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完结❤️在所有主人公里,我最不认同的人就是Gretchen,因为她是唯一一个从开始到最后都没有成长的人。
尽管有一个控制欲极强的妈妈让她的成长经历相当痛苦,但在成年以后,她始终没有有意识地去治愈过自己。
她会在明知道会伤害Boone和他的女儿Olivia的情况下仍然执意和Boone在一起,只是为了逃离Jimmy给自己的伤痛(没有同理心);她从没有认真对待过自己的工作,甚至只是因为无法抉择该放哪一首曲子而刻意搞砸试听会(明显的逃避);她一直要求Jimmy为她改变,永远在抱怨着她没有遇到过有人fight for her的同时,她自己却从来没有尝试为别人勇敢过(自私)。
这种种的表现都让我觉得她一直在抗拒成长,拒绝深刻,这种“因为我受过苦 所以我要让我周围人都因我受累 我也不在乎别人的感受”的做法,我很多次都看得好生气。
相比起来Jimmy就好很多,在他和Gretchen的恋爱里,无论是become exclusive,还是说出那句I love you,还有在Gretchen抑郁症发作时陪在她身边,以及开口求婚,甚至为了她sucked a dick(奇葩剧情),尽管Jimmy犹豫过迟疑过甚至逃跑过,但他们这段关系每一个深入点,每一个迈向更亲密更深刻的瞬间,都是由Jimmy率先跨出的。
这需要巨大的勇气,一点也不容易,因为Jimmy也一直在遭受糟糕的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他也是个回避型依恋者,害怕承诺和责任。
同时,他过往的全部人生都在为了获得父亲的认同而努力,让对自己漠不关心的父亲为自己骄傲哪怕一次。
Jimmy在卖出第二本书时,毒舌地跟大家说 我要去给我爸打电话我要骂死那个蠢老头子看他还说不说我垃圾,接着他一个人走进卧室,拿起手机,带着哭腔、带着渴望被认同的小心翼翼,在电话里留言说:I sold that book, Papa. 然后,他知道了父亲已经去世多日的消息。
Jimmy和Gretchen的关系里没有哪一方容易,但Jimmy总在承受更多,包容更多,也勇敢更多。
我觉得我始终无法很讨厌Gretchen的原因大概是,她每一次的崩溃都真实地让人心碎。
她渴望平稳的家庭生活,跟踪一对夫妻,用偷狗又还狗的方式与他们结识,却在听见丈夫偷偷抱怨妻子时,感到窥见了婚姻的真相,为自己的理想生活被破碎而在大街上泪流不止;她对着Boone和Jimmy大喊,我这一生都在努力吸引男人,努力让男人爱上我,但结论就是“I'm unlovable, fundamentally!”;她对自己妈妈说:你对我一无所知,你不知道我逃过钢琴课 我卖过家里的画 我堕过胎 我大学没有毕业,你有没有想过我做这些破事都是在向你求救?
妈妈回答说,这些我都知道,我只是不想宠溺你让你失去照顾自己的能力。
她嚎啕大哭:我无法照顾自己,我一直活在黑暗里,饱受精神疾病的困扰,如果你能在我十六岁时帮助一下我,我也不会变成现在的自己。
她从没长大,一直是那个内心细腻的小女孩,需要被看见、被呵护,谁又没有从她身上窥见过某部分脆弱的自己呢?
谁又能苛责内心已经这样破碎的她去为别人做更多呢?
她已经很幸运!
遇到了Jimmy。
全剧我最最喜欢的人就是Linsay!
Linsay也没少受罪,单亲家庭,妈妈成日流连在不同的男友中,没有付出过母爱,还有一个美艳却咄咄逼人的姐姐时刻矮化自己。
成年后的Linsay变成了一个巨婴,没有基本的自理能力,家里停电了连维修电话也不会打;没有自己的工作;为了钱嫁给自己并不爱的Paul,然后不断地劈腿,甚至因为无法忍受和Paul在一起琐碎的日常生活而激动之下刺伤他。
但是!
我喜欢她就在于,和Gretchen的消极对抗、逃避还有对社会的敌意相比,Linsay能够主动地追根溯源,寻找自己出现问题的原因,承认自己的不足,努力地治愈自己的同时,也帮助他人免受自己受过的伤害:尽管她不爱Paul,但是在准备放弃Paul丰厚的家产彻底和他离婚时,Linsay仍然去找Paul的新女友Amy说:Paul needs someone who can defend him,确认Amy会真正照顾好Paul之后才潇洒离去。
Linsay在意识到自己与常人有许多不同时,第一件事便是思考和寻找原因,回顾了自己小时候的录像带,去拜访了她最喜欢的一任妈妈的男友,在得到了“you are very giving”的评价之后,她决心用帮助他人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
Linsay看到Gretchen和Boone的关系逐渐down on a road,Boone的女儿Olivia也一天天越发依赖Gretchen时,她知道这只是为了短暂逃离Jimmy,她知道Gretchen总有一天会离去,而这一定会给小女孩Olivia带来伤害,正因为Linsay自己在童年时也经历过最爱的叔叔突然消失的伤痛,所以她即使躲在Boone家外的垃圾箱里,也要去告诉Boone,让他保护好Olivia。
许多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些负面的经历,有的人因此把自己封闭起来,或是用相同的方式对待周围的人,失去同理心,这不是我能够去指责的,但是在我看来,Linsay的方式是最棒的。
你当然是一个受害者,或者严重一点因此变成患者,但这并不影响你同时去做一个helper,做一个mentor,用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去治愈别人,努力帮助有需要的人,从而建立与这个世界的联系。
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价值感一定能很大程度上化解内心的诸多挣扎,同时也能用更加温柔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
这是我最欣赏的人生哲学。
裹着rom-com的外衣,用幽默奇葩的方式展现了有各种心理缺陷的主角们在亲密关系里步步为营的姿态、与这个世界之间巨大的隔阂、以及对于被拯救这件事的深刻怀疑和迫切渴望,我挺喜欢这部剧,因为每一个主人公都在不断经历探索自我、打碎自我、重建自我的过程,虽然有阵痛,但更加有收获和成长。
我相信,我真的愿意去相信,每一个人,都一定会找到他/她在这个世界的位置,找到能懂得自己的一群人,用属于自己的方式享受生活带来的生机和感动。
如果这五年平平淡淡波澜不惊也许也就没什么写影评的动力了,但是看到第五季是最终季,海报是婚纱和西服的时候还是恍惚了一下。
可是当我想要写这个剧评的时候,却发现脑海里对Jimmy和Gretchen无话可说,我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不知道如何和身边的人介绍这个剧,我不知道怎么说他们的爱情故事。
五年前我刚刚开始看,那会儿对自己的质疑声也很高,之前失败的恋情让我觉得自己不配爱,不配被爱,喜欢我的人在日以继夜的相处了解后,都会被我伤害然后离开我。
可是在2013年的秋天,我还是义无反顾的和D在一起。
一开始我没有想到自己会维系一段比三个月更久的恋情,我们在西安的秋天吃遍回民街,冬天咸阳泡温泉,春天看百花,夏天在凉爽的电影院刷一整天电影。
我们兴趣相投,我们喜欢着一样的明星,一样的电影品味,我们给彼此的豆瓣点赞,过生日的时候给彼此写一篇文章,时不时寄几封信几张明信片,他是我眼中最文艺的人。
可是即使这样,我们依然避免不了最俗套的性格冲突。
他是一个冷漠干净的人,他对这个世界大多数的情绪都波澜不惊,和他吵架是一件无聊的事,因为我很难激怒他。
他有着最严格的个人控制和觉悟,他生活的清冷和残忍。
可是那时候的我是一个玻璃心的女生,他很少去我们学校找我玩,他的生活里不仅仅有我还有他的学业,从来都是我去找他。
我好几次晚上打出粗车回到南校区,孤独和落寞的夜晚,失望的情绪,那些慢慢吞噬了我。
2014年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剧,我觉得这里面别扭生活着的Jimmy和Gretchen就像我,也不像我。
他们面对最爱的人却一句话好话都说不出,他们明明已经深爱了可还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我希望自己不再那么别扭和他们努力接受对方是一样,我把这部剧推荐给他看。
我借这部剧没有跟他说出的话就是——我是这么离经叛道的一个人,你还爱我吗?
我们陪着这部剧,一点一点长大。
我并没有因为他的冷漠而改变我对生活和对周遭一切的爱,他也没有丝毫因为我的爱而改变与生俱来的距离感。
就像每一季最后,Jimmy总是深深伤害Gretchen一样,他们总会在下一季来临的时候和好,我们也是争吵,我看不穿他的内心,我不知道他对我的感情,他鲜有表露感情的习惯,长久以往,我唯一能够觉得他柔软的时候,就是读他写的信。
他的字很好看,比我的都好看,也许我第一眼关注到他的时候,就是在婕妮花的结帐单上。
我们和所有普通的情侣一样,争吵,我一次一次居高临下令他伤心,他也让我失望。
在很久以后他说过,他渴望在一段感情里势均力敌,他说每次都是我说什么就是什么,他没有话语权。
那时候我觉得可能我们已经越走越远了,他从来都没有明白为什么Jimmy和Gretchen在什么程度上算是“势均力敌”。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四季,他跟我说他看了前两集心都要烂了。
那时候我觉得前两集拍的真棒,他和Jimmy一样,以为笑嘻嘻的Gretchen一切都过去了,我跟他说根本Gretchen就没有在装,她满脸写的都是生气失望和不满啊。
Gretchen劈腿离婚爸爸的时候,Gretchen带着离婚爸爸回Jimmy家的时候,我们期待着Jimmy做什么能够挽回这段感情。
“我觉得第四季是以来最好的,以前我看的很多剧。
我都觉得剧里有一个人身上的特质非常像我自己,但是看这个剧,我觉得很多人身上都能看到我自己,不管是Lindsay还是Edgar,所以我不会过分讨厌或者喜欢一个人,反而我觉得每个人都特别真实。
”“如果说这两个人的感情戏,就是四个字——因缘际会。
每次事情仿佛要有好的转机时,一定会有意外让他们错开,然后再交汇,再错开。
很多人的感情关系就在第5集或者第9集就结束了,比方说Gretchen特别脆弱想要挽回Jimmy的时候可是Jimmy去睡了女律师,比方说Jimmy心软的时候Gretchen要去做后妈了。
”“我们是观众,我们看着觉得好遗憾,差一点,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是剧中人,我们意识不到就差一点点。
前面的12集都是因为他们俩没有fight for each other,看着就像自己的生活的一样。
”当时第四季完结的时候,我跟他说了这些话。
没想到一年以后,一语中的。
事实就是,现实不是电视剧,至少如果我是糟糕的Gretchen,那他肯定不是陪我到第五季的Jimmy。
第四季完结的时候我们还在一起,从西安到荷兰到德国,我们跨越了半个地球却还是纠缠不清。
我们没有讨论过未来,我们没有想过以后,我们分居两地经常连下一次什么时候能见面都未知。
直到我遇到个W,才发觉以前的我是女孩,和W在一起后我觉得自己成为了一个女人。
W会无条件的陪我做任何蠢事傻事,他会为了我开始学做饭,洗碗,收拾家务,他从一个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学会了照顾一整个家,早上起来喂猫铲屎,晚上回家做饭洗衣。
他用所有的耐心和包容呵护着那个离经叛道的我。
He always fights for me and behaves as we are couples.我们刚刚住在一起时,很久我和W都没有争吵,直到三个月有一次在超市门口吵得大哭大闹。
那次我觉得我真是一个糟糕透顶的人,为什么这么善良美好的人会被我伤害的也开始换了面容,可是W陪我吵完能够安安静静的安抚我,他能够看着我的眼睛真诚的和我规划以后。
他跟我说会帮我一直找funding直到我找到,或者陪我找工作直到我能够安身立命,他用一个男人的态度帮我解决着我所有的情绪,他不是冷漠,而是看透后的冷静。
过去大半年我们相处并不算安静,也有比Jimmy和Gretchen更卑劣的争吵,可是我们没有离开彼此。
这一季我看到更新的时候已经有第五集了,我不知道之后会发生什么。
但是昨晚我看到第二集,Jimmy和Gretchen准备私奔的时候,想起来去年12月我和W在一个周末讨论结婚,然后鬼使神差的打开万年历挑了一个良辰吉日就去注册了,即使事后我也觉得这是一个离经叛道不符合常理的事情,可是我对他说——I will marry to you, not your parents nor your fortune, all you perfect imperfection . I wish I could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of elopement in the future. Because inside your arms is the only place I’ve ever felt like I was home. 昨天晚上把最后三集一口气看完了,幸亏是一口气,不然心更是要磨烂了。
结局一点都不意外,我根本就没想着他俩能正正经经的结婚,但是Jimmy一次又一次,向Edgar,向Gretchen的妈妈,不断重复着——我不会离开她,我不会放弃她。
不管你们心中的G和J有没有一天不爱彼此了,分开了,可是我觉得,也许对于抑郁症患者,最重要的可能就是那根救命的稻草。
J和G于彼此都是如此。
刚开始看这剧的时候,我才大学毕业没多久,和异地恋男友分手,在家准备考研,处于一种乍离校园初进社会阶段特有的黏稠的迷茫里。
某个傍晚,前室友在微信小群里强力安利我和另一个室友去A站看看这部被她直译为《你最坏》,而正经译名叫《我爱上的人是奇葩》的美剧。
实话说,我对这译名很不感冒,以为是什么闹腾喜剧,本打算消极应承,但她在推荐的时候说了一句:“弹幕里有人说女主像双子座,而且她第二季还抑郁了。
”这就使双子座的我立刻产生了一些兴趣,几乎立刻去看,并一口气补齐当时出完的两季。
一二季的暖春烈夏小甜花前两季很甜。
即使算上Gretchen的抑郁症、Jimmy的事业不顺以及牙尖嘴利、Edgar的老兵尴尬现状、Linds的幼稚无知、Becca夫妇的戏多日常(Becca人设简直就是北美汪峰,每一次开party总能召唤出一些重磅炸弹)、G父母初次出场和J父亲来信暗示的双方家庭问题等等,总体上看也算是小甜剧:差不多每一集开头抛出一些二人的分歧点,然后随着剧情进行,矛盾在结尾化解,两人达成共识,做一个甜蜜的小收尾。
比如Jimmy疯狂暗示G在他和大导Ty之间二选一而G当然选了Jimmy,两人打赌好莱坞IT girl一夜情然后双方吃味比赛bang前任结果最终确立了两人exclusive关系,比如要不要给G家门钥匙引起了小争执当然最终还是给了……每次我看着最后两个人别别扭扭的甜蜜戏码,丑脸上都忍不住露出些姨母笑。
最梦幻的一幕莫过于Jimmy没有赴酒吧老板约,留在家里给Gretchen搭了灯光暖融融的pillow castle。
G醒过来,不敢相信地说:你留下了,你留下了。
然后扑到他怀里痛哭。
而这两季里我最喜欢的整体一集应该是s2e9,G观察模仿邻居生活的一集。
也应该是本剧第一次尝试新的叙事手法。
剧的选角使得两位邻居和J、G长相上分别有些相似,这两人年轻时候也曾经过着一些放浪自由的日子,而现在组成家庭,安定下来,忙于一些琐碎小事,但看起来仍然充满爱意和乐趣。
在G一开始的旁观里,这好像是她混乱人生可能迎来的一个出口,是她抑郁情绪的安定剂,她偷窃对方的生活,又不满足于旁观,自导自演和他们相识的戏码,再到把Jimmy引入,甚至在认识不久就迫不及待地向邻居剖白自己对这样的生活如何向往。
结果在男邻居的吐槽和隐隐聊骚下,她自己织就的幻象被撕碎了,更深地陷入对自我和未来的怀疑。
啊,说起来,我真的好喜欢Gretchen,我真的感觉她是一个双子座人格,她的所有想法、做法我都完全能够代入和理解。
第三季秋气肃杀到了第三季,剧情开始变得真实而阴冷。
当然此处的真实不是指观众的日常生活那种真实,阴冷也不是指恐怖片氛围的那种阴森——在男女主遇到了诸如父亲去世这类更棘手困境的同时,除男女主外的几位角色在前两季埋下的剧情也终于浮上水面。
令这些活人感到困扰和痛苦的事情好像纷纷开始有了自己的突破口,但好像又立刻被命运横挡一刀,在此悬置着,解决无望。
第三季有了属于Edgar、Paul、Vernon视角的单独剧集。
第一次整集地体会了从Ed自身看来,外界是如何紧绷和危险,以及身处其中却无人可以倾诉、状若隐形。
即使老兵救助机构也不曾解决老兵问题,只解决提出问题的老兵,给他们画饼、绕圈子,糊弄他们离开。
而在濒临崩溃之际,Edgar终于幸运地遇到了开导他的陌生人,在夜风和音乐里露出一些脱力的、但也象征着与生活和解的笑容。
此时的他尚不知道几集之后,温暖、包容但从没真正融入过他周边生活圈的女朋友即将跟他争吵,再离他而去。
而对于她的离开,Ed坦诚承认自己甚至有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这也预示着Edgar的转变即将正式到来了,之前靠做一个无私小天使获得他人认同(甚至都不叫认同)的Ed,即将变成正常善良自私人类,再变成后续的较冷血精英男。
Paul和Vernon两个老实无趣中年男人也能撑起一集。
两人各自因个人和伴侣性格导致的悲剧好像已经双双到达了顶峰,以至于在迷路之际,他们冲动地达成逃离的短暂共识,又在最后关头一前一后放弃,打算继续承担一团糟糕的生活。
我对这两个角色一直不太喜欢,至少不像弹幕里经常出现的夸赞他俩“好男人”“想嫁”这样地喜欢,我能看出来他们的童真、才能、对生活的热爱,也同样能看出来他们的窝囊懦弱,以及给伴侣施加的软性压力。
这里有一个小小的点想说,就是:看剧的时候,在Paul&Lindsay戏份中,经常看到喷Linds、同情Paul的弹幕,很多话说得甚至很难听。
但其实Linds有一句反驳的话是对的:“你明知道这是蛇,却还捡起来。
”与此同理的是毛姆的《面纱》,我讨厌里面男主最出名的那一段话,“你这么蠢但我爱你”。
一点也不感人,反而显得十分普信。
瓦尔特自卑地逃避沟通、迎合凯蒂的生活爱好,却将自己的逃避和迎合看作给凯蒂的恩泽,最终发现难以欺骗自己的时候,就挖个坑同归于尽,挖的时候还要开嘴炮冷嘲热讽,实在懦弱可笑。
选择是双向的。
Linds选择Paul结婚的同时,也是被Paul选择的;Linds欺压Paul的时候,也是Paul自愿执行的不反抗。
只逮着一边去责怪,真的很没道理。
尤其没道理的是,这种责怪常常建立在“我想嫁Paul”“Linds不要Paul给我啊”的想法上,显得更是可笑,多少有点哄抬xx价格的感觉。
剧名的U R the worst,不只是男女主之间关系的调侃,其他人和亲近之人的关系也可以建立在这个视角上:Linds眼里,无趣好脾气的Paul一度是the worst;Paul眼里,劈腿、堕胎、从来不欣赏他的Linds又何尝不是一种the worst呢。
说到Linds,这季也能看到始终难以忍受生活的Lindsay的变化。
在之前两季,她表现更多的是天真自利的动物性。
发现不爱老公,就逃避性地继续之前的浪荡生活,劈腿陌生人;想要做什么的时候,没有自己的主见,只知道盲从他人的建议,甚至直接模仿他人的行为。
到现在,她终于能够从自己的内心出发,主动迈出了改变生活的第一步——虽然这一步居然是在下意识里将Paul刺伤,残忍里又带点好笑。
而接下来的几步:提出当面绿老公、堕胎,尽管是自私的,也都是她难得主动、自发地去掌控人生的步伐。
在三季终的聚会上,她面对潜在工作的争取,又显露出了后续无限的可能性,虽然这一可能性当时直接被Paul掐灭了,也暂时形成了一个悬置。
Jimmy父亲死亡事件的影响被拉长分散到好几集里。
Jimmy前几次的轻描淡写终于在E07凝聚成抱着骨灰大哭,而后又想要摆脱父亲的影响做完全的自己,矫枉过正地引发了与Gretchen的争吵,又进而导致了求婚时候听到Family一词时候的逃亡。
但总归,Jimmy通过失去父亲,也总算完成了一次挣脱家庭的动作(尽管原生家庭的影响是难以根除的),而G还深陷在其中,Gretchen毕竟女主,戏份不少,但人物刻画的广度在第三季里相较其他人好像不是很鲜明,仍然继承之前的人设。
和心理医生好气好笑相爱相杀的相处里,能看出她嘴硬心软、焦躁不安地在努力改变,但真的很困难。
第四季万物蛰伏 各自修行早在第二季Jimmy就说过,在两人的关系中,Gretchen是更复杂难搞的一个。
很多评论和弹幕都忘记了由男主自己说出来的这句话,而指责女主不如男主成长多、自私、三观不正等等。
每次看到三观战士,我都十分无奈。
第四季几位主角的关系实质仍然亲密,但与之前相比显得不那么近了。
Gretchen在心灰意冷、自暴自弃之后遇到新男友,关系进步顺利,甚至即将踏上通俗意义上的人间正轨;Jimmy获得职业上的大进步,向G道歉的同时又傲娇地指责两句对方的不妥,期待挽回,又总是有所保留;Lindsay和Edgar分别有了自己热爱擅长的职业,不再需要围绕主角二人来获得认同感,还建立了肉体取暖的PY关系;【累了 有空再写】
整个连续剧一口气追下来 现在在看最终季 整个感觉就是大概懂了编剧想讲的灵魂伴侣是啥样子 很可惜自我认识后觉得很难有这样的人存在 至少我是没有的 主动付出?
试过,就和第一季的格雷琴那样得不到回应,只有隔应。
就是他(所有人)各方面好 这好那好 但我没有那种能接纳的感觉 没有那种自在的感觉 普通的感情是尊重体谅良善 亲情没法选,适用;友情断不掉,适用。
但是更私密的情感需求,还不能自我选择吗?
可以,所以,没有这种人存在。
活出自我才是最自由的表现。
吉米格雷琴的爱情不用什么形容词概括 这只是存在于戏剧里 看看就好不用幻想了
这部剧的核心,是两个深受原生家庭困扰的“孩子”的故事。
他们看起来已到三十岁,实际上却始终无法真正长大。
剧中的许多细节都揭示了两人对生活的退行行为:他们面对问题时总是消极应对,对亲密关系充满抗拒,并反复强调“不相信”。
这种“不相信”背后,是害怕被抛弃的恐惧,为此他们为自己构建了坚硬的保护壳。
从第三季结尾,两人因为婚姻和家庭的期望发生分歧,到第四季结尾矛盾逐渐化解,这段旅程本质上是两人彼此救赎的过程。
就像某位作家写过的:“胆小鬼碰棉花都会受伤。
”其实,这种敏感和创伤不仅属于主角。
剧里的其他角色同样被亲密关系或战争带来的伤痛深深影响着。
母亲面前争宠的姐妹、因父母缺位而在成长中“如父”的侄子、那对因新生儿短暂窒息而渐行渐远的医生夫妻……每一个人都在关系的伤痕中寻找出口。
正如剧中人物所说:“父母过得辛苦的话,孩子也会很辛苦。
”而在第二季中,格雷琴的抑郁情节让人无法不共鸣。
她对世界失去了兴趣,什么都无法感受,最终选择封闭自我。
这种痛苦是如此真实,而剧中对抑郁的呵护也让人心生暖意:什么都不需要说,只需要用床单和枕头搭建一座小小的堡垒,给她一个温暖的避风港。
抑郁症的发生常常是外部因素的推动,但痊愈却只能依靠自己。
有了足够的爱与信心,她终于不再惧怕黑暗。
从第一季开始,吉米和格雷琴都在回避爱,回避自我。
他们把爱当作束缚,连一句“I love you”都无法坦然出口。
后来,他们却把“爱是一种束缚”视为一种约定——谁能保证十年、二十年后还会爱同一个人?
既然希望可能落空,那就索性不去承诺。
说到底,也都是一只脚在外面随时准备撤退。
吉米的求婚,是一场令人哭笑不得的“谋杀现场”。
而在这个荒诞场景中,格雷琴却完全放下了防备。
然后吉米说:“我讨厌这个世界的所有人,但唯独不讨厌你。
”这句话重重击中了我。
因为我懂了——我真的懂了,胆小鬼在说什么。
成长于压抑的家庭,经历漠不关心、不间断的批评和永无止境的高标准,你不断努力,拼命追求完美,却依然得不到任何认可。
你开始苛责自己,也苛责他人,但最后发现,那些被反复灌输的规则和标准,连那些人自己都无法做到。
即使依然讨厌这个世界,这些胆小鬼却让我松了一口气。
他们教会我:可以失控,也可以重建;可以让生活变得一团糟,也可以重新拾掇;可以瞧不起别人,也可以追逐自己的理想;可以选择Sunday Funday,也可以选择真正做自己。
昨晚和好友见面,再次向他提起这部近来最爱的剧——《You're the worst》。
他说他没有共鸣感,看了两集看不下去。
我说,为什么我这么一个正常的人看这部满是奇葩的剧却有这么深的共鸣呢?
故事从一个婚礼开始,在一个婚礼中结束,即使整个第五季都是在讲婚礼,最后Jimmy和Gretchen却没有完成属于自己的婚礼。
然而,毫无遗憾。
最开始看剧的时候,是把两个人都当做奇葩来看待,觉得他们能找到彼此真的很幸运。
到了最终季,天平似乎有所倾斜了,更多的为Gretchen感到幸运,因为是Jimmy,这个Good Boy最后承担了她的一切。
Jimmy的父亲跟他说,不要和Gretchen在一起,Edgar在婚礼前夜对Jimmy说,不要娶Gretchen,甚至做好了带着Jimmy逃婚的准备。
Gretchen的妈妈都对Gretchen说,Jimmy愿意接受你,是你的幸运。
"Thank you for the gift——Acceptance".Jimmy也曾逃跑过,可最后,他还是选择了Gretchen。
作为女性观众,还是很容易将自己代入Gretchen的角色中去,一个能够接受你所有不好的人,是多么值得一生相伴啊!
可是又怎么舍得去折磨那个自己爱也爱自己的人呢?
所以即使能够有一个接受自己一切的人存在,也不能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另外一个人身上,还是想要为自己为那个人变成更好的人啊。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对Gretchen又有一点失望,到了后期,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我有病”身上,而不对自己做一些调整和改变。
(当然,我不算特别了解抑郁症患者,无法感同身受的体会吧,但是至少在第三季的时候Gretchen还积极努力的去看了心理医生呢)。
说起来,我还真的很喜欢Jimmy呢。
整个五季金句不断,每一次情话大放送都深得我心。
这段两人一起逃婚后的对白,比什么“往后余生全都是你”要高级太多了!
简直是一个把未来微分了又积分的过程,也更让我相信。
这样就很好。
PS:这部剧里另一对奇葩夫妇Paul和Lindsay的故事也是让人相信爱情啊。
一开始Lindsay不爱Paul,结婚了之后各种找别的男人,然后Paul找到了志趣相投的网友提出了离婚,Lindsay受不了拿了Paul的精子自我受精后,Paul因为这个孩子和网友分手。
两人恢复了关系之后Lindsay发现自己还是和Paul搞不到一起去,就开始在网上找猛男来服务她,并且让Paul跟一旁看着。
Paul一开始为了家庭接受了这一切,然而Lindsay实在觉得不爱Paul就把孩子打掉了,两人又离婚了。
这之后,Lindsay又是和Edgar搞到一起还当了几天的Lesbian。
Paul又拿自己的精子给Lindsay的姐姐,让Lindsay的姐姐给他代孕了个娃。
这个主意还是Lindsay给他出的。
最后怎么着,Paul抱着他和Lindsay姐姐的娃,跟Lindsay求婚,最后的婚礼就是他俩的。。。
看到第五季预告Gretchen穿上婚纱当时觉得好失望啊,怎么害怕负责的两个人怎么会结婚呢。
一点都不符合前面四季的人物设定。
还好今天看完最后一集太满意这个结局了!
这才是Gretchen 和Jimmy啊。
Gretchen最后和宝宝一起哭的画面,实在太棒了。
生活永远不是完美的但是你还是要一直走下去。
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很烂,恨自己身上根深蒂固的劣根性,比如懦弱,比如逃避,比如懒,觉得自己是一滩烂泥,什么都不配。
怪原生家庭也好,怪整个世界也好,事已至此,只希望能寻求一味解药。
这个世界太复杂了,以至于我都开始相信外星人,相信地球是关押人类灵魂的监狱。
原生家庭,情感创伤,固结,不管这些名词多冠冕堂皇吧,最终还是活成一个高敏感低自尊的人,隐隐有个羞于启齿的愿望:想要被爱。
即使自己烂到尘埃里吧,还是希望可以被爱。
不是因为血缘关系,也不是因为金钱,外貌,利益,寂寞,生理冲动,总还是希望这世界上真的会有不计代价的爱,并奢望可以遭遇。
太贪心了吧,应该是的。
不然怎么从来没有遇到过呢?
我见过短暂的喜欢,见过迷恋,见过试图为功利结盟的邀请,见过貌似狂热的爱情,见过了,也付出过,但是总是搞砸。
就像求婚后又跑掉的吉米——抱着希望他是真的,但又深知不可能那么幸运的心情,那么他果然跑掉了,也就印证了那个隐隐约约却挥之不去的想法——自己果然不配幸福。
失望不可怕,毕竟习惯了,但是无限希望后的失望才残忍。
很多人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还好这部剧不止一季,吉米也不是那些来来去去的过客之一。
我感谢这部剧,某种意义上,对于没法最终得到爱的人这是一部太过美好的童话,它给了心里最隐秘的那个羞于启齿的愿望一个大团圆结局——即使我们最终没活成一个合格的成年人,即使酗酒,滥交,无法承担责任,负债,失业,撒谎,懦弱,虚荣,总是搞砸一切,但爱是灵丹妙药,总有那么一个人,ta不必完美,不必富有好看身材完美,ta也有跟我们一样的各种毛病,像两个逃到成人世界的小孩,他们遇到,互相吸引又伤害,最终终于找到了两个人和谐相处的方式,手拉着手,一起磕磕绊绊,但是再也不分开。
you’re the worst, just like me.but you’re the best, to me.
畅快淋漓地追完五季, 不知道要怎么表达对这部剧的喜爱我爱这些有着神经症和人格障碍的角色们。
他们让我想起,自己也曾见证过另一个人所有的不堪。
我试着去接受过这些人性的阴暗面,但发现我从此分裂成了两个自己:其中一个庆幸自己找到了此生最契合的soulmate;另一个天天哭着告诉自己“U have to leave him.”是的最终我还是失败了。
但或许正因如此,才对这部剧喜爱有加吧,于我而言这不仅仅是故事,更像是一个拥有Happy ending的平行世界。
而全剧最令人动容的大概是J写给G的那句: “Thank u for being alone with me”了,或许这一生不论遇见谁,人都注定孤独吧。
附上几张最喜欢的台词片段:
虽然两人的感情一路磕磕绊绊,百转千回。
但是从最开始两人都不敢付出真心到最后两人眼神里明显流露出的爱意能够看得出来,他们就是彻彻底底爱上了对方。
尤其是吉米,其实他是很幼稚的,他心里有很多害怕,有很多的不平衡,不希望永远自己是一个正常的大人来照顾偶尔会陷入抑郁的格雷琴,也希望被她照顾,但最后也没有因为害怕就放弃她。
中间我一度非常生气,简直希望格雷琴不要跟吉米在一起了,就离开他,因为他竟然因为害怕求完婚就直接失踪了3个月,太不负责任了,但他们俩也许真的就是命中注定的灵魂伴侣吧,可恶!
我也会像女主一样,一旦被抛弃就对对方失去信任,希望通过别人来肯定自己,渴望得到别人的爱,总觉得自己不值得,总觉得自己没那么好。
希望别人爱自己,又觉得那是束缚,想要挣脱。
总是找不到安全感。
而且,我也很容易喜欢上奇怪的人。
希望每个格雷琴都能找到那个只要撒娇就愿意宠她,愿意为了她做任何事,眼里只有她的吉米。
我爱上的人是奇葩 第五季 (2019)9.42019 / 美国 / 剧情 喜剧 爱情 / 斯蒂芬·福尔克 亚历克斯·哈德卡瑟尔 乔丹·沃格特-罗伯茨 瑞安·凯斯 / 克里斯·吉尔 阿雅·卡什
我爱上的人是奇葩 第四季 (2017)9.02017 / 美国 / 剧情 喜剧 爱情 / 斯蒂芬·福尔克 希斯·卡伦斯 斯戴芙·格林 / 克里斯·吉尔 阿雅·卡什
我爱上的人是奇葩 第三季 (2016)8.92016 / 美国 / 剧情 喜剧 爱情 / 温蒂·斯坦齐勒 / 克里斯·吉尔 阿雅·卡什
我爱上的人是奇葩 第二季 (2015)8.82015 / 美国 / 喜剧 爱情 / 斯蒂芬·福尔克 / 克里斯·吉尔 阿雅·卡什
我爱上的人是奇葩 第一季 (2014)8.72014 / 美国 / 喜剧 爱情 / 乔丹·沃格特-罗伯茨 / 克里斯·吉尔 阿雅·卡什
是也乎,( ̄▽ ̄) 第一季看过两集放弃, 现在看最终季这么高分, 又下载来刷, 还是两集放弃...可能是年龄大了, 闻名于世正义, 这种为了丧而丧的剧不知道乐趣在哪儿...见这么多 chaos 的人都能活的这么舒畅, 对比在墙后的自己, 怎么也无法直视下去了...放弃....宁可多看记录片了...
看了两集……看不出来哪里好
行吧
really interesting
后劲有点不足……
结束了啊…… IM GONNA LEAVE U ANYWAY 🔙 They lived happily together ever after 突然就丧起来了呢?
要赢得美好的爱情,需要足够的强大。所以我配不上。
最叛逆的时候看过的剧,近期又看了一遍发现人生真的在不停地move on,以前不理解的情节现在也能接受了成年人每一天都在经受着生活的暴击,所以奇葩的一点也很正常。不仅仅是G&J的爱情故事,也是亲密关系的探索,每一次推进,每一次自我暴露,每一个和对方有关的选择,很多时候看到自己人性中想做但局限于社会宏大框架下的moral而没做到的恶行,投射了一部分自我,很好的爱情启蒙。Gretchen,尽管你是clinical depression,尽管你长期以来背负着沉重期待,我想说一直以来承受着这些的你辛苦了,没有人能在这样的压力下不变的脆弱和易怒。希望你获得自由,各种意义上的自由。Jimmy,God bless you.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心目中的理想男友范本(不那么mean版。anyway,goodbye.
每天早晨起来 都是我爱你
从完美的致郁和夺走眼球的“奇葩”,再到标准的甜腻喜剧与情爱关系讨论,或许看到了这个年代最好的rom-com。它用一种近乎“折磨”的方式表达了所有想要说的:PTSD、童年阴影、情绪分裂和永远不会消逝的怀疑...没有一样东西漏下。又同时捕捉了一对爱人间从牵手到认识,相形渐远到旧情复燃中的每一段心绪。“我们的爱情故事丑陋,令人不适,给人造成心理阴影...但又精彩,乱糟糟的复杂与真实”。这是一出炽热又复杂的爱情故事,也是提醒着每个人在这一世都要去选择的“最好现实寓言”。#Farewell
本来还以为会很扭曲,结果比现实大多数要甜了
结局可以接受,风格始终如一。
虽然一直期待Happy Ending,但真的来了个HE又感觉像是Gretchen嗑药后的幻想或Jimmy写的庸俗小说,两个人一起吃pancakes的画面看着特别难过。现实中的Jimmy和Gretchen大概注定是会孤独的,不管两人此生能否相遇。
虽然这些电影并不完美,但是他们根本不想完美。不,他们很脏乱又复杂,因为生活本来是很脏乱又复杂,他们为热情和疯狂而生,有时只是一个虔诚的愿望,事情变得丑陋,不舒服,萦绕在心头,但闪亮又兴奋,真的很美丽,至少对我来说。
一群无聊的人 越来越没意思
爱的人总要通过伤害这一方式来确认爱
追到资源下架重新找到资源继续追。终于剧终了。还好ending没有照着烟雾弹的方向发展。臭味相投是多么重要的相处哲学。
也想活得像个神经病一样
this is my see beast watching TV,it's really really...really wonderful.
有时候好笑有时候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