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人说《叛逃》结局“烂尾”,以下浅谈我的理解。
J=Jessica C=Carson A=AlfredJ很爱C,她拒绝自首,甚至打算泯灭良心出售毒药,都是一条筋地为了和C在一起。
但J心里却一直怀疑C是否真心爱她,包括C在储物柜旁的欲言又止,包括叶婷的出现,也包括最后C确实打算开枪了,要不是A出来制止的话。
J在自杀前说了两句话,一是“我终于知道谁(指A)才是真的爱我”,二是“我爱错了你(指C)”,由此可见J是一个典型的感性女:透露安全屋信息自以为父亲会帮她,差点害死C;吃叶婷的醋,也不懂体谅C的苦心,反而倾向于愣头青A的表面功夫。
C也很爱J,但在爱情之外C还有职业和家庭的责任心。
职业方面,C最后让J自首已经是近乎完美的设计,虽然J是组织成员,但在瓦解组织的过程立了功劳,杀死父亲也是正当防卫,加上自首情节和ATF部门的求情,这么一算甚至可以免掉牢狱之灾。
或许因为J从小就进入组织,心计太重,对“出卖”二字的过度敏感,所以才会一再质疑C。
而家庭方面,C爱母亲自不必说,同时他也很爱A这个弟弟。
对于A的反复错怪,C都可以做到原谅,唯一的芥蒂可能就是A插足CJ恋,尤其是J自杀前说的一番话,已经注定C和A疏离的结局,因此C选择逃避,但在临走前依然给A鼓励和关怀,这样的兄长去哪儿找呀!
最后J和C都死了。
其实很讽刺,二人的死因恰恰是对他们最好的总结。
J将热烫的子弹打入头颅,表现了感性和冲动,而C的死则表现了内敛和深沉。
事实上C的死因剧中并无明确交代,镜头的确有意地给了饮料一个特写,服毒自尽也说得通,况且不是以“制毒组织”贯穿全剧吗?
但也可以从另一角度理解:C在剧集中段就已经“死”了一次,也许是有着信念支撑才奇迹生还。
然而这个信念随着J的自杀而崩塌,最终C在美好的回忆中悲伤过度而死。
我认为这是近年无线电视剧最优秀的结局,它将剧中几个主要角色的性格刻画得很精致,也能让观众细味。
抛开上述,就“避免婚礼、烧烤等大团圆结局套路”这一点,便足以给它合格分数了。
这个编剧写的这个结局准是得了什么大病,jessica一直都不想她爸爸害人,然后去抢回病毒,然后编剧居然写jessica要拿去卖钱?
这已经完全偏离了人物性格了,扯得一匹,还有庄有正一定要抓自己女朋友去坐牢?
你死都不怕了,你都这么爱她了,你为了要抓她去坐那几年的牢,居然要开枪打她??
她又不是大奸大恶马上又要出去作奸犯科,什么脑回路?
乐山大佛都应该起来,给你让座!!
什么傻逼结局,前面都好好的,突然脑子就被驴踢了?
看完《叛逃》大结局,一个人在寝室哭倒在地了。
Jessica & Carson,正如倚天里张无忌的父母,终于被世俗(Social Custom)逼到无路可走,只能一死以之。
作为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看武侠小说,外加十多年不间断的,电视电影书籍爱好者,还有这些年身边或直接或间接的见闻,终于汇成三大人生启示:启示1:自杀的都是好人,正因好人才会将世俗看得那般重要,而坏人却能做到不管不顾,只要一切都抛得开,那么人生便不会只剩下绝路可走。
启示2:男女一旦陷入爱情,女人总是爱情至上的,为了他可以将自己从前的言行都改变,弃娼从良、背叛师门、告别双亲,都是义无反顾的事。
但男人即使遇到自己真心爱慕的女子,爱情也永远不是他们是人生中第一顺位的事,通常来说,坏男人排序是酱紫:自己>爱情>信念价值>兄弟情义好男人排序是酱紫:信念价值>兄弟情义>爱情>自己亘古至今,正因为这种排序不同,使得无数美好爱情竞折腰。
轻者情侣反目质疑对方从未爱过,重者从此性情大变三观重建连人生轨迹都改变。
启示3:《白发魔女传》中白发魔女与卓一航、《倚天》中张翠山与殷素素、《小李飞刀》的李寻欢与林诗音,《书剑恩仇录》里陈家洛与香香公主,至于现代《色戒》里易先生与王佳芝,《金粉世家》里金燕西与冷清秋,直到《叛逃》里Carson与Jessica,都是如此。
妖女爱上正气男,几乎已注定是悲剧一场,即便童话如《射雕英雄传》,黄蓉也不免一生跟随着郭靖的理想投身战乱,最后于襄阳双双殉身。
而依着她自己的性格心气,民族大义是并不放在心上的。
不过悲剧虽然是注定的,但是否幸福却仍可掌握在自己手中。
黄蓉是幸福的,因为她想得明白,既然欣赏郭靖为人忠正,又感其始终爱己如一,那么作为回报,自己也愿意终身陪他助他完成理想。
而Jessica最后信仰崩塌,是因为她既爱Carson正义能干,又希望他能为自己而抛弃正义。
然则一个人的优点与缺点往往是相伴而行,甚至一个人的某种性格特质本身就是双刃剑,TA若凡事都明哲保身,那么对你也总会有所保留;TA若鉴貌辨色擅于取巧,对你也不免玩弄心机;TA若锱铢必较,固然是将钱财都带回来,但你也别想动用一分一毫。
总不能指望你爱的那人体内置有两种模式,对别人是一套,对自己又是另一套,那就像一个电脑里装了两个系统,时间久了,会卡的。
性格是习惯的高级形式,尤其是从中得到过许多好处的性格,日子久了对谁都是一样。
所以爱久见人心,别看对己,先看TA如何待人。
还有,爱一个人未必能够爱TA的全部,但一定要准备好接受TA的全部,想好了就不怕。
Jessica三大特点:1. 商人本性Jessica说到底还是商人本性——最后那样紧急的关头还想卖掉生化武器赚钱,当然此举无可厚非,只是说明她的商人本性、确实得到她爹地的真传。
2. 不想坐牢不想坐牢,在ATF卧底、泄露情报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了呀,敢做不敢当了,PS:短见+自私。。。
ATF作为机密部队,J不清楚泄露机密的严重后果吗?
还是太过自信自己的能力或者大boss爹地的爱女之心,以为自己不会被查到、或者即便被查到,大boss爹地会保她周全?
(虽然后来事实证明她爹地已经走火入魔、利欲熏心六亲不认,况且J也心知肚明),天知道J哪来那么大的胆量去泄ATF的机密给爹地:作为东窗事发自毁前途的原则问题,亲爹也不行啊。
3. 良心未泯此条大赞!
上两条是父女的相同之处,第三条是不同之处。
可是三者的交叉纵横令J只能自杀了事。
如果J明大义,也许一开始就不会泄密,或者最后听从Carson的劝告去坐牢;如果J已彻底良心泯灭,Carson也不会那么痛苦、此剧也不会那么纠结。
可见,Jessica这个游走灰色地带的人物形象是此剧的一大亮点。
演员陈茵媺确实很卖力,但是她的演技和颜驾驭这样一个令双男主神魂颠倒、饱受人性煎熬的第一女主,还是略显艰辛。
PS:陈茵媺驾驭背景和内心活动简单的角色,还是比较可爱的。
此处为客观评价,无任何的褒贬之义,一家之言、粉黑莫怪。
最后,补两句。
蒙嘉慧yo的叶婷。
Obviously,作为双女主略女二的叶婷,这个角色相对吸粉,从中可以窥斑见豹地发现编剧对叶婷的喜爱。。。
可是,从头到尾,色调暗沉、款式了了的衣服和那个不知怎样吐槽的发型,,,是不是造型师不爽这个角色那么吸粉呀?
(Just Kidding)但是,呵呵,造型的这点小瑕疵完全被yo的演技气质hold下去了。
很多高潮点,yo的演绎打动人心、甚于煎pang,此处省略几十字、不做剧透了,嘿嘿。
看完TVB的《叛逃》,突然想到了一些东西,觉得可以记录下来。
故事情节比较俗套,采用了香港警匪片惯用的卧底手法:男一Carson是警察,做了卧底,但是一直坚持着警察的立场没有变节,直到最后仍然坚持要逮捕自己心爱的女一。
女一Jessica是恐怖组织的一员(她爹是大boss),一直潜伏在警方做卧底,帮组织做事。
但是Jessica爱上了Carson,并且Jessica有良知,她越来越不认同恐怖组织的行为,最后暗中破坏,导致她爹的恐怖计划失败。
直到最后,她只想把恐怖组织研制的某武器高价卖掉,然后带着钱跟Carson远走高飞重新生活。
但是Carson太坚持正义了,一直劝她自首,致使她觉得Carson根本不爱她,一直在利用她,于是就开枪自杀了。
女二叶婷原本也是恐怖组织的一员(她亲爹被大boss干掉的,她养父是此组织的中层干部,最后也被大boss搞死了...)。
叶婷一方面因为自己的良知和底线,不认同恐怖组织的行为(同Jessica),另一方面因为杀父之仇,到后期更是为了协助Carson(此时叶婷已爱上Carson),从而变节,成为警方在恐怖组织的卧底。
先简单分析一下:这三个人都是卧底,立场不一样而已;但是作为警察的Carson始终没有变节,他的自我身份认同始终都很清晰——我是一个警察。
而作为恐怖组织的两个女性角色,都在不同程度上背叛了组织,并且她们的身份其实一直很模糊(尤其是女一Jessica),一直处于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
所以我的问题是:为什么Carson能够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而这两个女人就会背叛组织呢(当然电视剧就是会很主旋律,当然会而且应该公开宣扬公平正义,如果“让好人变坏了,让坏人赢”就太不正确了,但这不在本文讨的论范畴之内)?
我个人的想到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警察和贼对于他们所属组织的认同;二是男女在理性思维、感性思维方面的不同差异。
关于第一个原因:其实个人对于组织的忠诚度,取决于他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先来看警察这一方。
首先需要感谢人类的契约精神,愿意让渡一部分权利创造了社会、并进而创造了法律以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和合法自由,而警察就是实施保障的中坚力量,代表了公平与正义。
所以,从一开始,警察的立场就是对的,他们的背后有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社会体系去legitimize他们正义的立场。
他们人数众多,能够得到普通民众的支持;警校的训练以及平时工作中的强化,使得他们非常认同自己所做的事情,从而对于警察这个身份有比较强烈的归属感。
所以Carson一直很坚定,从来没有犹疑(当然这个就比较假了,拍得不如香港很多警匪电影,比如最经典的无间道里的梁朝伟,做混混做久了,始终是会混乱的,但是底线一直在)。
再看看恐怖组织这一方,他们是反社会的,是与majority作对的minority,他们被majority定义为错的对立的。
所以从一开始,他们就是黑的。
他们肯定也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统一整个群体,但是肯定不像警方那么强大,人家背后的支撑是整个社会体系、法律体系,你干的过?
从电视剧里看,他们笼络组员的主要手段是钱,但是需要组员冒着生命的危险,因为随时可能被抓,这就注定了他们的组织是比较松散的。
而且我始终觉得,组员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的认同感一定是低于警察的,因为稍有良知的人,如果有的选的话,他们一定不想去杀人(比如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给你一个亿让你去杀一个人,你愿意?
)。
其实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法律和良知的问题。
很明显,良知的力量是很薄弱的;只有当它被语言表达出来,变成各种法律条款,并以强制力执行,它才会内化为人的思想和行为。
比如Carson是警察,Jessica是贼,虽然他在要不要抓Jessica这个问题上很矛盾很痛苦,但是他还是选择了不放Jessica走,因为他是一个警察,他的职责就是逮捕那些触犯了法律的人。
而对于叶婷来说,当她和Carson知道Jessica是内鬼的时候,她要Carson承诺最后一定要逮捕Jessica,而当Carson质问她会不会亲手抓她养父的时候,叶婷说“我不是警察,我不需要负责的;但是你不同”!
没错,叶婷的良知和杀父之仇让她背叛了组织,但是她终究不是警察,她没有那种条条框框的法律赋予她的使命感;如果真有那一天,我想她一定会放她养父一条生路。
所以,很多时候,成文的规则真的很重要,比那些虚无缥缈的良知、良心什么的具有更大的指导力和约束力。
在你动摇的时候,在你不知道该往哪儿走的时候,它能够成为一个参照物,没准你就能够做出一个好的选择。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一些宗教对个人的影响力很大,信徒众多,它有很多成文的教规和教条,又有各种仪式化的东西进行强化,那就不仅仅是归属感了,那是一种更高级的另一个精神体系吧,对个人行为无疑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关于第二个原因:好像男人重理性、女人重感性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了,这只不过是多一次的验证。
虽然Carson爱Jessica爱得要死(最后真的是殉情而死了,太狗血了。。。
),但是该做卧底做卧底,该抓还是抓,一点不犹疑。
但是Jessica呢,最后还在幻想要卖掉武器换钱跟Carson远走高飞,直到死都还在纠结,Carson到底有没有爱过她,最后更是绝望地自杀。。。
再看叶婷,要不是杀父之仇和最后慢慢喜欢上Carson,她可能也不会选择帮警方做卧底,而是直接退出组织一走了之,毕竟做卧底太危险了,她还是比较现实冷静的一个姑娘。
整体来说,这个片子一般吧,有关卧底神马的,没有任何可以超越《无间道》的。
还记得以前上电影课,那个香港老师给我们分析,为啥香港人拍警匪片有卧底情结呢,因为香港人就一直有identity crisis的问题,觉得自己又不是中国人又不是英国人,夹在中间很迷茫很困惑。
这种说法貌似也有一定的道理。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个结局实在太狗血了,其实我一直还挺中意叶婷的,Carson你最后为毛要殉情,慢慢忘了Jessica然后跟叶婷在一起不好咩,难道是因为叶婷的发型不如Jessica漂亮吗!!!
o(╯□╰)o
一部还不错警匪片子,就这么被烂尾给和谐掉了。
针对最后,大义和小爱之间,还是很欣赏哥哥理智的选择。
只是一直都不明白,为么那么聪明的女子,为何不敢承担自己的责任,硬生生被自己逼死了。
而其男友是多么的自责啊。
作者是想把哥哥塑造成有情有义的完美男人?
在其辜负了心爱之人,拯救了天下,最后还是选择追随心爱人而去,也算是对爱她一个交代?
好吧,看来思去,只能感叹,编剧,你是否莎士比亚毒中的有点深,喜欢罗密欧和朱丽叶?
四十岁 她在tvb拍的最后一部戏 里面的造型是散头发戴眼镜的有一幕是她盘起头发洗脸的戏 弹幕真的是比较齐刷刷的说“是梁小柔”十年了她一点没变…时间是沙漏 会过滤掉大部分琐碎的事情 过去的一定是过去了 留下的也不会一直留下 这也许是很多时候难受的原因 最后的最后 叶婷跟他说“你在我心里是很重要的朋友 我永远都不想看见你有事 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会支持你的 如果你突然想起我的话 一定要来找我 我永远都会在”不管是朋友是好搭档还是她喜欢他或是他喜欢她 这些话都是足够的 虽然错了就是错了但也总是会期待听到这些吧…叶婷真的很有人情味儿
好久没有看港剧了,这部无论别人的评价是什么我真的很喜欢。
精彩程度,故事情节我觉得都是很环环相扣的。
只是结局没有想到会是这样,揪心难过,一边是自己心爱的人一边却是正义,真的论谁都很难抉择。。。
但是真的不知道庄有正是不是真的也自杀了,如果是真的实在是太心痛了,是不是选择和JESSICAL远走高飞会更好一些?起码都活着多好。
但导演这样的安排更进一步刻画了J和C的美好爱情,心痛但又唯美。。
哎,其实觉得片头最好直接跳过的看,从片头可以猜到好多剧情,比如Carson跟Jessica的会在一起,Carson跟Alfred勾肩搭背的镜头就知道第一集里Carson其实是在做卧底。
看到后面,剧情基本也猜到的七七八八,而且这次TVB把大Boss跟Jessica的间谍身份透漏的很早,但是结局竟然来了个殉情,现在都走惨剧路线的吗?
前面负能量在扶教授的公文包时就稍微注意了下,一直认为负能量是惊鸟的人,偶尔有几处也暗示着他有问题,结果到最后是个我现在连名字都记不起的银,所以说是故意放那个镜头给大家看的吗真是没劲至于最后一集吴卓羲对“猪一样的队友”的淋漓诠释,就不发表意见了,大家骂的够了。
1、陈展鹏担正的王心慰剧里,《真相》时他喜欢的人最后没有明示要不要接受他;《巨轮》时他喜欢的人虽然希望他留下,但他还是离开了;《叛逃》时他喜欢的人开枪自杀在他面前,他最后也殉情,索性做了一对亡命鸳鸯。
王心慰似乎对陈展鹏在剧中的感情有不得善终情意结。
2、从《真相》《巨轮》《叛逃》来看,王心慰显然不喜欢事无巨细交代清楚,婆婆妈妈的结局,反而会留下一些想象空间。
所以别问威sir去哪儿了,既然都没他什么事。
也别问为什么没有母子团圆释隙那幕,其实会是怎样的状况本剧一开始就描述过了,自行脑补绰绰有余。
3、追究叶婷最后被吊起来是为什么有点抬杠了,其实就是被抓后的pose。
日嘉并非内心纯善正义的人,否则她也不会潜入ATF窃取情报多年,还真信是没得选?
误杀父亲之后整个局面失控,她根本已经进退失据,有正就是她人生最后的希望。
她本就是个爱情至上的人,在此等环境下,卖病毒赚一大笔再和男友双宿双飞真是不能更好了。
所以她看似前后矛盾的行为,只是她基于身处不同环境时做出的反应,能做好人的时候为什么要做坏人的人之常情,而不是基于任何信念。
4、有正拔枪那刻说明他深知劝说日嘉自首已经无效,改走警匪标准流程拔枪警示,这得内心有多坚定的信念才能做到。
如果我是有正,可能就会跟日嘉走了,日后亡命天涯也好,再伺机劝说自首也罢,总之我不会举起枪警示自己的爱人。
有正平时看起来我行我素,任意妄为,一脸犯错样儿,其实信念很坚定。
有杰平时看起来刚不阿,大义凛然,其实就是一棵墙头草。
有正的殉情是因为日嘉那句“我爱错了你”和对自己间接害死了日嘉的愧疚;有杰从始至终都插了只脚在哥嫂之间,且间接杀了他们。
5、纵观全剧,有正最爱的是有杰,也许是深知弟弟的智商, 无论有杰做过什么,有正从来不会怪他,只会体谅和鼓励他,当哥哥当到这份上真是没得说。
而有杰却一点不了解自己的哥哥,因为不了解才会一次又一次深信哥哥变节,甚至到最后都不懂哥哥失去自己挚爱的心其实是有多么痛,还谈什么继续工作实现理想。
有正对有杰最后的爱是笑着离开。
所以有正的死令人愕然,因为我们看到他面对有杰时那么平静,甚至在叶婷面前流露的悲伤都更多。
假如故事继续,也许有杰终有一日会明白,曾经有一个那么好的哥哥摆在自己面前,但他没有好好珍惜……
看了两集,还行;完事
烂尾
啧、现在港剧的水平吖,不仅剧情生硬,连演员都特么生硬。结局真是.... 狗血染红天和地
两集弃
Bug不少,好在节奏够快,bug什么的很快就过去了。爆米花电视剧。
懒得吐槽。我超级不喜欢陈展鹏,这个角色尤其让我反感。一看就是XYY。
25
这烂尾烂得。。。
tvb就这样吧。
为何我看的tvb都不得善终= = 弟弟真是猪一样的队友
烂尾,实在无法理解编剧的神逻辑~
结局略狗血
结尾把这部剧拉升了好几个档次,使得前面脸谱化的人物性格简直耐人回味了。剧情无力吐槽,但内奸太反转,结尾太凶残。没把叶婷扶正出乎我的意料,carson最后的选择让我对这部剧另眼相看了。PS: 吴卓羲太有勇气了,选择了这样招人恨的角色。
大义灭亲 信任坍塌 女人真是最惨最傻。
对港剧真的是越来越失望了,没有精钢钻就别揽瓷器活,从剧本到场景到道具都是办家家级别的,还搞反恐,太搞笑了。里面的人物各个感情用事,好人坏人都这样,哪里做得成事情。纯粹为了卡司坚持完,可人物形象也不喜欢~
编剧把观众当逗逼啊。。。那么多年过去了 人物设定还他妈这样。。。
结局有点自以为是了
tvb的编剧档次降低了,拉低了剧情的整体智商。很多剧情经不起推敲。心疼。四分打给演员,鄙视男二号。
J也是惊鸟的人 让我觉得这个电视剧有好看点了
断断续续看完,其实隐约可以猜到jessica是内奸,但是没想到最后因为太爱了,所以两个一起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