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片子由始至终我都希望胜雪能跟庭轩在一起虽然我很喜欢马浚伟,但大概是因为剧情安排的问题,我总觉得结局有点草率庭轩好不容易治好了消渴症,却这么轻易地死去,让人有点无法接受呢其实看到两个人一起推让胜雪的时候,我就有预感其中一个会死的直觉上总认为致远会在跟屠应龙决战的时候死去
二少的角色很迷人。
我每次迷上的都是智者的角色,但智者都必须承担更多的不愉快。
就如这里的二少,越狱中的Mahone。
明明深爱,被对方发现了,还要死撑着,装作若无其事,我讨厌这种伟大。
你不争取,怎么知道对方是不属于你呢?
当亭轩与致远你推我让的时候,我真的为胜雪感到悲哀。
女人本身的意愿从不曾被重视过,女人是货物吗?
当胜雪开玩笑说在深山里来个一女二夫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特别刺耳;相反,当胡家的大老爷、胡家的三少最后一夫二女,大团圆结局的时候,大家都拍手称快。
女性从来都是一个从属的地位,以致胜雪必须二选一。
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我认为胜雪最好两个都不选,继续“朋友”下去;作为一个动物来说,我认为胜雪应该两个都爱,就靠感觉走下去。
且不谈什么女权主义了。
如果编剧确实想在封建礼教中(胡家)树立一个独立、能干的女性形象,那为什么不索性来个开放式的结局?
这样貌似好的结局,破坏了戏剧本身最精彩的冲突性。
其次,我在假想,为什么聂致远不早点说是自己亲手害死胜雪的双亲?
既然这么伟大把胜雪让给亭轩,那不如早点说出这个残忍的真相,不是更快令胜雪死心,然后顺理成章地做好胡家媳妇吗?
说到底,还是自私。
我从不认为致远是伟大的。
所谓的伟大不是用借口留在对方身边默默付出,而是真正让对方解脱,过她幸福的生活,自己不再涉足,不再搅和,不再让对方想起自己。
这种决断,才是伟大。
可能爱情总是当局者迷,让人犹豫不决。
二少是这样,致远是这样,胜雪也是这样,谁都争当好人,最好情丝剪不断、理还乱,成了一个普遍且永恒的命题。
有那部戏能很好处理这个三角恋问题?
我期待。
可惜每一部戏最后都是要么走人,要么死人。
所以,对于这个永恒的“二选一”,结局只需考虑处理得流不流畅的问题,而不是最后结果如何。
显然,突然让二少病好了,又突然飞一把刀子把他杀死了,这确实很不流畅。
死就死吧,还要拖两集来探讨爱情上“真实与谎言”的问题,编剧真的太贪心了。
一个未处理好,又来考虑下一个“爱情与谎言”,注定是TVB一贯“虎头蛇尾”式的结局。
原本情节刚好的戏,就这样苟延残喘地撑到结局。
再来说说最让我感动的二少。
首先从演员来看,黄浩然应该第一次担当男主角吧?
TVB终于可以肯换换男主角的面孔了很好。
然后再说“二少”的角色——看剧的人无不喜爱这个角色。
处理的最精湛的是他的出场,在袅袅的青烟中,运筹帷幄,亦正亦邪,怎不迷死我们这些女FANS?
不过后来看下去就知道那是一等一的智者、好人、孝子,虽然也挺好,但让我有点失望,是不是我有点期望太高了。
主要是角色性格不够丰富。
他让我想起一个一直难忘的小说角色“元卿”,小说作者是:兰京。
元卿是一个配角,贯穿了兰京大约16部小说之中,成为一条很重要的副线。
元卿是也是一个智者,是好人,同时也是一个坏人,他会做出一些令别人侧目的残忍之事,他对厌恶之人毫不手软,因为他始终忠于自己。
相对这部戏中二少一味的情深、忍让、善良的智者形象,我更喜欢智慧与善恶并存的真实人性。
为什么不发挥人性的善恶两面?
我们爱的是人,不是神。
还是挺怀念上半部分的情景,那难言的、无法消解的矛盾,太能感动我。
私心地幻想一下,如果死的是致远,那结局应该更流畅。
因为致远才是胜雪深爱的,当致远死了,他赎罪了;胜雪也不怕因为嫁给致远而伤了二少的心;同时胜雪也不会在致远死后再跟二少百年好合,因为她只有通过致远的死才清楚知道谁才是自己的真爱;最后,二少还是会继续在胜雪身边默默地守侯、支撑。
三方均衡,方算一个好结局。
PS,这部戏的中段让我沉郁了一段时间爱上二少念诗时那把淡定、平静的声音: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真的能抚平一颗浮躁的心。
虽然有一大群人看完这部戏成了“三少迷”,但我本人对黄浩然真的不感冒,可能是从《新扎师妹》开始,我就一直不待见他。
尽管有人看完后评价三少简直就是台湾偶像剧中完美的男主角,不过我还是冲着马浚伟和杨怡去的。
一直都挺喜欢马浚伟,更加难忘他在《鹿鼎记》里清秀帅气的形象,一向觉得马浚伟是tvb里少数古装造型好看过现代装的。
曾经在狂爱上看过一个帖子,把tvb的女明星和香港女歌星做比较,其中就把fa和杨怡放在一起,说她们都是观众缘好到爆的类型。
我对于杨怡倒是谈不上特别喜欢,不过还是很欣赏她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相比钟嘉欣之类坐直升飞机似的被捧,杨怡有今天的成绩真的不容易。
虽然胜雪在剧中说“两个手帕”她都爱,都放不下,但是我还是始终觉得她对于三少还是感激报恩的心多过感情。
正如三少所想,胜雪喜欢花,是因为致远送花给她,一个可以影响自己喜好的人,在自己心里一定是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吧。
前面的剧情发展有点拖沓,三少的戏份明显要多过致远,所以我看得时候也不是那么认真。
我认为从三少家道中落,他阿爹入狱开始,剧情才真正好看。
三少是个好男人,可是致远为胜雪的付出一点都不少于三少。
他可以为了胜雪颠覆以前的信念,从立志抓盐贩的官兵到为了胜雪去和她走私私盐,虽然其中是有一部分原因是致远看清了自己一直视为榜样的干爹其实根本就是了大盐枭,但如果没有胜雪,致远怎么也不会去走私的,大不了两袖清风,不问世事。
而这个时候的胜雪已经身为人妻,虽然不是真的夫妻,但是致远并不知道呀,他只是想为了他所爱的女人做点事,希望她可以过的更好。
他这个时候没有期望可以和胜雪在一起,只是想弥补,想付出。
经过了好多波折,致远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三少的病虽然好了,但是死在贼人的手里。
所有人都希望看到他和胜雪在一起,包括以前最恨他的胜雪的二叔。
这个时候似乎没有任何事可以拆散两个人了,但是偏偏天意弄人。
如果说男女两人之间有什么沟坎是一辈子不能逾越的,恐怕就是这个了——男的是女的的杀父仇人。
原本胜雪以为自己父母的死,是因为被官兵逼到绝路了,虽然山寨的剿灭是因为致远做了内奸、卧底,但是以他当时的身份和信念,这些还是可以原谅的。
但事实呢,胜雪的爹娘虽然不是直接死在致远手上的,但是确实是致远为了自保,隔断了衣角,任由胜雪的爹跌落山崖,而他娘也因此跳崖自杀。
这个事实原本胜雪是可以不知道的,但是致远选择告诉她。
在他们新婚的夜晚,原本他们距离幸福已经是如此的接近,可是以为这个真相,使他们从幸福的云端跌落谷底。
我永远不会忘了致远含着眼泪,痛苦的把真相说出来的场面,我不会忘了他那句:我才知道,爱一个人爱到深处,连欺骗她都不忍心。
我理解致远,正如他所说,当时的我是不会为了一个我严重的贼人牺牲自己的性命。
本来,他的这种做法是无可厚非的,可是上天偏偏要玩他,谁叫这个男人是他挚爱的女人的爹呢。
致远有多无奈,胜雪就有多无奈,她说:我明白,无论是致远告不告诉我这个真相都是为了我好,可是我真的接受不了。
有时世事真的弄人,致远有错么,胜雪有错么,可是偏偏就因为这个事实,他们无法在一起。
其实致远到底应不应该告诉胜雪这个真相呢,如果不告诉她,或许他们可以很幸福的过一生,他可以对她很好很好来补偿自己的内疚。
但是或许就像他说的,他是真的不忍心欺骗胜雪吧。
最后的一幕,在那个与世隔绝的雪山洞中,胜雪和致远再次相遇,两人眼带泪光的相视一笑,我相信是编剧想告诉我们,他们会在一起的。
在这个世外桃源,不理会世俗的眼光,在经历了这么多分分合合以后,终于可以相守到永远。
那眼神和笑容里面包含了太多的东西,有终于再相见的喜悦,有对彼此的关心慰问,更多的是经过这么长时间之后的看化。
过去的既然无法挽回,只要自己喜欢,自己不计较,能在一起快乐的生活,不就是最好的结局么?
其实之前我看这部戏时看得很不认真,但是当我看到致远含泪对胜雪诉说真相时,我还是忍不住哭了。
男儿有泪不轻弹,马仔眼眶里的泪水和他的语气、表情,把致远当时知道这么做会让胜雪伤心的痛苦;自己毕竟是胜雪间接的杀父仇人的无奈;和即将失去所爱的人的悲伤完全表现出来了。
在我眼中,这部戏就是因为马仔的这一哭升级的。
真的超爱马浚伟的演技,真的超赞,没话说,不然也不会当年凭借一部小到不能再小制作的《铁血保镖》拿到“我最喜欢的男主角”这个奖。
虽然这个奖项的设置确实是分猪肉,但是当年收拾第二的成绩,也足以证明马仔的成功。
如果不是因为马仔刚回巢不久,可能早就问鼎影帝了。
tvb好多明星都面临这样的尴尬,如果陶大宇当时不是过档亚视,他和罗嘉良谁最后会成为无线的一哥还是未知数。
如果无线可以重用这些回巢的明星,那未来的好剧肯定会越来越多了。
终于把《碧血》看完了。
长篇大论有待整理,说点小感想先。
前面的剧情发展非常之纠结,但最后的结局令人大爱,虽然没有点明,但总是有柳暗花明的苗头,有爱有希望,很好!
如果说看前面还觉得不甚入戏,那么看最后一集彻底被俘虏了,被致远的眼神、表情俘虏了。
当婚礼上致远看到三叔时,眼神中那种惶恐、震惊、不知所措表露无疑。
太爱,所以怕失去,于是用一个又一个谎言与欺瞒来换取洞房花烛的一刻。
但是,毕竟是致远,正直的天性令他无法不正视对自己的谴责。
那一刻,一向强势、胜券在握的他变得那样脆弱而挣扎。
赞!
跨进洞房的那一刻致远已经收起了自己的凌乱,三叔的出现与其说是一场闹剧,不如说在致远的内心中狠狠的拉了他一把——三叔真是个大菩萨。
于是,他平静的走进洞房,平静的说出真相。
因为了解自己,了解胜雪,所以他知道,与其背着一道枷锁做一个不开心的新郎,维护一段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因为真相大白而崩塌的婚姻,不如把彼此从这个纠缠中放出来。
致远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胜雪,于是,胜雪走了【打倒后妈编剧!!
】。
面对二叔和娘,致远含泪无奈的笑了,笑中有失去爱人的悲伤。
看着月光,致远又微微笑了,这一次,却隐隐的有面对与放下的释怀。
微微翘唇后他的面上又换上了致远式的表情,从此,两个人之间,便是清白的了,再没有什么,可以阻止自己重新追寻胜雪的脚步。
这一笑一笑一凝神啊,赞!
最后最后,要大赞一个的就是,结尾处胡子大叔造型太令人惊艳啦啊啊啊啊啊啊啊现在想起来还是忍不住内心中的雀跃啊受不了这种成熟的气质造型啊。。。
大爱!
赞!!!!!
好了,夸完了,说点别的,既然大家都再谈哭戏,俺也来凑个热闹。
于是我要说一句一直想说但是都没胆说的话:真的没有办法接受嚎啕大哭的男人啊!
于是我要说,当大家都被十三集致远痛哭流涕的表白感动的时候,我笑场了。
(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一直以来就觉得男人的眼泪比女儿家的眼泪更矜贵,中国文化教养下的男性有种气质叫刚毅,所以他们的眼泪不到伤心处不会落下来;他们的另一重气质叫隐忍,所以当泪水袭来时他们会咬紧牙不让人看到——当然也不排除是为了表现美丽的下颚线条。
不记得谁说过,最颤动人心的眼泪是那一颗挂在眼角而未曾落下的眼泪。
I agree!于是个人觉得,那种红了眼眶,泪水半含,隐忍不发的哭往往更震人心魄,这不仅仅表现了悲痛,也表明了人物的个性。
说句比较直白的话,聂致远如果放到现代就是属于要看心理医生的一类人,过度压抑兼自我摧残。
这样的人物,最适合那种“未曾落下的眼泪”。
于是,当最后胡子大叔眼中泛起闪亮的火光时,我入戏了。。。。。
心动了。。。
泪奔了。。。
于是,致远在俺心中,圆满了。
其实无非是个爱情故事,为了圆满,TVB通常都会加入纷争,于是,一部剧就这样诞生了。
评了两期《碧血盐枭》,再多说也无异了,这本来不会是一部在我的印象中扎根的小剧,只是因为大部分的观众都被《珠光宝气》折磨得累了,转而投向《碧血盐枭》的怀抱,《碧血》终究没有承受住那么多的爱,除了二少狠狠地让一帮女粉们伤了一回心,一切都如常!
我仍然忍不住要说二少,这角色太不正常了,各大偶像剧里的那些武装得无比完美的男主角也不过如此。
频繁地看到每一个《碧血》的观众都对二少充满了无尽的遐想,他居然还很应景地活下来了,而他对胜雪的爱却让我无比地失望!
他太完美了,完美得不真实,他和致远明明都深爱胜雪,却试图用让爱来完结这个故事。
让爱这种事情不仅让胜雪气愤,也让无数的女同胞气愤,我宁愿二少自私一点,他们的故事兴许让观众看得更热和!
在一阵拖拖沓沓的挣扎之后,终于还是结束了这个早该完结的故事。
坦白说,从二少死去之后,此片应该趁早打住,留下个开放式的结局更好,而编剧偏偏要再啰嗦个2集,我活生生被拖得失去了兴趣。
最后,《碧血盐枭》终究成为了众多失败的TVB剧之一,我毫无保留地为它画上了一个句号。
That’ all!
"人不可一日無鹽..鹽來自無窮無盡的海水..理應不費分文..但早在春秋時代..當權者已經懂得利用鹽..成為牟取暴利的工具..鹽商販賣官鹽..歷經輸納..過橋..過所..開江..關津..口岸等等的重重關卡..無數的貪污苛索 徵稅..令鹽的價錢越來越貴..對於昂貴的鹽價..百姓唯有默默忍受..在清朝..每年所得的鹽稅是全國稅收的一半..但是獲利最豐厚的..反而是為朝廷販運的鹽商..他們富甲一方..窮奢極侈"碧血鹽梟..開篇便已點明主題:鹽..古時販鹽..鹽商向朝廷購買鹽引..然後售賣于百姓..朝廷重利..鹽商不得不將鹽引的價格轉嫁於百姓..最終..百姓只可遠觀不可買得..即使這是日常生活的必需..鹽本就是大自然的產物..但官商勾結..不僅使其價格昂貴..更有泯滅良心的官商在鹽中摻雜沙石..石膏..視人命于不顧..於是..有勇猛之士不堪疾苦..捨生忘死做鹽梟..販賣私鹽..看似為財為利..實則是刀口舔血的買賣..違法的私鹽生意..其實只是百姓不堪重負不得不為的權宜之計..記得勝雪剛剛抵達揚州城內..就遇到官兵狠打一位偷運私鹽的鹽販..他在打擊之下..卻只想保護那袋辛苦得來的鹽..因摔落而灑落在地的雪白的鹽..和鹽販遭打噴涌的鮮紅的血..鮮明對比..震蕩人心..聶致遠..他剛直不阿..正氣凜然..他將法紀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卻不想一向敬重..對他恩重如山的義父..原來只是貪戀權貴..金錢至上的陰險小人..情與義兩相躊躇..故事推進..他漸漸模糊官賊的定義..不知孰善孰惡..致遠最後毫無懊悔地舍情取義..他決絕地退出渾濁的官場..他諄諄勸誡迷途固執的義父..甚至..他因為愛情走上曾經嚴厲打擊的鹽梟之路..在鹽價居高的時代..胡家一直占據揚州鹽業總商的地位..胡家二少爺胡亭軒運籌帷幄..才智過人..但可惜身患重病..不知時日幾多..胡家作為揚州最富庶最高貴的鹽商..自然會惹來其他鹽商的妒忌與仇視..胡家人均懦弱無能..亭軒憑一己之力..似乎都很難力挽狂瀾..解救胡家于危難..情義矛盾..官商勾結..針砭現實..直達人性..其實..<碧血鹽梟>的主題是可以深刻大氣的..可惜..這是個收視率重於深度的時代..所以..前期寥寥數筆之後..<碧血鹽梟>開始著重于愛情..兩男一女的愛情..也許總免不了糾纏三角之間..<碧血鹽梟>進去了..又好像超脫了..聶致遠..胡亭軒..一剛一柔..一武一文..相得益彰..致遠的愛..深切濃厚..但偏偏對於勝雪有太多虧欠..心存公義..但偏偏逃不脫義父恩情..向來是喜歡馬浚偉的古裝扮相的..功夫上乘謀略出眾..卻又有如古詩般含蓄的書生氣..但聶致遠實在太苦..看來心內糾結..亭軒..實在太喜歡黃浩然這個角色..以往在電影中飾演配角警察的他..演繹起這樣溫潤如玉的角色..居然得心應手..舉手投足之間..盡是富家少爺的高貴..又不似紈绔子弟..他對待家人寬容扶助..管理鹽棧井井有條..抗擊對手鎮定自若..不卑不亢..本應意氣風發的男子..偏偏頑疾纏身..又為他描涂幾多溫和謙虛..也平添他對待勝雪表達愛情的隱忍自卑與不行夫妻之實的固執..縱然猶豫默然..但勝雪離開揚州之後那幅"九九消寒圖"..卻叫人生生感動..這樣一個病君..令人又敬又憐..不得不愛..勝雪..身處兩名男子的深愛與謙讓之中..但在她的心裡卻清楚得很..致遠..是愛..小黃菊..是她最快樂的時光..兩人對視之間..不消多句..也能心領神會..但鹽幫之仇..父母之仇..終是無法逾越的障礙..亭軒的涉入..也讓她不忍選擇..亭軒..是恩..螢火蟲..是她最溫暖的慰藉..在她流離失所的時候..他收留她..在她傷心悲痛的時候..他安慰她..在想她的日子..為她收集花朵耳環..再大的風雨..都有他陪她一起度過..他對她..恩重如山..細心體貼..她又怎能不為他赴湯蹈火..就如那晚在小樹林里勝雪所說..如果同時嫁給他們兩人..該是多么美好的結局..但古只有兩女侍一夫..哪來一女配二夫..所以..只能有胡亭軒的慘死..漆黑的樹林..漫天的螢火蟲..亭軒依偎著勝雪..就這樣眼眶噙淚..而致遠的深情在成親當晚達到高潮..愛一個人..甚至不忍心去欺騙她..他選擇說出真相..勝雪無言離開..即使這是早已預料的結局..他毫不後悔..只是最後..他們都選擇在深山生活..冰天雪地..山洞微弱溫暖的火堆..他們終於重逢..笑淚交織..說來..蔣志光的姚守正也是本劇一大亮點..幽默風趣..清廉正直..行為乖張的鹽運使大人..為某些沉悶的情節創造了輕鬆的氛圍..
之所以先放弃看《珠光宝气》而选《碧血盐枭》,是因为被《碧》剧简介的最后一句所打动:从一点点盐,可以看到天下百姓的困苦。
我一向喜欢看浩然大气的题材,时装剧可以看人性纷杂,古装剧可以看世态炎凉。
电视剧的长度足够铺陈也足够深化,才能够将一个故事说尽道明,嚼出味儿来。
这也是我这么多年来,始终热爱TVB的原因。
不得不说,《碧》剧选了一个绝佳的题材:盐。
在故事开篇即已点明,“人不可一日无盐,盐来自无穷无尽的海水,理应不费分文。
但是早在春秋时期,当权者已经懂得利用盐来作为牟取暴利的工具。
盐商贩卖官盐,历经输纳、过桥、过所、开江、关津、口岸等重重关卡,无数的贪污苛索、征税,令盐的价钱越来越贵。
在清朝每年所得的盐税已是全国税收的一半,多达一千多万两。
” 然而这一千多万两,只不过是卖盐得利的区区小数。
在扬州城里富甲一方、穷奢极侈的,均是盐商。
盐之暴利,当然还会引得更多的人趋之若鹜。
除商之外,当属官与枭。
古时的私盐与现代的私盐是不一样的。
古时贩盐,须向朝廷购买盐引,即贩盐资格,非有财力和地位的盐商而不可得。
官府为牟利,便不断提高盐引价格,水涨船高,盐商自然只能从盐价上追回投资。
最终望价兴叹的,还是平凡百姓。
盐价的高涨和官盐的垄断,致使私盐盛行。
凡无盐引贩盐者,是为私盐。
制造、贩卖和购买私盐,均属违法。
盐枭所做的,便是在刀口上舐血的买卖。
而盐利如此丰厚,当中官商勾结、贪赃枉法之事自然在所难免。
而贩卖官盐的盐商利欲熏心,竟会在盐中掺沙子、加石膏,明目张胆地获取更多的利润。
百姓之苦,可想而知。
故事的开篇,就有引人入胜的矛盾冲突。
身为缉私营副统领的聂致远正直不阿,他最初信奉的是法纪。
私盐违法,他必会不遗余力地打击,甚至不惜身犯险境,但他偏偏爱上了盐枭的女儿窦胜雪。
他最初的信念全由一力栽培自己的义父屠应龙树立,在他眼里,义父是一个大义凛然、有情有义的真英雄。
但事实上,屠应龙只是一个贪恋富贵、以权谋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大奸贼。
情与义、对与错,在他心里煎熬翻滚,进退两难。
在故事的推进中,他将会看清真相、面对抉择。
致远未负众望地选择了义。
他辞官、劝诫、抗争,甚至自己也做过盐枭,但可惜,始终未能跳脱出私人的情感。
他辞官,是看不惯污浊官场里的私相授受;他劝诫,是不想义父恨错难返;他抗争,是出于善良正直的本性;他做盐枭,只是为了扶助自己所爱的人。
胡家是扬州最富庶的盐商。
多年来一直稳坐盐业总商的位置,也因此引来了不少心怀叵测之人的觊觎与针对。
胡家二少爷亭轩智计出众、运筹帷幄,苦心辅助父亲撑起了整个家业,可惜身患重症,时时命悬一线。
而胡家身处风口浪尖,自然将经历大起大落的无数风波。
如果情节的发展,终能从致远的矛盾和胡家的起落中映照出黎民百姓的困苦,那么这个故事真可以升华主题,臻至完美。
很可惜,《碧》剧因为过分纠结在个人情感里,最终未能达到这个高度。
只是写情一绝。
写致远对胜雪明明情深似海,偏偏负疚极深;写胜雪对亭轩涓滴感恩,甘心成全;甚至写蔡银花对屠应龙的生死相随、不离不弃。
“情”之一字,构筑起了《碧》剧百转千回的气氛。
即使后来略显拖沓和失准,依然能够感人至深。
二男一女的情感纠葛是主线。
胜雪是有须眉气概、敢爱敢恨的好女子,亭轩是聪颖过人、温润深情的男子,致远更是个至情至性、隐忍担当的好男儿。
纠结在这样的情感中,对他们三人来说都是不忍。
于是这样的情感,终于也使编剧失去了掌控之力,于是草草安排了亭轩的死。
这样的结局,多少还是让人有些难以接受。
好在最后一集,将致远对胜雪的情推到了至高点。
你不会想到,当致远终于能够迎娶自己深爱的女子之时,他竟会那样不开心;当他苦心隐瞒许久的真相真的可以完全尘封之时,他还是选择了坦白;当他明知结果会使胜雪离他而去,他还是说出了口。
他在内心煎熬中隐瞒的真相,正是因为他内心有着对胜雪深涵似海的爱。
因为他之前对胜雪说过,我现在唯一能为你做的,就是保护你;之后他还说过,当你真的很爱一个人的时候,你就舍不得去欺骗她。
所以我相信,胜雪在冰天雪地里看见的那只萤火虫,是冥冥之中的注定。
致远用情如此之深,那个他深爱的女子,最终不会与他有缘无份。
马浚伟是我最喜欢的TVB艺人。
古装造型清俊出尘,表演尺度拿捏自然。
一蹙眉一扬眼,都自有情感含蓄。
除他之外,还有蒋志光,是他演活了这个诙谐幽默的盐运使姚守正姚大人,让我又想起了他们二人在《铁血保镖》中同样可圈可点的表演。
《铁》剧中最大的遗憾,是女角的苍白。
所幸在《碧》剧中,再无此缺憾。
李添胜监制的电视剧基本都是好评连连,之前看过巾帼枭雄,感到十分痛快,里面对男女之情的描绘也点到好处。
四奶奶与柴九的惺惺相惜至今记忆犹深。
碧血盐枭开卷以恢宏庞大的画卷,浑厚的嗓音娓娓道出盐枭故事。
剧中女主角胜雪就像是给争斗戏颇浓的电视剧增添了一些光彩,她像小黄菊一般深深扎根于聂致远的心中,在体弱多病的二少爷眼里她就是萤火虫,在她黑暗的生涯中温暖了一片小天地。
很多人都骂胜雪摇摇摆摆不知如何选择。
试问在一文一武的好男人中你又该如何选择呢?
二少爷知书达理,温柔体贴,是胜雪最困难无助的时候伸出援手,这份恩义她一辈子难忘,可你能不说经过岁月流逝,这份情谊越发沉甸甸了么?
聂致远是她心中一根刺,可要记得爱之深恨之切,她无法忘记聂致远太多太多,他们三个人彼此之间有千丝万缕的红线,再也斩断不开。
二少走了,看似聂致远真的赢了,最后结尾胜雪与聂致远在冰天雪地里重逢,相信事过境迁后的他们应该懂得珍惜缘分了。
我也相信二少爷永远都在窦胜雪的心中,再也挥之不去的爱了。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碧血盐枭》在09年首播,转眼十三年。
追这部剧时,我还在读大学。
那一年,年少识浅,只觉得触心动情。
数年后,当我在重看这部剧时,也曾动情触笔,却只是侧重在情,红白玫瑰之争,在聂致远和胡亭轩,窦胜雪到底爱谁?
直至今夕,我再次重温此剧,深入其间,反复解析,不由得深得感悟。
因此写下些许字迹,望同道中人亦能从中感之悟之,有所得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
在聂致远和亭嫣相亲时,胡家众人问及他的心上人,他就曾经当众说:只能叹一句有缘无份,或许我们以后老死不相往来,即使飞燕复活,貂禅转世,又与我何干?
她永远在我心里面最重要的,正因为这样,致远绝不会误人终生。
说来也挺可笑的,他和胜雪的深情过往,最清楚的莫过他的情敌,胡家二少爷,胡亭轩。
偏偏胡亭轩与胜雪朝夕相处也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自古情关难过,他们三个人的路,三个人的线,三个人的情,三个人的义,像极了那部《天桥风云》里三个人的男女关系,不过都是命运的捉弄,他们之间,仿佛从来没有选择,恩怨情仇,爱不得,恨不得,断不了,又散不开。
其实,如果他们是一男两女,他们大底也会如亭辉,映月,小沅一般的结局,皆大欢喜。
可惜,一女不能配二夫。
可惜,胜雪不是男子,而致远和亭轩也不是女子。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至今,我已不想再论胜雪到底爱谁,我只想细说说聂致远这个人。
比起胡二少,其实聂致远也是个很让人心疼的人,说到致远,不得不说的两个人,也是除了他母亲,他生命最重要的两个人,一个是胜雪,另一个就是屠应龙。
毕竟,一个至亲,一个至爱,都是他生命中不可舍弃的,也是他生命中最沉重的包袱。
或许,有人说,屠应龙是坏人,他该死,可是,是不是他是坏人,他就不配拥有亲人呢?
屠应龙曾经爱恋过他的母亲,也曾和他父亲聂冲是结拜兄弟,更是关心照顾他二十多年的至亲义父。
不可否认,他不是好人,他是一个枭雄,但是对聂致远来说,这么多年情与义,他更是一位父亲和师父。
而窦胜雪,他自许正义,本是做为探子进入窦家寨,却没有想过遇见她。
她救了他,请医喂药,朝夕相处,加上他为报父仇,多年来只知习武立功,不知情为何物,正值年华,血气方刚,遇胜雪便如山伯和英台,情真切切而不知。
重逢如决别,那一夜的雨,是血,是泪,是恨,也是生与死。
从此,她不再是他所认识的窦胜雪,而只是胡家二少爷身边的吕胜雪。
当她的刀向他刺来时,他虽有心中有愧,却仍坚持心中的正义。
兵贼不两立,他坚持的说,我没错。
可是在那一刻,聂致远,聂大人,不应该抓她吗?
为什么放她,不说她的身份,就只说她刺杀他这一点,他便可以把窦胜雪斩于剑下了。
这是徇私,不是吗,就如同亭轩说的,他对她是有几分情义的。
看看,这情,连外人都能看见。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
聂致远明明那么喜欢她,却在一开始就从来没有想过,他们还有可能。
他做好了打算与她老死不相往来,仍然不愿误其他人终生,只想着枯守她一世便罢了。
他是真的爱她,想她好,为了她的幸福考虑,不然,他又怎会对亭轩说:如果你对胜雪真有情,就尽早给她一个名份,免得她招来闲言闲语。
或许是老天爷成全,给了他们一个和解的契机。
那一夜,她为报恩夜探蔡府,为了护她,他按住她,主动献身,生死一线的同时,却意外让他揭开了真相的一角。
他,屠应龙,一个他视为亲父的人却是这一切的黑手。
不,他无法接受。
其实,我真的想知道,聂致远在哪里念的书,是哪位夫子将他教得如此黑白分明,正义无私,情义无双。
自从他知道屠应龙是贪官后,他心中的一切信仰便开始崩,从此不知何去何从。
做人什么最重要?
他说,我临死前还可以和自己说一句,我问心无愧。
自此他和屠应龙分道扬镳,开始他的自我赎罪那条荆棘坎坷之路。
当他发现他从小到大所相信的父亲,母亲,干爹都有另一副面孔时,他的世界观毁了,于是他游离在街头,不知道何去何从?
因为,他知道,有些事情,他真的错了。
当他在街头撞上胜雪时,他说:对不起,胜雪,对不起,过去我可能做了很多错事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也许我根本连对和错也不会分。
他并不是如胜雪所说的伪君子,他是个真君子,行动派,错就认。
改变不了什么,他就请辞,十年功名一朝弃不可惜吗?
可惜,屠应龙留下了他。
许是孽缘,为了二叔窦雄,胜雪对他又一次拔剑相向,他们又一次刀剑相拼,他还是下不了手,最后只要她走。
然而,对她所问的问题,他始终没有解释过。
其实胜雪还是心中有他的,不然不会在那样的情况下,还会问,一时帮我,一时害我,一时去青楼花天洒地……又一次被误会了,他依然不解释。
可能,他们终是不同路。
第二次,他发公盐私放。
堂堂逼统领一下成了守门卒。
当他痛苦难当,烂醉如泥,又被人打伤,眼看就会失救而死时,老天又让他遇上了她。
这一次相救,是他们之间的契机,也是他们余情未了的最初起点。
这一份拿不起,放不下,舍不了,又忘不掉的情。
编剧写得太过隐忍了,与二少爷在阳光之下,正大光明的相处,深情图报,难舍难离比较,胜雪和致远的情,被仇恨困着,像极了黑夜的月,月下的小黄花,看不见摸不着,却仍有生命,永远见不得光,不说也痛,倒是便让人沉沦。
不求原谅,但至少,是他错,他认,他道歉。
这就是他,聂致远。
情仇难解,恩义亦难消。
一个有恩的义父,一个是有义的上司,仍是两难,于是他连守城卒也不当了,自伤两刀来辞官。
又一是从心之选,他在救赎自己的路上越走越远。
胡家出事,亭轩被绑,他意在相助,二人争执不下,她句句相拒,却在言语露出对他的关切在意,她说:就怕你救不了人还伤了自己,你以为你有三头六臂吗?胜雪啊,胜雪,不是说一刀两断吗?
没有余情未了吗?
他伤得如何与你何干?
又一次跟踪她。
然后……然后便是三人一起掉落悬崖,侥幸捡回了命。
聂致远受了伤,胜雪看见了却不想理?
可是胜雪,你明明之前就帮他包扎过不是吗?
为何这一次要二少爷开口呢?
有没有情在心底,不言而喻。
而此时的致远心中却不是滋味,尤其是看见她如此紧张亭轩送她的荷包时,他只能强忍着心痛将她托付给他。
当胜雪一次又一次拦在自己二叔面前,不让他杀致远时,你说她对他无情,谁信?
而在胡亭轩说出先前是聂致远知法犯法,才能让胜雪父母遗体入土为安时,不止是让二叔收了刀兵,更是让胜雪震惊,毕竟她一直以为是二少爷帮她的,她还一直想报恩,却原来又是聂致远偷偷帮了她。
然而在之后,面对她的当面致谢,他却毫不留情,只是说,受之有愧。
说完便转身离开。
知道义父之所为,他痛心疾首。
为了阻止义父,为了保护胡家,为了留亭轩的命在,他入了胡府做了护院。
或者,他最怕的是亭轩出事,他若是出事,胜雪何去何从,他不敢想,他只能护着他,哪怕拿自己的命去换。
那一夜,在亭轩门外,他们相对而立,月色如初,一朵小黄菊便将他们拉回了过往。
这时,屋内的亭轩才知道,原来,胜雪喜欢花是因为致远,可见,胜雪曾经 是那样喜欢致远。
当屠应龙的杀手来了,打斗间,他先是替她挡下一刀,受伤之后,更是以身作盾想替她而死,若不是屠应龙收手,烟花为号,杀手听令,那时,杀手的刀剑刺下,他就已经重伤死了。
或者,把命还给她,不止成为了自己的情和义,也正好完成了他要的救赎。
可是,那是他的命,他就这样一次又一次为了保护她而舍弃。
受伤,却拒绝她的关心,让她陪亭轩。
在之后,亭轩病重,他们结伴去找吕神医,来去不过几日时光, 对他们却像是又过了一生。
在那个有瘟疫的村子,明知道危险,他又一次替她走了进去。
后来,他得了瘟疫,为怕传染,将她拒之门外,生死一线,这才说出了那些真心话。
道歉,愧疚,深情,愿望,还有过去和现在一并诉于她听。
他已无求生之志,求她照料母亲,惟一遗憾便是没有救亭轩,因为亭轩若是活着,他便死了也无憾。
他骗她离开,自己躲起来等死,直到那一刻,我才见到胜雪的情真。
她是真的慌了乱了,无助了,在菩萨面前,终是说出了自己的心底话:致远罪不致死。
是的,她真心的想他活着,她不想他死。
菩萨或许真的有灵,致远出现了在了她的眼前。
那一夜,她不顾自己,不怕传染,无惧生死一直在他身边照顾他,像不像柴九和四奶奶最后的模样。
好吧,又是经典的那一幕,致远病好了,醒来时与胜雪忘情相拥。
是啊,两个互相喜欢的人,经历了那么多,好不容易生死之后有了这一刻,这该是他们和好的契机不是吗?
多值得纪念。
这是我喜欢的一幕剧情,却也最具争议的一处情节。
很多人说在那一刻,胜雪还能想到二少,说明她最爱的人是二少。
我觉得不是,我觉得胜雪在那一刻,如临梦中,曾经的爱失而复得,致远没事了,前一刻还在叫她走,下一刻便能拥她入怀。
这是聂致远少有的纵情之时,是的,他活了,她心中喜悦胜过了一切,看到火光,想到二少是因为触景生情,想到二少,想到二少对她的好,想到她和致远来此的目地,她便回到现实,纵情一刻,喜极相拥可以有,但她和致远早就失去了相拥的身份了。
有时候,越是克制,越是情浓。
毕竟,他们隔着的灭门之恨。
回到胡府,看着她在亭轩床前尽心照顾,听着她在他床前喃喃细语,知道她曾经紧张的荷包是装着他送的耳坠时,他心酸却什么也不能说。
与她四目相对,他也是勉强笑笑之后便转身离开。
看着她戴上了亭轩送她的耳坠,聂致远便以为她已有归处,他若还在胡府也是枉增愁苦,他便要功成身退,想着成全他们。
当二少爷问他:你走得这么突然,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发生了什么事情,别说二少爷,我们又知道吗?
若是以前,他和胜雪隔着血海深仇,再无可能,可如今,他和胜雪,生生死死走了一道,有过再次相拥的那一刻,他开始怕了,他爱胜雪,无法自拔,他怕自己情难自控,怕自己横刀夺爱,怕自己破坏他们的未来,他什么都想好了,走是最好的。
经历过胜雪对他生死不弃,还听过胜雪在寺庙的那一番话后,他知道,她关心他,可以不计生死的陪着他,他便不求了,那便够了。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她在为亭轩煎药,他拿着包袱来向她道别。
在那一刻,他一句:我走了。
让我看见了胜雪起身时的冲动,以及眼底的荒乱与心中的不舍。
临行,他还不忘夸她,耳坠子你戴得很漂亮。
是的,他以为她选了亭轩,还叫她不要犹豫不决,还带着微笑祝福她,无人知道,那一刻,他有多少不舍。
当致远转身离去,胜雪整个人楞住了,她的眼底尽是不舍和无奈。
就如同亭轩永远不会知道,在他昏迷的十天,他们旧情复然,两个人死去的感情已在心底慢慢复活,只是他们之间隔着太多太多,又误会重重,只能守而不可进,彼此又不知道对方的心意,一个自责,想着让爱,只想着守护,而另一个,包袱太重,恩怨难消,加上又了避风港,所以不愿去选。
其实,很多时候,是二少爷的病和胜雪报恩的心阻拦下了他们表白的时间。
他们之间的误会,错过,避忌,恩怨,情仇还有生与死,实在太多太多,沉重,鲜明,如同地上的钻石,拿不起,又放不下。
如她所言:旧的难忘,新的难舍。
可笑的是,她却不知道,这两个男人都爱她,可都自觉不配她。
一个自惭形秽,死在顷刻,觉得有病不配她,另一个与她恩仇难解,只觉得对不起她,也觉得不配她。
谁也没问过,她爱谁?
当她在街上拦下致远,让致远陪着她走一段时,我们便应该看清楚她内心情爱所在。
若不是太爱聂致远,其实,她大可嫁得开心,真的也罢,假的也好,若是她对这亭轩真情,她选择了他,便也不至于成亲前夜街头买醉,说到底,她舍不得聂致远。
胜雪未忘情,聂致远又何尝不是。
按照说,论情,胜雪嫁了,他便该放下了。
可是他没有,依然为她付出一切,甚至是她贩卖私盐,他也作陪。
老实说,真的很不可思议,他曾经是辑私营副统领,最恨的就是盐枭。
他还曾说,盐枭杀死了他父亲。
可如今呢,为她,他却心甘情愿。
说帮,他便是尽心尽意,找关系拿资料,拔山涉水,舍命救她,还有她的二叔。
他清楚的知道,他能为她做的一切,并拼命的努力去做,哪怕她已经是别人的妻子。
直到他们一起发现了,蔡银花背后的人尽然是屠应龙。
聂致远的世界又一次崩塌了。
原来,他一直是一颗棋子,那他当初自以为自义剿灭了窦家寨,竟是屠应龙要卖私盐,要抢人家的地盘,这才害得胜雪家破人亡。
当他跪在胜雪父母坟前,自责再一次溢满了他的心。
其实,胜雪早已不怪他了,当她二叔也扶起他时,他知道,他得到了他们的谅解,可是这也让他心中更为不安。
这一刻,他什么都来不及想,只可以下定决心,与屠应龙决一死战。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在这一刻,我真的很喜欢亭轩。
因为他不自私,有情,有义,是一个真正的君子。
当他胡家的风波雨过天晴,当他爹出狱归来,当他把病治好了,其实他可以和胜雪弄假成真,做真正的夫妻,可他不自私,他没有这么做,他反而向大家说明一切,还胜雪自由。
而第一个说明的人便是聂致远,因为他知道,他和胜雪成亲最伤的人便是他。
之后是他的家人,当他的家人想留胜雪时,他又坚定不移要放胜雪离开。
为什么呢?
因为他知道,胜雪心中最爱的聂致远。
我知道,有人在这里肯定会说不是,说胜雪也爱亭轩的,她的最爱是亭轩。
那一夜的尘埃之上,火堆之旁,两个男人望月对酒,推心置腹把心底的话说尽了。
亭轩说,是,我是想成全你们,因为我觉得胜雪最爱的是你。
而这一点,致远也仿佛心知肚明,他说:就算又如何?
要不是我,他的爹娘不会死,这个结永远不会解开。
即使是这样,最爱,不一定合适在一起,若是亭轩不死,他才是最适合给胜雪幸福的人,也是可以和她相伴一生的人。
其实,我们都知道, 只有故事里才会最爱的人在一起,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最爱的人并不是一定可以在一起的人。
这个故事,他们三个人的恩怨情仇真的很像古装版的《天桥风云》,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们更豁达通透。
在他们因为让爱被胜雪痛骂之后,便想通了一切,把选择给了胜雪,他们不争了。
这样的三角关系真的很绝。
可惜,刚治好了病的亭轩死了,本要和胜雪成亲的致远却再也承受不住了。
原本,胜雪的父母并非死在官兵之手,而是真的因他而死,父母之仇,任谁也不能忘。
一切并不意外,胜雪脱下了婚服,便走了。
我不得不说,这个编剧,真的很爱亭轩这个角色。
而我却不是他,无论是十多年前,还是十多前后,我最爱的,只有聂致远。
这整个故事就是他的一场自我救赎之路,这一路,他独自一人,自苦自伤,几生几死,血流皆有,而这一切的一切。
只为坚信他心中的正义,他的堂堂正正,问心无愧,充满了傻气,而他的坦荡与承担,情深与义气,真是这世间少有。
连最后写他们的重逢也要用亭轩和她的回忆,让萤火虫来将她带到致远面前。
那一刻,一眼万年。
重逢后,他们会在一起?
我觉得难,但是难,并不代表不会,一切皆有可能,毕竟他们是那样的有缘,又是那么深爱着彼此。
不过,那便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碧血盐枭》一剧说的是盐,谈的却是情。
盐,一日三餐,不可无此物。
情,一生所系,教人生死相许。
无盐,菜寡淡,食无味,久之患疾。
无情,人索然,生无趣,久之成病。
世间自是有情痴,致远胜雪亭轩的纠缠恋情,胡亭碧与姚守正的欢喜冤家,小沅亭辉映月的用心良苦。
蔡银花对屠应龙的生死相随、不离不弃。
情之一字,可谓至心至性,至亲至疏。
聂致远:人生若只有初见起初,他只知国之大义,不识儿女私情。
他卧底去窦家寨,誓要铲除这帮不法盐枭,重整国家法纪。
却不知,阴差阳错地恋上窦胜雪。
胜雪聪敏坚强,又一心恋慕着他。
他赠她山野上的黄色野花,胜雪的笑脸如春风,徐徐刮过他心田。
可是,他是奉命混进山寨的缉私营卧底,他应铁面无私无情无爱,他应将这伙贼匪一网打尽,这些儿女情长,却牵绊住他的脚步。
终于等到那一天,他与缉私营的兄弟剿灭窦家寨,贼匪之中没有胜雪的影子,他还在心中庆幸,他宁愿她活着,就算恨他,也好过死去。
他也知道,自己生生逼死了胜雪的爹娘。
胜雪必定恨他入骨,这恨就如同一道深深的鸿沟,注定要隔散双方。
可是她还活着,这已是天大的恩赐。
可是为什么看见她含恨的眼神自己会如此心痛,看见她和二少在一起时自己会吃醋难过,他心有不甘,却只能默默关心她。
她有难,他立刻跳出来支持她;三姑六婆议论她,他马上找她们理论;可是,他只敢远观,却无胆走近她身旁。
胜雪父母的死亡,在他们心中打了一个死结,解不开,绕不过,是一座血淋淋地碑。
越拼命放低,越记得清晰。
而此时,他却发现,自己一直坚持的标准,一直以为情深义重公正严明的干爹却是个城府深沉贪恋富贵的贪官。
他所忠于的公理道义,所忠于的正邪不两立,只是自己一相情愿助纣为虐。
情与义,对和错,像一锅沸水在他心中不断翻腾,他不得不逼自己看清真相,作出抉择。
他选择了自己的良心,于是辞官,劝诫,抗争,甚至为了胜雪以身犯险做了回盐枭。
可是到底败给了自己。
他可以和亭轩由彼此相让到公平竞争,可是他不愿,也不想欺瞒胜雪。
于是,在新婚之夜,他告诉胜雪其父母亲死亡的真相。
红烛影垂泪,他醒来发现,她已经静默地离去。
他说,当你真的很爱一个人的时候,你就舍不得去欺骗她。
他选择跟随她的脚步,哪怕海角天涯。
他期许总有一日会和她相逢,即使尘满面鬓如霜。
冰天雪地之中,他看见萤火之下的她,那一刹那,眼中有泪奔涌。
情到深处,情难自禁。
窦胜雪:世上安得双全法你问身边的小沅,我有两条手帕,一条旧的,一条新的,我喜欢新的,却又想念旧的;用旧的,又放不下新的。
小沅说,那就两条一起用好了。
可是,人非手帕,更何况,听说过两女共侍一夫,却未曾听说过一女嫁两夫。
致远对你情深义重,亭轩又何尝不是有情有义。
致远心结难解,二少沉疴难愈,他们互相推让,难道真当你只是一个物件。
有时你会想起和致远一起就着山风赏黄菊,不知不觉就醉了,醒来时却看见血一般的残阳。
她你想起父母亲悬挂在城楼之上的尸首,想起致远冷冰冰地对她说:顾念你只是生为盐枭之女并无犯法才放你一马。
你想起在墨一般的雨夜里,是二少撑起一把竹伞,说,你要去哪里我都可以遮你去,如果你不知要去哪,我可以遮你回家。
你最天真烂漫的时光,是和致远一起度过;最黯然凄惨的岁月,却是二少携手共伴。
理智叫你彻底忘记致远,可是情感却背道而驰。
当你看见他因为听见自己和二少婚讯而红了的眼眶,心里瞬时有如刀绞。
致远待你是好的,为了你,可以深入疫病的虎穴,去找吕神医来给二少治病,结果自己身染疫病之时却躲入山林之中,任凭你怎么呼唤也不出来,因为,他怕会传染给你。
可是当他脱离疫病危险你们相拥着喜极而泣之时,你却推开了他,多么奇怪,那一刹那,你想起的,竟是二少。
二少,曾经送你四时花朵耳环的二少,他明知你是因为致远的小黄菊才爱上花,可是,他依然送你。
他以为那是生死关头,所以才孤注一掷,后来,当你问起时,他却总是敷衍过去。
你又怎不知,他是因沉疴在身,害怕拖累了你。
他会捉萤火虫来哄你开心,他会说不要怕,有我在,谁也伤害不了你。
可是为何每当你要靠近,他就会远离。
甚至违背心意说从来不曾喜欢过你。
是,你无法完全放不下致远,但你一样无法割舍对二少的情意。
他在竹林中强撑着病入膏肓的身体对你说,可不可以嫁给我,大有托孤的凄凉之意。
你说要做真正的夫妻,他感动却必须拒绝,他就是这样,事事以你为先。
他害怕,怕你受到伤害,怕你日后后悔,所以,宁愿伤心的那个,是自己。
致远可以为你贩卖私盐,而亭轩能做的,却是放手。
即使知道自己病愈,也瞒着你。
你对他究竟是喜欢多一些还是同情多一点,有时你也会分不清楚,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就像一盏指路明灯,你知道他会在那里,所以心安,因为他的光亮所以心中温暖。
当他终于决定和致远公平竞争,再也不互相推让时,命运却让他逝去。
当他在竹林中,漫天飞舞的萤火里,靠在胜你的肩头,咽下最后一口气时,你听见了自己心碎的声音。
你终于摆脱了两难的处境,可是心中什么地方却仿佛空了一块。
原以为除去屠应龙,你与致远之间便可以岁月静好,然而,新婚之夜,他向你坦白你父母的死因,你不得不面对这一直困扰你们的死结,这根刺,终究得拔去。
你无法忘却父母凄惨的尸首悬挂于城楼的惨景,亦无法面对致远的一腔情谊,你只得选择远走,让时间来抚平心中的印迹。
冰天雪地之中,你再次见到那小小萤火,它仿佛在指引你,将你带到他身旁。
即使已是尘满面鬓如霜,你还是认得,他。
你红了鼻头,他湿了眼眶,是否有人记得,那小小萤火,是谁的灵魂在闪烁。
原来,世上真的有双全法,不过是一个人牺牲自己,成全他。
胡亭轩:不是人间富贵花世上是否会有二少这样的男人。
一双慧眼,看尽世情,却温润慈悲,只是身体孱弱,只得将对胜雪的感情埋在心中,恨不得能埋得深些再深些。
有时你会想,假如是自己先遇见胜雪,一切是否会有所改变。
谁说感情没有先来后到,只因晚了一刹那,便是穷尽一生,也难以追上。
致远先遇见她,纵然彼此有心结,你又怎能比得上。
她皱眉,因他;她欢喜,因他。
她看他的眼神是喜悦是激动是惆怅是心伤,看着你,却只余同情与景仰。
你不甘,却又无可奈何,拖着一副病弱残躯,你既做不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又无法与她永结同心白发齐眉,你心中有数,不过一两年,自己势必是要逝去,既然如此,又何必累人累己。
于是,你只有让自己离她远些再远些。
可是,你还是无法完全控制自己的情感。
看见她悲痛欲绝地跪倒在漆黑的街,你会上前为她撑起竹伞,会情不自禁地说,你要去哪里我都可以陪你去,你要是没地方去我可以撑你回我家。
不是因为她曾经救过你的性命,而是,你中意她,你想要保护她,纵使你命若萤火,随时会熄灭。
为了讨她欢喜,你可以深夜去捉那么多的萤火虫。
即使知道她是因为致远才喜欢花朵耳环,却在每次经过集市时都会不自禁地买。
那次绑架,你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所以才能鼓起勇气拿出那一口袋的耳环给她。
情深如此,令人心酸。
你增加药量勉强自己精神奕奕,彻夜不眠地计算账簿,寻找可信赖之人,只希望这满盘家业不要一朝离散。
父亲糊涂,姑姑奸诈,姐姐刻薄,弟弟软弱,全家竟只靠你一个人,可是终究连你也撑不下去,于是只得与胜雪说,可不可以嫁给我。
胜雪同意与你做夫妻,你又要划定楚河汉界,她亦明白,你是怕她日后后悔,怕她将来无法面对致远。
你太聪明,机关算尽,只为她好。
原本病愈之后,你可以大大方方地和胜雪做一对真正夫妻,但是你害怕,怕胜雪只是将你当作一盏指路明灯,怕胜雪只是将你当作兄长,你用心良苦,你怕她,为难。
可惜命运捉弄,当你要与致远公平竞争之时,竟然命丧屠应龙之手。
你对致远说,可不可以让胜雪陪我一晚。
你已经伤重,却还要处理家中那一摊琐事,待到大家都团圆和睦,才安心逝去。
靠在胜雪的肩头,看着竹林之中的萤火飞舞,你想着,她终于不用再未选谁而为难,她终于可以和致远在一起,你觉得心安。
你爱过她,纵然生命短暂,却已是用尽全力,你无憾,因为他可以给她一个美好的未来,只要她幸福,便是你所求。
你不是这人间富贵花,却是那天上皎洁月,而那萤火飞舞,将她带到他的面前,可是冥冥之中你的意愿?
姚守正&胡亭碧:不是冤家不聚头初一见面,这两人彼此看对方不顺眼,岂能料到,千回百转之后竟然会在一起。
那时她还是任性娇纵的大小姐,心仪蔡子安,从家中偷古董接济情郎,只盼他有朝一日飞黄腾达用八抬大轿迎娶自己。
她怨恨父亲棒打鸳鸯,故蒙蔽了心智,出卖家族,可到底本性良善,看见情郎伤害自己嫁人立即回头是岸。
而他,是刚上任的盐运使,春风得意,却只想寻到曾经资助过自己的红颜知己,即使一腔热情遇冷水,却不放弃。
她看他不顺眼,只觉他玩世不恭,又有碍观瞻。
他一样讨厌她的刁蛮任性,活脱脱一副被爱情冲昏理智的糊涂相。
可是,当她被小妹背叛,被情郎出卖时,却只有他,细心地劝慰她,鼓励她,于是,情愫就一点一滴地滋长,只是他们并不自知。
后来,他被革了职,又生死未卜,她方才慌了神,明白自己的心,于是万水千山地去寻他。
他们费尽辛苦,终于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小沅&亭辉&映月:苦尽甘来总是春一个虽身在青楼,却也是性情刚烈,敢爱敢恨。
一个是胡府的小丫鬟,悄悄爱慕着少爷,情意却从眼角眉梢流露出来。
两个女子中意的男人,却只是一个纨绔子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他只知花天酒地,从不肯承担一点点的责任。
映月因他拒绝求婚的殷实商人,错失从良的大好机会。
小沅因他始乱终弃,未婚先孕,不得不面对众人的闲言冷语。
他向映月求婚,不过是为了与人斗意气,待映月当了真,他便失了分寸。
而小沅,他知道自己理亏,却认为这是你情我愿的事情,故拿了一撮银子便要小沅去打胎。
这样的男人,怎配得到两朵玫瑰。
可是她们爱他,纵然有恨,也硬不起心肠。
于是用尽心计费尽手段,让他受挫,激他上进。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幡然醒悟,浪子回头。
从此坐拥两娇妻,享尽齐人之福。
而她们,亦姐妹情深,毕竟守得云开见月明,此后,因是苦尽甘来总是春了吧。
蔡银花&屠应龙:无怨无悔无尽处她说,自己本是狱中的死囚,如果不是因为他的救助,早已是奈何桥上的一缕生魂。
所以,她念他的恩,所以,她用余生偿他的情。
可是,他对她却是冷淡的,即使在穷途末路之时,即使说过逃到不知名的小岛后自封为王,娶她做王后,那也是敷衍她,想要取得她信任而已。
但是,她真的信了。
他得意时,她为他贩私盐,做着刀口上舔雪的生意。
他走投无路时,她陪他一起浪迹天涯,即使一无所有,即使被官府追杀,她也是心甘情愿,也是快乐的。
因他是她的恩人,更是她的爱人。
即使他拿她来挡刀,即使她为他牺牲,她都无怨无悔。
尾声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没有萌点。黄浩然得益于角色的讨好性,马仔的魅力在于角色的塑造得力。杨怡的这个角色还不错。
对四哥和杨怡都不感冒
我最爱的港剧up七草,全都看完啦。我真的不喜欢yy,小时候就不喜欢,长得不喜欢?马浚伟老了就不好看,黄浩然拿了神仙美惨强深情剧本,却完全get不到魅力。女主两个都爱,拉男二卖私盐违法犯罪帮男主家重新振作,还吹大女主。编剧导演自己看看吧,写得拍得什么东西。
09年 楊怡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主劇
郭峰你不用演的那么夸张…
刚看的时候以为是几年前的戏,故事有点老套,但还算好看,原来竟然是新片,有点老TVB的风格
很不错推荐
狂煲tvb...
杨怡在我眼里真算不上美女
“你别听他们瞎说,我当你是兄弟”“二少爷你别紧张,我也当你是手足的,我们光明磊落肝胆相照”
杨怡造型的那一撇真的令人迷惑
二少神马的
结局面不了的狗血,弄死二少最后还要化成萤火虫成全男猪啊T^T
为什么马仔会这么帅
哈哈~听到二少爷叫他爹“淡定”,就觉得好好笑~~谈定v v@@@讨厌四小姐~@@@又是一部披着大时代外皮的言情剧~
马浚伟!MARK!
我非常不妥马浚伟最后一个出镜的镜头居然是胡须凹凸。非常不妥。
出差电视上看了二十集,竟然还可以,尤其是前期,盐商之间的对决还挺好看,可惜后期屠应龙太可怕了,另外马浚伟和黄浩然都几好啊,女主一个都放不下倒也非常合理....
对马浚伟就是无感
結局未免太過爛了....