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难过呀,结束了,自己就像是跟随着这一路的旅程、一路的磕磕绊绊,相知相爱信任在不断地建立,看到麻美子和久美子的告白,忍不住泪水;看到麻美子讲起她曾经一边抱怨着父母的决定,一边遵守着这一切,好像就是这样才成熟,克制着自己的热爱和愿望,她终于要勇敢地为自己做出选择,自己承担责任而哭泣;听到明日香在河边为久美子为演奏的《吹响吧!
上低音号》而哭泣。
这一天,我不知哭了多少次,我很喜欢爱哭鬼部长晴香,她用温柔凝结了社团,听到她温柔坚定的声音,即使看到她哭泣的样子,我也觉得这个社团会很好地走下去,第七集部长担当重任,用她的上低音萨克斯帅气独奏《宝岛》乐段,感动,说到这里她们演奏宝岛时中间的摇摆真的惊艳到我了,这就是青春啊,多么美丽的青春,有一种感觉,想把自己融化在里面。
虽然获得了铜奖,高三学生引退了,但是大家尽力了,所谓人生很多事不就是这样吗?
谁知道前路的结果是什么,但是努力地前行就好了。
说起来音乐真的好美丽,不用说普罗旺斯的风,三日月之舞,这次吹响吧上低音号是那么地动人,催人落泪。
京阿尼用她如诗的情怀,描绘着高中生美好的吹奏乐生活,是啊,青春总会因毕业看似悄悄落地,但是青春永远都在,和每一个人在一起,永远永远。
看到片首池田晶子的名字不禁泪目,谁知我看的竟是绝响,心中好难过。
感谢优酷和萤之森工作室精心制作的一集又一集片尾的圣地巡礼,满满的情怀,细心的对比,妹子模仿久美子的动作都满满的可爱,再次感谢你们的付出。
我永远期待京响的续作,期待你们的剧场版在国内可以看到,期待京阿尼回到我们身边,永远喜欢你。
吹响的是音乐,演奏的是人生 ——《吹响吧!
上低音号》观感原文吹响的是音乐,演奏的是人生 ——《吹响吧!
上低音号》观感 bilibili.com《吹响吧!
上低音号》是根据武田绫乃的小说改编、由京都动画制作的一部青春励志的作品。
作为我内心中的神作,我想来谈谈我的感受。
在观看这部作品的时候,你可以感受到很多很多的矛盾。
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儿女与家长之间的,现实与梦想之间的等等矛盾。
然而正是在这些矛盾之中,人物们的成长才更加的明显、亮眼。
故事的初期,最为明显的矛盾,便是沉重的学业压力与喜爱的吹奏乐之间的矛盾。
是放弃自己的爱好,注重升学,还是追逐自己的梦想,肆意青春。
我相信,不只是吹奏乐部的人们,这对于很多人都是一个无比艰难的抉择。
这其中,有拼劲全力想要权衡两者的明日香学姐,也有放弃了吹奏乐选择专心学业的葵学姐。
她们作出这样的选择也一定下了很大的决心。
但其实选择无谓对错,最重要的是在你之后回想起来时,你会不会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只要能够回忆起这段青涩的时光时,依旧能昂首阔步,笑对生活时,我认为这就足够了。
故事的女主黄前久美子,正如文中所说“久美子真是一个性格糟糕的人呢。
”她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流露自己的心声,一开始对周围的东西感到无所谓。
她对初中时丽奈为进不了全国大赛的不甘心感到不解,她会不经意间吐槽身边的人的痛处。
但就是这么样的一个人,在这些矛盾之中的成长也是我们有目共睹的。
在大家一起为全国大赛奋斗的氛围中,她开始感慨“人真是单纯,一旦知道有回报,就会去努力。
努力若有成果,就会加倍努力。
”在得知自己本与明日香合奏的部分,因为能力不行而变成学姐的独奏的时候,她会在含着泪在街道上不停地奔跑发泄,大声地喊着不甘心。
在与演奏部一同奋斗的过程中,久美子变得更加沉稳与包容。
在第二季中,久美子更是逐渐从一个绝佳的倾听者变成了唤醒乃至拯救他人的帮助者。
在她的见证下,霙与希美实现了和解;也是在她的呐喊中,明日香前辈又找回了自己热爱音乐的那份初心。
夜幕降临,久美子对姐姐道出了隐藏多年的感激和心意。
从她的身上,可以看到了一种纯粹的、普通的力量,看到了平凡背后的勇气与执着、挣扎与泪水。
在人与人的故事和矛盾之中,还能看到一些人物之间的共性。
比如,我觉得久美子的姐姐麻美子和明日香学姐在某些地方是有着相似之处的。
她们都因为某些压力而面临着放弃所爱的演奏乐的境地。
麻美子作为长女,忍受着很多久美子所不能体会到的烦恼。
她迫于父母的压力,放弃了音乐,选择了专心升学,选择了服从。
但是当麻美子看到久美子她们成功打入全国大赛时,她后悔当时自己觉得只要一个人来承受就能换来大团圆结局的一厢情愿。
而我觉得明日香正是麻美子高中时期的映射,麻美子所后悔的,正是明日香所固执地坚持着的。
说到底,明日香也不过只是一个高中生,她那出人意料的成熟,让我感到心酸。
当久美子将姐姐的心话同样告诉给明日香,让明日香又决定继续吹奏时,我很高兴,想着“什么嘛,明日香其实也只是一个很普通的高中生嘛”(哭腔)。
她一个人默默忍受了太多,尽管里面夹杂的一些私心,但她的固执和要强,让我肃然起敬。
我还想谈谈久美子和丽奈的故事。
无论是聚焦吹奏乐部,还是放眼整个北宇治高中,丽奈都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
她拥有出众的音乐天赋,拥有不亚于其他乐手的坚持和努力,也拥有一颗洁白无瑕、对音乐无限忠诚的心。
正是这么样的一个人,却能和“性格糟糕”的久美子之间有很多的联系。
丽奈与久美子的故事要从初中时久美子的吐槽开始。
久美子没想到,她自己会对当时不经意的吐槽而耿耿于怀。
她没想到,她自以为得罪了而不肯理睬自己的丽奈也在一直着看着她。
她们总是相互包容,互吐心声。
久美子会用善意的谎言不让丽奈的内心受伤,丽奈又会以自己的方式一直支持着久美子。
武田老师对于她们的关系,给出的解释是一种超越友情的感情。
我被这层感情迷得神魂颠倒,期待着她们的故事能够延续下去。
最后,我想来谈谈故事的本身。
故事给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便是真实。
丽奈在故事中说过这么一段话,“有人说,音乐不能简单地用金银铜评价。
但我觉得,只有胜利者才有资格这么说,水平低的人,只会让人觉得是在嘴硬,所以到头来,你还是得奋力提高自己的水平。
”这句话很直接地阐述了一个很无情的道理,“只有强者才有发言权”。
虽然我也很不喜欢这个观点,甚至觉得有些过于绝对了。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内心中对这个观点也表示认可。
除此之外,北宇治高中在经过极短时间刻苦的训练后,成功打入了全国大赛,但在最后也只获得了铜奖,三年级也就此隐退了。
这很真实,也让人很不甘心,因为所有人在这一年里都拼尽了全力。
但这注定也是这些奋斗的部员们要经历的一步。
在一年内,从省奖的铜奖到国奖的铜奖,这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本来人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顺利,而这份不甘心,一定会化作低年级生永恒的动力,让北宇治的歌声能够继续在未来在全国演奏,吹响那遥远的春天。
我将这部作品称之为我内心的神作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其人物充足的表现力,和其精彩的故事,更在于我在观赏这部作品时,会向往地感慨道,“原来真的会有这样的青春啊!
”看到这里的你,是否也在奋力地追逐自己的梦想呢?
如果努力的尽头真的是奇迹,那么,让我们一起全力地提高自己的极限吧!
吹响吧!
上低音号!
明日香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这是我在看完第一季后留下的最大疑问。
当然在这一季这个疑问得到了非常完美的解答。
明日香一直把自己包装起来,用插科打诨的方式去逃避一些他人的问题,但她唯一在乎的便是自己能否继续吹上低音号,“自私”这一点可以说是她在之前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象。
但在她“离开”吹奏部之后,我感觉整个氛围变了很多。
而当她在久美子面前摘下面具,说出自己一直以来为了能继续吹上低音号做的一切,这个人物便变得有血有肉了,不是简单的“自私”,也不是一直“强大”,而是有自己的弱点和难处,背负着这一切带着面具走到了现在。
这如何能让人不感动?
而最妙的是姐姐线与明日香线的汇合。
久美子的姐姐其实也是第一季埋下的一条暗线。
而她病态地服从着父母、羡慕着久美子、装作大人给久美子树立榜样,其实我还是很能理解的,因为我也有这么一位刀子嘴豆腐心、羡慕着我的姐姐。
我很能理解久美子是怎么看姐姐的——表面平淡而不在乎,但是内心深处十分敬仰。
而久美子的姐姐和明日香不可谓不像。
都是在小孩的时光里装着大人,以为自己的成熟是“最好”的选择,但其实不然。
在青春的时光里,“不成熟”是我们的权利,为了喜欢的事物一生悬命去努力才是青春。
而妥协这种事情,等到成了大人再说也不迟。
因为我们仅有那么一段短暂的时光啊。
2铠冢霙——等的太久,初衷已模糊。
当听到伞木希美的长笛声,身体都会起应激反应,是多重的伤?
有人问起时,记忆深处有一闪而现的明晰片段,回到现时,百感混乱,无明无白。
8艳羡日本校园的社团活动,明晃晃的青春色调、翻飞的学生生涯节奏、悠扬的前辈后辈时光。
即便遭遇疼痛划出尖锐,都由一生悬命去化作坚韧、由高山流水去化作温柔,由深渊之悟去化作成长。
11隐忍、让心戚然的动漫。
12大赛,最后,每个人的眼眸都波光潋滟。
13黄前久美子视角——寂寞。
夜相遇,你言爱后即走,你可知你是对我而言的久别重逢,即便是你一如既往的戏语调侃,我已流连不舍。
若如你所言,社团+恋爱=青春,那么,我恋上了你。
想念你,想念你,将上低音号,吹成了你的样子。
观者视角——毕业,社团欢送会,欢乐(yuè)掩离殇,明日香永远一张看戏的脸。
互相告别、互相打气、互相泪眼摩挲、互相恋恋不舍,香织拥优子入怀、轻抚,你在人群中奔走找寻,明日香,是呢,如香织言,她身在何处?
黄前久美子视角——找到了一处又一处的空旷,驻足最初遇见你的地方,遇见你。
没有拥抱、没有安抚泣不成声、没有回应深情不舍,单回首一句后会有期,我便愿意信誓旦旦。
終。
(一点浅文,记忆有些模糊了,如有分析不准确的地方,请指出)田中明日香,可以说是本作中重中之重刻画的人物形象,同时也是我感触最深的一个,因为可以从她身上看到太多想看到的,和自己吻合的地方了。
我们可以看到,田中明日香在吹奏部中的职位是副部长一职,可疑问是:有着如此优秀的实力为何不去做正部长?
在第一季明日香就给出了适当答案:只有笨的人才会去争正部长这个职位。
我,不能说这就是什么所谓的“语言的艺术”,因为这话其实更像是直观表达,可在我们听起来这话的意思就是“只有聪明人才不会作践自己”。
话语这个东西,其实有些时候很不靠谱,朴树有一回上XX访谈节目的时候说了一句比较经典的“话这玩意是极不靠谱的,有时候你说着说着就已经不是你想表达的了,所以我更相信音乐”。
其实这大可能是每个人脑内是否有清晰的思维逻辑图的问题,但也不可否认这句话的真理性。
话语这个东西是非常不能信任的,它就像双刃剑,表达着自己也出卖着自己,你既表达着自己的观点,别人也在同样吸收着,但你是单方面的,而对方往往是多方面的“听取,分析”工作,这就让你在这方面少了太多优势,所以朴树说的也不一定错。
回到刚刚的话题,明日香在话中所阐述的观点十分锐利,她不可能不懂得上述论点,于是这就等于故意向别人暴露出裸露的自己一样等待别人察觉。
这是一种极力想要让对方孤立自己的行为,就像划38线“你走你的路”这样。
我们即可想想人物内心的心理变化,孤立别人的时候也顺便孤立了自己,这味道绝对不好受。
明日香有一颗绝对孤独的心,她既伤害着别人(话语通常是不经意的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又渴望着别人,真是复杂的女孩。
话说回来,田中明日香究竟为何要吹上低音号来着?
第二季给出了一个非常非常中立的答案“为父亲”。
这其实就是一个完整角色的软肋点,数年来一直努力坚持的上低音号其实还是有人牵着她向前走的。
面对明日香,居中很多角色都是相同面:丽娜年幼时也因为家里占有绝对的音乐氛围所以与小伙伴不谋而合;久前子则是因为自己吹得太好了所以与比自己大的学姐发生争执。
这样的例子在剧中并不少见,而明日香的被孤立则更像是自我的意识,所有人的目标都与她不同,她唯一的目标就是通过吹出好听的上低音号旋律来得到父亲的认同,所以上低音号吹得再好可能也只是一个媒介,这就是为什么“不走特长生路线”的缘故。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对物件产生了依恋——当然上低音号在明日香心中可能永远只是上低音号,而在时间流逝下所替代的更像是父亲,以物待人才像是田中明日香的作风,也就是为什么明日香会在空无一人的地方一遍又一遍地吹响《吹响!
上低音号》。
而情感像是空气中的味道,最终招引来了黄前久美子的注意。
在这里注意一个问题:明日香吹上低音号究竟是不是快乐的?
明日香那暧昧的境界其实骗了吹奏部的全员也骗了观众。
这一问题可以分成很多很多小问题,篇幅问题我就不一一阐述了,总而言之可以划分两部分:在父亲脚步下的和与吹奏部各位的。
可以说明日香吹走上低音号的最起始原因就是为了追随父亲的脚步,而在父辈的注视下压力只会越来越大——虽然从一开始就没人看过田中明日香,但自身的压力始终大于周边人的观察结论,于是自己便在死循环中无法自拔。
因自身个体的不断完善,周边观察到的结论就是“哇这个人吹奏的好厉害”,而明日香一些列在剧中性格上的变化就像是自身完善后的结果,而外部原因又一次又一次在追随父辈的路上迷失,所以在最后上台之前,很大一部分都可以总结成“不快乐”。
另一方面就是在于吹奏部成员打交道,吹上低音号是否快乐这一问题。
期初,并没人发现明日香的表皮这一问题,即使发现了也笑而不语,直到新生的到来,在故事上也是正片的开端。
随着故事的进展,外部与内部矛盾积累越发越多,而明日香则选择的“退让”,也就是不管这烂摊子,因为从哪个角度讲明日香都没有理由,她只要不断磨练上低音号技术就成了,不管最终是否要给那个人听,在内心上也是一次非常好的锻炼。
而黄前久美子这一个体的到来彻底打碎了这个平衡,她接受并理解了明日香化作思绪的愁苦,明白了她内心的不安,最终真正意义上的接受了这个个体,明日香的思绪也才化为现实。
可是面对着自己始终不敢逾越的压力还是变得愈发的胆小,但这一切到了全国大赛结束后一切都变了,明日香得到了父辈的夸奖,明日香也把父亲亲手谱的乐谱送给了久美子,可面对突如其来的空虚谁都会不知所措。
明日香究竟是不是快乐的,我觉得我可以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那就是明日香也是乐在其中的,不管是面临着父辈给自己的自身的无形压力,还是面临社团活动的繁琐,明日香还是能从中榨取出自己真正想要的。
再来回忆明日香最初面对的两难地步,没人与自己目标相同,自己只想一味提升;而现在高中毕业了,上低音号不再吹奏了,人都走了。
那么明日香,现在你找到你想要做的事了吗?
我好像已经忘了那一个人彷徨在十字路口中央时孤独与无助的样子。
但在看到某些画面某些情节的时候,当时的那种想要求助时的渴望就涌上心头。
明日香用半开玩笑的语气说出“黄前酱下周来我家,我给你补补数学吧”的那种感觉,好像在绝望的井底想要抓住一棵救命的稻草。
或者这其实不是在十字路口的中央,是在前方有岔道的列车上,心底想走的,明明是另一条道,心中却又充满了“算了,就当前这条路走下去吧,为什么非要费力气改变原本的道路呢”的感觉。
然而多数时候,缺少改变勇气的我只是任由列车开往了那条我不想走的路,然后用别人来作借口,然后把这粉饰成“正确的选择”。
其实哪有什么正确的选择。
只有自己想要的选择。
自己最想要的选择。
非要一直这样下去,直到自己再也不相信自己想做的事了吗。
非要直到自己只会一味地跟着别人了吗。
别这样,太可悲了。
“所以,我以后不会再这样了。
”一定,别再这样了。
9-好きとか嫌いとかじゃない、だって母はどこまで行っても母だから。
どう足掻いてもその人から生まれたとゆう事実は動かない。
枷ね、一生外せない枷。
-明日香10(这一集简直能封神 \(*T▽T*)/ )-私も…寂しいよ-久美子 在各种铺垫和回忆后说出的这句话非常感人。
作为独生子女可能还无法完全体会到这种姐妹情吧……明日香这样的人设简直是动画里少见的让我很喜欢的女性人设。
人物性格和感情都描写得很细腻。
她对很多事情和问题总能看到本质,虽然表面上总是很开心,对一切都游刃有余的样子,但越是这样反而更让人心疼。
她虽然有着不输给他人,希望参加比赛的理由和渴望,可是没有以自己的隐情作为借口,对自己和他人一视同仁,不想给大家添麻烦,默默退出。
可是在主角说出“前辈也不过是和高中生”这句话时,还是动摇了。
尽管她的家庭环境历练出了她远超高中生的成熟,可是在这种成熟的背后又怎么可能没有过一点点委屈,没有希望过自己能和其他同学一样,能有作为一个普通JK,不时任性一下的资格呢。
而这样细腻而真实的人物心理设定也成为了劝归明日香回归,合理的理由之一,也是这部动画的精彩之处。
普通动画大概会是通过女主一开始说的“大家都在等你”的理由而成功劝归。
而京吹却把这个常见的故事情节无比精彩的展开了。
从而让明日香这个人物更有深度。
另外,之前女主姐姐的问题,在劝归明日香上也起到了合理且至关重要的作用。
“後悔するで分かってる選択肢を自分から選べないてください”这句话,成熟的明日香是不可能不理解的。
劝归也在这两个非常符合人物性格和心理的理由下成功了。
劝归成功后,京都对明日香的描写也简直精彩至极。
终于有人给予明日香一个作为普通高中生,可以任性得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而不顾大局的许可。
这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种终于可以不再压抑自己心愿的感情,以及自己后辈如此支援自己的感动,交织在一起,流泪的表情,又怎么能描绘得出来呢?
所以京都故意的没有让观众看到表情,只让观众看到颤抖的双腿,侧面闪动的泪水,以及让观众听到略带哭腔的声音,还有明日香最后的逞强,剩下的都交给观众想象。
真的是太能打动人心了(T▽T)至此我能理解到为什么京吹这部作品能如此打动人心,它靠的不仅仅是作画品质。
部分人物设定和故事情节以及总体的思路都非常好。
对于那些没接触过吹奏乐器的观众来讲,如何让这部动画打动他们?
当然是要靠热血和感情。
认真地设定人物的性格、背景和心理,交代她们的对比赛执着的理由,让每个人物都怀着不同的感情与渴望,去一起努力去赢得比赛胜利。
这样才能让观众带入人物的心情,才会更加感受到热血也更加渴望她们能胜利。
这种渴望不单纯是观众渴望主角团能龙傲天,能赢得比赛,而是还加入了观众对人物的喜爱与怜惜,希望人物能实现自己心愿的心情。
音乐本身就能打动人心,更何况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怀着不同的心愿,经过各种艰辛与努力,所演奏出来的音乐呢?
真心希望京都能用这样的人物设定故事情节和制作水平来制作一部女性向的番啊啊啊〒▽〒女性向的番本来就少,有非无脑套路剧情的就更少了(T▽T)
《京吹》像文学,温婉细腻,长于写人。
一直感觉,环境描写是文学的意韵所在,也是行文气息的节点。
《京吹》里,看到镜头离开人物,缓缓定格在风景上时,仿佛在读小说的感觉从心中产生,诗意流淌:明日香为久美子吹号时,夕晖照耀下粼粼的河;久坂合奏后月光中静谧的蝉鸣;14话里,夏纪拥抱加藤,青春的失落与安慰仿佛都汇入了栏下流水之中……
京吹的笔,细腻而不粗糙,不急躁亦不冗长。
人物的眼睛是活的,颤动着,说着话。
第14话里,加藤听到秀一和久美子隔岸合奏时,夏纪给加藤的那一个拥抱,细腻而动人:被夏纪突然抱住,加藤的眼睛讲出内心的惊讶与触动,之后是不好意思地“挣扎”表示不解,夏纪轻抚她的后脑,轻声说着“乖乖”,充满了安心感,最后抱紧,加藤把头靠在夏纪肩上。
像这样细腻地将充满真实感的感受传递给观众,很多作品是做不到这种程度的,这是京阿尼独到的才能。
久美子生日在8月,秀一一直将发卡带在身边,直到冬天才遇到机会送出。
京吹的情感表达大概也是这样,含蓄、克制,对白中说出的话只有几分,剩下的、未言的,全部汹涌无声地涌入观者心里。
在叙事上,京吹不局限于一两位主角的中心视角,往往是从不同人物的视角看待、呈现。
对同一件事,不同人的想法与心情,反映出各人心态性格的同时,也让观者能够脱离自我中心、只站在一方角度谈感情讲道理的思维模式,从多方的角度看事情,看人与人的关系与相处。
这其中,感情的“错位”意味深长: 优子陪伴霙一年,将霙视为好友,但在霙的心中,希美的分量要重得多。
明日香毕业前,久美子对她怀有深深的倾慕,几许未见而感到好久没有好好相聊,但明日香对久美子并没有这份感情。
“错位”是人与人相处中的无可奈何之处。
希美在霙孤独无助、最需要的时候走入了霙的生命,而优子并不在这个时机与霙“相逢”。
对久美子而言,明日香的号声很温暖,是自己很倾慕的前辈;对明日香来说,久美子是支持过自己的后辈。
如果明日香始终不坦诚、没有感激之意,那确实令人失望;但如果要让她对久美子也怀有那样深的倾慕和思念之情,也实在强人所难。
在人与人的感情中,相处的时间和共同经历、各人性格特质的吸引度契合度、支持对方的客观能力,这几个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些是完全无可奈何的,有些可以改变,但是困难且需要时间。
在无可奈何的“错位”面前,了解自己真实的心意是很重要的。
若是因为冲动或者外力投入过多,则生怨;若是想去爱却没有勇敢投入,则后悔。
个人的态度是,在了解自己和对方的基础上,选择合适、可以接受的距离和程度去投入,或许还是会有遗憾、偶有失落,但这是自己的心意和选择,不怨不悔。
不过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往往不是“错位”,距离的疏远来自于了解不够、投入、表达不足。
这种时候,需要对对方的了解、坦诚去爱的勇气,真心的付出与坚持。
面对并未熟悉的高坂,说出自己的不对、那首德沃夏克对自己的触动与鼓励并不轻松,但久美子想到:“不说,我又会后悔。
” 于是她迈出脚步。
感谢京阿尼在《京吹》中为我带来的闪耀勇气、看待人与人关系时多方、包容的视角与细腻温暖的体验。
祝京阿尼越来越好!
这两天在低谷中看完了吹响吧上低音号2,感触还挺多的。
吹2在1对角色做了展开和铺垫的基础上更细致地去描写了吹奏部的其他角色。
伞木和铠塚的故事最后落在这个点上深得我意。
为别人演奏诚然好,但远不及为自己而鸣响。
明日香学姐的烦恼这一部分我相当喜欢,我认为这是个讲“选择并为之负责”的故事。
学姐通过上低音号与无法碰面的父亲相系,乐器对她的意义重大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也因此,吹奏部的活动于她不是必需。
这里动画里用了很多“明日香是特别的”的表述,我觉得这里的意思在其他人眼里是学姐是意志坚定的,她对音乐的坚持一如既往、单纯而专注。
但再坚强的人,也顶不住持续的质疑。
在母亲的压力下,学姐起初对是否要参加部活的怀疑,必然会扩大到“吹上低音号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上。
压力带来的痛苦太大、从而怀疑起做这件事的意义。
思考起要不要舍弃喜欢并坚持很久的事情,这个选项的产生是伴随着极大的软弱的。
明日香学姐不想暴露自己的软弱,拒绝其他同伴的介入,拒绝久美子的关心的种种表现,动画里做得十分贴切。
我其实不想高呼“战胜自己的软弱是成长的必然”这种话,也不想把学姐最后经众人推了一把而迈步向前,归为这个原因。
比起战胜不如说是负责,这里暗线的麻美子姐的出路正好讲的是这回事。
爸爸说的很对,虽然你受到了来自父母的压力,但最后做决定的是你自己。
因为事后为走上这条路或是开心或是后悔的,只有自己。
作出“软弱的选择”当然没问题,只要这决定不是随波逐流而成的。
学姐最终回到部内,不是因为存在什么“考到多少名可以和家长谈判”的绝对公式,而是因为她一定要回来、为了能做喜欢的事而把必要之事做到极致、和母亲再起冲突也无所谓,我毫不怀疑她其实是冲着年级第一去的w
那是什么把“只要自己能吹就行”学姐带回部里的呢?
是“把人联系到一起的音乐哟”(神棍笑)明日香的父亲从她的号声中听出她走到这里的艰辛,同样地,她和吹奏部所有人的乐声里也共享对全国大赛的执着。
毕业前最后的全国大赛,说什么也得继续参加;而想要自由地一个人吹的话,将来有的是机会。
部长的视角也很真实,同伴的意义是什么,是互相扶持彼此“利用”,你如果软弱了、我们就坚强起来推你一把。
有这样的同伴可以借力,视而不见才是傻气呢。
等到上大学了就去见爸爸吧!
部长的小失望总体来说,明日香篇我觉得做得格外真实细致,两条线情感最终的交汇,还有丰富的看“坚持or放弃”这个命题的视角,我非常喜欢
写这篇影评其实很犹豫,因为京吹可以说是我最喜欢,最尊敬的动画,所以即使感慨万千,胸有成竹,写出来的东西我大概率也不会满意。
但即便如此,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敲下这短短几行苍白的文字,来试着表达我对京吹和京阿尼的无限热情与喜爱。
京阿尼制作的动画质量一直非常高,所以透过轻音、冰菓、京紫这几部极具代表性的高分动画其实不难看出,京阿尼最擅长的,就是对细腻情感的刻画。
而这往往有其巧妙安排的剧情思路,熟练的镜头语言,精致的分镜作画来支撑。
因此我也将通过这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对京吹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的一些浅见。
京吹是京阿尼动画中的一朵奇葩。
不同于其他的一些青春动画,京吹有着实打实的饱满剧情。
在京吹里,京阿尼还原了一个逼真到令人恐惧的真实校园。
动画主要角色大概有十来个,每一个都被环环相扣的剧情塑造的无与伦比的立体,其实说是动画,在某方面它更像是一部文艺片。
黄前久美子,高坂丽奈,田中明日香,这三个角色简直不能再完美。
真正的有人喜欢有人讨厌(是基于三观方面的),说明这三个角色已经完全站起来了。
剧情推进为塑造人物服务,人物成长又把剧情推向了高潮,配合高水准的音乐一起欣赏,很难不为共鸣干杯且热泪盈眶。
艺术作品总会经过巧妙的处理,使其变得戏剧化又不乏真实。
而京吹在这方面处理得可谓巧之又巧。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深受其感动的最基本原因,就是其经过艺术化的所谓“真实”。
这是一个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之上的港湾,让很多人陶醉其中,收获慰藉,也让很多人坚定了他们基于自我的选择。
京吹估计是京阿尼镜头语言最深刻的一部。
不论是利兹青鸟,还是黄前和明日香那一段,对与光影,构图和运镜的把握总能令人惊喜,令人感慨动画也可以有电影的观感。
此外还包括一些花语和音乐语言的运用,色彩氛围做的也非常到位,一个没有bgm,没有任何对白的镜头也能传达当事人的心情,这是大部分动画做不到的。
不仅如此,京吹在美术方面也算造诣很高。
对细节的狂热要求成为很多人对京阿尼的第一印象。
这种印象则在京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小号上低音号长号双簧管各种管乐器在动画中都非常有质感,绘画水准很高,连不吹管乐的人也会为之动容。
总之画面水准没啥能细说的,京阿尼一直都稳定发挥。
看第一遍京吹的时候我用了半年。
明明平时只需要十天半个月就可以看完的量,我花了很多时间和心思去反复琢磨。
如今很感谢当时的我能够如此冷静地对待京吹,毕竟这让我受益匪浅,囫囵吞枣的话我大概会后悔终生。
现今重温京吹,温故知新,再次收获感动,顺着表达欲就写了点东西。
过分业余,看看就行。
伏线流的成长故事。撇下了氤氲与奋进感,将基调转向了更具体、更苦涩的少女情怀与生活内质,这确实是极吃力却极可能不讨好的。但这种确立、转向与再构建的方法对于后世的日常系作品而言,却又从<冰菓>的对立面树立了一座标杆。最终话奏起的三日月之舞,或许也是我的青春终曲的写照吧。感谢京吹这么长时间的陪伴。
各方各面居然讲的这么深。
比第一季强不少,鲜活有趣。
继续百合
整体感觉不如上一季 可能主角性格不如丽奈精彩。何必强行bg呢… 这次我站美香cp~京阿尼的运镜和动作真的做作… 虽然不喜欢还是希望京阿尼早日重整归来…另外,声优真的难听……
感觉第二季没什么故事好讲的了,好拖,4集讲一群配角的故事。而且为什么第五集的曲子还是第一季里演奏过的那首啊……完全变成生活番了吧,跟音乐就是擦边关系的感觉。
能好好努力一集吗,平淡点也好
比起第一步明显偷工减料 剧情方面看似现实时则儿戏 不对她们就是孩子
这一季应该叫 黄前久美子的少女时代...
相对与上一季度我认为制作时有下降的,并且人物关系的复杂化让我很害怕本作偏离主线去搞伦理剧情而不会让感情爆发的那么纯粹。第一话大部分的中景镜头都很粗糙一股子赶工或者外包出去的感觉。但是,这些都不妨碍京吹目前是十月我最喜欢的作品第九话明日香剧情共鸣到脑壳疼,真期待紫罗兰啊!
BGM安排和声优的出演有问题,氛围强行弄成矫情风格,P大点事拖这么久的感觉,拖沓,青春期的人际关系啊= =
不看京吹的萌豚自动退群吧
第二季剧本好糟糕啊!!!强行要用久美子做连接剧情的工具人,即使以配角为主的故事也并未讲得很动人(希美和霙还可以,老师和明日香学姐的故事只是由他们自己一两句话说出来剧情完全没有在“展现”啊??)而且参加比赛的主线故事只给我重复了第一季的感觉,我觉得好烂啊!好气啊!
总觉得这部女主配音有些生硬……
轻盈、细腻、深刻
最后一集看的都想哭了
除了吹,我还能说啥?说点不一样的,明日香学姐,你猜她去学什么专业了?我猜是法学……从她书桌上的六法全书猜的。
第五集实在太赞了,忍不住来豆瓣刷一下!气氛渲染的太到位,我也跟着紧张,感动,泪目,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兔子恶心人
这是可能是男性观众最希望看到的女子高中生之间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