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那些懂事的孩子——叫我怎么心疼你们才好呢?
当小月娘撅着小嘴说:“你不要叫我小姐小姐的,你说我是小姐,为什么我不能睡小姐的床,不能动少爷的东西?
”时,我的心被震动了。
这样一针见血的话,你要我们怎么回答呢,我的孩子?
你要我怎么像你解释“庶出”这样的词语呢?
正如《双双与小猫》中,小猫通红着脸蛋儿说的那句:“她没只手,我没只脚,我俩挺像的”一样,这两个孩子都活在这个社会的最下层,他们仰望上空,看到的,是读洋书的大小姐和穿绒毛裙的富孩子。
他们低头,是青草地,是和他们一样卑微的蚂蚁,蜘蛛,臭虫。
然而,她们的心里不只这些,她们清楚地知道他们是谁,她们了解自己的卑微,正视自己的卑微。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突然想到了这样的句子。
因为正视,所以变得刚毅坚强,变得富有梦想。
就像512地震后的几个月,有个在地震中失去双腿的女孩在做演讲把讲稿中的“我们少年儿童……”改成了“我们残疾的少年儿童……”那样,孩子超强的适应力总是超出我们的想象,这些懂事的孩子早已经在别人的目光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只是,亲爱的孩子们,我们该怎么回答你们的问题,我们的世界该怎么回答你们的问题?
我们除了告诉你们“因为你们是庶出、是穷人、是残疾人”还能做什么?
2.其实我很喜欢这样的话——请别叫我文艺女青年或者语病青年:她睡着,模样安生。
而那个车站,人流量很大。
要么,她很天真,相信这个世界是善良的。
要么就是——她的身边,有让她不再害怕这个世界的人。
《小娘惹》里有这样的镜头,喧嚣的车厢,人来人往的脚步声里,她靠着窗,安静地睡着,嘴角带笑。
让人丝毫不怀疑她的幸福。
她梦里的那个人,给了她不害怕的勇气,她不再挣扎,不再逃跑。
只想,永远地睡下去。
3.被这样的爱情感动,并如杜丽娘读《关雎》一般地,羡慕这样的爱情。
《小娘惹》中,小TOKTOK这样对洋介形容菊香:她一直在等你,怀着月娘在等,抱着月娘在等;月娘会走了还在等;别人说你不回来了,她还在等。
天天等,刮风也等,下雨也等……她没有说话,只是笑,笑给洋介看。
她抿着嘴甜甜地笑,要把他对她的愧疚笑灭,把她受的苦笑去。
她不让他知道她受过那么多那么多的苦。
因为相信那个人会回来,所以才能够在无数的寂寞里忍气吞声地活下去。
一辈子,遇到一个可以等、值得等、应该等的人,该是一种莫大的幸运吧。
被相信和相信着,也都是一种延绵不断的幸福吧!
这让我想起琼瑶的《望夫崖》,记得小梦凡对小夏磊说:“如果你不回来,我就坐在这里,一直等一直等,直到变成一块石头。
”她把自己站成了一块有血有肉的岩石,在任何的风雨里,屹立着同样的姿势。
小女孩时候,讨厌这样的情节。
凭什么是我们做女人的等?
等到了又怎样?
等不到又怎样?
如果等到的是个陈世美,那么也只有交个“秦香莲三十二岁,状告当朝驸马郎”的诉状,况且还不一定见得到黑脸包公。
如今,像是有些懵懂地懂得了。
4. 关于命。
佛说过,神说过,玛尼堆上的老人说过。
正如,“气、理”一般,命,也是那么一种东西,恰如一抹烟花的绚烂,恰如一只孤鸿的远行。
当月娘抱怨黄家的种种,祖母叹气说:“你这样是要吃苦的呀!
”月娘铮铮有声地一句话可以作为回应:“我妈妈听不见,也不会说话,命运不也是那样?
我要把握自己的命运。
”谁对谁错呢?
老人的话没有对。
如果没有反抗,只做任人欺压的小鸡仔,那么菊香不会逃开查理张的魔爪,单凭内心开出的一张空支票,跟着洋介逃跑。
姑娘的话也没有对。
月娘逃开那因为一桌娘惹菜错定的姻缘,但最后的结局却不像故事。
没有《西厢》的花下人月两圆,命运依旧喜欢把有情人天各一方,以示意他是个为这个世界抒写跌宕起伏剧情的好编剧。
月娘的命不算太差,被莫名其妙地嫁了个洋人。
《金粉世家》里有个冷清秋,从她背着不受祝福的爱情进入金粉世家开始,她的反抗就开始了,而她最终收获的却是一段很短的爱情和一段很长的需要独自行走的人生旅途。
不是什么事情都有对错,现在我们看着电视可以说,哦,当初如果他们……然而,没有当初了。
如果还有什么要说的,那就是:反抗命运是必要的,但你也必须接受反抗给你的不够有童话色彩的结局。
这才是命。
5.如果你不了解你的过去,就像树叶不知道它是树的一部分。
其实一整部《小娘惹》都在传达这样的一种声音。
从匾额上的“追远”二字,到陈盛收集的“班顿”(马来民歌),再到月娘收集的娘惹器物,最后以修文为代表的新一代年轻人想要了解这段历史。
我们明白了,原来,历史是这样传下来的。
尽管我们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可我们还记得我们来自那一个树干吗?有时候,我觉得,我好像不记得了。
对于新来的文化,我们趋之若鹜地接受。
在日式的奇特发型和欧美的性感理念下,我们甚至忘记了,我们还有过自己的,我们也曾是衣襟飘飞的民族,也曾经感染过整个世界。
初中时候,在报社组织的拜师会上,一个唱评话(福州的非遗项目)的大师教我怎么单手拿锣,还教我唱了几句评话(最终她被我福州话中浓烈的普通话味呛到……)。
我记得她发言时热泪盈眶地说:“恳求大家,如果家里或者亲戚有适合的孩子,麻烦你们把她带来,我甚至……甚至可以免费地带她。
”我知道,那位大师是想把树的经络展开给我们看,可是,没有人愿意看上一眼。
我们不了解那棵大树,我们忘记了它,也就忘记了根在哪里。
【小娘惹系列END】我BLOG: http://blog.sina.com.cn/maoyetong520QQ:942011400{不常上豆瓣,希望遇到有缘分的相似的人.^-^}
小娘惹文化有着传统旧文化留下来的糟粕,比如男尊女卑、奴性认命、内耗争斗、封建迷信等。
正处在低谷期的我看到世间本就多苦痛,主人公不断地抗争,总是在死亡边缘徘徊,全靠命硬挺过去。
宏大叙事里面,有典型人物的个性分明和人生的颠沛流离,各种巧合让事情戏剧化地再突变。
最可怜是好人没好报的:女的有玉珠(被折磨最惨)、菊香(聋哑受欺)、阿桃(被打断腿出气),男的有洋介(被仇视的普通日本人),陈盛、陈锡(宥于宗族势力得不到所爱)等。
可怜又可恨的有文兰(因懦弱,害惨女儿、孙女)、美玉(成人妻却得不到爱)、陈家祖祖(不辨是非,干涉子孙婚姻)。
还有太多可恨的坏人,黄大太太、珍珠、查理张氏父子、黄金城父子。
还有个性十足的、称不上好坏的人,刘一刀、秀娟等。
不得不说月娘、陈锡的相爱遭受太多的阻力了,月娘两次被投到水里,被下毒,被折磨的奄奄一息。
可爱的珍珠伸出援手,可反被害,眼见好友遭受重重打击,月娘十分愧疚。
在命运的漩涡里,两个相爱的人只能选择分开,各自追求事业,步上生活的正轨,给故事一个圆满的结局。
我在想,若是菊香、月娘反抗命运更坚定些,早些离开封建大家庭黄家,或许就不会受那么多苦。
可是在那个旧时代,女性被认定卑贱,没受到文化教育,局限于琐碎家务,只有研究美食刺绣,钻营做太太上位,又有多少可选择的命运呢?
但凡悲剧的结尾,才能让人刻骨铭心。
那么爱情呢?
是不是非得不在一起了,才会互相想起?
我想我永远都会记得陈锡要带月娘私奔的那个晚上,他在火车站前坚定的望着前方,她在离他几米远的地方,看着他的侧影,她想起了玉珠,她想起了他是陈家独子,想起他身上背负的家族使命。
想起了玉珠对她说:“如果有一天你们已经有了决定,千万不要觉得对不起我。
”想起玉珠此时此刻正在她的房间代替她受折磨。
她问过陈锡:“你是不是一定要娶我?
任何人都不能阻止我们在一起吗?
”陈锡做到了,任何人都不能阻止的他们,竟然就这样被月娘亲手结束。
她转身离开了,咫尺的距离,已经是天涯。
不是不爱 而是爱的太深。
她要嫁的是臭人、是牛仔、却不是陈家少爷。
有人说人临死之前,她那一生几十年的画面就像快进的电影一样播放着。
我想月娘一定会看到年轻时的她对着臭人大叫“还我鸡汤”;会看到她和他斗嘴时的情景;会看到在那间黑暗的小木屋里,陈锡对她说“我会娶你的”;会看到在树林里他背着她,对她说“我不想他们碰你”;会看到她送他请帖时,他泪盈于睫的样子.......最后一个镜头,我想会是那个夜晚的车站,她看到他的侧影,这次她没有转身,朝那个男人径直走去,那个在她最美好的年华带给她最美丽回忆的陈锡。
那些令人感动的三个字“我爱你”“嫁给我”“相信你”“我养你”在我眼中都比不上陈锡的“跟我走” 。
后来有了陈锡和月娘在chor chor床边唱班顿的时候,金黄色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越美丽的东西是这样越不可碰,不可碰。
相爱的人,不在一起了就是不在一起了,无论心靠得多么近,却依然看不见对方的未来。
当月娘送结婚请帖给陈锡时,他的饱满眼神,他的欲言又止,他种种化成一个微笑。
谁知道他的内心是心痛还是祝福?
爱到深处就是淡然。
不管多么刻骨铭心,断人心肠,到最后依然是云淡风轻的无尽怀念。
陈锡啊陈锡 你到老到死都不知道,其实她还活着。
月娘阿月娘,你为什么永远都是那么的淡然。
多希望他们能够见上最后一面 哪怕是病危中的幻觉也好。
她会躺在病床上,看到年轻时的陈锡,缓缓朝她走来,握住她的手,对她说“跟我走” 。
亦舒说“如果爱一个人,千万不要与他同居或是结婚。
维持一个辽阔的距离,偶遇,可以爱慕的目光致敬,轻俏温柔,不着边际地问:"好吗?
"一年一次已经足够。
” 不由得想起《玻璃之城》里,舒淇对黎明说“你要知道,我不在你身边的日子,我才是最爱你的” 。
如题,需要。
很多年不看新加坡的电视剧了,也很多年没有追一部戏了。
那天无意在“电视剧频道”看到这部剧,是从开始1/3后看的,菊香的戏没有看到,是从男女主角那场“还我鸡汤”开始的。
初看觉得很搞笑,也没有想到这是故事正式开始了,因为陈锡,太过普通了,绝对不是那种第一眼帅哥,没有让人眼前一亮,初初还在想这是哪位?
看那个发型,想起《阿飞正传》结束时,梁朝伟那段戏来......看下去,渐渐发现自己原来是错了,原来一个男人的眼神可以这样如水般注视着一个女人,可以这样爱得浓烈如火,也可以如此爱到无悔!
总以为这份感情经历了大起大落,最终可以开花结果,执子之手......看着看着想起了一句话: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陈锡,如玉般宜人!
接着找到了《任我遨游》、《意》。
我更喜欢《意》,特别是前面两段,第一段是ROSE进入厨房,JOE边切菜边回答;第二段是他端上菜时,二人的一段点烟,那份眼神和语调拿捏得真是恰到好处,只不过这部电影后面一半太过草草了,有点失望!
中间,或者片头会出现两个女人的笑脸,第一个是玉珠,第二个是菊香(月娘),希望大家不要搞错了,把第一张照片也当成了菊香。
那是玉珠!!!!!
觉得玉珠比菊香好看她的眼睛很清澈,笑容更是很灿烂。
而菊香则是抿嘴一笑的时候才好看,那种温婉气质的时候才好看。
演月娘的时候就不如菊香了,因为要开口说话了。
发现很多人都是这样。
演哑巴的时候比演活泼的时候好看,耐看。
感觉哑巴更好演。
像新加坡版的东游记里的小龙女就是,本来演的是韩湘子的哑巴妻子,就更好。
变成小龙女,活泼版的就不那么好了而陈盛很帅。
他的那句,对菊香说的,“你不饿,我到觉得很饿”,真的把我感动到了。
他的用情,眼神最好了。
看这部电视剧的缘起是马六甲的峇峇娘惹博物馆。
这家博物馆藏在鸡场街的小巷子里,建筑的外观和周围丝毫没有不和谐,如果你只是路过,你可能就要错过,你必须要按响门铃,交12马币的门票钱才知道里面别有洞天。
这家私人博物馆有点神秘,在网上你可以轻易的找到新加坡和槟城的峇峇娘惹博物馆的资料和照片,但是这家博物馆的资料却乏善可陈,找来找去只找到了这部《小娘惹》。
在这部电视剧里,这神秘的峇峇娘惹博物馆变得不再神秘,因为所有重大的戏份基本都发生在这里,它就是黄家的宅子。
据说这家姓陈,最早应该也是清朝过去的吧——我是从挂着的照片推断的。
十点多钟进去,十一点半才等到一位英语讲解员——妹啊,作为中国人的后代的峇峇娘惹博物馆,居然配了日语解说韩语解说英语解说,独独没有汉语解说。
英语讲解员很明显是一位土著华人,但她明显是不会说中文的。
在今天的大马,人们很少提到峇峇娘惹了,虽然她穿着娘惹的衣服,但是你也无法推断她就是一位娘惹。
19世纪的新客华人和他们的后代占据了华人的主要部分,所以,更让峇峇娘惹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所以,我想多了解点峇峇娘惹的东西,我就看了这部年度虐戏。
擦,从头虐到尾有木有啊。
开始觉得菊香已经惨的一比,没想到她的女儿月娘更是惨的惨绝人寰啊。
我只有在二十年前看赵雅芝演的各种苦情才会有今天的赶脚啊,真他娘的憋了一口真气在胸中,久久的不能释怀啊,然后我忘记了我看这电视剧是为了什么了,最后干脆忘记了峇峇娘惹博物馆,只有在剧中闪回老陈家的古董照片的时候才能想到,对了,我是想看看峇峇娘惹文化来到,妹啊。
更喜欢菊香和洋介,可惜第七集就死翘翘了,看完了后面,我觉得主角还是又聋又哑更好些,不知道新加坡的编剧都是什么出身,总喜欢写这些虐死你没商量的情节。
比如说,菊香和月娘都为了天兰要忍辱负重,被打被虐被各种折磨还要苦中作乐。
天兰总会说什么女人要认命,你要学会忍等等屁话。
每次天兰要说话我都会拖啊,因为我实在受不了她的BB,然后动不动就去跪老爷跪大姐。
妈呀,这个叫桂花的大姐,啥样的女人能像她一样,真的活得还不如一坨屎。
她的子女亲戚个个不是人,唯一的一个是人的,还被糟蹋的不像样。
劳资真是出离愤怒了。
有人说,该剧在抹黑峇峇娘惹文化,其实我觉得不然。
有人的地方自然就有江湖,峇峇娘惹以前是贵族是大家,那么大一家人,你想想吧,尤其是娘惹,必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不在家里瞎折腾能干啥。
陈家大宅,真的在今天看来都不过时呢,那家人百年前过的是很fashion的生活哦。
红酒、乐器、高尔夫,很多在黄家出现的,其实都是文物啊。
月娘在舂香料的地方,现在还摆着那些舂香料的东西。
她住的屋子,应该是现在修了供游客使用的卫生间的地方。
内宅子是挺大,但是绝对没大到在院里唱歌没人听见的地步。
月娘经常自己自娱自乐,然后桃姐动不动就说悄悄话,我去,你那悄悄话谁听不见啊。
果然,有一次就被听见了,桃姐被打断了腿,确切的说是被桂花用斧子给劈断的——看到她拿起斧子我就快进了,妈呀,劳资的小心脏啊。
然后八年后,桃姐的断腿还包着纱布,就包了一下哦,提醒观众朋友们,这就是八年前的断腿哦。
对于电视剧什么的,切不可太当真,但是呢,他们该说的话不说,该做的事不做,为了这个为了那个的,反正就是虐你没商量。
月娘总归是活下来了,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桂花的一句话——人贱命大啊,别说,还真挺有道理的。
陈家老宅旁边开的就是据说是世界上最正宗的娘惹菜1511,柠檬水好喝的不行行。
当时我怎么不知道什么龙虾,娘惹糕点什么豆瓣焖猪脚什么的,反正都没有吃到啦,吃了推荐的娘惹菜,其实真的也一般般了。
哎,只有巴巴才懂得娘惹啊。
电视剧中我的最爱潘玲玲,一边看一边感慨演艺圈的残酷。
我的女神潘玲玲如今只能演点孩他妈,还是个狠毒的女人。
当年,她的情丝万缕有没有迷倒你呢?
我很喜欢玉珠,欧萱演不会说话的菊香的时候,也很赞,她真的还是不说话的好。
菊香看起来很软弱,其实是个有主意的硬骨头,月娘看起来很厉害,其实和她那磨磨唧唧的老外婆一个样。
总之,很虐,求虐的时候推荐看。
除了虐,至少这电视剧还表现了一个“追远”的主题,海外的华人真的值得敬佩,从来没有忘记祖先,从立意上来说,瞬间就高远了么。
有些人说,这部剧的结局不是自己想要的那种,有情人为什么没有终成眷属?
这毕竟不是一部单纯的偶像剧,狗血情节搭配完美大结局,皆大欢喜。
它算是一部小娘惹的奋斗史,同时反映马来新加坡历史变迁,也全面展现了峇峇文化的饮食,服饰,生活,传统观念等等。
先来说说剧中角色,其实有不少人物让人印象深刻,就说兰姨(二太太),也就是菊香的母亲,她真真实实地应了那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相信不少观众都厌极了她那张懦弱的脸,遇事只会下跪求人,一辈子窝在那个小厨房里端茶送水做牛做马,毫无尊严。
在她的脑子里,女人的命运是不受自己掌控的,所以她认命做一辈子低声下气的“下人”,她认命让女儿菊香嫁给大“汉奸”,她认命让外孙女月娘嫁给她不爱的杀猪汉刘一刀。
她太认命了,不仅害了自己,还成了女儿和外孙女的负担。
这个人物,她身上最大的特点已经不是善良,而是懦弱。
当懦弱加上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那就只能一生卑躬屈膝,凄凉而终。
即使不是意外摔死,也会被那样的家庭想着法子处置。
因为她的生存方式太弱了,弱到像一只蚂蚁,一踩就消失了。
大太太,相当于整个黄家的主宰。
她几乎控制着整个家族的生杀大权。
她是个十分精明的女魔头,擅长计谋,不择手段。
她心狠手辣,果断决绝。
她可以亲手把下人的腿一斧子打断,毫不犹豫地把菊香母女推下海,更不用提三番五次设计陷害月娘一家。
凡是与她利益冲突的人,凡是她的眼中盯,她绝不心慈手软。
正是这样的一个家族领头人,才会培养出一帮心理扭曲,愚蠢混沌的后代。
大太太的女儿美玉,原本也可以成为一个良善之人,找个本份家庭,相夫教子。
可惜被自己的母亲一手逼到守活寡,到最后成了真寡妇,一生被丈夫冷落仇恨,也算罪有应得。
也许她并非罪不可恕,本性良善,所以还留着她陪老太太度完晚年。
大太太的儿子,跟老子一样无能没主见,年轻时候还有点风流潇洒,占尽小姨子便宜又不敢争取婚姻。
这样无能的老子,在这种自私扭曲的家庭中,还能生养出什么样的好儿子。
生出的儿子天宝,更加自私,蠢蛋一个,还继承了祖母的狠毒,全家人的阴暗集于他一身。
像祖母当年对菊香母女一样,他也可以对自己的妹夫,姑父都毫不犹豫地加害。
他的下场,最终害人害已,还能怪得了谁?
张家父子也只配死在黄天宝手中,这几个人,都是咎由自取,死在别人手中,都脏了别人的手。
黄家最大的牺牲品是二小姐玉珠。
她善良柔弱。
她的悲惨遭遇,让人觉得可怜,但不会觉得她可恨。
并非所有可怜之人都有可恨之处。
为什么要让这样一个天使一般的女人下场如此凄惨呢?
人之初,性本善。
也许她就象征着黄家最初的良善面,这良善面被恶魔面吞噬了,她凄惨没有退路的下场,也就是黄家的良知消失殆尽的一天。
二小姐是黄家的天使,黄天宝是黄家的恶魔,天使和恶魔都毁灭了,就像凤凰也该涅槃重生了。
大小姐珍珠就是自私+愚蠢+无良知。
没有别的话可以形容了。
黄家另一个有意思的人就是娟姨,她离经叛道,她生活放纵,她受了菊香逃婚事件的鼓舞而勇敢地解放了自己。
活得潇洒自在。
她不是一个正面人物,也不算是反面人物。
她有自己的生存手段,有自己的爱恨情仇,她更大尺度地颠覆了传统的包办婚姻。
既使最后她设计将黄家席卷地倾家荡产,也让人恨不起来,反而觉得痛快。
陈家也有一个潇洒的少爷就是陈盛,虽然情感上一生寂寞,但也一生自由。
喝酒,跳舞,唱班顿。
收集古董,整理民间艺术,对于传承后代也算做了不少的贡献。
虽然死于非命,可能也是一种解脱。
月娘,和她的母亲菊香,她们一直是家族最大的反抗者。
菊香虽是聋哑人,但绝对是聪明过人,意志坚定,很有主见。
月娘就很好地继承了这一切。
所谓富不过三代,月娘正是第四代土生华人,于其说她遗传了母亲的优点,不如说她继承了祖先,即曾祖母的优良品质,就是第一代土生华人来到马六甲这片土地亲手做糕点卖糕点,白手起家,一步步让家族兴盛。
月娘和陈家少爷为什么不能在一起呢?
也许就像桃姐所说,在那个年代,离婚是个太惊天动地的大事,恐怕会影响家族声誉。
也许就像月娘所说,如果她和陈锡在一起,她会对二小姐一生内疚。
也许,在月娘的内心,她觉得她和陈锡并非是一个世界的人,她本性自强自立,不爱做什么少奶奶,她是喜欢出去打拼的,她不介意和各种社会阶层的人接触,称兄道妹。
她要活得更自由更洒脱更自我。
而陈家那种大家族的环境,是给不了她这一切的。
陈家老太太是个精明,良善之人。
所以她领导的家族后代,也都比较良善,有教养,有分寸。
家族也就不会像黄家那样快速衰败。
最后还有桃姐,真的是服伺了五代人啊。
也算是黄家兴衰史的见证人了。
最后的最后,月娘是收养了二小姐的儿子,其实他是谁的后代没有关系,关键是谁来教养。
历史是用来回顾和反思的,并不是邪恶之人断了根,历史就不会重复。
最重要的是,后人如何被教育和改善。
(去新加坡旅行之前,就想先了解土生华人,峇峇娘惹的文化,特地找来这部剧来看,以前从来都不知道还有土生华人这样一个族群,真是孤陋寡闻。
)
最喜欢的一部电视剧,讲述了月娘历经磨难的一生。
娘惹指居住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的土生华人女性。
这些华人在文化上受到马来人以及其他非华人族群的影响,土生华人文化是南洋“文化融合”的独特产物。
剧中的月娘继承了母亲菊香坚忍不拔的性格,她以她的智慧保护着自己和外婆,并不断学习知识充实自己。
依然记得月娘曾经说过的话,女人一辈子锁在了家里和厨房里,唯一的依靠是男人和儿子,于是女人与女人不断争,不断斗,为了生存不择手段,这是多么的悲哀,我不要这样过,我要过我自己的生活。
月娘与陈锡的爱情令人惋惜,一次次的错过,月娘最后有了好的归宿,月娘真正理解了那个年代女性的无助。
PS:超級無敵喜歡這首主題曲。。
聽這樣的歌,讓人心里柔軟同時又充滿力量。。。
愿意合上眼才能美梦无边别让悔 熏乌了从前也许碎片 才能让回忆展颜何妨瓷花拼凑明天谁带我寻获幸福的模却自己谜中困锁谁为我留下缱绻的天涯信物是抹晚霞思念如燕 它飞舞舌尖若是真爱配尝几分苦甜意念婆娑时间里推磨追随到何处才结果燕如针线在青空缝编几幅女红将以泪缀点誓言斑驳 情雾只是经过风雨中且让我盈步婀娜
许多人看完小娘惹后都很埋怨,觉得后妈编剧为了写悲剧而写悲剧,让他们无法圆满,刚看完这部剧,我也这个感受,难受了一天,后来只能自己试着开导自己,最后却慢慢想开了,或许圆满才是他们爱情的另一种圆满。
如果陈锡家长桌宴的当天,月娘就答应留下,或许就没有之后的一系列悲剧了,但这样的一个故事却万万没法成为一个好故事。
这个故事里的月娘嫁入陈家,从此在厨房过完一生,往好点想,陈锡爱她到白头,她会成为下个陈家最老的佣人,而陈家会因娶了她这样一个出身不好的媳妇,名声受打击;往坏的可能想,陈锡得到了月娘,之后没有外界阻碍的爱情让他失了兴趣,和身边其他人一样,纳了小,这或许是最不堪的一种结局了。
或许月娘的选择是正确的,她在这场感情里要考虑的太多了,不像陈锡,只是为爱不顾一切的翩翩贵公子,他的牺牲并不多,甚至成全了自己的为爱勇敢的虚荣心。
月娘呢,身份的差距,陈家的未来,唯一善待她的好友,自己的外婆,可以想象,如果月娘真的嫁入陈家,她唯一的亲人在黄家会遭多少罪,受多少欺负,而以她外婆那性格又是绝不可能离开黄家的。
然而这些只是她火车站逃跑的理由,在她犹豫的过程中,命运却从中做了手脚,玉珠的不幸,自己已嫁人的名声,陈锡与珍珠已成定局的婚姻,却是她必须放弃陈锡的原因。
分开对他们都是好的。
月娘开发自己的能力,做了生意,成为可以掌控自己命运、实现自己价值的独立女性,嫁给了爱她,并且不在乎她曾经的保罗。
陈锡娶了志同道合,对家族生意有帮助的丽贝儿,共同抚养出优秀的儿女。
而且陈锡与月娘的余生都带着这世间最珍贵的爱生活着,月娘永远相信有个爱她如命的人,无论世事如何变,他的心都不会变,而她也顾全了除他外的所有人;在陈锡心中,对月娘的深爱从未变节,她一直婷婷袅袅的在他心中被他深深爱着。
这已是我能想到最好的结局。
玉珠比较杯具。。。
是圣母剧没错了,除开娘惹文化,剧情就是狗屎,这和女权完全相悖啊……慎点
菊香因祸得福嫁给日本摄影师,虽然后来吃了很多苦,但是最后的爱情真的很感动很美,月娘却没有和有情人终成眷属。
又是一个励志片 坚强的月娘 美丽的欧萱
后面比较好看。20230126花两天快进再看一遍,发现剧组还有15年后回顾的节目。
恶心
想骂人
国庆没事 看到某频道一下午都在放这个电视剧 本本来想随便看看打发时间 没想到看进去了
时代局限性 看不下去 。强行为反转而反转导致剧情很癫,观众也是人呐!
觉得这剧很...怎么形容??...变态!坏人都到主角头上拉屎了,然后主角很阿弥陀佛的说没事。真是可怜了云珠,怎么不把她大姐强暴了啊,就算把主角奸了也不错。太TM恶心的剧情了。
看得我急死了
妈妈的爱看的
思念如燕飞舞舌尖女人不用听天由命,女人的命能自己掌握。感谢这部剧我从小就明白这个道理女人不必跟女人斗,女人应该和男人竞争围绕几代女人的故事,贯彻新旧时代,怀旧温暖的南洋风情东南亚美食启蒙~他们真自信,文化输出做得真好。小时候为娘惹美食惊艳,长大后深深佩服菊香、月娘身为女性的自尊自强。落叶归根,家庭、家族、传承,本质还是中华文化。一个模具刻出来的祖孙三代,精气神却不同。菊香那么美,善良倔强,纤细坚强,总微笑着。月娘从小就勇敢又聪明。庆幸两位演员演了三代人,菊香能开口表达,天兰也能挺直腰板,一展愁眉。月娘活泼开朗不拘不束,脆生生的声音一扫苦情味牛仔是一场幻梦,陈锡是这个腐朽世界为她量身定制的诱饵。因为他们两情相悦所以她的拒绝更难得。人生并不围绕爱情转。可惜本片尊崇传统时不会扬弃。
文化背景五星,后期剧情没有星。他们对我不仁,我却不能对他们不义的想法…作为观众我只能表示尊重😑另外bgm很像在看甄嬛…
节奏太慢,好几次睡着,快进看完。两代女猪脚都被厨神庇护,做出来的菜让人"盲吃"时都会千遍一律的惊讶、发呆然后称好(这个桥段是不是有些熟悉?)有意思的是两代人嫁的都是洋人,这是对日本和米国(月娘的老公国籍需确认)谄媚的表现?或是传统的娘惹文化在本土并不待见反而是外来者才会欣赏?
午后无聊之作
1。实在是没有信心能把它看完,整个画面到口音都是典型的南洋卦,不过苦情的戏剧走向应该是很保守的吧,在我看澳网休息的时候,拿来看看也ok?2。该有的都有了,能苦的都苦了,主角能走的弯路都走了,真的颇辛苦。有人说编剧是变态,哈哈。此剧的确是狗血到了一个极致,但还算老实。
又是一个命苦女人的故事,我妈看的很开心
2020.7.5看完十七集.越看越憋气,一代代的受气包.好人没好报;。
月娘你行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