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没必要攻击剧中人物。
虽然我一开始也很气愤,但过后冷静下来,去百度了这部剧的编剧的资料后,我就释然了,这完全就是编剧和导演的锅。
本片的导演和编剧合作过的作品,基本一招鲜吃遍天,几部作品基本都跟傻有关 。
一个套路,一脉相承,强行给观众灌心灵鸡屎。
感觉这种固步自封的编剧和导演拍出来的东西不看也罢,观众不是傻子,也会审美疲劳。
在我看来,这部剧不太符合正常人的生活逻辑,首先,傻柱的妹妹雨水,她根本对自己的哥哥没有一点点的亲情,撮合未婚的哥哥找一个带着三个孩子和婆婆的小姑子,这是爱她哥哥吗?
有未婚的女人想跟哥哥处对象,她的态度不是正常人该有的,我第一次见到。
还有这寡妇简直太特么自私了,把一个未婚的男人捆绑了八年之久,剥夺了人家的所有经济大权,太可笑了!
然后,晓娥带着儿子回来,不是应该有正常的思维,小姑首先超爱侄子,爱屋及乌,撮合哥哥复合,这是正常的思维。
可以,为了博眼球,你可以写的偏离正常的轨道,可是,这也太特么离谱了吧?
看着生气,不符合生活的剧都是笑话!
这寡妇的嘴脸让人恶心🤢!
真的没办法喜欢她~郝蕾!
何冰的演技一直在线,很喜欢他拍的作品,但是,说不傻的傻柱其实还是真的有些傻不是吗?
顶这句话:说三观有问题的,为什么一定要影视剧符合你所谓的三观正?
在文化大革命的荒唐年代,剧中各种任务所谓的三观不正是剧情使然,更是时代使然(此处引自李霁琛,深表赞同)。
看到自己喜欢的电视剧被某些网友说三观不正,久不打字的我实在忍不住了,居然啰嗦了这些字出来了。
三观是什么?
百度告诉我们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个人认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那这部剧的世界观是什么,我得出的结论是宣扬尊老爱幼邻里和谐传统美德,是为大爱,在未来都是独身子女的年代里,邻里之间守望相助心有所依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人生观普遍指我们对自己一生的生存目的、价值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这部剧的人生观就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让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让院子里的老人们老有所依,让自己能够按内心的梦想和爱人一起相伴余生,不是说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吗?
主题是爱与陪伴;价值观是什么?
也就是做某件事情的意义和目的。
这块就看到区别了,许大茂为了离婚举报了小娥家,傻柱经常偷带公家食堂饭菜回来,秦淮茹因为儿子的反对一直不敢和傻柱结婚还为了避免后顾之忧结婚后没及时给傻柱生孩子,小娥想用金钱和隐瞒好久的儿子来维系和恢复她与傻柱之间的情感。
人都是自私的,但要看是否破坏到他人的利益,好人与坏人的区别就是在于他自私的时候对他人的伤害有多大。
因为大茂是真正伤害了小娥及院里二爷三爷,所以在剧中他是反面人物,其余人对别人并没有造成多大伤害,所以都是正面角色。
这部剧的价值观就在这里。
这部电视剧我是最近看老公每天吃饭都跑去看电视才发现的,很多年没有追什么剧了,一看就完全停不下来了,现在开始在网上从头看起。
看到秦淮茹一大清早起来就习惯性地出去给全院子的老小买回了热乎乎的大包子还送到每家门口,就这一个举动,我就认为秦淮茹是个心地善良尊老爱幼的女人,这样的人基本上可以肯定是品德高尚的了。
至于那个小娥,开始她是大茂的妻子,被迫离婚跟傻柱一夜情分开后怀着傻柱的儿子嫁给了香港富商,直到她独身带着大笔分手费和经商理念回国后才告知傻柱还有个儿子。
那么她的目的也不过是再圆一个三口之家在一起的梦。
问题是,她回来晚了,傻柱跟秦淮茹已经相濡以沫度过了半生了。
所以不能因为这些说这两个女人谁好谁坏。
其实在我看来,她们都是美好的女子,一个为了三个孩子一个婆婆努力地生活,爱一个成为她们生活支柱的男人并希望和他白头到老。
没有孩子不代表是不愿意生,而是过了那个恰当的时间。
一个是为了实现改变自己的人生远嫁香港成为一个女强人,回国后希望能和孩子生父组成一家携手走完余生,这个想法也是对的。
所以2个女人本质上都没什么道德上的缺陷。
完全谈不上什么三观不正。
虽然还没到剧终的时候,但是看到大家都知道结果了,我认为结局是美好的,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找到自己最合适的位置做大家都觉得幸福的事情,就是美满的人生。。。
对那些不断辱骂秦淮茹的人我要说一句:请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秦淮茹,你会怎么做。
在那个独自一个人养一个孩子都困难的时代。。。
一个寡妇拖着三个孩子一个婆婆,只有她一个劳动力用窝窝头用婆婆省下的半碗稀粥养活孩子时,身边有个老实善良工资高福利好的独身男人,你不会动心?
真不明白,一个温柔善良拖儿带女的寡妇怎么就不能找个老公了?
难道世界上只要是寡妇都不能再嫁了?
那李清照蔡文姬怎么嫁了又嫁,你们简直是比刘兰芝的婆婆还穷凶极恶啊。。。
如果你是秦淮茹,你老公十多年前的一夜情人突然出现在他面前说就那一夜给他生了个儿子,你会想到什么,你会做些什么。
我敢保证你们这些指责孤儿寡母的人一定不如秦淮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懂不懂?
要我说那小娥就是秦淮茹傻柱夫妻俩的第三者,第三者不被祝福的电视剧三观简直正得不能再正了。。。
还有看这个剧名也不是什么爱情剧,干嘛什么事情都跟爱不爱扯上关系。
在那个年代,怎么安稳地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情呀爱呀在那个年代都属于无病呻吟。
大时代的背景下,人人都是弱者,连陈凯歌都曾站出来批判攻击过自己的父亲。。。
那个动荡的年代里没有谁能像现在这样主宰自己的情感和命运,整部剧我看到的是人艺老戏骨们超强的演技,大茂与傻柱之间的火花真是精彩之极,就是小孩子躲水泥柱后面偷鸡吃的细节都格外真实,何况还有秦淮茹悄悄看着傻柱上小娥的车(说去学驾照)那一低头一弓背的悲戚。。。
真是看得我眼泪都出来了。
演员们个个都素颜出镜,所有的景像都让我回到了儿时,路边的供销社,时不时传来的红卫兵的口号,男女作风一有问题就毁了整个人生,有个电视机全院子都欢腾,那个年代虽然物资贫乏,信息不够流通,但是上公汽绝对都是自主排队,晚上忘记关门绝对不担心会有小偷光顾,更没有逼父母拿血汗钱买一个与明星相关的产品的孩子。
看了这部剧,看到围在一起吃饭没有血缘关系的邻里,感觉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真的很怀念很怀念我们丢沙包跳皮筋,杂志只有儿童时代和读者,在操场上自带小板凳看电影,吃饭时东家一筷子西家一勺子,停电后左邻右舍聚在一起点着蜡烛吹拉弹唱的童年。。。。
那种温情,只在梦里了。。。
偶然地通过《情满四合院》(又名《傻柱》)的评分才发现,豆瓣网也不全是喷子,最起码较好的电视剧他们还能看得出来;最起码《情满四合院》还被他们评了个8.9分。
傻柱和秦淮茹看来还是识货的人多啊。
小编也是因为这部剧好看,才去到网上印证的。
说心里话,这可不是一部脑残剧。
在人设搭建、情节铺陈等环节上,《情满四合院》绝对堪称一部文学性较强的人文剧。
也正因为如此,小编才在标题中说“在剧里寻找单纯好人,是一种脑残行为”。
一、文学性审美的魅力:灰色演绎,黑白判断在写这篇文章时,小编最先想到的是何冰的一段话。
这句话是他在接受窦文涛的一次访谈(在《圆桌派》里)时说的。
他说:“我小的时候就特别关心剧评。
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个说法,就是说好人、坏蛋。
好像对于戏剧的观赏只停留在这个阶段了。
好人和坏蛋就是咱们客观欣赏之后想聊他,没办法下嘴而给他们插的小旗(标签——小编注),这是好人、这是坏蛋。
比如你去演戏。
让你演好人,你会了;让你演坏蛋,你也会了。
而让你演个人,你却不会了。
其实他就是一个人。
”
秦淮茹在跟表妹争论其实,通过何冰的这句话,小编得出一个不成熟的结论。
即,影视欣赏是一个“灰色演绎,黑白判断”的过程。
咱们以《情满四合院》为例,其中的演员在诠释人物的时候,他们并不是在演绎一个单纯的好人或坏蛋。
他们是在演绎一个优、缺点混合的正常人。
也正是因为《情满四合院》的这种做法,才招来更多审美不成熟的网友的大量诟病。
更有网友评论该剧说“三观不正精神扭曲满院白眼狼”,同时还有人大骂编导人员脑残。
这是指演员在诠释人物上的灰色演绎所带来反应。
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在判断阶段又是怎样的一番情形呢?
肯定会经过一番思考而做出自己的黑白判断。
比如对于秦淮茹的判断,肯定要费一番心思。
傻柱在给工人兄弟们演讲“灰色演绎,黑白判断”,其实这才是影视剧中文学性的魅力所在。
作为观众,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审美放在“舒适区”或“安全区”,比如说,我一眨眼就知道秦淮茹是好人,又一眨眼就知道许大茂是坏人。
这种脸谱化的黑白判断是没有任何审美价值的。
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说过,只要戏里有一个明显的反派或正派,它就是一个通俗剧。
相反,在剧中找不到一个绝对的好人或坏人,它就是纯文学。
显然,《情满四合院》属于后者。
二、在《情满四合院》中,没一个好人在《情满四合院》中,我们可以分别把这些主要人物盘点一下,比如傻柱、秦淮茹、贾张氏、一大爷、二大爷、三大爷、许大茂、娄晓娥、聋老太等人物,把其中的任何一人拉出来,判断一下,他是单纯的好人还是坏人呢?
你能够不做任何分析就立马做出好和坏的判断吗?。
从此秦淮茹总算有了保护神了傻柱:职工食堂的一个厨子。
表面上看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看到秦淮茹家的大儿子棒梗去食堂偷酱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待院里的聋老太太比对待自己的亲妈还好,对待寡妇秦淮茹更是倾其所有。
可是,因为三大爷的收礼不办事,而把三大爷的自型车前轮给偷走卖掉。
还有他明明知道棒梗偷了许大茂家的鸡,却还要刻意隐瞒。
其中最大的缘由是秦淮茹要给他介绍自己的表妹当媳妇。
这件事你很难说他办得好还是坏。
还有,他在愤怒时,蹬倒一大爷的凳子,踢翻三大爷的花盆。
其实,一大爷和三大爷根本就没得罪他。
娄晓娥是最先和傻柱谈上的秦淮茹:看似一个无辜的寡妇,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为三个孩子的吃食,不惜舍皮舍脸,而去巴结车间主任或职工食堂厨子。
初看,这是一个相当苦命的人设了。
但是,她却暗暗破坏了傻柱的好几次相亲。
特别是在傻柱和冉老师相亲那事儿上,秦淮茹没少使坏。
最后,她以爱的名义,携着自己那三个孩子像蚂蟥一样死死地吸附在傻柱身上。
最终傻柱的家产和钱财都被他们娘儿几个给死死地攥在手里。
最后导致傻柱连个零花钱都没有。
总算当上保卫科长的二大爷一大爷:表面上是一个非常正值的人,在傻柱和秦淮茹闹别扭时,他没少出手帮忙调解,可是,谁成想他最终的目的,却是担心傻柱一旦离去,自己会被秦淮茹的婆婆和孩子们给赶出家门。
谁会想到他那么一个正当行为的背后却隐藏着这么一个自私的动机。
二大爷:这个人物就更不用多说了。
在剧中一露脸就是一个官迷形象。
在大院里他在不断地维护着自己大院守护者二把手的形象,同时在厂里还不断地巴结李副主任。
最后,终于如愿地当上厂保安处处长。
接着便开始在大院里整治那些看着不顺眼的人。
更在抄娄晓娥家的时候,把抄来的金条据为己有。
一向正直的一大爷也有自己的私心三大爷:天生一个能算计的主儿,要不是因为能算计就不会在后来反被儿女们算计了。
收了傻柱的礼却不给人家办事。
在过年给大家写对联的同时还忘不了向大家索要润笔(花生瓜子)。
许大茂:一出场就不是个好人,这是剧中唯一脸谱化的人物。
但这是一个特别会伪装的人,不然,那个嘴馋X浪的秦京茹也就不会被他哄骗上钩了。
娄晓娥带着儿子来看傻柱了娄晓娥:许大茂的前老婆,一个在文革中被迫害的右派子弟。
受迫害的父母要人前低头,已经成家的自己还要在丈夫面前处处受气。
最后,终于被许大茂一脚踢开,而一头扎入傻柱的怀抱。
在香港生活了十几年之后,性情出现大变,进而变得更加自私。
以亲生儿子何晓要挟傻柱,以逼迫他离开相守多年的秦淮茹。
这期间她可谓不择手段。
多年后从香港归来的娄晓娥变得自私了例子就先举这么多吧。
可以说每一人设都是按照正常的人性去设置的。
在人物性格方面,没有提纯,更没有脸谱化。
就像何冰说的那样,在《情满四合院》中,没有单纯的好人和坏人。
所有人物都是你我身边这样的正常人。
他们有优点,也有缺点。
他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也更不是玛丽苏的。
如果一心想要在剧中找一个单纯正能量的好人,真的会让你很失望的。
简直是胡诌八咧,说的就是这一个个说人三观不正自私丑恶的评论。
来,听我一条一条反对给您听。
实话搁在前头。
看一集想打五星,看十集打了五星,看完全集还是五星。
1、“一星给编剧”呦呵,您真是慧眼独具。
敢情您是被英剧美剧日剧爪哇剧浇灌出来的,逼格在心,难容“糟粕”。
不知道您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一个四合院,二十几户人,三十年时间变迁。
期间文化大革命、下乡插队、恢复高考、改革开放、国企改革等一系列动荡事件被细雨无声地融到小院中。
不见风雨暴乱,只见人心飘摇。
这值一星?
聋奶奶、仨大爷三大家人、傻柱雨水柱爹、秦淮茹一家、许大茂一家、娄晓娥一家,乃至冉老师、于海棠、马华、刘岚、厂主任、大领导、尤凤霞,但凡故事线拐到的人物,有哪一个不是历历在前。
这值一星?
一句顶一句的地道北京爷们,一个赛一个心思弯弯绕的女人,一口一地唾沫点子的碎嘴贫逗、一人好坏面揉和一身的地气儿、一院子夹裹着过日子的掐斗帮扶。
这值一星?
2、“导演啊,您先提升下自己的品味吧”呼叫导演刘家成,请将您的品味从落尘粗砖中脱离出来吧。
讲“情节烂节奏肉助演假”的朋友,看在您新注册账号单单为点评该烂剧的诚意上,如果能再出具您的品味鉴定标准就更加是受教了。
导演和编剧一样,精通管中窥豹。
编剧把三十年的光阴变幻浓缩到一个四合院,导演则是将大道理大说教融入到小院人的坐行话语中。
期间不乏以小见大的细节处理,从小的构图光影传递人物情绪,甚至伏笔角色走向。
二刷时,值得考究来看。
比如,第18集。
秦淮茹因棒梗极力反对她和傻柱的婚事,晚上难以入睡,这时婆婆走来劝她把事情沉一沉。
第1个画面:背后漆黑一片,人物只占画面的1/3,可身子却又处在光亮之中。
第2个画面:四周黑暗,人物眼部光明,占据正中,却泪眼眉低,肩上被手覆压。
第3个画面:四周依旧黑暗,人物面部光明,位置偏左,右侧空间变大延伸,目视前方。
都是命,又不忍认命。
没希望,又放不下希望。
帧帧画面精准有余味。

再比如,第44集。
傻柱的父亲被许大茂接回,多年不见的父亲羞愧难言,却又倔硬难移。
百感交集,一个画面足以。

再比如,第1集。
一个前院,一个方桌的权利中心,两方当事人,两方支持者,众多吃瓜群众。
或站或坐或倚,一个小院人情雏形凸现。
3、“傻柱这辈子被耗尽了”“白眼狼””吸血鬼“”自私自利““渣男”……只想问一句,我们真的看的是同一部剧么?
借用《戏里戏外》节目中,刘家成导演答网友的一句话,“你没看出来他们之间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吗?
”以爱情之名诋毁傻柱与秦淮茹一家之间的爱意亲情,以道德高地审判一院人的品质德行,以上帝视角藐视平头百姓的人心性情。
您,凭什么?
您认可的爱情,才配叫爱情么?
您在现实中对自己的道德准线又有多高呢?
您遇到抉择岔路口时,就从不动摇绝无二心吗?
您分得清身为家长责任感的甜蜜负担,和榨干索取的狼子狠心之间的区别么?
您一部46集的电视剧,只着眼在边边角角的细节上过不去,不觉得可惜吗?
4、“我没见过傻柱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人“没有太多的话送您,因为您需要的只是多出门多见人多读书。
不用负责任地讲,从小身边”傻柱“一般的人不多,但也一直存在着。
甚至,我的家人我的朋友就是现实降阶版的“傻柱”。
没见过,不等于不存在。
唯我唯心主义的强行泛滥,抱歉无法认可。
当然,对于这部剧,我承认有瑕疵有套路,但坚持认为“瑕不掩瑜”大团圆的中国式圆满落人诟病,但看完一路沉浮后,我期待且需要和睦美好的结尾让我长嘘一口气,继续相信世间有善恶报应人心有温暖自知。
秦淮茹和傻柱两个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善行,强行建立在横空出世的“财主”娄晓娥身上。
可是,古话有一句“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
”说的很对。
前面大量的情节铺垫,有理由证明就算没有“财主”出现,他俩也会力所能及地做着傻傻的善事。
借用剧中的一句横批,用作今天的标题和结束语。
谁说他傻,谁更傻。
看过同一部剧,还同样看过以下内容的概率有多大呢?
电视剧《情满四合院》——谁说他傻谁更傻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927140/《爱情公寓5》——一场无底线的自嗨狂欢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174141/书《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送别平如,美棠天上见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016425/《好物100》——我们真的需要“生活美学家”么?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962037/综艺《两天一夜4》——置之死地后的重新真香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182498/《新西游记1》——罗英石和西游四人组的综艺神话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289604/《新西游记2》——这一季的故事,搞笑又悲伤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314152/《新西游记3》——震惊,6个人可以组多少个cp?!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370904/《新西游记4》——这一季空前绝后,终于迎来巅峰之作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393320/《新西游记5》——六鬼出没,你们真的不是美食番啊喂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405383/《新西游记6》——北海道高能狗血之旅,巨峰巨峰巨峰特辑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419560/《新西游记7》——这一季,我不喜欢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429732/《姜食堂1》——跟着顶级综艺,学开西餐厅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458273/《我独自李食堂》——请把“洗总上位”打在公屏上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775826/《麻浦靓仔》——有钱能买到的快乐,总是这么直白且枯燥 | MINO&PO豪华朋友圈特餐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315446/
演员个顶个的好赞精……但是哪来的剧本?!
三观严重有问题:傻柱简直是圣人啊……简直比雷锋还雷锋……和寡妇结婚养人家5口,给所有人房子住,养全大院的老人,还给死对头还债!
院里其他人除了几个中不溜的基本就没什么好菜……作作作,反正有个邻居傻柱和他媳妇加前老婆搂着,都没啥亲戚朋友,大事小事都要管……要法制干嘛要政府干嘛要公平干嘛要努力干嘛?
为了大院和谐,神马都是屁~就讲了这么个纠结的温情故事!
剧情很好看 特别喜欢这个“四合院diss王”傻柱哈哈(ಡωಡ)hiahiahia特别喜欢主题曲 贴歌词贴歌词\(//∇//)\主题曲《最长的情话》 人生如水 岁月如茶 越泡越醉香 越久越绵长 越喝越难忘 傻人不傻 真心不假 同个屋檐下 不问你我他 不知不觉有一个冬夏 平淡故事中 吵吵闹闹声 生活难免磕磕碰碰 相扶相伴着 笑和泪翻涌 心会痛是因为情浓 起起落落中 得失看太重 不如活得从从容容 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哭和笑都真实表达 简单无需复杂 陪伴是最长的情话 我用一生去倾听它 让我用爱回答(特别喜欢“起起落落中”这一句)
吃饭的时候,正好看到北京卫视播出的《情满四合院》。
初看就被该剧的真实的年代感的布局、布景,接地气话语吸引,例如街道两旁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商店,摽在一起的摽字。
看人艺的一群话剧演员的流畅的演技和台词,也是一种享受。
相信很多观众对剧中的画面也有一种熟悉感,犹如小时候吃过的西红柿鸡蛋面的家常感觉。
细看之后,这是拿着上好食材做的有剧毒的一盘菜啊,严重怀疑编剧和导演的用心。
追着追着,我发现此剧的三观实在是不敢恭维,差的一笔,尤其被秦淮茹一家子的无耻和吸血刷新三观。
只能安慰自己或许这就是最真实的生活吧,这里表现出来的也是最真实的人性吧。
据说此剧的收视已经破1了,不知道是不是很多观众是否与我有一样的感受。
一个自私自利、人品也不怎么样、拿着别人的东西慷慨做好名声的女人,最后成了人生赢家,所有的人都要给她让道,就算主角光环和意淫也不能这样,怀疑编剧是否三观病入膏肓。
一,人物角色设定和剧情 何雨柱为人善良仗义,就是嘴巴不饶人,是一位厨师,手艺非常棒,当时的领导什么的请吃饭都会请他帮忙,稳定铁饭碗工作。
在四合院有自己的房子。
种种原因单身了很多年,但是整个人仗义和积极向上,嫉恶如仇的态度完全担的上男一号。
女主秦淮茹,丈夫工伤去世,还带着三个孩子,年迈的婆婆。
丈夫死后,顶替了丈夫在工厂职工的岗位,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自己一个人挣的钱明显不够支撑全家的开销,日子过得是紧巴巴的。
她在工厂为了几个馒头和吃的不是卖惨,和一些男工友之间的暧昧不清,已经令人作呕。
住在一个四合院的傻柱对她们一家人施以援手,她就把这份帮助当成习以为常的供养,让三个孩子时不时的沾点小便宜什么的,平时帮傻柱洗洗涮涮的貌似在帮忙,实则是悄悄的渗透。
且讲他俩结婚前,傻柱帮她儿子背偷鸡的锅,帮她在工友前解围,时不时的照顾他们家,一家人舔着大脸蹭吃蹭喝,傻柱借给她钱的时候还表现的自己很无辜,傻柱上赶着给她似的。
她呢给傻柱介绍对象貌似是帮忙,介绍秦京茹给傻柱也是想跟傻柱攀上关系以后能有什么照应。
后来傻柱和娄晓娥相恋,甩脸子、讽刺娄晓娥藏着掖着,对冉老师和傻柱实则是恶意的搞破坏,直接找人家里去了,看到这里都想把手伸进屏幕里给她一巴掌。
傻柱并没有娶她的意思的时候,就告诉婆婆自己要嫁给他,这时候她考量的应该是傻柱的工资、房子不能流到外人的手里吧。
再说傻柱同意和她结婚了吗?
一副不要脸不要皮的说,来一个我撵走一个。
套路和无耻,算计和自私一点都不遮掩哈。
激将法逼的傻柱在大家面前夸下海口,之后更是婊的不行,和傻柱暧昧,儿子不同意他俩,就一直拖着傻柱八年,领了人家的工资,住了别人的房子,占了别人的便宜,也让傻柱和其他人没有可能了。
怕傻柱有了自己的孩子对那三个孩子不好,偷偷上环。
结婚了之后,把傻柱所有的钱都收上来,把人前院房子侵占了给儿子了,住在聋老太太留给傻柱的房子里。
后来娄晓娥带着儿子回来之后,秦为了防止娄晓娥和傻柱由复合,阻止他参与娄晓娥开饭店。
在请全员人吃饭的时候,炫耀饭店投资有300万的虚荣,后面的槽点太多简直是吐槽不过来。
秦家的三个儿女,小时候看着还挺萌的,长大了之后感觉也就是槐花还算是三观正。
棒梗,住着傻柱的房子,对傻柱也没有应有的尊重,有一个场景是李大茂搞建材生意发财了之后棒梗揶揄傻柱被他们打怂了。
这么欠揍的嘴脸秦淮茹只是说了一句“还嫌不够乱”,护犊子的表现,看着就让人生气。
小当,眼高手低,校办工厂停了之后,貌似是一直停业在家,还希望傻柱多给她挣嫁妆。
不排除人家一家人感情深,把傻柱当亲爸,可是这种理直气壮实在令人费解。
秦淮茹婆婆的槽点就更多了。
不可否认她婆婆在帮她看孩子方面给秦有很多帮助,但是她的很多思想和思维模式也是很惊人,从她阻挠傻柱和秦淮茹走在一起的撒泼就可以看出。
口口声声的安稳日子,有点牺牲他人保全自己的意思。
此处插播一个小故事,我有一位远房的叔叔,家中独子,很年轻就病故了,留下年轻的妻子和几岁的女儿。
后来妻子想以后改嫁,也想带走女儿。
老人这边的宗亲就不干了,强行劝说这位年轻婶婶留下照顾年长公婆,养育幼女。
后来这位婶婶打包回娘家时候,这边宗亲还派人骑摩托车去拦堵,自私的人嚣张得简直是丧心病狂。
在娄晓娥带着儿子何晓回来认亲后,秦淮茹,一直采用的方式是哭闹、卖惨、甚至把傻柱撵出去,发泄她的愤怒和恐惧,全家人都是想方设法的怎么留下傻柱,还说傻柱要逼死她,嘴脸不要太难看。
秦淮茹其实最害怕的是傻柱离开她,她失去了饭票和挣钱的劳动力吧。
可是有人想过傻柱的感受吗?
一方面,娄晓娥是资本家的女儿(资本家有原罪不否认),从小受的教育、眼界、思维层次和院里的人本来就不在一个高度,后续又在香港的进修,她的格局和追求更高于普通市民,至于后续是否和傻柱合适,这个真的不好说。
另一方面,娄小娥她的心胸宽广,善良洒脱。
简言之,能力和品德都OK。
按当下的社会结构,她和大院的人可能根本就不会认识吧。
娄晓娥在从香港回来后,想和傻柱复合,方式方法,虽不高明,但也算磊落。
娄在剧中,完全担的上美丽、善良、大方,心胸开阔,为人坦荡,妥妥的支撑何雨柱和秦淮茹捞名声的金主。
讲真,真的替她惋惜和不值。
院里一大爷、二大爷、三大爷,还有三位大娘,以及他们的子女,把固执、对权力的热衷、精明算计、贪婪自私展现的淋漓尽致。
就算傻柱供养他们,心里排在首位的依然是自家孩子。
剧中,几位大爷劝何雨柱不要和娄晓娥走在一起的时候,有人考虑过何晓的感受吗?
一大爷怕何雨柱走了没人给养老,二大爷说秦淮茹的优势就是能伺候何雨柱一辈子,三大爷想接手餐厅白捡便宜,听了这台词一阵恶心。
何冰他把秦淮茹的孩子当自己孩子,把她婆婆当自己妈,这些别人也只字不提。
何雨水这个人,也是怪的很,何雨柱把她当亲妹妹,她把何雨柱当邻居大哥了吗?
亲情很淡漠。
李大茂和秦京茹,这两口子是自私自利的代表,李大茂虽然坏,但他是明着坏,没做过一件好事。
这样反而更显着真实。
二,三观 ,所谓的人情味 傻柱,傻吗?
其实他并不傻,他的思想认知也具有当时时代的特点,也有自身所处的阶层的局限。
他知道秦淮茹的为人,也清楚自己这么多年的付出,也有自己的委屈和脾气。
演员何冰把何雨柱对婚姻的重视,对有没有亲生孩子的在意,知道自己有了儿子之后的狂喜,刻画的非常真实。
对院里的几位大爷等人人品、野心、能力他看的也很清楚,只是他不去计较,也不完全的纵容他们。
而他和剧中人物不同的地方是,他能够替对方着想。
可是这么多年的付出得到是什么?
这片四合院不只是他的家,也是他的舒适区和心可以安放的地方。
秦淮茹是最大的受益者,以爱之名。
一副我穷,所有人都欠我的样子。
深谙各种套路的她,捏着嗓子说话,什么便宜占尽还想表现出无辜的样子。
何雨柱和秦淮茹帮院里的人收拾烂摊子、完全是超出自己的能力去做事情。
他们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去帮助别人,容易将自己也置于危险的境地。
给了别人无法回报的帮助,是否将方也会在处于道德和规则的劣势状态;当自己处于和不利或危险境地的时候,因为我过去有恩于你,会要求别人也要这样回报我。
一笔乱乱的糊涂账,因为秦淮茹和一大爷互相有过帮助,所以他们绑定在一起,一大爷对娄晓娥种种抵触。
从这个利益小团体的角度来讲,你和我无关,你不属于我的圈子,我可以置法律、道德罔闻。
整个社会是一个熟人的人情社会,表现特点是各种产权不明晰。
处处是道德绑架,而又无道德所言,被该剧展现为热心和人情味。
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业社会的特点是愈发清晰的权债划分界线。
整个社会越来越有序了,熵值越来越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亲密度也越来越低,克制冷静让人压抑,会让人回想以前热乎乎又偶尔有点扎心,乱糟糟但又时常有些暖心的邻里关系。
回忆总会把瑕疵抹去,只是美化那当年浓浓的人情味,忽略掉那些瑕疵,仿佛有时候也拒绝瑕疵。
就像当年的一碗西红柿鸡蛋面,盛它的虽是粗笨的瓷碗,做它的粗面也不一定好消化,烹它油也未必有那么健康,但恰是热气腾腾的暖,扑面而来的香气长久的烙在记忆里,时不时浮现清冷的冬天的脑海。
但是让你再吃一次时,未必有那么情愿。
三,立意 这部剧宣扬的傻柱和寡妇的光伟正,令人不寒而栗,把自私自利,寡廉鲜耻,吃人不吐骨头秦淮茹这个大boss,强行戴上一个博爱、善良、无辜、无私的好人大帽子,也不怕折了脖子。
诚然,现实中或许存在傻柱这样的人,不要自己亲儿子,甘之如饴的帮助他人。
牺牲他一个,满足其他人的私心,但是这些都不具备宣扬的特点,更不提倡这么做。
该剧如果立意是展现真实际的生活,揭示人性的黑暗,越是如寡妇这样恬不知耻,咄咄逼人越混的开,吃得好,斗米恩,升米仇。
若是这样,我觉得这还可以算是一部不错的好剧。
它描绘了那个时代背景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以及人的渺小、贪婪、自私、欲望,偶尔有那么些些温情。
可是编剧和导演,偏偏要树立个典型,通过给观众吃屎的剧情,不合乎逻辑的故事情节制造冲突,有话题、炒热度。
此外,一大爷把养老金和存折都交给秦淮茹打理了,明显不是白吃白喝的,估计最后房子也会留给傻柱和寡妇吧。
就算是一大爷心甘情愿,那么傻柱和寡妇也不吃亏,还赚了一顶大帽子。
二大爷、三大爷有儿有女,房子估计也不会留给傻柱和寡妇,也不能白吃白喝吧。
试问:如果娄晓娥回来的时候一贫如洗呢?
如果傻柱在没有那么多房子,没有这么好技艺,甚至有一天丧失了劳动能力呢?
没有看出来寡妇勤劳善良,失业之后一直在家闲着,给老人做做饭。
卖惨、套路倒是玩的很溜。
也没有看出来寡妇吃苦耐劳,除了晒被子、洗衣服也没受什么苦,搜刮、剥削、算计样样精通。
通过剥削傻柱,一家人的生活水平在当时应该算是很不错了。
更没看出来教育的孩子知恩图报,三个孩子一脉相承的自私自利。
所有的利益、算计都用所谓的亲情、爱情去糊观众的眼睛,强行光伟正、强行大团圆。
编剧和导演要么是三观不正,要么是太拿观众不当回事了。
拿着这样垃圾一样的作品,恶心观众,糊弄观众,是为了让观众争执制造话题,还是告诉大家要牺牲自己,满足其他人的私心?
这一次,我想站总菊,希望广电总局早日将其再次封禁。
一星都不想给。
希望早日下架。
讲真,是冲着郝蕾追剧的!
前二十集确实是我见犹怜,剧情发展到一九八八年,我忽然想到,郝蕾,你记不记得当初拍过的一部电影,现在怎么什么戏都接了?
很多人都在说这部戏三观不正,说寡妇一家吸血鬼,我也能理解。
毕竟人性都是自私的,总得先考虑自己,再顾全他人。
我所不能理解的是傻柱。
正是因为这种人的存在,我们才会看到那么多丑恶的嘴脸。
自从大领导功过三七开,那个年代就成了禁区。
恶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有的反而飞黄腾达。
现在这部戏还要为他们养老送终!
是的,在那个年代,每个人都是帮凶,但带头整人的,带头抄家的,总得付出一些代价吧!
我们这个民族,从来崇尚糊涂哲学,揣着明白装糊涂。
正是这种是非不分,才导致作恶的代价太低,劣币驱逐良币。
而傻柱这样的人就是帮凶。
宽恕恶行,不是大爱,是大蠢。
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我能理解傻柱在感情上的选择。
一个仗义的男人,在秦淮茹面前,他是天,是一家人的依靠,自尊心得到满足。
在娄晓娥面前,他只是一个普通男人,或多或少会觉得低人一等。
中国男人,有几个愿意找个老婆比自己强的?
假设娄晓娥被男人欺骗了感情,穷困落魄,带着儿子来投奔傻柱,他肯定会选择晓娥。
毕竟,他还是善良的,仗义的。
正是这种善良和仗义,一定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善,反到成了恶的工具。
我不能理解的是,二大爷、许大茂这样的人,凭什么得到宽恕,他们有什么道德可言,有什么良心发现?
一个满手献血的杀人狂,皈依佛门后,就能成为有道高僧吗?
正义何在?
受过迫害的人,冤屈哪里去诉?
这不是情,不是大爱,是真的糊涂,真的伪善。
何况,你有没有能力为这么多人养老?
有没有资格要求,受过迫害的人也来宽恕?
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话糙理不糙。
别用别人的钱,行自己的善。
用别人的痛,宽自己的恕。
道德,律己足矣,律人,就是绑架了。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大大方方的说出来,我他妈就是爱钱,就是要挣很多很多钱,先让自己的家人好过起来,再推己及人,尽己所能帮助别人。
否则,还是先顾好自己,洗洗睡吧。
这个世界,圣母已经太多了。
也正是傻柱这样的人太多,老好人似的糊涂,不分好赖善恶,我们还要一直浑浑噩噩,说着紧紧团结的官话,看着似是而非的电视,满眼流着道德的泪水,感动着。
这样的环境,不可能产生像样的影视作品。
国产电视剧,拜拜了,您呢!
前面十几集还行,打傻柱跟秦淮如好了后就没法看了。
本来刚开始演着整个四合院吵吵闹闹挺好的,但是后来几个大爷变老了,就有点道德绑架了,娄小娥回来后,更显现。
每当看到一大院子人围着一空桌子挨着饿等傻柱饭盒的时候,真的有种一桌吸血鬼的感觉,老中青三代人有手有脚的,都在那等着。
过日子不能自己做饭吗?
是,有傻柱饭盒多好啊,跟天天下馆子一样,谁不乐意?
有人替傻柱考虑过吗?
他把秦淮如三个子女拉扯大,随是寡妇家,从小孩子们不缺嘴,长大安排工作,儿子结婚,把房子贡献出来,整个半辈子就为秦寡妇奉献了,他得到什么了?
还要养着一院子的大爷,况且这些大爷们都有儿有女。
人傻柱唯一的一个亲儿子能有机会团聚,这个时候一院子的人都又为秦寡妇站台,对傻柱三番五次劝降,道德绑架。
是啊,这一院子离开傻柱活不了啊,起码生活质量直线下降,所以这些人算计也好,道德也罢,肯定都不会也不愿意傻柱远赴香港与儿子相聚,这就叫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这些个人得多自私啊!
况且娄晓娥也是间接养着一院子的人,不然那个年代,谁家能享受天天下馆子的待遇,这院人吃着八个菜碟的时候,也没想怎么吃到的,吃的谁的,傻柱一跟娄晓娥走近点,秦寡妇就开始不吃不喝不睡觉的,你有没想过在傻柱的帮衬下,自己子女一个个成家立业,傻柱的责任也算尽到,完事又接上大爷们变老,傻柱又要开始为养老送终尽责任,合着傻柱这辈子就为你们活着了。
有自己儿子不能养去养别人子女,也挺替傻柱不值的。
其实许大茂虽说有些事做的不地道,但他还是能分辨是非的,他是典型的旁观者,也最真实,每当他说大实话的时候,也是最臊几位大爷和院里人的时候,所以整个院子里人都不喜欢他。
一直与院里人斗争,心里的有多抗压,但是也算凭自己本事一步步小日子过的也算红火,谁都不靠,自食其力的典范。
演员演技都好 但是不喜欢这样的三观 秦一辈子算不算在捆绑利用傻柱?
剧是好剧,演员都是戏骨,充满了年代感和人情味儿,可就是删减的太厉害了,剧情完全衔接不上!!!
郝蕾何冰包括的演技都没话说。剧情就那么回事了
我觉着导演和编剧都不明白审美疲劳这件事,在秦和柱不能结婚这件事上一波三折,再四折再五折,不是假就是竭了,而且显拙。变成了意料之中,情理之外了。不过郝蕾和何冰值五颗星!原来正阳门下的小女人和这剧是一个编剧啊,真是老套路,显拙!
两星给演员,这剧情不能叫《情满四合院》,要叫《吃死傻柱》
满是温情的电视剧,爸爸很爱看。何冰凭此剧获得了白玉兰视帝。
一家子吸血鬼,忙活一天顺回来点吃的,一点也不给留,全给白眼狼了,秦说是爱傻柱,也不考虑给人留点吗?就拿点花生米,别人可是工作累了一天啊。剧情、情理和逻辑真是硬扯,感觉编剧就是把老实人弄成傻子呗。而且人性是复杂的,坏人永远是坏人,好人也没一点缺点啊,哪有这种完人啊,既然是生活片,刻画人物要全面展示,对错掺半才是生活啊。剧的bgm也是硬啊,女主就给悲伤基调,就是存心渲染对她的同情呗,但考虑过对其他人来说遭难了也是别人的悲伤啊,硬给看笑话的曲调。。。还好有这帮老演员撑起演技,但剧本真的是烂笔,但正是这好的演员并未演绎出真实的生活情景,那就是对这些个老戏骨的贡献的一种浪费。
还是叫傻柱比较合理,3星给演员,剧情教育我们不要当个有钱的老好人,否则会被“吸血鬼”榨干
后来就没意思了
人穷志短,满院大鸡贼,个人被集体绑架,因为你是单身又挣得多,所以就活该供养一大院子人,吵架打砸抢都是旧恩怨,你要是记仇你就是心胸狭隘,全剧提倡的就是生存至上不择手段小恩小惠的市侩价值观
秦淮茹就是一孙子啊,三十六计玩得那叫一个溜,娄晓娥哪里是对手,何雨柱,碰上她,算你倒霉。
贴切生活, 有原汁原味的老北京民风,剧中的傻柱外表看似无赖样儿,实则是有爱!
三流剧作,二流情怀,一流演员。明摆着有很多问题,但是又特别抓人。
看了前面十几集,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女主的三观就是,我穷我有理,你就是要照顾我们孤儿寡母,不跟你结婚你也得养着我和前夫的三个孩子还有婆婆...实在是受不了女主,弃剧
2.8 过年假期看完。浓浓京片子味儿。饶人不是痴汉。
《群像:一院子的四六不懂》、《小寡妇儿的那点儿小九九》、《披着老好人外衣的无耻之徒》……《没准儿是为了局限而局限,莫一棍子冤了好人—谈当代文艺作品中日益增多的以匪夷所思的写实达到高级黑效果的现象及其社会成因》
何冰演技确实很好,看他耍贫嘴能看三十分钟。
花着别人的钱,享着自己的了,管着别人的事,娄小娥就是个冤大头,钱花了好事做了,风光都是别人的,老公还是别人的,儿子倒分出半个去。演员没问题,编剧的心术呀!秦淮茹就是个心机婊,心机全剧无处不在,全院都没有她会算计。
看剧快气死我了,女主一家子真是恶心透了,满满的负能量。
看剧的时候,想起郝蕾以前演十三姨,演福临的皇后,真是美好啊。这部剧里的人设老爱哭,还喜欢生闷气冷暴力闹离婚,哈哈。看了半天也没啥喜欢的人物,就三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