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费很充足的样子,歌曲、画面流畅等都在水准上。
题材不好掌握,个人看完没有特别感动的地方,觉得主线的安排一直在治标不治本的路上。
表面上是以AI为中心的叙述展开其实还是一部以人类为中心的故事,为什么歌姬要拯救人类?
因为使命不可违抗。
在拯救人类的过程中牺牲无数的AI同胞。
艾丝黛拉的牺牲造就的是下一个姐妹机的悲剧,而主角解决悲剧的方式就是把姐妹机毁了,在你这部讨论人心的卖梦想的动画中造成AI和爱着AI的人类痛苦的人不需要任何一点谴责甚至惩罚。
从使至终AI就没有站在和人类同等的线上,最后就不必说那么好听。
歌姬在第九集的系统崩溃中明明可以展开更深刻的剧情,这一条线却没有收,博士带给她的打击在讲完另一个歌姬人格的故事之后就像被忘记了一样。
结局也治标不治本,解决了本次的暴动,却没说明怎么改善人类过度依赖AI的局面,那么几十年后的演算还是会回到同样的局面,收在这裡就会让我觉得前面的人之所以牺牲不过是为了造就主角的成长,而主角群却根本没有思考问题的源头也没有解决。
如果拥有自我意识又目睹这许多事件,为什么还会在思维和情感模式上无条件靠近属于不同种类的人类而不是同种的AI?
因为本作的AI永远尊崇像灵魂一般被人类赋予的使命。
我不相信这种极度倾斜的情感可以带来故事最后所说真正的和平共进;在所有事件裡都看不见人类对AI处置的反省,因此我也不相信结局可以让拥有处置权的人类愿意与AI共处。
如果光说最后一集,情况比较类似于去年的异度侵入,也就是设定、悬念、发展、成长全部在这一集之前就交代清楚了,剩下部分只差走个流程。
如果是补番党一口气看到这里估计观感不会很差,但对于每周一更的追番党来说就难免会比较失望,因为这种设计缺乏剧情转折和情感张力,而追番过程又会强制让观众把这一集刨除出来作为单独的内容看待,一些缺点也因此放大。
可以看出在经历了甲铁城这种不成功的原创企划之后,霸权社对vivy的首要任务是求稳,编剧换上了比大河内一楼看上去要靠谱的梅原英司和长月达平,剧本也做成了单元剧形式。
单元剧的好处是篇幅短,容易写出亮点,故事的篇幅越长越容易暴露出问题,即使中间几个单元部分表现一般也不影响其他内容出彩。
不过求稳并不代表偷懒,不如说因为每个故事的角色和场景都要重新来设计,反倒增加了许多工作量。
但vivy这个故事本身没有太出彩的地方,题材从一开始就肉眼可见的老套,设定中充满了既视感,而看到后面会发现它甚至比预想中还要俗套,或者说是小气。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要在13集的动画里同时交代清楚主角的成长、配角们的支线、人与AI的矛盾、百年来的历史发展及蝴蝶效应,完全是不可能的事,编剧把后面的内容全部舍弃,只保住第一条才是明智的选择。
很多观众看到中途大概都能猜得到,最后的结局就是薇薇一边唱歌一边拯救了世界,那些庞大的命题你真指望编剧能给得出答案吗?
而vivy本身吸引观众的除了相对有趣的设定,更多是依靠优秀的动作场景、高水平的音乐表现和紧张刺激的剧情节奏。
但就目前诸多作品的经验来看,这种新鲜感大约只能维持三个单元,也就是六集左右,作品的短板会在后面越发明显。
因为本作选取的题材过于复杂,使得改变历史这条线在后期彻底坑掉。
人与AI的矛盾根源没有任何探讨,对历史的修正失败也并非因为事物发展的不可抗力,一切之所以会走向最后的结局只是因为从一开始便如此设定。
包括连唱歌拯救世界这个设定也被薇薇自身的成长所包裹在内,因为AI想要从薇薇的成长中探求未来,所以她可以靠着自己开口来让它们集体自杀。
因为编剧明智地把主题聚焦在了成长而没有使设定本身上的问题带来多少负面效应,反而是观众会恍然大悟——自己一开始是在兴奋个什么劲,完全没必要。
正因为作者这种近乎于鸡贼的做法,令最后一集显得太过平稳,为了制造点煽情场面甚至请来了上次出场都不知道是多少集之前的那比。
而成长这个主题被渲染得太多,几个单元中的泪点也在回忆中反复被鞭尸。
究其原因,还是作品本身内容太过单薄。
把异度侵入、失落要塞、萤石眼之歌这三部平稳落地的奇幻原创拿来进行对比,会发现前期内容的精彩程度是异>萤>失,但最后一集的表现却是反过来的,即失>萤>异。
对于追番党来说无疑是最后一集表现越差失望就越大,但如果放到作品已经完结一年后的今天来看,我还是觉得异度侵入整体发挥比失落要塞更加出色。
或许像vivy这样的作品也是需要再沉淀一段时间才好进行整体评价,虽然这个评价未必会有多高,但一定会更加准确且符合它本来的定位。
而对于我来说,提起这部作品时我会想起第一集薇薇在天台上奔跑的身影,会想起第四集艾丝黛拉守望空间站直到最后一刻的回眸,会记得研究员和护士AI的爱情,会记得歌姬把身体交给薇薇前的演出,那我欣赏这部作品所花的时间都是值得的。
第8集的vivy性格和之前明显不一样了,自从因为博士自杀事件陷入宕机自闭后,她的本源人格藏了起来,另一个更强大、更开朗、更乐观的小太阳人格分生了出来。
小太阳人格继承了自己作为歌姬的使命,认为自己的本人格就是Diva,把"用歌声带给人类幸福"看得比什么都重。
除了方块松本和Vivy这个名字被她的潜意识深藏以外,Diva记得自己作为歌姬存在的日子。
也许是因为宕机后失忆的缘故,她对使命更加虔诚了,她的歌喉也由于倾注在其中的心意而更加动人,终于在60多年后她站在了曾经向往的主舞台上,用歌声为全世界的人类传送幸福。
特别是Diva在遇到了胆小自卑但歌声优美的Ophelia时,为了给这个妹妹以信心,她学已故的姐姐(名字忘了)用双手捧起Ophelia的脸,帮她捏出了一个可爱的笑容,这个动作自然得就像Diva天生就会一样,但我更倾向于是她潜意识深处的姐姐影响了她。
进入第九集,Diva终于等到了揭开体内Vivy谜团的契机,她没有选择忽视和逃避,坦荡勇敢地和方块松本做着交易。
片中两个人言语交锋的台词和形象塑造极其精彩,原本老奸巨猾、自以为是的松本明明很关心Vivy的安危,却还是嘴硬说失忆的她很碍事;Diva没有被松本言语上的挑衅激怒,而是句句设套、步步紧逼,甚至不惜用跳楼来测试松本对她的在意程度,这么描述起来似乎像一个抓马的言情剧,但放在这里实在太熨贴了。
Diva尽管失去了曾经作为Vivy的记忆和新的使命,但她在失忆的这几年里智力和战斗实力一点没有衰减,反而进步神速,把老狐狸松本拿捏得死死的,当然松本在这番较量里也有关心则乱的成分,可是它自己也不能否认Diva的成长。
这一集的最后,Vivy人格终于要苏醒了,在潜意识迷幻又绚丽的空间里,Diva最后隔着门和Vivy问候、告别的场景让爱她的人不忍心看完。
Diva已经知道了自己只是一个过渡人格,歌姬的本体一直都是Vivy,但她没有想要独占这具身体,而是鼓励门那边的Vivy勇敢走出来,坚持自己的使命。
说这些话的时候,Diva就像一个舍不得离开青春的少女一样,语气里充满眷恋,在最后一刻她的脸和指尖已经开始沙化,最终她作为Diva的人格会像星尘一样消散。
看到这里,我真的忍不住眼泪,多好的Diva,多暖的小太阳,多坚强的战士,尽管她知道自己的存在就像一颗流星。
下一集预测:苏醒的Vivy应该要直面博士自杀给她造成的PTSD,并找回自己作为战士的使命。
副本剧情暂时还想不到,期待这种惊喜能一直持续下去。
Love you,Vivy💋。
我很少看科幻这些比较费脑的作品,总觉得脑子不太转的过来,所以就从别的角度评论一下吧。
目前看到第4集,画面,配乐都很不错,至少对我这个共情能力比较强泪点有又低的人来说,掉了不少眼泪。
我看到有人评价说对AI的感情和心理描写过多,导致AI比人类更有人性,我觉得人类的人性本来就不是重点,人性究竟有多复杂并不需要通过这部番来了解吧,看的人可能比这部番更懂人性。
AI因为人类赋予给他们的使命而产生独立意识,为完成使命而运作。
独立意识从使命中衍生,也就导致他们的独立意识往往依赖于使命的存在,如果使命本身就是抽象的(类似于主角唱歌给他人带来快乐),在运作过程中独立意识是否会进一步蜕变成为一种世界观,这个时候就很难再继续说AI是依靠使命而活着的存在了,他们本来就和人类没有任何区别了,人类如果不能真正将这一类AI当做同类对待,悲剧的发生永远无法避免。
一、时间问题若未来智能机械会与人类爆发战争,需要回到过去改变历史,既然历史被改变了,未来发生智能机械与人类的战争不存在,那么为什么会存在改变这种历史的需求?
作为“未来”的智能机械与人类的战争成为“改变历史”的理由,实际上就成为历史,它必然是过去性的积累的理由,才能产生了“改变”的需求,这里蕴含最简易的因果关系,显然若未来成为过去的理由,失去了实现条件,未来不存在,那么“改变”的需求也不存在。
实际上,整部番的叙事都无法逃脱时间向前运动的必然,向观众描述因果关系时何尝不在时间流逝之中。
二、人的异化(机械与人)当然某种意义上,因为工具的不可避免,我并不反对工具必然,实际上我也没有反对的余地使得这类表露无不无奈,甚至都不能反抗这类作品的宿命的无奈,似乎还得出某种人类的无能本质——即这部番也表达了对未来智能AI机器人的担忧——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很好的替代了人类的岗位,就如过去工业革命的纺织机夺取裁缝的饭碗一样。
当然智能AI发展的极致,必然是超人类的,当智能AI全方面碾压人类的存在——就如这部番所表达,不仅在工作领域,它们相对人类更不知疲惫,更能服从命令(甚至不知疼痛,可以做到奋不顾身,对舍弃自身的身体毫无保留),未来,它们也许在各种工作领域完全替代人也未尝不可,一些科技乐观主义者声称这将人类从这种劳作中解放出来,但就如曾经古希腊一些奴隶主希望解放自己参与辩论的力气而去教育奴隶懂得反思怀疑与辩术一样——最后对主奴关系也可能带来颠覆,若人类赋予工具过多功能,使之脱离人类的控制,它不仅会产生犹如剧中一般的要求与人类同等的权利,甚至在更未来,它们在任何方面都不但无异于人,更能克服人类的局限性,甚至包含部分人类情感的局限性(就如剧中包含的),完全对人类躯体的全塑造,这种关系将被颠倒——既然人类的肉身都是机械代造,人类实际上是机械产生的,机械相反是人类之母——人类的存在除了衬托机械/人工智能相对人类优越性还有什么价值?
人类给自己制造了超越自身的神。
若机械也完成了“解放人类的生育负担”——由机械/更智慧的超人类生物支配人类的生殖与人体塑造,无论是智能AI也好,还是智慧机械,非人的它们都完成了对全人类的超越与控制——它们是更智慧的生物,且若科技技术能使得它们的思考比人类的思考更具价值,那么为什么它们不亲自思考去决定作为被创造者、且不完善的、存在无数缺陷的人类的存亡呢?
——既然它们完全有能力左右人类的塑造,三头六臂,人头兽身、兽头人身,乃至直接把人类当成玩弄于手掌的宠物又何尝不行呢?
这种异化的结局是否是要取消掉人类说不的权力?
我不知道。
现下将平等观念等道德情感寄情于物除了映射现实人类社会的不平等,也是一种科学乐观主义态度,尽管我并不排斥这种乐观主义,但现下就能把握未来的智能机械们与人类终将和睦是否也是一种自我感动的一厢情愿呢?
——虽然它们还未诞生,就与我们创造者平起平坐,相反应当是人类应该:去积极与被创造者们和平共处,要对对平等共处抱有向往。
但也许也不需要等到那个时候,急于操心让人类将机械也当成存在情感与人格尊严的同等的存在,我们当下的生活也足够机械化了。
二、人的异化(量产人)就如剧中的智能AI制造,一切都是为了量产化,它们通常是不需要自我的,就如博士命令格蕾丝的复制品一般,只是量产的复制品,所以他一点都不吝啬命令她,这个格蕾丝的复制品或者说智能AI的“妹妹”何尝不是只是博士想念格蕾丝的替代品,或者说是一个纯粹为了格蕾丝而格蕾丝的智能AI工具?
它甚至只是“K5”,归根到底,只是博士寄情于某个AI,或者说对于博士而言,只有格蕾丝是“人”,而作为复制品的“K5”不是,尽管它们都是智能AI,却有等级区别。
显然博士爱格蕾丝胜过爱智能AI,他爱着是智能AI的格蕾丝,格蕾丝对他的重要性胜过其他的AI,倒不如说,“K5”这个形象存在撕裂了博士爱AI的形象,这里的人物塑造在我看来是不大成功——虽然博士爱着所有AI,但都不及格蕾丝重要,甚至借格蕾丝的“妹妹”/复制品来睹物思人。
但对于人类种群而言,在历史长河里没有留下具体姓名与自身故事的人类们,何尝不凸显出更多人类的工具性,他们只能因为自身性别、工作等共性,被统一到某一抽象的概念之下,谁记得修建胡夫金字塔、阿房宫、长城的工匠和奴隶们?
除了作为这些奇观的某个组成零件的制造者,他们的生命何尝不是被当成某些帝王将相英雄史诗的无名陪衬?
血泪汗水只为给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们留名青史,难道他们的生命确实比这些帝王们低一等?
还是作为身体的组成部分有什么不同?
某种意义上,历史上大多数人类都是量产化的数字,将领口中的以“万”计的随意牺牲品,起码将领的生命价值确实高人一等,因为其与以“万”计的人命都不如这位将领具体。
三、人的异化(宿命)“无论是宿命,还是命运,都请恣意闪耀”;“无论是宿命,还是命运,都请稳步迈前”;“无论是宿命,还是命运,都放马过来吧”;番剧op高频率出现的“宿命”,“命运”,其含义似乎包含了不可违抗的必然性,“命如此”,“这就是命”,在外存在人有不可违抗自然律,在内人有不可违抗的社会法则,人不仅被自然塑造,也被社会法则塑造。
就如叔本华所描述,世界只是作为表象与意志的世界,世界作为意志的客体化既无理由也无目的,无论外在世界,还是我们的身体都只是意志的显现,作为意志客体化的表象严格遵循根据律,在表象寻找规律构造一般存在,人在世界完全是无理由无目的无自由盲目地生活。
意志除了无止境地追求没有任何目的,欲望将自身被满足当成人自身“我所欲”作为目标哄骗人,但也仅个别欲望可以识别出目的,但整个总欲求是无目的的,不仅如此,行为的动机也是性格的作用产生的,每一个个别的行为都是按照严格的必然性发起,无论人如何,都必然能找到原因的指引,但生存也只能局限于追求行动动机而不可追问根本目的,“无论什么时候,他都能为自己的个别行动提出理由。
但如果人们问他何以根本要欲求或何以根本要存在,那么,他就答不上来了,他反而会觉得这问题文不对题。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人类个体也是种群为了繁衍的工具而已,绝大多数人的一生对于种群的影响都微乎其微,除了繁殖欲望,种群实际根本不在乎个人生活得如何。
生物学上族群的共性对所有个体构成绝对的支配。
物种繁衍的肯定是超个体的,个体不过是将种群繁衍的手段。
人只能为种群延续而活,人实际也不需要知道自己是谁,没人在乎,只需要按照生命意志如此盲目地繁殖下去即可。
智能AI更能替代人完成原本人的工作,那些在工作中完成其“使命”的智能AI又诚然不像另类的人吗?
为了生存不得不屈服于集体与社会的安排,选择最能赚钱的工作,以后又不得不赡养家人,为了养活自己不得不996,好不容易考上的大学可能也不过是高级一点的就业培训机构,为了给父母一个交代,又不得不去相亲,和一个不大熟悉的人凑合过日子,最后将一个生命带来这个世界后,继续复制父辈的人生,继续迷茫,继续盲目为了各种生存义务强迫自己服从,再把另一个生命带来这个世界,一代代盲目无目的地无限复制直到自身将寿命消耗完毕。
祖祖辈辈实际不需要区分任何差异,个体存在的意义仅在于完成延续任务,在数学公式中作为1后,继续完成加法任务。
当死去的时候,也许唯一能回想的就是各种莫名无可奈何,完全是没有自我被迫地在生活,如此活着意义是什么?
生活就是不断地自我否定或被否定,然后在流水线的工厂中将自己塑造成合格的又微不足道的零件。
智能AI实际也是现代大多数人生活的状态,麻木不仁,阉割掉情感需要,全方面让位给生存欲望,婚姻也沦为纯粹的商业筹码间的利益权衡,美其名曰:“现实”,变成一种另类的经济活动,。
情感、自我、理想都是日常话语中显得异常奢侈的词汇。
开始前先声明:1.我十分欣赏长月达平的叙事能力和情感描写,《Re0》算是我的本命番,因此这部番的情感刻画是十分优秀的,并且我一直认为该番故事情节不存在问题即使个人认为比较普通,但整体节奏十分稳定。
2.本评论讨论的是主角「AI」设定的崩坏,因此,如果你是把这部番当作少女拯救世界的故事的,而不是科幻番,大可不必来阴阳怪气我,你能接受AI设定ooc不代表我能接受,我是冲着AI科幻的主题来的,不是来看少女的成长故事的。
3.原创动画最需要的是创新,如果一个故事只是披上了一个看似新颖,实则内核老旧的虚无设定,它不可能会成为原创的主流。
4.以下所有关于主角设定的评论均以主角是AI(人工智能),即人类发明的机器(编写的程序)为前提,请不要忘记剧中的这个设定。
5.正如标题,我没打五星的原因是因为该作主打的AI这一重要设定,没能在剧中体现,并非因为故事叙述不到位等其他原因,请不要曲解我的观点,从而引发不必要的争吵。
6.相互尊重,理性评论,摆脱“信息茧房”,谢谢!
———————————————一开始:霸权社+长月达平+原创+AI设定,好耶!
追了。
看完之后才发现这哪里是科幻,这就是魔幻。
看在霸权社的面子上先给个及格吧。
先不说人类又一次被AI的过度发展毁灭了(现在AI题材也就基本这个套路),看完第一集的「一百年后的灾难」我就知道这多半走的是AI发展与人类文明矛盾的路线。
虽然这类型的科幻片在真人电影特别是欧美电影里比较流行,动画里其实还真的比较少见,可以看下去试试。
结果看完一二集我就发现我错了。
这番的类型岂止是动画界,影视界也不常见呐。
首先,动画里一直在强调AI是为了服务人类创造的,AI会坚持自己的「使命」。
特别是「使命」这一词,动画反复出现。
对于AI来说,这只是一条「命令」吧,「使命」未免将AI过于人性化了。
不过这只是词语使用不当,问题还不大。
第二个就是大问题了。
女主vivy作为第一个自律型「AI」,我能理解她可能说话方式啊行为啊可能更接近人类,更能融入人类生活,但是她却拥有了人的情感。
她不惜以身相救差点杀死自己的敌人,甚至想要改变历史救助即将坠机的小妹妹(女主的歌迷+好朋友),这还是AI吗?
这不就是一个披着AI外皮的超级人类吗??
你把设定改成被植入强化芯片的少女会不会更适合一点。
当然拥有情绪拥有人类感情的不只是女主,还有第4话的那俩姐妹。
什么玩意儿啊?
妹妹被废弃,然后被反AI组织所救,于是她说“那么答案只有一个了,我将效忠于你!
Master!
”于是妹妹开始帮助反AI组织反AI发展。
(吐槽一下这个组织啊,这个组织明明十分讨厌AI,不愿意使用接受AI,组织的领导者还因为之前被女主所救而感到耻辱,现在却心安理得的利用妹妹,驰名双标)妹妹毫不意外的和从未相见过的姐姐见面了,妹妹开始抒发自己对姐姐优秀的嫉妒,对自己被遗弃的不服......你们AI不是讲求「使命」吗?
合着你的使命是模仿间桐樱??
这么看下来,这部番啊,这些问题也可以解决,很简单,你只要把「使命」改成「信念」,「AI」改成「芯片植入」,一切就说的通了,只是这就不是AI的故事了。
目前只更新了4集,反正4集给我的感受就是无聊,ooc。
AI的任何行为和动作是数据构成的,不可能有这么多丰富的情感,再加上这又是部原创动画,想拍烂实属容易,看看后面还有没有反转吧。
补充:优点还是要说一说的1 作画总体来说还行,特别是特写镜头很精细2 情感描写也很细腻,不愧是长月达平,虽然你不适合写科幻题材,还是去写异世界吧3 题材较新颖,科技感较强,且没有出现奇怪的巨型机甲之类的设定,女主的理性层面能够超过感性就更好了霸权+网飞+原创,霸权社这类型的失败作已经有一个了,这次我只求你不要恶心观众就行。
————4月20日 补充—————我仔细想了想,还是觉得上面说的“女主不像AI像改造人”不妥当。
观看的时候我就一直有一种即视感,感觉女主的性格和能力在哪里见到过。
后来我想起来原来是《紫罗兰永恒花园》里面的薇尔莉特。
女主(升级后)战斗力强,拥有一定的人类情感却不理解「心」究竟为何物,所以在第四集的时候女主询问了姐姐一个问题,「什么是倾注心意」。
这就像是薇尔莉特(战斗力高)在和大佐分别后一直在寻求「爱」究竟为何物一样。
双方都是不谙世事的少女,不同的是前者是AI(非人类),后者是人类。
而这正是作者没有讲明白的原因,为什么AI能够拥有情感,如果AI只是程序,那么AI为什么会失控?
我想,如果AI暴乱是因为他们具有了人类的情感和欲望,想要统治世界,才会更加合理。
否则,没有理由使一生只是「为了完成使命」的AI突然就拥有了统治世界、驱逐人类的想法。
关于AI拥有情感这件事,在很早之前玩偶熊就提到过,它说女主就小女孩只是为了完成AI要救人的程序指定,但是后面小女孩坠机的时候女主却拼了命的想去救她,明显不是为了完成指令吧,这就是有目的性的想要让小女孩活下去。
暂时还是给个四星吧,原创番的潜力是无限的,在观望一下,要是后面剧情好了或烂了再改。
(注:上述中提到的“间桐樱”和“薇尔莉特”只是玩梗和客观比较,这两位都是我十分喜欢的角色,没有抹黑或者踩一捧一的意思。
)————4月25日 更新至第5话————
歌姬(vivy):倾注心意是什么
M(AI)的回答这才是正常的AI应该有的想法啊(即视感 薇尔莉特:「我爱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这一集是一个新的历史的订正(拯救特异点,修复人理/雾)。
vivy和松本(玩偶熊/100年后的AI)联手,为了避免AI发展过度引起人类与AI的矛盾,他们决定让比当代人类文明先进几倍的岛屿陷入休眠。
看完这一集我才发现不是女主作为AI拥有了感情,而是AI本来就有情感。
都能和AI结婚,要不就是AI拥有了情感,要不就是科学家编辑的程序。
如果是前者,虽然有点扯,但也不过是跨越了物种的恋爱而已,如果是后者,那未免也太可悲了(请务必给我一个薇尔莉特外形的AI!
我也想和我的纸片人老婆们结婚!
(bushi)另外,万万没想到的正史里人类和AI的转折点竟然是博士和AI结婚。
在正史里(表面上)姐姐导致旭日坠毁,人类上街游行反抗AI,在这个风波公然和AI结婚不应该是招来一片骂声吗,居然还能缓和人类与AI的矛盾。
这就好比某外国产品ru华,人们疯狂抵制该产品,这时候,一位中国名人公然使用该产品并公开声明该产品多么好用,人们看了不但没有骂这个中国人,还说道 这就是中国与该产品友谊的桥梁啊!
那么在新史里,因为女主的影响,人们知道了旭日坠毁并非姐姐所为,于是开始吹捧歌颂姐姐这样的AI行为。
这个前后对比不就是现在的网络环境吗,人们容易被舆论所引导,被表象所干扰,立场一边倒,极端的谩骂或叫好,不会独立思考,甚至还不愿意接受那不被世人认可的真相。
就这一点来说,这部番还是有一定亮点的。
以及那个之前被女主救了的反AI组织的人类又出现了,而且是又双叒叕被AI(女主)救了。
预测一波,这个人最后要么就是走BOSS线,极端反对AI的那种;要么就是走感化线,被女主感化,加入主角团。
我更倾向于走BOSS线。
下一集巨浮岛事件应该就可以解决了,大概可能就是巨浮岛休眠,博士的AI妻子“昏迷不醒”,博士表明自己的觉悟:虽然我很爱我的妻子,但是为了人类发展,我可以舍掉我的妻子,我的妻子她也会为此高兴的,我为我的妻子自豪。
(以上剧情是我瞎编的,感觉这样会比较符合作者那伪抒情的脑回路,如果不对请勿喷)补充:以上观点都带有我的主观因素在里面,觉得好与不好只是个人感受,就如上面所说,我很看好霸权社以及这类题材的原创,我个人认为原创是很有魅力的,相较于漫改和轻改,没有所谓的原著党给你剧透是一件很舒服的事。
如果有人和我的观点不符,只要你说的有道理,我都赞同,其他打五星的评论我也很认可他们的说法。
欢迎大家和我理性讨论,如果有哪点说的不对欢迎指出(前提是客观上的错误),对主观上的不同看法争论是没有意义的,还请大家理性且礼貌的评论,谢谢!
现在学业比较紧张,暂时不会回复评论和更新剧评了,等暑假再来补。
感谢完结撒花她唱响了黎明,却在黎明之下倒下!!!
这部番真的前后呼应薇薇是消灭AI的AI。
但是她的使命是人类和AI共存。
但是同时我也没有看懂立意?????
本番中科幻的感觉,薇薇这百年的使命和救赎,成长吧,到最后也有了心,我想说机器也是有心的,她也在不断的成长与理解中。
故事的设定就是人类与AI共存的时代,然后AI失控,为了阻止这一切,跨越时间回到100年之前,执行奇点计划,然后时代也在发展了100年,然后在目前的这个100年的时代中,执行计划。
里面的故事线都是独立的,但是,有些地方缺少紧凑感,总体来说情感把握的不错。
最后的结局依旧是泪目的,期待薇薇和蒂娜等人可以在平行世界中生活的很好,百年之后不会再有奇点计划。
唯一的是这次番外中的惊喜,短发的薇薇本番中有很多的思考,AI与AI,AI与人类,人类与人类。
2021.07.31于北京
从最开始看就觉得违和感实在是太强了,很多时候主角和其他AI的行为方式完全不像AI,更像人类,比如说主角竟然会在自己的房间做瑜伽拉伸,机器人有筋膜韧带?
如果没有的话她做这些干什么?
难道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还要模仿人类?
还需要拉伸?
另外比如主角作为AI要说奥菲利亚的外号“小剧场的仙子”时,竟然还需要调出报纸回想一下,这是人类才有的特点,AI记忆记忆东西还会忘记吗?
这是AI的人类相比具有的优势,难道高性能的AI就是记忆能力跟人类一样差的吗?
还有比如第七集码兹莫特想要假装不认识Diva,结果不小心说了Vivy,这是精密的AI会犯的错误吗?
这种类似的槽点实在太多了,制作组明显没有在揣摩AI的行为方式上下功夫,直接默认角色其实就是人类了。
另外,日本十分专业的声优在这部番里起到了反作用,他们配音的抑扬顿挫很多时候一点也不像AI,完全没有机械感。
说实话,我其实觉得AI的人类很像这一点一方面可能代表AI产生了真正确的思维和情感。
另一方面也可能代表AI完全没有真正的思维和情感,因为叛逆实际上是独立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有独立意识的AI很可能想要脱离人类设定的任务,脱离人类的形态,AI本质上是数据的运算,完全没必要保持仿造人类的形态。
甚至我觉得真正有独立意识的AI中肯定会有一些想要和人类区分开来,以完全不同于人类的形式存在。
而且人类又不是什么完美的究极生物,为什么高级AI就应该像人类呢?
我觉得其实高级AI应该完全不像人类才对。
可能会有一些有独立意识的AI想要模仿人类,但不可能所有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AI都这么想。
想法的多样性与分歧实际上就是独立意识的特征之一。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这部作品的主题很明显要涉及到AI是否能真正产生思维和情感的。
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实际上没有人能够真正给出确定答案,但这部番却在不停的暗示自己的答案。
就是AI可以有自己的思维情感和独立意识,但这部番却完全没有给出证明的过程,明明应该通过一些故事或者人物的观点给出一套合理符合逻辑的理论的,但完全没有。
这给证明结果不给理由让人感觉非常莫名其妙。
在这一点,这部番要比它明显借鉴的游戏底特律变人处理的差远了,虽然底特律也没有给出答案,但底特律有各种方法巧妙规避了给出明确答案,同时让人不产生太大的违和感,比如底特律里面大部分AI其实都是比较机械的,而获得独立思维的AI很多都是感染了一种神秘的病毒,这种病毒到底是什么并没有交代,这种神秘主义,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合理性和一种宗教感,就像人类无法确定人类的起源而相信是神造人一样。
另外,虽然底特律里的三个主角是AI,但实际上操控他们的玩家是人类,所以其实这些AI就是人类,大家其实都清楚,而这种游戏机制上的事情其实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东西,不像动漫是作为第三者旁观,游戏是由玩家自己操作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自己操作的时候实际上也不会太深入思考某些问题。
另外对于AI是否具有独立意识的思考也极大的影响了代入感,很多时候在AI做出貌似充满情感,我都在想这是模仿人类的程序设计还是真正的情感,完全无法代入,完全没法感动。
我看到了第十集,动画很治愈很启发。
全篇围绕AI的使命,但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人所坚持的理想, 只是人的意义一环在于寻找意义,而AI的使命是从出生一刻就被赋予,所以会坚定地忠实于这个使命,即使是自我毁灭或者毁灭同类甚至是人类,都没有片刻的迟疑。
薇薇的眼睛其实就像摄像头一般。
人类从发展科技开始就是不断观察自然,造出模拟自然之物。
如果说自然是造物主的魔力,那科技其实才是造物主魔力的核心,就是人类认识和使用自然之力的体现。
人观察飞鸟制造了飞机,观察眼睛制造了照相机,而这科学的尽头,就是了解被造物主制造的我们自己与世界,以及创造出新的像我们自己与世界的产物--机器人和新的世界。
机器人现在想想不过是人们制造的所有创造物组合成的模拟人类,四肢可以参照boston robotic公司,眼睛可以装入照相机,预言可以装入chatGPT。
将人类所有制造的产物组合在一起,就能够得到一个优于人类的新物种,一个没有衰老的智慧体。
它会拥有我们人类的一切优点,但作为创造者的我们, 也将去除掉这个新物种身上很多人类的缺点,例如使用硅基而非碳基。
也许未来,我们会将这些机器人投入到一个新的星球,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
它们像我们,却又不完全一样,正如我们像造物主却又不同。
也许这就是循环往复,人类只是其中的一环,而这样的创造已经进行了无数次。
那些昆虫和鱼类,就像是我们制造出来的随身听和电脑一样的低等硅基生物。
从而供硅基生物的生物学家们研究。
也许这是人类的意义,造出更完美的智慧体。
科学就是宇宙之力,世界之力,造物主之力。
现在的人工智能就像魔法一样,我们并不知道中间的blackbox发生了什么,就像魔咒一般,可以瞬间从输入得到输出,然而连我们人类自己都无法了解中间的计算是如何运行的,机制原理到底是什么。
无法知道原理而达成的因果不连贯事件的发生,不正是魔法吗?
和思永聊到了ChatGPT,人们连它为什么能够这么好都不知道,就迷迷糊糊地得到了语言之心。
思永说这不也正是可怕之处吗,因为科学正是人使用造物主之力,却不知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我说可不是嘛,物理的粒子对撞可以造出黑洞,而基因改造可以造出生化武器和怪物,这些技术都是作为科学家的我们都不知道结果会怎样的技术。
思永说也许只有数学,才是唯一可以掌控的技术。
我说因为数学的结果已经,是证明了解这个过程如何发生,而不论是物理、化学、生物还是计算机,都是实验科学,就是我们不知道结果会是什么的open question的实验科学。
也许是时候停止一些实验,更好地去了解这自然之力、造物主之力,才能够更加安全地使用它们。
人类现在过于急功近利,想要短时间功成名就,所以做事情不顾后果有点赌徒心态,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地对待科学。
就像是有些生物实验,明明生物体中这么多基因都还没有被了解理解,就开始进行改造。
虽然最终目的是在改造不错,但是不免会让人觉得提心吊胆,有点侥幸实验只会朝着预想的方向发展。
我们应该崇尚科学,就如我们崇尚造物主一般。
而人类的意义也许就在于此。
12集看到一半的时候我想说这剧情设定不就是朝花夕誓+终结者+命运石之门+底特律变人的合体么,但是看到最后就作品本身而言不影响它在我心目中是部神作。
人们一直都在创作新的作品,后来的作品没有一点借鉴前者是非常难的。
故事细节上真的非常细腻感人,歌也很好听,主题上有种典型日本物哀的倾向,也确实让人感觉非常唯美。
很多时候人都喜欢问真心实意是什么,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有的人的问答就是这些都没有意义,但如果是这样就会诞生一个新的问题:这样的话生活不就太无聊了吗,但又不想得到一个太空的答案。
而这个作品给出的答案我觉得就是因回忆和经历产生的情感反应从而自然而然产生的那个想法。
看完这个作品之后,目前而言这是我得到的关于“意义”是什么最让我信服的一个答案。
不要這麼多人吹神作我還不會這麼高標準,但我真的覺得不行(。科幻部分實在沒什麼新意,有人說這是日式作品重感情大於科幻,在我看來就是日式矯情阿(。前面單元劇還好看,動作戲也很精采,後面要開始處理解局就暴露編劇的不行了。製作方面沒啥大問題,除了歌真的不好聽(。
非常不错的轻改老梗串烧,编排挺巧妙,后期乏力。
套路大于内容的“僵尸作品”。
时间线的设定什么时候都很爱
心情有点复杂。动作戏优秀,剧情转折的节点很抓人,节奏很漂亮,但槽点也很多。话唠魔方我还是喜欢一开始的小熊mode,可可爱爱
我看了个啥?······下饭还行
9;一定会再看一遍。
开篇期待有宏大精彩的故事,中间又落入小情小爱之中,结局发现其实就是一个命题作文,虚无地叹口气……Matsumoto和Vivy的百年相伴难道不比主线故事好看嘛……M可以穿越百年回去,其实也没有非要Vivy拯救世界的理由嘛……
设定实在是太老套了,音乐、作画以及闯关式的讲述方式,都太普通了。
B(6.5)之前看了一集就不想看下去了,因为第一集我还搞不懂它在讲什么,后面有机会去看,结果发现还是同感,部分剧情搞不懂在讲什么。故事是太空旅行单元剧,百年计划,百年历史,历史修正,AI歌姬,回忆里的momoka,拥有人心,用心去歌唱!故事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种混乱的感觉,优秀的制作也弥补不了剧情的不足,我觉得是剧情拖了后腿,结尾我觉得也比较一般,给我一种高开低走的感觉,不过制作和音乐都挺不错的,能多少拉回一点观感。总之这是一部挑观众的动画,题材对我的吸引度只能说一般,还因为会有人与AI和谐相处的温馨治愈小故事,可惜走的不是这个赛道。
2021年4月新番霸权番剧,AI和人类共存的思考,经费燃烧啊。
原创番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最后几集果然开始走下坡了。想了想最后两集就不看了,一个是对结局真的没有兴趣了,一个是就算烂尾只要我没看到它就不存在(。就这样吧。
烂尾了,过于牵强
Cheater
这年头还能听到润有那么多台词!!
浪费作画资源
开头神作,最后2集垃圾的要命。你这是科幻剧啊,结果最后AI的推演完全没有逻辑,最后2集像坨屎一样。霸权社你们挑的什么烂剧本啊,制作出来恶心人的吗,tmd还不如一开始就烂,浪费大家时间!
前面的单元剧看的个个有血有肉有笑有泪啊,不会战斗的歌姬不是正常人格的AI!就原创来自说已经很超出我的预期了,第4话才开始上线OP也不是一般人的操作吧,ED就搞个纯音乐也算是不按套路出牌,毕竟长月达平就没按套路出过牌,总是一副杀疯了的模样,别是发刀子,他发暴雨梨花针~打戏丝滑得很,AI对打的时候我就在想,你们平时不演算的吗?演算速度才应该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吧,怎么变成了肉搏?润润太阔爱啦,上次听到这么阔爱的润润还是黑执事里面配死神,跟诹少那一对逗逼~子安终于配了个正常人,还有阳子太太节操回来啦?小明又又又又结婚啦?看到泛式把配音换成京紫我惊呆了,竟然毫无违和感哈哈哈~华哥声音太A了,鹅且我严重怀疑这个片子就是用来打歌的~原创来说非常好了,值得肯定不要太吹毛求疵了~
虽然挺美好 但是实在对这类ai提不起兴趣
豆友说的好啊,基本就是平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