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当官第一部拍了也快20年了,转眼之间,十几年就过去了,在感受了剧中的威严、欢乐、智斗、真情等诸多因素之后,静下来一想,有些唏嘘。
尽管这部剧在多年前就已经看了好几遍,然而,在心中烦闷之时,不时翻出来抒怀。
基本上看了不下十遍。
这部剧算是古装剧中的经典之作了!
首先,就画面布局来讲,比较明媚清晰。
再者,配乐上也有很多经典的配乐。
剧情,人物,台词等对设计的很合适!
要评论好这些内容都要花很多功夫!
可看性很强!!!
人物塑造,李卫,是一个有慧根的人,从一个平民百姓,逐渐走向官场,并为民请命,李卫是一个善良正直而又具有智慧的人,虽然在未受点化之前,他的本质受到了一些摇摆(在江都县准备收银子捞一笔),然而幸亏岳思盈的及时点化,使得李卫的本性觉醒,走上了大道正道。
这里,不得不说,岳思盈是李卫本性的守护者和开启者,岳思盈的角色特点,是一个在大道正道上的榜样,岳思盈是一个刚烈坚毅正直也具有智慧的人(从某种意义上,书读的多读得好也是一种智慧),她的思想比李卫更加得正,算是正统教育科班出身。
正是由于这个正,使得李卫在精神上有了一个榜样。
而剧中恰恰安排这二位走到了一起,这不得不说是对广大观众朋友的一种鼓舞,相信每一位具有积极价值观的朋友们都会为此感到高兴和欣慰。
李卫和岳思盈,是奇正的结合,李卫有其正,但更让人看得出彩的是他的奇,岳思盈有其奇,而大多数情形展现出来的甚至她本身的95%特点,是她的正,正是这种奇正结合,使得剧情更加丰富,以致剧情的变化却又不让人感到枯燥和压抑,而是具有一种让人认可甚至向往的感觉。
这就是人物形象塑造所造成的。
当然这其中还有很多情义的故事,李卫和岳思盈,都是重情重义之人,都是有胆有担当的人,这是对社会中光辉形象的一种结合,自然使得人心非常认可。
也算是一种正能量了吧!!!
剧中,李卫和岳思盈的爱情故事,也是令人瞩目的,这种公义与儿女私情的结合,就有如一份佳肴中的主料和佐料,公义的发扬使得人心振奋,儿女私情的结成,使得人心美妙,就像佐料,使得公义这份主料更有味道。
如果爱情故事的描写过多,则成了感情剧,而很多感情剧,则由于对于感情的描写太夸张,以至于反而让人觉得麻木甚至烦心、反胃了。
而李卫当官第一部中,公义和爱情的分寸拿捏的很好。
同时,剧中的四爷,威严肃穆,刚正沉毅,十三爷则少了点沉毅,多了点侠骨热血,而康熙这位管总的,则十分从容,有一种大气,有一种大智慧,言语举动之间从容不迫,总揽全局,可以说,康熙在这个剧中的出场不多,然而,确实是非常经典,那种顾大局也重细节,举重若轻的大才等等,不是几段话就能概括的,展现了这位帝王的气质。
而且李卫去见任南坡,以及见康熙的那段音乐也十分经典,同时具有一种世外高处感和庙堂高处感,可以用在任南坡这种隐士高人出场的场合,也可以用在帝王召对出场的场合可以说很好。
任南坡,那种不紧不慢,运筹帷幄,气定神闲。
这里不得不说,前一个月看此剧,其实任南坡也是一个可爱的人,在查盐道那一段,前期任南坡失手了一次,后期任南坡在船上等候事态进账,顾盼儿刺激了他一下,他终于也显现出了和李卫一样的脾气,喊着如果还抓不到,就从船上跳下去,就是一向淡定的任南坡,也和李卫一样,急的快跳起来了!!!
看到此处,不得不说,在细节上,此剧的处理真的有很多亮点!
还有 ,初次和李卫见面,和李卫两个人斗气!!!
李卫和任南坡,是一种在内心深处的脾气相投,性情中人!
只是,任南坡通过大量的学习而理性化了很多,有的时候会压制和以更理性的方式去处理一些事;而李卫,则由于之前缺乏学习,因此还在慢慢的理性化。
所以任南坡也和李卫惺惺相惜,一直都愿意帮李卫,尽管李卫最初由于是假想情敌的原因而攻击他,而他也进行了理性的还击,这就是两个真性情的人的碰撞、相遇相知!!!
这也是剧中的一大亮点!!!
记得李卫第一次进京城的时候,岳思盈和顾盼儿在城门茶摊上遇到了,任南坡也在旁边,顾盼儿说李卫有可贵的地方,是真诚,岳思盈后面也说,任南坡也是个真诚的人,这段台词也是很经典的,一般看一遍两遍,也许就忽略了,看了几遍,则忽然品出其中的意义!!!
像这种局部台词和整体剧情人物相得益彰的情形还有很多!
所以这部剧经典!
剧中的搞笑元素,有着李卫的机智幽默表演,有着那些个达官贵人出洋相的时刻,也有着一些小吏、市井人民的小幽默(换取官服、炸臭豆腐、大理寺赌博、石头狮子、盐帮),十分丰富。
以至于看完了第一部,还意犹未尽,想着多拍几部。
转眼间,此剧已经有了十多年了,如果此剧能够有个五六部,应该才略可满足观众的需求吧!期待经典的再现!
看完剧感觉第一个案子像是很久之前的事了,盐税案太精彩了,打的有来有回,出手不凡的任南坡也栽了跟头,但像他说的,有错就要认,也因为这一失误让任南坡更像个人,而不是神了,突然心里真正的理解了他,他那么懂官场,一定是想过做官,研究过,然后失望,绝望,李卫和任南坡,一个是理想的践行者,一个是理想的指引者。
李卫大大咧咧,他不单纯,只是不复杂,所到之处就要把平静的水面掀起千层浪,水搅混了人才会慌,被乱拳打的手忙脚乱,脏东西才会浮出水面。
年羹尧第三个案子受军棍的时候好佩服他,直接干脆的震撼人心,对人对己都够狠。
李卫从最开始干脆利落的杀了害死岳子风的凶手,觉得杀贪官痛快,迷上做官,到苏州当知县,为了50万两银子,心力交瘁,最后万民伞给了他安慰,再到扬州盐税案,李卫对官场手段的痛恨愤怒,他发觉自己不能想杀贪官就杀了,他一直是一个直接的人,不是每次都能乱拳打中的,也是在这栽了大跟头,最后功劳也被抢,为民做事在皇家眼里是争夺皇位的筹码,很荒唐,很绝望,任南坡为了保护他而没有告诉他盐税牵扯到的皇亲贵胄,怕他一时接受不了毁了自己的仕途,我觉得他也是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李卫身上了,所以为他考虑量多,要说李卫当官里这些清也清不干净的贪官为什么还没让我绝望,还是因为雍正,至少李卫碰见了一个可以让忠臣托付的帝王,雍正是值得他这么做的。
回家当天 赶上地方台开始重播总比某台重播“情深深雨蒙蒙”要好看得多看劫法场那段的假扮钦差听那句“呀呀个呸的”着实过瘾向来觉得电视剧太过冗长拖沓但却真的被这角色所感染大谈官场黑暗及做人之道片中涉及的江都,江宁,苏州等地如此熟悉臬台,织造,两江,御史也可以和现在的行政编制一一挂上号其实说来说去就是一个组织里出现了一个不该出现的角色无独有偶 促进了组织优化和结构升级当然 这么说有些太过官方说好看 也就好看在那表现形式上官官相护的现象换哪朝代都有但是能这么搅和的却不多再联系联系当下更多的时候是对现实不满下近乎意淫的宣泄改变不了什么 那我看别人改变总可以吧?
就像剧中的李卫 即便没有进过官场但是至少是看过戏的呀到了关键时候 还是知道应该咔嚓谁的下午放到任南坡帮忙找赃款一集见识了城府之深以及个人魅力之高我始终认为 有才不露方才是真本事用在该用之时,而并非在未用之时先口若悬河一番那些且都是无能之辈,足以不齿李卫的机智,剧情的连贯任何一场戏份都会看着过瘾甚至于剧中平凡的对话紧张程度都不亚于名导演的武戏说话是门艺术除了李卫 似乎每个正面角色和主要反面角色都有那么一两句深奥的台词印象最深的是七家论语时的糊涂老爷子看得血脉膨胀未免夸张但兴奋却有足够的理由徐峥成名于小猪“春光灿烂猪八戒”低迷于小朱“穿越时空的爱恋”繁盛于小混混“李卫当官”且不谈其他的任何电视剧似乎李卫的角色更能深入人心话剧演员较之电视电影人优势便在于对人物形象塑造的把握徐峥是典型实例 同样出色的还有冯远征
这个片在小时候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但是一直没看过,最近重温雍正王朝,在评论里看到李卫当官是原版人员出演的,兴趣就来了,康熙帝阿哥们还有年羹尧都是原班人马,就是开始时配音有点出戏,虽然徐峥演的也很不错,但雍正里的李卫真的很出彩,有点遗憾他没出演。
回归正题,这个片里李卫形象还挺鲜明的,不过只靠聪明做官只能是戏说,剧里李卫的帮手是很多的,他的妻子红颜知己谋士…总体还是很不错的,放到现在也可以看的进去
这部剧是同类题材中的精品之作,从开播到现在看了好多遍。
故事属于戏说历史,因为延用了雍正王朝的几个主要角色和演员,所以我当初一直把它当续集来看的,只是这部剧是围绕李卫展开的,因为人物设定的原因多了好多笑点,好多剧情高潮的发生都是有笑有泪,但编剧并没有脱离主旨依然把李卫如何进阶作为主要内容,期间和四爷他们和官场的各色人等斗智斗勇,闲暇时间亲情友情爱情也都有很好的体现,一切环节都安排的恰到好处,编剧大大好厉害!
演员方面徐峥唐国强陈好……大家都非常棒,绝对加分项!
总结:整体制作精良,故事讲得好演员演的好,强力推荐!
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
第一集: 洪水泛滥,治河的三百万两赈灾银被贪,江南道御史岳子风又被杀害,皇上令四阿哥与十三阿哥钦差调查。
李卫一家在逃难途中认识了岳思盈和岳小满,李母和小满因饥饿难忍,捡拾被灾民抢夺掉在地上的米而被捉进监狱变成替罪羔羊。
李卫、思盈救人失败。
第二集:李卫筹钱救人,在码头设下赌摊,救了被当成努力的顾盼儿一行人,顾盼儿以一把扇子答谢。
思盈拿扇子当了银子,李卫去牢中打点,才知母亲与小满将要问斩,李卫偷了邻居四爷的宝剑,冒充钦差劫了法场。
李卫想趁黑逃跑,被魏敏中和冯月清领兵围住。
第三集:李卫无法逃走,随口说需要银子,官府给李卫准备了银子,岳思盈不悦,李卫退回银子,四爷暗中观察。
第四集:李母说漏嘴,石榴知道李卫是假钦差。
冯月清、魏敏中捉拿假钦差,四爷出面,要李卫继续扮演钦差。
冯、魏二人将功补过,出兵到莫灵山庄协助李卫调查。
第五集:在山庄外捉到给徐祖荫送信的兵,李卫假冒徐祖荫手下将凶手们骗到衙门,四爷高兴等待审讯定然有功,李卫只顾戏文里的咔擦就都给杀了。
四爷不高兴,既没查出脏银也没查出凶手。
李卫到人生低谷,一无是处。
第六集:李卫让石榴冒充冯月清的丫鬟去找徐祖荫,假称赃银在县衙。
徐祖荫上当到县衙要银子。
李卫布置人马准备捉拿徐祖荫。
徐祖荫放狠点破假钦差,李卫无奈,思盈向任南坡求助。
第七集:李卫任南坡家吃醋,李母和石榴被关进柴房。
李卫只好按任南坡计谋找四爷,四爷不想冒险想给些银两打发李卫,李卫抵赖告密要挟。
思盈请求调查杀父仇人并提出任南坡有办法。
第八集:李卫赎回顾盼儿的扇子,任南坡答应帮忙出计谋。
第九集:李卫依计带冯月清去云水寺取赃银,四爷在臬台府将琦亮、徐祖荫稳住,不让他们离开,一直等待。
李卫、年羹尧将冯月清、魏敏中抓获。
冯月清认罪。
李卫用“贴加官”的逼知事供出罪情,贪污案终于有线索。
第十集: 贪官游街示众。
琦亮不甘心徐祖荫获罪,以假钦差拿下李卫,有人要在监狱暗杀李卫,顾盼儿找江苏巡抚,晓以利害,劝巡抚全力保护李卫。
李卫逃得一死。
第十一集:四爷依任南坡之计将李卫整治贪官传遍京城,令琦亮对李卫无法下毒手。
太子与四爷争取李卫的审理权。
康熙让八爷审理。
八爷不是四爷党也不是太子党,审理最公正,李卫在狱中还不忘赌博。
第十二集:太子派琦亮到狱中对李卫严厉逼供,幸被八爷党的九爷救下,将李卫、徐祖转移,免被太子杀人灭口。
第十三集:九爷审讯徐祖荫不说打断了他的双腿。
九爷暴脾气也打李卫,李卫耍赖要到康熙处告状,九爷不敢,李卫说别人对我好,我就对他好,九爷只得给他送蛐蛐,太子利用八爷府的管家王福做内线。
第十四集:李卫假装有证据,太子着急,命王福下毒杀李卫和徐祖荫灭口,李卫识破,让王福自己吃包子,不敢,八爷叫九爷派人假冒太子杀手,行刺徐祖荫,以撬开徐祖荫的嘴,太子真派杀手前来,四爷暗中派人保护李卫。
太子刺杀不成决心谋反,并联系各处兵马。
康熙秘密回京,徐祖荫见太子必败,交给李卫自己的供词自杀。
第十五集:四爷彻查太子罪证,想出救李卫的办法,向皇上假称李卫是岳思盈未来的夫婿。
第十六集:康熙召见李卫,李卫不识他就是当今皇上,二人畅所欲言。
康熙让李卫去最穷的县当苏阳县令。
第十七集:李卫途经驿站,见官场腐败现象,得罪了高老的侄子。
李卫查账,被已高升为知府的葛春霖斥责,葛问高老李卫是皇上的红人怎么相处,高老答不卑不亢,也不招惹。
李卫巡视水灾,心急如焚,但是皇上答应给李卫的五十万两到李卫手中却只有十五万两,李卫急拦葛大人的座轿要银子,反遭葛知府一阵羞辱,思盈利用新任河督是其父年宜的关系帮李卫多讨了十万两银子。
第十八集:葛春霖之前的两位师爷与修河工头商议,怎么贪墨分账,南坡高老的田须用足料。
开工当天,锣鼓喧天的叫李卫过足官瘾。
第十九集:李卫了解前任葛县令拖欠百姓的货款,用大白话写了一张告示,叫百姓都拿著白条,到知府衙门去追讨欠款,葛大人只好开库兑银,但是怀恨在心送李卫一个“治河模范县”的牌匾,捧得高摔的狠。
第二十集: 李卫得知工头的贪墨分配事情,用祭河神把工头扔水里逼工头招供,工头无奈把高老的修河好料转移给了老百姓。
第二十一集:高老参加千叟宴,康熙与高士奇谈起自己倡廉惩贪的决心。
高相心领神会,回到苏阳县后,应用影响力,命有关官员全力协助李卫修堤。
李卫成功了,回京述职被任命了扬州。
第二十二集:李卫去审讯几任贪墨获罪、即将处斩的扬州知府,用意就是警告他不可有贪念。
这时李卫才感受到了身为扬州知府的压力。
第二十三集:李卫进城前与母亲约法三章。
不得因为贪小便宜而授人以柄。
思盈在码头暗访。
李卫兴冲冲地通知人马前去抄拿,被黄伯仁偷梁换柱,思盈捉到河防营守备公器私用,竟为贩私盐护航,却季允梅杀人灭口。
李卫让扬州花船堵住码头,让私盐的装卸成了问题。
黄伯仁花重金将花船驱走。
任南坡带著顾盼儿前去为李卫助阵。
第二十四集:李卫联系年羹尧查处私盐,发现私盐被掉包成了黄沙。
年羹尧因为越界带兵查案又无所获,受了河防营的侮辱。
李母吃豆腐欠款,被设计逼债。
第二十五集:盐道季东平与李卫当街吵架,巡抚福桐将两人责罚,并让李卫放人重开盐市。
黄伯仁赖在狱中不肯出来,季允梅让顾盼儿传话,只要李卫去盐道衙门前磕三个响头,就让盐市重开。
李母因家中拮据,只能挖野菜度日,李卫忍辱负重去盐道衙门磕头,季东平让盐市重开.第二十六集:李卫想打进盐帮。
李卫冒充御医为盐帮的老帮主公买秋看病。
任南坡把脉后告知李卫,老帮主没有生病,而是因帮中内讧故意装病的。
第二十七集:四爷派人送信给李卫,提醒他今年的两淮盐税不可少。
老帮主与李卫推心置腹开始倾谈,并把几年来扬州官商勾结偷漏税的帐簿交给了李卫。
八王令闽靖元在扬州追索数年来逃漏的大笔盐税。
第二十八集:思盈透漏李卫已打进了盐帮。
闽靖元拉了李卫望江楼赴宴,又大放交情,与商家确定今年的盐税多交两成。
盐商放松警惕,再次贩运私盐。
第二十九集:李卫请来年羹尧,一举抓住并扣住了三万担私盐。
然后守株待兔把护航私盐的河防营管带熊九如抓住。
第三十集:季冬平、季允梅自杀,冉成杰、黄伯仁被抓,福桐下令将此案交由闵靖元负责审理,将李卫的功劳全抢了去。
李卫厌倦官场,想辞官入盐帮去快乐逍遥。
皇上让李卫回京述职。
第一集 当听说钦差到了江都,某官员“又是微服私访,我最烦这个了”。
李卫说“三不与赌:不与师长赌,不与妇孺赌,不与官家赌。
” 第二集 李卫冒充钦差说,你们放着灾不去救,在这里胡乱插旗放炮杀人。
第四集 妈的妈呀,我怎么生了个你这么个妈呀!
第16集老皇上说了林子大了是什么鸟都有,但是林子砍光了,就没鸟了
“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庄子李卫当官这部剧我一共看过两次。
第一次是它首播的时候,大概7.8年前 昨天是我第二次看这部剧,因为某卫视在重播,特别到网上翻出来看。
第一次看的时候,大约是因为年纪尚浅,只是喜欢它的热闹非凡,徐峥生动泼皮的表演,的确入木三分。
还有陈好,彼时真是绮年绝丽,美貌正当时,一双眼睛顾盼神采,以至于很多年之后,我仍然记得她明眸湛湛,颔首轻笑的样子。
无论容貌演技,较之续集的孙菲菲,胜出许多。
昨天,第二次看这部剧,真正体会其间的精妙之处,所以才会迫不及待地注册了豆瓣,跑上来留言。
先来讲讲此剧的演员。
其实除了两个主角。
我最想评评还是康熙爷焦晃。
很多年前的雍正王朝,我已经没什么印象了。
所以昨天欣赏到焦爷的表演,只觉得太惊艳了。
戏骨戏骨,这个词真好。
有的人的表演的确深入骨髓,低调不张扬,毫无表演的痕迹,但是看的人却一直悬着心,就像坐在台下听折子戏,待到一个亮相一句唱腔,情不自禁地想大喊一声“好!
”。
有一幕,康熙从走进亭子,慢慢地在横栏上坐下。
当时的康熙年岁已大,勾肩垂背,皱纹横生,但是一举一动,一言一语,深沉稳着,的确一派帝王风度,仿佛天下入怀,苍生在握。
那些戏服,极是粗糙不经看,但是有什么关系呢,老爷子闲闲地翘起腿,抖抖衣褂,你就会相信,这就是千古名君!
接着是九子夺嫡里的四爷十三爷,八爷九爷十爷未出场的十四爷,太子党。
当真每个人都是精彩。
此处不必赘述。
接着是想讲讲李母。
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这个老太太真是讨厌,处处拖后腿。
现在看来,却非常感动!
她泼辣无知却也重情重义,回护儿子。
有一集,母子两相拥痛哭,感人肺腑。
李小燕的表演的确收放自如,拿捏得很有分寸。
后来在思考,为什么编剧会安排这样的角色,或许她的出现并不仅仅是为了嬉笑怒骂,博观众一乐。
李卫是孝子,这不仅仅是因为有冒险救母的桥段,更是因为他一直包容母亲的错处,乌鸦反哺,他说:“我怎么生了这么个亲娘。
”看似错句,其实因为,他将母亲当做自己的孩子,迁就忍让,其间的悲悯之心让人动容!
最后讲讲徐峥。
徐峥的作品几乎全看过,李卫当是他荧屏形象的高峰。
把这样一个聪明却无知,狡猾却天真,出身低下却勇敢无畏,大义凛凛却插科打诨的形象诠释的近乎完美。
下面是这部戏的编剧。
从小到大看过的电视剧实在太多,其中古装编剧让我感到惊艳的,一部是戏说乾隆,一部即是李卫当官。
戏说剧其实最看重编剧的实力,这部剧无论从台词还是剧情堪称上品。
剧中不管大小角色,正反人物都会有很经典的台词,让人深思。
特别是此间对官场的剖析,的确很通透。
其次,什么人说什么话,用词文雅内涵又生动俏皮,的确很有意思。
比如,有一集,李卫说“咱们就逃之夭夭,”接着调皮地接到“其叶蓁蓁。
”“逃之夭夭”的典故出自诗经桃夭一篇,李卫常看戏,所以能读出下面一句。
这加的一句,随然短小,可见编剧的功力。
类似的惊喜随处可见,典故诗词信手拈来,京腔京味的台词,功夫到家。
其次是剧情,现在的电视剧,剧情大都牵强,平白无故弄出点矛盾,而这部剧最大的特色就是“合情合理”四个字。
大大小小的官员,从衙役,知县,知府,镍台,巡抚,总督,王公贝勒,各个党派,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作出的反应都合情合理。
而李卫这个角色,在官场中可称异类。
官场的规矩一点都不遵守,并且也四处碰壁。
但是我还是很偏爱这个角色!!!
小的时候认为任南坡这样的名士或是雍正这样的君王,心机深沉,喜怒不辨,才称得上成功。
现在却越来越喜欢李卫这样的人,就如同曹公所言:“是大英雄能本色”他如赤子,心怀昭昭如明月,言行扬扬如江海。
仿佛所有都不值得畏惧。
我们越长大,越被环境同化,变得敢怒不敢言,敢想不敢做。
李卫却像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遗失的自我,大约编剧也非常喜欢这样的品格。
在李卫被押解进京的时候,他通过顾盼儿的口评价了李卫和世间的达官贵人。
说李卫率性而为不求报,体恤苍生无所畏乃是真英雄。
这样的人,正如庄子所言的君子圣人,“外化而内不化”,外在圆滑,哪怕破皮无赖,但是内心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做人原则,有大义。
所以本剧的最后本该是结局惨淡的李卫,却被编剧安排了一个较为圆满的结局,可见编剧和导演舍不得让这样纯真的人遗失在我们的世界里,像李卫这样的人应该得到尊重理解和赞赏。
外化而内不化,虽然前途茫茫,荆棘密布,但是,我们是否还记得,当初出发时内心真正的目的地呢?
剧本方面:故事在轻松状态中展开的,江南水灾,母子逃生,巧遇落难小姐弟,恰逢雍正和十三南巡,一个奇妙的组合搭建出来。
草根翻身,和官二代岳思盈在和贪官污吏斗法中,一步步增进感情,不娇柔,不做作,合理自然,真实到位。
爱情线从第一集开始,到最后一集结束,坦白,牵手,在一起,形成了完美的爱情结局。
从小混混,到被重视,到当官,到升官,到厌倦,完成了一次在官场上的华丽蜕变。
官场百态、权谋智斗、家里家外、大事小事、真实的好像日常生活的你我他。
剧本架构相当完美,主角是小混混,形成了贯穿全剧的泼皮无赖,无招不用的形象,存在合理。
岳思盈的出现,引出江南道御史案子,引出了前半部分的大半剧情,还和后半部剧情有联系,可谓整体性十足。
小混混用混招屡试不爽,留住了女主,存在合理空间。
小混混救了歌女,成了贯穿全剧的关键配角,并且成功引出了最重量级,不可缺少的神秘人物,任先生,建立了合理关系。
小蹄子,卧底成了丫鬟,丫鬟成了帮手,帮手成为了家人,和女主小弟,成为了两个不可或缺的,活跃气氛的两个小人物。
朝廷的大人物,从来没有脱离剧情自由活动,朝廷的所有动作,都直接,间接和小混混有关系。
岳子风案,引出了女主,引出了党争,引出了主要配角,成为了全剧后半部分最大的基石,使小混混身边所有人的关系,都拥有一定合理性。
党争、权谋、人性,性格、表现的相当真实。
角色对话逻辑性很强。
李卫当官1剧本完全不存在问题。
但剧本拍不出太多喜剧效果来,真正的喜剧效果,是剪辑、人物和配乐。
剪辑不用说了,全局剧情紧凑,节奏明快,叙事清晰,画面达意。
人物,这里面有太多极品。
先从大的说。
李卫妈,穷日子过怕,幻想过好日子,贪财、瞎操心、有点不着调、贪吃、贪穿、贪小便宜。
但生存能力极强,在儿子面前从来是妥协。
岳思盈,书香门第,侠女,有才华,有底线,有品格,嫉恶如仇。
小满,性格温和,不拘小节,聪明、善良、李卫死党。
小蹄子,伺候人行家,幻想嫁入官宦,有小聪明,本性纯良。
顾盼儿,秦淮歌女,淤泥不染,知恩图报。
任先生,世外高人,看淡名利,喜好真实,厌恶小人。
天尊大人...府尊大人...班头...徐祖荫军门加官男(切,你走不了....)好赌钱的牢头...黄会长扬州群商盐帮主:(老家伙)姑娘:(吃饭脸红走开)雍正王朝的原班那一拨,演技全部在线...极品,人物形象,太真实可爱了。
配乐:胡伟立大师,闲庭散步,可以单曲循环听的曲。
这部剧有太多值得回味的部分了,比如李卫在小满的建议下,杀了莫灵山庄诸匪贼,岳思盈感觉复仇无望,要离开,李卫说“你仁义吗?
”岳思盈女装,李卫说:“难怪对我这么好!
”赐婚后,岳思盈说:“你放心,我会伺候你一辈子。
”送万民伞时候,一家子从房子里顶着雨出来,拿着万民伞对视的时候...李卫大口喝酒,表示不再当官,一桌子人闲聊,年羹尧到来,任先生出面,李卫和岳思盈离开,犹豫的几秒钟,转身回来,恢复本色...恰当的剧情节点,用恰当的音乐,每个场景的剧情,背后蕴含的情感,总能第一时间精准的传递过来,这才是精彩的戏...滑稽中透露着真实,自然行走的剧情中,蕴含着解决问题的妙招,这部电视剧,有太多好的点值得玩味,品味,有些情感,不管是在何时何处,都可共鸣,感动,不在于是古装、现代、还是某类小众剧情。
……每次看到岳思盈和李卫吵起来,李卫在岳思盈面前自卑,但还不愿意放弃,小蹄子幻想,老妈找事,任先生神机妙算,又酸不溜丢,官员套话,李卫大白话,官员按规矩,李卫按良心做事,都会被触动。
每次在音乐当中感受到那种剧情之中的情感,犹如身临其境,和现在的生活,产生一些共鸣。
好剧,好配乐,好演员。
看了十集看不下去了,感觉剧情太拖沓无聊了。
前面假冒钦差那里挺有意思,看到中间实在无聊,可能是我抱着对雍正王朝的期待去看的吧。但比起现在的剧肯定要好得多:)
就太扯了,可惜了雍正王朝的班底
当年还蛮喜欢这部剧集的,但现在再看,剧情稀烂,制作也有点粗糙,只有人物设定还行,几位主要演员的表演也还不错。
我那时候真的很喜欢徐征,现如今他肯定也是榜样,拍电影很成功。
插科打诨的算是恰到好处,中间和盐帮帮主那段挺有意思的,总觉得任先生太装,假惺惺,陈好的聪明像是演出来的不够有灵气
不喜欢嬉皮类影视
烂片
那时的陈好还没出名~当时好喜欢她的说~多纯啊~也喜欢里面的徐峥~哇咔咔
赤子李卫,不学有术。全剧渐入佳境,台词精准,编剧匠心独运,整体风格谐正相宜,可谓精品。偏就有那么多豆瓣装逼者,如此好剧竟然只得6.8分,我真替你们感到羞耻。
李卫此人历史上跟雍正一样,毁誉参半,本剧打造了一个出身草根,心中有朴素的善恶观,靠着愣头青和小聪明在官场混的风生水起的小混混的形象,没有文人的酸腐,没有老油条的精于算计,非常的接地气,就是个普通人一般,这样的人设很得观众好感
男女主cp感超强。李卫断案时不畏强权,为平民百姓伸张正义,剧情很精彩。以前看清朝的电视剧也挺有意思的,但现在一看到清装剧就想换台。
补标
相比这几年的古装片,还是独爱初中时看的这部。
徐峥好可爱...
李卫妈太烦人了,好尬,这个演员把角色演得好嫌人啊,而且李卫我也不喜欢,不如雍正王朝里面那个演员演得好,总的来说,是低于预期的,剧情也一般
徐峥是从这儿发家的吧。也就去年才知道李卫其真人真事,湖山春舍还一直想去一趟拜拜花神呢
爱死了...
小时候的经典还是留在记忆中好
这是雍正王朝的一套班底啊,最喜欢这种和上一部联系甚密,且就角色演员不变的电视剧,那时候的陈好还是一个纯情大美女,徐峥却开始耍无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