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重新又看一遍……会筛一些有意思的对话给大家分享!!!!!
如果想要我的图,可以和我私信说一下就可以……但不要自己顺手保存然后在发到其他社交平台上……这样是不礼貌的,感谢大家支持!
第一集
图一(怎么才能“杀生”……)
图二(要庆祝的“D”等级)
图三(电影界里隐藏的定律)
图五(“可怜是别人可见也是不可见的…”) 第二集
图八(亲人的关系……”)
图九(那个满脸委屈的人是个“好人”)
图十一(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 第三集
(“你家是干什么的……”)
(真的讨厌一个人的话……它的存在就是讨厌的开始)
(如果你讨厌的人都过得好,那你能讨厌我吗?
)
(“高学历傻子”们) 第四集
(“大叔是被判了名叫 老实 的无期徒刑”?
)
(“原来……用学历换来的职业生涯是有期限的……”)
(“死板的人都可怜……小小年纪就受过伤的孩子更可怜”)
(“和我一样……选错了地方”)
(无论在外面受到什么待遇……只要我的家人不知道就好) 第五集
(难以承受的“生活之重”)
(“活得好的比较容易当好人”而艰难活着的人……活自己就已不易了)
(“从始至终,平安”……)
(“既然给自己一个设定角色,那就坚持装下去……”而不是遇见个感觉好欺负的,就露出原本的嘴脸) 第六集
(“穿的寿衣都是相同的款式,相似价钱,唯留下的内裤便是自己死时仅剩尊严”-三兄弟的人生观)
(再好的关系也会在背后说坏话)
接
(“人生经历的丑事真的不想让别人知道,但我最怕的是不说也感觉你已知道”)
(过去的辉煌那也叫辉煌过…而你们,什么都不是)
(因为没有擅长的东西,活在这个满是攀比的世界,让她越来越彷徨) 第七集
(“如果喝酒也算是一种能力,那我们都能拿着能力去当公费留学生了……”一群中年大叔们对自己的反讽)
(“同等能力的廉价劳动力多的是,被辞退,很有可能是得罪谁而已……”)
(“我们来到这地狱……一定是有原因的吧”)
(人总是喜欢对 比自己活的差的人 宽容……因为这样,才显得自己原来不是那么惨,尚给自己内心找些许安慰) 第八集
(“支撑我们的内力,会有一天倒塌掉……”)
(这段对话其实是呼应之前大叔谈论那栋大楼的故事,本不该来到这里的人……没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理想国”而投重生错了地方……)
(“对至安而言,循环往复的四季在她眼里没有什么变化”……因为自己的人生一直是困在寒冷的黑夜里) 第九集
(这句话其实类似于“双关语”,大叔所说的卑鄙指的是自己在下属面前没能如实告知当初为什么选至安当员工的原因……而静希所说的卑鄙其实是指那个“和尚”……静希口中的“不爱”其实也是两重含义,一个指自己和和尚的关系,另一方面指大叔和至安的关系……)
(这句话其实也是告诉观众的……真相是什么?
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去了解,大多数人只相信所看到的那样,“至安是杀人犯”“至安人品有问题”…但谁愿意去了解内情,她怎么变成这样了?
没有多少人去关心……) 第十集
(“为什么要在乎别人的看法,活着,不就自己过好就好了吗?
你不在乎了……别人又有什么理由去在乎,要像你名字的含义那样---活着”)
(别人遇到问题时,我们劝别人都说的头头是道……如果问题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自己说服自己就不那么容易,甚至,想不明白为什么是我遭遇这种问题(事情)……) 第十一集
(“世上绝大部分的普通人过的生活……碌碌无为”)
(“如果知道心累了,那就放它出去,让它自由回吧……不要困着它”)
(“不要再想着为谁去牺牲,好好的活自己就很不容易了……”) 第十二集
(“人生的痛苦和年龄无关……”)
(“一直被苛待”的女演员催侑拉,当听到导演说的这句话时,才明白,自己十年来的心结竟是如此可笑又无奈的理由)
(电影《芳华》里有一句话“只有从未被善待过的人才识得什么是善良”……从未被善待过的李至安识得朴东勋的善良) 十三集
(老婆出轨的事被自己兄弟知道了……三个人混乱的闹了一通……大叔心里想的是,不是有个人去替他出气,而是安慰他一句“没什么大不了”)
(感谢你,在我最需要安慰时,安慰我……)
(“那些人渴望得到的外界事物都是妄念……”和尚在告诉静希,执着他,只不过是妄念……) 十四集
(在那个人走了之后,静希的日子就仿佛静止了)
(那个重生了无数次的孩子,终于觉得自己下一次重生会重生对地方,重生到梦寐以求的“星之国”)
(“突然想起你,后来又想起,对我而言那是个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是大叔对至安的内心坦白)
(“爱情本不永恒”,静希在十四集终于放下了……这首歌就是对她的写照) 第十五集
(朴东勋之所以能去理解李至安,原因就是他们是有相同痛苦的人……)
(在李至安的认知里,活的这二十几年里,朴东勋是一位真正的“大人”)
(谁不愿意去出生在后溪这样的地方呢?
人情味那么浓厚,心中在难治愈的伤口,都会在欢笑与泪水中被治愈) 第十六集
(说什么输赢,都是自己要走下去的人生罢了……,同“病”相怜的两个人呐)
(你幸福,就是对他最大的报恩)
(我们彼此救赎了彼此)
(呼应李至安的名字含义(直至安好))最近在重新又看一遍……会筛一些有意思的对话给大家分享!!!!!
如果想要我的图,可以和我私信说一下就可以……但不要自己顺手保存然后在发到其他社交平台上……这样是不礼貌的,感谢大家支持!
(未经本人允许,不得擅自转载)
都说此剧很治愈,单看剧情前两集你是不会信的... 女主是身负母债天天被催债打的可怜人,还要照顾卧倒在床的聋哑奶奶,穷的打两份工,吃饭店剩菜,没有剩菜吃,就冲三包公司顺来的速溶。
男主是普普通通一个小主管,工资不如律师妻子,说不起话,还被戴绿帽,职场被陷害而不自知。
男主的两个兄弟,一个兄弟是大导演结果拍摄失败待业在家天天吐槽,负能量满身,另一个是创业失败欠了一屁股债媳妇儿要跟他离婚,待业在家动不动就流泪。
这几位凑在一起,集齐了“人家惨象”,更别说后面还加入了一位喜欢的人出家自己却无法自拔,一直没有家的女酒吧老板。
这么惨的剧情起点是让人窒息的,在当今如此内卷的时代,在每个身心疲惫躺不平卷不起的中年人心里,都会产生惺惺相惜的感觉。
按以往我看热血鸡血剧的套路,内心隐隐都开始为每个角色编排反转,然后看着女主套路大反派自己想办法还债,男主被诬陷一脸懵逼还得自救,两个兄弟干起了清洁... ... 日子不能说变得更惨,只能说是“苦苦挣扎”。
随着主线剧情的推进,渐渐接受了这些人物的设定,这世上有成功的人,自然就有失败的人啊,为什么不能接受失败呢?
谁说虽然是大学毕业生就一定会一辈子光鲜亮丽呢?
谁说曾经辉煌过就不会跌入窘迫呢?
剧中的人都慢慢接受了自己的当下,一群大叔都是各种失败的人,也不妨碍他们天天聚在小酒馆吃吃喝喝,为彼此的糟心事上头,为彼此的成功真心骄傲。
尤其是到后面,女主得到了这群大叔的帮助,邻居会随时照看着屋外情况,大叔会请吃饭,女酒吧老板欢迎她借宿,得到了一群人的照顾,尤其是奶奶过世时,葬礼被这群“大叔”办得风风光光。
女主最终也过上了正常的生活,走在阳光下。
看完这部剧,我也学会了“放下”和纠结,失败没什么,普通没什么,甚至一事无成也没什么,你得知道人这一生,不可能一直顺风顺水,总有难的时候,甚至难的下半辈子,接受它,适应它,只是人生换了个形式而已,不妨碍你有家人的关心,朋友的帮助,有人爱你,你也可以幸福。
罗曼罗兰曾说过:“ 世界上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
” 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英雄,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别人的英雄。
大学的时候看了《未生》,觉得简直就是韩剧中的清流。
再看《信号》,觉得现在的韩剧题材太广泛了,已经不是我小时候以为的韩剧了。
直到这部《我的大叔》看完后我真的想吹爆金元锡导演。
他导演的《未生》、《信号》、《我的大叔》实在是太厉害了,颠覆了我对韩国电视剧的刻板印象,开启了我脑海中韩剧新世界的大门。
导演太会抓住那些温暖治愈人心的东西了,特别是人物们含着泪说出“希望你幸福”,你会觉得这些人怎么这么惨却还在想着别人的幸福啊。
在这些活得惨到不能再惨人之间,居然还能感受到至纯至善的大爱。
剧中人物被绝望的命运和苦难的生活摆布,却互相鼓舞互相祝福的样子,简直就是悲惨世界里的暖流,涌到你心里最深处。
如果那些痛苦和伤害弱你也经历过,你也会感受到这股温暖,被它稍微治愈那么一点点吧。
如果你遇到生活的暴击,告诉自己:都不是什么大事。
如果你理解了《我的大叔》里朴东勋找的李至安后对她说的话:这都不是什么事,丢人不是什么事,人生毁灭了还要遭人非议不是什么事,什么都不算的,我能幸福生活下去的,不会毁掉的,我会幸福的。
你一定会更加“内力深厚”一点吧。
《我的大叔》朴东勋说建筑学中的“内力”,就是房子的主心骨,内核,“内力”在,房子便不会倒。
映射到人的“内力”,如果每个人都努力让自己过得更幸福,我们就不用被人担心垮掉了,大家都好好地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好好地幸福地活着,这就是“内力”吧,支撑着一个人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
还有一个点,我一直在想,一个人如果犯了错,伤害了别人,但他悔悟了,之后决定及时止损,勇于承认,他值得被原谅吗?
就像那些出轨的人,伤害了家庭的人?
很多剧都讲到那些无法被原谅的人。
《我的大叔》里男主出轨的妻子,即使最后和解了,无法再继续下去的婚姻。
《海边的曼切斯特》的男主,因为一次无心之失,害死了自己的孩子,永远活在痛苦的自我惩罚中;《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的前夫哥,生活不顺,出轨秘书,回头后依然做着一个好爸爸,一个妻子事业上坚强的后盾,却永远得不到妻子的接纳。
他们都是等待被原谅的人。
我不知道,还没有想清楚。
“伤害者”、“被伤害者”和“旁观者”,这三者如何自处和他处?
我们不能要求任何一个“被伤害者”去原谅伤害过他们的人,但那些悔过了的“伤害者”们,就永远不值得被原谅吗?
“被伤害者”被伤害的事实,真的再也无法抹去了吗?
我想,如果我们是“旁观者”,实在不能一概而论,把所有问题都简单化,站队分明。
唉,这实在是一个太值得讨论的问题了,感觉可以挖很深的坑,现在还没想清楚。
总之,我佩服导演,作为观众,我在看剧时产生了很多对人生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
这些剧当然也能够被称作是十分棒的作品!
十分推荐金元锡导演的这三部韩剧:《未生》、《信号》、《我的大叔》。
稍微讲一下大概剧情:
《未生》职场剧,讲的职场新人们面对公司的各种不公待遇、排挤,慢慢成长的故事。
《信号》讲的两个不同年代正义的警察因为一个对讲机改变过去和未来,帮助未结案中的受害者,对抗腐败,互相拯救的故事。
《我的大叔》讲的一个生世悲惨的女主,和一个生活困苦的大叔,互相拯救,互相治愈的故事。
而且,OTS简直是太好听了,《未生》和《我的大叔》OTS的制作会让你觉得如果你的生活有这样的背景音乐,死而无憾。
这三部剧都没有什么爱情线,也许你会发现,爱情只是人类复杂情感中的一种而已,那些令人震撼的剧,更多地刻画了人类社会中更加复杂而又难以简单定义的情感,需要观众自己去产生共鸣。
对于观众来说,会像鼓一样邦邦邦敲进你心里的作品,一定是好作品。
那种振聋发聩之感,让我想到一个词—“灵魂共震”。
2020/03/30
很矛盾。
一方面这部剧没有避讳男人在家庭生活中是怎样不负责任的冷漠的巨婴,一方面又确实描绘出了男人至死是少年这个叙事的迷人之处。
一群中年危机的垃圾(韩语),日日聚集在小酒馆醉生梦死,贡献了很多经典人生台词。
群居的安全感、友情、晨起足球会,很美好对吧,深想会发现都是男人的梦想、男人的聚会,在这些场景里女人是不存在的,唯一出现的女性静熙是一个被“抛弃”的女人,她没有“家”,如果她像一个寻常女子结婚生子,结局大概不会比剧里的大嫂二嫂好到哪里去。
说到大嫂二嫂,剧里有三位结婚生子的女性,分别是三兄弟的妈、大嫂、二嫂。
妈妈是一把年纪还在操心年过半百的破产的大儿子、沉默寡言的二儿子和失意落魄的小儿子;大嫂人到中年面对的是丈夫破产带来的还不完的债务;二嫂的老公,也就是我们男主,有了小家离不开大家,孝顺、兄友弟恭,啥都好就是做他的妻子很痛苦。
我发现孝道是很害人的,父母痛,孩子也痛,那种苦大仇深的羁绊让人几乎从来没有自由地活过。
孝道追求的极致的完美结局是一场隆重的葬礼,花圈多到堆不下,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总之,非常东亚。
这个社区,也像一个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
想进来的人都是被它的温暖和“男子气概”吸引的,想出去的人,是真的领略了温暖背后都是女人的血泪。
没错,每一个沉迷小酒馆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被忽略的操持家务的女人,女人越贤惠,男人越废。
所以我在想,为什么已经看到了和这些男人结婚会是什么样的结局,观众们还是疯狂地期待男女主在一起?
包括我自己?
觉得女主和男主的前妻不一样,女主肯定能融入这个社区?
还有一个挺有趣的情节,男主的哥哥和弟弟无意中知道了二嫂出轨,一兄一弟表现得悲痛又愤慨,不亚于自己被绿,弟弟甚至愤怒到叫二嫂“婊子”,要去殴打奸夫,那个情绪浓度让人挺费解的。
我想原因其一是三兄弟关系好,其二也是主要原因是该死的大男子主义吧。
对比之前兄弟俩屡次开男女主的玩笑,调笑女主喜欢男主,那会儿的氛围之轻松怎么没想着这行为是在绿二嫂呢?
#男人的双标打五星因为这是一部好剧,情之所至我也流了好多眼泪,和亲情有关的眼泪。
但我很清楚的知道这仍是父权制框架下的故事。
《我的大叔》真是把每个人的孤独拍到了极致我们都好孤独智安 和大叔 自不必说剧中的小人物失意的大哥 每次都要在黄灯时冲出去 那是他的宣泄 人生最帅的瞬间是把藏好的私房钱给智安奶奶办葬礼不得志的三弟导演 告诉女演员秘密 自己是因为不想被众人骂 所以才对她苛刻 这样她就可以承担自己的无能和没才华出家的尚熏干活打坐 告诉众人内心幸福 世界则是彩色的开酒馆的静熙在众人离去后的卫生间哭泣 喝醉了强行洗好自己的内衣 告诉自己一天的任务完成了和智安约定每年的除夕和中秋一起过 这样就完成了人生作业还有要债的坏小子 因为喜欢杀死自己父亲的女孩的情绪深深自责 将情绪埋藏在暴力里面每个人都好孤独 但是每个人都有自愈的能力所以我们会幸福的要坚持告诉自己会幸福的
其实我最触动的一幕是谦德20年来第一次听到电话那头郑熙的声音,他一下子愣住不知道该怎么办,那个不知所措的神情就停顿在了那里。
然后过了好一会儿,他把电话犹犹豫豫地拿过去,交给东勋。
在他听她讲话的那段时间里,她把他当成东勋一连串地数落一番。
他曾经信誓旦旦,想要以一无所有来抗拒人世间的所有烦恼,在这一刻一下子被击垮了。
我突然明白原来他是这样一个悲情的人,相比较东勋在红尘里的失败,谦德似乎更加让人难过。
他始终是一个人,从来没有不是过。
然后在大嫂酒后控诉的那番话里,更加印证了他的悲情。
大嫂说:本来就这么孤单了,你(郑熙)还要让尚元(谦德)这个词成为所有人的禁忌。
她这句话让所有人都沉默了,也一下子让她形象变得无比高大。
尽管出境和台词都不多,但就是这一句话竟胜过所有欢聚和闲聊。
大嫂没有停止,继续喝着烧酒,红润的脸庞让她显得神采奕奕。
到底是什么样的契机让社区里最优秀的男生,选择以这样一种一无所有的决绝方式告别红尘?
答案就是东勋的失败。
他简直就是另一个谦德,优秀如斯,温和儒雅,成为社区里人人羡慕的宠儿。
可就是这样一个好人,职场遭人踩踏,婚姻中又遇妻子出轨,连一开场会长对他的印象也是:一张委屈的面庞。
因此我们看到了他最痛苦的时刻,妻子跪在他面前承认了出轨,选择彻底揭开对他宣判死亡的事实。
他泣不成声,痛苦不已,挥舞着拳头在门上砸来砸去。
然后双膝着地,匍匐在妻子面前,一直重复着那句话:你怎么可以这样?
为什么?
到底为什么要这样?
但凡想到孩子一丁点,都不会这样做,从出轨的那一刻开始就等于宣判了东勋的死亡。
在窃听器那头的知安早已经泪目,她和东勋这些红尘中的痴儿永远不会明白,这个由善良构筑起来的伦理世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即使快要结局,知安还在向允熙追问它。
谦德告诉东勋:所有痛苦的根源都来自拥有,只有一无所有,无所得失才可以抵御世间所有痛苦。
终于在某个时刻,他带着这个信念登上寺庙,削发为僧,对身后的红尘世界彻底诀别。
明媚的阳光下,年轻的东勋看着谦德的发丝一点点削去,惊恐费解,来自未来的旁白准时响起:我知道自己又输给了你。
20年之后,郑熙带着那把怒火冲上寺庙向他吼:你爱这花草,你爱这水木,你爱这山河,为何翩翩不爱我?
你在这里不可能得道,因为你没有跟我这样的疯女人生活过。
没有拥有,何来失去?
没有失去,又何来超脱?
因此谦德不可能得道。
郑熙的话令他困扰不已,打点书籍和手机,重新斋戒数日。
斋戒的结果便是下山重新做告别。
这次告别更加耐人寻味,郑熙告诉他:你出走是少年,归来已中年。
谦德回答她:因为一直有记挂,所以从未敢涉足。
郑熙接着道:那现在你终于无牵无挂了,可以堂堂正正来了。
所谓的告别只是为了和自己和解,它从未对过去划过句号,也从来不意味着新的开始。
下了山的郑熙在公车上泪流不止,究竟她这泪是为谦德而流?
还是祭奠自己20年的似水繁华?
谦德开车载东勋到郑熙家,看着透光的招牌,听着隐约的人语,泪光盈盈。
铆了好一会儿劲儿,最终长长地呼出,既然从来没有拥有过,那就永远不要开始。
一对儿痴儿,两相倔强;二十载韶光,似水流淌。
如果说东勋和知安的互相救赎是本剧的主线,那郑熙和谦德的彼此倔强则是另一条暗线。
相比较主线的善良勃勃,暗线的悲情更令人忧伤。
谦德和东勋的每一次相遇,每一次互相联络,两人是如此的相似又是如此的悲伤,相惺相惜,相伴而行。
我们都是这世界中的一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以又怎么可以善独?
我的大叔和1988是看完以后很久都无法释怀的两部剧,观后感很多,但总觉得写什么都是狗尾续貂,不写出来又好像会憋出内伤,没办法,谁叫自己没有个搜妹呢。
至安对大叔的感情不用说,明显的像秃子头上的虱子;大叔眼里的至安,时而是孩子,时而是女人。
至少在酒馆里干杯的那一刻,在樱花树下看着至安跟奶奶聊天的那一刻,在分别前拥抱的那一刻,大叔的心一定是波澜起伏的。
但这样的波澜还不足以撼动大叔那颗正人君子之心。
当至安横冲直撞地守护大叔,善良的大叔会心痛,“这样的孩子为了我这样的大人受苦,让我可怜的活不下去”。
与其说东勋是为了至安与光日打架,为了至安与俊永对峙,不如说是为了让自己活得不那么窝囊而寻求解放。
“谢谢你听完我不堪的人生还选择站在我这边”,“你是为了拯救我才来这个社区的”。
当至安艰难地推奶奶看月亮,要被解雇,逃亡时生病,独自处理奶奶的后事,大叔帅气的等在原地,霸气的说出“重新买一双拖鞋给我”,像家人一样陪至安送葬,这时候至安在大叔眼中就是一个“善良”,“穿的单薄,挺漂亮的”,需要被呵护的女人。
当大叔得知至安在监听自己时,“因为我懂你,所以做什么都没关系”。
如果把懂字换成爱是不成立的。
李敖因为看到胡因梦便秘就分手,爱情中的任何一方都不愿意把自己糟糕的一面展示给对方吧。
看到了大叔厌世的一面是允熙出轨的原因。
东勋被晚辈刁难,被下属奚落,被老婆戴绿帽子,坦白说普通人对这样的大叔可能没什么好感更别提喜欢,但至安跟大叔是一类人,是为了家人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那种人,她知道大叔给弟弟买购物券佯装是别人送的,威胁路人提着花篮去家里道歉,隐瞒家人妻子出轨的事实......所以旁人眼中的东勋越卑微,至安眼中的大叔就越伟岸。
成熟的大叔始终相信至安是出于同病相怜的怜悯与第一次感受到做人的尊严才心生爱慕,自己绝不可以乘人之危(就像当年陪着静熙找尚元),即便心中偶有波澜也要快步的掩饰过去,“什么大叔,叫部长”。
可是爱情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格式,欣赏的恋慕是爱情,惺惺相惜的理解也可以是爱情。
要怪只能怪东勋这个大人习惯了成人世界的条条框框,和他本身利他主义的性格,以至于硬生生“把飞走的心拉回来,勉强活着”。
不过这就是中年人的无奈不是吗?
无奈的发乎情止乎礼。
大叔跟过去的告别是由一场痛哭完成的,彼时至安已经去了釜山,妻子去美国陪读,大哥跟大嫂和好了,三弟开始重新写剧本。
其实大叔才是无人知晓里的那个妈妈,妈妈离开以后孩子们各自安好,因为每个人都有自愈的能力。
大叔仿佛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使命,终于可以像谦徳说的那样为自己而活。
允熙是东勋大学时候的恋人,出身小康之家的美才女,又事业有成,这样的爱人如果不是出轨几乎可谓完美。
但也恰恰得益于出轨,有了情人与丈夫的对比,有了半路杀出来的年轻女孩,最终使允熙意识到了“为什么要抛弃大叔这样的人”。
有一个细节,在东勋升职party时,从允熙进门开始东勋的眼睛就一刻也没有离开过,那一刻手捧鲜花的允熙无疑是光彩照人的,也因为当上常务的东勋终于可以放下自卑,以男人的眼光重新审视爱人。
最后东勋的桌上依旧摆着老婆孩子的照片,离婚了是绝对不会放的(连有这样的想法都不会放)。
剧终许久不联系的两人偶遇,事业有成的大叔激动的与至安握手,经历了这一切双方都仿佛重生,一起变得幸福为彼此由衷地高兴,因为在彼此眼中对方就是另一个自己,也呼应了大叔曾经“20年后还可以微笑的打招呼”的诺言。
一直让大叔请自己吃饭吃了15集的至安在最后说出想要请大叔吃好吃的,率先抽出手说“我会打给你”,仿佛接过了当年大叔的接力棒,从现在起克制的人是至安了,得到幸福的至安深知成年人的幸福有多来之不易,想要守护大叔的幸福,只能同样的发乎情止乎礼。
整部剧,并不是在说我爱你,而是一直在讲我懂你(都监听手机了不能更懂)。
至安懂大叔(要我帮你杀了他吗),大叔懂至安(发乎情止乎礼的守护),至安懂光日(喜欢上杀父仇人的矛盾),光日也懂至安(最后把录音寄给大叔),兄弟之间我不说但是我懂你(大哥为至安的奶奶操办豪华葬礼,带兄弟租豪车旅行,三弟心疼二哥一直隐忍的生活,被老婆出轨憋出内伤),母亲懂孩子(最担心的是从小到大都没有要求的那个孩子),妻子也懂丈夫(如果不是我,换作其他女人东勋没有任何问题),下属懂上司(常务实至名归,我喜欢李至安),甚至连对手都互相了解(都俊永早看穿了至安喜欢东勋和允熙不会离婚)。
大韩民国的PD似乎把东亚的儒家文化研究的很彻底,无论是我的大叔还是1988,看破不说破,还是好朋友。
正是这样一种处处无情却又处处留情的娓娓道来,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吧。
这是一个很丧的故事,全程看得很压抑,却又忍不住继续看下去。
很多人争论男女主之间是不是爱情,我很想吼一声,那是爱情啊!
先说说至安。
至安的感情变化比较明朗。
初登场时,至安的眼神是空洞的,对所有外界事物全都不闻不问,也毫不关心,一场捉虫的戏就把女主的性格体现得非常到位,李知恩把一个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生无可恋的青年表现得很有说服力。
后来,偶尔发生的礼金券事件把她和大叔莫名其妙地联系在了一起,至安看到了赚钱的机会,于是对代表提出赶走大叔和朴常务以得到一笔可以偿还债务的钱。
直到这里,敏感聪明如至安,她很明显感觉到了大叔是个老好人,但对她来说好人算什么,每天饭都吃不饱靠吃饭店剩菜,偷公司的免费速溶咖啡来扛着每天不停工作带来的疲劳,还要时不时被债主暴打。
于是,窃听大叔的行为开始了,而两人的纠缠也就此开始了。
至安感情的明显转折发生在了两个重要事件。
第一件是她听到大叔背着家人找到了侮辱自己大哥的那个流氓,并且用暴力的方式逼迫流氓向大哥道歉。
大叔说了,为了家人什么都干得出来。
至安明显震动了,她不也是为了奶奶什么都能做出来吗,两人的价值观第一次得到了高度的契合。
第二件是大叔偶尔发现了她拖着奶奶去看月亮,于是大叔背奶奶回家,并且对至安说了一句,你真乖(韩文原意好像是好善良)!
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字,但至安却第一次眼睛亮了起来,这里女主的眼神演得不错,后来被光日再次施暴后至安反复回放这句话。
显然这句话已经成为了至安那操蛋的生活中最大的动力了。
至此,至安已经很明显喜欢上了这个世界上唯一关心自己甚至能理解自己的大叔。
发展到后来,对于大叔的各种维护,至安虽然弱小,但一直在做自己所有能做的。
光日要找到公司前,至安先找到他并且狠狠威胁说,如果敢对大叔不利,一定会杀了光日。
这里光日问至安是不是喜欢大叔,至安毫不犹豫地回答了。
再后来,为了和大叔吃饭,拼命地奔跑假装偶遇;怕大叔跳桥,又是拼命地奔跑,直到看到大叔打消念头回去后,才默默离开;买了拖鞋送给大叔,看到大叔没有穿,默默地伤心;怕大叔被自己拖累当不上常务,故意让大叔在跟踪的人面前打了自己。
所有一切的一切,至安是真的很喜欢很喜欢大叔。
再来看看大叔。
其实我认为是大叔先喜欢上至安的。
两人第一次对话,是大叔主动搭讪,问至安有杀过什么动物吗?
至安回答了,人。
这个对话其实从一开始就奠定了整个剧两人价值观的基调。
大叔是有点内向和木讷的人,但他主动搭讪和关心一个人,这事总有点不寻常。
到了礼金券事件,至安不断要求大叔请吃饭,大叔虽然尴尬,但基本还是每次老老实实去了,当然这里有怕至安把礼券被丢掉真相说出去的成份,但作为一个部长怎么会心甘情愿被小妮子牵着鼻子走?
而且所有旁人都说了,对大叔来说,吃饭喝酒就是喜欢,因为他是那种假装不来的人,不喜欢怎么能假装?
在公司大叔对代表厌恶都众人皆知呢。
这里还有一些小细节,比如有一次两人搭地铁,人特别多,大叔死命地挡着人群,不让人挤到至安,这才让自己的电话被至安有机可乘装了木马。
即使至安为了制造绯闻想让他辞职而故意吻他,大叔虽然生气地说要开除她,但最终也没下手。
大叔对至安的感情,就体现在了一次又一次的在街头徘徊和炙热的眼神,那是多么希望看到心里迫切想念的那个人啊。
多少次,大叔在地铁车站东张西望,多少次,大叔在酒馆门口左顾右盼,多少次,大叔有意无意在办公室偷瞄至安,关心着她今天为什么没来,是不舒服了还是奶奶有什么事。
如果不是爱情,是怎样做到对一个毫无血缘的异性如此牵肠挂肚?
终于,一直老好人的大叔感情也暴走了。
在他知道至安偷了礼金券本来想还债后,他对至安的冷淡让至安好伤心,可是大叔潜意识或许认定并且从不希望至安是这样的人,终于他找到了清洁大爷并且知道了至安所有的故事。
大叔的感情终于爆发了,故意挑衅光日并狠狠地打了一架,让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并且在光日告诉他至安杀了人之后,说出了那句震惊观众的“换了我也会杀”,至此我觉得两人是不折不扣的精神伴侣soul mate这一事实已经被官方盖章。
通常男人女人对压抑的感情或者说爱而不能得的处理方式很不同,男人会选择喝酒麻痹神经或者打架的方式来宣泄,女人则选择大哭,摔东西来发泄。
大叔的喝酒是逃避现实,打架是回避爱情;至安在听到大叔打架的放声大哭,则是心疼着这样的大叔。
如果说两个人不但为对方牵肠挂肚,更是所有情绪都被对方牵着走,这不是爱情是什么?
虽然我并不看好两人真的走到一起会有幸福日常生活,但我觉得生活得太压抑的两人,如果真的遇上,是不是可以不要顾忌太多,单纯为自己活一次?
毕竟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
本文包含剧透。
在看之前,我想这个评分,大概是iu粉丝很努力刷的,所以分外抗拒和产生了打心眼里的鄙夷。
但不是的,当我们真的努力生活时,它也真的值得9分。
整个节奏把握在韩剧中是非常稳定的。
所行徐徐。
虽然也有需要快进的地方,但大体上稳中求进,哪怕是最后的 缩袋口 结尾,也没忘一贯的慢艺术。
导演 摄影 配乐 是整个片艺术的核心,导演的细致和摄像的情怀携手共进,生出一帧一帧高分数的水彩稿作。
配乐锦上添花,普通场面变成合格场面,合格场面变成名场面。
我看的并不专心,这是很可惜的,徒安慰自己这是为四刷做前衬。
如果我能专心一点,这场盛大享福的tv画面展示会让我多么开心啊。
可惜我未能专心。
如果能一个人看就好了。
它应该一个人看,不应该把它当成玩手机吃饭写作业的背景音乐,那样不好,那样很可惜。
故事情节和人物设定当然是有指摘的,但是都被主演的演技和拍摄的美感掩盖了。
像十二月的大雪掩盖地上的裂痕。
像三月的春雪掩盖未发芽的苞。
像六月的星星盖着六月的天空。
瑕不掩瑜。
不和谐处是,女主李至安的强大显得在21世纪不合时宜,女特工的谋略和僵感都难以进入现代这个时空。
希望在古代。
想了想说不定会更浪漫。
演技方面,男二的演技并不好,所以当男女主都驾驭了剧情的不合理时,他抗不起来,女二也抗不起来,反而被剧本压着了。
本该是演员压着剧的。
那样看着才自然,才正是演员的高技术。
清节发展也有几处不合理:最后突如其来的 破案 、公司宛如游乐场的设定、坏人 蠢蛋式的完蛋。
(包括他蠢蛋的计谋产生于蠢蛋式的公司内斗)(包括他蠢蛋的社长带领蠢蛋式的一众高层)(总结下来就是非常蠢蛋的斗争主线)不过主要故事禁不起推敲也只是扣一分,顶多再扣一点人物技能设定分。
它出彩的不是这些,是人物的成长和故事的治愈。
李至安和大叔都在长大,我曾极难接受他娈童既视感的设定,但越看我越觉得,他们是平等对立的。
大叔是社会化的成熟,至安是人性化的成熟。
大叔是人性化的稚嫩,至安是社会化的稚嫩。
但他们共同点就是一样的厌恶自己的幼稚,又得幸于这幼稚。
在用不同的成熟武装自己的同时,对心里的幼稚再身上打漏的窟窿痛哭不已,泪如泉涌又不忍填补。
慢慢演变为无法填补。
直到崩溃。
直到吞噬,吞噬整个人的全部精神。
全部活气。
故事中,大叔温暖了至安的孤独,至安也温泽了大叔内心的干涸,终于有人理解他了,终于有人怜惜她了。
成熟和幼稚都互相契合,共生的原子分离出两个独立完整的粒子。
互相成就,互相成熟。
最后我不甘心,我迫切的渴望看到他们在一起的结局,急切地希望看见,他们牵手,亲吻,深深拥抱。
但也许是出于播出尺度和剧本艺术性考虑,16集结尾他们只是各自过得很好,心灵通应。
青山黑水,再有相逢。
希望能有2,即使一定不可能,但2就在观众心里,他们一定有一通电话是谁打给了谁,谁请了谁吃饭,一起笑着,说自己已经四万岁了,之后谁先抱着谁,谈了一场重生之恋。
而如果时空再给我一个李至安,我会放她去遇见那个紧紧地背她上楼的男子,光日,我整部剧最喜欢的角色,最喜欢的演员。
最喜欢的表演。
不同于男主的老练,日光(张基龙的表演初出锋芒,有些稚涩但很出彩。
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善用天赋的人。
日光不懂仇恨,也不懂喜欢,虽然总是离她很近,但总是打她。
眼窝浅,很想哭,未想到能离开女人时他哭,大概是太多痛苦了吧,不泄出水来无法站正直立吧。
想恨又放不下,想流泪又挥拳头,水沟里肮脏的我想抓住被人拯救的你,获得拯救的我们还是我们吗。
过去真的会过去吗。
我代日光发声。
(忽然体会到了戏剧的美,不用思考人物未来故事,当时当刻有 爱情 就算,不用担心现实中他们会怎样,戏剧的美好之处就是做戏,故事美好之处就是它们是戏剧,简单之处亦是如此)这部剧最可爱的地方就是丧气,这包括现世的软弱懦缩、出生的生不如人、悲剧的起承转合。
现实就是这样。
男主天生擅于牺牲和奉献。
人设清高。
清高的人总是节制的,痛苦的。
利他而不快乐的。
所以高尚的人没朋友,因为他们像茫茫宇宙,黑暗晦深,太阳照不亮他,他也只包容同样晦暗的星海。
这是浪漫的、教科书的、儒学的,唯独不人性,因为他们不像一个地球人。
地球人独有的利己之乐,珍贵的自私快乐,肆意的自我满足,他们没有,宇宙没有,宇宙放不下,所以宇宙没有,所以宇宙痛苦,所以宇宙黑暗,所以宇宙崩溃。
当宇宙放下,当宇宙接受自己不是宇宙,而是一个不节制也不可能节制的地球人,他才算魂归故土,脚踏实地,做回一个自私自利的地球人,一个快乐的地球人。
为自己而活是地球人的权利,人就是人,人的本性就是这样。
他放弃成为宇宙的瞬间,得到了真正的治愈。
这就是大叔的治愈。
与他不同的是,至安的运气,使她看不见天空。
她生下来就在偏僻的角落,腌臜的角落,被黑色脏兮兮的藤蔓捆绑,挣扎不了也看不见天。
像困在漆黑的地底。
她的治愈是遇到了一个宇宙,宇宙包容黑暗,也怜惜黑暗的孩子。
不要做什么,只要因为不管什么原因怜惜她,她就能坚持,能坚持爬出来。
这便是她的治愈。
这份理解和帮助,只有一点点,对她就足够,对她来说就很大,很可贵。
黑暗的孩子变成了活着的人,同时,也帮助宇宙蜕变为地球人。
在今次通天浩劫后,一场场的互相理解,一次次的互相触及。
蓝色遇见橙色,黄色遇见紫色。
白色遇见黑色,触碰和融合再共生后分离。
他们都被完整了,都被拯救了,都被治愈了。
拉我一把,帮我一把,痛苦的人要互相拯救啊。
虽然痛苦+痛苦是痛苦痛苦+痛苦+痛苦+痛苦也还是痛苦10001个痛苦相加还会是痛苦..但在我们互相亲吻彼此痛苦时刻就是幸福无论多少痛苦的叠加都会变成幸福我们会获得两人份的幸福。
今日在QQ音乐听《有彩虹》,才觉已被下架了,又想起这部当时让我感触良多的电视剧,剧中有个场景,李知恩反复听着大叔的那句“很善良啊”,好像这句话能够治愈她现在受的所有的伤痛。
也许只有我这样有同样过经历的人能够深深感受到剧中人那时的温暖啊,曾经我也在低谷沉没的时候去翻出曾经某人的语音,虽然那人已经走丢了,但是一听到这声音会让我心头涌出感动和快乐,但是随之而来,这份情感过后又会感到一种不得的失落和失去的遗恨。
很一般
这剧怎么有点智障,尤其是老大,这演员腻的作呕。烂编剧,跟走出日记居然是同一个人,无病呻吟,每个角色都在意淫自己的人生哲学,这种剧居然这么高评分,呵呵,一群无病呻吟的观众。
看不下去。
所以只有首尔的月亮这么大这么圆咯 12的时候弃了 节奏太慢看不下去 比较值得称赞的是文莱洞kaist的演技和过气女演员的人设 看了个大结局 挺开阔的
又丧又无聊 没用的镜头太多了 这叫细腻吗 完全看不下去
老实人没好果子吃。但是,,,女主杀伐果断又有手段咋会混的这么惨,所以就缺个伯乐,所以她套住了男主这个冤大头。前六集还可以,后面就拖沓了,韩剧总是逃不过这些毛病,因为结局减一星,但是现在的总分来说太高了,所以再减一星,平衡一下。因为看了我的出走日记,所以来看同一编剧的作品,总有个对比,所以女主和女主之间的演技是天差地别,可意外的是,这也是IU演技最好的一部,看了步步惊心丽和德鲁纳酒店之后的评价。
女主眼疾手快机智过人可惜穷的吃不上饭还欠高利贷2000万 男主被绿傻白甜善良温暖月入几百万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恕我直言看了一两集打低分的朋友们你们真的错过了很多
复杂丰富并且类型多样的配角人物是亮点。有时候就是几处闲笔,一个单镜头的小场,就让工具人马上立体起来。真厉害啊……还有悲伤情绪每一次都见好就收,用一个幽默情节顺利把节奏转过来,一切恰到好处。而故事大情绪收场的葬礼,也和荒唐大哥的体面葬礼梦想呼应,给葬礼这个本来痛苦灰暗的大调子里加上几抹透气的豁然笑意。故事想还原的生活本色也是如此吧,阴暗里有些微暖光,绝望处也会有转圜余地。这种收放自如的故事表达,真是高级。但导致公司内斗的真正元凶,那位会长却作为一个慈眉善目的神一样置身事外,让故事构筑的一切真实都立在了沙里。
虽然总说韩剧打分虚高 但是 我真的讲不出哪里要扣分
IU这什么工作我也想做,粘会儿发票发会儿邮件装一兜子咖啡就能下班,不用理任何人,太好了。大叔声音也太好听了。
啥子jer剧情哦。。。真的佛了 伪高分
第一集烂片狗血点都有1,小三2,有一个烂的原生家庭关系3,栽赃错误
为了IU看的,妹子还是那么美,好丧啊好丧。不想看了。
三个想法:第一,做人还是要善良一些,不仅是孔孟之道,善良最不费神。第二,配角可爱,哥哥弟弟妈妈朋友都很有意思。第三,还是嫌韩剧太拖沓了,中间好几次刷手机熬时间,一看到主角眼泪汪汪就有点不耐烦。
突然的榜一事出反常必有妖……
妈耶,做城市中产比做城市无产还要惨!不过且慢,这个片面性结论只是一家之言。其实,作为看客,观众可以从《我的大叔》身上看到「爱情」的辩证性:那只「不懂之人」因看不到而不知道,以及「懂得之人」因立场和视角的不同而看不全,从而也就判断不出益或害的「变形瓢虫」即是证明。女主说的没错,她确实杀过人,而且是个该杀的人——男主显然也是个「将死」之人。有道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幸与不幸,在等级森严的系统里,亦在充满偶然和必然的命局中,这个遭遇「杀猪盘」的理性之人势必要栽在极具感性暴力的女主手里。俗话说,常在河边走,有理说不清。不过话又说回来,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扔」鞋。事实上,穷人脚下的「脏鞋」早就该扔了。古谚有云:人未伤心不得死,花残叶落是根枯。穷则变,变则通——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是枷锁,而获得的将是新生。
因为评分超级高,主题看着也喜欢,就找来看了。刚看了开头很喜欢,女主丧得很特别,但是抱着这是一部爱情剧的我显然误会了什么,导致越看越疑惑。在豆瓣这里看了下剧情,大体确定不是喜欢的类型,弃了。
剧情真的很现实,李善均不愧是影帝,李知恩的演技也让我感觉她在进步了,很不错的剧!
看了第一集什么意思
对不起。。。三集真的是我的极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