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我看《好想好想谈恋爱》的13个理由:1 爱情都以狼狈尴尬收场2 黑色幽默3 话剧腔旁白4 四女召开情爱研讨会5 黎明朗的“我靠”及其它刻薄言论6 毛纳的“爱情粪土论”及其它生猛言论7 陶春的牛眼及其它娇滴滴做派8 时尚生活方式9 流水席的男配角10 许巍窦唯的音乐11 性暗示12 彻底颠覆假模假式13 每一个人都正常,但每一个人都可笑。
都是成功人士,但缺点都那么明显。
永远没有完美的哪怕比较完美的人和事。
棒:我骂《好想好想谈恋爱》的3个理由:1 怨妇谭艾琳2 恶俗的片名3 电视剧的身份2006-05-25 发布于我的新浪博客
亲爱的谭、黎、陶,你们好!
等看完这封信再声讨我,首先要冷静对待。
用写信的方式跟你们联络我比你们还觉得古怪。
这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二封信,第一封信是高中时写给同桌的情书。
再就是写给你们的这封了。
我现在在大理,我结婚了!
这消息一定像个谣言一样让你们无法相信。
尤其是明朗,她一定要精神崩溃了。
艾琳和陶春一定替我安抚她。
到目前为止,我自己也不敢相信我已经结婚了。
你们不要以为我故意瞒着你们结婚的,也不要以为我是受了什么刺激拿婚姻赌气,更不要以为我是无路可走了。
你们猜的都不可能对。
我只能说这就是命运,命运是无法预料的。
我结婚那天,心里平静极了,那么自然而然,像是早就该走这一步似的。
以前的毛纳在那一天变得判若两人,我也不知道变化是在哪个瞬间产生的。
我好像变成陶春了。
说了半天还没说到新郎是谁呢,其实你们都知道——周海啸,一个开餐馆的小老板。
他人很好,我认为我嫁他嫁对了,说句心里话,我很幸福,这种幸福是以前从没在任何一个男人身上得到过的。
我很踏实,很宁静!
回想过去仿佛一条湍急的河流,我终于涉河而过,到达彼岸。
请你们原谅我没预先告诉你们我结婚的决定和消息。
你们当然是我最爱的亲人,没告诉你们是因为我想明白婚姻。
婚姻只是两个人之间的私事,只与两个人相关。
我不想打扰任何人,也不想任何人打扰我们两个人。
我说的是真心话,我还真心的祝愿艾琳和明朗你们能找到另一半,并且坚信你们一定能获得幸福。
陶春你要懂得珍惜你的婚姻生活,郑凯真的不错。
想想我们四个都太不容易了,历经了多少感情的磨练,一直以来,我只能用玩世不恭的方法伪装和抵御内心对爱和幸福的渴望。
艾琳你像个虔诚的教徒一样,朝圣着爱和幸福,你对爱和幸福最执著,最实诚。
明朗你对爱和幸福是刀子嘴豆腐心的做派,我最懂得,你害怕流露你的柔情,你怕这柔情被伤害,所以你张牙舞爪。
其实你强硬的外表下深藏着一颗女人心,你脆弱、敏感。
想想以前我和明朗老是讽刺和打击陶春,真是于心不忍。
我俩的真实用心是借陶春来打消自己对爱和幸福的眷恋,我俩怕自己不幸。
我真为陶春感动,她像千里寻母一样寻到了幸福婚姻。
她堪称百折不挠的女战士。
陶春,我相信上帝会赐给你一个孩子的。
无论这孩子是谁的,都是上帝的子孙。
写了这么长,我刚刚发现我这么有文学才华。
不知道我的信是不是打消了你们对我的义愤填ying,ying字不会写,反正意思你们理解,我懒得查字典。
也许你们还是无法接受我结婚的这个事实。
我再交代几句,你们还记得我那个女友邝美珊吧,她第四次结了婚,并且怀了孕,要生小宝贝了。
我很震惊,也很触动,我想了很多,她最后对我说的几句话,使我顿悟了。
她说一个女人再无法无天,她的法是男人,天也是男人,这是和宇宙一样无法更改的,你得安于这种至上的安排。
她说得对,女人是男人应运而生的。
另外,我觉得我老了,我玩不动了,我第一次那么渴望停靠在一个男人身上安身立命。
不要别的只要安稳健康,过平静的生活。
我可能会定居大理。
咱们那座城市有太多我不愿回首的往事。
但我会回去看望你们,跟那座城市真正告别。
祝我们都幸福吧。
我也不知道这部片子陪了我多少年,看了多少遍。
就如同身边带着《彼岸花》这本书,他们都在身边,这么多年。
那个时候还年少,喜欢毛纳的敢爱敢恨。
可是我讨厌谭爱琳,我觉得她太贱,为了伍岳峰可以做到那么下贱,我弄不清也搞不明白。
后来过了最青春年少的那段时光,我也不知道看的是多少遍的时候,突然间我那么看的懂谭对伍的感情,就如同我自己,明明知道一切结果,但是又会贱贱的奋不顾身的去犯傻。
这部电视剧首播的时候,我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学生。
再看这部电视剧时,我已经变成了一个待业青年,也有了感情经历。
我一直在思考,我究竟更像这四个女人里面的谁?
想来想去,好像我身上谁的影子都有那么一点吧。
陶春是个少女,她的爱情是纯洁的,不含杂质。
谭艾琳是文化人,她的爱情既要理想又要接地气。
黎明朗是女强人,她的爱情要和她的事业一样,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而毛纳,她的爱情最没有样子。
面对爱情时,她是最勇敢的战士,也是最坚定的逃兵。
也许大多数姑娘都和我一样,找不出哪个形象最接近自己。
我们多数都有像陶春一样的工作,像谭艾琳一样的感情经历,像黎明朗一样的性格,像毛纳一样的风情。
但我们却又没有陶春那样的纯真,谭艾琳一样的郁郁寡欢,黎明郎一样的粗犷,毛纳一样的勾人情欲。
所以电视剧是电视剧,人生是人生。
我们的性格永远没有剧中人那样极端,经历却永远比电视剧中还要奇异。
毛纳给另外三人写的信,实在动人。
无论如何,我也没想到毛纳是四人里最早皈依的。
她皈依了婚姻,更皈依了灵魂,皈依了爱,皈依了她心里的原始渴望。
是啊,这个女人,她换男朋友的频率比换衣服还勤,怎么突然就结婚了呢?
因为她说:“我只能用玩世不恭的方法伪装和抵御内心对爱和幸福的渴望。
”大概每一个经历相似的人,都知道她话背后的含义吧。
毛纳说她们四个都太不容易了。
这四个女人,每天都忙碌着约会,失恋,聚会,发泄,然后再开始新一轮的反复。
她们不是闲的无聊,是永远找不到爱的彼岸。
陶春最天真,她爱就爱的纯粹,爱的忘乎所以。
可她太理想,太不切实际。
所以只能愿上帝保佑她,遇到一个十分相爱的人。
黎明郎爱的最痛快。
说爱就爱,说断就断,也许是工作太忙碌精力有限,她只想要一个完美的人。
但她不懂,人无完人,就好像她对马小冬的问话:“我太自以为是,是吗?
”毛纳是个精灵,她好像有着神奇的魔法,每一个男人都愿意为她神魂颠倒。
可也许是得到一切太容易,她从来不珍惜。
谭艾琳最苦情,每一次都爱的虔诚,却遇不到对的人。
一把年纪,本来应该是理智面对爱情的时候,却依然在伍岳峰这条阴沟里翻了船,不止一次,却乐此不疲。
这四个人里,谭艾琳的经历最接近大部分姑娘。
每一次都用心爱,却被辜负。
不是我们太傻,而是对手太强劲了。
伍岳峰那种男人,颜值阅历财富风情都太理想,没哪个女人不动心,他的莺莺燕燕太多,所以他绝不甘心为了哪只百灵鸟放弃整个百鸟之林。
他的爱说不真切太绝对,毕竟他付出时间和金钱给女性;说太理智太不公平,他也为了谭艾琳发疯歇斯底里。
可是他还是太自私,他的爱归根结底不过是爱他自己。
他对谭艾琳或许只是想在需要时想起,在寂寞时填补。
可他又太高高在上,能懂他愿意陪他为他付出的女人。
他能看上的,太少。
他太明白了,只要自己想要,就一定有人给,所以他可以选择要谁不要谁。
谭艾琳最后拒绝了伍岳峰的要求,她终于明白有些人的秉性改不了。
伍岳峰就是那样自私地爱着自己,他的新鲜感他的不满足他的回头他的离开,都不过是因为他总是那么爱自己。
想明白这些,谭艾琳应该可以好好去爱一个真正值得自己去爱的人了吧。
祝她好运。
陶春婚后的生活才是她痛苦的开始,却也是她获得幸福的起点。
婚前太多问题的缺乏沟通,一度让两人闹到要分居。
可是后来两人才明白,原来爱是解决一切的办法。
如果可以,这天下的女孩应该都像陶春一样来获得幸福。
因为她心里从来看不见人性的阴暗面,这样多好。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的像个孩子一样简单纯粹。
黎明朗最愿意付出。
她居然为了男朋友打扮得青春无比,连谭艾琳都没认出来。
她也为了马小冬接纳了朋友的小孩来家里住。
这个敢爱敢恨的女人,最坚硬却最脆弱。
这样一个工作上从不失败的人,却被囊肿脚伤咽喉伤痛打败,每次这种脆弱的时分,都无比需要一个人来照顾,就好像今天的我。
她啊,就算事业上再成功,生活上也是个需要被人爱被人照顾的小孩子。
毛纳早就修炼成精了。
他就好像是住在男人心里的心魔,她一个眼神就拿下一个男人,一个动作就招来一群蜂蝶。
可她从没想过要靠岸停泊,谁拉她上岸,她就远走四方。
要立地成佛,只能她心里想明白一切才可以。
也许,大理就是一片让人想皈依的圣地吧。
女人们想明白了男人是岸。
那男人们呢?
伍岳峰自私,马小冬被动,郑凯逃避,周海啸实在。
没人有错,只是也许他们不合适。
不管男人女人,要是太清楚太明白自己要什么,其实也不见得是好事。
这四个知识女性也是棋逢对手。
这些男人有的在衡量,有的在计较,有的在懵懂,有的在自欺欺人。
不过这也许就是我们女主角爱他们的原因吧?
毕竟他们才是有趣的人。
四个女主角选的太好,就连非科班的那英也算是演出了黎明朗的干练,当然台词是硬伤。
蒋雯丽对谭艾琳的拿捏不能再好,情欲纠结都在戏里。
罗海琼的角色看着简单,真把一个小少女演的独立又咋咋呼呼也不是容易事。
梁静呢,就算毛纳不是美女,你难道不爱她么?
这部戏里基本除了主角,各个男配也都选的太好。
个个都是戏骨的料。
好多里面的男演员,跑过龙套之后都去别的戏里面挑大梁了。
戏说完了,再说说配乐。
据说配乐是窦唯。
除了对民谣嗓的许巍无感,我简直爱极了这戏的配乐。
最后毛纳的信里配的那首,也是乐如其名了。
而我最爱的细节设计,也在那里:两个人历尽辛苦登上了雪山顶,交换了戒指。
这就是只属于两个人的婚礼。
这也是婚姻的真谛:共苦之后同甘。
“她说一个女人再无法无天,她的法是男人,天也是男人,这是和宇宙一样无法更改的,你得安于这种至上的安排。
”
《好想》看过许多次,每一次的体会都有所不同。
剧中的四个女子,或许就是演绎了都市女人的四重不同的性格。
那些所谓的浪漫以及疯狂,是一场瘟疫,或者说成是水痘更为贴切,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结果只有两种,要不痊愈,或是死亡。
没有谁有能耐存活在病痛之中。
可以恋爱真好,那些抓住又抓不住的,才是真的。
36集看下来,只中意一句台词:“应运而生”。
我在准备2018年的总结报告,细数下来,像是走进了一处玄境,钟灵毓秀又满目疮痍。
迫不及待得在周末的大晚上刷完了这部2004年的都市爱情片,像Sex and the City一样描述了四个30多岁女人的单身生活。
结尾,谭艾琳说:太无聊了!
一个女人这一生愤怒的是爱情,谩骂的是爱情,得意的是爱情,沮丧是还是爱情,一辈子就忙活爱情么?
詹青云在《奇葩说》娓娓道来:恋爱是一件特别辛苦的事情。
因为你在恋爱的状态,会经历在其他情况完全不会经历的剧烈的情绪起伏。
最初可能是剧烈的快乐,再之后可能是痛苦、愤怒、争吵。
老一辈的人对于冲突,总是抱着吵吵闹闹,日子才过得好的自娱精神。
对于年轻人,争吵几乎是Dead Ending的前奏。
也许是精神洁癖太过于厚重,我们无法安于人性的暗面。
这部历经了我短暂人生1/2时长的片子,时至今日保持着豆瓣8.1的高分。
看完会很累,很丧,很透彻,很通达。
爱和孤独比起来,孤独更可怕我在舞蹈教室见过许多已婚女性,她们也不约而同过着类似单身的生活。
她们变成了形式上的谭艾琳、黎明朗、毛纳、陶春,于无望的繁琐中仰望爱情。
单身,意味着你将成为时间的拓荒者,活动场景穿梭于话剧、展览、击剑、健身、游泳、书店、酒吧。
她们很容易一见倾心,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抓住每一个自以为命定的恋人,然而一点点挫折又将轻易击穿她们的底线,逃离那个令人作呕的约会现场。
于是有一天黎明朗说,我们四个在流行单身。
我们不约而同地处在感情萧条期,没有男人问津。
而毛纳的态度则是,享受男人,但不要指望他们让你脱离苦海。
选择付出型人格的伴侣,几乎成了所有长辈对子女的希冀。
如果女人都能如此经济和物质,这个世界就会太平。
黎明朗面对一个能为自己做饭的居家男人,表达了自己的困惑。
谭艾琳宽慰她:如果你爱一个人的目的就是为了幸福美满的生活,那如果有人提前把这个目的给了你,你是不是可以忽略不计你爱不爱他?
你总不至于样样都占吧。
- 你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做选择。
- 那我的爱呢?
- 爱和孤独比起来,孤独更可怕。
有些人用被爱来打发孤独,却无法获得满足。
但不可否认的是,任何时候收到青睐,对女人来说都是受用的。
终其一生,女人都在寻找能让自己精神愉悦,只消看一眼就能感到满足的男人。
尽管你未必能分得清,这愉悦感的到来,多少是由物质来堆砌。
好的修养,好的学识,好的品味,无一不是物质的产物。
而现实中,我们爱上的男人都是用光环点缀过的。
爱情始于爱情,是最热烈的友谊黎明朗与马小冬,电视栏目制作人与出租车司机。
他们的矛盾,始于作息,终于阶级。
黎明朗住在工业风的挑高复式LOFT家里,占地面积约莫1000平。
马小冬则是无法保障日常水电的合租房,全部家当是大裤衩、哑铃和跑步机。
深夜熟睡的黎明朗,总会被出车归来的马小冬喊醒起来吃夜宵。
周末赖床的马小冬也会被晨跑健身的黎明朗鄙视懒散不上进。
时差,让两个阶级不欢而散。
直到有一天,马小冬又开车来找她,捧着一大束玫瑰花。
- 干嘛?
你怎么也这么肉麻?
- 工人阶级就不能表达爱情么?
请注意,马小冬是廖凡,黎明朗是那英。
马小冬说,我换成白班了。
我和哥们合伙开了个餐厅,咱们每天都有好吃的。
他们有过一段和谐相处的静谧时光,直到马小冬十岁的侄子豆豆来访,彻底打破了既定的宁静。
在黎明朗心里,马小冬像个孩子,却信口雌黄得说要和她生个孩子,跟中了邪一样。
马小冬搬走的那天,黎明朗望着烟灰色的客厅恢复成往日的整洁宁静,她感到住所里彻底失去了烟火气。
她不禁悲从中来,痛哭流涕,她同情马小冬,也同情自己。
我们能和前男友成为朋友么?
不能。
爱情始于爱情,既是最热烈的友谊,也无法转化成最冷淡的友情。
都说喜新厌旧,也有说新不如旧在面对新旧恋人的问题上,男女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谭艾琳有了邹亦凡,还是禁不住和伍岳峰的见面。
这个最文艺优雅的女子面对挚爱常常表现得最歇斯底里,毫无尊严。
在其他人面前的谈笑风生,到了伍岳峰跟前却是永恒的多思敏感,卸下了一切成年人该有的理智,取而代之的是小女孩儿一般的放肆。
这世上只有两种男人,一种是能和你搀扶着过日子的,另一种是搞定你就拍屁股走人的。
谭同时遇到了两种人,并且只对后一种着迷。
在毛纳看来,男人都是游牧民族,到处寻找女人。
你必须有随机应变的心理素质才能去爱,爱就像光线变化。
拥有太多的爱人之后,最大的戏谑就是不经意间碰上前任,并且对方携带新欢登场。
黎明朗就在泳池里再次遇见了马小冬,回来后对谭艾琳感慨:这男人放弃喜欢的女人怎么跟扔烟头一样容易?
他们随手就可以拎出一群女友,穿着泳衣,挺着小胸,跟出水芙蓉似的,还一起玩泼水节。
想喝点什么?
两杯格兰菲迪当谭艾琳任由自己被已婚的伍岳峰传见时,她开始彻夜难眠。
我像是时间河流上盲目漂流的孤舟,回去的航路断了,而彼岸还很遥远。
她觉得他们俨然像两个在逃犯,惶惶不安。
但她一次次随波逐流地回应,饮鸩止渴,不知悔改。
女友劝她:你必须悬崖勒马,否则会摔死的。
谭艾琳没有摔死,只是在失去邹亦凡的那天晚上,又一次成为爱情的遗孀。
编剧给了最大的善意便是,那个令谭艾琳散失抵抗的伍岳峰在决定赴美定居前,等在她的公寓楼下,希望重新开始。
谭拒绝了。
她一时无法断定,自己的最终选择是不是错误,但她已然明白,犯错是一个人的命运。
有人在你生命中出现,有人在你生命中消失,不管怎么说,在你生命中有人爱过你,那还是幸运的。
所以不要奇怪那些爱去了哪里,不要奇怪为什么你做错了一件事情他会突然那么生气。
这世上哪有什么突然,所有的突然都伴随着漫长的伏笔。
而那些突然到来之前,你的任何一句关心和倾听,都能把那些伏笔清零。
没有谁天生属于谁,任何人来到你的身边愿意为你停下脚步,都是一件值得珍惜的事。
这世上什么东西都有保质期,没有比心存感激更好的保质方法。
其实我是觉得这剧不错,好就好在,这剧看起来就跟爱情,或者说跟谈恋爱本身一样,句句台词都好像在下结论,句句也都没有能完完全全贯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其实,说过了也许只代表刹那的感悟,一转脸还是被现实打回原形。
大声喊出来一句好想好想谈恋爱,好像谁存心害你不让你谈似的,谁也没拦住谁,都没闲着,与其说好想谈,不如研究研究怎么好好谈。
简单说吧,这个电视剧挺特殊的,简化了很多东西,场景固定化,对白舞台化,女人类型化,男人妖魔化。
同时把简化后让出的空间留给了那些宣言和结论,从而,全部剧情就这样围绕一个个的宣言和结论支架起来,必然,也让人觉得这剧打根儿上还是有点做作的,为了一个与爱相关的结论而编造出一段段尽可能合情合理的故事。
谭艾琳是知识女性,开书吧,做优雅状,经常穿不带袖子的上衣,貌似还出了一本润物细无声的书,可惜失败也不因为知性的光芒绕着你走,女性所有可以被利用的软弱统统在谭艾琳身上得到应验,典型的说别人能耐到自己就掉链子。
当剧情发展到她再次扑到前男友怀中狂吻的时候,我对这个角色的失望已经如滔滔江水绵绵不断——回心转意可以,破镜重圆ok,但起码你俩得都是单身吧?!
难道不明白在“搅和不清”这个问题上,给男女留下的后遗症是完全不同的?
失败如果有冠军,金牌非她莫属。
黎明朗是遇事儿爱说我靠的女强人。
通常弱智的思路是,强悍的外表下必然是脆弱的内心,好像坚强成了最丢人并且最虚伪的事儿,只不过,男人玩色厉内荏路线还能解释成性别决定的需要——外强中干总比里外都软塌塌的强吧——可女人,如果你敏感细腻丝绒般柔软的内心不遭人待见,那剩下个强硬的外壳,谁愿意去戳你?
陶春是结婚狂,结婚不可耻,但是到狂的程度就招人烦了,多大一件事儿啊,用得着满世界咋呼么。
智者怀揣目标时从来不高声喧哗,大财小财闷声发。
她可好,动不动大呼小叫,智商低的一塌糊涂,没有一件事儿在别人支招儿出主意之前能办好的。
偏偏这样的人想死了结婚嫁人。
男人们,给我个娶这个笨女人的理由吧。
毛纳不是一般人,毛纳是妖精,是女人的高境界。
她自己也一直以爱情高手自居,口口声声说自己谈的是恋爱不是爱情。
好吧,每次她得意洋洋的扬起爱情胜利的旗帜的时候我都替他捏一把汗,要知道简单的道理是,你可以在同一时间玩弄所有男性,也可以在所有时间玩弄同一男性,蛋是,咱不能在所有时间玩弄所有男性吧?
男性是PSP么?
爱情本来不是打仗,要个意淫的常胜将军有个屁用。
可好,临了就毛纳下场最好,我说编剧,这是在鼓励姐妹们都敞开了造么?
剧集是站在女性立场上的,所以理所当然的,各种傻老爷们儿按照剧情需要浓墨重彩的带好脸谱出来丢人现眼,逼男恶男猪头男,文青大款装逼犯。
好像变态和弱智都是传儿不传女。
看着一个一个男子(安妮对这个词有极大贡献)在完成了剧情说事儿的任务之后黯然离场,我真想说,既然男人们操蛋的如此显而易见,那我们继续操蛋下去好了,也许不久的将来,会有一拨犯贱的女子们首先爱上我们的操蛋,然后就是一拨一拨又一拨……剧集里的女人分成了四种,可是哪种也没见少了糟心的事儿,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在暗示观众,你是啥类型的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碰见啥类型的人。
一开始我还以为,这种类型化的处理方式是有很强目的性的,类似人间指南,到最后红花配绿叶,美女配色狼,反正都有个归宿吧,结果看到后来发现四个女人遇到的,跟一个女人遇到的区别不大,碰到屁大点儿事四个人也要开个常委会,一开会都特明白特能说,一散会单独行动就五迷三道。
人能分四种,可爱情分不出来。
同一堆女人,同一堆梦想,四个人在感情里抛开不一样的面孔又有多大差别,谭艾琳不是陶春,但她不想结婚么?
陶春不是毛纳,可是她不想在男人面前赢得主动么?
毛纳不是黎明朗,可妨碍她一样强硬的做派了么?
黎明朗不是谭艾琳,可她一点也没少了那些静悄悄的内心独白。
k歌之王唱过“谁人又相信一世一生这肤浅对白,来吧送给你叫几百万人流泪过的歌”,站在人类这个层级上,一句歌词都能感动无数生命,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共鸣,爱情不是什么小众的事儿。
真有那么独一无二非此即彼仅限于一男一女能理解并享受的爱情存在么?
我不知道,可能对于一个人来说,爱情就那么一种吧,其他的,基本上都被我们当成笑话来看了。
http://caotieou.com/?p=451
觉得这部剧更像是从男人视角讨论单身女人的生活和情感。
此剧中心思想是,单身女人生活并不好,单身女人的归宿必须是男人,单身女人就注定漂泊注定孤独。
大龄单身女人生活是可怕的,市场是越来越狭窄的。
女人有与事业发展期同步的适婚年龄期,过了这村再难有这店。
多少女人都是在这样的恐慌里,在适婚年龄里挣扎着奔向婚姻。
也许以上是中国绝大多数女性无法逃离的宿命,也许人生终究都是殊同同归。
可是这份歧途同归的归途,可以是死亡,可以是孤独,可以是爱。
而不必须就是“女人的归途必须是男人”。
我期待,讨论某个女人时候,是在讨论某个人,而不是不得不捆绑男人。
就像讨论某个男人时候,讨论的是某个人,讨论这个人的德行,讨论这个人的爱心,讨论这个人的事业,讨论这个人的才学,讨论这个人的野心,讨论这个人的世界观。
我期待,每个人,不区分男人女人,都能够感受人生意义本身。
没有找到人生意义的人,可以参考“人生意义可以是,离开比来时,灵魂更纯净。
”
该幸福的尚未幸福 ,该珍惜的尽早珍惜 。。。
悍客.罗秋天来了,有人收获,有人伤感,有人看到落叶满径,有人看到天高云淡。
1、小M和男友吵架了。
他们都很难过,无所谓谁对谁错,起因不过是小小的说话方式,却似滚雪球般,话题越扯越远——女孩觉得他对她不公平,不够平等,总是想安排她的生活;她想要一个独立的恋人,又不愿他自私;她想要他对她好,又不想他一味迁就;她不嫌他家庭条件不好,但担心他给不了安全感;她可以一直批评他不好,却又不忍心对他不好。
他们也许还要吵架,还要讲和,还要纠缠于现实和理想的差距,纠缠于性格和情绪的漩涡;某人可以像个老师一样讲道理,却永远在劝人的时候不知所措;他的踌躇满志,总是在直白的现实面前显得不切实际;她的坦白直接,总是因为过于关心显得不够含蓄体贴。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至少我还拥有你,至少还有你在我的心里。
2、小X和男友和好了。
严格地说应该是又一次和好如初,但他们都知道一切回不去了。
两个人都是好强的人,都是急脾气,都是说话不留余地。
始终是侦查与反侦查,跟踪与反跟踪,盘问与反盘问。
也许生活就是斗争,日子就是潜伏,每个男人成长的过程就像士兵突击——不经历八十一难,永远也见不到如来佛祖的疙瘩头。
他们还要继续斗嘴,继续闹气,也许这就是生活——嗯,不仅生,而且活着。
“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
”就像院子里的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
3、小H和男友分手了。
因为是和平分手,反而更让人难过;没有什么争吵,没有什么翻脸,只有冷冷的淡漠,只有麻木的冷静,和没有感觉的感觉。
也许这不是爱情,这只是习惯,这是不对等的付出,是没有回报的投资。
她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也许云开日出之后,拨开层层笼罩,反而是一片蓝天。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 ,该得到的尚未得到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你不能奢望总是碰到对的人,上帝太忙了,难免排错地点,排错时间,排错心情,排错出现的人。
4、小C要结婚了。
她去了另一个城市,远离了原来的生活,一切重新开始。
也许这是最好的结局,至少对她是——有一个稳定的家庭,有爱她的人,有关心她的家人,有人无微不至的照顾,有人不计得失的付出,有人为了她不惜一切。
也许一切就像故事里讲的那样,我们已经听了多少次——从此以后,她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无忧无虑的生活在遥远的远方。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更远的地方,没有孤独;远方的幸福,没有痛苦。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灿烂在阳光中的花比阳光更灿烂。
秋天深了,王在写诗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 ,该幸福的尚未幸福 ,该珍惜的尽早珍惜 。。。
大概七八年前看过一次,不可否认抄袭了「欲望城市」的故事主线甚至是大量台词,但编剧也为迎合国内大环境做出了许多更加合理的改编,当时看的时候对男性群演的选角很失望,除了三四位主演男演员外(孙淳 廖凡 于小伟 还有邹亦凡的扮演者),其他走马观花出现的男性角色都和原版美剧差距太大了,他们永远穿着不合身的衬衣、土气的西装、系着别扭的领带,当时十几岁的我真的是很失望,难道中国男人就是这样的吗?
不可能!
而今,时隔十年后又看了一遍这部剧,居然觉得导演眼光不错,男性群演几乎个个符合角色特质……这是怎么了,为何会这样?
突然顿悟,这十年,我成长了,见识到了很大一部分的中国男人真的就是这样……导演,当年真是我错怪你了啊。
最神奇的是,现在再看,发现……社会并没有进步……反而连这种剧都拍不出来了……
非常像话剧,高度集中的冲突和书面化的对白,很先锋,当时恐怕遭受了不少指责,今天的话……算了,今天再也拍不出来。
小学的时候觉得好好看。2019重温,还是目前为止最好的国产都市女性电视剧。服化道太时髦了,观念也很先锋,四个女主角各有各的味道,每一个都很喜欢。知道是借鉴了欲望都市,但本土化得很成功。
三星半
小时候看的时候很喜欢 那个时候没看过欲望都市 后来才知道 噢 原来这是中国山寨版的欲望都市啊
偷鸡不成折把米
zzzzzzz英子不知道怎么加塞进来的
没看完
传说四个人都嫁出去了。
白开水一样无味~
虽说是抄袭欲望都市,可抄的很一般
蒋雯丽和那英❤
小时候觉得无聊 虽然拍得很粗糙但题材少有
“男人想要改造他爱的女人,天经地义”?那不是爱好吗,滚吧啊
结局的颠覆,成就了它的翻拍
好早以前看过的,应该算是国产家庭纠葛剧比较早的一批了吧
算是一种尝试,看着有点别扭。其实如果接着尝试,可能就能摸索出来类似老友记那种片子的我们的讲述方式。后来男人帮又算试过一回,很是进步。最成功的要算欢乐颂。不过可能别人不这么看😅
本来能给四星,就是受不了蒋大妈的做作
虽然是抄袭的。不过,拍得很好呀。
雷。帅叔叔孙淳是个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