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了第一部分,小畑健的《人间失格》。
自传体小说?
4集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导致了作者说“无法再写下去了!
”然后自杀的小说。
每集开篇一位满脸鱼尾纹的大叔都会在一个幽闭空间简单说几句话。
但觉得反而跟动画的气氛那么格格不入。
男猪脚依然摆脱不掉夜神月的感觉呢,但我依然佩服小畑健对细节的处理能力。
那些大桥,那些人群,那些跃然纸上的场景,经得起放大镜的观摩啊!
其实我不太明白“人间失格”四个字究竟是啥米意思。
看完这四集,除了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也是妖怪之外,似乎精神上有些压抑。
故事的背景是日本开始侵华的时期,战争纷飞,日本国内也很动荡,人民都有些无所适从。
第一集里富家议员的公子哥站起来高喊:因为家里穷我妹妹被迫卖身的时候,我真的找到了那么点他自己说的“小丑”的感觉。
不停地取悦别人,求爱,失去自我……艺术家的杯具人生?
我以我手绘我心,却没有人认同,只好靠自己看不上的漫画求生存,最后靠自己的女神卖肉求生,啊,不疯才怪……里面有张梵高的画,绝妙啊……额,没话了,继续看,希望看完不会疯掉。
第二部分还是这风格吗?
《人间失格》四集:到底是谁在共情太宰治啊,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会喜爱人间失格这样的作品呢?
根本做不到同情这个主角,更别提共情了。
说实话,如果没看原著的话,我可能还会往高分打,因为没见过这样的作品,还不知道有人能这么自怨自艾,自大自弃,看过了太宰治的人生经历之后更加不喜欢这部作品。
你说他是个抑郁症患者都还好,就是偏偏把他塑造成一个好像所有人都对不起他的似的,真是无语。
对自己的活着的建立在对他人的痛苦之上,还是对他释放善意的弱势群体上,这叫我怎么共情他啊。
世人对女人太残忍,所以女人才这么天真。
拜托,世间对女人残忍,又不是所有女人都要像太宰治笔下的女人一样这么天真。
正常妓女在被抓到的时候,难道不应该立马保全自己吗?
这不是人的生理本能吗???
这个女性是太宰治真实遇到的,还是他想象出来的呢?
想象出来这么一个女性,作家本人的女性观就很有问题,尤其是最后的qj戏码,太宰治厌女的思想简直藏都藏不住。
不多说了,这个作品严重地影响了我对太宰治的观感。
之后回看一下原文吧,要好好看看太宰治还值不值得看了,明明斜阳这么动人。
改编其实蛮好的,把原文中的精华都抽出来了,节奏把握得也很好。
音乐增色很多。
可惜啊,这么好的改编,除了对妖怪的具象化不太符合原文,其实其他的真的蛮好的。
可惜,不喜欢原著。
我真无语了,连看5集,没一集能过得去眼睛。
《盛开在樱花树下》:这是什么神奇的画风,从开头那个眼花缭乱的武戏,我就预感不妙。
果然,这是什么改编??中途竟然换上了热血配乐??莫名其妙出现的颜艺,莫名其妙的搞笑桥段,莫名其妙的黑暗……有人解读说什么女人都是山贼的内心情绪的象征,就非要用占有女人这么个方式来隐喻?还有堺雅叔的声音根本就不像山贼,好吗?
另外,当我看见山贼带着耳机,吃着泡泡糖的时候,我就已经在风中凌乱了……莫名其妙的情节,违和的配音,乱入的演艺,史一样的改编。
《心》:双视角其实很赞,尤其适合悬疑短片的呈现形式,但是这个改编是什么啊??
人物已经面目全非了好吗?
这根本不是夏目漱石,原文的清新感到哪里去了?还有这么男凝的视角,呈现k对小姐产生情愫的方式竟然这么奇怪,这么猥琐?把小姐刻画成一个没有丝毫边界感的女性,就是男人爱上的理由?还有非常美型的人物脸谱,真是出戏。
《蜘蛛丝》:芥川龙之介看了得气活过来吧……儿童文学,不是中二文学。
一个严肃文学的改编,主人公竟然是打着耳洞,红眼睛,一个随时随地歪嘴耍帅的幼稚青年,怎么可能还会好啊???
文学性不是靠撒撒血浆,搞搞尺度就上去的,文学气质全无,情节到底讲了个什么??
没看原著的话根本就获取不到任何信息好吗?
儿童文学的优秀作品,又不是没有,看过《龙猫》这么好的作品,怎么还吃得下这么幼稚中二的改编啊,说是同人都得掂量掂量,和原著毫无关系。
这么看来《人间失格》改编简直是神一样的改编。
《奔跑吧,美勒斯》:最优秀的一个,真的非常厉害。
看来日本人偏爱太宰治啊,几个改编里只有太宰治的两个部分,以肉眼可见的高规格和高成本。
这篇属于太宰治比较乐观,充满正能量的作品,太宰治那时候还有对人间的向往。
因此这部作品显得很另类。
有点想看看原文是怎么样的。
对失落的骑士精神的呼吁,太宰治仿佛是写给自己的一样。
剧情不难猜,但是中途看见男主角等朋友等了15年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被感动到。
而且这个短片的各种镜头语言,已经非常纯熟了。
戏中戏,现实与戏剧的交织,真的非常出彩。
这一篇值得五星。
《地狱变》:高饱和度的色彩太影响观看体验了。
还有国王的配音真的很出戏。
本来是很有张力的剧本,尤其是女儿被烧死的那里,结果女儿那个桥段中超现实的煽情毁了所有……只有太宰治的两个故事可看,其他的都很奇怪,都各种各样的崩坏。
只有三星
青之文学系列真是Made House最近推出的难得好作品,没想到把文学改编得如此水平高超。
这个系列中最喜欢《跑吧!
梅洛斯》,多亏了“作画之神”西田亚沙子,堪比剧场版的精美制作水准,光线制造效果尤其美轮美奂,许斐刚的人设也连带被美化了120%。
原作讲的是:梅洛斯想要回去參加妹妹的婚禮 但是由於被囚禁並判刑,無法回去 他的朋友塞里努迪斯想要幫助他 於是請求放梅洛斯回去一趟,並以自己當人質保證他會回來 國王答應了 不過如果他沒有準時回來,塞里努迪斯就會被處死 梅洛斯如願趕上妹妹的婚禮 但是在回來的途中遇到重重阻礙 眼看期限即將到來,梅洛斯為了不辜負友人的信任,拼了命跑回去 這就是奔跑吧,梅洛斯! 可以说太宰治的小说剧情很简单,但做成两话的动画却会碰上两个棘手难题。
其一就是太简单了,虽然很热血,但一根筋的奔跑剧情根本不足以发展支撑整个两话的时间。
编剧以剧中剧的形式岔开两条线,剧作家的故事和正在上演的《梅洛斯》 ,主题当然是友情和诺言,两线互相穿插,推进,大大充实了剧情。
当然更妙的是剧中剧的形式一箭双雕解决了原作上改编面临的另一条难题。
原作梅洛斯裸奔,文字描述是不会有有碍观瞻的问题,但TV动画的呈现,照实就会碰上尺度问题,回避又会指违背原作,怎么表现?
如何做才能既尽可能尊重原作又回避尺度问题?
把《梅洛斯》在置于现代舞台剧这个前提约束背景下,因为现代舞台剧是不会允许台上演员赤身裸体的,拿一块布裹住下身“表示”一下,巧妙地把动画的尺度限制转化成了舞台所施加的限制,此情景中观众是可以接受不“如实”表现的,不可谓不匠心独具。
但舞台剧回避了又怎能按原作结尾?
姑娘要向一丝不挂的勇者献上红袍的呀……我们看戏中戏中止的地方很有意思,原作梅洛斯在行刑前跑回刑场,暴君被感化,大团圆。
看过小说的人都会觉得这个HE的结局转得很生硬。
动画恰恰cut在梅洛斯跑回刑场的高潮时刻,以后剧情付之阙如。
以想象的空白回避掉了原作那个结局方式,感觉硬生生把一个喜剧变成一个悲剧,而且你也不能说它不遵守原作,而且同样回避了尺度问题,相形之下不得不承认这样更富有感染力。
又是一个一石二鸟的改编。
原作的结局是如此这般的:人群里也闻听到了哭泣的声音。
暴君迪奥尼斯在人群的背后注视着他们两人,随后静静地向他们走去,脸色赤红地说道“你们都实现了对方的期望。
你们战胜了我的心。
诚实决不是空虚的妄想。
怎么样啊?
能不能也让我成为你们的伙伴?
怎么样?
请听听我的愿望吧,我想成为你们的伙伴。
”突然群众之间欢声雷动。
“万岁!
国王万岁!
”其中有一个少女将鲜红的斗篷献给了梅洛斯。
梅洛斯有点不知所措。
朋友啊,你教给我如何体贴入微哟。
“梅洛斯,你可是一丝不挂哦,还是趁早把那个斗篷穿上吧。
这位可爱的姑娘,也是无法忍受让大家看到你的裸体呀。
”勇者此时也羞愧地满面赤红。
看的时候,由于堺叔的误导(或者说是明示),我直接脑补了太宰X檀一雄这一虽然冷却是王道的男人间浓厚友情的典范。
虽然这片很萌,但风格和早期耽美作品《风与木之诗》什么的简直如出一格,令人怀疑这到底是文学剧场还是腐女子剧场。
《快跑美乐斯》不愧是昭和最高纯文学基作。
别的不多说了,来转檀和太宰的疑似情死未遂:檀一雄:小说太宰治*那是一个严寒的夜晚。
我们在回去的路上又买了一升酒,带到公寓的房间里一起喝。
是在谁的公寓里,我已经不记得了。
印象中好像是柿野(注1)的公寓,又觉得好像是哪位丽人的公寓。
总之,我们应该是趁他们回乡,公寓里没人的时候进去的吧。
我只能确定不是在碧云庄。
太宰和我没完地聊著简易自杀的方法。
「大概喝个这麽多的话,」太宰说。
「这样最省事了。
只要往下一跳就好了,井之头的池子。
现在水面已经结了冰了。
」所以说,太宰酒醉投水的idea,在那时候就已经盘算得很清楚了。
太宰说完,我的脑子里浮起了在杉木林中发著光的结冰的井之头的水池。
一点也没有实际感。
「那里不行吧?
死不了的。
」「不,可以。
绝对可以。
」「不行」「不,可以」太宰格外地坚持。
他的脑子里一定已经偷偷地想到玉川上水了吧。
不,说不定他已经在心里开始模拟投水的情景,打定主意有一天一定要去试试看了。
然而我却真的老老实实把他口中「已经结了冰了」的季节表现挪用到池子上,还一心觉得「那种池子,怎麽可能」。
我想那时候太宰所描述的,八成已经是在他想像中越过池子的那一端所看到的今夜的景物了。
「那我们去试试看吧?
檀。
」我记得太宰的表情散发著阴气。
才刚站起来,全身就摇摇晃晃,两人已经喝得很醉了。
「别去了啦。
我宁愿直接躺在这里」「那是要用瓦斯罗?
」太宰说。
「嗯」我点头。
思考能力完全被酒精麻醉了。
我从抽屉里搬出了一大堆棉被之类的布料,在房间里丢得乱七八糟。
太宰很快地钻进被窝里,只露出油亮亮透著酒光的半张脸,「把灯关起来」「好」我把灯熄了。
「把口打开」「嗯」我用手摸到了瓦斯口的拴子,打开之後又把瓦斯管从炉子上拔下来。
其实瓦斯从炉子出来还是直接从瓦斯管出来,照理说都是一样的,当时我却为了哪一种看起来比较壮烈而考虑了半天,现在想想真的是很不可思议。
之後我也钻进被窝里,心里还想著「啊,太宰离瓦斯管比较近!
」,莫名奇妙地觉得很安心。
但是,我就这样睡著了。
究竟只过了二三十分,还是过了一小时左右,我完全没有感觉。
夜里猛然醒来,我突然发现瓦斯口是开的,耳边还传来计量器喀踏喀踏不停旋转的声音。
整个脑袋被麻痹得轻飘飘的,我想去把瓦斯的拴子关上,却力不从心,只觉得难堪至极。
太宰好像还睡得很熟。
我试著钻回被窝里,一会儿又慌慌张张地露出脸来,在塌塌米上爬来爬去。
朝北的玻璃窗被风吹得嘎嘎作响。
我好不容易站起来,关上瓦斯口,把出口的门大开,飞快冲出屋外。
「哇、哇、哇、哇」我一边叫,一边蹒蹒跚跚往外跑。
我怎麽也忘不了那时候的难堪心情,半路上就招了计程车往玉之井的公寓。
一个和我很熟的花街女子刚好在那儿,我钻到被窝和她的肌肤之间,一生中从来没有像这样感到这麽安堵过。
第二天早上太宰带著山岸来找我,大概是他的直觉告诉他我在这儿的。
太宰趁著旁边没有别人的时候附在我的耳朵边,小声向我抱怨。
「你怎麽这样。
害我觉得好像被睡了一晚的艺妓给逃了呢」
个人看法虽然没有看过原著,不过似乎因为改编程度比较大也不大一样了想了想总还算是把这个剧情想透了其实就是前后两集从两个人的角度都对事实的细节做了不同的妄想先生因为觉得K抢了小姐,所以总觉得是K主动亲近小姐的,并且好像蛮不讲理的样子,所以细节的地方全都朝着K背叛他的方向意想了而在他看来,小姐是含蓄内向的,所以演奏的是东方古典乐器。
而K喜欢小姐,小姐也的确故意勾引他了,所以他就更加夸大了一些细节像是小姐跟他XXOO其实应该是没有的,但放热水袋却有其事。
在他看来小姐是开放的敢爱敢恨的女性,所以是西方乐器钢琴。
事实是,小姐和她母亲想要钓金龟婿,也就是先生。
但先生遭亲人背叛过不容易相信别人,所以和小姐进展缓慢。
于是小姐和老夫人就设计利用K来刺激先生,于是就出现了小姐主动勾引K可是小姐只是在先生可能发现的情况下才做出那些行为的,而K显然是意想得太多了先生也确实被刺激到了。
可以说,是那对母女挑拨了两个好朋友之间的关系,导致了两集中不同的视角和对彼此的敌意。
最后小姐没去火车站是当然的。
K最后终于明白了小姐的意图。
怎么明白的呢?
就是小姐之前就说要被逼结婚,却没有说是先生(说了不是更好解决么),是最后夫人告诉K的,显然在当时先生并没有向夫人提亲,所以小姐只是骗K想让K表现得更积极。
去火车站当天,没人知道他俩要私奔,先生和夫人都认为婚事已定,所以也不想到去看住小姐,而小姐最终没去,(以上是站在K角度思考)K再笨也想明白了--一些都是为了先生提亲,自己只是棋子。
所以最后K一气之下想杀了先生,却看到了热水袋。
亲事已定小姐却依然送来热水袋,让K觉得小姐之前对他并不全是虚情假意,而小姐选择的不是自己全是因为自己没钱没地位,这点只能怪自己。
杀了先生小姐就没有幸福的保证了(毕竟还是喜欢小姐啊),所以伤心之余只好自杀,让血溅到朋友的身上是希望朋友虽然得到小姐却要终生背负他的恨(被挑拨的结果)。
K看到的是彻彻底底的悲剧,心寒,所以遗书是冬天。
先生到最后也不知道是小姐和夫人的计谋,以为是自己横刀夺爱。
他以为小姐和K其实是相爱的,是自己求夫人拆散了他们才导致K自杀。
他认为K经历了恋情所以死前是幸福的,于是遗书上就成了夏天
这一系列里只有《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最能引人深思。
看了《心》原著我才知道什么叫做优秀的剧本改编。
《心》动画和原著不论剧情,还是感情基调上就差别甚大,但动画和原著同样都很引人入胜。
看完这片我首先就在想这个时间的问题,哪一个才是故事的真正发生时间呢?
不知道这个问题是不是真的有意义,但是我当时觉得后者的时间可能更接近事情的真实时间,因为后者有那个热水袋这对后来的故事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可为什么两者的视角中最后的时间差距如此之大?
最后我觉得这个真实的故事时间并没有什么意义。
正如标题“心”,这里的夏与冬其实都是两个主人公“心境”上的时间,“先生”一直处于良好的环境生活,所以对于“先生”来说,K是他在炎炎夏日永远无法拔去的凉刺。
K这边比较好理解,一直以来的苦行僧生活,其实是无奈的选择,他也拥有七情六欲。
只是不断抑制自己而已,对于他来说,生活本身就像严冬一样,而这个充满笑容的女子的出现,就成了冬日里的暖水袋。
最后说说小姐和夫人,有人说小姐与夫人是合起伙来利用K的,我想这样似乎结果论武断了点。
夫人确实想撮合女儿和先生结婚,但是小姐却并不知情。
她知道母亲擅自给自己订了亲,小姐与先生或有情愫,但先生不是能够带她打破现状的人,所以K不拘一格的姿态给了小姐逃出束缚的期待。
而小姐最后之所以没赴约是因为知道了婚事的对象是“先生”。
夫人方面只是顺水推舟借势刺激了一下“先生”。
最后让自己得偿所愿。
另外,小姐和夫人并非合谋是有佐证的,先生视角那一集结尾处夫人和K的交谈中说过,两个人都晚熟。
也就是说两个人在感情上都腼腆青涩,那么这样的小姐会和夫人同谋吗?
是不是也多此一举呢?
有这心思莫不如直接勾引“先生”,反其道的意义不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心》的制作质量可算精良,难以想象这只是个TV动画。
随便说一说《跑吧美乐斯》,我对这个一开始没抱太大希望,一个描绘友情的动画会怎样感人呢?
我们习惯了看爱情,亲情。
我真的怕看到最后成了一个玻璃片,但是动画中真实与故事的穿插,将观众的情感一步步带入高潮。
好吧,我承认我被感动了。
不过有一点有趣的是,看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配乐很好听,不过怎么总觉得这么耳熟呢?
后来我在《魍魉之匣》把这些配乐都找到了!!
感动之余我有点不知说什么好。
只能感谢他们吧,让我不用再下它的原声了= =!
看完了。。
不是一次性看完的,也不是按顺序看完的。
最先看的是【心】,最后看的是【人间失格】原著都没看过。
基本像是最后2话。
【地狱变】【蜘蛛丝】。。
一看就是非常典型的日本模式。。
那种大量内在情绪的烘托,实体化,真实化。。
其实最后2集的这些制作方法,很多日本动画都有类似的。。
很常见。。
日本人非常讲究这些内在情绪能量的表达。。
地域呀。。
恐惧呀。。
黑暗呀。。
都把它们形体化,实相化。。
【地狱变】【蜘蛛丝】本身论故事内容其实没什么。。
估计用几句话就能说完。。
故事是没多少内容。。
主要就是差不多有一半都是在表达内在情绪。
这2集个人喜爱程度一般。。
主要就是在日本动画里太常见了。。
不过【地狱变】最后那副画。。
真壮观。。
虽然是一集短短动画。。
但是光那幅画。。
感觉就要构思很久吧。。
构图上色。。
都让我感觉是不是现实里真有这么一幅画。。
【盛开的樱花林下】非常雷。。
这个大家看过都知道。。
这本身应该都是严肃的题材。。
突然来点恶搞。。
真是哭笑不得。。
我是笑不出来。。
又严肃不起来。。
挺尴尬的。。
不知道制作人的用意事什么。。。
这2集。。
不太好懂。。
主要是也没有直接告诉你太多主人公内在的想法。。。
就是把主人公的一举一动展现给你看。。
具体到底怎么一回事。。
没说。。
得要你自己琢磨。。
不是很明白。。
反正基本也就是跟杀人,恐惧之类的有关吧。
【跑吧,美乐斯】,【人间失格】【心】这三部是我喜欢的【跑吧,美乐斯】应该是这系列唯一一部温暖人心,正面向上,鼓舞人们的。。
可以看出作者的道德很高尚。。
不是一般高尚。。
自己再痛苦,再疲惫,也要向大家证明人性的美丽一面。
这很不容易。。。
当利益在前时。。
一般人是不会跟你说什么人性的。。
马上向利益低头了。。
90%以上的人应该都是这样的。。
这作者这里要展现的是。。
截然相反的。。
即使死了,也要证明给世人看的那种精神。。
总之我看的是很感人伟大了。。
这部是这系列唯一一部正面向上的。。
【人间失格】制作上很不错的。。
这部我倒没太多感想。。。
就是感觉他思想太复杂了。。
幕后听说日本一些人看了这部小说后。。
也去自杀了。。
感觉这种作品好危险。。
感染力太强。。
我自己是绝对不会推荐给一个正处于悲伤,压抑中的人看的。。
只会让他更痛苦主人公其实并不是一无所有。。
一无是处他能拥有这么多女人的心。。
还都是真爱。。
实在不简单。。
这也是一种才能好不好多少男人,费劲心思。。
也未必能搞到一个女人的真心。。
何况还那么多个。。。
换个角度看。。
他也挺厉害的。。
从我的角度看。。
我发觉他有很多胜于我的优点。。
只是他是个文人,可以说是个思想家,哲学家吧。。
再加上又活在个乱世。。
注定要被自己的思想所痛苦。。
【心】拍法很好。。
很特别。。
没太多言语。。
但我感觉有很多内涵在,寓意在。。
我很喜欢这部。
一样的故事,2种完全不同的角度拍法。。
展现的是完全不同的心境。。
可见人心难测。。
你认为的一个人,在别人看来也许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这2集很微妙。。
有很多东西可以探讨。。
我对太宰治了解不多,仅限于《惜别》《人间失格》以及《跑吧,美乐斯》。
日本文学家自杀的不少,不过太宰治在这些自杀的文学家里还是给俺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
我有个小姨曾经当过护士,她说她们医院每年都会收治好几个自杀未遂的人。
通常而言,这些自杀未遂者有八成被救回来之后,会对自己的自杀行为后悔不已——以后一辈子都不会再干这件事儿了。
不过还有另外两成人,他们求生意志十分之低,过不了多久肯定又得被送进急救室。
小姨说,这种人就是真想死——正常人不会理解,所以你无论如何24小时看护,他也都会去寻找死掉的机会。
太宰治反正就是这么一位——你说他有自杀癖好也好,说他精神不正常也罢……不过我觉得这小子太缺德了:你说你死就死吧,死你一个人,还非要在每回自杀的时候拉上一个垫背的!
人家家闺女养在家里好好的,都TMD被你小子带坏去寻死了!
要是爷们儿们都像你这样儿动不动自杀,那和谐社会得到哪辈子才能建得起来啊……第一次,他拉他女朋友双双自杀,结果双双没死成;第二次,他再次拉他的另一个女朋友双双自杀,结果他活着,他女朋友死了;第三次,他干脆第三次拉他的另另一个女朋友双双自杀,这下得偿所愿,终于都死透了。
自杀他一个,囧掉千万人……所以事实教育我们,没事不要自杀,就算自杀了也千万不要连累他人——不要带别人家的孩子,也不要选择跳楼,因为那样有可能会砸到别人家的孩子。
《人间失格》那前四集看得我很纠结——明明原著还没有这么XX的说……OTZ……总而言之,就是一杯具,而且还是成套的。
倒是感慨下小畑键细腻的人设,以及堺雅人大叔很萌的声线,让我多少有了点安慰。
说句很装13点的话,感觉像太宰治啊三岛由纪夫啊芥川龙之介啊这种同时代的文学家(我喜欢的,还都自杀了),似乎都没有搞清楚“我是谁”这个意识形态问题。
《人间失格》的主人公穷其一生,都努力想把自己真正的内在人格,从外在的社会人格中挣脱出去——中国作家却往往不会这么干:“没事儿思考‘我是谁’?
你说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咱们国家的文学界解放后有作协,解放前有创造社等一干文学团体,这些团体把各色作家纳入其体系内……发工资啊约稿啊无不以国家ZF马首是瞻,要么就是看权威的眼色——所以我们不用担心“我是谁”的问题,遇到这个问题,谈谈革命红色马列毛就OK了——没事寻死,扯淡。
你如果想多了吧,从作品里反映出来,上头还要找你“谈心”,所以没事儿咱们也不怎么思考人生,有时间去喝酒桑拿泡小姐空闲了再培养几个类似于郭小四那样的文学新秀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日本作家就这点不好,上头一没人管着,他们就胡思乱想:说好听点儿这叫YY,说难听些呢,那就叫失心疯——动不动就思考“我是谁”……你是谁啊?
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养的,你是谁你自己都TMD不知道?
你丫有病啊?
于是就地自杀,深埋地下,死了还能肥一肥门口那棵樱花树呢。
《人间失格》在此不表,我比较期待之后的《跑吧,美乐斯》——其实太宰治写的东西比三岛由纪夫厚道,至少比较容易看懂。
个人推荐他以鲁迅为原型创作出的《惜别》,很黄很暴力,很萌很王道(黄暴一说只是为了对仗,别当真)。
第二个故事《在盛开的樱花林下》的作者坂口安吾,我不是特别了解。
不过看他的简历,似乎也是一个颇为神神叨叨的人。
日本战前的教育那简直是比应试教育还应试教育的体制——坂口在中学时代居然就敢于期末考试交白卷儿,并且在课桌上刻下类似于仁人志士杀身报国绝命诗体裁的东西:“余将成为伟大的落伍者,有朝一日重现于历史上。
”后来他悟过道学过佛,然后像我一个考上北大的同学一样得了神经衰弱——居然治好了,虽然是用了狂学拉丁语梵文这种诡异的东西作为医治方法。
有关他的“堕落论”,我智商不够不是很能同他心有戚戚焉,不过据说他很喜欢侦探小说,这又一下子拉近了我与他的距离——不过对于这位大叔,恐怕还真不是我的菜。
真是的……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最后为“樱花”这两集嚷嚷几句吧:“久保带人你喵了个咪子的无良家伙!
有时间给人家动画画原图没时间去更新死神么!?
打个架都打半年了,有种继续回来单挑啊啊啊啊!!!
”夏目漱石的《心》原著恰巧我看过,感觉动画十分精简,掠过了小说前两部分,直入主题去讲述第三部分的故事——并且用了精妙的双主线。
男主人公的结局在小说里是自杀OVER掉了,不过动画里却没有点明。
唉,总之动画里的《心》虐死我了,真是虐死我了!!!
捶胸顿足中~~改编有许多同原著不同的地方,最明显的改动,就是K的遗书,原著里的遗书结尾写的是:“虽然早就应该死,却不知为何活到了今天。
”作家这种生物,但凡从生死线上折腾过一番再回来写作,风格总会出现比较大的转变。
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刑场上沙皇找人拿枪吓唬了他一把,之后他就好像喝了催吐药一样名作一部接一部:《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全是那之后写成的。
同样夏目漱石亦然,如果他不生病,顶多写写《我是猫》以及《姿三四郎》,决写不出《心》——如果说他的早期作品带有一种对知识分子这一新阶级比较宽容的探讨,《心》可以说是一个颠覆,它一直同“人性的自私”在打交道。
说起夏目漱石,我又开始跟钱过不去:我觉得一个国家的钞票是最可以直观地反映出这个国家精神风貌的地方——法国有一个时期的法郎上,每隔20年都会印上一个最当红的女演员的头像。
如果我没记错,夏目漱石的头像曾经出现在日本的千元纸钞上——后来似乎是被一个细菌学家代替了,可人家钞票上不是文学家就是科学家……当然,这是题外话,我们的钞票上印什么,那是国家说了算,反正我们也不会在乎全国大学一年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英文学术论文的数量,还不到东京大学一年的二十分之一。
我跟朋友在电话里,聊了有关《青文学》这期新番的内容……我很郁闷为啥这几部日本文学名著风格都这么诡异……朋友说你还不懂么?
那小岛子就是一个神经病院啊!
——天杀的,我和朋友还都是喜爱看日本动漫和日本文学作品的人,这种感觉真是复杂啊……OTZ……现在我期待着《地狱变》,我想看看芥川龙之介的笔调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的——如果时间允许我也想喷喷他。
我很羡慕日本文人的高地位和高自由度。
据我所知……算了,我什么也不知道,当我没说。
哎呀,当今俺们世道,叫兽与砖家横行,随便就能“十大教授联名抵制圣诞”或者“十大教授战于丹”……想想走在街上随便都能遇上一串叫兽,叫兽也真是越来越不值钱了……不过不值钱还是其次的,千万别去搞什么“占领文学圈”的事儿,尽管咱们的文学圈这年头也不干净,可到底还有人想混进来啊——给大家留个饭碗吧!
俺们也想写出像《人间失格》那么BH的东西来啊!
《跑吧,美乐斯》是《青之文学》的第四卷,小说作者为太宰治,动漫作者则是许裴刚。
《跑吧,美乐斯》是太宰治在以“人”的身份生活阶段写下的故事,也就是在婚后没多久写的,因此风格与《人间失格》截然不同,故事的主题是“等待与被等待”,故事的媒介是友谊,而故事的风格是明朗、充满希望的。
太宰治撰写《跑吧,美乐斯》的背后原因极为有趣。
当时太宰治和好友一同出游度假,无度的挥霍让太宰治用尽了身上的钱财,于是太宰治让朋友在旅馆中等待,自己则出发去找老师借钱。
朋友等啊等啊的,始终不见太宰治回来,过了几天后,朋友开始担心了,于是去到太宰治的老师家察看。
没想到太宰治不仅开不了口借钱,还和他的老师在下棋对弈。
于是朋友勃然大怒,太宰治为此向其解释,等待的人固然痛苦,被等待的人又何尝好受?
之后,太宰治就写下了《跑吧,美乐斯》这则短篇小说,来对比等待与被等待之人的心情。
《跑吧,美乐斯》的内容并无太多突出之处,比较特别的是其中所采用的手法。
《跑吧,美乐斯》的主角高田是一个剧作家,在15年前与好友约定一起到东京发展,但却遭到背弃,独自一人搭上火车来到东京。
15年过去后,高田几乎都已经将往事遗忘了,但一个剧本撰写的邀约,让他又重新忆起了这段往事。
这个邀约是请高田将希腊神话故事《Damon和Pythias》改编为剧本,这个神话故事讲述的是Pythias为了赶赴与Damon的生死约定,不断地在路途中奔跑。
于是,在编写剧本的过程中,高田的心境不断在现实的等待,和虚拟的被等待之间游移。
书名《跑吧,美乐斯》取的就是Pythias的日文译名。
在《跑吧,美乐斯》中,高田原是一所高中的学生,和好友城岛都是戏剧的同好。
高田写剧本、城岛演出,两人合作无间。
城岛是一个才华洋溢的人,是一个注定要在聚光灯下散发热力的人。
一直以来,都是城岛在鼓励高田往作家的路途前进,也幸亏有城岛,高田才能坚持写作,并鼓起勇气将作品投出参赛、获得名次。
城岛的父亲是当地的富商,作为家中的独子,城岛的父亲坚决反对儿子往戏剧方向发展。
城岛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要求高田与自己一同离家,到东京开创未来。
对此,高田毫不犹豫的同意了,能和最要好的朋友一同奔赴理想,即使是缺乏自信的高田也满负信心。
为了让高田能在约定的时间到达车站,城岛还将自己的怀表给了高田。
然而,城岛自己却没有信守承诺。
高田独自站在驶向未知世界的列车上,不停地从窗外张望黢黑的乡野。
当高田在疾驶的火车上,看到城岛独自站立在轨道边的身影时,仅有的希望都彻底崩解了,城岛不会来了。
悲愤的高田奋力地将怀表扔向窗外的城岛,就这样一人离开家乡。
Pythias与Damon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在一次的谋反行动中,Pythias遭到了逮捕。
在被判处死刑后,Pythias请求国王给自己三天的时间,他想在死前回家乡为妹妹举办婚礼。
国王对这个要求自然是不同意。
于是Pythias提出建议,让好友Damon作为人质,如果不能在约定的时间内赶回,就将Damon处死。
对此,国王感到非常有趣,认为Pythias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必然会背弃约定,自行逃跑,然后将Damon牺牲掉。
为了让世人见识人性的丑陋,国王同意了Pythias的要求。
于是,Pythias辞别了代替自己受到监禁的Damon,一路奔跑回到家乡,并在为妹妹举办过婚礼后,以最快的速度往回赶。
然而,由于道路漫长且崎岖,在马不停蹄地奔跑后,加上遭遇到河流的阻断、盗匪的袭击,Pythias耗尽气力地伏倒在地。
就在Pythias几乎放弃所有希望时,他想起了Damon对自己的信任,想起了两人的约定,于是全力地向宙斯请求。
面对Pythias的真诚,天神们也都受到了感动,于是清泉出现在Pythias身边,让他可以饮用,西沉的太阳悬浮天边,让Pythias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在日落前赶到。
终于在国王下令行刑的那一刻,Pythias及时出现了。
国王最后不仅没有杀害Damon,还赦免了Pythias。
当高田伏案疾书、写到Pythias如何承诺自己将及时赶回时,城岛请求他一同赴东京的景象跳然而出;当写到Damon将自己的项链挂上Pythias的脖子时,高田看到了城岛将怀表给了自己;当写到Pythias因为路途艰辛而不支倒地时,高田看到了自己独自站立火车上的身影;而当要下笔描写Pythias重新站起、继续赶路时,高田的手颤抖不已,无论如何无法继续写下去,因为他发现,在这十五年之间,自己的心里始终还在等着城岛的出现,而遭到背弃的痛苦,让他没有办法真心相信Pythias会义无反顾、毫不犹豫地赶赴死亡,以实现与Damon的约定。
就在此时,城岛的幻影出现了,一再催促着高田将故事完成。
对着这个幻影,高田满脸泪水地声声质问,为什么你没来?
当高田放弃完成剧本时,邮差寄来了一封信,这是城岛的妻子写来的。
信中说到城岛患有先天性的心脏病,目前状况比较危急,病榻上的丈夫最大的心愿是再见到高田一面。
在得知城岛的状况后,高田毫无犹豫的立即动身,马上就搭上了返乡的列车,出现在城岛的眼前。
见到高田后,城岛并未解释自己当时为何没有信守承诺,而是平静地要求高田将剧本完成。
高田终于将剧本完成了。
当他再次回到家乡,是去到城岛的坟前上香。
在那里,城岛的妻子让年幼的儿子将一个被手帕包裹的物件交给高田。
是那只镜面被摔破的怀表!
城岛的妻子解释说,自己曾因为怀表已经损坏,而将之作为玩具拿给儿子玩,却引起了城岛的一通怒火。
当时城岛说,这怀表是高田的!
高田低头看着这只怀表,低声地说,是啊。
此刻,高田对于多年的等待落空早已释怀,取而代之的,是再也无人可以等待的悲哀。
<完> 相比于《人间失格》,《跑吧,美乐斯》的风格要明朗了许多,故事的主题也从内心的孤寂和痛苦,转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有些人因为故事结尾仍存有些许悲哀与失落,因此认为这则故事主调仍是太宰治固有的晦暗。
但总体来说,我感觉这篇文章像是太宰治在为自己失信于朋友而作的开脱。
文章中表述的是这样的几句话:我知道等人是件痛苦的事情,但你看,被人等的人心里其实一点也都不好受。
更重要的是,等人虽然痛苦,但比起再也无人可等来说,等人其实还算得上是件幸福的事情呢!
关于等待与被等待究竟何者较为痛苦这个命题,其实太宰治用迂回的方式模糊掉了其中最至关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为何而等,以及为何被等。
如果是约会中的男女,苦等迟到者的等待者也许会感受到更多的焦虑,但这样的焦虑还在轻微的限度中。
然而对于一个要奔赴一场影响自己未来的重要面试的人来说,迟到的应聘者可能会感受到更多的得失心压迫。
而在《跑吧,美乐斯》中,太宰治用两个平行但不对等的事件对比等待与被等待者的心境,其实是有些欠缺公平。
故事中的高田虽然被爽约了,但其实只要放下执着,打个电话问清事由便可。
但是对Pythias却没有这么简单,等待他的是一个会因为自己的迟到而失去性命的人,其中的心里挣扎要痛苦不止几万倍了。
因此,究竟是等待还是被等待更为痛苦些,在同一个事件中尚且取决于双方的关系、事件的重要性,更何况是分处于两个不同事件中的两个当事人。
以此作为对比并不非常恰当。
《跑吧,美乐斯》的动漫作家许裴刚是《网球王子》的作者。
《网球王子》是一部非常畅销的漫画,其中虽然是以网球这个少年运动为主题,但由于人物绘制得极为俊美亮眼,因此漫画的风格其实介于少年漫画与少女漫画之间。
也因此,《跑吧,美乐斯》的画面非常细致,人物也比前几卷都更为漂亮。
但缺点在于过于情绪化,人物动辄泪流满面、疯狂呐喊,有许多如同《将太的寿司》般的激情演绎。
从风格上来说,如果小畑健的《人间失格》是稳当真实、久保带人的《盛开的樱花树下》是冶艳幽默,许裴刚的《跑吧,美乐斯》就是夸张煽情。
《心》是“青之文学”的第三卷,是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作品。
不同于太宰治和坂口安吾,夏目漱石是一个心智健全、学术地位高超的人,在日本文坛拥有如同俄国的普希金、中国的胡适一般的地位。
甚至千元日钞上都印有夏目漱石的头像。
夏目漱石于1867年出生于江户(东京),那正是日本明治维新开展的时间和地点,当时的大环境里只有两类人:努力的人和更努力的人。
不像太宰治和坂口安吾生活的二战战败时期,只有失败的人和更失败的人这两类。
《心》的故事内容非常简短,也非常简单。
主角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富家少爷。
由于亲戚的不可信,尚在求学的富家少爷便独自寄宿在一户民宅里。
这户民宅的主人是一个寡居的妇人,带着一个年纪与富家少爷相当的女儿一同生活。
在妇人的悉心照料和小姐的和乐陪伴下,富家少爷感受到人情的温暖。
富家少爷有一个名叫K的同学。
K的父亲是一所寺庙的住持,由于K是家中的次子,便被送一个医生家做养子。
为了让K能继承医生这个衣钵,养父母要求K学习医学。
然而K的兴趣是宗教,因此违逆了养父母的命令,而遭到断绝关系的处分。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富家少爷主动伸出了救援的双手,要求K搬来一同居住。
对于富家少爷的要求,民宅的妇人坚决不同意。
富家少爷原以为妇人是担心K会对小姐有非分之想,因此真挚地向其解释K是一个专心修炼的人,心中绝无任何杂念,还拿出了厚厚的一沓钞票,代替K支付相关的食宿费用。
妇人拗不过富家少爷,因此勉为其难地同意让K搬进来,但却也说出了自己不是担心女儿,而是担心富家少爷这样的一番话。
K搬进来后,始终摆着不苟言笑的面色。
富家少爷也发现了小姐对K的存在感到不自在。
因此富家少爷格外注意K的一举一动,生怕K做出对小姐不礼貌的事情。
有一天,当富家少爷从外回来,发现家中无人回应他的叫唤声。
于是他警觉地进房间察看。
出乎意料的,他看到小姐从K的房间匆匆出来,还带着异样别扭的神色。
事后,富家少爷偷偷地要求妇人千万不可以将小姐独自留在家里。
妇人对此颇感意外,富家少爷解释说是因为最近不安全。
晚上时,四个人若无其事地一同用餐,妇人与小姐一如既往地谈笑风生,K也一如既往地不苟言笑,但在刻意的观察下,富家少爷发现K似乎有意无意地靠近小姐。
没多久,富家少爷就发现一件更让他吃惊的事情。
当时富家少爷正走进房间,猛然看见小姐蹲跪在K的前面,手上拿着K的裤子,而K的上身披着一件外套,而下身则仅有一块兜裆布。
一见到富家少爷进来,小姐连忙起身离去,K则是淡淡地说他请小姐帮他补裤子。
K不去上学的时间越来越多,富家少爷忍不住直言问他,是不是想借此多接近小姐?
K对富家少爷的问题感到好笑。
旋即的一个下雨天。
富家少爷撑着伞走在一条巷弄中,迎面而来的竟是各自打着伞的小姐与k,两人一前一后地从阶梯上下来,三个人的神色都非常的不自然。
富家少爷一言不发地退到一边,让小姐和K可以错身而过。
在此之间,谁也没有开口,只有K在走过富家少爷身边时,低声地说了一句:对不起。
富家少爷终于回到家中后,一进门就见到小姐等在门口。
小姐看到富家少爷后,情绪激动地问他为何不跟她打招呼?
并表示自己心里感到害怕。
隔天,富家少爷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找到了K,要求K一同到外头谈话。
富家少爷问K是不是喜欢小姐?
K直白地承认了。
富家少爷指责K不应该让他打破对妇人的保证,并告知妇人绝对不会同意K和小姐在一起。
K并不以为意,他告诉富家少爷,自己和富家少爷正好相反,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仅有的就是决心,如果必要,愿意和小姐一同私奔。
隔天早上,富家少爷佯装生病,躲在被窝里不愿起来。
在所有人都离去后,妇人找到了富家少爷,告诉他K来向自己提亲,想要她将女儿嫁给他。
妇人为此对富家少爷颇有怨艾,说无论如何不能将女儿嫁个这样的人。
还说女儿其实对富家少爷是有意思的,但由于两人都有些晚熟,因此都没能捅破那层纸。
听到这话,富家少爷立刻就打起精神了,他急忙地表示如果妇人同意,他很愿意娶小姐。
于是妇人当即做主,将小姐许给了富家少爷。
富家少爷不再装病,他连忙就出门去上学,还在路上赶上了比他早离开家的K。
当晚,K因为无法入睡,因此独自来到厨房,正好遇到妇人。
妇人拉着K,要K一同饮酒庆祝,说小姐和富家少爷的事情能够成功,都多亏了K。
K终于回房就寝,他站在了富家少爷的被褥边,看着富家少爷熟睡的脸。
然后走回自己的单间,坐在书桌前,拿出了一把剃刀。
隔天早上,富家少爷起床后立刻发现了K的尸体。
K用剃刀割开了自己的颈子,手中则握着一张纸条。
富家少爷摊开那张纸条后,看见上面写着几个字:今年的夏天真美。
富家少爷终于娶了小姐,然而,背负在富家少爷心中的,不是幸福的未来,而是K的死。
<完>夏目漱石写这个故事的寓意,其实与佛家的一个小故事有些许的类似:一个小和尚与一个老和尚一同去化缘。
两人走到河边,看到一个年轻的姑娘踌躇着想要过河,却又担心被河水打湿衣裳。
于是老和尚就开口提议背年轻姑娘过河。
就这样,老和尚被着这姑娘过了河。
之后的一路,小和尚心里都感到别扭,觉得出家人怎么能够这么做。
终于,小和尚忍不住了,开口质问师父。
师父听了后说,我把她背过河后就放下了,可是你这一路却一直背着她。
在《心》这个故事中,富家少爷虽因善意而救助了K,然而内心却始终对K抱持着怀疑,不断地用有色的眼睛来看待K的一举一动,加上妇人的暗示,结果就形成了三人成虎的局面,K的所有行为都被曲解为对小姐的不轨之举。
实际上,K尽管不苟言笑、难以亲近,但一直是以坦诚的态度来面对其他人,当富家少爷问他是否喜欢小姐,K更是坦荡荡地说出自己心里所想的。
然而,富家少爷回报K的却是背叛,明知道K喜欢小姐,K已经向小姐提亲,还在没有事先提醒K的状况下,与妇人一起谋划了一场背信弃义的戏码。
K虽然对富家少爷感到失望,对人性感到恐惧,但在最终的遗言中,仍是记下了美好的经历,毕竟,能有个安身的地方,能遇到美丽可爱的小姐,对K来说,这个夏天真是美。
这世间有一种人,总是不由自主地看到丑陋,对人事总是抱持怀疑。
然而,这种人从不主动伤害别人,甚至经常积极做好事,帮助他人,就像《心》里的那个富家少爷。
还有一种人,看到的事物总是简单、善良的,但也许没有太多的能力和余裕去帮助别人,甚至自保都常有困难,就像故事里的K。
这两种人中,到底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显然夏目漱石认为前一种人不能算是真正的好人,但在一般的人看来,答案也许不是那么明显。
无论如何,《心》这个故事吸引人的地方,在于点出了人心的复杂,无法用简单的对和错、黑和白来加以区分和界定,好人不一定总做好事,做好事的人不一定是好人,做坏事的人也未必就是坏人。
也许是为了平衡《心》的简短,《青之文学》中添加了一段相映衬的故事,是从K的角度来看待整个事件,描述小姐积极主动地接近K,与其发生肌肤之情,并央求K带她逃离不自由的家庭。
最终因为富家少爷的介入,两人无法成功私奔,K遂在一念之间,选择自杀。
我个人认为这一段完全是不必要之举,观看之后,感觉如同莎士比亚在演绎完《马克白》后,主动要求加演一场从相反角度来看待的相同故事,结果上演的却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我想夏目漱石若是知道了,大概会在夜里从千元日钞中爬出复仇。
《人间失格》對這個故事審美疲勞了,渣男好煩快去死,此生不願再看任何人間失格相關衍生劇(。《盛开的樱花林下》不懂為什麼要加入搞笑元素。《心》魔改的一言難盡,雖然原著我就不怎麼喜歡。《快跑梅乐斯》還不錯,但每次看到日本人激動如夜月神上身就覺得有必要嗎。
低分点: 堺雅人 &amp; 人间失格都能拍烂
人间失格,堺雅人的配音不错,听起来好年轻,原著听说过没看过,四集剧情看的有点乱,但看得出男主心理绝对有问题,太宰治的男女关系好乱啊。 最好看的是 奔跑吧美洛斯。 最后两集简直…… 然后越看到后面越觉得片头的堺雅人看起来蛮变态的……
边看边不停地劝自己,这是改编这是改编。。雅人叔的声音并不适合所有角色,听得很出戏。。而且选的这几本书,明明有那么多不消极不灰暗不猎奇的故事,为什么一定要强调这些负面情绪。。
看了一集,相当压抑,受不了
水平参差不齐,老实说只有太宰的有点味道。
求求堺雅人别配音了,制作组的各位也别染指日本文学著作了,很丢人的
很特别
小畑健画的这几回还脱不了死亡笔记的颓风
..........实在没什么意思
喜欢樱树林和心 期待继续出罗生门
真的是改编嚛亲。看过原著的部分发现改动很大,没看过的也表示剧情不靠谱,哈哈。并且,改编的吐槽点真的好多Orz。嘛嘛~但是亮点也很多,制作也很精良。关键是这种较有「内涵」的作品真的是越多越好。嗯嗯~PS:喜欢「奔跑吧!梅洛斯」→_→
没看完...实在不想浪费时间了
看了《人间失格》和《快跑!梅乐斯》,《人间失格》一般吧,但是《快跑!梅乐斯》怎么就变成了基友的故事,而且BGM和《魍魉之匣》的一样?
明白了,就我这智商和品位是看不懂的……(第4话弃
果然还是最喜欢《人间失格》了。
【こころ】比较好, 虽然改动了原著.
雅人叔叔是看这片的动力。有的台词很赞,归功于原著。《跑吧,美勒斯》是赤裸裸的bl,而且剧情老套庸俗,最烂的一部
被吓哭一集弃,所以说好奇心还是别太强
一部看了特别久的动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