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呀!
这个番有毒!
刚刷完第二季最后一话我就想回去二刷了!
难怪石头肯出来主役,虽然我是因为石头去补的番,看到最后我其实是喜欢这部番本身的!
两季其实就讲了一位老艺术家一生的故事,少年学艺,青年成名,和同门师兄的情谊,和艺伎的感情纠葛,抚养师兄和艺伎所生的孩子,收徒,最后在与落语殉情的途中顿悟,其实自己并不想死,只想守护所爱的一切,与养女冰释前嫌,放下心中的怨念,寿终正寝而去。
虽然我完全get不到落语里的笑点,但!
看最后一话突然感动得不行,少爷虽然过世了,但他带给生者的正能量绵延了20年,与太郎继承了八云的名号,与太郎的儿子又继承了助六的名号,在这一代一代的传递中,落语艺术得以延续。
这里强行脑补一波郭德纲,希望我们的相声,评书,戏曲等艺术形式也能生生不息,就像与太郎说的,“这么好的东西,不可能消失的!
”唔,还是要吹一波石田彰啊,青年音和老年音都那么好听,迷死我算了!
看大段大段落语部分的时候我在想,他是下了多少功夫才做到这种程度的呢?
石头也可以扣上一个“艺术家”的身份了吧!
第二季集结了石头和大小关,有弹幕说他们三个聚在一起可以去开高达了,笑哭。
落语是真的美好啊,真的是听着一段落语,就看到了世间百态、人情冷暖。
与太郎是真的有这种魔力吧,他的落语就是这样,无我即真我,他自己就是一个载体,所以能把段子里形形色色的人更加完美的展现出来,才如此动人的完美。
小夏终于理解八云了吗?
也许吧,但无论理解不理解,她终究还是怀着爱和感恩去看待八云的,就是嘴上不饶人呐。
八云终于笑了啊,这么多集过去了,终于发自内心的笑了,他的孤寂与悲苦是否少了几分呢?
是否感到了一丝丝的欣慰和温暖呢?
就这样沉沉的、心满意足的睡去吧。
八云终是去世了,但也再次见到了他最想见的人,很开心吧?
看着八云和助六讲落语时门外那如樱花般的飞雪,仿佛一切都染上了万千柔情,当真是令人唏嘘感慨。
小夏会梦到父母和八云吗?
会吧,都被召唤过去听落语了,会很幸福吧?
短短的两断落语讲完,八云终于也要和助六美代吉告别了,他们还能再见吗?
若是成佛,大概还有机会,毕竟拉钩了呢,要遵守约定啊。
人生真是充满了离别,活着的时候是这样,甚至死了也是。
可离别不都是痛苦的,离别里也有希望,有传承,有生与死存在,因此离别不只是痛苦,还有温柔的期盼。
回头看看助六,再回头看看八云,我更加相信这一点。
一个时代终是落幕了,可传承还在,落语依旧被一代代的继承发扬下去,不拘小节的助六、孤独清冷的八云、妖艳痴狂的美代吉、热情真诚的与太郎、坚强率直的小夏,还有那个总是落泪的松田老先生,一切的一切都那么虚幻又真实。
重逢、离别。
那么再见,下次一定要再见!
角色年龄和时间线跨度大的作品,我立刻想到的就是《昭和元禄落语心中》;这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去进行欣赏的作品;主要以菊比古的视角,讲述了三代人的故事,两名昭和传奇落语人的一生,侧面描写了落语业的兴衰,在战后的百废待兴,各行各业开始复苏的日本,迅猛生长、蓬勃发展,然后又衰败凋零,不得不面对岁月的蹉跎,步入死亡的历史进程;蕴含和表达了对时光匆匆流逝,岁月如梭,四季轮转,美好的事物如同春夏之花,稍纵即逝、一去不复返的惋惜和惆怅之情。
作品标题的意思很好理解;其实就是白描和列锦;“昭和元禄”、“落语”、“心中”,分别是人们心里的三种美好的事物和记忆,以及代表;又象征着“环境”、“行业”和“个人”。
这三种美好的事物,那个黄金的岁月和年代,落语业里的每一个人,客人和表演者们,淳朴善良、真挚美好的人们,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过往,都是稍纵即逝、一去不复返的,终将会消失不见;就像是技艺,更像是某一代人、某一群人、某一个人心中珍藏着的记忆,究竟都会随着时代的逝去、身体的永眠,而落下帷幕;似乎是没在历史的舞台上登过场,好似从未存在和发生过一样;就怎么渐渐地、淡淡地被人遗忘,凋零在了某个时代、某个角落、某个沉睡的人的心里。
这三种美好的事物层层叠加,进一步提高了意象和意境美,让人宛若看到了一副美丽而孤单的画卷,一下子就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更加上了一笔浓厚的凄美之气,感慨叹息,不自觉感到惋惜。
顺带一提,这部作品也推动人们对于传统艺术,尤其是“落语”的重视和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与太郎还是太年轻 3算是交代了大姐头娃他爹 师匠老了 哎 4原来银魂里寿限无的梗是这样的 哈哈好长的名字 大姐头也是可怜 明明小时候就在讲落语了 反而现在给娃们讲个寿限无都紧张 与太真是好人 小信名字泪目 师父对于落语消亡的悲观放任有些不能理解 5还魂香 弹幕都在担心师父出事 果然 心中所爱还是她 6物哀 人哀 师匠加油 与太的赖着不走感觉并没有助六出色 主要还是因为焦虑心急吧 语速太快 前半段都听不进去 后半段才融入剧情 7真相 菊那时候真是很开心的说着落语啊 而现在 却孤单落寞的坐在医院长凳上 8这集一下子老了好多啊师匠 与太郎的芝滨 啊 想念山寺宏一老师的助六版芝滨呢 9小系和死神 师傅你是有多愧疚有多为感情所累 10关于新落语 与太郎想要的是女人说起来更适合的 真爱 大姐头和师父终于和解 听着曝尸荒野气氛正融洽 转眼怎么又来到了黄泉路 11但是是最爱的助六来接他 也终于见到了她 都已放下 曲艺场因为烧了也来了这边笑尿 助六讲了个新段子 八云讲寿限无 离开了那个世界 却好像也不是那么糟 拉钩之后 一定要再相见啊 12十七年后 信酱长成了八云的样子和性子 艺名有乐亭菊比古 而三代目助六承袭了八云的名号 轮回和感慨 字幕出来放的是各位的落语片段 嗯 这么好的东西是不会消失的!
ps.小夏对于信爹这段看的我有点迷糊 这 是要搞事情啊 拒绝这段!
(去年年底时间突然宽裕,加上有自学日语的想法,算是我看的第一部完整的番剧,聊作记录。
)能围绕落语演绎出如此唯美的故事,也算是将日本传统曲艺文化之一作了一定的发扬吧。
后来在其他地方听到有关落语,都不由得回到这部剧中,想象菊比古和助六的表演。
剧中调动串场的三味线质朴清幽,充满和风味道。
不由得去听了几首三味线大佬弹的曲子,比如上妻宏光時の旅人,虽没有华丽的音域和技巧,但是这种苍劲和灵动之感正如同“一个精灵穿越百年,看尽人世繁华落寞”。
着实迷人的三味线啊。
有人说这剧好似日版的《霸王别姬》,是有道理。
助六正如段小楼,潇洒粗犷大大咧咧,菊比古好似程蝶衣,阴郁柔美入戏颇深。
一个做的假霸王,一个成了真虞姬。
故事也都是人情的纠葛和时代的洪流相互碰撞和交融留下的痕迹。
结局倒挺不同,蝶衣自刎,菊比古并没有和落语殉情。
引用一段话:如果说,传统艺术在现代的生存本质,是抗争。
但不是所有的抗争,都是玉石俱焚。
与其抱怨时代,不如面对时代,留下希望,薪火相传,找到正确的沟通方式。
任何艺术形式,都能够获得生存的土壤。
还记得俊美的菊比古一头银发仍孤傲不减,美代吉的声音(林原惠美)媚到勾人魂魄。
可以说是一部艺术品吧。
“四方群山的冰雪消融,大河水涨,潮水涨起南风吹过,水声哗啦哗啦”今天偶然得知出了第二季,放下手头的学业马上补了起来,看完十一集,总体不如第一部,主要原因在于与太郎人物没丰满起来,剧的灵魂依旧在八云老爷爷和助六亡灵,但是与太郎出场又较多,故五集之前没有很多有效信息,故事在八云老爷爷师生会病倒后才进入状态。
(9、10、11集又有了第一部的韵味 泪点依旧 值得一看)但是我依然想写点什么,算是留给自己的总结吧。
“菊比古”,清冷孤高,十分契合菊这个孩子。
而“八云”,从继承之始已经如同枷锁一般压迫着菊,此后的岁月里从未减轻半点分量。
一个瘦削的老爷爷,弱不禁风而茕茕孑立,白发如雪背负着不仅是八云的名号、落语的尊严,还有小夏的教育、助六的约定。
故而大家永远心疼着他,而他,一直保持无所谓的姿态,无言。
唯一可以对着嗔怒的友人已去,留下的都是需要他去守护的东西。
只能自己坚强地挺住,回头就是满目苍夷。
还是喜欢叫他菊啊,才不是叫什么八云。
我以为,说落语这个事于他而言,难以带给如助六般发自心底的热爱。
落语对于菊比古,是起初无路可走的选择,日后残酷竞争的出路;而助六真正给予了菊落语,使得落语从单纯的生计手段,融入了助六的情谊,夹杂了美代吉的火花,成为了菊真正离不开的、并为之奉献一生的东西。
起初怎样无所谓了,当人一辈子全心全意只做了这一件事,而这件事把所有的情愫都串联起来的时候,落语,就变成了菊的全部人生。
所以他希望说着落语死去;所以他打算在自己说不了落语之后,放弃一切逃离世间;所以他才会为了见到艺术之神,被夺去一切都毫不足惜;所以他即便是世人公认的大师,也一直害怕着,身体枯朽的恐惧、无法自由发声的恐惧、逐渐忘记段子的恐惧……至今为止是有多么依存于自己的肉体说着落语,只是稍有欠缺就会害怕得不住颤抖。
他是真的怕啊,童年的怎么努力都很差劲的无望一直存在,助六与美代吉的坠崖的阴影无处可逃,落语的厚重压着喘不过气,还有小夏、小夏的孩子,他都是怕的。
“美代吉小姐跟我在一起时非常温柔呢,那女人将酸甜苦与冷暖都教给了我,然后给予我落语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助六先生。
他们是为我这无味的人生带来色彩的两个人,永远无法够到的两个人”“照顾着小夏你呢,哪有工夫去死” 即便他打算带着落语偿还殉情之罪,也认识到了斩不断的情愫——“我似乎命中注定没法死在自己手里,大家都会来妨碍。
所谓人情,无论如何抹去都会缠上来。
这世界,太过惹人怜爱,让人没法去死。
”“像这样子发呆度日,就光是想到那种事,想到除了落语之外的各种事,很多要是做过就好了的事”——可是,除了落语之外的其他的事情,他一件也没有做过,一件也没有。
一生充斥着落语,除去落语他什么都没有了。
不过,他也有那些伴随着落语存在的情感呢。
“时而憎恶、时而撒娇、时而哭泣,人类呢就是由那种莫名其妙的心境构成的,就像是落语一样。
”菊自己也是落语一样,被别人的情愫牵绊,填满自己的空荡荡的心,即便不断从骨头缝中漏出去,也不停地补充着添加着,菊是不会让那些情愫溜走的。
于他而言,助六美代吉坠楼的真相是美代吉砍伤助六后被小夏推出阳台,还是美代吉要拉着自己下地狱却失足,都无所谓了,他都认为是自己的罪过,自己承担。
这份赎罪也充斥着他的骨头框架,使得空荡荡的骨架始终直挺挺的。
所以他在说着死神走向死亡未果后,就不是自己说着落语死去了,而是被小夏的爱包裹着、沐浴在小孩子的樱花雨、听着与太郎的荒野曝骨,微笑着走了,像个熟睡的安详的老爷爷,满头银发。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身边有了很棒的家人呢,八云师父?
还是称为固执的老头?
菊先生?
少爷?。
依旧是荒野曝骨“四方群山的冰雪消融大河水涨潮水涨起南风吹过水声哗啦哗啦”这最美的去往极乐世界的葬魂曲这世上最可爱的落语————————下面是剧透的分界线————————————没看的赶紧撤离——————然后刚刚看了最后一集,吓死我了。。。。
不是说菊和小夏在一起我觉得怎么不好,相反还是挺期待的(>_<)但是之前一点都没看出来他们有点什么啊可怕我得再回去看看。
先是旁人的询问
再是小夏的回答
啊爱情啊爱情最后是信乃助的神态
这句话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菊也说过
这个脸红啊啊啊啊啊
拿扇子的神态
哎 菊比古
就说这个是不是助六发型的菊!
眼眸啊啊啊妥妥的跟菊一个模子啊
我终于看完啦必须要说一下 [ 昭和元禄落语心中 ]冷番但是超级好看[泪]第一季第二季豆瓣评分都9.5左右看到有人说少爷是二次元最有魅力的老年人形象 太赞同了 他真到老年那种忧郁的气质愈发迷人整个故事很完整有乐亭八代目死后有与太郎之后有信落语文化在每一代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得以继续传承主要讲少爷八云的一生以及落语文化在落语文化上的坚持与助力美代吉三个人之间的悲剧这一生的快乐痛苦都与落语有关对于助六的思念 助六美代吉夫妇之死的愧疚更是对小夏隐瞒真相 养大她让她一直恨着自己为什么所有的一切都要他来承受从小就眉眼清冷 想要摆脱所有人 却又异常温柔到老年性格更是越来越古怪 好像这个人永远孤寂 永远冷冷清清 幸好最后有小夏 与太郎 司机一群人陪着他最喜欢他安慰小夏特别温柔[泪]第二季最后几话看的好难受 一直在担心他自杀[泪]想要与落语殉情 却又受人情所缚死后在阴间与助六美代吉的相遇 在有乐亭说落语算是最后的解脱 也是一种安慰吧连美代吉我都感觉不那么讨厌了[允悲]看到最后 信竟然是小夏和少爷的孩子 缓了好久🙃算是给少爷留了一支血脉吧 继承美貌虽然整番都充满了一种悲伤的气息但说着落语的一群人还是很有人情味的 他们以说落语而快乐 并且为了将文化传承下去所做出的努力就讲落语文化 历经战争 时代发展 承袭几代 文化也不会死亡真的感动🙏
看日本影視作品,曾經一度對其中高頻率出現的“羈絆”、“守護”心生倦怠,後來,我漸漸理解了“羈絆”與“守護”反復出現并存在的價值,就拿這部動漫來說,即是其內涵既有人情(羈絆)又有文化(守護)(括號內的詞語可對調),劇中角色的情感,真實不煽情,人與人之間認清也認可彼此人性的缺點和弱點後(如菊比古與小夏之間微妙的情感角力),還會不離不棄地包容對方,溫柔以待,正所謂“治愈常在致郁後”;而三代人對落語(接近我國的單口相聲)的傳承,則是每代人都有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故事的名字就是要和落語殉情的意思),詮釋的是“無論如何堅持盡心盡力生活(即使清楚個人在時光洪流中的勢孤力薄),才會擁有不被免不了的遺憾妨礙、依然美好的人生”,這一點,即在菊比古(就算覺得生無可戀,可並不耽於過往的痛苦,而是承擔起撫育幼小、傳承落語的重任……)這個角色身上表現得最為突出。
而故事的最後,與太郎向師傅菊比古致敬的段子是《死神》,說出了自己的風格,也進入了人與落語合二為一的更高境界。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動漫的聲優(配音演員)之一石田彰的演繹,也影響到現今日本落語界的大師,可見這部作品之用心。
又及:最後一集令我不勝唏噓,畢竟並不希望看到菊比古離去,然而看到長大後的信乃助(一眼就能看到神似菊比古的影子,然而又不全是),有些許不自信,卻又很堅持,幾欲落下的兩滴淚終於還是被了然於心的微笑所取代。
相比于第一季,一开始就猜测助六是不是真的被八云谋杀而发出的悬疑感来。
第二季的悬疑感或者说是追下去的愿望在于八云如何和落语殉情。
在没有被剧透过的情况下,每一集的反转的确把我弄的一愣一愣的。
第一季整篇看完,感觉像少爷那样看似波澜不惊也没有什么表情,但内心却是苦涩满满,可说么也说不出。
着实苦闷得很。
(是不是因为这一季整体的情感都很克制?
)第二季从八云病倒开始哭到最后一集,和与太郎一样,动不动就哭诶!
也不是说第二季不好,好歹让我又看到了喜爱的助六,甚至有点羡慕助六和美吉代一直徘徊在冥界,不变的容颜和不会丢失的记忆。
日本人喜欢研究生死,死是另一种生的延续。
八云活在世上反而像是一种折磨,所以他才会一心求死吗?
这里又有很多他的纠结,想来根源在于他救了小夏。
如果没有抱起小夏的话,他绝对会和师兄一起跳下去。
少爷一生都在为他物而活,信、落语、小夏,生的欲望那么低的他最后也活到白发苍苍,看来最有勇气的是他吧。
老头子说:说好了哦,等你。
时隔三年把昭和元禄落语心中又重温了一遍,精彩更胜从前,淡雅沉郁的晚年八云举手投足依然气韵澹然令人心折。
助六再临篇几乎话话都叫人伤怀动容,既有人生阅历增长伴随的思前想后,也有疫情当下难解的思乡念亲之情吧。
闲话稍歇,想主要谈下这部作品的两个方面。
一是立体的表现力。
原作的漫画固然是精彩的,云田对落语的历史,文本吃得透彻,落语家的人生与落语文本形成互文,相辅相成的处理技巧十分高明,但是介质的表现力对于落语这样的声音艺术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临场感的描写无论如何只能意会,点到即止。
落语家表演时的声与行被禁锢在方寸之间,甚是可惜。
动画版完美补足了这个缺憾,寄席上表演的细节(扇子的敲动,手巾的展开,脚的运动,落语家投入演出时的汗水等等特写),台前台后戏里戏外的生动临场感被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超越了一般现场落语观众能看到的视线(如作品中多次出现的落语家在高座一侧观看同行演出的内舞台视角),从而造就了对落语贴近临场,胜于临场的表现效果。
成为表现这部作品最出色的形式。
二是精妙的回环结构。
整部落语心中被许多读者挂念的悬念(姑且称之)就是小夏儿子信乃助的生父究竟是谁这一点了。
回答这个问题前,需要了解的是,整部落语心中的人物塑造是严格对称且回环的。
整部作品最重要的一个对称结构就是三代助六(落语的创新)与三代八云(落语的传统)这一组人物力量的平衡了,第一代(八云七代目与助六一代目)与第二代(八云八代目(菊比古)与助六二代目)最后都失去了平衡,而第三代与太郎在继承了助六之后又袭承了九代目八云的名号,从而让第一第二代的失衡形成了一个逻辑上的闭环,得到了最终的平衡。
而另一条隐秘的对称结构是血统的对称。
七代目八云是六代目八云的儿子而取代助六袭得八云的名号,八代目八云虽然和七代目八云不是实际上的血亲,但七代目视其如己出,依旧可看作血统传承(同时二代助六依旧失去继承八云名号的资格),而第三代助六同时也是第九代八云的与太郎并没有助六和八云的血统,那血统结构的最终平衡就要从小夏儿子信乃助处着手了,如果拥有真正助六与真正八云血统的话,力量与血统的对称都可以得到完美的回环结构。
同时也更凸显了落语的血脉得到继承,同时也拥有创新基因这一主旨,从创作角度来说,绝对是最漂亮的处理了。
粗看下来道德观念比较重的中国读者似乎很难接受八代目八云是信乃助生父这一设定,其实稍微留心一下的话,作者在作品里面或明或暗地点出了这个事实,无论是晚年八云与黑道头目的雨中谈话(八云说欠头目大恩情,头目自豪自己口风紧),还是在八云的黄泉寄席上出现的信乃助(最想让看见自己落语的人,不是自己爱徒与太郎的话,必然是更重要的血亲幼子了),以及最后落语八卦大王樋口老师的明指,小夏不置可否的回答,信乃助生父是八云是毫无争议的。
只不过云田没有刻意点明,甚至制造了不少障眼法桥段来模糊这桩悬案,让读者迷失,也算是创作者小小的捉弄与巧思了。
至于小夏的选择的理由,在先前提到的结构的逻辑框架下,小夏是想通过血统的传承来实现落语的传承,同时也是加深八云与落语与世间的羁绊(小夏:要让那个人有理由活下去,一切都是我自愿的),身负深重情债的八云,面对结合了自己至敬之人和心爱之人的血脉的小夏的请求,无法拒绝,只能任由牵引。
对这位养女,八云自然是无比怜爱的,同时亦怀有深深的愧疚。
人的感情是无法用理性的利刃一一清晰地,不差分毫地切割出来,这份繁杂芜乱的心绪,欲说还休的眷恋,刻骨铭心的伤怀又怎能简简单单一言两语概括呢。
这份羁绊,对八云,对小夏,都是一种告慰,一种解脱。
最后八云榻头小夏温婉撒娇的拜师和八云满溢温和与包容的承认真是无比抒怀宽慰的一幕,八云大师终于可以了无遗憾,也终于卸下了生命的枷锁,得向极乐之境。
(11话真是我看过最美的黄泉路上了,云田老师应是佛门子弟吧)日式文学的唯美,往往来自于稍稍碰触禁忌的那一份物哀之情,对这部作品而言,既成全结构的完美,又增添了余韵,无伤大雅,亦有何妨。
(书于初秋深夜)P.S. 道德观念强的读者请不要太过苛责文学视角的解读,勿强凹
……贵圈真乱。不过想想梨园现实就觉得这番也就还好了,甚至比起实际情况堪称纯爱,俄
没有第一季那种感觉了
我还是爱第一季,第一季用网友的话来说就是无时不刻都在怀念那个人,第二季在情感上反而没那么多共鸣。第一季的落语也带给了我很惊艳的感觉,有机会、能听懂的话想听。
作者跟bg有仇我算是发现了 美代吉血液真是可怕 老二位被她害得一死一伤 女儿小夏跟养父生娃 孙女小雪疑似骨科 八云和助六 与太郎和万月等等bl再萌又有神马用 都要被女人所害 改名为妓女心中更适合啦 其实两季下来这个番的氛围营造得非常好 三代落语的发展 但感情线实在太雷太雷 雷到难以忽视 可惜了
非常有幸能遇上这部作品,经典!正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看到了文化传承的守旧与新生,人们的温柔以待。八云,从为落语而活自命清高的孤单自嘲到求死一刻为生的挣扎,何尝不是与家人们相互扶持以来的转变呢,你并不孤独啊…之后菊的安然离世,花了整整一集讲去往三途川的故事,对死的诠释充满人文精神,所以也不至于太悲伤更多的是一种本应如此的自然感,这就是人生。落语这样的好东西怎么会消失呢——与太郎,乐观努力脑袋看似单纯却有着细腻包容之心的好男人好父亲,小夏遇上他很幸运,不然和她母亲有些类似的激进性格也许会害了她,最后一集幸福的一家人,不管是人生还是落语都在发展延续,就像樱花盛开的季节总会到来。【ps:信之助长大后不戴眼镜的样子完全是我的菜!可以!
完美落幕。神声优们的神表演太好看,演技饕餮大宴。
疲于拭泪,深感辞不能达万一。
和第一季一样难看,作者是男主的亲妈吧,男主这待遇:所有人不管男女都喜欢他,他自己孤独封闭,都是个糟老头子了还被设定成和服美人。真的呕了,信之助的亲生父亲明明就是男主,一堆男主粉在那洗说不是,你们怕不是不了解日本女性对“父嫁”的热爱程度,对于超级爱男的日本女来说,男人可是越老越有魅力。
对彼世的刻画情蕴深美,菊行于两世之桥由稚嫩的孩童到满头白发是对他一生崎岖坎坷、悲欢愁怨、爱恨痴缠的回顾与归结,与助六重逢,与美代吉再会,半生思念,无需再述,忘川河上勾指约定再会有时。静和融暖清缓流淌的风格。
一生啊
终于鼓起勇气看了半年以来都不敢看的最后两话。八云死后在黄泉和助六道别的对话(和与片头曲的互文)让人落泪,他终于在此将生命以“死神”融入了落语,而被“死神”带来的与太郎又将八云想要终结的落语延续了下去——伟大的艺术莫不如此,纵使颠沛也绝不消亡。这样的一部动画也足以称为艺术品了吧。
师匠是美人,所以是不能见白头的。年轻的时候总觉得生命永恒,所以遇到激烈的变故也能挺下来。但被留下来的那个人做的其实都都是艰难的事情,眼看着岁月浮沉世事变迁,誓言风化雄心磨灭,想要舍弃一切追随人生之初的白月光离开,但却被羁绊牵扯。幸而三川途上再见,依然能似少年游。
麻烦把信之助手机里八云师匠的播放列表贡献出来谢谢!!!
到头来也没能和落语殉情……
丁酉04。 这画面也太美了。故事也太抓人了,人物也太饱满了,节奏把握的也太娴熟了。音乐也这么好听。什么时候你国玩情怀能玩到这个地步的一半,也算你们有出息。
第一集就大小关同框 大关用的声线好可爱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第二季完结,每一集都写满对于黄金时代的依依不舍与耿耿于怀,最后一话,所有角色在黄泉路前团圆,以一生最美好的瞬间为前世猝不及防的所有遗憾画下完美句点,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所以信之助到底是谁的孩子?
进入第二季之后几乎集集都在哭。感觉就像陪着少爷快速的走完了一生。如此棒如此精彩的作品却不知道如何重温第二次,如果重温大概第一季的每集都要哭成泪人了。此作品的精彩,话语难以言表,只有看过的人才懂“心中”的魅力。
病倒入院前的那段落语,伴着线香,三味线还有旧剧院着火前的那段死神,真的是听得我鸡皮疙瘩一阵一阵的石田彰真的好厉害,第十一集看哭了,那个冥途幻境中的他们近乎圆满又那么寂寞。停在11集就好了12集稍微…有点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