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星球第一季

Frozen Planet Season 1,冰冷星球

主演:大卫·爱登堡,李易

类型:电视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1

《冰冻星球第一季》剧照

冰冻星球第一季 剧照 NO.1冰冻星球第一季 剧照 NO.2冰冻星球第一季 剧照 NO.3冰冻星球第一季 剧照 NO.4冰冻星球第一季 剧照 NO.5冰冻星球第一季 剧照 NO.6冰冻星球第一季 剧照 NO.13冰冻星球第一季 剧照 NO.14冰冻星球第一季 剧照 NO.15冰冻星球第一季 剧照 NO.16冰冻星球第一季 剧照 NO.17冰冻星球第一季 剧照 NO.18冰冻星球第一季 剧照 NO.19冰冻星球第一季 剧照 NO.20

《冰冻星球第一季》剧情介绍

冰冻星球第一季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英国BBC电视台耗时5年制作的纪录片《冰冻地球》于近期推出。这部耗资巨大的纪录片用镜头真实的展现了正在逐渐溶解的地球两极,以及生活在这里的各种生物,片中种种景象让人叹为观止。 纪录片的解说员大卫·艾登堡(David Attenborough)爵士称,这可能是人类在地球气 候产生剧烈变化前欣赏到这一景象的最后的机会了。现年85岁的艾登堡爵士说,“这部纪录片捕捉了此前从未记录下来的很多行为和现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影像将会变得越来越珍贵,因为这很可能是我们最后的机会去记录下这些珍贵的场景。虽然在我们到达前的数百年甚至几千年前,地球两极的景象非常壮观,但是最近一个世纪以来,很多变化已经超过了人们的认识。” 《冰冻地球》的摄制组采用了可以在低温下工作的特殊摄影机进行拍摄。这部耗时5年才问世的纪录片捕捉了很多珍贵的画面,表现出大自然神秘奇幻的一面:包括冰山崩...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绿箭侠第三季水属性魔法使靓太意式风味第一季南极大冒险北方一片苍茫X战警:逆转未来想你驱魔者铁齿铜牙纪晓岚只能是你他和她的故事故事游戏梦乡特工疑云第二季第一声枪响Life线上的我们大喜临门公主驾到橄榄树之恋盲少爷的小女仆同居人是猫超级名模我们村里的人大敦煌战警之生死狙击地狱宁静特搜9特别篇特搜队最后的案件我的推是王子终极恶女圣餐娃娃的诅咒

《冰冻星球第一季》长篇影评

 1 ) 前方山高水险,然风景无限

啊啊啊啊,为什么都在说蓝色星球2⃣️,为什么没人说冰冻星球,是都看过了觉得不好看吗?

还是没看过?

我真的好喜欢冰冻星球,它真的好好看!

冰冻数千年的体积巨大的冰川,正在融化,他人说,很多时候自然景观是无法拍摄出它的壮观,而bbc是没有做不到的画面,冰川崩塌的场景,都能身临其境,心脏猛然一紧跟随倾斜而来的冰块扑面而来,好的拍摄者就是能把让人恐怖的画面拍摄得让观者感到惊叹而不是惊吓!

看完后只会感到大自然威猛的力量,人类在整个宇宙之中是多么的渺小~我断断续续看过第一遍,认认真真看了第二遍,又在断断续续看了第三遍,完全无懈可击,堪称完美,不管是拍摄(不要说我不懂拍摄,我有眼睛,有美感),还是配乐,那欢脱的配乐~简直身临其境。

比如北极熊公熊寻找配偶时,老爷子的配音也是轻快的,音乐随着雌性北极熊的出现从欢脱变得温馨,两熊谈恋爱时的配乐你听着都想和自己的小鲜肉一起到老,直到竞争者的出现,老爷子的配音开始有速度起伏带点凶狠,配乐也更着“噔”的开始显示出打架的氛围,让你的心跟着随之变化。

北极熊肉肉的脚掌我好想当枕头,肯定好柔软。

据说北极熊的毛发极其粗糙,别看着好似软绵绵,我不管,我还是想要和北极熊来个熊抱~柴静在采访其中一个拍摄北极熊的导演时的对话:“你感到恐惧吗”?

“当然,你必须非常小心,我的意思是你必须非常小心,在拍摄北极熊的时候,它们处在食物链顶端,所以它们是很好奇的动物,并且凶猛无比,在记忆中,他们没有恐惧过,除了那些被围捕的。

”而神奇的是,在片子中,摄制组就拍摄到了北极熊一年一度的体检,导演近距离接触到了北极熊,闻到了它身上的味道,带有海水的腥味以及海豹的味道,因为它们只吃海豹,多么多么的神奇。

当北极熊被远程射中了麻醉剂躺在冰层上时,北极地区食物链顶端的肉食动物终于“任人摆布”。

“愚蠢的人类,你们又要对熊哥我做啥”~记得几年前我曾在泰国被当地动物园的训练人员选上台与大象表演,真的很尴尬,虽然当时我是拒绝的,现在想到也是很后悔,怎么没有好好与大象接触呢,为什么抵触这种行为,说不定训练员看出了我的真生是小猴子呢~哎~年少无知。

当时不知道训练员说了什么,大象一骨碌用鼻子就把我抱起来要抛向天空,我简直当场吓尿,反手抓着大象鼻子不放,“美女与野兽”上演,大象的皮肤真粗糙,硌得我好痛,粗糙得仿佛身上都是小刺刺,当时我是“心生怨念”的。

而看到纪录片中摄制组能与动物那么近距离的接触,让我好羡慕,你不理解的,不代表这个事情就是不好的,你应该选择去相信,相信人,相信动物。

极地是最不适宜生存的,而人类总会在不得不这样的时候,因地制宜想出生存下去的办法,千百年来都是如此。

所以才会吸引好奇的记录者去拍摄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方式。

记得以前去满洲里游玩时,当地人说满洲里就是俄罗斯人每年来过冬的地方,深不以为然,遍地都是俄罗斯的餐馆,俄罗斯的店铺,还有各种大肚子,高个子,高鼻梁的俄罗斯人,最记得夜景是非常美丽的,马路不宽,两边都是俄罗斯风格建筑,夜景实在太美,我们忍不住在马路上拍照,完全忘记了我们是在马路中,现在想想真的很不礼貌,但是,当我们在马路上玩得不亦乐乎时,身后一直有位俄罗斯的小哥哥很有礼貌停着车等我们拍完照才一轰油门走人,没有按喇叭轰我们走,当时我们被小哥哥帅翻,至今想起来都觉得:“我的天啊,怎么可以那么帅”!

为什么我没有敲开车窗要合照!

(无比委屈脸)。

俄罗斯的好感就是那一次深深印刻在心里。

北极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矿物,在俄罗斯的北极西伯利亚,因为矿物质所以当地发展了一所小城镇,前人以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座城市都是因为大自然的馈赠而成型,以河流两岸聚居,而大自然的宝藏却告诉我们,在财富面前,再艰难的生存环境也能克服。

而在那座城镇每年有三个月的时间是暗无天日,三个月暗无天日!!!

我简直黑妹问号脸!

我们没有生活过这种地方,所以无法体会全年寒冷外加三个月的黑夜。

以前在纪录片中看到,在藏区送货的货车翻山越岭行走在几千米海拔的高原地区时,油箱结冰时,会烧火把融化汽油,继续启动前行。

在西伯利亚的矿物小镇上依旧如此,看似疯狂的举动,实则是适应大自然的结果。

即使在零下五十摄氏度的地区,人们还是会想出对抗它的娱乐方式,比如冬泳,看似玩命的娱乐活动,却可以提高自身免疫系统,可这种刺骨的寒冷来提高身体素质,应该我们常人不会去做吧,战斗名族还是战斗民族,看到他们跃入水中那挣扎的面孔,我真的不信他们内心如音乐般欢乐~啊哈哈哈哈~(纯属腹黑他们)。

其中一个女性导演,当时拍摄时已怀有五个月的身孕,而为了防止在零下四十多度冻伤,必须穿上十几层专业防冻衣服。

她展示她的防冻鞋子给我的感觉就是变声的浩克,非常厚重又大。

可能我们平时穿的三合一冲锋衣很轻巧,可以承受我们在零下十几度高原地带的活动。

但要用几个月的时间拍摄一组十几分钟的片子,北极那种疾风冰雪天气,世界上顶级冲锋衣也会让人感到寒冷吧,况且还是一位身怀六甲的女性,简直要致敬!

她说:“她在一次户外上厕所时,发现不远处正有只饥饿的母北极熊正盯着她,她发了疯似的跑向营地,如果当时稍有迟疑,那她现在就不会这么轻松的坐在这讲着当时发生的事情。

多么神奇的经历,述说的多么淡然。

在北极地区,昆虫想要活下去,就必须适应极寒气候,并且在春天到来之时,赶紧追着阳光,不停地吃,因为北极地区的春季稍纵即逝,就算你是第一个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的小昆虫,当你还没反应过来时,严寒马上再次降临,措手不及,你完全没有准备好过冬的食物,就开始被冰雪覆盖。

幸好独特的体质让你能够适应这种冰雪天气不会死亡,只是如果你想从一条小毛虫蜕变成一只小蛾子,那可是要经历千辛万苦,重复历经十三次苏醒、追太阳、吃的循环往复中一次又一次的重生,并且不能变成可以飞的蝴蝶,而只是一只小蛾子,你看着都觉得它们的虫生太艰难,恶略的环境,飞不走,改变不了,只能适应。

bbc为了拍摄这条毛毛虫变成小蛾子,足足拍了三年,三年啊,十几分钟的三年啊!!!

这就是专业!

我自从看了重返狼群的纪录片后,对狼改观很多,虽然狼图腾让我佩服狼,但现在我却有迷恋狼的倾向。

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狼,长得实在太像二哈,又像狼外婆里面的大灰狼,感觉傻萌傻萌的。

摄制组拍摄的北极狼捕猎完全没有让人感到血腥,反而配乐给人一种小孩子顽皮淘气之感,看得我都好像给它们捕捉食物~可是,不代表别的极地地区的狼就这么给人傻乎乎的印象。

在加拿大极圈附近的狼,就比较凶狠一些。

首先会看到一对夫妻狼攻击野牛,这我不得不吐槽公狼,看着野牛身形庞大,随便战战几回就在一旁观戏了,任由母狼和野牛厮杀。

据说母狼是那种看到目标必须拿下的类型,因为她要养小狼崽子,简直让我那一刻“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病发,好希望母狼能赢,瘦弱的母狼完全被野牛的牛角尖顶得白毛变成血迹斑斑的红毛了,好心痛,不管是动物界还是人界,母性的光辉真是自始自终自带发光体。

还好大战几个小时后,野牛实在扛不动,投降,这只野牛够这对狼家庭吃上好几天,可以撑个把月。

还有一对狼族追赶野牛族,那可是跟着音乐,心跳到嗓子眼的那种紧凑感,看着狼发现了野牛的踪迹,看着隔着好远的距离,看着狼族群体顺着野牛部队靠近。

其实,野牛团结协作时,狼是没有办法吃到野牛的,毕竟体型还是占优势,可是偏偏就是有“猪一样的队友”,狡猾的狼随便做个假动作,就把野牛如惊弓之鸟一般四处散开,有时候不得不佩服狼的作战攻略,真的就是在围猎捕杀上自有一套狼子兵法。

每集接近58分钟到60分钟,还会在最后预留十几分钟给人们展现拍摄这次纪录片的花絮。

最记得有一集,是拍摄企鹅,摄制组已经大半年在南极企鹅聚集地了,从开始的正常人到最后实在在冰天雪地中没有人只能对着机器碎碎念,完全就像“精神病院患者”一般,我想任何一个人如果一直在广阔的地域生活,那种空无一人,寂静之感是会让人神经衰弱的。

据说,杀人鲸群体会用高度智慧的方式,通过制造不同的海浪来围猎海豹,看到摄制组拍摄出来的镜头,真的好佩服动物的智慧,谁说人类就是最聪明的?

群体攻之,制造出不同的海浪,利用团体优势,把猎物围入事先的猎场。

太多让人惊喜又起鸡皮疙瘩的场景。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死亡手指”,总以为是迪斯尼动物王国,原来这个世界是真是存在,是真的有一种奇怪的自然现象,能在一瞬间让海底某个区域的生物触碰到它立刻死亡,我看到哑口无言,惊呆!

采访中,科学家说,在浮冰之下,当一股极端寒冷的盐水遇到海水,流动的盐水会迅速让周围的海水凝结,形成海底类似冰柱或者冰石钟乳的东西,这种现象在十九世界六十年代曾经被人们发现过,凡这是第一次被影响记录,再次表白BBC,致敬!

bbc耗时五年多在南、北极地地区拍摄完成,2011年上线,主持人老爷爷2011年之前以87岁高龄飞往南、北极报道。

在那之前,老爷子在八十年代第一次去往极地地区时,冰川面积还是很广泛,而现在,面积缩小了一倍,好想哭!

很难想象,如果极地地区的冰川全都融化,地球海平面会上升六十米,那会是一种什么概念?

在上学时,就听说百年后,马尔代夫就会被淹没,以为只是说说而已,我不知道的,不代表不存在。

我也很难想象在极地地区工作二十五年,那是一种什么概念,或许我看纪录片,觉得这门职业很有意思,可如果真的让我没日没夜面对这些除了冰川还是冰川以外的环境的话,我是否会疯掉,我很敬佩这些科学家,原来小时候我们说的长大后的愿望想当一位科学家,真的有人在做着这份神圣的职业。

即使这些动物很可爱,可欢乐是短暂的,等待是漫长的,没有家人,没有娱乐,哪怕有再多的激情,还是会疯掉,如果天气恶劣,只能呆在帐篷内,一呆就是好几天,这种对意志的考验真不是常人可以做到,这就是一种专业,一种真的热爱,因为只要拍到你梦寐以求的镜头,那些从来没有人看到过的场景,亲眼所见与你在视频上所看到的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经验,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好羡慕摄制组。

上个世纪,海平面一直在上升,从未间断,而纪录片拍摄之时,上升的更快,我想此刻的速度应该超乎我们的想象,看似我们平平静静的生活,而平行世界中正在经历冰川爆破,河流淹没村庄... ...企鹅蛋是由公企鹅孵化的,而企鹅爸爸在冬天会抱团取暖直至下个春天的到来,等待企鹅妈妈整个冬天在水中带来的食物。

1911年就可以在冰雪覆盖的地底设置电话线,不得不佩服科学家们。

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是相同的,你敢相信吗?

简直打开我新世界的大门。

两极地区储藏着地球上百分之八十的淡水,还敢破坏环境吗?

如果全部融化该怎么办?

格林兰岛,冰层有三千米厚,完全碾压我的想象,世界何其大!

在极地地区生存的人们,因为不能种植食物,只能捕杀海水中的生物,完全生吃海象,OMG!

... ...还有好多好多好多的小细节,真的赞叹不已!

这么多年过去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可以从南美坐船到南极,不知道现在那边会不会因为年复一年人类的观赏者的增多而加剧变化。

所有的艰辛在成片那一刻是让人欣慰的,总会让人看到人之极限,也会让人开拓人类的无知。

BBC冰冻星球,可能是人类地球产生剧烈变化之前最后一次的欣赏机会了。

华丽丽的分割线拍摄很美,文案很美,强烈推荐,整个就是美,极赞欲何词可以在B站看,有资源,并且字幕君很调皮噢,看了就知道好像还有很多要说,但是又不知道怎么说,感觉会说不完好想拿个广播,快去看,真的很好看~共八集:1⃣️ 世界尽头2⃣️ 极地之春3⃣️ 极地之夏4⃣️ 极地之秋5⃣️ 极地之冬6⃣️ 最后边疆7⃣️ 履于薄冰 8⃣️ 极地科学

 2 ) 精彩绝伦!

第1集当海滨的冰川消融时,冰瀑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同时脱离出巨大的冰山,宽达数百米。

各种各样的慢镜头,唯美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

第2集在北极,一种毛毛虫在夏天觅食,在冬天冬眠,周围的冰凌像尖刀一样围着它,不断向其延伸,却没有将它刺伤。

等到春天时,它会再次苏醒,再次觅食,并且在冬天的时候再一次冬眠。

如此这般,14年之后,它才会变成飞蛾。

好长寿的毛毛虫啊!

另外,信天翁有长达50年左右的情侣生活,是所有动物中比较长的一种。

花絮:为了拍摄企鹅,一个拍摄组会在南极驻守四个月,忍受低温与狂风,还有企鹅的尖叫,而最后采用的镜头长度却只有几分钟。

 3 ) 星球原住民——记录片中拍摄的动物

自然分类法:动物分类学家根据动物的各种特征(形态、细胞、遗传、生理、生化、生态和地球分布)进行分类,将动物依次分为各种等级,即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七个主要等级。

每一种动物,都可以给它们在这个等级序列中冠以适当的名称和位置。

为了更精确地表达种的分类地位,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的分类附元分类:界Kingdom 门Phylum 亚门Subphylum 总纲Superclass 纲Class 亚纲Subclass 总目Superoder 目Order 亚目Suborder 总科Superfamily 科Family 亚科Subfamily 属Genus 亚属Subgenus 种Species 亚种Subspecies1、北极熊polar bear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食肉目-裂脚亚目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雄性北极熊体重为300-800kg,雌性体重则仅为雄性的一半。

虽然体型巨大性情也并不温顺,还有主动攻击人的癖好,但外形上看来完全的暖暖的大白的样子(●—●),走路的时候憨态可掬。

他们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休息,每年3-5月辗转于浮冰区过着水陆两栖的生活,其中会有3天的发情期,雄性会循着雌性的气息,一步步地沿着脚印去寻找雌性,短暂的交配后,再由母亲独自怀孕、产子、哺育,3岁后便独自生存,父亲并没有机会见到自己的孩子,所以每一只北极熊都是独来独往的存在。

2、短尾水薙鸟short-tailed shearwaters脊索动物门-鸟纲-无危物种从五月初开始,成小群逐渐向北太平洋游荡。

一千八百万只迁徙鸟从一万六千公里外的澳大利亚,来到北太平洋,聚集为世界上最庞大的海鸟群。

他们成群地营巢繁殖,有原有的巢位有固定的配偶,白天觅食、晚上筑巢、洞中产卵。

他们常常跟随鲸和捕鲸船啄食,有趣的是他们很难在陆地上起飞,通常需要爬到高处往下才能完成起飞。

3、座头鲸humpback whales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兽亚纲热带暖海性鲸类,身体短而宽,长达13-15米,体型肥大臃肿,但拥有线条优美的弧形弓背,巨硕的尾鳍长达五米、格外漂亮。

他们每年都有规律地南北洄游,夏季到冷水海域索饵,冬季到温暖海域繁殖,洄游期不进食,当然也有鲸类的“歌唱”般繁杂的声音。

4、驯鹿caribou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易危物种分布于北美,雌鹿150kg,雄性则稍小,长着树枝状的犄角,每年更换一次。

他们每年要进行一次长达数百千米的大迁移,春天一到,它们便离开自己越冬的亚北极地区的森林和草原,沿着几百年不变的路线往北进发,秩序井然,长驱直入,边走边吃,日夜兼程,沿途脱掉厚厚的冬装,而生出新的薄薄的夏衣,脱下的绒毛掉在地上,正好成了路标。

迁徙途中也是母鹿产子的时机,幼仔产下两三天即可跟着母鹿一起赶路,一个星期之后,它们就能像父母一样跑得飞快。

5、狼 Wolves加拿大北部6、野牛 buffalo 北美洲最大的陆生动物7、7.1企鹅 penguins仅存在于南半球7.2金图企鹅 Gentoo Penguins8、8.1虎鲸killer whale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齿鲸-海豚科,无危物种海豚科中最大的物种。

其最突出的特点莫过于大而高耸的背鳍,雌鲸与未成年虎鲸的背鳍呈镰刀形,而成年雄鲸则多半如棘刺般直立。

虎鲸的体色图样黑白分明,格外漂亮,寿命极长,雌性虎鲸寿命甚至可达80-100年。

虎鲸在全球都有分布,一部分长期定居于南极,群体内属“母系社会”,没有稳定的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则能够持续一生。

片中展现的捕食场景,群体游动无声无息,以快速游动和拍击形成巨浪击碎浮冰,猎杀海豹,十分可怕。

8.2小须鲸minke whales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小鳁鲸-须鲸科,无危物种小鳁鲸通常单独或23头群游,在索饵场有时形成大群。

身体图样上,在鳍的肢中央部分有一条宽约2035厘米的白色横带,南极海域的小鳁鲸亚种没有此白色横带。

体型短粗,头部较小,个人觉得长得很像纺锤。

他们种族趋势稳定,每年产仔1次,每产1胎,偶尔也产双胎,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9、南极毛皮海狮 Southern sea lion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鳍足亚目-海狮科南极毛皮海狮又叫南极海狗,主要分布于南极洲水域,其中约95%生活在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

它的学名来源于第一艘捕捉到它的德国船SMS Gazelle。

库克船长在1775年探索南乔治亚岛后,提到了岛上生存着大量海狗。

南极海狗只吃磷虾,但它们的口臭有如最臭的狗口 臭味的10000倍,满是细菌的嘴巴咬上一口就会细菌感染。

好恶心。

10、海豹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食肉目-鳍足亚目-海豹科-下有13属18种海豹是对鳍足亚目种海豹科动物的统称,这是一类身体成纺锤体型、四肢特化成鳍状的哺乳动物,海豹的头圆颈短,没有外耳廓。

他们多数时间在海洋里活动,遍布整个海域,以南极沿岸数量最多。

10.1威德尔氏海豹 Weddell Seal片中重点介绍了威德尔氏海豹,它是一位英国的南极的航海探险家詹姆士·威德尔所命名。

幼年的威德尔氏海豹眼睛又黑又亮,非常可爱。

这种海豹主要分布于南极周围、南极洲沿岸附近海域,它能潜到水下600米,并且在水底逗留1小时以上。

由于性情温顺,且由于呼吸需要牙齿磨损厉害,一面很受捕猎者的喜欢,一面自身又不能捕猎,寿命很短。

 4 ) 荒凉如何成为一种美

南北极,神秘荒凉之地。

神秘,因为常人的脚步离这片土地总显得无限遥远,就像天堂与地狱之外另一个不属于人的所在。

荒凉,任何形容词于它都看似多余,同样的阳光照耀下仅只呈现一片雪白的冰原。

我们对于它们的认知也只不过是一个图景下单一的白色,透着深深的寒意,外加几个难以亲身感知其涵义的数字描述。

然而bbc总是给人以惊喜,关于如此荒凉而单调的景观,依然给出了超出常人想象的丰富的全景式展示,并阐述出相应的丰富内涵。

作为自然风光纪录片,bbc一直保持着它的优良品质,首先是画面的质感与美感,这是我们所能获得的美感的最根本的来源。

高清晰的画面对自然风光的最真实的展现,及拍摄者与制作者卓越的审美品位所带来的完美视角的呈现,给观影者带来了完美的视觉体验及精神愉悦。

这是bbc一直以来所保持的优越之处,一方面在于其精良的设备,一方面则是制作者对于其作品的责任所使,对于美这个词的原则性守护。

其另一独特之处在于,将这一宏观的展示与人类的生活与命运相融合,不是单单的说教,而是借观者对于美的真切体验而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成为生命中必不可少的美学成分而真实的存在。

那么荒凉是如何成为一种美,一种生命中必不可少的美而存在呢?

当我离开人群,作为一个孤独的个体望着这个大地的时候,我感到了自身的独特性,一种无可比拟的存在,而荒凉恰恰衬托了这个存在,它的寂静就像是人世最遥远的回声,在这回声中我们听到了自身的本性的召唤,看到了人的存在的超越性及其永恒的孤独本质,在这宏大的自然之流中留下一圈圈涟漪。

而极地的冰冷,荒芜让我们平静,相对于人世的风雨无常,它显现出了永恒的某种品质,像永久的矗立在人世之外的观察者,生离死别只不过在瞬息之间,于它只是恒常的每日景观,蝼蚁之躯不过是对永恒之美的一种献祭,我们生生不息的从泥沼中走出又源源不断的将自身带到永恒的祭台前,周而复始的轮回带来的无限可能性与永恒的单纯之美相得益彰。

这种本质性的回溯让我们与自然相亲近,而那些在荒凉之地的生灵以它们的生存状态所展示的,更传递了一种万物一体的价值理念和美学体验。

自然展示着它的奇迹,就像四季之中变幻莫测的地理景观,而我们如同北极熊,企鹅一样,正是它的奇观之一,是它的组成部分,而并非自由意志力的横空出世。

由此,片子回到了人的独特视角,在人类所造成的种种危害之中,它又如何反噬人类自身的命运。

我们作为自然的成分分享着它的美,一旦背离了这种美,就背离了我们自身。

自然恰恰是我们的身体,冰冷的极地也是,它们是相对安静的一部分,一旦它们开始喧闹,我们就不再有平静。

影片这种整体性的视角让我们以有机体的方式来审视这一切,自然的成分成为可感知的机体成分,并携带者它的深沉的情感来到观者的内心中,成为观者美学体验中必不可少的成分而长久的存在于他未来的生命中。

 5 ) 观看摘要( ̄△ ̄;) BBC可以不卖萌吗!

E1 海狮追逐企鹅,翻滚翻滚(¯﹃¯) 截取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UxODMzODI0.html虎鲸捕猎时的合作精神花絮:水下工作室E2 某只企鹅在筑窝时去偷另外一只天然呆企鹅窝里的石头,对方完全没察觉 Σ(`д′*ノ)ノ 北极熊妈妈让小海豹跑掉了,站在冰窟窿前郁闷发呆 (;´д`)ゞ小北极熊在妈妈捕猎时总是发出声响被妈妈训斥 (>_<)一只毛毛虫需要经过春天爬出来猛吃-冬天被冻住-解冻-继续爬出来吃的14年循环才长成一只灰不溜秋的蛾子Σ( ° △ °|||)︴霓虹灯般的水母居然有水蜗牛存在,长了对翅膀在水里飘啊飘美丽的白狼和翻滚嬉戏的小狼群花絮:“企鹅高速公路”,摄影师吐槽企鹅使用不同的交通规则(英左美右)下水╮( ̄▽ ̄)╭抢镜头的白企鹅E3 夏天动物们的消暑方法,企鹅的SPA花絮:在破冰间的船上拍摄,主动出现在摄像机前的北极熊(;´д`)ゞE4 小鸟试飞,小企鹅学游泳花絮:挡住企鹅出水的工作人员,被企鹅压倒了(¯﹃¯)E5 灵巧的伶鼬(>_<)海底的死亡冰柱┌(。

Д。

)┐北极光\(^o^)/可怜的冻死的小企鹅(┬_┬)花絮:零下50度,风俗160公里/小时,直升机航拍 狼VS野牛 “你会为此悲伤,当你知道在这两个顽强的生命中,会有一个死去。

”E6 因纽特人 驯鹿皮制衣服 海象皮制船 采摘悬崖上的海鸟蛋格陵兰岛的丹麦巡逻队 爱斯基摩犬潜水机器人冰雪下的洞穴网南极科考站海豹脂肪可以用来燃烧取暖,也可用来修补船E7姜还是老的辣,成功预测冰河崩塌

 6 ) 那一片令人魂牵梦萦的白与蓝将会消逝

在地球的尽头,有这样一片美轮美奂的极地景致,让人目不暇接,我一个定睛就瞬间入了神,尽情神游在大自然的美妙馈赠之间不愿归返。

动物的角逐与厮杀让我血脉贲张,很想伸出手来挽救一条濒临死亡的生命。

看见历经岁月更迭的冰山此起彼伏,也很想置身于冰天雪地之间,深切感受在时间的长河之中旅行的错觉。

或搭一帐篷,天被地席,看那美丽的北极光和南极光的奇妙景观,它像是海市蜃楼,我一定会叹为观止。

去海底世界游弋一番定也不错,万千曼妙的水底植物随着水流摇曳身姿,不知名的鱼儿会对着你吐着泡泡,水底的静谧让人心平气和,不再记得俗世间的纷扰。

这里,比水面之外的那个萧瑟荒凉,狂风凛冽的时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企鹅是这个冰冻星球的精灵,它光滑圆润的身体时常占据着无数的镜头,憨态可掬,无端地让人捧腹大笑。

那里住着一些多尔甘人,他们继承了古老的生活方式,用驯鹿搬家。

而在天地的另一尽头,爱斯基摩犬也已同样的方式拉着雪橇在漫天的桔色霞光之中,冰天雪地里,载着自己的主人在这里兼程赶路。

一幕又一幕,让人在脑海里不断的重现着。

宝蓝色的湖泊,嗷嗷待哺的小企鹅,打败十个情敌逐渐消失在暮霭沉沉中的北极熊,变幻莫测的冰山都让人记忆犹新。

结尾处的警醒之语让人反省,如果人类一再这样破坏大自然,想必那一天不仅仅是那一片令人魂牵梦萦的白与蓝会消逝,我们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将消逝·····怎么感觉像写作文似的·····

 7 ) 地球的鸟语花香并不是为人类|笔记

02极地之春1.生命雪原上重新长出植物,毛毛虫不知道从哪里来,成为除植物外的第一个生命。

生命的诞生、过渡期、成长,有时候可太恶心了,就是生理上的恶心,不带有情感倾向。

我第一次谈生命恶心是在那个艺术品《一千年》里,我说生命的繁衍生息令我恶心。

我想到,对于其他物种来讲,人类生命的繁衍也是恶心的,更何况这个物种还不断拓宽自己的空间,挤占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

说回来其他物种繁殖这个事情,我还没有看到过人类婴儿诞生的场景,但是无数人把这个事情构建成一件幸福的美妙的事去期待。

我在想,我潜意识里觉得人类诞生是美好的,但是我亲眼看见其他物种诞生,为什么会恐惧和恶心呢,即便仅仅是一种生理反应,但为什么呢,我情绪上是不是也有呢,如果情绪上也有,是不是说明我在排斥其他物种,为他们的诞生感到厌恶,我是不是天然地在抗拒、争夺,我是不是潜意识里就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为什么我对人类不会有这个反应,对其他物种却有。

是不是我作为一个人类的自我认同在起作用,那这个认同到底有什么用呢,这样看起来也太糟糕了。

但是在表达里,我深刻认同的却是相反的。

我每天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就会觉得人类没有继续存续的必要了,早点灭亡吧,但是我面对其他物种的死亡会难过,不希望他们死亡和消失。

在生和死的问题上,我对待人类和其他物种是如此不同。

2.自然最震撼的就是在纪录片亲眼看到万物恒常变化,冰原移动,生命消失,再重新出现。

我想人类也这样,无法对抗自然,我们和其他众多的物种没什么区别。

我们有无数的作品在反思,人类和自然,和其他物种,到底应该如何生存下去。

这必然有人类造成了无数物种灭亡而产生的反思。

当我们开始掌握技术,我们从渺小的那个自己变得膨胀起来,我们“征服自然”,然后在无数次自然灾害到来,人类无力抵抗,抑或是自然的眷顾和恩赐下,人类得以存活,我们才开始了“敬畏自然”、“热爱自然”。

03 极地之夏看完这一集再回头看看标题,才觉得这个标题如此贴切,第一集也是,真的在讲述《春》。

比起第一集,这一集的生命力更加地蓬勃。

最直观的就是阿醒提到的那个,人类早就应该将目光放在其他物种身上,看看它们如何运用独有的、超越人类的智慧去延续整个物种的生命。

我很少看到一个物种和族群残害彼此,即便是为了竞争,选出能够带领族群生存下去的肉食动物也很少无缘无故残害同类。

但是人类会,人类在伤害自己的同类,也伤害别的物种,以非常残忍的方式,战争、灾难都是人类造成的,因为愚蠢,也因为自私。

无论如何,我们怎么办?

追求更高的GDP吗,赚更多的钱吗?

我们该如何更好地生活下去。

只要这个世界、这个时空还在,人类的痛苦就永远存在。

另外一个非常纯粹的就是——我被这样的景观打动了,不管是有生命的无生命的、是否和人类有关,我都被这些物种打动了。

有时候也不是那么讨厌人类,我们的一厢情愿有时候也非常动人,比如镜头背后的摄影师和导演,他们的内心波动绝不会比我们小,他们肯花时间去探索这些,和未知的世界对话,和自己对话,谁说得清呢。

也许只有这些庞大的自然奇观落在我们面前,我们才能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才能真正平等地去看待其他的物种,去热爱自然。

04 极地之秋幼鸟从150米高差的悬崖峭壁上学飞,一不小心失败就会落入狐狸口中。

北极熊凭借着超凡的嗅觉找到了死去的长须鲸的尸体。

其实看到这些弱肉强食的画面会有一点痛,这种应该是一种同理心,因为自己不想被如此对待,所以觉得对方也不想被如此对待。

如果非要说人类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大概是对死亡的畏惧,我们在面对其他物种的尸体的时同样会哀痛,会不忍。

我们和这些弱肉强食的动物没什么不同,我们也在以别的动物为食,但是我们发明了一些别的——杀生要超度、佛家吃素、小孩子因为有同理心会为动物的尸体伤心而把动物埋葬、知道刺身是被或者割下来的会拒绝再吃。

只有一只企鹅能被养活,我觉得这里也是。

但也许,正是这样,这个物种才得以更好地存续下去。

另外就是自然和物种的关系,自然恒常变化,万物只有去适应、生存。

05 极地之冬这一集最重要的是展现地球两端的动物们如何度过漫长寒冬,从中存活下来。

想要分享以下几点:北极熊刨开松软的冰雪开始冬眠,母熊在睡眼惺忪中产下小北极熊,然后照顾其长大,度过整个冬天。

这种繁衍、动物的母性时刻,在这个片子里展现了非常多。

其实我想到,这些是人类能理解动物的重要部分吧,因为这个部分,在人类这个族群里也有。

但是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过于把人类的道德法则加诸于动物身上,比如帝企鹅抢夺与母亲失散落单的小企鹅,我们难免会用人类的道德去猜测和评价。

白绒线鸭的生存赌博,这个让我极为震撼,它们抱着要么死要么活的决心,这个几率都只有50%,完全就是在赌博。

尽管在冰间湖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它们试图挣扎过,但是那种敢于和自然平静对抗的姿态也令我非常动容。

冰晶开始撕扯植物体内的细胞时,我的整个心都是颤抖的,自然的力量太强大了。

这个部分到后面,还有一个深海的镜头,冰柱落到海底,迅速将海底的生物冻结起来,然后浮冰把它们带走,困在海平面以下的冰层里,我觉得这简直就是天灾,是庞贝末日。

我想起来对话苏格拉底关于环境伦理的那部分,最后有一个哲学题是说,你认为自然有特殊的本质吗?

威胁或平庸?

当我看到冰晶,想到自然这样把它创造的生命就这样终结,我觉得非常伤心。

狼群在追逐牛群的时候,母狼的行为让我最为动容,公狼放弃了,可是绝望的母狼浑身是血也仍在战斗。

帝企鹅跃出水面的时候,像你知道冬天就结束了。

妈妈和企鹅爸爸换班照顾宝宝,这个画面非常的温情。

但是在争夺、绑架与父母失散的小企鹅时,又令我非常痛苦。

但实际上,人类也如此,只是我们用道德和羞耻感把这些隐藏。

 8 ) 冰冻星球 Frozen Planet

l 简介英国 BBC 电视台耗时5年制作的纪录片《冰冻地球》于近期推出。

这部耗资巨大的纪录片用镜头真实的展现了正在逐渐溶解的地球两极,以及生活在这里的各种生物,片中种种景象让人叹为观止。

纪录片的解说员大卫·艾登堡(DavidAttenborough)爵士称,这可能是人类在地球气候产生剧烈变化前欣赏到这一景象的最后的机会了。

现年85岁的艾登堡爵士说,“这部纪录片捕捉了此前从未记录下来的很多行为和现象。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影像将会变得越来越珍贵,因为这很可能是我们最后的机会去记录下这些珍贵的场景。

虽然在我们到达前的数百年甚至几千年前,地球两极的景象非常壮观,但是最近一个世纪以来,很多变化已经超过了人们的认识。

”《冰冻地球》的摄制组采用了可以在低温下工作的特殊摄影机进行拍摄。

这部耗时5年才问世的纪录片捕捉了很多珍贵的画面,表现出大自然神秘奇幻的一面:包括冰山崩塌,神秘的活火山喷发这些真实的自然现象,以及岩石峰,美轮美奂的融水湖和针叶林;此外,这些真实的图片也表现了大自然中残忍的一面,动物之间相互的角逐、厮杀,比如一头雄性北极熊勇敢击退多达10名情敌,身披血渍和伤痕,最终抱得美人归。

这部纪录片还经常拍摄到一些生物是如何团结协作捕杀猎物的,比如虎鲸共同合作猎捕海豹等。

借助高科技设备,摄制组还记录下了南极大陆中心地带广袤而荒芜的陆地,以及鲸鱼是迁徙到极地的过程。

整个纪录片是以季节的变化为主线的,记录了地球两极在一年内展现出的各种场景,从“大融化”的春天,到24小时都在光线照耀下的夏日,再到“大冰封”的秋天,最后以长夜漫漫的冬天结尾。

纪录片最后还讲述了一些有趣的冒险经历,以及一些如何在极端寒冷和无法预知的恶劣的气候下生存的技巧。

l 笔记Episode 1 前往地球尽头(To the End of the Earth)《冰冻地球》将带您领略地球两极——南极和北极的奇异风貌。

南极圈和北极圈是地球上面积最大、人类认识最少的荒原。

在这个冰天雪地的世界里,生活着地球上最奇特和最耐寒的生物。

我们旅程的第一站是冰冷的北冰洋,靠近北极。

6个月的黑暗之后,太阳重新回来了。

我们跟踪了两只求爱的北极熊,令人惊奇的是,它们也有温柔的一面。

下一站是格陵兰岛冰冠,瀑布垂直插入冰层的心脏,巨大的冰山在海中一分为二。

驼背鲸加入了地球上最大的鸟群,在阿拉斯加食物丰富的水域捕食。

往南,林木线标志着针叶林的开始,这里的树木总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在这里,25只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狼正在捕杀一只庞大的野牛。

在地球的另一端,南极圈起始于南大洋,无数只企鹅在海面冲浪,逃避饥饿海狮的捕杀。

一群逆戟鲸掀起了巨浪,想把海豹从浮冰上冲下来。

潜入冰下,我们发现了一些史前巨怪——可怕的海蜘蛛和西餐盘子大小的潮虫。

地面之上,埃里伯斯山的顶部是一个晶莹剔透的山洞,它是地球最南边的火山。

我们从这里开始追溯早起探险家的足迹,比如斯科特和阿蒙森,他们立志要成为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

我们旅程的终点是环境险恶的南极冰冠,这里蕴含着地球上75%的淡水,是地球上含冰量最高的地方。

Episode 2 极地之春(Spring)5个月的黑暗之后,极地终于在春天迎来了太阳。

温暖和生命重新回到了这片神奇的冰雪世界——地球上最大的季节变化开始了。

雄性阿德雷企鹅来到南极洲筑巢,有好巢才能吸引好配偶,所以雄企鹅要不遗余力地打败对手!

但是,这些早到的鸟儿将遭受地球上最猛烈的暴风雪。

在北极,北极熊母亲正在跟幼崽们一起捕猎。

在内陆,冰冻的河流开始融化,数十亿吨冰块顺流而下,形成一幅壮丽的极地奇观。

融化的河水滋养了北冰洋,哺育了无数北极的鳕鱼和独角鲸。

淡水入海加速了海冰的融化——足有澳大利亚面积大的冰块很快将从北极圈消失。

在陆地上,冰冻一冬的灯蛾毛虫从雪中爬了出来。

通常来说,毛虫经过数月的孵化就能变成蛾子,但是这里的环境如此险恶,它们必须经过14年才能成年。

然而一旦成年,它们只有几天时间寻找配偶,然后死去。

同样,北极狼也必须与时间赛跑,赶在冬天来临之前将可爱的狼崽们抚养长大。

南极洲,大批海鸟飞到南乔治亚岛,加入常年生活在那里的巨型信天翁和帝王企鹅的群体。

海狮为了争夺配偶在沙滩上发起了激烈的战斗,这片沙滩上聚集着数量众多的动物。

终于,雌性阿德雷企鹅逃脱了虎鲸的一路追杀,来到了南极洲。

接下来,它们将进行交配和哺育后代的工作。

Episode 3 极地之夏(Summer)现在正值仲夏,没有日落。

大批来此消暑的动物将在这漫长而神奇的一天上演一场终身大戏。

它们要抓紧这段短暂的时间捕食、战斗和哺育后代。

对于北极熊一家来说,夏天是一段艰难的时光。

它们的冰雪世界融化了,小熊开始了第一堂游泳课。

有些熊在太阳底下打盹保存体力,而有些熊不畏北极燕鸥尖嘴的攻击,去它们的筑巢区偷鸟蛋。

在这片冰冻苔原上,还发生着更大规模的战斗,一只牛犊被一群北极狼围攻,正处在生死边缘,一群麝牛奔袭而来,欲拯救这只牛犊。

然而,夏天也会带来意外,40万只帝企鹅面临着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夏天的炎热。

成年企鹅在水中冲浪,而毛绒绒的小企鹅只能在冰泥中打滚降温。

旁边不远,一只公海狗准备跟对手决一死战。

小狗们拼尽全力抵抗强大的对手,打得狗毛满天飞。

再往南,一只小须鲸在浮冰中被虎鲸一家猎杀。

这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追逐持续了两个小时,这种场面从未被拍摄过。

虎鲸不停地折磨着小须鲸,轮番将其拖入水下。

长相滑稽的阿德雷企鹅准时回到了营地,这个营地里有大约50万只企鹅。

毛绒绒的小企鹅需要不停的喂食和保护,因为小偷般的贼鸥就在上空盘旋。

一旦小企鹅被抢,空中就会立刻上演一场争夺混战。

Episode 4 极地之秋(Autumn)对于极地的动物来说,秋天意味着激烈的战斗和大规模的迁徙。

时间越来越紧了——北冰洋开始结冰,海冰以每天2.5英里的速度环着南极洲向外延伸。

大批北极熊守在北冰洋海岸线上,等待着冰块的回归。

很快,北极熊脾气爆发了,猛烈的拳头战开始了。

同时,两千只白鲸正赶往一处特殊的河口,它们要在沙砾上磨自己的身子,去除身上的表皮——这里就像一个巨大的“鲸鱼温泉”。

在内陆,冰冻苔原从绿色变成了火红色。

雄性麝牛为了捍卫各自的配偶,彼此牛角相交,撞击力相当于一辆时速30英里的汽车碰撞时的力量。

年轻活泼的雄性驯鹿为了获得首领配偶的欢心,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在南极洲,阿德雷小企鹅们待在托儿所里,相互偎依。

当大企鹅捕鱼归来时,两只小企鹅便开始了滑稽的障碍赛——可惜的是,食物只有一份,所以谁跑赢了谁吃。

两个月后,小企鹅的羽毛已经长全,之前毛绒绒的莫希干发型也消失了。

它们已经准备好下水游泳了,不过很不情愿——企鹅似乎天生并不喜欢水!

一只海豹破水而出,将猎物从浮冰上拖下水——这种捕猎方式此前从未拍摄到。

随着冬天的临近,动物们都离开了这里。

这时,巨型帝企鹅来了,经过艰苦的跋涉,它们来到了内陆繁殖后代。

母亲们很快就回到海里了,只留下父亲们照看企鹅蛋,独自忍受地球上最寒冷的冬天。

Episode 5 极地之冬(Winter)对于极地生物来说,没有什么比冬天的考验更大了,温度直降至零下70度,风速达每小时200千米。

整个地区冰雪覆盖,一片黑暗,只有少数不寻常的生物才能生存下来。

一只雌性北极熊来到北极山区分娩,因为第一场暴风雪来了。

在冰冻的北冰洋,激流冲开了一个巨大的冰冻,里面住着冰岛绒鸭。

北极森林变成了一片神奇的冰雪世界。

这里既有北极狼和野牛之间你死我活的血腥战斗,也有乌鸦和狼獾之间的结盟之谊。

冰雪覆盖之下还有一群冬天的幸存者。

在这里,小野鼠躲过了大灰枭的捕杀,却难逃雪下终极猎手——鼬鼠的捕杀。

隆冬之际,一只雄性北极熊漫步在黑暗且空旷的冰原。

冰雪之下,小北极熊躺在冰穴之中;冰雪之上,北极光点亮了整个天空。

在南极洲,雄性帝企鹅正面临险境,它们竭力保护珍贵的鸟蛋免受极地猛烈暴风雪的袭击。

威德尔海豹躲进了一个由珊瑚礁和怪异生物组成的晶莹剔透的世界,但是寒冷尾随而至,这里无数冰柱垂下,随时都有性命之危。

太阳终于回来了,此时雌性帝企鹅也拖着圆滚滚的身躯回来了。

它们要给自己珍贵的宝宝喂第一顿美食。

熬过冬天之后,这个冰雪家庭在抚养后代方面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阿德尔企鹅蜂拥而回,冰水交界处又充满了生机。

这时,雄性皇企鹅也终于可以回海了。

Episode 6 最后的边疆(The last frontier)千百年来,正是极地的宝藏和奇观,吸引着人们不断到来。

如今,这里人们的生存不仅依赖古老的智慧,而且需要先进的科学。

绝大多数北极居民生活在西伯利亚,要么是诺里尔斯克这些城市,要么是外围的冰冻苔原,就像多尔甘部落那样,以养驯鹿为生,过着游牧生活。

在海边,一些传统的人们依然用小船捕海象,以此为生。

这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但是一旦捕到一头大海象,就足够一家人吃上几个星期。

今天,吸引人们到此定居的是这里丰富的矿产:丹麦军队声称拥有格陵兰岛矿产的所有权,并配备了大规模的狗拉雪橇巡逻队,冬天沿着海岸线巡逻2000英里。

空中,壮观的北极光会干扰电力传输,所以科学家不间断地监测北极光,同时发射火箭升空,在100千米的高空上释放一团绚丽的烟雾。

相反,南极洲既遥远又寒冷,直到一个世纪以前人类才首次探索这片大洲。

斯科特上校的小屋依然屹立,犹如一座丰碑。

今天,这里只允许进行科学活动:遥控潜水艇潜入冰底探索新生物,这些新生物同样存在于一座活火山山口迷宫般的冰洞里。

地面之上,巨型的气球升入纯净的空中,探测宇宙射线。

在南极,人类还建立了一座研究基地,可以承受地球上最严酷的冬季。

这座基地可以与外界隔绝6个月,它完全可以自给自足,里面甚至还有温室。

Episode 7 履于薄冰(On thin ice)纪录片《融化中的冰冻星球》独家探究了气候变化对极地地区的人类和动物的影响,以及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

该节目使用了世界最尖端的空中拍摄和慢速拍摄技术,以大量极具震撼力的画面告诉人们:全球变暖对极地造成的影响,比对地球上其它地方造成的影响要来得更快更强烈。

世界著名生物学家、BBC 资深制作人大卫·阿滕伯勒先生担任本片的解说人,用他深入浅出的讲述,带您进入神秘的极地世界。

l 短评老子说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活在一个社会秩序井然的温室里,殊不知浩淼的星球两端,存在这样一个神秘未知的世界。

在这个未知环境里,不会有怜悯,不会有同情,丧失独自生活的能力时,几乎只有死路一条。

好死,赖活,都不是美丽的选择。

所有生物,都要孜孜不倦的物竞天择才有机会,美丽地活着。

海豹躺在冰面上被虎鲸群逗弄再无情吞噬,小北极熊可能会被饥饿的爸爸给吃掉,雌性北极熊只能为母则刚独自哺育小熊,跟不上群体的野牛会被狼群猎杀,鲜血淋漓。

团队协作的虎鲸,北极熊的交配,企鹅的迁徙,深海里的情形,无一不是提醒着我们,在这个琐碎无聊痛苦烦闷充满欲望和失望的人类世界之外,还有着如此精彩也如此漠不相关的其他生物,在为它们的生存,做着血肉之争。

万物有灵且美,我们只不过是万物之一。

身处于地球温室,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人类的渺小而里面的个体,也不过是一粒微尘。

 9 ) 企鹅

1、寿命在自然状态下,企鹅的寿命一般为15年到20年,目前已知最长寿的企鹅是丹麦奥登塞动物园内的一只巴布亚企鹅,到2020年已经41岁,并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2、为什么北极没有企鹅南极到北极距离过于遥远,以企鹅的迁徙能力不足以从南极走到北极;南极与北极之间必经南温带、热带及北温带,企鹅无法承受这三个温度带的温度。

17世纪的北极曾经是有企鹅存在的,准确地说应该是存在过大海雀。

大海雀是一种非常像现在企鹅的一种动物,它们是现在企鹅的祖先,但是它们没能逃过灭绝的命运。

大海雀自身不会飞翔也不会游泳,而且走路还十分的慢。

人类发现这种动物肉质鲜美而且它的蛋也好吃,再加上它容易捕捉,很快大海雀就遭受大量的捕杀,最后走向灭绝。

3、夫妻制度绝大多数企鹅的婚姻都会非常牢固,只有其中一方死亡,或无法成功孵化雏鸟,才会解体。

曾有人用了10多年时间对近千只企鹅进行观察,发现82%的企鹅还始终维持原配。

帝企鹅属于严苛的一夫一妻制的动物,之所以保持一夫一妻制,并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抚养后代。

这其实是因为帝企鹅生活的环境非常恶劣,导致它们难以同时抚养多个后代,即使雌企鹅会产下两枚蛋,它们也会只选择其中一只蛋孵化,抛弃另外一只。

由于每次只能抚养一枚蛋,而且必须要夫妻双方共同参与才能养大,这就使得即使出轨也不会提升后代的数量,所以帝企鹅才不会出轨。

而且仅依靠企鹅妈妈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孵化幼崽,更无法养活幼崽。

以至于如果雄性不参与抚养后代,那么该种群就会走向灭绝。

该种群之所以没有灭绝,恰恰是因为在演化的过程中,雄性回归家庭,与雌性共同承担抚养后代的重任。

所以,帝企鹅对伴侣保持忠诚,其实是因为它们的交配目的是为了繁衍,如果环境不允许同时孕育多个后代,它们只能集中有限的力量,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虽然帝企鹅在繁殖期内会对伴侣保持忠诚,但当繁殖期结束之后,它们就会各奔东西,等到来年时,它们往往会更换配偶,然后继续繁衍下一代大多数帝企鹅的伴侣都和上一年不一样,只有极少数保持着固定的夫妻关系,这样做其实也符合动物的优生学,因为更换伴侣能够使得自己的后代基因更加多样化,后代的基因越多样化,存活下去的概率就越高,由此可见,帝企鹅的繁殖和婚姻政策,都是为了后代做准备。

如果帝企鹅在交配季节配偶不幸离世,对于还有机会更换配偶的帝企鹅,它们会尽快寻找伴侣,重新组成家庭。

但如果错过了产卵季,它们就会重返大海,独自觅食,等到来年交配期到来时在寻找伴侣。

其实不只是帝企鹅如此,许多一夫一妻制的动物都是如此,比如:狼,狼虽然对爱情比较忠诚,但如果阿尔法狼失去伴侣后,种群中的次级狼就会上位,成为阿尔法狼的配偶,而自身也成为了阿尔法狼。

但近来人们研究发现,企鹅中也有纸婚现象。

2006年,在重庆兴澳海底世界爆出了一则关于极地企鹅的绯闻。

舆论对此可谓是“一片哗然”。

据极地企鹅饲养员讲,名叫 “滨滨” 的雄企鹅在名叫“璐璐”的妻子的“生产”期间,竟与名叫 “清清”的雌企鹅发生了“婚外恋”。

具体情况是这一年的3月底,璐璐产下了两枚蛋,然后与夫君滨滨轮流开始孵蛋。

不料,4月中旬,滨滨开始三心二意,孵蛋时间从每次8小时减少到3小时。

到后来干脆24小时也不见踪影。

那么滨滨放弃父亲的责任,去忙什么了呢?饲养员发现,此时的滨滨已经开始与雌企鹅清清出双入对,并开始出现了相互“鞠躬”的亲密行为,因为正常的企鹅夫妻配对,首先从相互鞠躬开始,然后逐渐相恋,这显然是与清清发生了“婚外恋”。

更有力的证据是,此前一旦有其他企鹅靠近滨滨和璐璐的房间,滨滨就会非常凶狠地啄它,以此保护自己的家园。

但发生了“婚外恋”以后,清清就可以自由进出它们家了。

更有甚者,这对情人甚至公然当着璐璐的面亲热。

而此时的璐璐,为了下一代,不得不含悲忍泪,每天24小时孵宝宝,连续一周都无暇进食,让饲养员不得不采取其他救护措施。

滨滨的“婚外恋”和对下一代的弃养行为,无疑意味着它们婚姻的解体,而这个婚姻才持续了仅仅一年时间。

相对于人类来说,一年的婚姻算是纸婚,而这例企鹅纸婚的出现,很可能是史上人类发现的企鹅中最短暂的婚姻,这显然是对企鹅大家族美誉的一种亵渎。

但科学家认为,这只能算是企鹅婚姻的一个特例,很可能与重庆的气候及环境影响有关。

当然,其中的真正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掘。

企鹅的纸婚究竟有多大代表性,这有待于考证,但大多数企鹅的婚姻都可以维持很长时间。

根据阿根廷国家研究委员会2012年的一项长达30年的企鹅研究,发现一对麦哲伦企鹅的婚姻已经维持了16年,这对于寿命最长有20年的它们来说,几乎是它们整个的繁殖年限。

16年的婚姻已经相当于人类的钻石婚了。

研究人员给生活在阿根廷南部塔哥尼亚海岸的5万只麦哲伦企鹅分别戴上了金属标识环,并使用卫星跟踪它们的行踪,研究它们的生活规律。

结果显示,麦哲伦企鹅通常是在阿根廷南部塔哥尼亚海岸度过夏季的繁殖季,然后它们集体迁徙到巴西海域。

这漫长的迁徙时间要长达6个月,它们在海上生活、睡觉、进食,在来年的春天再返回旧巢与同一个伴侣团聚,繁殖下一代。

迁徙往返一次各自要跋涉1.6万千米,其夫妻团聚一次,可谓是历尽了千辛万苦。

即便如此辛苦,其中有一对夫妻,婚姻竟然持续了16年。

它们每年春天,无论是夫妻一方谁先回到自己的老巢穴,都会在巢穴附近发出“爱的呼唤”,在茫茫“人海”中寻觅唯一的另一半。

团聚后,又共同孕育新一窝雏鸟。

在16年中,它们夫妻双方单独经历的行程,已累计达到32万千米,其忠贞不渝的代价非常高,也因此非常感人。

到目前为止,这对大约有18岁的麦哲伦企鹅的钻石婚,应该算是迄今人们发现的企鹅家族婚姻持续最长的真实例子了。

研究它们的婚史,不但有助于揭秘它们的生理特性,还有助于了解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历史。

 10 ) 又一个封神的纪录片

最近每天睡前一集,刚刚看完了一套冰冻星球。

有感于那些拍摄这种野生动物纪录片的 摄影团队,他们真的是用生命在拍摄啊。

如果不爱好,完全干不了这行。

大片级的画面,史诗般的配乐,邓布利多似的魔幻配音,大自然设计的各种故事背景,加上野生生物本色的演出,让这个纪录片也可以封神了。

从壮阔的两极极光,到冰面下细微的冰花缓缓盛开;从座头鲸成群结队的在海面上掠过, 到海里浮游生物悠然飘过;憨厚的北极熊游荡在冰面,鲨鱼在碎冰中露出头观察海豹的 位置,狼群为了生存集结追捕大型的牦牛,企鹅爸爸带着小企鹅半年不吃不喝忍受极地 的严寒等待企鹅妈妈捕食归来。

在大自然给出的这个极端的背景环境下,每一种每一只 生活在这里的动物都可以拍出一个令人感动的纪录片。

不过看完之后就又开始闹饥荒了,有啥好书好电影好的纪录片电视剧推荐不?

不限种类 只求好看就行。

《冰冻星球第一季》短评

越看越冷

5分钟前
  • Mekena Shek
  • 力荐

10.2央9看的。

8分钟前
  • 笨象
  • 还行

10星,滿分推薦。看過無數BBC紀錄片,這一部是極品。其壮阔不能用语言尽述。而每一集最后10分钟的花絮,让我觉得,一辈子能参与这样一部纪录片的拍摄,死而无憾。

13分钟前
  • 小柚子×旅行家
  • 力荐

这是我看过最震撼的纪录片,拍摄不乏幽默,更被自然的宏伟、生命的尊严、探险者的勇气和现状的揪心所撼动。

17分钟前
  • Mignon松弛地
  • 力荐

The future like this? At least it&amp;#39;s a clean one.

22分钟前
  • heng
  • 还行

看个动物片都能看的惊心动魄的!!!!有木有

23分钟前
  • 咚咚
  • 力荐

what a wonderful world!

24分钟前
  • 云豆
  • 力荐

花絮比正片好看多了啊

28分钟前
  • 老楼猫
  • 还行

一定要看第五集的北极狼咬野牛。或者是第六集?

32分钟前
  • howie.serious
  • 力荐

关注自然、动物de人,永远都是值得交往的朋友

35分钟前
  • Icarus
  • 还行

看得有点累

38分钟前
  • Candy.K
  • 还行

太好看了,刚才看的时候,舍友问我,怎么看纪录片还能笑出来,哈哈哈~~海狮追企鹅那段儿,我真乐了,哈哈哈哈哈~~~

41分钟前
  • Kannimeia
  • 力荐

很好看,视角故事画面配乐都无可挑剔,几乎每个镜头都可以抠下来做桌面。加上英国国宝Attenborough的声音,简直是完美。我觉得也就BBC的纪录片有占领一个国家黄金档三分之一收视率的能力,第二集居然都千万了……最后一集关于全球变暖的完美体现了BBC关于&amp;#34;Balance&amp;#34;的哲学。

46分钟前
  • D K U N
  • 力荐

跟跳跳一起看的,看到了北极动物拼图里的5个动物。

50分钟前
  • miumiu酱
  • 还行

普通话版本配的不大好

53分钟前
  • ξ
  • 还行

很一般了………

55分钟前
  • 一木土土皮
  • 还行

不大好看 太泛泛而谈

57分钟前
  • 较差

看bbc自然类的纪录片真是享受啊~

60分钟前
  • 托尔
  • 力荐

bbc出品必属精品哇

1小时前
  • kivi
  • 力荐

一望无际的白。小朋友一直在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最爱和小朋友看记录片时他不断问这是什么

1小时前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