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的每个人都是“复杂”的人物,复杂的源头是各种具有紧张感矛盾,包括内心的矛盾(自我认定、自尊、自我想法、选择、亏欠、无奈、后悔等感觉)、关系的矛盾(家里人与所爱之人矛盾、父母与配偶矛盾、亲人之间矛盾)、时间上矛盾(当下与未来、过去与现在、短期与长远的事情人)、空间上矛盾(家庭物理距离和阶级距离家庭背景距离)等等,通过变化多端、无法预料的、突发性的故事情节展开,情节展现了人物的复杂性,又体现了性格中不变的特征,人物形象很凸现。
在情节的变化之中,人物的复杂性和矛盾性逐渐被消解,人物之间的紧张关系逐步被缓解,最后得到一个还不错的结局。
但是结局之中体现的是人物的成长甚至蜕变。
如果说要引起思考的话,那就是:剧中其中反映的社会现实。
穷小子到底可不可以喜欢上一个非门当户对家庭的女孩?
如何打破这种家庭背景的偏见?
婚姻体现出的是复杂的社会现象问题,也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时代特征,人的意识形态、思想的普遍特征,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体现出的是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人际关系。
其实可以再往大了说,反思那个时代,以及其中很多不合理的成分也是很重要的。
尤其是偏见!
其实偏见是影片中时刻存在的,无论是谁对谁的偏见——指向《偏见的本质》这本书!!!
其实还是觉得一个影片好的地方就是可以反映某个时代下的社会普遍特征和影响下的人物特征,了解那个时代,并反思那个时代的问题,这个是最关键的。
黎山是黎阳的亲弟弟,他和黎阳有相似有不同,如果说黎阳是知道自己的价值观和社会取向背离,但是还是愿意去和社会合作, 还做出了牺牲自己价值观去符合社会规则的事情,那么黎山就是明知自己的价值观和社会取向严重背离,完全不当一回事,从来就不想也懒得和这个社会沟通,黎山不单单不容于社会, 甚至不容于自己的家庭, 电视剧第一集黎山出场就是被黎父一个板凳扔出来的。
黎阳功利性的选择了自己的婚姻,而黎山则在选择自己婚姻的时候完全不带有一丝丝的功利性,纯粹从感情的角度选择了条件非常不般配的柳凤, 柳凤之于黎山,简直相当于黎阳之于程真真,至此他更加不容于家庭,所以干脆和柳凤在外面租房子自己过。
这兄弟两个对于婚姻的选择南辕北辙,而且互相不认同,黎阳认为黎山的选择是因为不懂感情,沉溺在成熟女人柳凤的魅力里面,不负责任任性的表现;黎山则鄙夷黎阳抛弃小娅选择程真真简直就是攀高枝陈世美。
但是此剧的最后一个时间段当中,黎阳看着柳凤和黎山相互扶持走远的背影,忍不住的羡慕嫉妒,觉得黎山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踏实。
他当初功利性的选择了婚姻还觉得这种选择是自己成熟,有责任的表现,但是他的婚姻生活却异常不幸福;他当时鄙视黎山的选择, 觉得那是任性不负责任的表现,而黎山的婚姻生活偏偏很幸福。
所以当黎阳衣冠楚楚的羡慕黎山的日子越过越踏实,夫妻比翼双飞的时候,黎山真的幸福,日子越过越踏实吗?
本剧当中黎山的道德水准是最高的,比黎阳都高,虽然黎阳洁身自好,有点道德洁癖,但还是为了名利折腰,抛弃初恋女友攀附权贵,甚至在婚姻当中屡次对前女友情谊绵绵,余情未了,对潜在外遇女子胡某的挑逗不能自持,把持不住, 蠢蠢欲动….这些在山子这里全都不曾发生过。
黎山这种清高高尚来源没有交代清楚,模糊的说因为小时候在农村被奶奶养大, 像个狼崽子,很有点无因的反叛, 野性的呼唤的意味, 黎山完全对功利没有任何概念, 说得难听点就是他太超脱,太不现实了(很多情节都有表现, 例如当他妻子和他母亲为了他们的孩子没有北京户口,上学的事情着急的时候,他却完全不以为意,甚至说将来他的孩子不用上大学)。
他像一个没有信号的手机,拒绝和这个世界沟通。
但是让我们来看看社会是怎么对待这个道德如此高尚超脱的人的: 因为老婆被强奸打人而差点入狱,后来拖了他看不起的哥哥的门路免于入狱,却花掉了父亲的棺材本,而且被工厂开除;做运输生意出车祸摔断腿;做盒饭生意被前女友报复血本无归;结尾的时候又因为嫂子被强奸打人而差点入狱,后来拖了他不再看不起的哥哥的门路免于入狱,却花掉了哥哥的房子,嫂子的公司,嫂子弟弟的30万,以及嫂子妈妈的20万。
他在这个社会上从来没有顺利过,他本来是一个很沉默清高的人,不会沟通也不想沟通,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想和他的父母甚至兄弟姐妹有什么关系,因为他不喜欢他们,不认同他们,平常连话都不怎么跟他们说。
当他被工厂开除,打算和这个社会沟通的时候,迎接他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拳头,砸的他头破血流,鼻青脸肿,在他的盒饭生意失败之后,这个闷声不响坚硬如铁的男人终于忍不住了, 他无助的失声痛哭,觉得生活太难了, 他谁都不想连累,但是偏偏谁都连累了,先是父母后是兄弟姐妹一个没落下, 还有他最深爱的妻子,他可能才刚刚意识到自己多么幼稚天真,觉得凭着打架的脑子和仗剑走天涯的气魄就能过上好日子。
但是在社会虐待他的同时,他没有功利性选择的婚姻是他峥嵘岁月的唯一美好回报, 黎山的婚姻生活是三个人里面最幸福甜蜜的,性生活最和谐的,我想这一点应该不会有人有异议吧, 这里要夸一下柳凤, 本剧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本剧外貌最美的演员。
柳凤的美不同于关雁,关雁是漂亮, 但柳凤就是美,那种贴心的温暖的想让人亲近的美。
柳凤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存在, 斗得过小三, 打得过流氓, 能屈能伸, 能上能下,该圣母的时候圣母白莲花,该泼妇的时候泼妇没商量,每次欺负的关雁最后只能咧着大嘴巴傻哭的时候我都笑得要岔气。
跟黎山不一样的是,柳凤是和世界沟通的高手,情商高得一塌糊涂,几件事情都有展示: 她求程真真帮她搞定结婚的事情,她每次去求人的时候都摆出一副可怜巴巴,欲言又止,低到尘埃的样子, 让别人没办法拒绝;她知道黎家人不认可她,觉得她高攀了山子,所以在所有的黎家人面前做小伏低,一味的点头哈腰,丝毫没有任何委屈之感,仅这一点就比黎阳强好多倍。
柳凤和黎母去求厂长的那个片段简直是情商高到顶点,本来在厂长面前一味的胡搅蛮缠,哭天抢地,结果山子一来喊了一声就站起来了, 在外人面前给足丈夫面子;回家之后面对关雁的提议,也是一句:我听我男人的。
等关雁走了才小声对山子说: 要不咱就写个检查。
柳凤还超级坚强,屡次面对生活打击都是咬紧了牙关,倔强的一挺脖子,而且对山子温柔呵护,关爱有加,不离不弃。
山子不会和世界沟通, 从来都不会,柳凤就是山子和这个世界沟通的一个渠道。
山子两次差点入狱的情节被质疑的很厉害,第一次顶多是防卫过当,第二次简直是见义勇为,真正施暴的人屁事没有,反而是山子要被抓,让大家觉得不可思议,这几乎成了最具争议的情节,我觉得这两个最具争议的情节正是本剧编剧用来批判中国社会现实,中国是一个法制不健全的国家, 中国人也没有法制观念, 一听到别人要告山子,黎家人马上就服软了, 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要多少钱给多少钱,这无疑是因为黎家人很落后没有法制观念,但是也因为在中国,法院实在不是一个主持公正,拨云见日的地方,中国来百姓心里的:法院门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的观念其实就是真实的写照。
第一次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前,比较好理解,但是第二次被质疑的最厉害,程真真家大豪门,那个强奸未遂的流氓竟然一点法律责任都不要付。
这个情节其实没有什么可质疑的, 强奸以及打伤程真真的罪名一定是都被推到流氓的随从身上了, 流氓自己洗白了一点罪过没有,当时真真没有苏醒也不能指认凶手,不过就中国司法这种程序混乱暗无天日,再加上程家已经失势,流氓家里有后台,就算真真醒了指认估计也改变不了什么。
流氓在开庭之前就叫嚷着要判山子无期。
多么荒谬的事情,究竟判山子什么罪按照道理是法官的任务,一个被告就敢这样叫嚣,而且黎家人真的就担心会判山子无期。
看上去如此荒谬,却又如此真实,编剧就是借黎山的种种不公平的遭遇控诉这个社会。
此剧黎山的戏份相对较少,但是他和黎阳是成对出现的一对矛盾, 黎山和黎阳像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 黎阳代表灵魂中现实市侩的那一部分,黎山代表灵魂中高洁脱俗不向现实妥协的那一部分,并不是说哪个部分就比哪个部分更高贵美好, 而是说每个人的选择不同,生活就以他自己的选择回报他,他付出什么,就收获什么,他辜负什么,就会失去什么。
黎阳牺牲了爱情选择了事业,于是就职场得意,情场失意;黎山不愿意和社会妥协,不屑于和世界沟通,在乎内心感受于是收获了美好的姻缘却在社会上混的很不如意,这都没什么好抱怨的。
但是人都是得陇望蜀的,希望生活左右逢源花开如意,否则就会大叫生活欺骗了我,生活何曾欺骗了你呢?
虽然编剧费劲了心思让黎阳在完成了职业报复之后又成功挽回了妻子的爱情,让黎山在受尽生活的坎坷之后成功开上了山凤包子铺,让柳凤攥着大把的钞票笑得没心没肺的,但是我们得清楚艺术作品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
其实现实生活当中像黎家兄弟这样一个选择爱情,一个选择事业,选择爱情的闯了祸,选择事业的那个有能力站出来收拾残局,已经很不错了, 这样看来还是黎阳更加理智有责任感一点。
一家都在看这个电视剧,我路过也会看看。
我问这是谁的“银婚”,如果是老头老太的好像没开演就到了,如果是黎阳、黎山、黎妮的银婚的话,陆毅能撑到那么远吗?
抱着这个疑惑,我也渐渐陷进这个剧里了。。。
胡乱谈谈对部分演员的看法吧吴越是二十年前的“北京深秋的故事”认识的,还是一样的容貌和演技,只是镜头不能推得太近了。
和向东海结婚时机灵而又慌乱、泼辣而又可爱的本色演出还是一如二十年前那么惊艳夺目。
转而面对向贝贝时,突然又变了一个人,像个傻姑一样,这种人格上的不统一,是现在连续剧的通病,完全服从于快餐式的编剧和导演。
演员没有了气力和愿望去雕琢和争夺自己的表演。
尊严的丧失。
黎家妈妈的表演也总是让人觉得怪怪的,像是安插在这个连续剧里的相声演员兼民俗俚语推广员,始终没有把人物性格的基调把准。
陆毅在这部剧里最让人叫绝的是三点:1.再一次的扮演负心男,就像黄晓明把“2”作为自己的营销手段一样,也许这是一种策略;2.由于机械的眼神和语言,造成了与其他戏中人物严重的割裂感,尤其是亲情方面,你看完整部剧都不会觉得他是黎家的大儿子。
3.固定的三种扮相:故作鄙视状、故作愤怒状、挑拨离间状。
小演员向北北的扮演者是一个亮点,这么小的孩子,要么是本色演出,要么是固定戏路。
如果是本色,她在真实生活中是多么可怕。
秦海璐的表演还算有些光亮,毕竟这样的角色对她而言还是很轻松的。
秦海璐的弟弟还是哥哥,叫和平的角色演员选角有些问题,气质太土,不像是官二代。
还有,秦海璐家的客厅实在是大得吓人,八十年代的部长家真的可以这么赤裸裸的奢侈吗?
国内首部关注国民“幸福指数”的婚姻情感大戏《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值得期待。
陆毅在接演《假如》之前,以往的许多作品都给人阳光帅气善良的形象。
但在<假如>中,陆毅饰演的黎阳从小成绩优秀,全家寄予厚望。
他为事业顺利和权欲私心,不惜背弃青梅竹马的多年女友,不择手段往高处攀爬的形象,在那样一个社会背景下,一个人的个人奋斗不好用简单的“好与坏”一个单纯的字来评价,带有社会角度的问题,陆毅是怎样来演绎的,有兴趣的不妨一看。
看这部电视剧,是我在听大学导员老杨进行思想洗脑时听到的,我当时就抱着对老杨这个人的好奇去看的,我觉得老杨太正经了,太正能量了,甚至是有点过了!
不过我还是觉得他算一个好老师。
所以抱着加深一下对他的了解,我开始了这部电视剧的欣赏!
这部电视剧,我比较关注的是黎阳的自尊心,这方面编导刻画的很好,当然,陆毅演的也十分不错。
黎阳一直是父母邻居眼里的高才生,将来一定会有出息,黎阳从小自我心理上就有一个很大的抱负,不能辜负父母对自己的希望,这是自尊心的一方面,同时,可以想象,黎阳从小就是那种非常正能量,非常鸡血的人,他一定是个好好学生。
所以,当他毕业分到街道办事处的时候,那种一眼可以望到的未来,对这个追风少年会有多么大的打击!
所以他开始了不甘心,也就毅然放弃了爱情,走上了吃软饭式的仕途,而这样的后果,只能由黎阳自己来扛,双方父母的白眼,邻居,单位同事的冷嘲热讽,加上自己痛失爱情的处境,的确不会多么好受!
男人事业的成功,爱情的美满,双方家庭的幸福,从来就是很难可能求全的事,黎阳选择了默默承受,开始沉默,从而进一步导致了对妻子的冷漠,妻子的不理解使原本陷入苦海的黎阳进一步的陷入奔溃。
就这样,黎阳亦步亦趋的走到了最后。。。。。。。
对于一个自尊心强的人来说,别人对自己的侮辱和不认同是很痛苦的!
这里充斥着太多的辛酸苦楚。
很多时候,功成名就和幸福美满是对立的,此事古难全,人生的抉择也就在此,幸福的小生活和崇高的大理想,我们很难知道自己如果真正去面对的时候会选择什么。
假如黎阳当时和小雅结婚了,从此过上了所谓的幸福生活,也许,将来黎阳还是会崩溃的,而小雅了解他,了解他是一个有雄心,有抱负,不甘于现状的人。
说到这里,黎阳其实是把自己嫁给了仕途,前途,黎阳其实一直都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两个都想要,两个都得不到,自己弄得很痛苦。
人活着,必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有存在的道理,人首先要弄清自己是什么人,要什么东西,而这也是最难的东西!
关于结局,我也觉得有点理想化了,结局其实是非常圆满的,该存在的人都在,该消失的人都不在了!
黎阳最后的那个笑容,的确很灿烂,因为背后藏了太多的辛酸!
黎阳,天生走仕途的材料。
低调清冷的外表下压制着一颗权力欲望极强的心,看是被动的接受,其实是早有预谋。
从入职机关,听到同事议论自己是通过程老调进来的,于是在局长问他与程老关系时,就回答说是程老女儿的男朋友,局长说程老怎么样时,他说过两天去看程老时把局长的问好带到。
可见他非常会洞察人心,善于扑捉细节和时机。
回避危险,不逞英雄。
面对弟弟与一帮人打架,没有选择帮忙或劝阻,而是立即带女朋友躲出去报警,不充当好汉,处理问题直接了当,依法依规。
事业重于爱情,权力重于亲情。
为了事业,离开了青梅竹马的小娅,选择了家境优越能帮自己实现理想的程真真。
为了权力,冷落家人,选择让官高位重的人坐在婚礼主座。
可以说,黎阳为了他想要的失去了很多,不惜承担当代陈世美的罪名,舍弃了爱情、冷落了亲情、没了朋友。
但心地善良的人终究会回归本源的,他权力欲望很强,是因为他穷怕了,他想出人头地,想靠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当事业发展到一定地步,他面对金钱诱惑,能坚守阵地。
当大家还在怀疑他的能力时,他马上辞职给予回应,去寻找程真真,过上平凡快乐的生活。
真的是很现实的写照,穷苦人家的孩子天姿聪明,又上进,但在权重面前却一文不值,甚至连看一眼的尊严都缺失。
奈何权重的人一直紧追不舍,终于耐不住权利的诱惑,但却又不想放弃骨子里的倔强,就有了这个生活欺骗的话题。
但它最终给人的提示是,不管权利或贫穷,最终没有爱的支撑,没有情感的铺垫,一切都是虚华。
故事情节是围绕一个普通的北京工人家庭展开。
三个子女各有优点也各有问题,总之磕磕绊绊随着时代大流影响着从八十年代走到九十年代。
大女儿是舞蹈演员,后来去少年宫教小孩,丈夫是离异带女儿的机长。
二儿子是人民大学经济学的学生,有才华,靠着妻子的家世在部委有个一官半职。
小儿子是小混混,没有文化,爱打架,曾在街道工厂后来被开除自己找生活。
导演实质想通过三人的婚姻家庭关系来展现中国社会的发展。
做的还不错,至少几个点都讨论到了。
说一说自己印象很深的几个。
1.户口问题。
孩子的户口随母亲,尤其是城乡户口更是这样。
想进一步了解这个政策是怎么确定下来的,当时是出于什么样的考量。
从后续来看,这必然造成城乡女性不同的婚嫁条件,除此之外呢?
2.分配工作。
这一政策在1950年正式确定,是计划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连续不断的政治运动和官僚体系必然的寻租,有条件的任人唯亲在中国变得十分流行。
这和苏联的特权阶层还有很大的区别,当时本科老师说的应该是错的。
涉及到的相关问题是政治和社会资源的分配。
3.政治晋升。
关于黎阳的晋升是剧中一条重要线索,黎阳和妻子家庭的关系也主要围绕这个展开。
其中最高潮的部分就是黎阳和地方上来的干部陆长会PK,最后被陆长会PK掉,他为此甚是不惜直接要求岳父为他打电话,足以证明他非常在乎这次升迁。
毕竟在部委,可能从处级到局级确实是一个大跨越,就像地方科级到处级一样。
此次的政治任命更是展示了部委的非正式组织结构的复杂性。
邵部长代表着从地方上来的干部,他必然带着自己的亲信,如果他的进京是有信心的,他必然要提拔好几个心腹。
但是如果他进京诚惶诚恐,而且如果是从重点地方进来只是到部委,可能就不是这样了。
陆长会抓住了这个机会。
这个涉及到政治晋升和组织人事。
4.挂职。
去哪里挂职直接关系到未来仕途。
现在有不成文的规定,去示范性的地方挂职,就是要提拔了。
这就把挂职本末倒置了。
具体情况没有了解,所以只先记下来。
整个电视剧标题不够准确,围绕剧情来看应该叫黎家的三个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孩子。
黎家大姐,一个很单纯、善良而且有点二的北京大妞。
文化不高早早进了歌舞团,群舞中的一员,碰到了一个活的很拧巴的机长,开启了一段颠波异常的人生。
面对一个五岁的继女,黎妮竟然也被呛的痛苦异常,加上后面的狼外婆,如果没有黎家老太的支持,恐怕早已被轰出家门。
几次三番哭回娘家,让我们看到了人太善良就是容易被欺。
有意思的是这么一个软弱的姑娘居然也是个窝里横,对外疲软,对母亲却能大喊大叫,只是在机长重病入院才疯狂的对其前妻大喊出如果怎样就杀了她的狂热举动,说明老实人也不能逼急了,会上梁山的。
都演的不错,黎妮与向东海,真真与黎阳的爱情再一次说明了,无条件迁就你爱的人,得到的是伤害,不知道是为了过广电一关还是什么原因,结局是大圆满的,但是在我看来,结局应该是黎妮与向东阳离婚,真真与黎阳离婚。
现实中大部分人是找一个人搭伙过日子,很少有爱情,他们不但没有爱情,也无法搭伙过日子,向东海与黎阳也刷新了我对自私的看法,我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一个自私的人,但是看完这部剧,我才发现人可以这么自私,就像向东海对他医生朋友说的“黎妮不会离开我”,正因为知道别人爱自己,所以可以毫不顾忌的伤害,而不放在身上。
在大连的酒店里看的B站解说……就这扯淡的剧情也能有7.6分,怒减一颗星聊表心意
我也不知道好看在哪里 居然看完了
讲道理式的故事
剧里没一个正常人居然还能大团圆结局,我不理解……
十集以后开始扯淡
也就勉强是2.5分的戏。编剧是知名资深女编剧,却在戏剧冲突设计上选择使用了一些无聊低下的肥皂剧技巧。
正常的电视剧
近段时间最认真看的国产剧。家长里短的生活剧却也充满情节性。若用电视剧真善美的世界来看,里面基本每一个角色都算得上三观不正,将现实主义实现得算是淋漓尽致,同时也不乏戏剧性。
。
2013年女儿出生,我拿手机看的。后来过了几年,在横店和一学生家长吃饭,里面的一个演员正好和我们一桌。
很喜欢,总是很喜欢这样带点沉重的年代戏。陆毅演的真是好,大杂院里的那一家子演的好真实,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好。
很写实的一部剧,在中国目前影视市场一片宫斗、和谐、美好爱情的氛围下,这样一部现实主义的电视剧让人看了有一种很强的痛感。三姐弟的婚姻、工作、生活代表了现实生活里三种状态,人生总有不如意,但愿别用王国维似的悲观主义去对待,总有那么些美好快乐,愿所有人如意。
被我妈煲的。
我又看了剧!
编剧把人都写的不正常,就程真真好
虐心的门第观念。。
国产片子 人人家庭婆媳小夫妻的时候 冒出这么一部 还是挺接地气的 三星半
男主他弟和女主是不是都有性瘾啊
我天呢太雷人了
黎阳更适合陈坤来演,但是厂花已经远远的事业上甩出陆毅了,他现在也许只会拍电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