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均为记录碎碎念首先不建议未成年人和心智不成熟的成年人观看。
整部动画不是像巨人一样在探讨人性的问题,而是在娱乐化地在把玩善恶。
人最喜欢看的快餐式因素它都有,把最美好的东西最残忍打破的悲剧,巨乳疯批美女代表的色欲,对绝对恶的肯定,人性最本质的堕落黑暗,背叛。
可以说是为了吸引人来看而把各种刺激性因素拼接在一起。
看这番的时候想起《乱步奇谭》,图个乐就图个乐算了。
这种对人性极致恶的露骨描写我真不喜欢第三集最后是想自沙的人看了都想立刻求生的程度😅这巧克力味的屎我真是谢谢你哈想起东京地铁毒气时间和1q84了,宣扬自沙快乐/诱导自沙/自沙扩大。
在我看来都是需要远离的病菌,不知道什么时候你鬼迷心窍免疫力弱了可能就信了这种正常人不信的鬼话。
说第七集封神的这里建议还是不要看这类的了……转回来说自沙法,自沙确实不是犯罪,你死不死是自己的权利。
我们考虑一件事要不要,理性考虑就是利弊之间的权衡,如果换成自己,郭嘉给我了一种随时可以安乐死的药就放在我兜里,然后跟我说自沙是你的权利哦,我们只是给了你一个选项,在我看来这就是完全诱导自沙了。
比起心脏移植之类的好处,这种人性本恶带来的诱惑简直是人类一生最需要避免自我灭绝的一种途径。
😅弊远远大于利了。
不过打出来这段话我自己也很惊讶,看到第七集的时候,仿佛看到什么在屏幕后窃笑,你也很生气对吧,你也说不出话来对吧,你也感到很愤怒对吧,你以为你是道德高低上高高在上的善,但是你就是无法忽略恶。
我们是被埋在操场的尸骨,是下水道的一缕头发,是毒气弥漫车厢的呕吐物。
天天嘴里说着漂亮话,但是你无法无视我们的存在,为此愤怒又无力对吧。
反正就是什么反驳的话也说不出来。
第七集以后感觉作者就放飞自我了,完全一篇小论文讨论自沙法成立后对世界的影响。
但是全世界都在说日本话有点出戏,我自己猜是爱一开始就能迷惑善,但她没杀,就是慢慢折磨把他身边活的东西都杀了,男的就自沙,女的就砍死。
😃作者你这不是折磨善,你这是折磨观众呢这是。
不过爱最后活着说明恶永远存在,所以人类为了对抗它才有了法律,规则,纲常伦理。
🤣最后几集作者算是拼了老命把能想到的东西全都写上了,什么亚当夏娃圣经宗教。
就是为了证明善是持续。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折腾来折腾去确实只有人会自沙动物不会(阿听说章鱼智商很高会自己咬断自己的腕足自沙)😃但是大多数人还是看到第七集就结束了,果然人性比起制度探讨,更喜欢这种杀戮的场景,简直看到作者在屏幕后偷笑:你看,我说比起什么善良,大家更喜欢这种血肉横飞的恶吧。
(ps我自己很讨厌e7)
确实前三集观感还可以,让人忍不住想要看下去。
但是整体上难掩作品的浅薄空洞。
以下是几点我对作者思维浅薄之处的批评 首先,本作品情节上就充斥了各种幼稚元素,诸如各国首脑以及其政府幕僚这样的人类精英对社会学,法学,社会心理学的认知能力幼稚到和作者一个级别等反智桥段,以及情节上毫无必要,有编剧能力严重不足观感嫌疑的超自然主义元素不胜枚举。
作者试图努力为自杀合理化的辩护基于两点,第一点是所谓的“不禁止反能减少”,并举了最浅薄的所谓英法和加拿大的drug滥用问题试图支撑。
但凡有丝毫实证主义眼光的人都能看破这令人发笑式的引申的佯谬。
第二点是所谓人对生命的自主权,本质上是对一个自由化的人权的社会探讨,包含了作者幼稚的社会价值判断观。
下面集中对作者几个理念进行分析。
首先也是最主要的,作者有严重的社会知识以及法学知识缺失。
在作者对善恶幼稚的定义中可以明显看出,作者的认知可以说是相当匮乏。
善与恶基于社会下的语境,是社会赋予的,一件事善恶的评判标准,永远都是基于社会的整体要求来评判的,自杀率的上升显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作者也能够承认。
那么,自杀合法化如作者所述的不仅不升高反而会降低自杀率的理论明显非常牵强附会和目光短浅,此处我认为无需赘述此高论的荒谬。
作者还举出了数个所谓善恶难题,基本来看都非常幼稚和蒙昧。
至于作者举出的电车难题的反例,事实上,道德感与主动加害的负罪感这两种道德心理则要追究到社会心理学的层面。
作者明显没有认识到社会道德中的感性部分。
(此处指的感性指的是基于人类主观情感体验的行为及思维)电车难题在社会整体利益范畴中成立,例如真社会动物蚂蚁就有为保护蚁后蜂后牺牲工蚁的行为。
但是人类具有个体情感思维,诸如电车难题,将一个人的器官分给数人这种情况,最大的道德困境在于需要个人或社会做主观能动的认可和执行,意味着需要整个社会认可强行剥夺一个人的生命是合乎情理的,这是一个对任何人都十分艰难的决定。
因此,这种理论实质上是人类道德上感性的部分,即将“主观改变现状”等同于了“加害,有罪”的感性心理。
但切不可粗暴批判这种心理,人类若压抑这种感性,便会陷入乌托邦的机械心理中,对普世价值进行高傲的否认。
本文不进行秩序社会与自由社会的意识形态探讨,但个人认为,要求肉身凡胎的人类无条件的压抑自己的天性,不仅反世界运行的常理,也不符合实践结果。
因此,我认为应该在某些程度上,尊重人类社会这样的感性道德观。
最后是作者最为令人忍俊不禁的“继续”论,本文主张无需以语义分析的严谨模式来批判,绝大部分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此论的荒谬与滑稽。
整体对作者的建议是,在个人同时具备没有半点对人类先贤遗存知识的理解认识欲望以及自己智力水平以及思辨能力尚未达标这两点的情况下,请不要妄图去高谈阔论自己的一知半解
前六集观感良好,节奏紧促悬疑气氛一步步逼近,第一集最后助手的死亡可以说是让我的兴致提到了高潮。
前五集都有让人想快看下一集的欲望。
可是从第六集开始,让我个人看的非常难受。
斋的诡辩让我在人道主义上非常难以接受。
生命大于一切,如果人人随意自杀,社会将脱离监管。
居然作者还能写得出反驳三位政客的话,说实话我非常佩服。
前面且不谈,第七集,可以说让我的厌恶到达了极点,男主同事一个一个的死去,女助手的惨状,分尸斩首与切菜相提并论。
对于一个三观正常的人来说,真的令我作呕到极点,当然曲世爱本来也是渣滓。
观看建议只看前六集,第七集极为不适。
偶然从QQ空间里看到了第七集的一段视频节选,男主狰狞的表情和声优卖力的表现吸引了我的注意。
分享这条视频的人说,没看前面的剧情可能不会了解这时男主的绝望。
所以我去看了这部小众的冷门番,而且不得不说,它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些什么。
前半部是交代剧情背景,引出“新域”的概念,斋(zhāi,我好几次看成繁体的“齐”)脱离控制,曲世爱(这个名字真的讽刺…)变态一样的控制力与引诱力,新兴诞生的《自杀法》;后半部则是他们的手向全世界伸展,各个国家相继引入该法律,最后峰会上针锋相对。
剧情并不算特别的出彩,但是我看这部剧的时候时时刻刻都在思考,到底什么才是对,什么才是错,什么才是善,什么才是恶。
首先国内甚至整个亚洲,都是很忌讳死亡的。
人们不会和其他人讨论它,唯恐避之不及。
死亡固然是可怕的,毕竟亲身经历过的人不会再醒来;但死亡也是不可避免的,它是人类,乃至所有生物所必须经历的一次体验,哪怕它是一次性的,是不可逆的。
有一次看到综艺的截图,好像是霍思燕杜江一家子,有人问孩子如果爸爸妈妈死了怎么办,两个孩子真的就慌了,哭的一塌糊涂。
霍思燕和杜江就只能是安慰他们,说爸爸妈妈永远不会离开的。
但是怎么可能呢?
人终有一死,不论是自己的死,还是别人的死,都是难以避免需要去面对的。
与其一直粉饰太平给孩子一个虚假的诺言,直到他们必须要面对这一刻时再看到他们的无助;为什么不早早地去正视死亡,去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关于死亡?
无法避免的事,就不要再去避免,不要去恐惧它,因为它是人类生存,历史长河里固有的一环。
关于法律层面,像曾经被排斥的同性恋,如今也有了法律的支持;社会弱势的女性群体,也有了各种法案的保护。
其实法律也是在与时俱进的,摒弃糟粕,不断修正,为保护更多的人而进步着。
所以《自杀法》真的是不对的吗?
我们一方面抨击杀人,另一方面却对自杀默认,难道自杀不是另一层面的杀人吗?
并不是说我们支持自杀,怂恿人们去自杀,而是像上面写到的,去正视它,正视一切我们曾经不敢去面对的,然后学会控制它。
最后,是对善恶对错的思考。
杀人是错的吗,是坏的吗?
救人是对的吗,是好的吗?
那如果,杀了一个杀人狂魔,救下无数人性命,这个行为是错还是对?
救了一个杀人狂魔,导致无数人因此而丧命,这个行为是好还是坏?
善恶对错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人行为的道德准绳,我们也不应该听别人告诉我们什么就去相信什么,而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去想那条分界线在哪里。
恶的背面不一定就是善,好的背面也不一定就是坏。
世上任何事都不是非黑即白的,灰色地带存在任何时间空间里。
其实这部番,有时看着看着我就有一种代入感,仿佛这是个纪录片,任何事情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但曲世爱这个角色,动画把她塑造的过于夸张,反倒能让我跳脱出来,回归到真正的现实。
现实里,我不会因为在路上某个人和我说一句话而去自杀,这个人也不会神通广大到能操控别人的大脑,也不会有那么致命的吸引力,也不会塑造成很多人而不被发现……所以这部番是虚构的,它教给我的是正视死亡,思考善恶。
看完后我想到一个假设,如果世界上不再有法律的约束,人们是否会以杀人而取乐?
道德是否能够约束人们的疯狂?
用动画里总统先生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善恶,只是人类赋予它的定义。
前三集刑侦大篇(虽然不理解讨论自杀法的意义何在,我满心期待着杀人凶手是多么多么牛逼多么多么厉害,结果第四集秒变神棍番???
行吧神棍就神棍吧,妹子确实还挺神经病的。
到了第七集,什么玩意,这是精神系超能力者帮助新域立新法?
23个人全部GG,妹子还被肢解???
曲世爱给爷爬,爬!
后面几集简直莫名其妙,舞台突然就变成了世界各国最高领导,那么重要的会议上还在讨论[善恶]的定义?
我满头问号看下去,哎,结果就看到了一个日本自治区的区长强行连线美国总统的场面,差点没把我尬抽过去。
对了,我还以为曲世爱的结局要么是从楼顶跳下去,要么是被一通嘴炮感动洗白。
结果12集后半段还是大显神通,当她和男主对线的时候我都激动死了!
快快快,靠着回忆加成一枪崩了她!
艹,ED后告诉观众,我曲世爱其实是作者的亲女儿哒(๑><๑)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总的来说:前三集五星,四到六集减一星,七级集减两星,后面综一综减两星。
贼棒的演出,分镜加一星!
第二个ED超绝好听再加一星
除了跟班自杀,女跟班被肢解,着实被恶心到,其他内容我是真的越看越喜欢。
这点和恶魔人crybaby一样。
你问我好不好看,我会说好看,但不推荐给别人,特别是三观还未成熟的孩子。
刚开始我还以为是类似金田一的破案片。
看到后面,才发现通篇内容,就是大型辩论会。
日本自杀率高,这点大家都知道。
作者其实是想借漫画的壳,讨论自杀,意在讨论善恶。
“允许别人自杀,是善还是恶?
“这是论点。
“正崎 善”和“曲世 爱”,是正反方。
看有些人在讨论战斗力,讨论超能力?
你以为在看热血漫打架吗?
还有些人说,直接杀掉曲世爱万事大吉。
你不能因为在辩论会上说不过对方,就拿枪把别人崩掉吧。
其次,如果把“正崎 善”和“曲世 爱”去掉,我们现实又与漫画有何区别?
现实中所有自杀者,都是被一个叫“曲世 爱”的人所蛊惑?
还停留在讨论最浅层的打架上,我真为铺垫内容,思考讨论过程的作者,伤透了心。
在一筐无脑穿越动画的现在,这个显得多宝贵。
女主就像个移动食欲增幅器,当你看到她就会食欲大增,然后你就会跑去吃屎,啥?
为啥食欲大增会去吃屎?
我怎么知道,别人特么性欲大增都会自杀,你吃个屎不过分吧。
这坨屎我被群友骗了,说是美食,我吃了。
希望还没看的就别吃了。
当然有些人就是喜欢猎奇,你告诉他这是坨屎,哎,他就来劲了,非要去尝一口。
看到第七集,本来以为作者是围绕政治去引导“世上不存在绝对的正义”的观点,如果这样确实有一定的辩证思想深度,可是走向却越来越靠近“超能力心控”这种老掉牙的线了,作者想表达什么?
明明通篇的作画都很写实为何又要把曲世爱描绘成这种毫无逻辑的存在?
秒杀催眠的病娇设定着实让人无语……再者如果曲世爱是游走在界线上的教唆者那为何又要亲手杀人来贯彻所崇尚的“恶”?
这种赤裸裸的犯罪就很难让人再去共鸣了。
总之有种好牌被打烂的味道,感觉作者并没有理清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想着成年世界的透视,却变成了小孩子的猎奇。
刚看完巴比伦第7集,对这一作品喜欢到无以复加。
警告,以下内容有剧透。
而且是没看过出动画外的原作的推测。
明白这张图意思的人就可看了( ; ; ) 我觉得这就是(正方)普通人对抗(反方)超能力者的故事。
而且这个超能力者毫无疑问是反社会人格,她完全没有正常的善恶观,其行为在正常人看来是绝对的恶。
尽管我们观众很快就能明白她是超能力者。
但是剧中的人物当局者迷,还是在用正常的逻辑在行事。
希望用“常理”去理解事件。
而这种对逻辑的坚持导致了主角极慢地才理解他面对的是多么可怕情况(7集末尾)。
一次次地用队友的命去试错,用生命换来对反派超能力规模、强度的信息。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试图套公式我们也是一样的,只不过作者为了调动观众的情感,故意让主角理解地更慢了些。
至于所谓生命伦理的讨论,不过是噱头而已。
所有从这一点批评作者的,那怕是没看懂。
作者是从一个疯子的角度叙述他的世界观,让观众感受到反派的可怕以及她的魅力。
(这点很像《汉尼拔》的塑造方式。
) 而选举之类的剧情,也是作者想加重真实感、加重“常理”的存在感,反而突出“异常”的可怕性与破坏性。
在7集的铺垫下,毫无疑问剧情进入了最黑暗也最震撼的时刻。
和《食灵零》 的第一集完全是噱头的团灭不同,陪伴观众多集的熟悉面孔一个个地在反派的笑容下消失,而且是赤裸裸地把过程呈现出来,可以说没有任何慈悲。
一切这些都是为了让观众震撼,同时也更体现了作者的主题(我认为的),那就是生命的可贵。
我们观众会为生命的逝去而愤怒,从而对反派的理论更加反对和憎恶。
而主角的崩溃更是正常的表现。
现在,对于他来讲,“常理”已经彻底不复存在。
那么接下来我的期待肯定是翻盘。
合理的翻盘,用普通人类的智慧和勇气,去击败超能力疯子。
从而歌颂人性。
我希望这个过程能够做到基本合理。
那么,这部剧就太爽了。
我希望到时候我能够说出“这才是爽”。
接下来就是如何击败超能力疯子了。
现在的情报,反派的能力就是【主动可控的】不完全精神操控。
言语(声音)可诱导他人(无论男女)的行为,但是不是完全操控(不像鲁鲁修的geass)。
目前没看出反派除了声音外,通过费洛蒙(空气)或是肉体接触(接触)可以使用能力。
而且被操控者可以短期通过痛苦摆脱控制(和op里反制女帝类似),但是终究还是会被操控自杀。
那我目前可以想到的反制也很幼稚,从控音的角度出发:捂住耳朵。
或者毁掉自己的耳膜、听觉神经。
或者超音距狙杀。
或者通过痛苦短暂摆脱控制后迅速击杀同归于尽。
尽管敌人的能力已经基本摸清,找出后击杀并不困难。
但是现在还是敌暗我明,而且敌方势力还包括执政者(不确定是否被操控,有可能是合作关系),找到她依然和最初时一样难。
家人被绑架等情况可能也会出现。
所以我觉得接下来主角还要受一阵子苦。
第7集的打击和追踪是接下来的重点。
当然,在“常识”已经行不通的情况下,主角的枷锁已经卸掉。
希望之后的剧情可以通过主角“不择手段”的狠毒手段来表现属于人类的“黄金精神”。
至于有关自杀的讨论。
当你看到熟悉的角色在自己面前自杀的时候,你的心情已经为你解答了。
你的死会让所有爱你的人痛苦到无可复加的地步。
你现在的心情就是你自杀后爱你的人的心情。
不过反派塑造是真的好。
纯粹的恶魔、真正的巴比伦大X妇。
老实说豆瓣对日本动画的评价是有失偏颇的,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去看,都可以评分,都可以留下一星,但问题是很多人是不应该知道这些动画,不应该看过这些动画,他们应该是那些被筛掉的,不该是受众。
这就好比抓看商业片的人去看文艺片,抓看文艺片的人去看商业片,受众不匹配意味着这些人是真的完全理解不了一部作品的好,自然无法给出一个公正的评分,而这是从《无职转生》才暴露出的问题。
Preacher中的Genesis超能力。在超能力面前什么哲学思辨都是渣渣。结局WTF
就。。希望看一下原著小说补补细节,感觉有些部分理解不了
从悬疑推理到科幻脑洞到地摊哲学
从美国总统出现后开始扯淡。
最后对善恶的判断还是过于笼统了,不能苟同。很好奇这个女人衰老后还能不能保有这种能力,我姑且还是把这种能力当成一种魅惑来看待的。以这种结局来看动画这戛然而止还是挺可以回味的,既然这个作品的聚焦最终其实还是曲世爱的话,不如以她的视角来续写故事,如果她的能力是可以遗传与继承的话,甚至可以塑造成多玛组织那样。而如果以旁人视角来写,她就是个不可名状的存在,这将会是一个典型的洛式恐怖故事。
TV动漫
前期超好看,中期突然神棍,结局蠢到不行
越到后面越扯。
原作小说有三部,结尾上赫然写着“未完待续”,好嘛,原来动画是强行安排了结尾。那第四部会怎么发展呢?还真是有些期待
把反人类称作标新立异,把恐怖主义叫做与众不同,面对一个大规模屠杀的恐怖袭击事件第一反应不是击毙恐怖分子而是先调查对方的犯罪动机了解对方的三观???这种用精美制作用心制作一坨屎的东西成功把我恶心到了。
我被诱惑了。
可以说是强行喂屎的典范了,他还不是卡多的那种让你把智商抠出来和着狗屎吃了,而是先给你盘看起来色香味都挺不错的佳肴,然后端起来,狠狠地摔在地上,用刚踩了屎的鞋在上面疯狂的碾压,装进泔水桶,用拉了三天的稀屎封口,然后扒开你的嘴,企图一股脑全都灌进去。偷换概念,企图用虚无空洞的态度去跟你聊一个现实深刻的话题,作者全程都仿佛一个脱离了人类身份站在制高点的观察者,却在这里讨论人类自己的造物和理论。在一个现实题材的故事里你TM跟我说反派会尼玛魔法,还完全误解,和卡多一样,精彩的前几集证明作者明明是有能力写一个能给人类看的故事的,可以说就是在故意恶心人,这个狗屎编剧的作品我再也不想看到了。
开始追番的时候,前两集很好看,特别是第二集,表现手法非常有趣,决定追下去。然后得知编剧和“正确的卡多”那个无力吐槽奇葩番的编剧是同一人,觉得前景不妙。不过看介绍似乎原著小说还蛮有趣的。打算追完。看完最后一集,感觉没有崩,但最后4秒喂了一口shi差点把我噎死。纯粹的恶的全面胜利,价值观污染......应该是原作小说的锅。作为动画番还是好看的,有追番的快感,只不过看完结局要么虚无要么气愤,需要情绪管理......
3星半 请让ta们死的有尊严吧
开始非常好看,看到曲士爱能换脸,还能精神控制让人自杀,剧情一下就科幻化。最近各国政坛混乱,毒思潮泛滥。有这么部动漫指出国家政治体系缺陷,选举暗箱操作,舆论引导群众,还是有教育作用。但是美国总统非常出戏,Trump一直推性别歧视,白人至上,支持纳粹分子,再加一个支持自杀也不是什么大事。为什么会出现Trump此类人,才是真的值得深入的话题。中间的政治宗教伦理思考非常哲辩,结尾都不好说什么,摊子扑太大,根本没有什么好办法结束。看着节奏还要拍下集。
我们不能自愿选择是否出生,是否能选择如何死去。
后期完全垮了
992//市道真央 。。。
曲世爱应该就是“魔女”(大那个妇巴比伦),不属于人类范畴了,她一直就是在玩弄着善。最后还是人类之善的败北,毕竟片名都叫巴比伦了,其实主角是曲世爱吧😂
7.0。野崎窗真乃高配版深见真(我好像侮辱了野崎窗)。黑残之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最重要的是能够捕捉到关键的创新点和深刻刁钻的社会视角,在后续探讨这类深刻的问题也能略讲一二,捋清各种矛盾问题和各种思路想法,不得不说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也是一位“好”作家。虽然为达成故事目的和叙事连贯,各种符号化人物和都合主义桥段泛滥严重,甚至讨论到最后,野崎窗自己都摸到了自己的天花板,也只能含糊地给出一个让观众有点大跌眼镜的结论,使得本作在前11集宏大叙事的铺垫面前,落差感极大,颇有“烂尾”之感,但我觉得,从小说的角度,从动画,这些作品形式上来说,本作已经足够了,是及格的,甚至是很有特点的。出色的演出效果,心理、意识涌入的压力场面压迫感极强,是最近少有的动画制作略高于原作内容的动画。各种意义上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