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还是挺好看的。
高粱霸盘却是很刺激。
乔致庸的成功离不开孙老仙。
陆老东家和蒋勤勤高掌柜等等的帮助。
乔致庸太过刚愎自用所有乔家的危机都是他惹出来的。
尤其是后来跟朝廷做对简直就是作死。
他并不是一个好商人,更像一个富二代有困难后总是孙给他出主意。
自己就会愿意在外面闯荡。
而且想法很幼稚。
大局观考虑不周全。
很多地方就是赌气。
宁折不弯是他悲惨人生的主因。
里面商号股份的大量改革和票号更像是现在的股市和银行。
他真正的敌人只有崔鸣十而其他要害他的都是他的亲人朋友。
而且剧本故意制造矛盾其实当时是可以娶马伊琍当二房的。
不过可惜钥匙这么演了可能就是乔家宫心计了。
蒋勤勤是个聪明的女人也是一个模范妻子。
他对乔致庸的爱胜过了所有人包括自己。
这是马伊琍和任何女人都比不了的。
太让人心疼了。
可惜的是婚前埋了勤勤会算和小神童元楚的伏笔都没有交代。
就连乔自己的孩子都当上状元了。
小元楚估计可能也不喜欢八股可能当诗人去了吧。
孙茂才特别的不合理是在他和乔初遇的时候孙耍小聪明用吸铁石增加分量瞬间被乔识破。
可后来刘黑七事件的时候孙到乔家瞬间就成为诸葛亮。
妙计一个接一个他让人受不了了。
特别喜欢陆老东家、有的时候一个人如果对所有人都抠可能对自己家人或者真出事的时候就不抠了。
好几次乔家的危难都是老陆帮忙的。
而且雷老演的好。
最后他死的时候抠门劲二两买的棺才让人眼眶都红了。
相比对外人豪爽对家人苛责的人来说要好很多。
马伊琍演的不错开始天真浪漫可爱至极。
中间的楚楚可怜到最后的阴狠毒辣把握的都不错。
虽然不讨好但是难度比蒋勤勤大不少。
她精神崩溃抽大烟的事情后面就不提了。
只是一个吃斋念佛就完了。
而且他的丫鬟被关起来后莫名就又放出来了。
最后莫名又逃跑结婚了。
而且追踪乔挖刘黑七的尸体的时候也不知道她瞒着马伊琍干什么去了。
就是心有灵犀去监视吗?
太生硬了。
尤其出嫁的时候丫头一句没说对可能茶里就下了药了。
而后最大的感观是通货膨胀在清朝就有。
开始乔家和陆家为了几十万两都快倾家荡产了。
后来是为什么了800万两顶铺子。
为了施粥顶铺子借钱。
乔家和翡翠玉白菜也挺不容易的什么宅子院子店铺茶山都是紧急融资工具。
.以前一年挣30万就是有史以来最后的时候了。
后来每年给国家交150万。
还有800万的款还有250万的军粮款。
到最后还能攒下1000万两白银。
怎是不容易中间什么四哥和本家的兄弟的股银应该早就给他们清了就完了。
区区1万两还要老跟他们费那么大的劲
以前的电视剧脉络还是很清晰的,从乔致庸考恩科——回家挽救包头生意——南下武夷山北上恰克图贩茶——涉足票号业——两次入狱——实现汇通天下描绘了乔东家的一生。
乔致庸的成功有三:一是眼界高,有魄力。
作为商人,有赤子之心,胸怀天下,不是计较眼前的一点的得失,而是始终想着做大事。
看到银票的便捷,首先想到的就是汇通天下,货通天下,造福商人,即使孙茂才跟他讲明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他仍坚持要做成这件大事。
在被太后禁足山西的时候,有难民来祁县,手下的人说没有钱赈灾了,乔致庸急得跺脚,这是我现在能做的大事了,我这个都干不成,我能干什么呀!
乔致庸是一个不甘于平庸的人,这是与普通人家出身的孙茂才最大的不同,孙茂才是我们大多数的普通人,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做稳当、赚钱的生意,修好老家的房子,取个自己喜欢的女人,这辈子其实就满意了,他这么反对乔致庸做票号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风险这么大的生意,会让孙茂才失去好不容易得到的稳定生活。
二是善用贤才。
乔致庸善识才、爱才、惜才,不论是拜落魄的孙茂才为先生、给予天下大掌柜最高的薪酬,还是从驿站带走高瑞、提拔伙计马荀为大掌柜、完全放权给潘为严,乔致庸不断打破常规,让合适的人才做最合适的事情。
开创新店规,给伙计身股,对下属们的体恤使得这帮人在乔致庸深陷天牢的时候一条心救出他,即使救他会让乔家倾家荡产,他们的事业会回到起点,薪水可能也是个未知数,但是没有人弃乔致庸而去。
三是讲仁义。
乔致庸做生意一直强调“义信利”,在包头不容掺假挽回客户,武夷山结交茶商,恰克图与外国人做成相与,甚至后来曾经的对家达盛昌都成了无条件借100万两的相与。
乔致庸经营生意,不仅让客户放心,还让供应商们安心,上下游供应链维护的非常成功,还能把对家变成朋友,真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但最重要的…是乔致庸一开始被太谷陆家大小姐看上了呀!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陆玉菡生生挖空了自个儿家给丈夫输血,没陆家这个银行,乔致庸早就败在包头了。
说到陆玉菡,看这部剧的时候,跟母上大人一直感慨,这女人啊,生在现代是多幸福。
看陆玉菡这么一个大户人家的独生女,嫁到乔家后的第一天,就是给丈夫打好洗脸水,成了丈夫的丫鬟,后面就是循环的怀孕生娃等丈夫回家。
另外一个女性角色——江雪瑛的一生,也被一个男人绑住了,先是被抛弃——堵气嫁人——堵气做生意想干垮乔致庸——陷害乔致庸——花三百万两匿名救乔致庸——堵气开粥棚,真是一辈子都围绕着初恋,坐拥何家的银山,姐姐你潇洒走一回不好吗(编剧出来挨打)。
山西是我们的邻省,从我们这里到山西很方便,于是,连续去了几次山西,也参观了王家大院,而没有去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这部剧,却是我第一次到山西后看的,那时我只到过太原,太原是看不全晋商的历史的。
后来去参观平遥,去参观王家大院,去参观山西博物馆,去参观晋祠,才了解到了晋商的发展史,也才对乔家大院有了了解。
19世纪开始,晋商,由于经商的需要,票号出现了发展壮大了;又由于外资银行的进入,民族银行业衰败了,晋商也破败了。
所以说,晋商的发展史也就是中国民族商业民族金融业的发展史。
在“乔家大院”这部剧中,陈建斌饰演的乔致庸,就是晋商的一个代表人物。
他在家族处于危难时接下来家族的担子,他步步为营地走着壮大着。
陈建斌的演技让我折服。
有时间的话,再重温一遍这出剧。
这个脑残故事一看就是一个傻逼写的,典型的霸道总裁爽文,披着一层晋商的外皮,如果这个故事放在现在可以这样写:恒太许老板因为误判行情,高价买了好多地,资金周转不过来,眼看着就要破产了,在挤兑中许老板也很快被气死了,这时许老板的小儿子本来是个天才少年,花花公子,从小养尊处优,从来没做过生意,此时正值高三,许公子是个学霸,考北大清华,哈佛耶鲁跟玩一样,他不仅学习好长的帅,还跟奶茶妹妹私定终身,约好一起考进清华再谈恋爱。
而许老板死的时候,许公子正在高考,当考到最后一科的时候,许公子被他妈大呼小叫的从考场喊了出来,不让他高考了,她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对从来没做过生意的许公子这么有信心,竟然相信许公子能继承家业就能把恒太就活过来,为此她想着各种方法逼许公子继承家业。
首先 ,为了借钱让他娶化为的长公主,这位长公主不仅长的好看,知书达礼,而且不在乎他对奶茶妹妹念念不忘,并且还对他一见钟情,甚至还为他倒贴。
可是即便如此,许公子却非常痛苦,忍着巨大的痛苦不跟奶茶妹妹分手,然后娶了化为的长公主,然后借到了钱。
随后就开始拯救恒太,拯救的方法也很搞笑,第一件事就是请出来一位“卧龙”先生帮他出谋划策,这位“卧龙”是他在上学时认识的一个穷同学,当时他这个土豪拼命想跟这个穷同学做朋友,人家却理都不理,这个穷同学不仅穷而且还狂,除了摆过地摊,没做过什么生意,并且这位“卧龙”还是一个高考都能迟到的人,就这么一个人,一下子就成了许公子的大参谋,并且还年薪3000万,他借到钱继承家业后,继续高价买地,并且散布谣言说国家要继续涨价去库存,他买的几块地周围要建重点小学,很快这谣言就把纵横地产业几十年的老狐狸融闯的孙老板给忽悠住了,随后许公子就把他爹买的地都高价买给了孙老板,孙老板醒悟过来已经晚了,然后恒太立马就活过来了,而融闯的孙老板却要破产了…
纯正剧范,以一个山西乔家商人的家族发展史来展现了那一段历史中商人的演变和商人心胸。
乔是个有胸怀有大志的商人,立志胸怀天下,也以自己的一生去践行这一点,汇通天下。
乔的感情世界也是丰满立体的,面对危机时,在初恋和事业助力之间,选择了事业。
而两个女子,以各自不同的爱的方式出现在他的生命中,但都爱得深沉。
陈建斌,在这部剧中展现了特别好的演技,乔致庸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当然,剧中全是戏骨,全是戏精,每一个人物都很出彩,包括反派。
非常值得一看。
乔家大院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十五集应该是剧情冲突和人物心理冲突最尖锐的,也是我认为最好看的,讲乔致庸处理包头高粱霸盘的事。
第二部分,乔致庸去南方贩茶,然后运往北方恰克图,主要讲述乔致庸如何克服经商旅途中的困难,也体现乔致庸心怀天下,打通茶路造福天下的胸襟。
在恰克图又碰巧见识了正在兴起中的票号生意,这里又激起了乔致庸汇通天下的理想,从而开启了第三部分。
乔致庸——本应该做士人,却做了商人,落得人生遗憾电视剧里面乔致庸待人有情有义,聪明有头脑,勇敢、吃苦耐劳,胸怀天下,做成了很多大事,得到了大家认同。
虽然乔致庸的商业道路很成功,但是他之所以走上经商道路,却是各种外在原因的趋势,而且在我看来乔致庸的性格是应该走科举的,从商并不是他心甘情愿的选择,而是在他人驱动下去做的事,所以我认为不管乔致庸经商有多么成功,最后都打了折扣。
因为经商并非他的初衷,甚至乔家在最开始面对包头高粱霸盘的困境时,乔致庸依然不想经商,他跟大嫂大喊他要过他自己的日子。
本来他大哥是明白的,遗嘱也说一定不能让乔致庸接手乔家产业,但这一切都让乔致庸所在的环境所改变。
我说这些就是想表明,乔致庸从商违背其初衷,他做了他不情愿的事。
我认为这样不管他多么成功,无论是对乔致庸自己的生命意义,还是他商业成功对世人启迪的作用,都会大大的打折扣。
缺少了个人的人生意义,其他的都放变得暗淡一些。
可能很多人对我这个看法不太认同,因为我这样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贬低了乔致庸的个人精彩人生。
我还会为这个说法引入一个支撑,最后一集乔致庸的那段自白。
乔致庸对着镜子“你觉得...你这辈子过的...咋样?
值吗?
你就干了几件正事儿,挣了点银子,盖了个大院子,我还得感谢你啊?
我恨你,我恨你!
我讨厌你!
你把我毁了,你把我一辈子都毁了。
你知不知道,我有才学,我有智慧,我有勇气,我有热情。
我要是能按照我自己的路走,我何尝不是一个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
现在呢?
一个老地主,一个老地主坐在这个大院子里,一个老地主,一个老财主,这不是我想要的!
不是我想要的!
我守着这个大院子有什么意思呢,我守着这么多的银子有什么意思呢,你把我的一生都毁了。
你还救国,还救民?
你连你自己都救不了!
我一想起来,我一想起来一辈子都毁了,一去不复返了。
我就觉得好像一个厉鬼的手掐着我的手不松开,勒得你喘不过气来。
过去,什么他娘的过去,我也没有什么他娘的过去,我的过去都他娘的葬送在一大堆莫名其妙乱七八糟的琐事上了。
热情,我的勇气,白白的浪费了,就想是一道阳光落进深渊里。
今年八十九,要是你能活到一百岁,还有十一年的时间,怎么熬啊?
真想着有一天早上醒来,发现着过去的一切都是一场梦,都烟消云散了,一种崭新的生活一种新的生活开始了。
”乔致庸末年的时候为什么后悔了,为什么他救国救民都是空的,为什么他说他连自己都救不了?
在我看来,在他人生的关键时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时,接受了太多违背自己初衷、意愿的选择。
大哥留下的霸盘困局,大嫂以家业相逼,孙茂才、曹掌柜、大嫂又操作了自己的情感。
他人生的起航道路是被他人逼迫选择的,这是他末年后悔的原因。
在剧情的开始阶段,我本来疑惑乔致庸为什么会去接受那个违背自己意愿的改变。
当然那个时候有乔家祖宗基业、大嫂的强烈逼迫,另外别忘了还有孙茂才的怂恿。
前两个就不多提了,这里说一说孙茂才,有一个情节孙茂才对乔致庸喊道“你为了一个女人(江雪瑛),就不顾乔家祖宗基业和乔家上下了吗,要他们去行乞吗?
”(大体意思是这样)。
孙茂才有几次成功阻止了乔致庸与江雪瑛的私奔(潜在可能),包括迎娶陆玉涵那天晚上乔致庸去找江雪瑛,在江雪瑛家门口被孙茂才拉了回去。
乔致庸处理了包头高粱霸盘回来后,得知江雪瑛丈夫去世,遂去两人定情的观音庙,不约而同的再一次见面。
江雪瑛昏倒后,乔致庸把她载到马车上,江雪瑛在马车上醒来,两人目光对视,被压抑已久的情感终于被触发,情不自禁之下,在马车上两人有了亲热举动,江雪瑛要乔致庸带她私奔。
而孙茂才的再次突然出现,改变了乔致庸的生命轨迹。
而在我看来乔致庸的义气用事,感性的人际关系处理,少了商人的稳重,却更似文人,上面乔的自白已经能表现(本应该是另一个李白、杜甫、白居易)。
为什么说乔致庸不稳重,甚至有时候不理智?
在北京为朝廷重犯刘黑七收尸是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刘黑七是太平军大将,被朝廷菜市口斩首,要求暴尸三日。
乔致庸念在是自己当初让刘黑七下山,并劝他到南方,才入了太平军。
故想违背朝廷禁令为其收尸,却给乔家和自己招来大祸,这是其一。
乔致庸重义、重情的为人性格本来就适合做文人。
而他一心怀抱天下,则适合做士人、做官。
乔致庸为天下苍生着想,我不多说。
其实当我看到剧中乔致庸的报复时,正如孙茂才所说“汇通天下是国之利器,我们草民去做只会招来祸患。
”没错啊,为天下苍生谋福,一心向着大清国,乔致庸有这个爱国之心。
想要去实现,想要去帮助,最好的方法是进入朝廷掌握权力,才能更好的实现。
为天下苍生谋福本就是读书人、士人的责任和任务!
乔致庸本想科举做官,却被迫做了商人,这又是人生一大遗憾。
最后一集,当乔致庸看到乔家银库里面一千多万两银子的时候,已心生厌恶,他说这是“害人”的东西。
如果不对乔致庸一生有以上的分析,很少观众能够理解乔致庸这样的感慨以及那个怪梦“独白”。
当然最后一集以乔致庸的感情交代结束,下文会讲到。
江雪瑛——剧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江雪瑛算是剧中我最喜欢的人物角色,一个女人一生都没能和最相亲相爱的人在一起是极其悲哀的,而那个男人却不是因为不喜欢她,而是被一些身不由己的事所阻止——家庭和银子(金钱)。
爱恨交加从此伴随江雪瑛,对乔致庸的恨——恨他不守诺言,甚至把他送上天牢;但又爱他至深,将乔致庸从天牢救出。
恨他——恨不得置之于死地,爱他——则挽救他于水火。
当需要银子来帮助爱人的时候,江雪瑛没钱,被陆玉涵用几十万两银子夺走了挚爱。
当一切都已无法挽回的时候,老天爷又让大把大把的银子摆在她面前。
戏剧般的人生,老天爷给江雪瑛开了一个太大的玩笑。
女人用情比男人深太多。
江雪瑛知道乔致庸娶了他人,在思想观念上的巨大冲击下,大病两个月才艰难保住了性命。
乔致庸用他的行动摧毁了江雪瑛的爱情观和人生观,一个女人如果连爱情都无法相信,那她还能相信什么?
从此对这个世界便没有相信,剩下的只有怨恨。
这让我想起了金庸小说《神雕侠侣》里的李莫愁,江雪瑛和她一样都是因爱生恨,从此都不再相信世间的美好。
之后江雪瑛在生意上与乔致庸对着干,其实不是恨他,而是想引起自己爱人的注意,她依然还想在乔致庸的生活中有她的地位。
江雪瑛的一生都把乔致庸放在心里。
而乔致庸则不同。
大家要注意了,虽然乔致庸答应大嫂为了家族而娶他人,但在陆玉涵入门的当天,乔致庸依然不高兴。
把新娘子抛在洞房,自己跑到了江雪瑛那里。
但后来乔致庸对陆玉涵的态度改变了,揭开陆玉涵的盖头还欢喜有这样一个漂亮老婆,很快陆玉涵也怀孕了。
这是我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乔致庸在什么时候变的,乔致庸为什么改变了?
一个男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忘了曾经海誓山盟的女人,而跟另外一个人睡了、好了。
我非常关注这个心理转折是怎么发生的。
我认为编剧也知道,如果把乔致庸的改变表现得太明显,观众一定会说“乔致庸为了XXXXXX(原因),就抛弃挚爱,违背诺言。
原来爱情还不如XXXXXX”,乔致庸就有了负心汉的嫌疑,编剧们肯定不想这么做,因为爱情无价,乔致庸怎么能变心?!
但又不得不表现这个改变,因此也隐藏得很巧妙。
我认为晚年的乔致庸回首过去,否定自己过去的时候,也觉察到这点。
他的行动让爱情不再无价,他的行动至少表明爱情在某种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有条件的爱情是他不愿接受的,这也是他后悔的一个原因。
本来我很期待乔致庸与江雪瑛之间的感情冲突,在乔致庸解决了包头高粱霸盘回到祁县后。
此时剧情的一大冲突便在此,乔致庸为了金钱被迫抛弃了感情,那该如何面对江雪瑛?
如何面对用银子救了乔家的陆玉涵,在金钱和情感之间怎么选择?
人物会如何处理这样的矛盾。
本来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大冲突和大看点,不料编剧们虽然知道这个冲突,却没有足够的着墨描写。
从这里开始,剧情也转而写乔致庸的努力和报复,少了人物心理的矛盾冲突,精彩程度远远不及前15集。
我认为在乔致庸内心深处是爱江雪瑛的。
陆玉涵虽然给乔致庸解决了很多困难,帮他拯救了乔家,也给乔致庸带来了快乐。
但这个快乐是因金钱而起。
第一次借钱给乔致庸解决包头高粱霸盘,后来借钱解北京票号困局,让乔致庸如释重负,自然开心,此时见到陆玉涵自然也心情愉悦。
但这个快乐太多的与银子联系在一起了,乔致庸在末年也终于明白。
陆玉涵给他送饭,路途中跌倒去世,乔致庸反而以吐槽的语气说了一句“送个饭嘛,你着什么急啊,摔着了吧”,但此时陆玉涵趴在地上已经不行了!
乔致庸走近了也淡定的站着那里,并没有那种失去陪伴了自己一生爱人的心痛。
而后江雪瑛前去探望他,乔致庸也坦白他已经知道当初北京的事,了结了心事,乔致庸在江雪瑛的面前闭了双眼。
其他剧中还有很多小细节。
比如说在乔致庸南方贩茶期间,陆玉涵常去乔致庸的书房,见到窗户剪纸很漂亮,询问下人知道这是雪瑛表妹给乔致庸剪的。
之后又打算重新装修一下这个书房,下人回应二爷不让其他人碰书房,因为乔致庸是想留住那些回忆的。
但陆玉涵依然决定重新装修,走得时候还把窗户剪纸撕掉。
陆玉涵做的这些无非是想抹去乔致庸那些记忆,无论他人怎么评价,我认为都是不对的,是自私的,更是一种对乔致庸的剥夺。
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太喜欢陆玉涵这个人物的原因。
最后我最喜欢的还是这部剧的第一部分,剧情紧凑,人物心理矛盾冲突明显。
而且就我个人而言,非常关注一个问题,就是人在面对环境逼迫的时候,会如何进行选择,而那个时候乔致庸恰好有这个遭遇。
最终乔致庸被各种环境因素影响、逼迫而走上了商路,虽然成功,但留下遗憾。
如果按现在的观点,《乔家大院》就是一部有着历史原型的杰克苏逆袭史。
主线还是乔致庸怎样在晚清历史的洪流裹挟中风云激荡的商场浮沉。
主线里面穿插着经商之道,商业潜规则,拆解的一个个小案例对当下从商者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总的说来这部剧主旋律是炫耀诚信做人、敢闯敢拼的晋商精神,侧面也为山西品牌文化打造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这部剧为什么好看呢?
宣扬主旋律的剧比比皆是,乔家大院甚至没有过于强调主旋律。
《乔家大院》着力与讲故事,讲述乔致庸和他的乔家大院里的种种浮沉、爱恨嗔痴。
导演想讲述的是人的造化。
导演胡玫的选择和拍摄非常具有文学性。
首先大体框架是《红楼梦》式的,主人交际,下人日常,仔细看层层关系是很分明不含糊的。
日常衣食住行,八大碗,烙饼卷菜。
下人的婚嫁丧娶、插科打诨增加了剧作的“实”。
再看主角的关系线,其实现在看来是非常“雷人”的,乔致庸、江雪瑛、蒋玉涵的三角羁绊,乔家大嫂和孙茂才的绝恋。
人人都是爱情脑,因为爱情变好变坏,其实对观众的说服力不大。
但幸好碰到好的编剧和导游、演员,又一次文学化处理了这些弱项。
首先蒋勤勤饰演的蒋玉涵是有着非常浓厚的琼瑶色彩的。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蒋玉涵在剧中是恋爱脑,虽然聪明果决,但还是委身乔宅给男主作陪称的。
如果没有蒋玉涵展现才干、一心襄夫的情节,这个人物是很寡淡的。
但是蒋勤勤颜值演技太能打了,人设讨喜,况且当时和四爷戏假情真,夫妻档演戏太难得了,代入感强。
蒋玉涵是非常让人想到家庭生活的女性。
江雪瑛是剧里最好的角色之一,非常立体。
这个角色演不好的话,就是《还珠3》里的怨妇紫薇;但马伊琍老师演技在线,完全不是琼瑶剧里的紫薇。
这个角色走的是性压抑的张爱玲路线。
张爱玲笔下的《金锁记》、《怨女》,曹七巧因爱生痴;江雪瑛则直接黑化。
马伊琍前后期完全是两种地域性格,恋爱时是爽朗大方的山西女孩,失意时又是细腻敏感、心思玲珑、手段精明的上海女人。
马伊琍竟然不露痕迹地把这两种地域性格糅合到角色里,真的非常厉害了。
江雪瑛有沉沦,有挣扎,可怜可恨又可敬。
她设计让乔致庸入狱,却在最后赎他一命;为了保住秘密想给出嫁前的贴身丫鬟下毒,但在最后一刻又放弃了。
她是个疯子,却有着异乎常人的冷静。
比图孤注一掷和乔家作对,但同时把何家生意做的有声有色不输乔致庸,禁闭鸦片馆。
蒋玉涵和江雪瑛实在是一组好的对比。
林黛玉薛宝钗比不出胜负,涵瑛二人也不分伯仲。
蒋玉涵一开始就才干卓越,识宝爱才,最后回归家庭,获得幸福;江雪瑛在一开始展现的是渴望家庭幸福的小女人形象,丧夫当家后又一挽狂澜,成为商海纵横的一树槐花。
乔致庸、蒋玉涵、江雪瑛实在都是人中龙凤,两两吸引,在人生的路上有失有得却患得患失,令人叹惋。
除了琼瑶、张爱玲,还有一种风格叫“苏童”。
你可以没读过他的书,但张艺谋拍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大家一定看过。
苏童的作品表现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戕害,乔家大嫂曹月枝和孙茂才的畸恋,孙茂才性格的一步步扭曲,曹月枝寂寞的一步步瓦解,但在重重变故下,悲剧还是意料之中的收场了。
这是时代的悲剧。
所以我说,《乔家大院》好看,好看在从导演,到编剧,再到演员,一众主创人员文学素养非常好文学处理能力高,值得当下借鉴学习。
之前的大宅门,经典的无以复加,全国观众一片赞扬和喜爱。
紧跟着就连续拍了很多部类型电视剧算跟风也好潮流也好:乔家大院 闯关东 大染坊等等。
以上三部这还是跟风中的翘楚,也都收视率很高。
但是看完了觉得哪差了点,包括大宅门的续作2也是如此,豆瓣里很多人说狗尾续貂。
最近回顾了这几部剧,发现了原因。
全国观众都说好,未必真的好。
而且其中的有大量“糟粕和负能量价值观”,越是叫座越毒害人。
比如白景琦好色,娶瑶姐娶姨太太收房丫头;白景琦白文氏做生意不择手段,贿赂贪官和太监,做生意技巧就是各种下套找靠山势力才能赢,要不就是操控市场坑惨原料供应商等等;做生意太挣钱了,做体质的生意更挣钱,做体脂内医药行业挣钱的能力更是惊人,不符合一直以来的宣传。
诸如此类。
所以,肯定有老先生递话了,以后不能这么搞,要突出正能量,猪脚一定得是完美形象,做全国人民的模范。
于是有了大宅门2里变得不合情理的情节和人物:比如香秀娇艳厉害靠色上位的形象换成了眉目温和传情言语温婉的江珊、黄爷换成痞气全无的国字脸英雄、日本鬼子既不狠也没脑仁奇怪怎么占领北平的、1部里都还正常的白家儿孙辈到了第2部就不明原因烂到没边干脆一股脑死光配合改造等等。
加的冲突戏也有这原因,但有两个加的相当好——金二和郑老屁悲剧,来自民族资产阶级的原罪和局限性。
能这么好的完成任务,创作团队真的厉害,尤其是编剧。
但跟风剧就做不到了,大宅门好歹剧本据说打磨了50年,一窝蜂抢着来的哪能做到?
所以有了大染坊的民族资本家不好色送上门来的甄嬛养好再送出去;宁可自己吃亏绝不坑死中国对手(历来坑自己人最狠);聪明人变傻子硬被打垮呼应历史。
其实大染坊干货还算多的,闯关东、乔家大院里的各种不合理尬戏更多,都属此类。
什么因为主角不能纳妾造成爱情悲剧啦;痴男怨女相处日久洁身自好啦;我方的土匪不打劫老百姓啦;义和团太平天国都是葛明义士啦;同行捏我千百遍我待他依然如初恋啦;一面之缘的清官主动无偿帮我救我啦;生意总是艰难可又不明原因一夜暴富存款单几百万两啦;最高目标是无私汇通天下不是务实经商啦,等等。
这么看来,最可信的最接地气儿的大宅门1,给后来的电视剧留下来什么样的遗产?
想起了另一部爆款《蜗居》,因为写的是现代戏,老先生们根本忍不了,播出轰动后,无视实情直接发话指出三观不正。
你说的不对,事实如此也不对…………
全剧主要由长兄辞世,弃考从商,求娶玉函,重做霸盘,走通茶路,初识票号,北京建号,承接官银,锒铛入狱,毁家纾难,禁足山西二十载,承接运送军饷,上京讨钱,再次入狱,慈禧出逃,迎驾获免,国家危难,汇通天下串联而成。
前期的乔致庸意气风发敢作敢为,在日渐衰败的基础上,带领乔家走上了一片新天地。
中年的乔致庸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虽然认同了自身的商人身份,但真正的理想却是报国。
晚年的乔致庸则更具有阴郁和困惑,为何他的生意蒸蒸日上,可他的大清国却已经是风雨飘摇?
为何他一生的理想已经实现,他却只是变成了一个守着一屋金银的老财主?
这部剧的优点在于没有塑造任何一个完美的形象,每个人都受到他们的性格、背景和所处时代的限制。
其次,全剧的节奏掌握非常精妙,快速推进,环环相扣,不使用多余的手笔去描述冗余信息,以小见大的表达了时代的变迁。
但叙事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同样也为本剧带来了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在江雪瑛、陆玉函和大嫂等女性人物的描写上,都显得过于偏执而人物扁平化。
《乔家大院》就是胡遍捏造的典型!
啥玩意!
骗我看了三十多集,忍受了无数主角乔致庸与怨女江雪瑛矫情造作狗血涟涟的藕断丝连,还有周围一概龙套多余无谓的煽风点火,竟然突然给我来个帮刘黑七收尸去了。
连忙上百度查一下,刘黑七到底何许人也?
咋我上历史课学太平天国史的时候没听说过这号号称劫富济贫胆大包天的人物。
一查,NND,居然是个汉奸!
不单是个汉奸,而且是个嗜做奸淫掳掠的枭匪!
就算要崇拜宋江要向古往今来无数的梁山志士致敬,也不需要挑出个这样的人渣放在电视屏幕上让当今如小女子一般无知的群众来沉痛思索及感叹主角乔致庸的用人不避和侠义心胸吧!
胡玫,你是想耍耍我们吧,还是把小女子当白痴了?
你要江郎才尽的话,就别来拍这不知所云的电视来招人现眼。
重开头看到现在,就看到那乔二像个愣头青一样抒发他那为国为民要努力赚钱的伟大言论和他跟他那青梅竹马无休止的让人腻味得不成的腻腻歪歪。
当我上百度查历史上真正的乔致庸资料的时候,人家却说真正的乔二一辈子总共娶了六个老婆,每一个都是续弦的,哪里来这么没男子气的藕断丝连又累人累己啊?
看到这里,我真怀疑,胡玫你为了弄你这部主旋律,到底把多少张三李四的搀假了进去?
到底有多少是真的?
真实的乔致庸我想你是表现不出来了,满篇的口号掩饰不了这剧中乔二夸夸其谈的实质!
哪有一点务实中庸的晋商风貌啊?
你欺负我不是山西人吧?
装模作样地打出鸿篇巨制的态势,却上演这么些狗血淋头虚假浮夸的戏目。
这可不是《乔家大院》,应该叫《戏说乔二》!
还是CCTV的收视冠军,TMD我服了!
我妈还说好看,这么腻歪的剧情,真不知道哪好看了。
商战部分颇不错,但我一想到其中不知有多少是搀假的,我就没心情了!
胡玫你把我当白痴耍!
觉得两个女人演的都不错!
印象最深的的国产剧之一
虽然某些地方有点拖,总体上很精彩。
又是一部经典,没看的去看
无聊
实在受不了陈建斌那张老脸在剧里扮痴扮可爱扮19岁青少年,咽不下
看不起乔致庸,敬重陆玉菡,心疼江雪瑛。
看到第十四集,目前就觉得乔致庸那种一表现内心很强烈的情感就大声嚷嚷的感觉有点像二傻子,时隔两年补完,确实觉得乔致庸像空有抱负的二傻子
最后几集有点弱
我觉得需要更多的类似作品来为我们科普讲解历史,这是我了解晋商第一步。
乔致庸真是软饭硬吃的典范,什么垃圾玩意儿,气死我了
爸妈在家里电视上点播了前三集,接下来自己看了剩下的,伴我走过了身体上很疲惫的一段时间,无论是长途还是短途飞机,离家的日子里~陈建斌真的是撑得起大主角,蒋勤勤也真的好好看呀!
@大学 校园网当年看这剧就觉得男主真是渣啊。结了婚还和前女友勾勾搭搭。生意上也并不灵光,是身边的人把他给推起来的
“大清国都要忘了,我那点委屈又算个什么?我现在把银子给他们,那是给咱自个的人,难道要把银子留给洋人? ”差评!
十分不喜欢陈建斌
该剧告诉我们,不要像二愣子一样任性,不要标榜自己
做生意那段挺有意思,后面就无聊了。
小家子气
把乔致庸演成了傻逼
除了去救刘黑七这个冲突做的不够,和后半段乔致庸颓废的状态,其他都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