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将4部看完了2遍,直接来评价第4部,各种勾心斗角上的剧情和演技都很不错,各种细节,比如历史环境的塑造,人物的爱好的细节,人物对于纳粹的崇拜与仇恨也都可以在一些小细节上发现,塑造非常不错,加上新颖历史的素材很不错。
但是越到了后面几部就越是能感受到那种来自个人英雄主义的影响。
可以说前篇围绕女主,史密斯,乔来写的每人都是独立的但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生活在一个大环境里的相遇和勾心斗角,其中几个篡权,暗杀也都很真实。
但是到了后面几部。
虽然添加了好多角色,还是主要围绕女主和史密斯,但是最不能接受的是似乎任何人不管是史密斯还是新加入的人,都会受到女主的影响,女主的观点不管对与错,长远与否都会无条件的感染和他交谈的人,这已经是很明显的个人英雄主义。
感觉更像是想匆忙结尾,对于起义的细节没有深挖,用女主的语言感染来一笔带过本来需要感染反派和观众的情节,直接策反了反派和路人,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她抓住了反派心里,但是前几部塑造人物形象我根本不相信她的心里防线这么弱。
还有女主那可有可无的感情线,这种可有可无的存在其实可以加强或者去掉,女主这边身边的男主几集一个,正牌走的很安详,女主为很多人流过泪,但是老公死了都没给流泪的画面。
反倒是史密斯夫妇感情描述的很好,那种对家庭,儿女的情感,最后也被女主利用,虽然把史密斯妻子的理性刻意的削减,来达到快速结束剧情,推助了反抗军的暂时胜利。
本剧给了几点关于民主与专制的启示:民主会陷入劣政和分裂,不握枪的专制会陷入统治集团内部无休止权力的斗争,下限于暴力手段。
握枪的专制军队没有战斗力。
这部剧讲的就是唯心主义如何战胜唯物主义的故事,所以如果你在意细节和机械降神的桥段你就输了。
剧中帝国为了宣传拍摄的一部剧,在现实里是美国的经典电视剧《阴阳魔界》,1959年正是符合时间线。
这部剧里每一个反派都得到了应有的审判,城户检察官没有死,但是失去了他最在意的事物,荣耀,剁指加入Yakuza。
最可惜的是史密斯元帅,独立后仍成立法西斯美利坚的设定很有意思,顺便嘲讽了一遍越战和美国价值观,如果他不死,才是剧情符合现实的正确走向,白左是人类之耻。
重新看了遍高堡奇人,越看越觉得编剧的想法很有意思。
三个反派的塑造简直是有血有肉,而且他们仨的立场都很鲜明。
田上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主张和而不同;城户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国家利益第一位,但也不是愚忠;史密斯虽然是投诚的军官,但是他的思想从前到后有很大的变化,身在纳粹心在美再看正方高堡奇人这边…朱莉安娜到处撺掇人起义,然后啥都没干成…黑人共产反抗军这边天天吵架互相推诿,领导者天天把自由挂嘴边连个思想纲领都没有(就这居然还声称是毛主席的拥趸…),就这么一群搞暗杀都搞不明白的主儿最后还能搞起来起义???
真就强行……史密斯好不容易当上元首,马上要统一北美的时候,被杀了?
没啥好说的了…毕竟开篇就弄死田上这后面整成这样也合理……
美剧,一如所料的烂尾了。
可惜了呀,其实不一定需要啥大场面;也不需要完整的世界局势推演;也不需要完美解释平行世界啥的,因为反正也解释不清。
即便只有一季来收尾,至少也能收得让人余味无穷呀。
高堡奇人最让人激赏的是整体的质感,纳粹艺术、日式美学与美国50年代风格的混搭,让人能完全信服高堡世界的真实性。
以这种真实性为基础,让我们不由得思考:现在的世界是理所当然的吗?
在不同环境下我们会变成啥样子?
我自己的经历应该是很好的例子:1970年出生在南京,赶上了些WG的尾巴,举着小旗子参加过粉碎4P帮的游行,上小学一年级时看到为了参加高考,下乡回来的青年住在路边的棚子里,在路灯下读书……。
1980年到美国,1981年到台湾,1998年又到上海工作。
我也等于穿越了几个世界,为了适应环境,在不同的地方说不同的话,比如在台湾读小学也不难,只要把**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主词改一下就好了。
1980年时,谁能确定改革开放能一直持续下去?
谁能料到超英赶美不是空想?
也许,历史关键时刻一点点小小的偏差,世界就不是这样的了。
这部美剧,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反思:美国究竟是特别的,还是只是幸运?
第四季一开始出现“未济”之卦时,我还很兴奋,脑洞大开,因为水火未济,坎和离都是对称图形,只要反过来看就是“既济”,是否暗示了什么?
要反其道而行?
还是反过来看问题?
还是反向穿越?
结果我想多了……最后结尾出现“未济”的图形时,我还想是否转一下图形就会出现啥机关,哈哈,浪费了一个易经的梗呀。
结尾如果改成这样:约翰史密斯在火车上向海伦坦白:已经为美国独立易帜做好了万全的安排,之前虚与委蛇是为了迷惑德国,部队其实是去夺取核武器控制权的,这次是准备带儿子过来给海伦看看……。
然而,这时海伦已经来不及阻止了,最后两人相拥,迎向终结……。
不要温柔的走入那良夜。
结局不完美不完整没关系,但一定要震撼,让人为之低徊不已,余韵无穷。
然而,这还是非常好的一部剧。
从第一季追到现在 说实话我看到第九集结束的时候 都感觉这是我这几年看过最精彩的美剧了!
不管是精致的各类场景和服饰 武器等细节 可以说是十分精美!
让人真的感觉就是一个平行世界 毫无违和感 还有九集以前的情节设置 紧张刺激 高潮迭起!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灯塔 主导全人类抗击法西斯的大旗 还开发了54 56式武器,支持领导黑色共产主义-真是666哈哈哈。
剧情反转也是大呼过瘾 尤其第九集里的戈兹曼 史密斯清洗纳粹管理层 我的天!
看到这里简直精彩纷呈 都不忍心看大结局。
可是!
着大结局什么鬼!
史密斯死的不明不白?
日本总督就这样成了黑社会?
帝国最精锐的穿越实验室就这被游击队攻克?
太多槽点了 最后美帝国和黑人怎么相处?
还是继续分裂 还有后面穿越回来的人到底是谁?
是另外几个平行世界的难民吗?
总之 虎头蛇尾 有点遗憾!
可能是剧组没钱了,这个结局不能说是潦草吧也只能说是不知所云。
看完全四季发现让自己坚持下去的其实只是这个架空世界的设定而已。
朱莉安娜跑来跑去的但好像什么都没干德意志帝国突然就被政变瓜分了然后刚刚成为美洲领袖的史密斯就死于反抗组织然后被屠杀的人们就突然通过The Gate 穿越到平行时空了,盟军胜了我觉得实在不行纳粹和日本不被推翻也可以
人类是一种视觉动物,看一眼得到的信息大过声音,词语以及其他任何媒介,直觉就是比意识更快更直接。
这个小说名字叫高堡奇人。
没看过原著,直接看的本剧。
这里的高堡奇人是一个电影放映员,因为经常接触胶片,无意中发现了那些穿越过来的人带来的影片,他可以判断某些信息,因此抵抗组织都自动的汇聚在他周围。
剧中历史的转折点是罗斯福的被刺杀,刺杀之后美国经济大萧条,没造出核武器,失去了战争。
有没有想过,也许这个世界的希特勒比高堡奇人更早的注意到这些影片的存在,他看到了几乎在所有的平行世界中纳粹都输了,输的原因,无外乎经济问题和武器问题,所以希特勒首先派人干掉了罗斯福,然后优先发展了核武器。
这才有了先发制人,华盛顿挨了一颗核弹结束了战争。
副总指挥史密斯才有了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
副总指挥是在核弹解决美国之后加入纳粹的,可想而知他的利用价值就在于揭发逮捕旧军官,瓦解霉菌地下抵抗组织,同时,高堡奇人的出现,让希特勒可以更集中性的获得那些录影带。
高堡奇人在美国,因此史密斯副总指挥才奇迹般地获得了晋升,他升的太快,以至于被柏林的元勋派们嫉妒,海德里希要专程跑到北美来最后试探史密斯到底属于哪一派。
我觉得,希特勒其实根据那些录像带已经预测到了这次刺杀,所以才毫无惊喜的瓦解了刺客的意志,可惜他不会也不可能穿越,其他的世界不适合他生存,他也不能抗拒死亡。
希姆莱说的对,要遇到正确的人。
他遇到了希特勒,从一个养鸡场主变成帝国二号人物。
史密斯也是因为高堡奇人,而改变了自己的进程。
人总是需要比其他人多的信息,才能突出重围。
否则就是垃圾一坨。
是这样的
如此热爱家庭的一个好男人,如此爱自己的老婆。
却遭到家庭的背叛,每天还要担心着职务上带来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一步走错万劫不复。
他太累了,老婆老婆,各种作,出轨啥的,欧美人嘛,不计较了。
关键是一切的始作俑者是你诶,你自己不去想解决方案不说,全扔给史密斯,最后让史密斯成为最邪恶的人,你在唾一口唾沫在他脸上。
可是到最后我们的斯密斯怎么做的,居然还是爱你爱的死去活来。
对家庭的责任感无人能敌。
你要说错误,他给家人的关心可能确实不够,对他家人的时间确实小于给工作的时间,但是这不也正是让家人能够生活的相对安全和有保障么?
它为了儿子能直接不顾叛国罪去杀人,它为了和平,让自己的家人生活在安全的地方,不惜叛国和日本人交换假情报(虽然当时它不知道是假的)。
它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为了这个他爱的女人,可是结局真的是太让人心疼了。
如果你和剧里其它任何女人结婚,你的结局也不会是这样,诶~命运就是个笑话啊。
她真的不值得你这么多的付出。
另外,这让每个剧应该改个名字,高堡奇人,一共没出现多少次,也没啥价值,不如叫,一个好老婆的重要性。
一样能来回穿越~
看着依然比较舒服,可惜有很多地方是可以展开讲讲,很多地方也是可以缩减的,感觉剧情发展方向有点歪,或者说视角太低。
我觉得是过于关注城户父子之间的情感纠葛了,黑人反抗军在剧情展现出的力量来看跟一个帮派差不多,居然也花了那么多笔墨,还接管了日军遗留下的土地,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毕竟我也不是专业人士。
还有田上,居然一开始就死了,佛了,这个角色完全可以再深挖啊。
从第三季的结尾来看第四季应当是有很多大场面或者是政治层面的博弈,可惜都没看到。
最后一集简直可以说是烂尾,仿佛是拍到最后才发现剧组没钱了还是赶紧套个感人的结尾进去吧……
几年前有部美剧《高堡奇人》,剧情架空历史,设定德日轴心国赢得了二战。
在北美,日本帝国统治了西部。
德国法西斯则在东岸建政,创造了一个看不到有色人种的“纳粹美国”。
这里奉行雅利安-盎格鲁萨克逊优越论,基于种族、血统、基因搞社会达尔文主义,“优胜劣汰”,大兴集中营,灭绝“劣等人口”。
纳粹美国高官史密斯心狠手辣,不料自己亲儿子托马斯暴露出了基因缺陷。
按照国策,哪怕贵如高官之子,托马斯也应作为废物被处决。
史密斯心如刀割,决心利用职权腾挪操作,保住儿子一命。
没曾想,从小笃信说教的托马斯,真心认为自己理应被淘汰,他主动向当局自首,然后被处决。
一花一世界,一心一社会。
杀死托马斯的,是已然内化到他幼小心灵深处的纳粹社会。
当“思想改造”百分百完成,小托马斯之死固然令人痛惜,却也是“求不仁得不仁”,个人毁灭,秩序实现。
这部剧我看过有一段时间了,之所以又想起托马斯之死,是因为听说了身边发生的一件事:“上周末家里聚餐的时候,大表姐跟我说,初三的侄子班上数学课代表挺好一个小孩,侄子考试卷分数算错了还会带着侄子去找老师,就住他们小区,有天突然家长退群,同学发现一周没来上课了让侄子打听一下,结果我姐跑去问了社区,小孩跳楼了,9点发了考试成绩,12点回家从15楼跳下去了。
”上文里的“我”,是熟人。
这些年来,中小学生因成绩波动动辄跳楼的悲剧,想必各位也不稀见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一边孩子从小就送各种培优样样争先,一边又担心孩子承受不起挫败,早早凋零。
纵身一跃,堕入深渊。
无人忍心指责。
因为深渊正是我们交给他们的图景。
儿童本无世界,他们的世界只是成人社会的初级镜像。
时代风气倒转,如今光听说家长担心孩子在学习上投注太多,而二十年前一门心思搞学习会被视为没脑子加缺乏魅力,类似美剧里的nerd。
有位学霸朋友回忆,当年班上女孩子只在考试时对他好,抄完考卷,转身继续追捧那些“混得好”的男生,谁谁打架能叫来好多人呢。
那时候还没有985,小混混还是班上的顶流,做题家的春天,还没有到来。
初代改开的荒原上,一部分人下岗发了财,更多人下岗饿肚子,军公教保障有余油水不足。
他们的子女分别在校园里扮演小混混和做题家,以及作为两者预备队或跟屁虫的草芥……此中种种,只是同一事实的不同面相。
时间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积贫积弱陡然上位地球第一,改开臻于伟大,哪里还有什么荒原?
连小县城都只准新建高层。
资源收束,资本俯首,外破遏制,内沉社区,人心唯瞻,江山一统……这才迎来了做题家的春天。
对于竞争,下一代比我们当年投入更多,原因无它:并非而今只有做题家才是赢家,而是成为做题家才有下场一搏的资格。
985211杀到手,上可委身体制内星辰大海,中可赢取大厂福报996,下可回老家混个吃皇粮。
至于个别做题家教授、舆情专家遭遇强拆寻短见,说什么“学新闻学法律却保护不了自己的财产”,未免做题过量入戏太深——能保护你的从来就不是法律和新闻;摊上事儿摆不平认栽才是做题家的觉悟;路见方芳一声吼,就不要在被不平绊倒时哀叹竟无一人是方芳。
靠帮着利维坦刨坑埋人谋生的人也被顺手埋了,这本来就是合乎逻辑的“偶然”,概率之内的“意外”。
以明哲保身为前提理性维权,是更广大做题家凭借本能就能达到的觉悟。
并夕夕社畜过劳死能刷屏一礼拜,投喂社畜的外卖骑手激情杀人能热三天,千里之外给社畜组装手机的厂妹血泪讨薪,你不会听到她们的声音。
人们的世界并不彼此相通,此间尤是。
全球化宕机前途未卜,“低人权优势”逼近殆尽,城市化进程实际结束,未富先老上身,内卷层层浸润……“三个世界的划分”从“关于世界的划分”,悄然内化到帝国内部。
“一线”“新一线”话题热度经年不退,正在于迎合了做题家高筑概念堤防哪管洪水滔天的乐观积极。
不是谁都有资格卑微,不是谁都有资格被称为“社畜”。
做题家之路固然越来越“卷”,然而做题家已是少数人,能够幸运挤站在火海里的云台上。
不要说中产家庭未必就瞧不起厂妹,中产花朵一跳包治一切政治正确。
抛开这些漂亮衣裳,真正的做题家共识就是“当loser等于下地狱”,在接班人那里就会被忠实简化成“考不好毋宁跳”。
当你接受前者,你就在向儿女灌输后者,约等于签约自我剥夺或舍弃部分监护权。
做题家容易忽略卖命契通常不止此身。
最后,谨慎理解“儿童是谁的财富”类提法,财富可能受损乃至灭失,或者被谁交易、使用、消费、淘汰……以生命为财富,甚至没有财险。
你无法阻止一个小做题家的纵身一跃,就像史密斯无法阻止小托马斯崇高的自我举报。
他们只是忠实地淘汰了自己。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毕迩思https://mp.weixin.qq.com/s/IgGa5UbYS04dbseBvKor0A
结局整个大无语,最后两集真的是各种神兵天降和离奇转折,肉眼可见的为了结局而结局,关键是到最后也没有解释清楚(是不是因为原本计划下一季但实际上被砍掉了?),实在是难以接受这样的结局(甚至比GOTS8的结局还难受),可惜了非常有趣的背景设定;这一季明显把剧情推进更加放在女性角色上了,倒是一直都没有讨厌女主,虽然是玛丽苏一直开挂,但是自从知道真相后她还是很坚定地在走下去,Helen这条线也挺有意思,John转变的刻画也很值得拍出来啊,可惜最后太草草了事了,气!
结局有点傻眼,但是总的来说这季的剧情还是很赞的。John Smith的人生和Alt-人生真是让我感慨万千。人生总是有很多十字路口,选择其实不是最难的事情,难的是走了一条路以后就再也无法回头,也不知道将去到哪里。有时候,做选择的人还不是自己,而是当下的社会。都是巧合,都是运气,都是随机。
看到第五集刘预感会烂尾果不其然。女主是减分项,满口自由正义,为了所谓的理想,男友布雷克都成了牺牲品。田中开局挂真可惜,城户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却是一个充满父爱的父亲。副总指挥为了家人用尽手段,却被最爱的人害死…除了女主,都是演技派!女主减四星抱歉。
政治正确又仓促收尾的一季,感觉这么好的设定完全可以再多拍点(时隔五年终于补完了)。
pc电视剧
烂尾的结局,对不起前三部
和平演变的战术真好用。
剪辑版
总是要草草结局的,加上本剧塑造最好的人物之一贸易大臣不演,太平洋这边直接用新开一条BCR线来解决,日本人就这样回亚洲,可惜了城戸独自撑了那么久。北美帝国这边,女主一如既往的演技差,还好大元帅的独角戏过瘾。不过大结局还是建立前提是好人上,要是大元帅副手是个野心更大的,那可能要再打20年。最后必须来一句Heil,Smith!!!!
弃了
后半部分是湿垃圾。。。稀烂稀烂的
经历过之前两季的无聊,这一季编剧彷佛突然开窍,不再执着于一些不明所以、无聊的摊大饼,而是关注人在其中的挣扎、抉择与和解。第9集最后,简直是四季以来看得最畅快淋漓的时刻。虽然季终还是很多疑问,但是总算这个剧集也算告一段落了,整个看下来依然是一个设定本身远比故事更有趣的剧。
妈呀烂尾烂的一塌糊涂。为了终结剧集这么编可以吗。。。反抗军炸一炸就小鬼子撤退了?柏林随随便便就可以搞政变了?
剧情从架空历史向家庭伦理和平行宇宙倾斜,这季有点失控,收尾也是乱来。
不是...两位上季被搞死的基础的原著人物不以各种形式露个脸就算了,还给Jules安排那么差完全没有羁绊和CP感的搭档,且戏份骤减,都没兴趣看下去了。编剧无论是从大局还是从新加入角色等各个方面都有点幼稚(BCR炸了输油管道霓虹就全部撤军这也太雷了),使纳粹线成了最好看的,Kido和儿子也还好。我多么希望结尾是Jules去到那些世界找更多的可能性,可能是Frank,也可能是别人,而不是Wyatt这个又无聊又丑的恶心鬼哦。第二季的牛b,第三季刺杀Cinadella的原著风骨,到了第四季只剩Jules在平行世界教合气道了。脱离原著而聚焦BCR和两个非原著人物是最大的败笔。Alexa这季怪怪的,戏份少,宣传全都没参加,不知道幕后是怎么情况。这么结束Juliana的银幕旅程,非常遗憾。
黑命贵,强行主旋律,正义必胜,儿女情长,美帝的编剧药丸
【C】完结撒花 虽然已经知道烂尾是无法避免的了 但还是很好奇会是怎么个烂法 第一集先直接废了贸易大臣田介先生那条线 整了个葬礼 也不管之前挖的坑设定啥的 人物直接毕业 不过也是 原著能有剩下的角色 能不死也在摆烂了 就连之前十分精彩的原创人物史密斯 整条线在这一季也是疲软无力的感觉 死的也是莫名其妙 整部剧就还是不紧不慢的推进剧情 然后还继续挖坑 然后就到季终集了 就完了😅😅😅 真的求求各位编剧还是放了PKD吧 虽然说PKD小说的结局确实也会因为有些突然的结束 而让人感到怅然若失 但最起码人家故事讲完了 这部剧真的就莫名其妙的结束了 啥也没讲清楚 留下我一个人在风中凌乱 服了
差强人意的把原作延续了两季,终于勉勉强强收尾,编剧还是乏力。
世界观已经扩到这么大,剧情还没崩,也是可以。按照前几季的惯例,最后两集又高能了。”Among all the possibilities, this is what we become.”
从第四季这个弹幕里看到了满满的种族主义,仿佛身处当时的纳粹德国日本帝国。身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网民,核心思想居然不是国际主义而是民粹主义,有骂黑人共产党的,有骂海伦和大女儿圣母的,有坚决拥护城户和史密斯的,虽然他们俩的形象塑造的很好,而且都是一名好父亲,但不意味着他们欠下的人命就能偿还。总的来说,这个剧还是美剧的老毛病,烂尾,虽然感觉政变太突然了,但第九集结尾能给个四星,第十集完全没道理,完全是为了圆满去结局,但其实故事的核心还是一个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