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第一次遇到浴血黑帮这部剧时,我正坐在公交上,抬头的显示器上正在播放当时流行的影视预告和介绍。
「浴血黑帮」的预告也露了一面,精致的服道化,严肃的故事内容,加上黑帮题材,让我记忆深刻到现在。
最后才发现这是一部剃刀党的家族斗争,整部剧可以分为三块内容。
1、扩大剃刀党势力2、各个阵营周旋3、寻找继承者学生时代的一面之缘让我产生了过高期待,以为能够从这部剧中得到想要的东西。
剧中花了许多笔墨用来讲剃刀党家族的私事,把这些与黑帮斗争交织在一起讲非常割裂。
前面我还在为汤米能不能从敌对帮派谈判成功而揪心,转个画面就开始做心理咨询师排除成员的烦恼。
最后大问题和小问题都能够解决,这样的安排看下来没什么大问题,但就是很不舒服。
让人觉得汤米身边的家族成员经常降智,讨论区经常能够看到豆瓣网友骂。
虽然一直在吐槽这部剧,该看还是一集不拉的追完了。
家族纷争外部入侵,最后大家还是会回到这个地方商讨对策。
喜欢汤米的谨慎言行,喜欢亚瑟充满力量的拳头,喜欢波利的运筹帷幄,喜欢老三的犹豫不决。
这部剧太特别了,就像伯明翰那飘出来的缕缕黑烟与工厂溅射出的火花交织在一起,众人的命运注定要经历着暂时的稳定与动荡。
从高中在百度贴吧看到这部剧的推荐入坑,到现在已经九年过去了,那个中国小女孩对着马吹气的镜头还是很清晰。
1919—1934,小希斯到波士顿,街头混混到跨国反法西斯帮会,摇滚乐到古典乐,从家人是港湾到“有时是暴风雪本身”。
这一家吉普赛人被诅咒的血脉,宿命论,宗教,神秘学,考究的服装,威士忌(or water),香烟,这是剃刀党的顺序(order of focking peaky blinders)。
这部剧从叙事到镜头到口音到人物塑造都透漏着浓厚的英式风格,和《大西洋海岸》,《教父》,《美国往事》等美式黑帮片不同,对于剧情的安排十分精致,编排感很重,少了一点开放性。
主角谢尔比太“主角”了,低沉的嗓音,感觉永远有什么东西扛在肩上,有不为人知的过去和一定要有的心理创伤,不太开玩笑,也不多说话(哪怕是在床上),没有美式黑帮主角那么“free”,那么badass,但一定优雅,古典,而且瞧不起美国人。
最后一集末尾汤米在阳光灿烂的山上拿着枪,这是全剧最突兀的场景,也是汤米最接近太阳的一次,他的一生都在雾气里,伯明翰的雾气穿过他轻飘飘的灵魂,终于他在一个晴天的早上醒来,抛硬币决定就是今天,喝了一口酒,把那些先他而去的人的照片摆放整齐,最后,把一颗刻着自己名字的子弹装到枪里,那一瞬间我也有种解脱的感觉,从一开始,他就不是活着,是苟延残喘,被命运推着,被一个又一个“i can't die”的理由推着,被爱自己和不爱自己的人推着。
我觉得如果这样结束是汤米罪恶,传奇,骄傲的一生最好的结束,他不是好人,他不配死在床上,但他也不是坏人,不该死在小希斯肮脏的街头。
但他一定要死,因为真的已经很好了,下一步他只能去战胜历史,但是这是昆汀的《无耻混蛋》,《浴血黑帮》不该这样,也没必要。
但是这么好的剧,BBC不舍得就这样绝唱,说实话,我也还没看够,所以才有了这个略显牵强的结局。
第六季一定是最好的一季,不再是之前那种有个大反派,然后汤米排兵布阵干掉他的套路,这一季汤米战胜了自己,塑造了一个“No limitations”的神话。
之前出场的人物在这一季是最丰满的,艾达从一个恋爱脑傻白甜变成了独当一面的大女主,莉兹从一个小希斯街头的妓女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母亲,妻子;芬恩最终被逐出剃刀党;看起来一直迷迷糊糊的大哥亚瑟,原来一直都让他弟弟赢,汤米步入中年危机,戒酒,戒酒失败,扭曲出了新的形状。
镜头也变得稳重,大量的长镜头,大远景到近景的摇拍,希区柯克变焦,这一季的镜头非常有存在感,不像之前,只是为了不犯错的为叙事服务。
我发现很多非常火的剧越拍越喜欢探索视听语言,可能是有钱了之后有底气挑战观众的审美习惯了?
我不太期待电影,说实话我不觉得汤米的故事还有什么能讲的,但是第六季埋了大量的伏笔,他私生子,或者小查理?
电影可能就不太牵扯汤米了?
无所谓,在我心里这部剧已经结束了,汤米扣下了扳机。
Farewell, Thomas.Shelby
从第一季到第六季完结,这部剧我追了两三年。
最开始吸引我的,是那张网图,so forking close,慢慢地追完了全剧。
剧情里那段里汤米要被处决,他遗憾的是grace,于是说出了那句话。
第六季尾声,汤米骑着白马,一个人消失在镜头远处,中年的他在尔虞我诈中悄然远去,呼应第一季里走入镜头的白马少年。
看这部剧总让我想起了当年跟风看教父,让我想起我自己没法和人说的事儿。
也许有一天,我处在自己的十字路口,也会想起那个女孩,我知道她能给我一切我想要的理解和尊重,我也知道我能让她变得开心变成更好的自己。
当我真正绞尽脑汁束手无策的时候,或许也会这样这样低沉怒吼:there s a woman yeah, a woman that i loveand i got closei nearly got forking everything!so forking close...
个人简评电视剧的结局给我感觉一般,虽然是一次性看完的,视觉,BGM,画面感真的满分,但就是有些逻辑顺不通,有些细节处理的不到位,总结下来就是能看,但是看起来不够爽。
6季每一集季都是9分以上我个人感觉是真高了,不知道db上是国外剧都高还是怎样,如果综合各方面来看,这剧是不够9分的,7.8—8.5更合适。
不过这年头,影视剧行业很多都是商业化的产品,能让人完全满意的太少了。
但我不是吹国外,这部剧的演员演技、剧中服装、画面感、BGM真的非常好,比起国内一些资本下的垃圾流量明星还是好非常多的。
国外的电视剧虽然有时候理解上有些偏差,这可能与剧中历史、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很大关系,但整体上还是不错的,这部剧要是逻辑上更好一点就好了,期待电影版,求求别太烂以及国内能上映🙏ps:追剧就是要一次性追完才是最爽的,断断续续少了一种感觉。
终于把《浴血黑帮》全系列追完了,这部剧追了五年,我这人很看情怀,所以还是五星吧。
记得初中刚看的时候,就爱上了。
那时当然会被这种打打杀杀,从头帅到尾的爽剧所吸引,于是暗暗下定了要追下去的决心。
这么多季,剃刀党大开杀戒的时候爽过,被汤米的智慧所折服过,约翰死的时候动容过,到了波姨死的时候是真绷不住了(更何况扮演者海伦·麦克洛丽是真的去世了)。
所以,我渐渐的不是为了追剧而去追这部剧。
五年,我看了不少影视作品,我发现看的越多越容易对这些剧产生感情,那种感觉是说不上来的。
言归正传,先说说我这篇文章的标题。
《浴血黑帮》越拍越不是单纯的黑色犯罪片,它的政治色彩越来越重,当然这是因为剃刀党混大了。
它甚至开始偏文艺——
第六季汤米甚至开始读诗,戒酒了。
整季看下来会发现很多人物开始说一些虚无缥缈的话,背景音乐的歌词也越来越晦涩难懂。
我们见证了一个单纯打打杀杀的爽剧蜕变成一个拥有丰富内核的剧情片。
当然,有人可能会因为这点被劝退,这里我可以明确告诉你,第六季基本上没打架,你要纯粹只想看打打杀杀的,看前四季就够了。
我当时也是这样,到了第五季第六季就觉得观影门槛上升了许多,越来越像政治题材,以前剃刀党浴血奋战的场面少了很多。
是没有之前爽了,但我认为这恰是它的升华之处,它有了它的精神内核——政治难混:以前的汤米一言不合就摘帽子刮人家脸,加入工党后就不了,收敛特别特别多。
甚至那以后拿“帽子”干架的戏份就基本上没有了;家庭伦理:做大过后,面对更多更强的劲敌,家庭成员走的走,死的死。
从一个始终站在统一战线的家族到了各怀鬼胎的局面。
我觉得汤米挺可悲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家人,可也正是这一切把这个家搞得四分五裂。
还有很多,官场上的尔虞我诈、相信玄学不信科学……总之,一部好剧应该有它的内核,不然再爽也只是爆米花剧。
《浴血黑帮》最后两季做到了这点。
再说一点有意思的吧
第一集前几分钟就看到迈克尔这样有决心,我以为这季会围绕着他和汤米之间的对立展开,结果汤米一个电话就给他摇进了监狱。
监狱里蹲了五集,最后一集出来了设局给汤米结果被反杀,太惨了也。
wait,这样说有点尬黑,至少被一枪毙了之前还打了个炮(doge)。
再说说汤米和亚瑟
每季都有大哥亚瑟颓废的时候,每季则都是汤米来给他打气。
这样拍不重复吗?
真的不重复,反正我看了这么多次,每一季都为被他们的这种兄弟情所动容。
亚瑟就是这样一个外硬内软的人,看上去他是家族里最能打的,但其实他的内心是家族里最脆弱的。
家族里除了汤米,最希望家族好的就是亚瑟,奈何能力不够,所以汤米当起了这个顶梁柱。
全系列下来,你会发现,就汤米和亚瑟没动过一点歪心思,始终想的都是家庭。
总之,每次特喜欢看他们同框,他们之间这种微妙的关系看起来真的很舒服。
最后说结尾
第一季第一集开头就是汤米骑着黑马走上伯明翰的街头,而在第六季结尾,则是汤米骑着白马离开他“休假”的地方。
结局是汤米放弃了自杀,继续踏上征途。
是的,汤米·谢尔比放弃了“休息”的念头(剧中说死亡对于他来说才是真正的休息),而是继续走下去。
能阻挡他的只有他自己,能杀死汤姆·谢尔比的也只有他自己。
是的,这就是还要拍的节奏,《浴血黑帮》还有一部电影,希望能把之前的坑给填上。
明年见。
我最不明白的一件事就是,为啥在影视剧里,塑造哪怕最恶的男人,那也都是万分护家的。
东亚影视作品主要表现是孝顺妈妈(因为爹实在都是混蛋,不弑父就不错了),守护兄弟;欧美影视作品最主要表现就是保护孩子(我的天这到底是哪里来的错觉,平常没啥良心的人一定会豁出性命爱护家人?
)。
大陆有《老炮》类似的中年混混意淫;韩国有《鱿鱼游戏》这样的浪荡孝子模板;美国有《越狱》里一大堆有情有义的刑事犯;这个片子那更不必说,上一季就已经成为反法西斯斗士了(老天爷,三十年代的反法西斯斗士啊!
这个骨子里的正义正确是当时英国政府都比不了啊)我这个疑惑倒不是针对tommy,tommy这个角色从第一季开始塑造方向就是家庭摆在第一位。
我也绝对不是在对角色善恶做道德批判,这是最蠢的事。
我主要是很不明白这个全世界文化创造的通用逻辑。
这种创作逻辑仿佛在一再说明:一个再恶贯满盈、不负责任的男性,只要孝顺亲妈,保护孩子,那就完全值得获得观众好感。
只要心里有这一点善念,那他无论做多少恶行,也都值得理解。
甚至很多男性角色会因为这样的善恶杂糅显得更有魅力。
再说一遍,我在意的完全不是三观正不正的事儿。
我主要很在图这个逻辑实在很难成立啊。
而且从社会现实来看,这种塑造也是过于fanciful了。
有多少流氓、赌鬼、有酒瘾、崇尚暴力的人,能拥有所谓自己的道德罗盘啊?
是能坚守家庭价值观啊?
这真的是很奇怪的幻想。
或者我们对换一下女性角色来看,好像很难想到什么角色有被塑造成:她暴力成性,但是她是个好妈妈;她酗酒吸毒,但是她是个好妻子;她道德败坏,但是她是个孝顺女儿。
公众对于这个句式的最高接受程度,也会停留在“我喝酒纹身,但我是个好姑娘”【可能也不是真的接受,说是一个“大家觉得不好接受的梗”更合适反正大部分人很容易感受到这种女性角色的矛盾。
但是放在男性身上竟然显得很有魅力。
我不知道这到底是整体社会对男性就是更宽容,还是因为大家普遍更乐于为男性加上美化滤镜。
反正终于大结局,“坏男人”的终极救赎永远是家庭。
要是得不到家庭的救赎,那就只有毁灭。
所谓“家庭的救赎”,说白了还得是家里女性的救赎。
一些雷同千年的套路,到底啥时候能进化啊。
虽然有的剧情也比较稀碎。
但是在人性上面这个戏还是很真实。
关于爱情为什么没有人能取代格雷斯?
首先要说tommy的价值观。
他认为所有的人事物(除去跟他有血缘的)都有价格,也可以交易。
所以格雷斯,利兹被汤米逼的卖过色相,为了完成交易。
所以他有一句台词,所有人都是鸡,只是我们卖的部分不同而已。
为什么格雷斯是意难平?
格雷斯是军人家庭出身,思维敏捷,训练有素,而且在执行任务中,逐渐理解明白社会的复杂性。
汤米是最聪慧的黑帮老大。
格雷斯的父亲被艾尔男人杀害,所以对仇恨也有相当的理解,汤米同样也是在战争中体会了人性之恶。
因此他们两个的认知是同频的。
而且格雷斯是出身良好的大小姐。
哪个绅士不爱贵族美女。
从结婚典礼上的排场可以看出来,格雷斯完全可以嫁的更好,她属于下嫁。
但是他们相似的经历,产生的共鸣,让她放弃了之前的婚姻。
可能这样的对对方的理解就是爱情吧。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格雷斯是汤米最珍惜的人。
相比之下,梅就是个寂寞的有夫之妇,未必对tommy的苦难有多深刻的理解。
而利兹,更多的把男人当成一种饭票。
这也是由于她职业的问题。
利兹能陪汤米走到最后,是真正的搭帮过日子。
脱离了tommy的利兹就是只鸡。
而对于tommy而言,利兹就是看孩子,照顾生活的主妇。
另外还有俄国女公爵的插曲,完全就是淫乱派对,可以免提。
关于亲情三兄弟的老爸在第一季的时候就骗钱走了。
说明就算是血缘,也不完全可靠,更别提人不会完全改变。
麦克对老妈波姨有几分好感,很难讲,因为最需要母爱的时候,他没有。
母爱突然到了,他也理解不了。
他只知道要想活的好,必须有金钱跟地位。
在最后一口刻,他选择了出卖家人换取金钱,提升地位。
这个结果很真实。
对比下来。
汤米的私生子。
因为从小就是小偷,也算自力更生。
看遍了社会的险恶,在面对血缘的时候,不去盲目相信,而是留了两发空子弹。
这充分证明了,他更有资历继承剃刀党。
我猜最后饭桌上,汤米跟伯爵嘱咐照顾好家人们。
关于芬,最小的兄弟。
因为哥哥们一直罩着,他没怎么吃过亏,脑子比较简单。
轻信了赌球的那个傻帽。
这个编排非常符合逻辑。
他为什么向自己人开两枪。
应该说他不仅羡慕哥哥们的成功,但更恨自己的无能。
最后一秒钟拒绝承认自己的错误。
关于命运格雷斯,波姨,约翰都没有活下来,因为他们想去过平静的小日子,但是一朝入黑道,天天是黑道。
活下来的tommy不仅是因为运气好跟天资聪颖,也不要相信那些吉普赛的胡说八道。
而更多的是因为他承担着家族的责任,无法轻易退休,所以经常性的对身边保持警惕状态,让他逃过了劫难。
所有想收工的基本上都干死了。
除了大哥有点儿防身的能力。
关于汤姆自己的价值观。
他很累,之前只想搞钱,后来有了孩子,后来看着约翰和大哥的孩子们多少都有点责任感,有一种为下一代打拼的感觉。
他认为世界就是交易,一切都可买,一切都可卖。
所以在报假癌症的时候,他向亚瑟说,你们所有人都只认为我是一个赚钱机器。
他跟大哥这一幕戏非常之精彩。
大哥抱着他哭的像只狗。
说去你妈的合同。
汤米抱着大哥的时候一直睁着眼睛,实际上是一种克制。
突然他有那么一刻闭住眼睛,也是他感情的流露。
在这一刻正视了亲情。
他漠视感情,也是怕感情所伤害。
关于汤姆杀波姨之子麦克 麦克知道家族所有信息,所以为了获得家族的钱财,他不会500万收手,而有可能继续迫害亚瑟以及所有的下一代。
这样的家族祸害必除。
关于政治。
爱尔兰人分两波斗。
英国政府帮派窝里斗。
黑帮里,爱尔兰帮派,意大利帮派,犹太帮派互相斗。
还跟跟警察斗,俄罗斯红军,白军也来斗。
总之吧。
为了利益真是不择手段。
关于善良。
汤米在经过了这些政治斗争,黑帮的火拼后,对人性和社会有非常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他最后选择了为社会做贡献,改变社会。
这个即使他的命运也是他的本性。
说到底他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无奈做了黑帮。
关于重生。
最最后那个吉普赛伙伴,以为他已经死了。
就把他的小车车烧掉了。
汤米急忙赶到,那些他生活过的照片证据。
一把火都烧没了,实际上等于他死了一回,也等于被动让他放弃过去的念想,让他重新再活一回。
舞美,服装不说了,满分。
演员张力,满分。
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编剧的合理性。
跟人性张力的描写!
通过这个角度剧情我会给满分。
Tommy:酷而不冷的男人从伯明翰小赌场的黑帮大佬到英国OPE, MP,Tommy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将家族势力一步步扩大。
Polly said" Why we do it?" Tommy answered" Because we fucking can!"但随着野心的一步步扩大,就仿佛是一脚踏进沼泽会越陷越深,Shelby家族越来越多的人受到牵连,Tommy内心的愧疚感越来越强烈...好在最后一季大结局中Tommy烧了所有牵绊的一切,浴火重生!BTW,不得不说Tommy是一个非常深情的人,对白月光grace的爱至深也让他在grace离开之后痛苦万分...Tommy是一个能将性与爱区分的很清的人(人称伯明翰炮王),从Tommy身上我看到了从男性角度出卖身体...(这不太常见 通常来说都是女性?)Arthur:铁汉柔情Arthur一直都是Tommy最坚强的后盾,Arthur好像是Tommy的拳手,很多不干净的事情都是由Arthur来负责的,所以Linda才会不高兴...但是我觉得外表强硬的Arthur内心其实也是有柔软之处的,比如Arthur奶娃;Arthur对Linda深情并钟情于她一人...anyway,也很喜欢Arthur!John:痞帅暖男喜欢John开始是因为他的颜值(hhh),后来发现John其实很暖,第二季Shelby家拿下赌马场之后,John看到lizzie在哭还过去安慰她...还有就是 John跟他老婆真的是一见钟情呀,很多细节之处都可以看出John很爱她...John跟Arthur其实都没有像Tommy那样的野心,他们会更趋于安稳...Lizzie:其实我觉得Lizzie是全剧最不值的人,明明知道Tommy不爱她还要留下孩子嫁给Tommy...一直被Tommy反反复复伤自己的心,每次跟Tommy上床Tommy都像是在例行公事或者是带有目的性的...毋庸置疑Lizzie肯定是爱Tommy的,可能就从Tommy给她买打字机,告诉她从今再有不用被迫卖身开始的?Lizzie最初的眼神里真的有光,可惜所有的爱全部都被Tommy一点点磨灭了...真的很惨...幸好她最后也离开啦Michael:很多人觉得Michael最后被Tommy杀得莫名其妙,但是我觉得Michael他本身就是有野心但是没有像Tommy那样有足够魄力的人...不能当机立断,畏手畏脚的人必然成不了大器...anyway!剧中BGM,人物衣着都非常英伦风,各个场景剧情的拍摄画面可以与电影媲美,第二季跟第六季的结局反转直接封神!我会选择将这部剧列入我的人生好剧TOP前列,愿意用我一生安利!
浴血黑帮第六季完结了,看完情绪有点飘,从大学追到毕业,这一次end还算精彩,趁着那份激动感受还在,随便写写。
黑帮题材的作品,总是不好刻画结局,因为创作天平过多倾斜都显得不够尖,光有好有惨还不能让人痛快,得编排到极致才能刺入阅者麻木的心率,第六季的压抑让各种镜头暗喻的炉火纯青,从匪徒到黑榜大佬再到政治议员,一路过关斩将,拥有华丽蜕变人生的汤米-谢尔比,被暗算、或背叛、或愧疚点缀。
在阴暗潮湿的工业城市堕落不羁潜行,力挽狂澜后他的眼神总是暗淡,分裂治愈并驾齐驱,背负情感与权势的失去,浴火重生,再和这个世界有着丝温暖的联系。
六季剧末格局有了新的划分,家族的故事还能不能继续还没有定数,惊喜or意外..... 精彩的作品不缺吹捧,它投射进很多关于欲望的瘾子,为观赏者落寞的心灵带来丝丝爆点,惬意之后,留下两格画面,在情绪跌宕起伏时击落它们。
———- to family 、to polly、to 那个在法国战场留下血的soldier。
作为浴血黑帮的最后一季,也算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应该很少有能如此善始善终的。
这一季可以说是Tom的救赎,他在完成最后一单生意的同时,也在试图拯救自己。
面对了太多的离别,也见过太多的生死,他认为这是Gypsy的curse。
没想到能陪他走到最后的还得是Arthur老哥,可见家庭才是最后的保障。
他与哥哥也算是互帮互助吧。
这一季相较于之前有很大的不同,配乐逐渐流行,而且最大的改变是片尾的改变。
感觉这一部的谢尔比家族大势已去,有很多场面已经不是Tom能掌控的住了。
反派也确实强,Tommy有点力不从心,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压力都很大。
但是Tom撑住了,坚持到了最后。
为什么说这个系列的电视剧拍的这么好呢,开始的部分让观众以为谢尔比家族会失败,但是结局很舒服,又让Tommy狠狠的拿捏住了,这是最精彩的,也是最爽的。
最后的谢尔比家族有重回了Gypsy的生活,就像Tom之前说的那样,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个圈子,总会绕回来的。
最后Tommy也说他回来了,可是他并没有开枪,人总是会变的,当Tom都不再酗酒的时候,我们有时也该看看自己了。
这就是和狂飙的不同,强哥收到了法律的制裁,这里则是Tom的救赎。
这是一个很好的IP,如果能拍成电影,那更好了。
不得不说,基里安墨菲演的确实好。
这一季啥**玩意儿。
最后一集的转折不错。但还是差了点意思。
可能是第一次和豆瓣评分差距这么大的观感吧,六季看下来都不理解评分。可能是我不懂,不过基莲是很有型又性感啦。
六季下来其实汤米的人物是没怎么成长的,从一战法国回来,他的初登场就已然迈过了生死关,此时汤米的人生信条就是余生都是赌赢的,所以他不断挥霍着肆意膨胀着。第二季结尾被丘吉尔救下后,我以为又死过一回的汤米会做出一些变化,结果依旧是在更大的名利场里打转。(当然了编剧也不让...)直到这一季的结尾,他放下了打死医生的念头,他也终于彻底地放过了自己。第一季的开头,谢尔比的枭雄骑着亡灵般的黑马闯进一滩淤泥;最终季的结尾汤米乘着一匹白马扬鞭在青草地,身后燃烧着的是过去不堪回首的岁月与那个不断被欲望与野心吞噬着的自己...
这一季看着太难受了,总是提不起精神。把精华都放在最后一集。竟然是未完待续。。呜。3+
最后一集真的太厉害了。所有的坑都填了,氛围拉满,节奏沉稳。医生线绝了,想不到。这个悲剧人物在最后一季的救赎之路真是又痛又苦又爽文,观看体验过于满足了。
js难看的一批,自以为很有能力其实是个装逼货,自以为很深情却能睡一百八十个女人。感动自己罢了。
假如接下來沒有電影續作,那結尾我會解讀為Tommy的臨終幻覺,要不然整個細節的處理太過强扭了。在荒郊野外躺尸一個多月,怎麽突然才看到報紙?而拖車又正好在Holford家附近??這一季劇情推進、人物刻畫都十分草率,實乃此系列之敗筆。另:非常不喜歡Gina的出演。
装逼爽剧
终免不了虎头蛇尾
深受中二男欢迎 没什么剧情 但是他们看的很开心 Fine
以前是旋律一响,感觉回来;现在是……不知道在看什么。只剩下汤老师和墨菲撑场面了。
大概是被这片子pua了,音乐一起来就只能好评
从第4季开始就疯了
除了剧情全部封神的鸡肋//发现这剧的正确打开方式!就是观赏对戏,两者冲突对峙,看着对方的眼睛,争吵与博弈,气场拉满// 《绝命毒师》最后的反派叫杰克叔叔,《浴血黑帮》最后的反派也叫杰克叔叔🤣
终于结束了,第三季开始就是烂片了。
后面太烂尾了,剧情推进的莫名其妙,很多线索也无疾而终。1-4季还行,5-6季真的不知所云。
谢尔比牌威士忌又臭又长的广告片。
这季音乐比前几季要强点,摄影风格变化太大了。最后一集的亚瑟枪战戏,要是德帕尔玛来拍就完美了
戒酒的Tomas;再见了polly姨妈(戏里戏外都👋);爱尔兰反叛军和美国杰克叔叔的选角太烂了;发誓要与Tommy开战的Michael坐牢坐了5集,还要被戴绿帽;期待大电影。“任何利益都会被时间和实际的利益冲淡”“以前我们做完都不讲话,因为我们什么都不用说,可是现在我们没什么好说的了。”“现在就像是计时器已经停了,而我一直在等着炸弹爆炸,我们都停留在爆炸前寂静的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