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男波杰克第五季

BoJack Horseman Season 5

主演:威尔·阿奈特,艾米·塞德丽丝,爱丽森·布里,亚伦·保尔,保罗·F·汤普金斯,斯蒂芬妮·比翠丝,周洪,吉恩·维尔皮克,拉米·马雷克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马男波杰克第五季》剧照

马男波杰克第五季 剧照 NO.1马男波杰克第五季 剧照 NO.2马男波杰克第五季 剧照 NO.3马男波杰克第五季 剧照 NO.4马男波杰克第五季 剧照 NO.5马男波杰克第五季 剧照 NO.6马男波杰克第五季 剧照 NO.13马男波杰克第五季 剧照 NO.14马男波杰克第五季 剧照 NO.15马男波杰克第五季 剧照 NO.16马男波杰克第五季 剧照 NO.17马男波杰克第五季 剧照 NO.18马男波杰克第五季 剧照 NO.19马男波杰克第五季 剧照 NO.20

《马男波杰克第五季》长篇影评

 1 ) I can survive being alone

And it breaks my heart, again...after my heart was so broken that I thoughtit could never get any more broken.I thought it was safe,but it still, somehow, finds a new way to break.Because, even though, I'am the one who asked for this,now that I've got it, I am completely adriftwith no compass, or map, or sense of where to go, or what to do.So I go to Nanjing.I think I might find community, a connection to something bigger,but... I don't.In fact, I feel even more alone than I was before I left.But... I survive.I learn that I can survive being alone.I'm really happy for you

 2 ) 一点感想

真的很佩服这个系列的编剧,看完五味杂陈,但我糟糕的文字功底不足以完全表述。

每个角色看起来都在步入更好的生活,是吗?

是吧,又或许极尽努力依旧无法改变无法逃离。

Diane终于学会了与自己与他人和解,在Bojack需要她的时候即使恨他也坚定地给予帮助,她太清醒但又善良,看开一点或许会活得轻松许多。

Princess Carolyn还是那么坚强坚韧,工作上雷厉风行能力出众,对待感情也不拖泥带水。

虽然很惋惜她没有和Ralph复合,但她一直有自己清晰的人生计划,错过了就坚定地开始下一阶段,最后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了新的开始。

Todd是我觉得很神奇的角色,他像是世外之人,总是有着不切实际和稀奇古怪的想法,但总能意外地做得很好,最后他脱下西装回归最初的形象,像在世间游历一遭最后飘然而去。

Bojack塑造得太立体太复杂,他是不折不扣的混蛋,但总能牵动人的情绪为他感叹。

他的内心世界太痛苦太荒芜太颓靡,需要用酒精和药物填满,才能苦苦挣扎这么多年。

当这些都被清除后,他看着漂浮在空中的自己会想些什么?

最后他选择了新的尝试,没有逃避,清醒地直面痛苦。

 3 ) We are all Philbelt

加缪在《局外人》中如此写道:“今天,妈妈死了。

也许是昨天。

我不知道。

我收到养老院的一封电报,说‘母死。

明日葬。

专此通知。

’这说明不了什么。

可能是昨天死的。

”冷漠的语气就是葬礼上波杰克的演讲一般。

又颓又丧的Bojack也迎来了这一天,他的妈妈碧翠丝死了,但是似乎没有什么改变,唯一感觉有变化的,可能就是波杰克得到了一份免费油条

Free churoo在原生家庭饱受折磨的波杰克也恨透了他的父母,同时原生家庭对波杰克的性格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也因此,当波杰克的妈妈过世了,波杰克并没有太大的感触,但是正如他自己所说“My mother is dead, everything become worse.”波杰克失去了最后一个逃避的借口,他又要面对他的酗酒、药物成瘾等等自己的糟糕事,而他,已经找不到逃避的借口了。

波杰克的做法像现实生活中部分人,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自己定下的flag,总是完不成,总有一堆理由来说服自己,但是你知道,那些都是借口,你只是不想做,问题不是那些事,问题还是在自己身上。

人总是不能随心所欲的做自己Diane在与Mr.Peanutbutter先生离婚之后状态也是如此,为此特意去了一趟越南,列出了十个去越南的理由,然而一个个的理由都经不起推敲,这些理由全都是借口,真正的原因,只是她不经意间看到花生酱先生用曾经揽着她的姿势去揽着新欢,这时的旅游只是逃避,当自己所有的借口被打破,剖去一切浮于表面之事,你的内心,其实一片荒凉。

“你以为你的心不会再破碎,但依然会再次被碾碎,于是你知道你可以忍受孤独”。

在波杰克的新剧《Philbert》中,波杰克的生活与他饰演的主角费尔伯特高度相似,加之波杰克药物依赖越来越严重,分不清角色与现实,精神恍惚,在片场差点错手掐死伙伴Gina。

最终,波杰克在戴安的帮助下决定面对自己的糟糕状况,去了戒毒所,而戴安也在经历低潮之后重回生活。

看完这部剧之后,其实有很多感想,但是很多你都说不出来,也不知道怎么去说。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是Philbert,面对着自己糟糕的人生,一面是人前天真烂漫人畜无害的正面形象,另一面则是心里住着一只“小恶魔”的自己;但又不可以把不好的一面展现在公众面前,只好费尽心力地去维护自己的正面人设。

就行Bojack一样,电视上是一个明星,但自己知道自己很糟糕

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仍然热爱生活。

”话虽如此,私以为不尽正确,我们都知道自己的状况,生活的真相很多时候都是像波杰克一样的颓、丧、无可奈何,这样还可以“热爱生活”吗?

或许有另一种如《海边的曼彻斯特》中主角李一样的生活方式,不与过去的自己和解,活在自己的过去中,也并没有什么不好,又颓又美丽。

我们总是被教导要坚强,要勇于面对生活,不惧困难诸如此类正面观念,却没人教我们,如何和那个颓废的自己、做了错事的自己和解,如何与那个丧失信念、丧气满满的自己一同生活。

我们看到太多的正能量,却不懂得如何宣泄自己的负能量 ,将负能量视为负面,看不到即便是负能量也是一种“能量”。

我们的人生就像溺水一般,我们不懂得如何去拯救对方,但是我们都明白对方的感受,并且一同被水淹没。

生活,就是如此。

 4 ) 我努力变得更好,但依然很混蛋。

因剧中有大量的“鸡汤金句”, 波克·马男(《Bojack hourseman》)是朋友圈截图和流传最多的美国动漫剧了。

这真是一件悲伤的喜事。

要知道,每一句“鸡汤金句”的后续剧情都在毫不余力地摧毁那些积极向上的“鸡汤金句”。

但也的确,每次看完《马男》,你便总有一股想要努力生活下去的冲动,因为你知道,原来马男也是过着难过的生活,而你的生活便显得不那么难过。

剧中的世界设定是普通人类和拟人化的动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而马男波杰克(Bojack hourseman) 是一匹中年过气明星马。

他年轻时主演的电视剧《胡闹的小马》风靡一时,但现在他已是无人问津的过气明星,每日无所事事地混着日子:吸毒、开派对、性交.....而波克·马男(《Boja这是《波克·马男》(《Bojackhourseman》)的第五季了。

在第五季中,也许是原本定的终结季,许多人物或者事情有了一个结局:母亲去世了,Bojack用悼词的方式狠狠地“训斥”了母亲,却悲伤地发现世界上唯一跟他有联系的哪怕是很恨的亲人也消失了;戴安娜跟花生酱离婚了,重新开始她以为单身自由的生活,却发现生活窘迫得如那个老旧房子,残破得七零八落;托德又莫名其妙地当了公司总裁,又莫名其妙地失去一切,最终重新回归“废材”生活;......第五季了,坦白说,也许是习惯了各个角色本来毫无生气的“丧生活”,这一季丧得有些平淡了。

一切的事情终归平淡。

无论前面多么波澜壮阔,或者艰难困顿,又或者无聊至及每日买醉,最后平淡得连丧都激不起情绪的波澜。

想起来,这真是一件难过的事情。

除了这个,这一季中有一个“悲伤的”彩蛋。

那便是,Bojack在剧中也完成了第三部的电影《Philbert》。

《Philbert》本来便是一个不存在的剧本。

只因剧本的名字《Philbert》跟Bojack的经纪卡洛琳公主给未来的孩子起的名字一样,这个剧本荒唐地定了下来要开始拍摄,而这个剧本里面本来一片空白,作者打印了一份有《Philbert》字样的剧本书籍而已。

此前,Bojack曾经完成过两部作品:《胡闹的小马》(《House around》) 和《一代骄马》(《Secretariat》)。

连上《Philbert》, 这三部作品,是他目前整个演艺生涯的仅有作品,也是见证他人生理想幻灭到重构自己的见证。

第一部家庭喜剧:《胡闹的小马》(《House around》)

《胡闹的小马》剧照,那是波克·马男还是小鲜肉这部家庭喜剧是Bojack的演员起点。

这剧讲述的是,他在剧中扮演一个家庭暖心爸爸来照顾三个孩子的生活喜剧。

这剧让他风靡一时,获得了大量的金钱和名誉,也让他买下了好莱坞对家山上的半山腰别墅。

成名后的几十年,他没有再出过作品,也没有干什么。

每天,最充实最开心的一件事情,那便是在看他的剧《胡闹的小马》,一遍又一遍,一日一日。

他人生最高光的时刻,用来一次次地地咀嚼度日。

因为他知道,这剧往后的日子,他再也没办法重新实现那高光时刻了。

于是,他每次自我介绍都是:哈喽,我是波克·马男,很显然,你听过我的名字,我非常出名 (Hello, I am Bojack hoseman.Obvisouly, probbly heard about me, very famous。

)但对于这部剧,Bojack只有怀念,从来没有过自豪。

怀念的是,他喜欢跟主演的几个孩子在一起,那是他人生中仅有的能够说话的朋友。

没有过自豪,那是因为他的妈妈说这真是一部愚蠢的家庭喜剧。

Bojack一直想要努力,证明给他妈妈看,他妈妈对他的看法是错的,他爸爸也是错的。

于是有了《一代骄马》(《Secretariat》)。

《一代骄马》(《Secretariat》)是一部传记电影,记录的是一匹以跑步为特长的冠军马。

Bojack出生在一个破碎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个作家,刻薄不得志;他的目前曾经是个大家千金,却因为嫁给了丈夫而失去了一切,终日喋喋不休,不断地打压Bojack。

Boajck的全家福比如,母亲经常跟Bojack说,:“你是一个废物,你毁了我的一生”;比如,他父亲去接Bojack放学的时候,说:“因为要来接你,我必须停下来写作来接你;你要感谢我,我帮你说了感谢,不用谢.....你和那个女人的存在真是毁了我的生活。

”比如,母亲经常跟父亲吵架,而年幼的Bojack便躲在一旁捂着耳朵......这些童年回忆让他始终坚信自己是一个多余的存在,也努力让他极力希望找一个理由去幸福地生活。

于是,他想起了童年的时候,他的榜样人物便是一名成功的跑步运动员。

他还曾经给榜样人物写过一封信,而这位榜样人物在电视访谈中回复了这个信:

Bojack的偶像这回想顿时让他燃烧起来。

他决定能够重新做人。

很偶然地很幸运地,他成为了这一剧中出演榜样角色的机会。

然而,在拍摄过程中,他发现:-他虽然是一匹马,但从来没有奔跑过,他没办法像偶像那样奔跑;-他有中年肚腩,而榜样没有;-榜样目光闪着积极向上的光芒,而他不是;他能展现的情绪,是榜样失去了朋友,失去了兄弟,甚至失去了目标后的那种绝望无趣。

对于Bojack来说,这个情绪是常态;对于榜样说,这个情绪只是那么一段时间或者是个赴死的结尾。

Bojack也以为这部剧能够让母亲对他重新改观,说一些好话,或者让他自己从母亲中得到肯定自己并非是一个累赘,而刻薄的母亲却说:“你永远没办法变好的,因为你继承了我们的一切。

”这是Bojack幻灭的一刻。

他能够忍受没有希望、无所事事的生活,也能够忍受那半山腰别墅一日复一日的开派对、性交和吸毒品的单调生活。

他始终相信自己会变好,而那个希望便是在他心中某处的要成为的某个人。

然而,一匹马的身份并不代表Bojack能够成为那一匹奔跑的马,拥有与榜样相类似的悲伤也并不代表能够演好偶像。

Bojack并没有拍完这部剧,他中途甩掉了所有的工作和责任,开车去往了在美国另外一边的外祖父的房子,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天。

这部分剧讲述了他外祖父那一代的故事,如何把悲伤延伸到他这一代。

最后,Bojack做了一件具有自我幻灭象征意义的事情:他把跟邻居苍蝇一起修葺了8个月的外祖父的房子,在完成了当天,请来了推车队,把这一切一手一脚辛苦搭建的房子,彻底摧毁。

这摧毁了过去,摧毁了那幼稚的理想,也代表了新的未来,只是房子摧毁后的满目疮痍还在,不会消失。

Bojack重新回归生活,他也不知道这是新生,还是重新的轮回。

最后的这部剧《Philbert》讲述的是一个侦探的故事,Bojack扮演的侦探神经兮兮,内心空虚,总是能够依靠各种奇怪的感觉破案。

这一步步的破案过程也是一步步发现侦探自己黑暗的一面。

Bojack在剧中主演侦探此刻的Bojack应该接受了残缺的自己。

剧中的角色跟现实的他如此相似:房子空旷和了无生气空虚、刻薄、做了很多糟糕的事情、伤害了许多爱自己的人、.....角色的虚拟生活和本尊的现实生活如此类似,不断地在日常切换,逐渐地,Bojack分不清楚虚实,而只有毒品才让他找回那种演戏的状态,也以为每天都在过着角色的虚拟生活。

对于剧中的角色本质,戴安说,她写这一切主角做的这么多糟糕的事情,并不是为了让一切都合理化,而是让别人知道这些行为是坏的,而你却把一切合理化。

他对戴安说:“你想知道我以前做过的坏事吗?

......那些因为我磕了药或者喝了酒,或者过了30年,我都几乎忘记的事情......我当然会感觉到内疚......我花了太多时间内疚了,其中很多女人恐怕都忘记了这些事情,但是我是那个人,必须跟那些东西继续生活下去.....我是Bojack这些行为伤害得最深的人。

当Bojack 遇上了Bojack到了第五季,Bojack接受了他糟糕的一切。

以前,他知道自己很混蛋,很渣,很坏,但是他始终觉得自己很容易就变好,大家也很喜欢他,内心任然不承认自己很混蛋,很渣,很坏;中间,他尝试过变好,想要成为一个世俗的“好人”,失败了;现在,他重新当回混蛋,接受了他以前做过的那么多的糟糕的事情,跟那些不好的情绪终于可以平和地相处。

于是,在第五季的剧终,他和戴安去了戒毒所。

他问戴安:“我应该怎么介绍自己呢?

”戴安说:“哈喽,我是波克·马男,很显然,你听过我的名字,我非常出名 (Hello, I am Bojack hoseman.Obvisouly, probbly heard about me, very famous。

)”这第五季,我真想它是终结季。

Back in the 90s, I was in a very famous TV show ——歌词响起

 5 ) 新的一季新的丧

昨天看完了第五季,没敢再继续往下看这部剧中曾经总出现在社交媒体截图中的金句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多印象,倒是一些黑白颠倒不知所云的包袱让我哈哈大笑。

开始我最喜欢Mr. Peanutbutter,出生在拉布拉多岛,无论给恋人还是朋友都能带来满满的爱,每次Diane神经质的时候都鼓励她包容她,每次Todd乱七八糟的点子被群嘲之后他都是唯一一个不吝赞美并且一起合伙的人。

这样的Mr.Peanubutter也让我觉得戴安是个很幸运的人,尽管在恋爱关系中她总是表现出逃避,刻薄,没有安全感,总是拒人于千里之外。

PC是我看到后面才喜欢上的。

剧里她几乎没有哭过,无论是面对所有人推过来的烂摊子还是自己被男人被家人伤害,PC都是只深深地叹一声气,然后就大包大揽像女超人一样Handle所有的事情,被Bojack赶走车上放着“just driving girl dont turn around”她还是一个油门杀回餐厅去救场。

深夜一个人站在窗前谢谢手机说的生日快乐,只有这时候她才显得有点寂寞,她每次深深地叹气都让我心疼。

第五季花了更多的时间讲过去的故事,花生酱如何和每一任妻子在一起然后离婚,PC是如何从帮做女佣的妈妈干活开始不知不觉变成了一个无法克制地帮所有人擦屁股的角色,BJ的父母如何陷入错误婚姻的泥沼BJ如何在这羞辱和争吵中长大成人。

离婚之后花生酱又飞快热烈地爱上了小自己二十岁的Pickle,戴安一个人去了越南仍没有像期望的那样“逃离生活并与自己和解”;而Bojack当了那么久的混蛋,这次那么小心翼翼想要珍惜的人,他还是搞砸了一如既往地伤害了别人,不仅仅是因为毒瘾。

刚开始看第一季我第一次听到那句“You are born broken”只觉得做作,大家不过都是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有闪光点也有黑暗面的人(或者动物)而已,有三两朋友,甚至剧里很多人都事业有成,所谓的broken不过是一时堕落的借口庸人自扰。

看到最后一集戴安陪Bojack去戒毒所之后一边抽烟一边开车离开,我才明白最令人难过的是,每个人可能都走不出自己的那个怪圈,可能是因为性格,可能是命运的安排,不自知,或者自知却无能为力。

 6 ) 我私心想要猫咪幸福

给凯瑟琳公主一个温暖的约会对象我个人的马男第五季。

为什么要一直约会食草动物,吃肉多香!

第六季回来补充:所有的事最后都会好的,如果没有变好,那么还没到最后。

因为这是你心之所往,只要有方向,就能无往不至。

老虎有老虎的好,老虎是你想成为的楷模,人生中少不了楷模的激励。

但最后你并不是为了成为老虎,你也无法成为老虎,你只能成为你自己,并感谢老虎曾经教会了你一点儿什么,这才有了今天的你。

现在看来这个小画儿对我的个人生活也寓意极深。

我也没有约会猫科动物,而是嫁给了小白兔。

 7 ) BoJack Horseman到底在丧什么?

从S1到现在的S5,一直在追BoJack Horseman。

BoJack Horseman S5刚上映的当天,我一口气刷到了E10,整个过程从满怀期待到渐渐麻木,那种很颓的麻木。

我不是个专业的剧评人,无法从各个层面去分析剧情的结构,也不懂什么专业名词,全靠意识流与共鸣去欣赏。

我知道按照以往套路,E11一定会发生什么很丧的事,所以停下来调整心态。

可当我以为我做好准备点开播放时,那一集还是让我感受到了痛苦。

整部剧荒诞的格调与现实撞击在一起,在BoJack爬上楼梯看着巨大的Philbert,我突然被这似曾相识的无奈重创心头,虽然最后一集的结局与s4的结局同样疗愈,但我始终记得那个茫然无助的眼神。

看完后,我翻了翻影评,大部分人都在称赞E06是神作,将整季拉高了好几个档次,我倒觉得还好,反正看到大家还是一样的丧,就放心了。

二刷BoJack Horseman S5是突然的,由于之前状态不好,所以一刷的时候很多感觉都很模糊,只记得本季是由BoJack拍摄一部新剧《Philbert》开始的。

当二刷完成后,想把心里面的冠军集搬给E02。

她除了丰富Diane的人物性格以外,也运用了非常厉害的手法,将看似独立的故事毫无痕迹地渗透到了后面的剧情,即使没有埋下伏笔。

Diane当之无愧成为了这一季的最佳配角。

甚至在主线内核的表达作用比BoJack更为重要。

剖析性别平权,深入挖掘友谊,质问施暴者内心的内疚与痛苦难道应该成为被原谅的理由?

许多问题经由Diane被展现给观众,但魅力之处就在于这部剧永远不会给你对错或者答案。

上一季原生家庭创伤也是遗留给了观众自己思考。

E02里Diane去了越南旅游,给自己列了十条去越南旅游的原因,或者是去寻根,或者是可以放纵,摆脱原来的生活。

可在最亲近的异乡中,她仍感觉到了这十个原因只是借口。

E03与E04对于Todd无性恋的恋爱问题和Hollywoo男性凝视问题分别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同时在E03中BoJeck鼓励与自己拍戏的女一号Gina大胆的去实现自己的歌星梦,虽然最后以Gina的破音失败告终,但两人的感情线持续升温,紧扣着剧情的发展。

E05的双时间线叙事完整了P.C的性格成因与对待婚姻的观念,也为后面的剧情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而再看一遍E06之后,也才终于明白为什么会是神作了。

BoJack在母亲Beatrice的葬礼上二十分钟的独白,内容输出不只密集,还环环相扣。

他说,在他陪伴Beatrice走过最后的那几天,Beatrice对他说过的最后一句话是I see you,他不明白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母亲一生都在责怪他,挖苦他,他怨恨他的家庭,怨恨父亲的自负与母亲的刻薄,怨恨家庭无休止的争吵,但他同样意识到了其实父母和他一样,都是在生活中溺水的人(马),对于溺水的人而言,能得到那一口空气的喘息是那么美好。

或许Beatrice说的那一句I see you想表达的,是她在临终前,终于看见了这一生同样在挣扎的BoJack。

不是的BoJack,其实Beatrice早知道她对你造成了太多的伤害,所以她曾经才会对你说,你生来就支离破碎。

当BoJack在追溯自己前半生的家庭鲜有的美好回忆后,他或许原谅了Beatrice,至少他心软了。

可当他突然反应过来母亲说的那句I see you,只不过是在读ICU的牌子时,他又变回了那匹尖酸刻薄的马。

他说:我妈妈死了,我得到的只有免费的油条。

E07与E08依旧保持着高水准,E07的双线叙事就已经够看了,E08的四线交错叙事简直不要太精彩。

不得不说花生酱先生在本季有了一点点改变,与Diane离婚让他开始反思恋爱中自己的不足与婚姻。

四条时间线平行推进,以每年一度的万圣节派对为背景,以相似的结局收场,对于我这种老粉来说,各式各样的彩蛋比所想表达的问题更吸引我。

算是对老粉的一种回馈吧。

E09与E10开始将剧情带入了后半段,聚焦的问题变少了,人物的矛盾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

BoJack因为E05中P.C暂时离开剧组的原因,在拍戏时从五楼摔下,住院期间医生给他开的止疼药使他产生了依赖性。

E09中他对药物的依赖性逐渐强烈,不惜将自己的车撞向别人的车制造车祸,以此来换得止疼药(其实严格上说是换取心中对于滥用药物的过意不去)。

而E10在新戏《Philbert》首映会大获成功后,戏中角色的脆弱性被人们喜爱上,Diane作为该剧的编剧之一,她认为坏人的脆弱不应该是他被人原谅的筹码。

这种在她眼里不好的导向使得她在首映会中与BoJack大吵一架。

BoJack认为在往季里他所有做过的烂事里,他也是一个受害者。

他带着内心的愧疚痛苦的活着,甚至认为他才是最痛苦的那个人。

而Diane根本无法理喻,她提到了因为BoJack死去的Sara Lynn,BoJack无言以对。

虽然最后这场争吵不欢而散,但Diane还是觉得BoJack有救。

其实Diane这么愤怒,不仅仅有E12里她的上司所说的用过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与身边的所有人,还有Diane始终保持着自我否定。

她将这种自我否定代入了BoJack的身上,在骂他的时候同样在发泄内心里那个很矛盾的自己。

E11中,因为滥用药物,且剧本塑造的Philbert形象与自己过于相似,BoJack已经马戏不分,在一次次拍戏的过程与自己的生活搞混后,拍戏时他死死地掐着Gina的脖子,以为剧中的生活就是现实世界,以至于导演喊卡都没有松手,差点将Gina掐死。

最后BoJack意识到了问题所在,登向那个虚幻的楼梯,看着漂浮着空中巨大的Philbert气球,失去了那段记忆。

抛开剧情来说,这一集的手法可以说是成人童话题材里教科书级别的。

说是神作也不为过。

在对BoJack精神层面的剖析上会比S1E11里更直白。

可能因为有些悲伤是遥远且相似的,而身在其中的我没有办法去解读这一集结构上有什么诟病或者牛逼之处。

只是看完好像和S3E11一样,胸口一闷,千言万语如鲠在喉。

E12交代完其它角色在本季中的最终走向后,最后时间给到了Diane和BoJack。

为了治疗药物成瘾,Diane陪BoJack来到了戒毒所门口。

分别时BoJack问,为什么你对我这么好,明明我做了那么多让你伤心的事。

Diane说了她高二时期被朋友背叛的事情。

她说,我恨她,她拿我当初告诉她的秘密来攻击我,我没有办法原谅她。

可是,当她的妈妈重病时,我去陪她了。

因为她曾经是我最好的朋友而她需要我。

Diane一直想塑造自己是一个有原则,有态度的人,她想靠自己的力量保护自己,可这段话就是打开了自己心防,可以看出她其实没有真的讨厌BoJeck,只是她不知道怎么去面对自己。

就像那句话说的。

我想变得更好,却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句话可以说是这一季丧的主题了,因为不仅仅是用作Diane与BoJack身上,而可以用在任何一个角色身上。

就连最快乐的花生酱先生也不例外。

可是最丧的真的只有这样吗,反观整季所有角色,想起了那个差点被掐死的Gina。

在没有《Philbert》这部剧之前,她一直都默默无闻的演着配角,习惯了不将情感带到戏中。

可她这一次喜欢上了BoJack,也因此差点死于这匹男马之手。

片场的人将那段视频流向大众时,公关危机随之到来,失去那段记忆的BoJack看了自己差点掐死Gina的视频后,想对媒体说出真相,那就是一次人身攻击,而不是演戏,想以此得到对自我的宽慰或者弥补Gina,而Gina对BoJack说,我不管你有什么病,但我不允许你毁了这部剧,这部剧使我第一次对人生感到希望,我不想我的后半生别人提起了我只想到我身上有你的烙印。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不只是“我想变得更好,却不知道该怎么做”的人丧,就连“我想变得更好,也知道该怎么做”的人也很丧。

最后还是想聊聊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上一季被放大,这一季被淡化的原生家庭创伤。

E06谈到的原生家庭或许更多的偏向是疗愈和原谅,所以不想也不敢对神集过分解读。

真正让我有所感触的是,E05里小时候的P.C。

我也曾是在B站弹幕里陪着P.C度过她孤独的生日并真诚的希望她生日快乐的人,她是所有人里最值得被爱的。

S4E11里对于Beatrice的家庭创伤阴影和所带给下一代的这种典型的家庭文化传播已经演绎得淋漓尽致,似乎BoJack Horseman里每个ZOE都有一个不完美的童年。

(那两个失散多年的兄妹最后没有相认其实更像是编剧为了想表达性格悲观不是因为原生家庭创伤引起的)所以当P.C回忆起她的童年时,我就很诧异给这个强势不服输的Zelda安排一段不怎么美好的回忆到底想干嘛。

我重看了S4E11后似乎找到了答案。

原来我一开始就理解错了。

S4并不是想放大原生家庭创伤,而是想弱化它,或转变大家对于这件事的看法,只是用了比较极端的表达手法。

BoJack Horseman提出原生家庭创伤背后的本质,不是希望人们将悲伤或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归咎于它,把我脆弱我悲伤全都怪罪于原生家庭创伤,而是希望大家向前看,忘记那些悲伤,因为当你陷入其中,对你的下一代可能会产生一个循环。

就像P.C最后拒绝了母亲让她再留下一年陪她的请求,毅然决然地走了。

迎接她的是未来生活的希望,是成为女飞行员Amelia Earhart的梦想,而不是过去的伤痛。

所以,BoJack Horseman到底在丧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有些人眼里是面对生活的无助与绝望,仍旧要强颜欢笑,或许是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或许有些人眼里只是杞人忧天。

找到共鸣都不是这部剧的本意,只愿你想要变得更好。

老话一句:阳光风趣外向的Zelda一生都要学习如何体会别人,而敏感刻薄内向的Zoe一生都要学习如何放过自己。

最后,恭喜BoJack Horseman第六季正式续订期待下次再见。

 8 ) 漫谈《马男波杰克》背后的真实世界

我打开第五季的网盘,本来想放纵自己颓废一整天,刷完却不知怎么备受鼓舞。

我一直以为流行文化和思想是矛盾的两极,但是马男第五季是如此地前所未有的深刻,使人唯有严肃对待,反思自己的世界。

这里,我并不是要覆盖到编剧所有的构想,只是举出一些引发我思考的点。

1 凝视理论和性别平权在第一集中,吉娜批评菲尔伯特中的女性裸体戏和萨茜无脑人设为“男性凝视”(male-gazing),于是马男用学会的新词,用来跟编剧叫板,却适得其反,也被拍了裸戏。

此处字幕将male gaze(y) 译成“物化女性”

let's give women something to gaze那么,什么是男性凝视?

男性凝视的概念最初是由女权主义电影评论家劳拉·马尔维(Laura Mulvey)在文章“视觉快乐和叙事电影”(1975)中提出的,其中她提出性别之间的权力不对称是电影中的控制力量;男性凝视是为了男性观众的快乐而构建的,这种观点深深植根于父权制的意识形态和话语中。

在相机将观察者置于异性恋男人的视角中时,他的视线徘徊在女人身体的曲线上,女性成为为电影故事中角色或电影的男性观众的色情对象。

通过在男性凝视中,男性成为电影幻想中的主导力量,其中女性是男性观众主动凝视的被动对象。

男性凝视优先于女性凝视反映了两性之间社会和政治权力的潜在不对称。

而与男性凝视对立的是女性凝视。

在此类电影中女性成为一个叙事故事讲述者,而不是一个对象。

这些电影旨在代表女性主角的欲望,因此,代表女性电影观众的欲望。

但是女性凝视是不正常的,只要想象把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里面的绘画中女性换成男性就能明白。

自行脑补三秒……然而这个正常的正是男性凝视不正常之处:无论是男性个体还是由这些个体创造的机构,都有能力决定什么是“自然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构建的信念开始显得“自然”或“正常”,因为它们是流行的并且没有受到挑战。

那么,当波杰克拍裸戏时,就是对性别的“正常”一种挑战与抗争。

果真如此吗?

戴安不这么想。

即使影视作品将女性作为欲望主体,究竟能改变什么?

为什么必须是女性来对抗这一切?

抗争是否一种精力的浪费?

女性凝视的电影给了女性自己是主体的幻像,而当幕布落下,她依然必须面对现实世界中的种种不公。

(戴安新发型好评)波杰克并不理解女权,但是在第四集中,他却成了人人喜爱的女权主义者。

让戴安不能理解的是,当她为女权发声时,没有人会听,而当马男说出同样的话,所有人都称赞他的勇敢。

当名人说自己不反对女权主义时,又多少是出于政治正确,而不是真正的共情和理解?

这种双重标准让我不禁联想到国内对“田园女权”的指责:不知多少男性指责者真的就比所谓田园女权了解更多女权理论呢?

“谁在乎你怎么想,我说我是女权主义者那我TM就是!

”性别平权运动本质上是极其复杂的。

性侵或家暴受害者即使发声,也未必就能解决问题。

比如,吉娜就是这样。

当马男发现自己对吉娜施暴后,他本来想坦白一切,说出自己做了什么,但是吉娜阻止了他。

“人们终于通过我的表演认识了我,我不想成为那个被波杰克掐过脖子的女孩。

我不想让你成为发生在我身上的最广为人知的事情。

我不想让你成为人们在采访我时所有问题的焦点。

我想让这事快快结束。

”她恨极了波杰克,但是她不想在公众眼中永远做一个受害者,而非一个演员,一个独立的人。

于是她选择了沉默。

编剧曾被问及:很多在温斯坦之后发声的人并不一定那么有名,现在所有人关注的就是她们的被虐待经历,吉娜这个角色是否与这类事情有关?

他的回答是:这非常可怕。

我厌恶那些人,他们以为这些女性讲述关于虐待的故事是为了能够成名。

没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那是可行的。

我不认为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会这样做的原因。

事实上,完全相反,这是她们不这样做的原因。

我明白为什么一个女人会想要对她的故事保持沉默,这是非常悲伤的。

”的确是悲伤的。

她们生活在要么隐忍着痛苦,要么职业受挫还被人误解污蔑的困境中。

而从性侵者的角度来看,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作为一个马男波杰克的万年粉,我是喜欢他的,虽然他做过让人讨厌的事情,但是他毕竟是一匹丧得可爱的马。

这并不能掩盖他是一个施暴者的事实。

在第五季中,戴安对费尔伯特的批评也是我一直以来对马男波杰克这部剧的疑问:难道施暴者的内心痛苦就能减轻他的罪行吗?

用这一点为自己的糟糕行为辩护是否正当呢?

他们应该成为我们同情的对象吗(比如杀人的滴滴司机)?

戴安的回答是:看看受害者。

看看萨拉琳,看看那个杭州女孩,她们已经死了。

这句话是残忍的,无论是对戴安还是观众。

但是这是看马男时不能忘记的一点。

相比之下,陶德的支线故事就轻松愉快多了。

但是他作为无性恋人群的故事,也提出了很严肃的问题:社会倾向于把少数群体无差别地带着刻板印象去看待,忽略了TA们也是立体的有个性的人。

陶德和尤兰达虽然同样是无性恋者,却除此之外并无任何共同点:一个充满不切实际的梦想,一个理性而实际,最后两人和平分手。

陶德提出分手这就引出了交互性(intersectionality)的问题。

社会的压力来自各个方面,每一个边缘人的处境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应该综合地考虑这些因素,毕竟少数群体也是普通人。

说句题外话,我也认识一位无性恋者。

我们在一个纽约州的小镇散步,偶然看到一户门上挂着彩虹旗的人家。

她说:“看,gay flag!

” 我随口说:“也说不定是女同呢。

”于是她问我:“这个问题可能有些私人,但是你是直女吗?

”“应该是吧,不过我还在questioning……” 我很惊讶,一是发现自己从来没仔细想过这个问题,二是好奇她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

(不过两年后的今天,如果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可以很肯定地说我不是。

)“唔,我是无性恋。

我从来没有对任何人产生过性欲。

” 她平静地说。

我们从此之后不再那么频繁地见面了,尽管我非常喜欢她:她是我见过最喜欢猫和狗的人,管狗叫pupper,她还喜欢玩电子游戏和画画。

她母亲是杭州人,父亲是德国人。

她很可爱。

想到这些,我总是觉得很可惜:如果我放下那点可悲的矜持,如果我能更了解全部的她,那该多好。

2 美国的鸦片类药物危机(opioid cricis)

注意床头柜上的药瓶波杰克此次的药物成瘾与此前纯粹的娱乐不同。

第五集中PC在老家无法照顾片场,导致波杰克发生了事故,从楼顶摔下,摔伤背部。

从在医院接受治疗时起,他才开始服用一种棕色小瓶里的止痛片。

疑似波杰克服用的止痛片oxycodone如果不是参加过一次关于止痛片滥用的辩论并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当时的辩题是:是否应该像对待毒贩一样严罚开过量阿片类药物处方的医生),如果不是在夏校时宿舍楼里有人吸毒昏迷被送去医院,我也不会注意到这个细节。

在我们指责波杰克的种种不堪时,也不要忽略了这个(在美国)由来已久的严重社会问题:鸦片类药物泛滥(opioid epidemic)。

合成类鸦片类药物如芬太尼(fentanyl)和羟二氢可待因酮(oxycodone)属于针对慢性疼痛的合法药物,比如波杰克的背痛。

这些药的成瘾率相当于海洛因,高于吗啡,但是却被广泛地通过正规渠道贩卖给病人。

“正规药物”早在1996年,制药公司Purdue Pharma声称OxyContin虽然比其他止痛药强大得多,但由于其缓释化学配方而不那么容易上瘾。

许多医生相信了OxyContin神话并受到制药公司提供的津贴的鼓舞(这些制药公司在2000年花费了令人难以置信的40.4亿美元的直接营销。

)在服用这些药物的人群中,百分之二十七误用药物,百分之八到十二产生了神经紊乱。

药物滥用的症状包括:将阿片类药物与酒精或某些其他药物相结合,每日服用高剂量的阿片类药物,服用非法的阿片类药物,如海洛因或非法制造的芬太尼。

这些症状波杰克都有了。

合理用量大约在三小时一粒,波杰克是整瓶往嘴里倒……受害的不只波杰克一人。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数据,去年美国毒品过量导致超过72,000人死亡 - 这是由致命的阿片类药物流行引起的新记录。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估计,2017年有72,287人因过量服用而死亡,比前一年增加了约10%。

根据新数据,大部分死亡人数 - 近49,000人 - 是由阿片类药物引起的。

最大的驱动因素是合成阿片类芬太尼,它杀死了超过29,000人,其次是海洛因和其他毒品。

越来越多的过量药物使得这种药物大流行比枪支暴力,汽车碰撞或艾滋病更致命,这些暴力事件在一年内从未杀死过多少人。

2017年,每天有近200人因过量服用而死亡。

波杰克已经在尝试着戒酒,他却深陷于这些药丸中,如果没有那个事故,他本可以开始新的生活。

——真的吗?

自然,有他自己的问题。

他需要麻醉自己,这样内心才能稍微好受一些,但是无论是靠酒精,海洛因还是止痛片,他永远逃不脱的唯有自己。

"It's you."他唯一能改变的,只有承认自己需要帮助。

于是在全剧结尾,他去戒毒所寻求帮助。

他终于做到了这件几十年都没有完成的事。

虽然他自己也担心也许一切依然不会好起来,但是这小小的努力意味着他至少有可能恢复。

因为如果不能改变自己,至少也要直面。

这是改变的第一步。

这一点适用于所有的瘾君子。

3 荒诞/符号学想必大多数观众都对第六集中波杰的独白佩服得五体投地。

当马男平静地讲述自己在汉堡店的日常经历时,没人能猜到他此时是在母亲的葬礼上致悼词。

他这种平静,不禁让人马上想起《局外人》的开头:“母亲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

”同样与加缪的《局外人》暗合的,还有这一集中数不清的让人心碎的荒诞:母亲死了,波杰克的生活却一如既往,唯一不同的是他有理由对陌生人的客套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还有汉堡店送的一份免费油条。

更讽刺的是,棺材里甚至都不是碧翠丝真正的身体,波杰克走错了葬礼厅。

一切都如梦一般荒谬,连葬礼是一场闹剧。

而在马男充满闹剧的生命终点,又有谁会缅怀真正的他呢?

死者已逝,生者也终有一死。

母亲的死提醒了波杰克:人都是要死的,你是下一个。

死亡就是生命无意义的最好的证明。

马男在讲台上对棺材说话:“妈妈,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如果你为我骄傲,请敲一下棺材板。

”他习惯了母亲的喋喋不休,仍然等待着回答——即使现在,他还在等待,等待着迟来的哪怕一点点母爱。

意识到这一点,他愤怒对母亲喊道:我是你儿子啊,我只有你了!

然而所有这些痛苦与期待随着妈妈的死戛然而止,一切都突如其来,毫无道理。

这一刻的寂静是可怕的。

如加缪所说:世界逃脱了我们,再次显现出自己的本色。

那些惯于蒙面的背景又恢复了本来面目,远离我们而去。

”面对像我们所有人一样,马男想给每件微小的细节赋予意义。

他的悼词围绕对母亲遗言的阐释展开:“有那么一刻,当一切突然陷入诡异的平静,她望向我说:我看见你了(I see you)。

没有批评,没有失望,只有接受。

”这话既可能是对波杰克的认可,也可能是对空中马男父亲幻影所说的,更有可能的,是她在读重症监护室里ICU三个字母。

但最绝望的是,她已经死了,没有人会知道她到底说的是什么。

索绪尔的符号学提出,语言与由所指和能指组成。

声音是能指(signifier),而其代表的事物则是所指(signified)。

词语可以映射物体,就像当你说到苹果这个词语,我们自然就能想到苹果这一事物,因此一切都存在普遍的映射关系。

索绪尔理论伊丽莎白一世在临终之时摸了摸自己的头,她这是在表达什么意思呢?

她希望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呢?

这到底意味着她在指定詹姆斯一世作为自己的继承人,还是说这仅仅只是代表她死前正在头疼?

在这里,伊丽莎白一世的手势,就成为了一个典型的空洞的能指。

它意味着某种东西,它生成了某种意义,我们认为,它应该在对应一个所指,它一定是有其内在的深刻含义的。

但是,伊丽莎白已经死了,我们要怎么询问她呢?

这个能指的意义又到底是什么呢?

意义,总是要经由能指链条的运动而得到的,或者简单来说,我们对意义的感觉,总是通过“解释”而生产的,因此当你提到一个能指,它其实并不会真正对应所指,它只会让你解释它自己,这个过程中你不断召唤出更多的能指,并形成了一个动态的能指链条。

是能指链条带给我们意义的感受。

不过,能指链条也会存在扭曲和断裂的时候,比如那个死掉的伊丽莎白,在我们看来,死亡导致了她一生能指链条的断裂,让我们不能了解到她摸头的动作究竟在表达什么意思……每个人的死亡都是一个能指链条的断裂。

”碧翠丝的遗言也像伊丽莎白的手势一般,是这样一个所指链断裂。

她的存在产生了缺口,她不再能解释自己的话,于是没有人能知道她在生命的结束时的所思所想。

她是真的在读ICU的牌子吗?

在这个荒凉的世界上,人与人之间唯一的联系——语言,本质上也如此脆弱,如此不可靠,如此不堪一击。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注定孤独。

即使母亲没有死,马男也是无依无靠的。

费尔伯特编剧的办公室(E4),注意上图中红圈中的英文“尼采”和左侧白板上对尼采的引用:“你若长久地看着深渊,深渊也会凝视你。

”以及下面的恶搞:“你若趁深渊心不在焉时足够快地瞟一眼,你就能将其尽收眼底。

”Credit:1《谈谈女权和自由等问题》,来自公众号“后现代主义哲学”,作者阿月2 维基词条”male gaze”(http://en.wikipedia.org/wiki/Male_gaze#cite_ref-mulvey1975_8-0)3 编剧访谈http://variety.com/2018/tv/news/bojack-horseman-season-5-interview-metoo-netflix-1202941206/3 4 卫报关于opioid crisis 的报道:http://www.theguardian.com/books/2018/aug/19/dopesick-dealers-doctors-drug-company-addicted-america-by-beth-macy-reviewhttp://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18/aug/16/us-drug-overdose-deaths-opioids-fentanyl-cdc5 美国毒品监管中心官网:http://www.drugabuse.gov/drugs-abuse/opioids/opioid-overdose-crisis6 加缪《局外人》《西西弗神话》

 9 ) My mother is dead and everything is worse now

E06 In all the shots of the horse, you can see a paper coffee cup on the kitchen counter, but in the shots of Ethan, the coffee cup is missing. Was that because the show was making a statement about the fluctuant subjectivity of memory and how even two people can experience the same moment in entirely different ways? And I didn't have the heart to be, like, "No, man, some crew guy just left their coffee cup in the shot." And maybe this is like that coffee cup, maybe we're dumb to try to pin significance onto every little thing. My mother,she knew what it's like to feel your entire life like you're drowning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se moments, these very rare, brief instances, in which you suddenly remember you can swim. Mostly not, mostly you're drowning, she understood that too, and she recognized that I understood it, and dad. All three of us were drowning and we didn't know how to save each other, but there was an understanding that we were all drowning together. It had all the right pieces, but it just couldn't put them together. And when it got cancelled I was really bummed out, not because I liked the show, but because I knew it could be so much better, and now it never would be, and that's what losing a parent is like. Suddenly, you realize you'll never have the good relationship you wanted and as long as they were alive, even though you'd never admit it, part of you, the stupidest goddamn part of you, was still holding on to that chance. And you didn't even realize it until that chance went away. "My mother is dead and everything is worse now." Because now I know, I will never have a mother who looks at me from across the room and says "BoJack Horseman, I see you." But I guess it's good to know, it's good to know that there is nobody looking out for me, that there never was and there never will be, so it's good to know that I am the only one that I can depend on. And I know that now and it's good, it's good that I know that, so it's good my mother's dead.

 10 ) 西西弗的小确丧

都说马男是一锅充满负能量的毒鸡汤,我当初还在怀疑一部情景动画喜剧能有多致郁,虽然主人公是一群名利双收衣食无忧却整天庸人自扰混天度日的动物(和人),但它竟然可以把生活讲得这么操蛋。

就像一剂毒药给人的每一个细胞注入生命中微小而确定的丧失和无力,而这剂毒药恰恰来自生活。

人何以丧人何以丧?

这个日本宅文化里诞生的概念在欧美依旧有它原生的表达,它肯定不是一种特定的环境或是一个特定的时代衍生的产物,加缪在他的存在主义里就有这一个重要的概念叫这个世界的本质是荒谬的,“荒谬的潮汐一开始就存在”。

它之所以在这个时代突然火了起来,说不定只是因为,这种对人生无意义的质疑和对自我的彻底厌弃突然有了一个通俗的表达吧。

你身边的Zelda肯定多多少少看不起你丧,人生那么多小确幸,那么多梦想可以去追求,那么多美好的事物可以去享受,你偏偏自暴自弃伤春悲秋你不是矫情是什么。

然后你也这么看不起自己,我已经拥有了这么多成就,我能考上大学,我能找到工作,我能成立自己的家庭,我在九十年代是红遍大江南北的影星,我做影子写手也能写出畅销书,我为什么还是不高兴。

所以为丧有三个步骤。

首先,因为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所以就算人生有追求,追到了以后也不可能满意。

其次,已经认定了怎么努力都无法让自己满意,就失去理想变成咸鱼。

最后,变成咸鱼看着周围的人或者意气风发或者安于平淡,恨自己为什么无法努力改善生活,或者连安身立命取悦自己都做不到,然后对自我产生深深的厌弃,对自己需要负责的人和事产生深深的负罪感。

恭喜你,你成为了一个丧的人。

丧也有三个阶段,初级丧,对人生毫无头绪,不知道如何开始。

中级丧,有欲望和目标,没有实现的资本,怀疑目标的意义和努力的意义。

高级丧,拥有了一切,却什么都无法满足自己,对人生的毫无头绪,不知道怎么再开始。

从低到高也是有鄙视链的,鄙视统一用词叫矫情。

马男里有不丧的人吗?

Mr. Peanutbutter。

一只乐天派拉布拉多,相信“在拉布拉多岛上永远不会发生坏事”,开场时就是无脑开心的形象,遇到不想面对的人或情况就找Erika,一开始觉得他很烦人,但发现他那些挑衅自负的语气和行为只是他单细胞自我感觉良好的幽默感,并无意进行讽刺和人身攻击时,觉得这只狗实在太萌了尤其是竖起耳朵的时候*V*就连他也有丧的一刻,在他得知哥哥患有肿瘤的时候,他的气质一下子变得忧郁起来,在哥哥手术康复之后瞬间转好。

他是典型Zelda,这些人会在遇到困难时烦恼,却对生活永远保持乐观甚至单纯的喜欢。

他是热心而忠诚的朋友,对Todd甚至马男这种不靠谱的朋友都一片赤诚忠心耿耿时刻准备为之付出,他还是模范丈夫,对Diane极其顺从凡是都哄有求必应,却始终在艰难维系两人的婚姻关系。

他喜欢戴安,就二话不说求婚结婚,一开始他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戴安,给她开生日派对,到后来开始慢慢尊重戴安的个性,为她放弃竞选。

最暖心的一个地方是在Diane假装做了几个月战地记者之后两人在餐馆里不期而遇,我都准备好看干架了,结果花生酱远远地看着戴安,怔了一下,马上拿出手机给她拨了电话,看她接起电话,然后说,战场生活怎样,我在餐厅里看到了一个跟你很像很像的人,我想你了,你能不能马上回家。

他会选择性无视矛盾和痛苦,合理化所有悲剧和困难。

戴安想要书房,他就在新家里给她修了书房,简直超暖心老公力爆棚,但是戴安却大发雷霆,泣不成声。

他理解不了Diane真正地需求,因为这种需求叫做无法被满足,只能很费解但又不抗拒地和她have angry sex。

总的来说他的性格非常讨喜,但单细胞没主见,两个前妻一个肤浅一个腹黑,现任还这么难伺候,诶好端端一个正常狗身边却围绕着一群至丧之人也是挺倒霉的。

简单用存在主义看马男和他的朋友们《西西弗的神话》里有太多观点可以用来解释剧中人物的行为了,简单摘抄一些句子以便阐述人物,感觉到了高中被议论文支配的恐惧。。。

“那些经过伟大的爱情而脱离全部个人生活的人们或许丰富了自己,但也肯定消耗了他们的爱所选择的人。

”看的时候是不是觉得戴安怎么这么不识好歹,就算她不喜欢派对,不喜欢看到大书架成为现实,但花生酱是想对你好呀,你也别叫人家赔了夫人又折兵。

除去“他认为好的,不是她想要的”这种浅显的理由,作为单身狗我就大胆地揣测一下,戴安难以承受这种爱带给她的压力。

因为他们俩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花生酱无法理解戴安的需求,戴安不知道自己的需求,也无法对丈夫提出诉求,所以花生酱越对她好一点,她就更进一步体会到自己无法感到快乐而无法回应这种爱的悲哀。

她过得太真实了,完全不想伪装敷衍,虽然演戏或许能让头脑简单的花生酱好过,但是她只会更痛苦。

“在我对自己存在的确定性和我试图给那个确定性的内容之间,那个空隙将永远不能被填满。

”戴安作为知性女性的代表,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渴求人生的意义,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现状。

她不知道怎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Bojack写的自传虽然畅销却使朋友成为一个公众丑角;去战场支援却发现声称帮助灾民的人只想帮助自己;在媒体圈带发推文却发现一切都是为了营销编织的随意的谎言;当时尚女性杂志编辑却苦恼为什么那么多人睁眼却宁愿看胡编滥造的花边而不愿认识事物的本质。

她有改变的欲望,甚至有了改变的能力,却苦于没有改变的方向。

而且花生酱这种安于现状享受小确幸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一点也不适合她跳出自己的comfort zone去追寻人生的意义这种荒谬无稽却阴惨深刻的话题。

她的丧来源于空虚,深陷于生活的迷宫里惶惶不得出路。

“一个人总是他自己真理的猎物。

他一旦承认了它们,就不能从中脱离出来了,他要付出代价。

一个意识到荒谬的人就永远被它束缚。

”Princess Carolyn是一个相对积极的人,充满干劲,随时准备应对任何困难,也有能力收拾任何烂摊子,从助理一路走到Manager,却行路艰辛,终究孑然一身。

喜欢Bojack,可能因为他。

长得好看。

(?

)或者单纯是被不能自理的巨婴激发了母性本能。

她有很强的事业心,这种事业心自然凌驾于道德之上,所以有时候觉得她很缺德,但看在对Client那么仗义的份上又不忍心指责。

她也对家庭生活充满渴望。

有个很讽刺的地方,她因犹大没有知会她收购之事开除了这个一心为公司的工作机器,她说因为她不能忍受他欺骗她,这样以后她也无法再相信他了。

然后她对鼠兄隐瞒流产之事,在他上门关心的时候不分青红皂白就反驳,这是你关心的事情?

欺骗才是你最关心的事情吗?

这是她自己最关心的事。

她有极强的控制欲,不容许被摆布甚至不接受别人为她分担。

和鼠兄在一起本来是很好的归宿,她却因为无法接受自己无法受孕的事实要求分手。

所以看出丧人的共同特点了没有?

就是M,受虐狂啊,总是有意或无意地跟自己较劲过不去。

因为认定了死理,这辈子就注定有迈不过去的坎。

“一个缺乏希望并且意识到这个现实的人就不再属于未来了。

”Bojack的父辈们明显属于这种状况。

祖母因为在二战中失去儿子深陷悲痛无法自拔,为了消除痛苦接受前额叶手术变成痴呆。

祖父的态度特别像飘里描述的南北战争时期的典型南方人,种族歧视(认为如果犹太人不把德国人惹急了就不会发生二战了),大男子主义,对家族产业有病态的痴迷,对女性抱有偏见,不尊重女性人权,丝毫不体察女性的需求。

他不理解妻子的丧子之痛,不理解烧掉女儿的玩具给她造成多大的心理阴影,不理解女儿为什么读书(I let you go to university to hock up with a bachelor, instead you get a bachelor)。

Bojack他爸,明显的垮掉的一代,没有具体目标,却想要改变世界。

他想写描绘工人阶级疾苦的传世之作,却迫于生计无暇动笔,最后投靠资本家阶级,还责怪这个选择使他失去了作为工人的一员体察他们的机会而无法写出他理想中的著作。

马妈Beatrice童年最渴望的事,吃香草冰淇淋,被母亲以保持身材为由拒绝。

母亲丧失自理能力之后允许她吃冰淇淋,剧情也透露她胖了并被同伴嘲笑,所以她童年最大的阴影,胖和小马娃娃,成为萦绕她一生的梦魇。

她自幼失去了母爱,在刻板的大男子主义影响下长大,年轻时通过知识萌生了女性独立自主的理想,和长得特别像骡子的他爸私奔生下Bojack,却始终生活在现实危机四伏的重压之下,迫于生计只好重新投靠她爸的产业,从此放弃了自主的理想。

她接触了新时代女性的思想,却半条腿埋在旧时代的棺材里,把因此受到的一切挫折归咎于生下波杰克的选择。

Beatrice对Bojack说,you are born broken。

他的确生来残缺,因为整整三代人,都是残缺的。

孩子继承了父辈世袭的痛苦,衍生出自己新的痛苦,难怪马男故作轻松的说,好在香火到他这一代就要断了。

好结束痛苦的轮回。

“后悔是希望的另一种方式。

”Bojack几乎后悔他做过的每一件事,因为他深知就算重来一次他也不可能做出不一样的选择,因为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后悔成为了他的希望,他只能希望在内心深处的自己是一副正直的好心肠,这样他就可以在臆想之中或得自我安慰和满足感。

他幻想和鹿阿姨搬到缅因州,生儿育女,从此过幸福快乐的马生,但就以他这种心猿意马惧怕责任的态度有可能做出安定的选择吗?

他后悔没有照顾好Hollyhock导致她被母亲下药,但他可能因为在乎某一个人,就改变自己喝酒喝到断片的生活态度吗?

他后悔没有处理好和她马脸经纪人(忘记名字了帮他争取奥斯卡的辣个),看他听了那么多遍都没记住一个故事就可以看出他无论重来多少次都无法改变的态度了,多想要的东西,他都不会去珍惜的。

他缅怀人生的其他可能性,因为他知道它们不可能。

在他骨子里他就是一条无可救药的溺水的鱼。

Sarah死后他万念俱灰想自杀那集,加速着那辆被他倒进泳池里的特斯拉,看到奔腾的马群后猛地急刹车,那马群跑步的样子滑稽得有点像阿甘正传。

他回忆起了童年的梦想和偶像,Secrateria,回忆起了他生而为马,就是为了奔跑存在的。

在他重燃希望想迈步跟上马群时,戴安来电了,他盯着看着来电提醒,犹豫着终于伸手去按接听时,电话挂了,他抬头看马群已经跑离了天际,手里只剩下一个未接来电,还有已经索然无味的自杀的念头。

然后他做出了选择,选择抛弃梦想,抛弃惦记着他的人,回到度假小屋打算安逸地过完与世隔绝的下半生。

然而在看到纠结于过去痛不欲生的蜻蜓先生之后,觉得耿耿于怀太傻了,他想要人气,想要人间烟火,想看他无聊无望的灵魂挣扎产生的泡沫,出世对修为要求可高了呢,何况Bojack又没有那个需求,他挣扎着想获得的是满足欲望,而不是无欲无求。

Bojack的丧来源于他根深蒂固的负罪感,他因此畏手畏脚一事无成,却也没有因此得到过一丝宽恕。

Todd?

Todd是全剧里最接近神性的一个人,凭空产生,自由自在,容易满足,存在感极低,生存能力极强。

虽然很大篇幅里他都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猪队友,但他有和花生酱先生一样无差别的忠诚,对朋友交代的事情简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然而这种奉献精神,更多出自于他自己是一个完全没有想要的东西的人,最明显的体现是Asexual,连本能性冲动都没有。

他只能考满足别人交给他的人物来感到充实。

印象最深的是选举的时候,他给Diane准备了早餐放在纸袋子里,给花生酱做煎蛋还给他戴餐巾,然后前妻对他说,Todd,总是看你晃来晃去不干事情,我交代给你一点事情做。

全剧最不靠谱的角色却是唯一一个在干实事的人,自己弄了一堆乱七八糟的发明还建了一个游乐场,不像其他人总是在焦虑在烦恼却总是放嘴炮动静很大最后却一滴雨都没下。

他沙发客了4季,从Bojack家到花生酱家到PC家,开给服务生的支票一张就是八百万。

虽然创造性和行动力很强,却需要依靠他人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被社会封口的女性马男整部作品讨论女权的篇幅要远远大于呃,男人的问题,比如像老白那样的中年危机。

Diane是年轻女性得不到和男性一样的话语权的问题,PC则是一个大龄剩女还能否被社会接受的问题,Bojack的母亲和祖母则是二十世纪女性仅作为男性附庸存在的问题,Sarah Lein和忘记名字的女疯子虽然不是典型女性问题,但都是塑造得很好的女性形象。

刻板印象好像更趋向于把男性的痛苦当成自作孽,而把女性的当做反映社会问题的缺口,因为她们受伤更容易激起同情,她们往往也更容易为社会所伤害。

Sarah Lynn是一个很特别的角色,她丧得一匹的原因也是波杰克丧得主要原因之一,成名太早太轻易,导致以后的人生都无法逃离过去那个过于耀眼的光环。

作为童星,天赋秉异,一切功名利禄信手拈来,却让她失去了生活的激情和期望,因为一切来之过易。

她的人生目标变成了找“活着的感觉”,毒品和酒驾成为她提供生的刺激的媒介。

马男在她最需要朋友的时候,以想要利用她的身份抽身,又在她深陷酒药的时候推波助澜,本是父亲身份,却和女儿滚床单。

你就说有!

没!

有!

很!

渣!

但是他们是最能理解彼此痛苦的人,他们在世界上都太孤独了,就算是彼此的毒药,也要相互灌下去聊以慰藉。

Sarah Lynn落幕的宣言:“Our lives are but the briefest flashes in a universe that is billions of years old. In the great grand scheme of things, we are just the tiny specks that will one day be fogotten. So it dosen’t matter what we did in the past, or how we will be remenbered. The only thing that matters is now, this moment, this one spectacular moment we are sharing together.”星辰不老,人生易逝。

不追往事,只争朝夕。

命bian运ju就是这么残酷,这“唯一有意义的特殊瞬间”,是两人的永诀。

造成这个结果时我真的想跟Bojack说piapia打脸了吧,让你挥霍人生,你的挥霍的起,别人的挥霍不起。

虽然这个语境下应该说的是,错的不是这深受折磨痛苦不堪的灵魂,而是这个疯狂裹挟不给人退路的世界啊。

女疯子我纯粹觉得她的设定很好玩,亡命徒,武林高手,老戏骨,最后和货轮玩勇敢者游戏,在一坨吃水的意大利面中间溺死在大海里。

是她的话肯定不会在意自己活多久或是怎么死的吧。

这个世界本身不是有理性的。

“荒谬都诞生于对比。

荒谬感不是单从对一个事实或者一个印象的调查中产生的,而是产生于赤裸事实和确定的现实之间,以及行动和它要改变的世界之间的对比。

”延续美式幽默针砭时弊的传统,马男也把它想得到的地方都讽刺了一遍。

几乎每集都有槽点,刻意地用逻辑不清的反语。

娱乐圈纸醉金迷,伪装成亲子娱乐的色情场所,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巴别塔,州长竞选,荒岛人性问题,大众审美blablabla,铺垫了丧文化产生的大环境:中产阶级崛起,小资情调泛滥,隔代观念差异拉大,人的需求金字塔在向自我实现的塔尖过渡。

有钱嘚瑟没钱装逼,最终要的是,有闲瞎矫情。

好像谁都不过得比谁更差,谁也不见得不活得比谁更好。

荒谬为什么产生于对比,当人们开始比较的时候,差异就出现了,如果我不比你过得更差,我为什么努力改变;假如我努力了跟你过得一样好,我又发现好是相对并不可兼得的,开始怀念过去的温暖的糟糕,那我怎么面对我的努力。

我觉得要脱单身材比享受美食更重要,放弃美食坚持健身,结果到头来找到了女朋友,却觉得什么都要原谅她觉得活太累,那我节食受的罪,锻炼吃的苦,是吔屎去了么。

还不如享受人生。

这,还仅仅是怀疑谈一个男女朋友有没有意义的事而已,如果连生命本身的意义都怀疑,那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值得争取的?

得过且过,听天由命而已。

我们到底喜不喜欢Bojack?

这是Bojack的故事。

豪宅,豪车,派对,吸毒酒驾,花天酒地,荒淫无度又极其不负责任,这个渣男典型的男主角虽然看起来一无是处,却还是博得了很多的共情,毕竟其一,渣并不代表坏,Bojack的内心还是细腻丰富渴望爱与被爱并从来不想伤害别人的。

其二,透过Zelda Zoe二分论,Bojack不过是广大Zoe的代表,是一个标签式的人物,十分有带入感。

如果非要说怎么评价这个马,Todd在马男失踪回归的时候说得很清楚,我们没办法做好朋友,但是很高兴你回来了。

看到这里的时候还有点小伤感,可怜Bojack自我厌弃还不够连生活中最紧密相关的人还要厌弃他。

但是转念一想,这是一个无可奈何的事实,也是表征性Zoe不可抗拒的宿命。

首先,虽然渣只是他一心渴望变好却被自我毁灭的冲动一次次拉回深渊的结果,忘记哪一集他曾急切地去寻找Diane,希望从她那里取证自己本质上是一个好人而且有变好的可能性,但是毕竟剧组不是想讲一个改过自新的故事,这故事本身讲的就是永远不可能复春的朽木,所以Diane告诉他,all you are is what you do,如果你压根没办法控制自己的行为,那就只能从行为本身和行为结果上推断出你是个坏人,没有妥协和讨论的余地。

其次,马男里有Zelda和Zoe,我们有没头脑和不高兴。

二次元男一男二标配。

现实中的人一般就是Zelda和Zoe的拉锯战,Zelda想要认同自己,Zoe想要认识自己。

Bojack认为自己是毒药只能毁掉他身边的一切,但这种自我认识并没有让他对他人和自己的破坏欲消停下来,他不放弃任何一个成为别人注意力的中心,打UNO出个牌都要长篇大论,直到别人忍受不了他的歇斯底里和无理取闹,证实了他对自己的定义,毁掉一切美好的毒药。

他就是不会对任何结果感到满意,习惯性期待自己的行为导致最坏的结果,甚至毁掉结局会变好的可能性。

因为Zoe的上帝是否定。

否定是他们存在的证明,是他们表态的唯一方式。

但是你要说马男是他造成的一切恶果的罪魁祸首,那这锅他背不起,谁叫他得直肠癌的老伙计不识时务,谁叫Todd控制不住自己沉迷游戏,谁叫Todd前(女友)Emily性开放,谁叫老情人的女儿Penny投怀送抱,谁叫Sarah Lynn酗酒嗑药,谁叫他母亲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残缺不全的人格。

但是他在这每一件事上采取的对策都是从己欲而不树人。

他是帮凶,这对于他习惯性的自我批判来说,已经大逆不赦了。

我们压根没必要去喜欢马男,因为他就是某种程度上的我们自己。

我们是需要去认识它,而不是沾沾自喜于一种模糊的认同感。

你喜欢EVA的淀真嗣吗?

喜欢你就太认真了,他就是御宅的镜子啊。

这部成人动画本身画风。

清奇。

乍一看眨眼看久了之后倒觉得是后现代艺术了。

动物形象拟人化很到位,不像一些作品拟人之后会尽量保留动物特性,《马男》只是简单地给鱼加四肢,鸟的翅膀也是简单的套着西装的细胳膊,动物设定也很魔性,白蚁吃木头,蚊子吸血,鲸鱼在机场随性捕食,还都是一副高等智慧文明社会理所当然其乐融融的模样!

特别是感觉所有人物最初是用同一个大小制作动画的,一旦场景出现层次,就把人物缩小了放到景深里去,线条粗细都不一样,简直简。

陋。

至。

极。

但是这风格看顺眼了以后简直欲罢不能,有一种特殊的不分主次的喜剧效果,背景里经常有比主角有意思得多的彩蛋。

美国动画这种风格没见过的人惊鸿一瞥会感觉低幼,但是嘿嘿,不认真你就输了。

我觉得非常漂亮的叙事方式,一个是最基础的多线剧情,除了Todd跑任务和PC糟糕的一天等这些集数,都是没有明显主线的,多线人物多线发展,剧情并没有由于动画或篇幅收到限制。

还有S4尝试的手稿式马男内心世界,还有Bojack回密歇根夏日小屋的那集,把Flash back的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使它从来都不单独讲一个故事,通过多线或叠加让剧情更丰满。

前三季给人的感觉更像是泡沫剧,注重于展现人物和矛盾,各位主角并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变化,只是习惯性地不断在泥潭里爬起又跌倒,告诉观众主人公们是怎么作死的。

第四季突然推动快了剧情,跳开主线故事告诉观众丧的一切是有因(马男祖宗三代)也有果(两个配角的死亡)的。

悲哀的因果论和无力的宿命感彻底展现了操蛋的生活。

用了四季的功夫,编剧都在渲染Bojack有多恨他的母亲,认为她是他一生痛苦的来源,扔掉小马无情地践踏他母亲的安全感,然而在最后,S411痴呆的Beatrice回忆过去的时候,我本来都没有专心在看,一边干别着的事情,妈妈问Bojack,where are we,而Bojack简直不假思索地说,密歇根,夏日小屋,满天星斗,和爸爸妈妈Crackerjack,我们在吃冰淇淋,香草冰淇淋,瞬间泪目,来势汹涌毫无征兆根本止不住。

虽然他不像观众知道一切的因果,他没有原谅也没有和解,却和观众做出了一样的选择。

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物。

我就不重新说西西弗的故事了,西西弗为什么忍辱负重日复一日推一块终究要滚落回山脚的石头上山?

很简单因为不推就会死呀,好死不如赖活着呗。

你说重复去做一件没有结果的事情没有意义?

什么是结果?

你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吗?

你说我们在推石头的过程中要感受坚忍的力量,细嗅路边的野花,心怀诗和远方,我说我一点都不坚忍,我在坚持因为我别无他法,路边的野花从不为我而开,我永远无法去追寻诗和远方。

但是我不会比你活更得不精彩,因为我知道我们都在推石头,我们没有不一样。

第五季更新了,戴安和花生酱先生果不其然地离婚了,花生酱先生也不负众望地迅速开始了新的感情,感觉他才是真正地拿得起放得下的性格啊。

波杰克最终走进了戒毒所,不知道等他走出来的时候,这部剧会不会丧出下一个高度。

第六集是整季的巅峰,波杰克二十分钟的独白表示他依旧不知如何认可残缺的自己,依旧无法处理期待与得不到的结果之间的关系,一切都变得更糟了,所有风云变幻扑朔迷离的人生不过是一句简单的墓志铭:Beatrice Horseman was born in 1938, and she died in 2018, and I have no idea what she wanted.

《马男波杰克第五季》短评

每一集都在尝试新的东西,不暂停看真的错过很多东西。11集是致敬今敏《未麻的部屋》。

7分钟前
  • 帕拉
  • 力荐

突然没了资源,讲真并没有成“神剧”。

12分钟前
  • 非女孩二人组
  • 还行

吃饭的时候 ,看着看着放下碗哭了起来。

13分钟前
  • Tilda Li
  • 力荐

一半是频次过量的政治正确,一半在拾前季的牙慧。精彩的集数、有跨度的长故事、细节的巧思、新的有趣的人,都比以前少。当然,现实也就是这样,没那么多新鲜,大部分在重演与回归正轨。但剧集的魅力滑入生活的平道,有可能带来更多代入,也有可能走进无故事可讲的续编怪圈。金句倒是不缺,比如被提到最多的E06:“尽管你明知道……但心里最愚蠢的那一部分却还持有一丝希望。直到所有机会都消失,你才会意识到这一点。xxx没了,于是一切都变糟了,因为我终于知道我再也无法再有一个xxx了。”

17分钟前
  • 但丁的方舟
  • 还行

可以高亮的:502的结尾,506的eulogy,还有511的那段导演的炫技(每一季的第11集都很好看这是为什么)。话说Bojack和this is us里的Kevin太像了,都是退役sitcom明星,缺爱又自毁的生活,还有对止痛片的上瘾…好莱坞里是不是大把这样的明星。

19分钟前
  • Sophie Z
  • 推荐

我在黛安的每一帧里看到自己

23分钟前
  • 🥥
  • 推荐

就知道编剧又会借嗑药专门来一出,不过ep11效果还挺好,没有太飞,有点《纽约提喻法》的意思。

26分钟前
  • Alain
  • 还行

后半段没什么意思了,前面几集还是很神的,尤其喜欢第二集。

29分钟前
  • 又又
  • 推荐

偏后段有些平淡了,但是前几集一直非常厉害,Dianne那集达到了比较新的高度,到了第六集则充分把整个剧拉高了N个档次

34分钟前
  • 螃蟹|腮脖膨客
  • 力荐

编剧不是一个人在努力 说到底还是美剧。。。

39分钟前
  • @
  • 还行

本季比较前两季真的逊色了不少,唯一的记忆点可能就是第二集Diane跑到越南的真正原因和Bojack在妈妈葬礼上的独白

43分钟前
  • Coo
  • 还行

没有前几季的惊艳了

45分钟前
  • 实名制
  • 还行

生活像一坨屎,或许真的需要自我拯救

46分钟前
  • Ewantodd
  • 推荐

I C U. I SEE YOU.

48分钟前
  • 水包酱
  • 力荐

E06本季最佳应该没有异议。不过E08的时空蒙太奇同样夺人眼球。E11又拿出了剧组的看家本领——强如诺兰一样的虚实交错。但是,确确实实,这季是在走下坡路,不是他们不丧了,而是他们习惯了。选择接受,放弃抵抗,这恰恰是最大的悲剧。

51分钟前
  • 残响死灭
  • 力荐

终于等到第五季了,水准一点儿也没有下降,一口气看完。第六集I see you神了,让我内心涌出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说起。第八集派对的拍摄手法也超级精彩。看了波杰克疯狂吃药的镜头竟觉得非常难过,还好戴安最后还是一直陪着他。

53分钟前
  • Neroat
  • 力荐

认认真真从S2补到S5后,我觉得马男9.3分真的是过誉了。作为睡前剧,感谢把我这一个来月的睡眠催眠催的明明白白!ZZZzzz

54分钟前
  • 秋木猹
  • 还行

心理医生俩口子讲故事还有万圣节这两集的叙事还是维持了水准,其他相比较之前来说太平淡了。

59分钟前
  • 托卡苏
  • 推荐

第五季太差了 人物全都偏离了原本人设 梗也无聊极了

60分钟前
  • 桃尔卡
  • 很差

不知为啥觉得有点看不下去,最后两集才稍微有点感触,第11集的歌舞想到了爱乐之城,12集🐎居然去戒毒了,有点吃惊。不过这季的戴安剪短发好看呀!十万个为什么要去越南道理233

1小时前
  • momo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