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5, s01e13, mark...
20140306, s01e18, mark...
今天刷完第一季,发现居然和大爆炸一个出品人,挺治愈的,但越看越觉得不仅治愈那么简单,就好像你找了个治愈系妹子,然后发现她不仅真的治愈,同时还可盐可甜,捡到宝的感觉😊尤其是老妈去主厨家用棒球棒砸红酒那段实在是太震撼了,感觉超奇妙,而且最后主厨居然还因为这个臣服于她了而且,里面很多梗我居然都看懂了,还觉得好搞笑〜( ̄▽ ̄〜)好羞耻啊
最近几天我下班回来在看第一季,刚才把第一季看完了;首先这个美剧很好看,恰到好处,有心的话还能了解到不少美国社会的一些常识,比如美国发达的儿童寄养系统……目前触动我的有部分有;1、Bonnie搬到Christy家住的时候,帮Christy做了很多事,诸如送外孙上学,送外孙女去医院产检,帮她准备早餐等等,然后Christy感到很不适应,之前她一个人忙着上班还要忙着家务这些事,每天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搞得她忙忙碌碌的。
现在母亲过来一切打理妥当,她反而觉得有点不适应。
觉得生活有点无聊。
这让我想起2021年夏天之前我的生活。
也非常的慌张,围绕着这些主题,脱产借贷备考研究生,调剂,疫情,读研,发小论文,贷款上编程培训班,找第一份编程实习,四处找工作,第一份开发工作,在小公司受压榨不适应各种换工作,租房子,睡公司的会议桌上24小时营业的自习室地板上,征信逾期压力等等,风风火火的,感觉自己就是电影里与命运抗争的男主哈哈哈;但说实话,相比现在,其实生活质量很差,变得很肥胖。
可能峰值时期大概110公斤。
最近三年来,我工作很稳定,生活也很稳定,周末双休,不加班,朝九晚五,一个月,一个月,一年又一年过去了。
嗯,怎么说呢,但其实我却变得越来越枯萎的感觉了……就感觉就是一个星期重复了3*52(一年52周)次。
我也说不上来这种感觉怎么处理,剧情中也没深入展开,大概就是Christy适应了?
反正。
几乎一集就一个语境,这点很难讲。
2、Christy和一个搞交通红绿灯安装设计的市政工程师dating,分手的那集。
其实就这个剧情来讲,这段也很触碰到我,这个工程师文质彬彬,太礼貌了。
我认为,Christy其实自己也说了分手的原因,“我担心无法解释身上那些纹身”。
本质上,Christy觉得自己跟他不是一类人吧。
尽管Christy觉得这个哥们儿很棒。
其实我有时候在想Christy这个角色的定位是什么?
但我感觉不好说,因为她很聪明,但是没上过大学,是一个餐厅服务员,经济窘迫,十几岁就生了孩子,离异,酗酒飞叶子(虽然在戒了)等等。
Christy住在纳帕市(City of Napa),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部纳帕河畔、旧金山湾区以北的一座城市,但即使是这样一个角色定位,其实她的日常生活场景看起来还是很丰富的,家里的装饰什么也很有美剧的风格,即使我已经研究生毕业三年了,我也没舍得租这么好的一套房子,当然我在北京,也许纽约的服务员也没法负担得起那里的公寓房租?
电视剧终归是电视剧,我没法想象在中国的小城市比如燕郊或者惠州的一家普通餐厅的服务员,大龄离异带着两个娃娃怎么支撑的起来。
3.美国的婚姻关系似乎非常不稳定,起码从Christy生活场景所接触的人群来看。
另外我感觉美国怎么一点也不反智啊,以前在知乎还有某种观点说美国底层都放弃教育了啥的,难道因为女主一家是白人的缘故?
总之无论是Christy还是Violet,或者Violet的男友Luke,几乎都默认读了大学就明显是另一种人生似的。
但奇怪的是,Christy有次睡了一个消防员,那人还有斯坦福哲学博士学位呢。
哦。
好吧,尽管如此也能看出来那个消防员住的房子很豪华……我之所以质疑,是因为我有一种观点在于,学位能改变人的生活的程度很有限。
体面人读了好大学过了体面富裕的生活,是因为人家出生在体面人家。
真正的穷人家庭读了好大学还是很窘迫的,我自己认为是多数(起码目前我认为是这样的,无非是好一点的人有编制,稳定吧),就好像之前有个问题“如果读完研是去工厂当工人,那么读研的意义是什么?
”有个回答说"不是研究生当了工人, 而是工人读了研究生";尽管如此,总体上我也认为读大学比不读大学要好得多。
只是不至于像美剧里暗示的那么夸张……第一季最后一集里,35岁的Christy提到自己计划去读大学,想成为律师。
我感到很振奋,仿佛我35岁以后也能重新回到大学读个什么别的专业,不再做码农,重启人生似的,尽管似乎35岁以上想做程序员也不容易了。
比我幸运的是,现在Christy的有钱老爸冒出来了。
Christy人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说这话可能会很伤我爸妈的心,但是我懂事以后,可能就是初高中吧,不止一次幻想过自己不是爸妈亲生的。
有一个富裕的爸妈有一天会过来把我接走……这也导致了我对建立家庭的恐惧,推己及人,如果我一直穷,那就穷困的来这个社会,再孑然一身的离开吧,造什么孽。
我很不理解为什么有的人自己生存的都很糟糕还要生孩子,到现在我也不理解。
只能认为那些人单纯是“惯性吧”。
性的本能,以及对生活常识的惯性,也许,大概,是不会深刻思考自己的人生?
一切都是惯性……当然尽管孤苦一人终老以后会很悲惨,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4、关于十几岁的青少年把女朋友肚子搞大生了孩子提前当爸妈毁掉了自己的人生这种剧情,这个在国内也有很多人上演。
这个倒是中美都一样。
只不过美剧更温情,还有挺着大肚子参加高中毕业舞会的剧情。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思想,甚至是三观。
比如是男尊女卑还是自尊自爱?
是爱整洁还是爱随意?
是爱一路顺风还是叛逆前行?
是勤奋还是懒惰?
是积极还是消极?
是自信还是自卑?
或许原生家庭的基因、习惯是潜藏在每个人的身体里的,并且原生家庭的父母在那段咋i孩子那段时间的表现也会影响孩子。
那么如何才能打破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呢?
或许唯有读书、反省、上进、自虐、追求自己、不满现状才能做到吧!
所以,要不要“自虐”给自己看?!
20131121,s01e09, mark..
20131023,s01e05, endless adorable joke.
20131128,s01e10, mark..
这个剧我是配合着 国产剧 虎妈猫爸 一起看的。
虎妈里的父母是传统上负责任,对孩子的前途 会花心思的父母。
老妈 里的父母 全都是问题父母,完全不在乎孩子的前途,随波逐流,爱咋砸。
导致里面的孩子长大后多少都有 父母给的遗留问题。
比如里面的厨子 提到他冷酷的父母让他不会爱了。
戒酒会有个胖女人因为酗酒和吸毒多次抛弃自己的儿子,导致他儿子得知她得了癌症也不想去看他,并且在此之前好多年都没和她联系过,她的老伴去世多年,所以她孤独的活了很多年,家里养了8只猫。
我估计这种事情,美国的现实中可能真有。
女主老妈酗酒,女主也酗酒。
女主早孕,女主女儿也早孕。
他们都被不好的事情绑架了,代代相传。
唯一比较好的是,虽然日子过的比较差,但女主这一家仍然彼此相爱。
现实中日子过的太差,由于父母不负责任导致儿女过的不好,恐怕反目成仇,恨父母的会占多数。
儿女是父母的复印品,父母身上的缺点很容易传给儿女,然后那个缺点绑架了儿女,他们不想这样却不得不这样,在这怪圈里打圈圈,这就是所谓的命运吧。
SO 如何打破这怪圈?
让改写家族的命运,让悲剧不要代代相传?
此剧还没看完,边看边写感悟。
20131021,s01e04, expect more comfortable stories.
其实也就一般吧
新番中最爱!
太好看鸟 精彩 有爱 类似于morden family
这样的故事真是百看百厌
三星半吧,略胜2bg 第三季
外婆可是朱诺的后妈啊!
2 broke girls餐厅和tbbt howard家作背景好出戏 不喜欢废柴的故事
一集,弃
女主演技太浮夸了!一做表情脸和嘴都扭曲了,她妈倒是很赞,特别想说她女儿男朋友,那什么演技啊!走后门进来的吧,不能忍!
Trying too hard
看剧照以为是老妈和青春期女儿,没想到是要四世同堂。Chuck Lorre制片人,和TBBT相比格外肥皂剧。
说实话,接受不了吸毒…
看了几集,没有一个人物有好感的,果断弃剧……
笑点不够,不过看到后面会觉得bonie很有意思
已弃。。。。。。
一点也不好笑!!
喜欢这样明快的节奏~
虽然本子也不怎么样,安娜法瑞斯估计到老死都会无限重复出演的傻大姐角色也令人审美疲劳,但比起另部讲父子关系的负分烂剧还算及格。毕竟是美国公共台狂加不要钱罐头笑声的情景喜剧,能期待什么呢。
扭转了对安娜法瑞斯的印象
看了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