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神棍糊 20240109 (公众号神棍糊的小海滩)执着于母亲身份的女人们几乎都是厌女的。
通过塑造好母亲好妻子的形象极力贬低不为人母不为人妻的放荡坏女人。
自己把自己当工具,别人就也不能幸免。
坏女人蛇蝎心肠,坏女人打擦边球,坏女人勾引自己害羞纯真的乖宝宝,坏女人和自己抢子宫,更可恶的坏女人是压根没有子宫,男人想挂都挂不上去。
这样的女人多可恶啊,母亲们说。
不知道正是你歇斯底里的你儿你儿才把你儿推进黑洞的。
每个舔脚妈的儿子体内都住着一个断奶就要死的巨婴。
《免责声明/Disclaimer (2024)》中的Nancy就是这样一位母亲,享受着儿子给自己的绝对关注。
爸爸是消失的,妈妈很开心。
儿子的女朋友永远是错的,宝贝儿子不会犯错。
直到儿子的相机里出现别的女人,出现了那个骚货,才让妈妈怒火中烧。
于是在她带上一抹黄金旧色彩的笔下她的儿子被牺牲了。
嗯,是被,这个字一定要强调。
儿子不会主动做什么事,只会被做什么事。
人们说这是母爱,这是母亲的哀悼,我看着是母子乱伦。
悲剧也是一场可笑悲剧。
坏女人是通过母亲们的嘴出来的,参与荡妇羞辱的男性不过是被阉割掉的棋子而已。
母亲,才是这个父权社会的权力最高位,而且不知道自己是被像架傀儡一样架上去的毁神对象。
这些母亲们厌女也不代表她们就爱男。
舔男可不是爱男,就像捧杀母亲和爱女之间一点关系都没有。
她们谁也不爱,既不把自己当个人,也无法把别人当个人。
这部剧中的男性在我的雷达里没有一位没有被父权文化阉割。
好女人首先得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只属于自己,纯洁温柔会照顾人,没有自己的欲望,把自己放在家人后面的本分女人。
抱着这些观点来审判,来赞扬,甚至来爱女性的男性又迂腐又软弱,压根不算什么男人。
剧中两位把女性当工具的居家好男人根本无法让女人产生欲望,反正我无法产生。
连自己爸妈都搞不定,连自己性别都看不懂的笨蛋,我不知道到底有什么性魅力。
可能他们自己也知道吧,所以极其害怕自己被妈妈抛弃,被妈妈比较。
没有自知带来的眼瞎,只会让人叹息。
儿子到底看见了什么?
看见了妈妈的淫荡吗?
Cathy的丈夫怒火中烧。
我要保护我的儿子不受到那个肮脏毒妇的迫害,爸爸想。
我要使用计谋拉拢儿子战队,不要理那个只顾着自己爽的女人了。
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她缺席了儿子的成长,这一切都是她的错。
爸爸和Nancy的眼瞎老头是一伙的,想杀人的时候采取的方式都是一样:妈妈爱男人超过爱你,妈妈不想保护你,因为妈妈从来就没爱过你,你就是个弃婴。
结果复制了他爸的脑残儿子就华丽丽倒下了。
妈妈居然不属于自己这件事,无法让眼瞎男平复。
有人去研究过母亲吗?
真正的把她这个人从母职里拽出来研究过她的矛盾,她的欲望,她的人生吗?
没有。
她就是个子宫。
所以当人们对Cath进行羞辱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怀疑过,包括她的丈夫。
Cath之前也没有研究过自己的母亲。
母亲总是坚强的,总是有爱的。
母亲就是母亲。
在Cath对妈妈说出那些从未对任何人说出的故事后,看起来沉睡中的母亲握住了她的手,这才是母亲对母亲啊,而不是用母亲这个身份去绑架他人。
人类社会的母爱文化太有毒了。
就算Nancy笔下的故事是真的,是一名已婚妇女和自己儿子发生了婚外情,又怎么了?
大众杀死一名女性的武器除了荡妇羞辱就没别的了吗?
除了“你不是个合格的母亲”就没别的了吗?
Cath这个明明很好的母亲配合着用母亲这个身份绑架了自己一辈子。
什么差点让孩子淹死,自己没能进入冰冷的海水救儿子,就罪大恶极?
我也想活命,我不想牺牲自己,这不是人之常情吗?
我被强暴了我还要羞耻?
退一万说就算我是出轨了我就要羞耻?
哪来那么多应该,责任,义务,做不到就要羞耻。
人类真的是自找折磨,自找痛苦。
好在Cath最后站起来了:你宁愿接受我是被强暴了,都无法接受别的男人能带给我欢愉这件事,让我无法原谅你,再见。
相比之下,《我的唯一/My One and Only (2009)》里的两个儿子就超可爱。
大概因为妈妈是个流浪的妈妈,永远不看后视镜的妈妈,儿子犯傻就和他们硬刚的妈妈。
她对男人说,我不确定我还爱不爱你,但我可以肯定我不需要你了。
所以最后跑掉的儿子才会在红河谷的音乐里说,这是我的家,我不管别人怎么说。
我们最终都会发现,我们不会因为需要和人在一起,而是因为爱。
只有爱才是值得的,其他的都可以随风而去。
全能自恋世界的根源就在母爱,就在把女人当工具当乳房根本不当人的母爱身上。
只有当所有母亲都不是好母亲的时候,男性才能从巨婴状态中解放出来,人类才能从无休止的仇恨与对抗中解放出来。
所以我说女性是希望。
放弃你的女人身份,放弃你的母亲身份,先为了你自己而活,再说去照顾任何人。
没有任何主义可以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以仁义责任之名要求他人进行牺牲,进行剥削:(这个世界活着已经够难了。
养育孩子本身就很辛苦,还要去对付变态学校,变态社会,谁又能保证自己是一个完美的好妈妈?
要求自己做一个别人的好妈妈,就是放弃了当自己的好妈妈。
这个世界上最需要你的人是你自己。
是你自己最需要你的无条件母爱,那种无论自己做了什么错事都能接纳自己的爱,不以外界标准来严苛自己的爱。
你需要对自己的同情和爱护,需要那句对自己的对不起。
)做自己的好妈妈,就是要允许自己不是别人的好妈妈(妈宝不是看见妈妈,尊重妈妈,体谅妈妈,爱妈妈。
恰恰相反,妈宝是形容一个人把母亲当作满足自己的产奶工具,否定母亲作为一个人的独立人格。
这个厌女的产生,一部分是来自于整个由成年男性组成的厌女厌男兄弟会对个体的洗脑,一部分来自于身处母亲角色的人对个体的吞噬。
在这种纽带中,孩子既依赖又厌恶母亲(或者是其他作为母亲角色的养育者)作为工具般的存在。
孩子的厌女,除了对养育者本身性别的厌恶,还有其内化了母亲自己对自己的厌恶。
这个母亲,自己就是厌女的。
她只把自己当作一个陷入母亲角色的女性,也就是工具看待,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人看待。
)他首先是个人:阻止个体分化的母爱就是厌女妈宝的孵化器(重发)点击:爱和亲密糊糊是谁重塑自己亲子及教育人格障碍读书看剧笔记世界的真相聊天咨询服务
这是一场我虚构的自白,来自美剧《免责声明》的女主凯特大魔王。
我不认为卡隆导演这次剧集试水成功。
前6集的叙事铺垫花哨有余、底盘虚空,且有刻意误导观众之嫌;揭秘冰山一角的压力全部给到最后一集,反转不叫反转,也没惊悚起来,有逻辑bug。
我也没有演好,事实上我们一家三口的表演脸谱化。
那对疯癫复仇老爹老娘倒是出彩一些,老妈偏执危险的疯,老爹阴损步步为营的癫,隔着屏幕都吓坏我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很难找到扮演凯瑟琳的“核”。
要说失去、从云端跌落,我也是过来人,《蓝色茉莉》里我体会过地位、声名、婚姻全方位崩塌的困顿,我知道背叛和谎言对生活的侵蚀,我无限接近过那个无法逃脱过去阴影的窘迫贵妇茉莉。
我成功过。
更巧的是,在我是天才明星指挥家塔尔的时候,我也收到过一份匿名礼物,同样是一本书,Vita Sackville-West的小说《Challenge》,讲述作者与一个试图自杀的女人之间的浪漫关系。
和凯瑟琳想烧掉书一样,塔尔撕毁扔掉了小说,因为她马上意识到了这本书是对她和Krista关系的暗示。
Krista是她的女学徒乐手,在她自杀上了新闻后,塔尔陷入恐慌,她胁迫女助理删掉Krista发来的绝望告密邮件。
是的,你看出来了,塔尔是一个拥有男性思维的公开女铜,是一个贪恋权力、年轻女性的性掠夺者。
我扮演过施害者,但凯瑟琳是受害者。
我非常心痛她受到的创伤:1、没有勇气救儿子、不配为母的阴影;
2、被实质性侵;
3、被动堕胎。
同时,她被性侵之后可能要经历的二次伤害:1、非完美受害人必须自证清白;
2、自责、耻辱感、愧疚。
最让我愤怒的是丈夫罗伯特宁可她被强暴,只要不是出轨!
(我很高兴剧本选择不原谅罗伯特这个伪君子!
)或许这样骇人的伤痛,未亲身经历的人很难感同身受,或者我已经被这样的悲哀打败了。
将人类默认为男性,是人类社会结构的根本;男性是绝对的主体,女性是他者,这是波伏瓦在75年前发出的提醒,这也是我在罗伯特身上看到的。
我想说,卡隆导演像做一个科普,一个遭遇创伤的精准样本,人们会以视觉和嗅觉的碎片记忆来记得创伤:酒店天花板壁画,和闻到就作呕的气味。
我的旁白太多了,这是影像的遗憾,也是文字的胜利。
听说你们喜欢我的声线。
我是澳洲人,演伊丽莎白女王时我恶补古典英语,演塔尔时我要掌握德语,我还原过奥斯卡影后凯瑟琳·赫本的声音语调,得到了她本人的高度赞许。
我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不只是一个演员,我更将自己视为一个将内心深处情感与对生活观察,融入每一个角色的艺术家。
我可以为女王漂白眼睫毛和眉毛,剃掉头顶的部分头发;也心甘情愿花一年时间去学习钢琴和指挥技巧。
我也有儿子,3个,还有一个领养的女儿,母亲的角色感我肯定有的,但我依然困惑凯瑟琳与尼克之间的疏离。
感谢我的人生尚完整,希望这是我演不好凯瑟琳的原因。
面对伤痛,我无力表演。
It’s very suspicious that the story of the leading actress/victim version in the 7th final episode in which she left the key on the door of an Italian resort hotel, has been raped for 3 hours and half without any fight against a 19-year-old Londoner rapist, didn’t ask for any help from her husband and local police after incident, especially her son Nicolas saw the whole violation which lets him down and depressed during his puberty uniquely cured with drugs. The biggest question is, the real motif of this young emotional criminal to rescue the son of the injured mother that he photographed and raped last night. Wanted to atone for his minor crime? To clarify his kindness and innocence? To apology for his impulsion and disrespect? Two sons didn’t deserve death, but one of them should have been formally indicted in court.For the mothers’ side, one surmised a scenario and wrote an infidelity story in order to mourn her only son and to uphold her imaginary justice; another spent her lifetime to take care of her son and to keep the family on track. Unfortunately, one died of cancer, another lived dishonorably in the gossips. But the grief of maternal instinct was the same.People usually say that the dead doesn’t talk, let the time tell it. The perpetrator paid his life for another younger son’s life to make up for his sin violating the mother of this extricated child, however, the widower, who dressed his wife’s worn cardigan, has meticulously planned the revenge to take the female cheater down and to execute her precious son’s life. One single flutter of a butterfly could make chain-react on Earth, an evil thought could also destroy drastically two families and everyone’s conviction, future and life.
前六集几乎要被导演骗过去了,唯一支撑我继续怀疑的点就是:那个妈妈是怎么靠几张照片编出一本书的?
记录几句喜欢的台词:Beware of narrative and form. Their power can bring us closer to the truth, but they can also be a weapon with a great power to manipulate.You're managing the idea of me having been violated by someone far more easily than the idea of that someone bringing me pleasure. You know, it's almost like you-- you're relieved that I was raped. I don't know how to forgive that.
看到老头开始烧照片的时候,觉得这部剧是两三星水平,为了反转而反转,逻辑关系混乱。
看到照片中的小男孩,发现原来是四星水平,因为证明女主说的也只是一面之词,变成了罗生门式故事,正如没理由完全相信小说一样,有什么理由完全相信女主说的话呢,毕竟逻辑关系明摆在那里,觉得原来剧集要表达的是眼见为虚,耳听也为虚,永远不要全盘接受任何主观的灌输。
但是打完分看到一些主流评论,非常疑惑,剧集什么时候变成了女性主义叙事,都默认女主的反转发言其实才是真相?
想了一下,发现如果女主说的是实话,那就是烂剧一部,但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是烂剧之前,还是愿意相信呈现出来的都是有意为之。
为什么?
因为如果女主说的是真的,那即使能理解事后不报警、处理了本来留存的证据,其他的几乎就没有能用逻辑来解释的东西了:(1)为什么前一天经受如此伤害之后,第二天依旧出海游玩?
(2)为什么前一晚还在持刀威胁,毫无同理心的歹徒,第二天奋不顾身救昨天自己威胁的人质?
只是因为人性复杂?
(3)为什么第一次见到颠倒黑白的小说,完全没有意识到报复的危险、澄清的必要?
仍存侥幸不会指名道姓、并且触及身边人?
(4)即使(3)是合理的,在面对丈夫甩出照片,明显误解情绪失控时,还不澄清,还不解释,还不报警,有任何合理性?
没有机会开口?
发那么多条短信,说一下“你误解了”,“事实是XXX”,“XXX是谎言不要相信”,“多年隐瞒背后的痛苦与无奈是XXX”就无法做到?
(5)即使(4)还是情有可原,丈夫都收拾好东西把自己扫地出门了,还是听之任之,一走了之?
不解释,不澄清,不做一点沟通努力?
生存本能都消失了?
(6)同事都被诬告影响,工作受到影响,同事兴师问罪,不报警、不解释、不澄清、不重视、带情绪一走了之?
合理吗?
(7)儿子都被老头接触,知道了谎言,住进了医院,生命垂危,依然和丈夫闹矛盾,无法沟通的情况下,还是不解释,不澄清,不解开问题的根源以便能说服丈夫先管孩子?
(8)明知老头都去医院取小孩性命了,和丈夫沟通被拒绝,还是得不到信任的情况下,还是不坦白,不解释,不报警,儿子的命还是没有自己的考量重要?
如果上述这些逻辑硬伤是导演刻意为之,因为结果其实是,女主本来说的也不是都是真的,自己不完全是受害者,通过老头看到照片告诉观众,发现女主说儿子被哄睡,为了不影响儿子顺从歹徒(儿子肯定不可能在屋内)都是假的,说明老头也被女主骗了,前面的逻辑还是能通畅,毕竟就解释了为什么女主不像一个正常受害人一样作出反应。
但是你要是非说导演要表达的是女性主义叙事,女主的反转说的是事实,因为还有什么刀的划痕来佐证、儿子的女友来佐证等等,那我只能说剧集为了输出自己的观点在毫不考虑剧情合理性、逻辑性的情况下拉了一坨大的,还用了近7个小时。
导演和女主,总有一个确实有问题。
作为有情众生的人很容易会带上情感和情绪的有色眼镜去看待一件事情以及一个人而完全掩盖或者忽略掉那件事情和那个人的真实一面当观众以为女主角是那样的时候其实她只是这样而已人世间的一切都一直如此这般来来去去地演练着直到某个人能从所有的无爱经历之中领略到一切都是爱
《免责声明》仿若一道凌厉的闪电,劈开常规叙事的沉闷夜空,青、中两位凯瑟琳、Jonathan的表演,也是重要看点,4202年了,“荡妇祸水”论调竟依旧好使,如鬼魅萦绕不散,比病毒肆虐蔓延更迅猛。
凯瑟琳因遥远的噩梦般的伤害,在20年后再周遭二次痛击。
丈夫未等她半句辩解,便轻信流言,那曾同床共枕的信任瞬间碎成齑粉,仿若多年情分不敌蜚短流长的轻轻一击;Jonatan母亲仅凭臆想与偏爱,亲手炮制抹黑同类的版本,全然不去追问任何真相;职场更是冷酷无情,多年打拼筑起的事业,因这莫须有的污名倾刻崩塌;野心勃勃的下属趁火打劫,踩着她的伤口妄图一步登天,人性之恶、世态炎凉,女性困境即使在当下的英伦与几百年前的猎巫运动,人类认知并无些许进步。
最反讽是我们这些看客,起初又何尝不是轻易掉进思维陷阱,为剧情裹挟,对着“舍身救荡妇儿子”的 Jonathan 流下母性的伤心的泪水,却没细究背后隐藏的荒诞逻辑。
直到剧末反转,才惊觉自己的浅薄脑残。
这反转精妙绝伦,如利刃精准戳破我们认知的泡沫,原来一切所见所闻皆可能是精心伪装的假象,真相被层层掩埋在偏见与臆断之下。
最令大多数女观众困惑不解的是,凯瑟琳夫妻关系的最终破裂。
丈夫获晓真相与免责声明后转𣊬原谅,妻子却毅然离去,这看似矛盾的抉择,恰恰撕开了人与人认知的鸿沟。
妻子历经磨难,丈夫无法心疼共情却在得知妻子并不是背叛,或者是并非不满自己的性能力后释放选择原谅,本身就足够令凯瑟琳心死离去全聚的编导服画道摄演也均为上层,而最后的反转,为提神之笔~使之成为魔幻暗黑题材里一个高级而经典的存在。
有剧透,慎点!
儿子尼克到底知道不知道?
我一直揪心他经历了什么,但他选择了抹去记忆。
剧中铺垫了好几次,爸妈分别直接或者试探过,他是否记得5岁的度假旅行,尼克不是装的,他是真的不记得了。
看前4集时,我以为是白富阶层的潘多拉盒子,外遇吸毒、慈善黑幕、高嫁A婚里白男虚伪的精致利己,没想到看完发现,这原来是讲心理创伤的啊!
几个细节可以证明,尼克看到了那个现场:蕞有力的证据,当然是照片。
(火光中小尼克赫然出现在相片上,真是骇然又心碎)
二是气味。
病床上刚从麻醉中醒来的尼克闻到复仇老爹的须后水,唤醒了被压制遗忘的记忆,(年轻凯瑟琳去安抚儿子时,尼克也问过什么味道),那个镜头有明显的喘息声,他无意识地喊妈妈,是想逃离当年那个酒店房间。
亲眼目睹妈妈被暴力侵犯的场景,对一个5岁的孩子未免太过可怕!
发生解离是创伤的核心,小尼克的生命力停顿在了5岁的意大利海滩。
难以承受的记忆被抹去了,而嗅觉成为情绪闪回的连接。
(同样让凯瑟琳产生应激反应的味道)
三,真相藏在他为妈妈编造的另一个版本的故事里。
“他知道该死的是自己,结果他却被救起了……女主角唯一的孩子葬身大海,她从失去爱子的痛苦中站起来,这种角色非常适合她,而非拥有一个低调内向、郁郁寡欢、毫无成就的废物儿子.…..”
在创伤事件发生时,如果战斗或逃跑反应(SNS)没有被启动,就会出现僵住或崩溃(DVC)的应对模式。
对小尼克来说,现实有如遭遇海难,小船沉没。
疏离枯萎的他,在后来的20年里,一点一点地失去他的未来。
创伤的人卡在他的经历中,不能将新的经验整合到现在的生活当中。
他无法感受到活力,而失调的结果就是用上瘾去逃避创伤。
我觉得尼克第二天是有自毁意图的,无力感和巨大的自责,摧毁了这个可怜的孩子。
他拖着小船自己走进海水里,被救之后,一直回避凯瑟琳,那是一种防御机制。
其实内心深处,潜意识里他同情妈妈,事事都要顾及妈妈的感受。
儿童精神科医生佩里,给美国鲁豫奥普拉讲过一个3岁男孩自杀的案例。
小男孩目睹妈妈被人杀害,6周后爸爸与他回忆妈妈的时候,小孩跳下车跑向车流。
佩里医生分析,创伤经历被激活的时候,负责思考的脑区会被关闭。
小男孩并不打算自杀,3岁的他其实没有任何打算,他只想“迅速逃离”,逃离母亲被杀死的痛苦画面。
这不是一部优质好剧,这是一个关于创伤幸存者的样本。
我想说,一颗橡子中包含了橡树的全部,我们现在的每时每刻都由过去的所有时刻构建而成。
你经历了什么,你的身体从未忘记。
PS:彩蛋。
一叶障目的偏见和被愤怒冲昏头脑的无知,恰恰就体现在各种恶评和低分上,电影想表达的意思被你们一一印证,你们都是南希和丈夫,你们并不了解被性侵的心路历程,却说出女主没长嘴这种看似厌蠢实则真蠢的话。
就算你曾被性侵,且勇敢又主动的和盘托出,那是否有一类女性,她们就是羞于启齿,即便被丈夫扫地出门的关键时刻也吐不出半个有用的字?
你们有没有站在这种“懦弱又羞耻”的女性角度替她们想过?
没有,你们要的是爽快的复仇,凌厉的反转,诚然,这种剧情很抓人,但现实是,这种“懦弱”的女性非常多,多到你难以想象,超过电影情节。
我曾是这样一个女性的亲属,我知道那种想即刻让对方死掉,又庆幸能将此事雪藏的矛盾心理,时间久了自己都能骗过自己,最可悲的是,明明是被性侵,但由羞耻发酵出的罪恶感会压过性侵本身,在谎言和欺骗背后,自己变成了最坏的那个人,以至于要揭掉伤疤的时候,痛感掩盖了所有言语,同时也掩盖了旁观者的判断,这种无声的疼痛是所有养尊处优喝着奶茶看着剧的顺遂者们无法共情的,他们只会觉得你蠢,为什么一早不说?
为什么不扇死性侵者的家属?
为什么要绥靖加害者?
慢慢的你变成了话题中心,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即便有一天还你以清白,但疤痕是永恒的,这种事我经历过,电影反而拍的过于简单,现实只会更加窒息,毕竟不是所有女性都是坚强的斗士。
请关爱所有女性,哪怕她是个没长嘴的哑巴!
I hate human beings! 我讨厌断章取义,讨厌见风就是雨容易被带节奏的人类,没有自己最基本的判断。
讨厌自大的男人和愚蠢的女人。
出于善意,并不一定会收到善良的回报。
傻逼人类。
看到第六集凯瑟琳把老头推倒的时候,我真的只想给两颗星了谢谢…第七集,讲半天讲不到重点…毫无逻辑且行为毫无章法…唉…为什么女人总是会生活在恐惧之中呢,生活在恐惧之中事后还不敢维护自己的权益。
因为那个男人最终因为救了自己的儿子而死就原谅他犯下的错,删除所有被侵犯的证据?
以至于在未来还被他变态的父母报复…女人啊!
少一点同情心,多一点理性吧!
最后一集,看见凯瑟琳一口一口的喝被下了安眠药的茶,讲叙对面老头的儿子对她做的如此不堪的事情。
老头作为男人能接受自己的儿子是个强奸犯吗?
Like father like son. 看完这部剧我感觉世界给我喂了一坨屎… 我就想知道人类这种邪恶的物种什么时候才能灭绝啊…
艺术性很强 但是我想说 嘴是个好东西 最后一集的情节让我感受到了智商的侮辱
有点虎头蛇尾,最后一集的反转不够有说服力,我不明白既然乔纳森能做出那档子事儿为何又要拼了命去拯救他人呢?总觉得很怪异,且Nancy半路从意大利愤怒地回到伦敦这个事儿就不提起了,真相究竟是什么?老头就仅仅只是因为Nicholas喃喃自语的一句话就放下杀心???太诡异了最后一集的剧情。片子质感很不错,但剧情实在是虚浮。PS:唯一满意的点是Catherine最后和他丈夫离婚了,丈夫请求她原谅她,她说她无法原谅,说的那段台词很动人。
近期看到少有的震撼到心灵的好剧!果然看演技好的群演剧才会赏心悦目啊…..而且很剖析人性,其中两句灵魂拷问1 老头反问丈夫 “你不是也没了解清楚吗?” 2 “我被人强暴”比“我出轨年轻男孩获得愉悦”好像更让你松了一口气?
讨厌剧里每一个男的,幻想的情欲戏占比太大了很不适
果然有反转
当他知道真相后居然释怀了。他心中情愿妻子被暴力侵犯留下一辈子的伤害也不愿意妻子背叛他。果然很难原谅。还有,剧里所有人都养猫,真好哦
相当有意思。这是一连串的暴力,但最后揭破真相后,仍有冰山在下面。“邪恶书稿”真的是我今年很喜欢的一个题眼,或许它也隐隐指向我自己某些阴暗面。诚如镜镜所言,“性”是本剧相当重要的因素,它花大篇幅展现女主视角下的性,尽管那是“文学”的部分,但依旧重要且意味深长。那些以她主导乃至教导,并且不必“做完全套”的性爱,与最后夫妇俩的医院谈话形成巨大且必要的击打,全剧里几位男性的伪善统统被重重击倒。与此同时,女性角色们的复杂度也可惊叹。人真的是一种,凭自己主观构建就可连环释放能量的生物。全剧唯一瑕疵似乎只有最后一集的时间线,但与整体的精妙层叠相比瑕不掩瑜。只是我竟然也开始参与这个故事的辩护了,这会让我感到某种层面的恐惧:它抓住甚至拖拽了我,让我也构造了属于观众的一种表述。
受够了流媒体剧找一群名导名演员,对着一个流水线剧本,装模作样地讨论社会道德人性。以及西语世界文艺创作者就是恶棍列传,首先丢掉empathy,然后才能玩弄叙事和观众。
糟糕的剧本,精良的制作。狗血的我笑裂了嘴上因为冬天干燥裂开的口子。
烂尾烂片 简单来说就是死无对证没有结局 靠观众给结果 这跟真正意义的开放性结局是两回事 真正的开放性结局其实是有结果的 只是不给你拍完 让你把好的或者不好的结局脑补延续完 这种所谓开放结局就是死无对证的烂尾 没有什么特别的逻辑存在
从第六集还是什么都捂着不揭晓,就已经预感要烂尾了;结果第七集直接让之前全部变成故弄玄虚。卡隆你怎么要沦落到拍这种说罗生门反转都显得过誉的叙事了?下次来拍国产吧
后面有反转,结构很工整。但整个剧本的存在感实在太强了,导致叙事几乎没有提供观众任何解读的空间。同时觉得这个故事本身非常不convincing。看到最后有一种观众被导演完全戏耍了的感觉。
“你在得知我是被强奸后,比起我得到肉体的愉悦,反而如释重负,这使我无法原谅你”
故事的A或B版本只是辩词,越是用挑逗、煽动、欲盖弥彰的方式渲染,越显得心虚而无力。大量的内心独白彻底消灭了影像的多义性,你无条件地相信A,直到无害的版本被和盘托出,迅速倒戈成为了最优的唯一解,儿戏一般的叙事策略。
很久没一口气追完一部剧,故事本身没那么绝妙,但导演好多段落拍的太有吸引力,精准。前面几集非常sexy,甚至大于sex段落本身。最后丈夫的反应真的很讽刺。当然觉得是可以更早解释清楚的,拖着的理由有点弱。
故事的精彩如果与结局反转有关,那就应该更有力的描述两个版本的对比,女性在故事中承受的一切痛苦就这么被轻描淡写的带过了。而这种荡妇羞辱的讽刺感也没有达到效果,反而还是满足了观众对女性的意淫,重申了对女人出轨一夜情的旧叙事,这种不适感真的不喜欢。剧里的白男们确实拍出了让人恶心的感觉,太蠢太自大了。
拍得不错,画面构图都很有美学,就是这么简单一件事磨叽了这么多,以为看悬疑结果是这些?恶人会舍己救人?女主不能解释?西方s解放了那么多年接受不了一次出轨吗?还以为重点是男二救人,然后女主看着他死,搞半天这些人的重点是出轨?
角色对话,角色旁白,画外解说,还有一本虚实不清的书,卡隆一定要给当代社会的罗生门编织这么多层迷雾吗?怕观众不明白?还是故意捣浆糊?而且narrator的口音音色音调都像极了博德之门3里的旁白,让刚打完游戏就看此剧的鄙人更加恍惚。即使是女神主演,也觉得为了上nothing as it seems这一课,时间成本有点高,到最后一口气追完的终极解释还是娱乐性。Kline和Manville非常抢戏。
这部就是中老年男性创作者想拍女性视角,但是拍出一个纯纯的女性工具人的典型代表:女主在里面完全看不出有什么除了“母亲”身份之外的主体性,工作就是开头一场戏,然后就变成了想象中pornography承载者,是男权叙事方方面面的受害者,她甚至自己不会为自己发声,被自己的女性下属陷害,而且没有一个朋友,最后,她抱着自己的儿子沉浸在母性forever的追寻中,真挺绝。Just another享受拍摄女性痛苦的创作。我想也许很多男性创作者根本不会写可以快乐的女性形象,或者根本没兴趣写。PS. 大魔王挑剧本的眼光…和另外三位差不多位置的女演员(Nicole/Tilda/Kate 比有点子差啊
如果不能嫁给一个可以和盘托出的人,那咱们这边的建议还是别嫁,何况还是个x能力一般的男人。不过女主最后还算清醒,你丫听到理由是我被强j而不是你被戴绿帽子反而觉得释然,你他妈算个什么狗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