到每天在刀尖是什么感觉,本剧可认为是国产谍战剧的一个高峰,每天不断逼近悬崖的精神信仰不是口号,还是信念。质感,剧情平静却不平淡,很多细节值得回味,人物塑造也很成功,这也构成了我对哈尔滨这个城市最初的印象
站在伦理的悬崖,爱(chu )情(gui)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